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im]NTf_2离子液体介质中Ni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永庆 杨明娣 +3 位作者 王颖臻 李琮 王宏 蔡英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共3页
在含有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Bmim]NTf2)离子液体和pH11的水合肼-碳酸钠的还原性溶液中,Ni^2+离子被还原为黑色的晶体Ni纳米粒子。通过XRD、TEM、TG和DTA对所制备的Ni纳米粒子进行分析,表明Ni纳米粒子呈不规则的... 在含有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Bmim]NTf2)离子液体和pH11的水合肼-碳酸钠的还原性溶液中,Ni^2+离子被还原为黑色的晶体Ni纳米粒子。通过XRD、TEM、TG和DTA对所制备的Ni纳米粒子进行分析,表明Ni纳米粒子呈不规则的类球形,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窄的尺寸范围,粒径3-32 nm。还原过程中,[Bmim]NTf2离子液体同时起到了溶剂和修饰剂的作用,在所生成的Ni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了修饰层,稳定了纳米颗粒粒径,阻止了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同时也提高了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bmim]ntf2 Ni纳米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和[BMIm]NTf_2介质中Ag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2
作者 王颖臻 杨明娣 +3 位作者 苏永庆 李琮 蔡英 任年军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共4页
在含有对苯二酚的[BMIm]PF。和[BMIm]NTf2离子液体的还原性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制得Ag纳米粒子,通过XRD,TEM,TG和DTA对所制备的Ag纳米粒子的分析表征,表明Ag纳米粒子呈不规则的类球形,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窄的尺寸范围,粒径... 在含有对苯二酚的[BMIm]PF。和[BMIm]NTf2离子液体的还原性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制得Ag纳米粒子,通过XRD,TEM,TG和DTA对所制备的Ag纳米粒子的分析表征,表明Ag纳米粒子呈不规则的类球形,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窄的尺寸范围,粒径在8—43nm。在还原过程中,离子液体同时起到了溶剂和修饰剂的作用,在所生成的Ag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离子液体的修饰层,稳定了纳米颗粒粒径,阻止了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同时也提高了Ag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AG纳米粒子 离子液体 [bmim]PF6 [bmim]ntf2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NTf_2)_3催化苯甲酸酯化反应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丽琼 张正波 +1 位作者 李小永 聂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报道了三 (双 (三氟甲基磺酰亚胺 ) )镱———Yb(N(SO2 CF3) 2 ) 3(简称Yb(Ntf2 ) 3)催化苯甲酸与乙醇、异丙醇、叔丁醇和二甘醇的直接酯化反应。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对苯甲酸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Yb(NTf2 ... 报道了三 (双 (三氟甲基磺酰亚胺 ) )镱———Yb(N(SO2 CF3) 2 ) 3(简称Yb(Ntf2 ) 3)催化苯甲酸与乙醇、异丙醇、叔丁醇和二甘醇的直接酯化反应。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对苯甲酸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Yb(NTf2 ) 3催化合成苯甲酸乙酯的最佳条件是催化剂采用摩尔分数为 8% ,n(酸 )∶n(醇 ) =1∶7,回流 6h ,不分水 ,产率为 99%。考察了醇结构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ntf2)3 催化反应 苯甲酸 酯化反应 苯甲酸乙酯 催化剂 三(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负载Yb(NTf_2)_3催化酯化及硝化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正波 周三一 +2 位作者 聂进 刘文明 刘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7-901,共5页
报道了高分子负载Yb(NTf2)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其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应用于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反应和甲苯的硝化反应,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在80℃下,摩尔分数为10%的Yb(NTf2)3负载催化剂,反应6 h可使苯甲酸乙酯的产率达95%;摩... 报道了高分子负载Yb(NTf2)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其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应用于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反应和甲苯的硝化反应,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在80℃下,摩尔分数为10%的Yb(NTf2)3负载催化剂,反应6 h可使苯甲酸乙酯的产率达95%;摩尔分数为5%的Yb(NTf2)3负载催化剂,反应5 h可使甲苯与等摩尔质量分数为65%硝酸的硝化反应转化率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负载 Yb(ntf2)2 LEWIS酸催化 酯化 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OAc-0.5Zn(OAc)_(2)催化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桂荣 闫云 +2 位作者 仝甜 赵新强 王延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9,共12页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实验手段,通过催化剂筛选和单因素实验对[Bmim]OAc-0.5Zn(OAc)_(2)催化甲苯二胺(TDA)与碳酸二甲酯(DMC)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mim]OAc-0.5Zn(OAc)_(2)为该反应的较优催化剂...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实验手段,通过催化剂筛选和单因素实验对[Bmim]OAc-0.5Zn(OAc)_(2)催化甲苯二胺(TDA)与碳酸二甲酯(DMC)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mim]OAc-0.5Zn(OAc)_(2)为该反应的较优催化剂,[Bmim]OAc-0.5Zn(OAc)_(2)中乙酸锌为单齿配位结构;在80℃下反应3 h,制得的[Bmim]OAc-0.5Zn(OAc)_(2)催化性能较好。在物质的量比n(TDA):n(DMC)=1:30,质量比m(TDA):m([Bmim]OAc-0.5Zn(OAc)_(2))=1:0.95,160℃,反应6 h的条件下,TDC收率达94.50%。[Bmim]OAc-0.5Zn(OAc)_(2)催化合成TDC的反应机理为:[Bmim]OAc-0.5Zn(OAc)_(2)中的Zn^(2+)与DMC中的羰基氧作用形成新配合物,同时活化了羰基碳;乙酸根与TDA中的氨基作用形成氢键,并活化TDA;被活化的TDA进攻新配合物中被活化的羰基碳,促进了甲氧羰基化反应的进行,生成产物T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OAc-0.5Zn(OAc)_(2) 碳酸二甲酯(DMC) 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跨临界CO2-离子液体[bmim]PF6为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琴 黄宇 +1 位作者 罗二仓 胡剑英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共6页
选择跨临界CO2-[bmim]PF6作为新型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考察了CO2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的溶解度和CO2-[bmim]PF6工质体系的热物性。计算了在给定工况下循环的制冷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跨临界CO2-[bmim]PF6 离子液体 吸收式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Fe(Ⅱ)在[Bmim]BF_4-FeCl_3-H_2O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7
作者 崔焱 华一新 +1 位作者 李艳 裴启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Ⅲ)/Fe(Ⅱ)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只观察到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观察到Fe(Ⅱ)/Fe的氧化还原;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扩散控制的...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Ⅲ)/Fe(Ⅱ)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只观察到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观察到Fe(Ⅱ)/Fe的氧化还原;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还原峰值电流随扫描速率增大而增大,并符合Randles-Sevcik方程。Fe(Ⅲ)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其扩散活化能为41.43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Fe(Ⅱ)电对 电化学行为 [bmim]BF4-FeCl3-H2O 离子液体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类离子液体[C_(10)mim][NTf_2]萃取铈(Ⅳ)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庆伟 路文娟 +3 位作者 王维 卢艳敏 张艺 杨延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4-787,共4页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1-癸基-3-甲基咪唑三氟磺酰亚胺盐[C10mim][NTf2]为萃取剂,研究了其对硝酸溶液中铈(Ⅳ)的萃取行为,分别考察了萃取时间、料液浓度、硝酸浓度、离子液体咪唑环上烷基链长、无机盐浓度和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热力学计...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1-癸基-3-甲基咪唑三氟磺酰亚胺盐[C10mim][NTf2]为萃取剂,研究了其对硝酸溶液中铈(Ⅳ)的萃取行为,分别考察了萃取时间、料液浓度、硝酸浓度、离子液体咪唑环上烷基链长、无机盐浓度和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热力学计算表明,萃取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推测可能的萃取机理是阴离子交换机理。对萃取液进行了反萃考察,在硫酸浓度为1.0 mol/L时,反萃率为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C10mim][ntf2] 铈(Ⅳ)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在{[Bmim][BF_(4)]+碱金属盐}金属络合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及溶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兰云 周华健 张亚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5,共10页
为更加经济有效地捕获CO_(2),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制备不同浓度的[Bmim][BF_(4)]+MBF_(4)(M=Li^(+),Na^(+)和K^(+))金属络合离子液体,在压力100~4 000 k Pa,温度30,40,50℃条件下,使用反应釜进行气体吸收试验,测定CO_(2)在... 为更加经济有效地捕获CO_(2),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制备不同浓度的[Bmim][BF_(4)]+MBF_(4)(M=Li^(+),Na^(+)和K^(+))金属络合离子液体,在压力100~4 000 k Pa,温度30,40,50℃条件下,使用反应釜进行气体吸收试验,测定CO_(2)在金属络合离子液体(metal complex ionic liquids,MILs)中的溶解度,并采用密度泛函模拟计算MILs与CO_(2)混合体系的稳定构型的电荷分布、Fukui指数和结合能参数,从微观角度分析MILs吸收CO_(2)机理。结果表明:CO_(2)在MILs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而降低;添加碱金属盐可促进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对CO_(2)的吸收,但当ILs中碱金属盐浓度≥1 mol/L时会抑制CO_(2)吸收;0.010 mol/L的[Bmim][BF_(4)]+KBF_(4)吸收CO_(2)量最高;密度泛函计算结果显示[Bmim][BF_(4)]+KBF_(4)体系的K^(+)体积大,氢键作用力强,且K+在ILs中溶解度小,造成的空间位阻较小,因而拥有更多的自由体积容纳CO_(2)。与纯ILs相比,MILs具有更高的CO_(2)吸收量,在温室气体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收 碱金属盐 [bmim][BF4]离子液体 金属络合离子液体 密度泛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Bmim]Cl-K2HPO4双水相提取黄秋葵多糖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自强 张惠玲 杨正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7-555,共9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Bmim]Cl-K2HPO4提取黄秋葵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浊点滴定法,比较[Bmim]Cl-(NH4)2SO4、[Bmim]Cl-Na2HPO4、[Bmim]Cl-Na2CO3和[Bmim]Cl-K2HPO4等4种双水相体系的分相能力与萃取能力,确定[Bmim]Cl-K2HPO4...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Bmim]Cl-K2HPO4提取黄秋葵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浊点滴定法,比较[Bmim]Cl-(NH4)2SO4、[Bmim]Cl-Na2HPO4、[Bmim]Cl-Na2CO3和[Bmim]Cl-K2HPO4等4种双水相体系的分相能力与萃取能力,确定[Bmim]Cl-K2HPO4为最佳双水相体系。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Bmim]Cl-K2HPO4提取黄秋葵多糖,探讨K2HPO4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Bmim]Cl质量分数等5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各单因素试验最佳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黄秋葵多糖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液固比、[Bmim]Cl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K2HPO4质量分数;最佳工艺条件为5 mL质量分数71.94%的离子液体[Bmim]Cl,5 mL质量分数22.31%的K2HPO4双水相体系中,提取时间29.36 min,提取温度55.69℃,液固比25.00 mL·g^−1,黄秋葵多糖提取率为29.12%。验证平均值为31.22%,相对标准偏差为3.70%。【结论】超声波辅助[Bmim]Cl-K2HPO4提取工艺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离子液体可回收等优点,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黄秋葵多糖 超声波辅助 [bmim]Cl-K2HPO4双水相 提取 响应面Box-Behnken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苯-长链烷基苯-[Bmim]Br-AlCl_3四元体系相平衡测定
11
作者 齐国鹏 赵锁奇 孙学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利用静态分析法,在40℃、0.10—10.60MPa条件下考察了CO2-苯-1-十二烷基苯-[Bmim]Br-A1Cl3、CO2-苯-1-十四烷基苯-[Bmim]Br—AICl3、CO2-苯-1-十六烷基苯-[Bmim]Br—AICl3三种四元体系的相态并测定了相平衡数据,比较了长链烷基苯的... 利用静态分析法,在40℃、0.10—10.60MPa条件下考察了CO2-苯-1-十二烷基苯-[Bmim]Br-A1Cl3、CO2-苯-1-十四烷基苯-[Bmim]Br—AICl3、CO2-苯-1-十六烷基苯-[Bmim]Br—AICl3三种四元体系的相态并测定了相平衡数据,比较了长链烷基苯的分配系数(长链烷基苯在底部液相中的质量分数与其在中间相中质量分数的比值)随压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加入CO2促进了长链烷基苯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在40℃、8.10MPa条件下,CO2-苯-1-十二烷基苯-[Bmim]Br—AICl3体系有新中间液相生成;随着长链烷基苯链长的增加,底部液相由液相逐渐转变为固相。在40℃、8.10MPa条件下,1-十二烷基苯、1-十四烷基苯的分配系数接近1.0;在40℃、4.00MPa条件下,1-十六烷基苯的分配系数接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烷基苯 [bmim]Br-AIC13 CO2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Br-AlCl_3-苯-n-十二烷基苯-CO_2四元体系相平衡测定
12
作者 齐国鹏 富佳玉 +1 位作者 孙学文 赵锁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78,96,共4页
以静态分析方法,在温度为40,60℃及压力为0~10.5MPa范围内,测定了CO2-苯-1-十二烷基苯-[Bmim]Br-AlCl3的相平衡数据,比较了[Bmim]Br—AlCl3、苯、1-十二烷基苯的分配因数(各组分在富离子液体相中的质量分数与富十二烷基相中的质... 以静态分析方法,在温度为40,60℃及压力为0~10.5MPa范围内,测定了CO2-苯-1-十二烷基苯-[Bmim]Br-AlCl3的相平衡数据,比较了[Bmim]Br—AlCl3、苯、1-十二烷基苯的分配因数(各组分在富离子液体相中的质量分数与富十二烷基相中的质量分数比值)随压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加入可CO2促进苯、1-十二烷基苯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在40℃、8.0MPa及60℃、8.0~10.5MPa条件下,苯、n-十二烷基苯、[Bmim]Br—AlCl3的分配因数接近1.0;富离子液体相及富n-十二烷基相的互溶性最强,两相转变为均一相.加入CO2有利于将异相反应转变为均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十二烷基苯 [bmim]Br—AlCl3 CO2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敏感膜H2PO4-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土壤中总磷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凯 全红花 +3 位作者 郭子娴 田树梅 石金伟 李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3-1426,共4页
制备了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液膜为敏感膜的H2PO4-离子选择性电极(H2PO4--ISE),并在pH 4.6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30℃,以Ag|AgCl|[Bmim]Cl为参比电极,研究该离子电极对H2PO4-... 制备了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液膜为敏感膜的H2PO4-离子选择性电极(H2PO4--ISE),并在pH 4.6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30℃,以Ag|AgCl|[Bmim]Cl为参比电极,研究该离子电极对H2PO4-的电位响应。试验结果表明:H2PO4-浓度在1.0×10-1~1.0×10-5 mol·L-1内的负对数值,-lg[H2PO4-]与其相应的电位值之间呈线性关系,斜率为-25.4mV·dec-1,响应时间为3min。应用此方法测定了土壤样品中总磷的含量,称取通过0.150mm样筛的土样0.3000g,以少量水湿润后,加入硫酸8mL及高氯酸10滴,混匀后加热消煮至溶液开始转白,继续消煮20min,冷却后加水定容至100 mL,放置过夜,取上清液1.0mL,加入pH 4.66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1.0mL,混匀,将H2PO4--ISE插入其中,电极两端分别接至电位计,稳定3min,记录其电位值,所得5个样品的测定值与钼酸铵光度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 H2PO4-离子选择性电极 土壤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Cl在H_(2)SO_(4)中对Q235钢的缓蚀实验和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佳 郑天宇 刘金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0-1250,共11页
探究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在H_(2)SO_(4)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解决酸性环境在金属表面造成的腐蚀危害。采用静态缓蚀失重法、电化学法分析了不同浓度[Bmim]Cl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Q235钢表面形貌特征以及吸附行为分别... 探究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在H_(2)SO_(4)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解决酸性环境在金属表面造成的腐蚀危害。采用静态缓蚀失重法、电化学法分析了不同浓度[Bmim]Cl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Q235钢表面形貌特征以及吸附行为分别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吸附等温模型进行了分析。采用理论模拟计算分析了缓蚀剂分子在碳钢表面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Bmim]Cl为阴极主导的混合型缓蚀剂,随[Bmim]Cl浓度的增加,缓蚀效果越好,当[Bmim]Cl浓度为0.6 mol·L^(-1)时,缓蚀效率可达91%以上,等温吸附模型证明缓蚀剂分子可自发吸附在金属表面,符合Langmuir等温线。[Bmim]Cl通过化学键与Q235钢表面结合形成了以咪唑杂环为吸附中心、稳定化学吸附的单分子吸附层,且[Bmim]^(+)平行吸附于表面达到防腐蚀效果。[Bmim]Cl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防腐蚀剂,能有效预防Q235钢在H_(2)SO_(4)介质中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Cl Q235钢 H_(2)SO_(4)介质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C_(16)mim][NTf_2]萃取H_2SO_4-NaClO_3溶液体系中的Au(Ⅲ)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玥 张承龙 +3 位作者 邓明强 马恩 王瑞雪 王景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为了解咪唑型离子液体——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C_(16)mim][NTf2])-正戊醇体系对Au(Ⅲ)的萃取效果,研究了不同pH值、不同萃取剂浓度([C_(16)mim][NTf2]与正戊醇的质量体积比,g/L)、不同相比(离子液体相与浸金液相体... 为了解咪唑型离子液体——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C_(16)mim][NTf2])-正戊醇体系对Au(Ⅲ)的萃取效果,研究了不同pH值、不同萃取剂浓度([C_(16)mim][NTf2]与正戊醇的质量体积比,g/L)、不同相比(离子液体相与浸金液相体积比VIL/Vaq,下同)对Au(Ⅲ)的萃取效果,并研究了[C_(16)mim][NTf2]对Au(Ⅲ)的选择性萃取效果。结果表明:[C_(16)mim][NTf2]对Au(Ⅲ)的萃取率随着pH值和相比的增大呈上升趋势;pH<1.6时,Au(Ⅲ)的萃取率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_(16)mim][NTf2]对Au(Ⅲ)有明显的选择性萃取效果,在浸金液Au3+浓度为0.05 g/L,相比为1∶3,浸金液pH=1.6~2.0,[C_(16)mim][NTf2]浓度为5 g/L,常温萃取时间为2 min情况下,Au(Ⅲ)萃取率可达90%以上,Au对于Al、Cu、Fe、Zn的选择性系数β分别为466、780、1 118和1 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C16mim][ntf2] 萃取 金(Ⅲ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γ-Bi_2MoO_6的离子液体辅助水热合成及其增强的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海琴 宁鹏 +4 位作者 周亚运 马蒙蒙 谢有春 杨捷 宋继梅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103,共9页
在离子液体[BMIM]Br的辅助下,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合成片状的γ-Bi2MoO6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探讨了离子液... 在离子液体[BMIM]Br的辅助下,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合成片状的γ-Bi2MoO6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探讨了离子液体的作用机制.考察了片状γ-Bi2MoO6对结晶紫(CV)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质.结果显示:离子液体辅助合成的片状γ-Bi2MoO6材料具有优异的光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MoO6 [bmim] BR 光催化 结晶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介质中用Cu/ZrO_2-SiO_2催化香茅醛加氢合成薄荷醇 被引量:3
17
作者 念保义 徐刚 +1 位作者 吴坚平 杨立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77-1680,共4页
制备了Cu/ZrO2-SiO2双载体催化剂,并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研究了香茅醛催化加氢合成薄荷醇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与香茅醛分子中的羰基形成氢键,使香茅醛更容易异构化为胡异薄荷醇,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特别是可调节酸度... 制备了Cu/ZrO2-SiO2双载体催化剂,并在离子液体介质中研究了香茅醛催化加氢合成薄荷醇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与香茅醛分子中的羰基形成氢键,使香茅醛更容易异构化为胡异薄荷醇,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特别是可调节酸度的[bmim][AlmCln]离子液体,有效地提供了香茅醛的异构化所需要的路易斯酸条件,在竞争性加氢中促进了香茅醛向生成薄荷醇的方向转化.在0.8MPa,90℃,2h的条件下,香茅醛一锅反应生成薄荷醇的转化率为100%,对薄荷醇的选择性为91.3%,而且,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可回收和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醛 选择性加氢 薄荷醇 Cu/ZrO2-SiO2催化剂 [bmim][Al2Cl7]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在纳米MnO_2-离子液体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志敏 曹艳艳 黄柏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0,共5页
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眯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纳米MnO2作修饰剂,通过壳聚糖(CHIT)的成膜效应,构置了玻碳修饰电极(【BMIM]PF6-MnO2-CHIT/GCE)。在Brinon—Robinson(B—R)缓冲液中研究了黄芩苷在修饰电极上的... 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眯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纳米MnO2作修饰剂,通过壳聚糖(CHIT)的成膜效应,构置了玻碳修饰电极(【BMIM]PF6-MnO2-CHIT/GCE)。在Brinon—Robinson(B—R)缓冲液中研究了黄芩苷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黄芩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新方法。黄芩苷在[BMIM]PF6-MnO2-CHIT/GCE上的循环伏安图出现一对灵敏、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峰电流响应是其在MnO2-CHIT/GCE上的2.6倍,峰电位差为0.062V,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0.258S。黄芩苷在[BMIM]PF6-MnO2-CHIT/GCE上的微分脉冲伏安扫描峰电流与其浓度的负对数在1.0×10^-9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S/N=3)为1.0×10^10mol/L。连续5次测定1.0×10^-8mol/L黄芩苷溶液的RSD为2.1%。该法用于黄芩苷药物的含量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103%,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PF6 纳米MNO2 黄芩苷 循环伏安法 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化合物的简便合成
19
作者 刘长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1-894,916,共5页
研究了以α-溴代苯乙酮与芳胺为原料在离子液体[bmim]SCN中一锅法合成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的绿色化学方法。在离子液体[bmim]SCN中,硫氰酸根取代α-溴代苯乙酮中的溴生成α-硫氰酸根苯乙酮,然后在乙酸催化下与芳胺发生加成环化,以81.6... 研究了以α-溴代苯乙酮与芳胺为原料在离子液体[bmim]SCN中一锅法合成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的绿色化学方法。在离子液体[bmim]SCN中,硫氰酸根取代α-溴代苯乙酮中的溴生成α-硫氰酸根苯乙酮,然后在乙酸催化下与芳胺发生加成环化,以81.6%~95.2%的收率得到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α-溴代苯乙酮10 mmol,芳胺11 mmol,[bmim]SCN 10 m L,乙酸10 mmol,室温取代反应2 h,100℃环化反应3h。离子液体[bmim]SCN重复使用10次目标产物收率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 离子液体 [bmim]SCN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2,4,6-三氯苯基)乙二酸酯的绿色合成
20
作者 李晓严 毛丽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7,共4页
以2,4,6-三氯苯酚、乙二酰氯为原料合成化学发光材料双(2,4,6-三氯苯基)乙二酸酯.讨论了以传统溶剂苯作为反应介质改变原料配比或添加催化剂等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情况,并且与不同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的反应情况作对比,结果表明:苯为... 以2,4,6-三氯苯酚、乙二酰氯为原料合成化学发光材料双(2,4,6-三氯苯基)乙二酸酯.讨论了以传统溶剂苯作为反应介质改变原料配比或添加催化剂等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情况,并且与不同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的反应情况作对比,结果表明:苯为反应介质时,乙二酰氯稍过量,不加催化剂是最优反应条件,利用最优条件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进行反应,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比传统反应产率增加了40.8%,且后处理简单,利用回收的离子液体重复反应,产率不减少,实现离子液体重复利用,达到绿色合成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 4 6-三氯苯基)乙二酸酯 2 4 6-三氯苯酚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