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海浪主导条件下的一维风涌分离方法研究
1
作者 魏永亮 庞邓连 +1 位作者 高志一 唐泽艳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72,共12页
海洋中的混合浪通常由风浪和涌浪以一定比例组成,因研究和应用等需求经常需要分离其中的风浪和涌浪。本文针对现有4种代表性一维谱风涌分离方法(1D法):PM法(Pierson-Moskowitz)、改进的PM法、JP法(Jesús-Portilla)和频谱积分法,利... 海洋中的混合浪通常由风浪和涌浪以一定比例组成,因研究和应用等需求经常需要分离其中的风浪和涌浪。本文针对现有4种代表性一维谱风涌分离方法(1D法):PM法(Pierson-Moskowitz)、改进的PM法、JP法(Jesús-Portilla)和频谱积分法,利用中法海洋卫星上搭载的波谱仪提供的二维海浪谱数据,对比分析了纯风浪、风浪为主、涌浪为主和纯涌浪4种海浪主导情况下的分离结果,结果表明:(1)PM法和改进的PM法分别在风浪为主和涌浪为主时各有更好的分离效果;(2)JP法整体表现较差,对不同海浪主导条件的响应不敏感;频谱积分法在风浪占比较大时效果更佳;(3)随着混合浪中涌浪比例的增加,适当增大PM法中分离频率的比例系数可提升分离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波龄提出了一种分段PM法,通过调整分离频率的比例系数,在风浪主导和涌浪主导的条件下分别取1.03和1.1时,得到的分离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主导条件 风涌浪分离 中法海洋卫星 海浪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行波波前瞬时能量谱的深远海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2
作者 刘乐 陈旭明 +5 位作者 康小宁 马晓伟 李诗闯 赵勃扬 李昕盈 刘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保护采样频率、强噪声干扰、短故障距离、高过渡电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AWTD)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的Hilbert变换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AWTD算法... 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保护采样频率、强噪声干扰、短故障距离、高过渡电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AWTD)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的Hilbert变换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AWTD算法对故障反行波数据进行降噪预处理。通过VMD算法提取蕴含故障距离信息的高频本征模态函数。利用Hilbert变换获得第5层本征模态函数的瞬时能量谱,并通过瞬时能量谱的最大值实现对线路两端反行波波头的标定,得到行波抵达保护测量点的精确时间,从而结合线路两端行波波速度预测故障距离。在PSCAD/EMTDC与RTDS仿真平台中搭建双端与三端典型深远海风电并网模型进行大量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测距方法不受故障电阻、故障类型的影响,在不同采样频率、近端故障、强噪声干扰与实时仿真环境下,均能实现精准的故障定位,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风电 行波故障测距 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 变分模态分解 HILBERT变换 瞬时能量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谱波浪在西非典型海滩上的传播变形与演化特性
3
作者 张凯 王广生 +2 位作者 时健 鱼童 张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基于实测波浪数据得到了西非典型的双峰谱,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风浪、涌浪能量占比的条件下,不规则波浪在典型海滩上的传播变形与波谱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双峰谱波浪在有效波高变化、谱峰能量变化和非线性作用等方面与单峰谱... 基于实测波浪数据得到了西非典型的双峰谱,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风浪、涌浪能量占比的条件下,不规则波浪在典型海滩上的传播变形与波谱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双峰谱波浪在有效波高变化、谱峰能量变化和非线性作用等方面与单峰谱波浪存在显著差异;双峰谱波浪的有效波高增大主要由低频涌浪部分的波浪浅化主导,涌浪能量占比增大会导致波浪破碎前的最大波高增大;相比于单峰谱涌浪,双峰谱波浪的涌浪谱峰在海滩上传播中的能量增长更快,波浪破碎后的涌浪谱峰能量衰减更慢;涌浪和风浪主峰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产生了由高频风浪部分至低频涌浪部分的能量转移,使得双峰谱中的涌浪主峰能量相对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谱 波谱演化 涌浪 风浪 非线性作用 西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苍南海域台风和寒潮所致极端波浪特征分析
4
作者 郇彩云 姜贞强 +1 位作者 许坤荻 王加鑫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
基于浙江苍南海域为期一年的波浪观测数据(包含6次台风和2次寒潮事件),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极端波浪(台风浪和寒潮大浪)的参数分布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典型台风“利奇马”和“米娜”的波浪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台风浪受台风路径和强度的... 基于浙江苍南海域为期一年的波浪观测数据(包含6次台风和2次寒潮事件),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极端波浪(台风浪和寒潮大浪)的参数分布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典型台风“利奇马”和“米娜”的波浪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台风浪受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显著,当台风强度等级越高且移动路径越接近研究海域时,台风浪过程越剧烈,表现为有效波高和谱峰密度显著增大。夏、秋季研究海域均会受强台风的影响而引发极端台风浪。寒潮大浪在冬、春季均会出现,其强度直接受寒潮强度的影响,总体上寒潮大浪不如台风浪强度大。台风浪的影响持续时间为2~3 d,寒潮大浪的影响持续时间约为1 d。在台风∕寒潮期间,最大波高和谱峰密度均存在基本同步的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变化过程。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研究海域最大波高为10.80 m,最大谱峰密度为55.10 m^(2)∕Hz,波浪频谱发展变化过程为双峰谱—单峰谱—双峰谱,波浪类型发展变化过程为涌浪为主的混合浪—风浪—风浪为主的混合浪。台风“米娜”影响期间,研究海域最大波高为8.89 m,最大谱峰密度为36.37 m^(2)∕Hz,波浪频谱主要以单峰谱为主,偶有双峰谱,波浪类型主要为涌浪,偶有涌浪为主的混合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浪 寒潮 谱峰密度 风浪 涌浪 波浪谱 波浪参数 单峰谱 双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阳江海域实测台风浪特征分析
5
作者 郇彩云 姜贞强 许坤荻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利用阳江海域7次实测台风浪资料,统计台风浪的波参数特征值,分析台风浪过程特征,以及波浪谱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海域的台风浪受台风等级和台风路径的影响显著,台风等级越强、距离越近,台风浪过程越显著剧烈,台风浪波高和谱密度越大。... 利用阳江海域7次实测台风浪资料,统计台风浪的波参数特征值,分析台风浪过程特征,以及波浪谱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海域的台风浪受台风等级和台风路径的影响显著,台风等级越强、距离越近,台风浪过程越显著剧烈,台风浪波高和谱密度越大。(2)台风浪影响持续时间约为3 d,期间最大波高、谱峰周期、谱峰密度呈现基本一致的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波高相对于谱峰周期滞后约2~10 h。(3)各台风浪期间的波浪谱型主要以双峰谱为主,伴有少量单峰谱。(4)7次台风浪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台风“马鞍”,期间最大波高为10.87 m,谱峰密度53.79 m2/Hz。当台风“马鞍”距离较近、增强为台风级,最大波高和台风中心距离呈现良好的指数关系,最大波高随着台风中心距离的逐渐缩短而明显增大,距离越短、波高越大。相关成果可为阳江海域海上风电工程的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浪 波参数 波浪谱 风浪 涌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MW级海上风电新型浮式基础结构强度分析
6
作者 张敏 赵薇 +2 位作者 李炜 沈侃敏 袁文永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8-636,共9页
针对应用于50 m水深海域的10 MW海上风力机,设计由三浮筒及三立柱组成的新型浮式基础,建立带有骨材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于有关此新型浮式基础的设计波参数,一般选用随机性设计波的方法来确定,对波浪载荷工况下的整体结构。重点研... 针对应用于50 m水深海域的10 MW海上风力机,设计由三浮筒及三立柱组成的新型浮式基础,建立带有骨材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于有关此新型浮式基础的设计波参数,一般选用随机性设计波的方法来确定,对波浪载荷工况下的整体结构。重点研究浮筒的骨材尺寸以及骨材间距对新型浮式基础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到纵横骨材尺寸组合对新型浮式基础整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型浮式基础结构高应力区域位于3个浮筒连接处,浮筒板单元应力水平受骨材尺寸和骨材间距的共同影响,采用合适的尺寸间距组合可在应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显著降低用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海上风电 谱分析 设计波法 强度校核 骨材布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交叉谱的全球海浪特征研究
7
作者 李慧敏 何宜军 +2 位作者 王臣 林文明 杨劲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7,共7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因其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为全球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然而,SAR海浪成像是非线性过程,现有理论中的近似求解会导致海浪谱反演的信息缺失。SAR图像交叉谱技术...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因其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为全球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然而,SAR海浪成像是非线性过程,现有理论中的近似求解会导致海浪谱反演的信息缺失。SAR图像交叉谱技术的提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一限制,能够很好地量化海浪谱特性及海浪传播方向。本研究延续前人系列成果,利用最新提出的面向径向海浪的图像谱强度,开展不同尺度海浪随局地风速的变化趋势分析,并基于雷达视向图像谱强度提取了谱峰波数,进而结合欧洲空间局环境遥感卫星先进合成孔径雷达波模式在开阔大洋获取的近400万景SAR图像,分析了谱峰波数的全球分布特征,为量化全球风浪耦合过程提供新视角,揭示了海浪与风速耦合关系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欧洲空间局环境遥感卫星先进合成孔径雷达(Envisat/ASAR) 图像交叉谱 风浪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和涌浪分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水清 赵栋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9,共7页
海浪通常以风浪和涌浪混合的形式存在。文中利用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对目前提出的一种二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2D法)和3种一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PM法、WH法、JP法)进行了检验,分析发现:2D法给出的结果整体而言最为可靠,与2D法相比,PM法明... 海浪通常以风浪和涌浪混合的形式存在。文中利用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对目前提出的一种二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2D法)和3种一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PM法、WH法、JP法)进行了检验,分析发现:2D法给出的结果整体而言最为可靠,与2D法相比,PM法明显高估了风浪成分,WH法低风速时高估了风浪,高风速时跟2D法比较接近,而JP法在整体上高估了风浪成分。通过调整分割频率的比例系数,改进了PM法,改进后的PM法给出的分离结果与2D法最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 涌浪 分离 海浪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频谱中的特征量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一筠 王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在三参量风浪频谱的基础上对谱参量进行深入地研究,给出了谱参量与风场要素、波场要素的关系,提供了依据风场要素、波场要素及实测波浪资料计算谱参量的方法。从而可以依据上述因素直接计算出三参量风浪频谱。此外还根据谱宽度的变化,... 在三参量风浪频谱的基础上对谱参量进行深入地研究,给出了谱参量与风场要素、波场要素的关系,提供了依据风场要素、波场要素及实测波浪资料计算谱参量的方法。从而可以依据上述因素直接计算出三参量风浪频谱。此外还根据谱宽度的变化,描述了风浪频谱的成长方式,解释了传统的波陡、波龄关系中经验常数的不同选取所代表的物理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 频谱 谱参量 谱宽度 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机组随机风浪荷载时程数值计算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小波 李静 陈健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8-295,共8页
采用功率谱研究了海上风力机的随机风浪荷载,同时根据JCSS(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准则探讨了海上风机随机风浪荷载的组合问题。为满足时域内海上风机动力反应计算的需求,采用谐波叠加法研究了随机风浪荷载时程的计算方法。对于风荷载,... 采用功率谱研究了海上风力机的随机风浪荷载,同时根据JCSS(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准则探讨了海上风机随机风浪荷载的组合问题。为满足时域内海上风机动力反应计算的需求,采用谐波叠加法研究了随机风浪荷载时程的计算方法。对于风荷载,计算过程中考虑了风场的空间相干性和风剪效应;对于波浪荷载,提出了考虑海浪波面高程变化时波浪荷载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波面变化,将低估波峰处的波浪荷载,而高估波谷处的波浪荷载;对于海上风机而言,以风荷载作为主要荷载进行风浪组合得到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同时通过模拟荷载的计算谱与目标谱的比较,表明了该文随机荷载时程模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波浪荷载 功率谱 谐波叠加法 海上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场长期观测与数据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阎启 谢强 李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了进行风场现场实测研究,对1组风速采集设备的风场长期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得到了10 m和20 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值的风玫瑰图;选取了总时长达75 h的18组大风记录,计算了湍流强度、风剖面参数、剪切波速;拟... 为了进行风场现场实测研究,对1组风速采集设备的风场长期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得到了10 m和20 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值的风玫瑰图;选取了总时长达75 h的18组大风记录,计算了湍流强度、风剖面参数、剪切波速;拟合了风速谱并与Von Karman谱、欧洲规范谱进行了比较;统计了主风方向湍流积分尺度;对风场的垂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测湍流强度较经验值略大;风剖面参数的离散性大,而且均值与荷载规范取值存在一定差异;实测大风记录拟合风速谱与Von Karman谱和欧洲规范谱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 长期观测 数据分析 风玫瑰图 湍流结构 风速谱 剪切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浪谱的Gerstner波浪模拟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洁 邹北骥 +1 位作者 周洁琼 朱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41-44,共4页
本文从海洋学现有的观测和研究成果出发,结合海浪的Gerstner模型,提出一种风力作用下的基于海浪谱的三维Gerstner海浪模型。首先,通过分析Gerstner模型各个参数的随机性,利用海浪谱和方向谱相关公式,获得固定风速下模型各随机参数值,建... 本文从海洋学现有的观测和研究成果出发,结合海浪的Gerstner模型,提出一种风力作用下的基于海浪谱的三维Gerstner海浪模型。首先,通过分析Gerstner模型各个参数的随机性,利用海浪谱和方向谱相关公式,获得固定风速下模型各随机参数值,建立固定风速下的海浪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造了基于海浪谱的风力模型,模拟了风力作用下的海浪;最后,采用基于视点的网格拓扑结构,实现了海浪的实时绘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更真实地模拟海浪,还具有较好的交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谱Gerstner模型 波浪模拟 风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定风浪方向谱的海浪模拟方法(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文圣常 钱成春 +4 位作者 叶安乐 吴克俭 吴增茂 管长龙 赵栋梁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345-397,共53页
简要回顾当前第三代海浪模式中的困难。为避开这些困难,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海浪模拟方法,其中特定定义的风浪组成波依常风下随时间成长的方向谱计算,而涌浪组成波藉考虑涡动黏性和底摩擦加以计算。并进行了常风场和变风场下系统的数值... 简要回顾当前第三代海浪模式中的困难。为避开这些困难,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海浪模拟方法,其中特定定义的风浪组成波依常风下随时间成长的方向谱计算,而涌浪组成波藉考虑涡动黏性和底摩擦加以计算。并进行了常风场和变风场下系统的数值试验。在常风速情形中,模拟结果能精确地化为建立模拟所根据的谱和风浪成长关系。计算显示出台风中心附近浪场的极端复杂的谱结构。当风速骤然降低时,模拟的波高减小与观测符合。在风向逐渐或骤然改变情形下,计算的时间响应尺度与海上观测符合,而且演化中的二维谱结构得到良好刻画。对于涌浪在无风下的传播,模拟结果合理,包括波参量及谱结构的变化。后报得到的波高、周期和海上资料符合。与第三代模式相比,文中提出的方法较易改进,需用的计算机时间显著减少。最后讨论采用一个已知谱来建立谱形式的海浪预报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有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模拟方法 海浪模型 方向谱 风浪 涌浪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频谱的成长模型Ⅰ.谱参量随风区的增长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鑫 侯一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3-438,共6页
为得到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从而更细致地刻画风浪频谱的成长方式。在动力学方程的控制下,基于三参量风浪频谱,利用动力-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导出了谱参量(谱宽度B、谱的零阶矩m%0、谱的峰频率ω%0)随风场要素(风区)的成长关系分别为:... 为得到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从而更细致地刻画风浪频谱的成长方式。在动力学方程的控制下,基于三参量风浪频谱,利用动力-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导出了谱参量(谱宽度B、谱的零阶矩m%0、谱的峰频率ω%0)随风场要素(风区)的成长关系分别为:B=5.68×10-3(9.482×10-1)-4.661×10(-2)lnm0=1.356×10_82.367-1.097x10_1In;ω0=4.082×10_1-7.623×10-1+3.71×10-2ln。同时得到了简化形式的波陡δ、波龄β与谱宽度之间的关系为:δ=2.14×10-2B-1.05-4.26×10-1lnB,β=1.26B1.28+1.97×10-1ln(B)。此外,还得出了受风场要素控制的,谱的零阶矩与谱的峰频率之间的新关系为:ω=a_1m0-0.33.a_1=1.034x10_(-1)(1.872x10_2+8.50x10_4)In从而阐明了先前的各种经验关系是新关系在取不同风区值时的特例。可见,将动力学原理引入风浪频谱的研究,所建立的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与先前的经验公式相比更加合理,且普适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频谱 谱宽度 谱的零阶矩 谱的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和风耦合作用下上海中心大厦结构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颖 单慧伟 +1 位作者 邢丽丽 赵雪莲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共11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各大城市涌现,在其全寿命周期内不可避免的会遭受风甚至地震等多灾害的作用。以上海中心大厦为分析模型,根据其场地条件,采用Benowitez在2015年提出的1种基于随机波的模型方法模拟不同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各大城市涌现,在其全寿命周期内不可避免的会遭受风甚至地震等多灾害的作用。以上海中心大厦为分析模型,根据其场地条件,采用Benowitez在2015年提出的1种基于随机波的模型方法模拟不同高度处具有空间相关性的脉动风荷载时程。通过对Perform 3D有限元软件建立的上海中心大厦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地震和风耦合作用下对于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多灾害需求生成结构在地震和风耦合作用下的易损性曲面来研究结构的抗振可靠度。结果表明:结构的响应和易损性随着风速和PGA的增大而显著增大;随着风速的增大结构的响应和易损性均有增大的趋势,但随着地震动的增大,风荷载对结构响应和易损性影响逐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心大厦 频率-波数谱 地震和风耦合作用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风场的脉动风速时程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冬兵 梁枢果 +1 位作者 韩银全 彭德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采用经过FFT算法改进的谐波叠加法(WAWS)及自回归(AR)模型的线性滤波法对实际工程进行脉动风速时程模拟.对2种算法所模拟的风速时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了风速功率谱及相关函数的特性,分析结果说明AR模型中模型阶次及时间步长对风速时程... 采用经过FFT算法改进的谐波叠加法(WAWS)及自回归(AR)模型的线性滤波法对实际工程进行脉动风速时程模拟.对2种算法所模拟的风速时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了风速功率谱及相关函数的特性,分析结果说明AR模型中模型阶次及时间步长对风速时程产生较大影响.根据结构的有限元动力分析,采用能量相等的原则,即使结构固有频率段内的目标谱和模拟谱能量相等,对风速时程进行修正,使模拟风速时程更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速时程 谐波叠加法 线性滤波法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熵法风浪谱估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国平 乔树梁 +1 位作者 杜金曼 邹山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本文根据太湖风浪观测资料,进行了最大熵法风浪谱估计和传统谱估计方法的分析比较,讨论了最大熵法的原理。结果表明,最大熵法优于传统方法,最大熵法避免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不需要使用窗函数,减少了谱泄漏,提高了谱估计精度,... 本文根据太湖风浪观测资料,进行了最大熵法风浪谱估计和传统谱估计方法的分析比较,讨论了最大熵法的原理。结果表明,最大熵法优于传统方法,最大熵法避免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不需要使用窗函数,减少了谱泄漏,提高了谱估计精度,即使对较短的序列,也能得到较好的谱估计结果,为风浪谱估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谱 FTA法 FFT法 MEM法 最大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波高和周期的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志军 潘玉萍 +1 位作者 沙文钰 孟营 《海洋预报》 2007年第2期39-46,共8页
本文采用有代表性的44008美国国家浮标站2003年1~3月实测的海浪谱密度资料,选取三次大风过程进行风浪谱分析。通过对实测平均海浪谱与PM谱、JONSWAP谱及Torsethaugen谱的比较,得到PM谱拟和最好。然后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随机波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有代表性的44008美国国家浮标站2003年1~3月实测的海浪谱密度资料,选取三次大风过程进行风浪谱分析。通过对实测平均海浪谱与PM谱、JONSWAP谱及Torsethaugen谱的比较,得到PM谱拟和最好。然后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随机波分析方法,根据协方差矩阵的循环嵌套技术,以实测平均谱与PM谱为靶谱,对随机波面进行模拟。得到由模拟波面统计的特征值及估计的谱与实测谱结果极为相近,谱峰及谱峰频率都基本一致。说明利用模拟波面研究海浪具有代表性,它可以反映实测海浪的特征。利用Longuet-Higgins(1983)模型计算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得到变换高斯过程计算的波高、周期联合分布与实测情况基本相同,更好地描述了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谱 循环嵌套技术 模拟波面 波高-周期联合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频谱的成长模型Ⅱ.三参量的风浪频谱随风区的增长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鑫 侯一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1-545,共5页
为研究三参量风浪频谱随风浪的成长关系,从而直观地描述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的超射现象,并证明三参量谱谱型的合理性。基于已得到的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对三参量风浪频谱以及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超射"现象作深入的研... 为研究三参量风浪频谱随风浪的成长关系,从而直观地描述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的超射现象,并证明三参量谱谱型的合理性。基于已得到的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对三参量风浪频谱以及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超射"现象作深入的研究,得到三参量风浪频谱随风区的成长关系:S(ω;_0,ω_0,B)=_0()/ω_0()B()[ω/ω_0()]^(-P())exp[-(p()/q())([ω/ω_0()]-(q())-1)]在此基础上,得到无因次风区:300、500、2000、5500、10000、15000下,风浪频谱的谱线,从而直观地描述了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的"超射"现象,并认为在风浪频谱的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超射"现象,但是该现象并不如Hasselmann等提出的理论中阐述的那样存在于风浪频谱成长的全过程,而是仅存在于风浪频谱成长的初期。随着风浪的不断成长,"超射"现象逐渐减弱,直到风浪接近充分成长,"超射"现象也随之逐渐消失。经过不同风区下实测数据的检验,证明S(ω,_0,ω_0,B)、S(ω,■,■,B)、S(ω;■,■,δ)以及S(ω,■,■,β)四种形式的三参量风浪频谱谱型是合理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谱的零阶矩、谱的峰频率、谱宽度、波高、周期、波陡和波龄随风区变化关系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频谱 三参量谱 超射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方向分布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聿修 柳淑学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风浪方向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进而根据由浪高仪阵列和ENDECO956测波浮标在我国各海区测得的风浪方向谱,从波能方向分布、方向累积分布、方向分布的峰值和标准差四个方面,与光易恒、Hasselm...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风浪方向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进而根据由浪高仪阵列和ENDECO956测波浮标在我国各海区测得的风浪方向谱,从波能方向分布、方向累积分布、方向分布的峰值和标准差四个方面,与光易恒、Hasselmann和Donelan等分别由观测得到的经验方向分布以及文圣常等由解析方法得到的风浪方向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onelan分布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文圣常谱也较接近。此外,笔者在渤海由仪器阵列实测方向谱拟合得到的方向分布(改进的光易模式)与各地实测资料也比较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方向谱 方向分布函数 风浪 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