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克服单一赋权法的局限性,结合山区干线公路交通特征及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社会因素、驾驶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道路因素五个维度出发,选取18个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1)-指...为克服单一赋权法的局限性,结合山区干线公路交通特征及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社会因素、驾驶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道路因素五个维度出发,选取18个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1)-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折中妥协多属性决策法(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对山区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基于G1-CRITIC-VIKOR模型的山区干线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及比选方法。以中国西部6条山区干线公路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G1-CRITIC-VIKOR模型的评价效果与传统的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综合评价法及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具有更好的辨识性,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相关指标在护理工作量测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方法 :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31个科室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3年全年各科室11项护理工作...目的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相关指标在护理工作量测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方法 :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31个科室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3年全年各科室11项护理工作量评价指标的数据,使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权重,利用秩和比法构建DRG和非DRG工作量评价模型,比较常规测算、DRG模型及非DRG模型3种护理工作量评价方式的优劣。结果:DRG模型和非DRG模型中护士人数、出院人次、床位周转次3个指标权重相同,权重最高的指标均为转入/转出人次,危重人日数次之。相对权重、病例组合指数、护理消耗指数分别处于第8、第5、第10顺位,病例组合指数为模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DRG模型和非DRG模型科室分档结果显示,优档有5个科室(占16%),良档有22个科室(占71%),一般档有4个科室(占13%),分档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DRG相关指标构建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可更好地体现不同科室间的差异,对护理工作量测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可为护理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展开更多
为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路径,基于应急管理全过程理论,遵循“分析-评价-提升”的逻辑,首先,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构建包含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4项一级指标,以及23项二级指...为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路径,基于应急管理全过程理论,遵循“分析-评价-提升”的逻辑,首先,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构建包含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4项一级指标,以及23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运用熵权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和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RSR)构建应急能力评价模型;最后,分析陕西省10个地级市2018-2022年数据,得到各地级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等级。结果表明:陕西省应急能力分布总体呈现中部高而四周低,北部较高、东南部较低的空间格局;研究期内西安市的应急能力总体表现最优,评分均在0.65以上,其次为榆林、咸阳、铜川和宝鸡;西安市应急能力较为均衡,部分地级市恢复重建能力占比仍有待提升;卫生机构覆盖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覆盖率为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控的最有效因素。研究结果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借鉴。展开更多
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是电网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中存在的对状态量单一赋权不合理、实现步骤较为繁琐、算法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文中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weighted rank sum ratio)模型对电力变...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是电网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中存在的对状态量单一赋权不合理、实现步骤较为繁琐、算法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文中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weighted rank sum ratio)模型对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进行评估,该模型原理简单,易于实现。通过选取电力变压器运行中典型状态量,采用组合赋权的理论对各状态量赋予权值大小,进而计算评估对象的加权秩和比。利用加权秩和比确定待评估对象的概率单位,并将概率单位作为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中得到状态评估结果。实际算例分析表明,所构建的评估模型及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单台变压器的健康状态评估,还可对多台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优劣排序,可有效服务于电力变压器的运维工作。展开更多
文摘为克服单一赋权法的局限性,结合山区干线公路交通特征及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社会因素、驾驶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道路因素五个维度出发,选取18个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1)-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折中妥协多属性决策法(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对山区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基于G1-CRITIC-VIKOR模型的山区干线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及比选方法。以中国西部6条山区干线公路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G1-CRITIC-VIKOR模型的评价效果与传统的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综合评价法及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具有更好的辨识性,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文摘为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路径,基于应急管理全过程理论,遵循“分析-评价-提升”的逻辑,首先,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构建包含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4项一级指标,以及23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运用熵权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和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RSR)构建应急能力评价模型;最后,分析陕西省10个地级市2018-2022年数据,得到各地级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等级。结果表明:陕西省应急能力分布总体呈现中部高而四周低,北部较高、东南部较低的空间格局;研究期内西安市的应急能力总体表现最优,评分均在0.65以上,其次为榆林、咸阳、铜川和宝鸡;西安市应急能力较为均衡,部分地级市恢复重建能力占比仍有待提升;卫生机构覆盖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覆盖率为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控的最有效因素。研究结果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借鉴。
文摘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是电网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中存在的对状态量单一赋权不合理、实现步骤较为繁琐、算法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文中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weighted rank sum ratio)模型对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进行评估,该模型原理简单,易于实现。通过选取电力变压器运行中典型状态量,采用组合赋权的理论对各状态量赋予权值大小,进而计算评估对象的加权秩和比。利用加权秩和比确定待评估对象的概率单位,并将概率单位作为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中得到状态评估结果。实际算例分析表明,所构建的评估模型及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单台变压器的健康状态评估,还可对多台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优劣排序,可有效服务于电力变压器的运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