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8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n Reasons of Increasing Perennial Weed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Perennial Wee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
作者 ZHAO Changshan HE Fuli SHI Na YAN Chunxi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1期78-80,共3页
The main reasons that perennial weeds has becoming the dominant wee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 that explained why it was difficult to control perennial weeds was analyzed. Dur... The main reasons that perennial weeds has becoming the dominant wee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 that explained why it was difficult to control perennial weeds was analyzed. During dormancy course, variation regularity of some inner matters in perennial weeds was researched and new tentative for controlling the perennial weeds was point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ennial weeds DORMANCY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秸秆基地膜增韧改性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恩惠 陈玲 +3 位作者 范肖东 彭鵾 GUEGUIM KANA E B 翟胜丞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以秸秆纤维为原料,经氯化胆碱/尿素-微生物联合预处理之后,依次通过填充不同添加量的杨木纤维、调控湿强剂组合种类以及利用自主研发的纳米木质素聚合物作表面涂层,制备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分析改性处理对可降解秸秆纤维基地膜力... 以秸秆纤维为原料,经氯化胆碱/尿素-微生物联合预处理之后,依次通过填充不同添加量的杨木纤维、调控湿强剂组合种类以及利用自主研发的纳米木质素聚合物作表面涂层,制备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分析改性处理对可降解秸秆纤维基地膜力学性能、韧性、疏水性、降解性及水稻生长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杨木纤维的填充可有效降低细小秸秆纤维流失率;优选杨木纤维与秸秆纤维质量比为4∶6,湿强剂硫酸铝(AS)添加量1.5%、阳离子分散松香胶(CDR)1.5%,纳米木质素聚合物表层涂布量2~2.5 g/m^(2)时,获得的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抗张指数为30.33 N·m/g、湿抗张指数9.23 N·m/g、撕裂指数5.16 mN·m^(2)/g、耐破指数2.36 kPa·m^(2)/g,应变由0.48%提高到1.13%,增幅达135.42%,且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和湿稳定性。地膜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第9周时MSFM失重率达62%,同时盆栽试验期杂草抑制率达81.20%,且具有良好的土壤保温及水稻促生作用。生物可降解秸秆纤维地膜能够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化石资源投入,在农田土壤覆盖应用领域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 可降解地膜 增韧改性 力学性能 杂草防控 增温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防除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田杂草效果评价
3
作者 李美 张佳 +5 位作者 张玉 于凤阁 高兴祥 李健 林荣华 刘学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7,共9页
随着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在我国的试种推广,生产中急需其配套除草剂的应用技术。本研究在含DBN9936转化体转基因玉米田,研究了草甘膦在不同用药条件下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高剂量草甘膦土壤处理的... 随着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在我国的试种推广,生产中急需其配套除草剂的应用技术。本研究在含DBN9936转化体转基因玉米田,研究了草甘膦在不同用药条件下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高剂量草甘膦土壤处理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2022年田间高湿条件下施药,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除草效果优异,810、1080、1350、4320 g/hm^(2)剂量处理药后22 d,对田间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等杂草总鲜重防效为99.6%~100.0%。在2023年田间干旱条件下施药,该药对杂草防效大幅下降,同等剂量处理药后23 d,对杂草总鲜重防效下降为86.9%、92.4%、95.1%、98.2%,对马唐、反枝苋防效较好,对牛筋草防效略低,对马齿苋、饭包草Commelina benghalensis的效果较差。两年数据表明,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试验剂量下对3~5叶期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均安全,对杂草的防效均高于常规对照药剂52%烟嘧·莠去津可湿性粉剂702 g/hm^(2)处理。室内盆栽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异丙胺盐原药600、1200、2400、4800、9600 g/hm^(2)剂量在杂草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对试验杂草未表现出明显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 安全性 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田杂草高效精准治理关键技术
4
作者 李美 黄修柱 +9 位作者 张佳 袁善奎 张耀中 高兴祥 李健 金岩 张国福 王丽岩 高传杰 刘学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5期49-55,58,共8页
夏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杂草一直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生产中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除草,但生产中存在不科学用药的问题,造成防效降低或作物药害。为了更好地治理夏玉米田杂草,本文详细介绍了夏玉米田主要... 夏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杂草一直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生产中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除草,但生产中存在不科学用药的问题,造成防效降低或作物药害。为了更好地治理夏玉米田杂草,本文详细介绍了夏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绿色农艺控草技术和科学的化学除草技术,重点阐述了玉米田杂草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杀草谱、施药条件及注意事项等杂草防控关键技术,为夏玉米田杂草高效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杂草 农艺控草技术 化学除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纤维毯覆盖对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杂草防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彭鵾 靳红梅 +8 位作者 孙恩惠 陈国强 雍宬 GUEGUIM KANA E B 吴增游 刘歆颖 程洁红 曲萍 黄红英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0-438,共9页
为探究不同碳氮比(C/N)水稻秸秆纤维毯覆盖对葡萄果实品质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在葡萄园内实施秸秆纤维毯覆盖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包括覆盖C/N为25、35、65的秸秆纤维毯处理,以及不铺设秸秆纤维毯的对照(CK),研究其对土壤温湿度、养分... 为探究不同碳氮比(C/N)水稻秸秆纤维毯覆盖对葡萄果实品质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在葡萄园内实施秸秆纤维毯覆盖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包括覆盖C/N为25、35、65的秸秆纤维毯处理,以及不铺设秸秆纤维毯的对照(CK),研究其对土壤温湿度、养分以及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C/N为25、35和65的处理均能改善葡萄园土壤性质,且C/N为25的处理效果最好。铺设秸秆纤维毯的葡萄园土壤温度降低3.83%~13.23%,pH值增幅最高达5.02%,土壤湿度提高0.56~2.51个百分点,速效钾提高4.80%~32.68%,硝态氮提高29.80%~146.40%,且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得到提升。覆盖秸秆纤维毯能有效控制设施葡萄园土壤杂草密度和生物量,生态控草效果达81.82%~90.91%。此外,秸秆纤维毯覆盖对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具有积极作用,C/N为25、35和65处理的葡萄糖酸比较CK分别提高37.13%、21.57%和23.12%。秸秆纤维毯覆盖处理尤其是C/N为25的处理可以起到调控温度和保湿功效,且显著提高葡萄园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从而提高葡萄园土壤管理综合效益。研究表明,铺设秸秆纤维毯是一种优异的土壤保护和改良措施,可以改善葡萄的品质,秸秆纤维毯适合作为覆盖物铺设在设施葡萄园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秸秆纤维毯 土壤性质 杂草防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机械除草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和 李紫琪 +2 位作者 单以才 朱烨均 肖茂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杂草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化学除草方法存在作物药害、杂草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影响。而机械除草方法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也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 杂草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化学除草方法存在作物药害、杂草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影响。而机械除草方法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也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农田机械除草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除草部件优化技术、杂草检测技术和对行识别技术等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现有旱田和水田机械除草装备的特点,并对农业机械除草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控 机械除草 除草部件优化 杂草检测 对行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除草剂对移栽稻田多年生杂草扁秆荆三棱的防除效果
7
作者 袁国徽 房加鹏 +3 位作者 高原 郑涛 田志慧 沈国辉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51,共6页
为筛选防除移栽稻田多年生杂草扁秆荆三棱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的高效除草剂,本研究利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评价了9种除草剂对扁秆荆三棱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3%嗪吡嘧磺隆WG 99 g/hm^(2)、75%氯吡嘧磺隆WG 45 g/hm^(2)和19%... 为筛选防除移栽稻田多年生杂草扁秆荆三棱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的高效除草剂,本研究利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评价了9种除草剂对扁秆荆三棱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3%嗪吡嘧磺隆WG 99 g/hm^(2)、75%氯吡嘧磺隆WG 45 g/hm^(2)和19%氟酮磺草胺SC 34.2 g/hm^(2)处理对扁秆荆三棱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且持效期较长,药后36 d,其株防效为87.73%~88.96%、鲜重防效为90.77%~93.19%、株高抑制率为68.75%~71.45%、地下根茎的新芽抑制率为91.74%~94.50%;56%2甲4氯钠SP 630 g/hm^(2)、10%吡嘧磺隆WP 30 g/hm^(2)和30%苄嘧磺隆WP 90 g/hm^(2)对扁秆荆三棱的防除效果一般,且持效期较短,药后36 d,其株防效为38.96%~49.39%、鲜重防效为46.08%~58.22%、株高抑制率为30.30%~45.22%、地下根茎的新芽抑制率为25.69%~44.95%;而4%双唑草腈SC 60 g/hm^(2)、25%双环磺草酮SC 225 g/hm^(2)和3%氯氟吡啶酯EC 36 g/hm^(2)对扁秆荆三棱的防除效果略差;所有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其中33%嗪吡嘧磺隆WG 99 g/hm^(2)、75%氯吡嘧磺隆WG 45 g/hm^(2)和19%氟酮磺草胺SC 34.2 g/hm^(2)处理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稻田 扁杆荆三棱 杂草防除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三叶田土壤封闭除草剂的筛选
8
作者 任忠伟 于林清 +2 位作者 王文颖 李俊 黄帆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1,共8页
杂草是影响红三叶苗期生长的重要因素。为筛选出适合红三叶苗期除草的土壤封闭除草剂,本研究选择11种土壤封闭除草剂进行田间试验,并对不同除草剂的杂草防效和对红三叶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5%咪唑乙烟酸(水剂)、80%唑嘧磺草... 杂草是影响红三叶苗期生长的重要因素。为筛选出适合红三叶苗期除草的土壤封闭除草剂,本研究选择11种土壤封闭除草剂进行田间试验,并对不同除草剂的杂草防效和对红三叶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5%咪唑乙烟酸(水剂)、8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和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对红三叶出苗的影响较小,出苗率高于清水对照;其中,施用5%咪唑乙烟酸(水剂)处理的红三叶鲜重较清水对照增加196.56%,干重增加181.55%,差异显著(P<0.05),表明其对红三叶苗期安全。杂草防除效果分析显示,施用90%乙草胺(乳油)30 d后杂草株防效较好,对反枝苋、灰绿藜、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3.60%、82.01%、88.87%;其次为5%咪唑乙烟酸(水剂),施药30 d后的杂草株防效均在78.57%以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显示,5%咪唑乙烟酸(水剂)的D值最大,为0.764,表明其施药效果最好。因此,5%咪唑乙烟酸(水剂)1800 mL/hm^(2)是适用于红三叶苗期的土壤封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三叶 土壤封闭除草剂 杂草防除 安全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田茎叶除草剂的安全性筛选及除草效果
9
作者 别海 张东举 +5 位作者 付尧 王瑞华 王会伟 张艺馨 刘明明 吴仁海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0-338,共9页
为筛选适用于油莎豆田的茎叶除草剂,本研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评估了26种茎叶除草剂对油莎豆的安全性和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室内盆栽试验中,莠去津、辛酰溴苯腈和苯唑草酮对油莎豆安全,鲜重抑制率低于20%。田间试验显示,辛酰溴苯腈、莠... 为筛选适用于油莎豆田的茎叶除草剂,本研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评估了26种茎叶除草剂对油莎豆的安全性和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室内盆栽试验中,莠去津、辛酰溴苯腈和苯唑草酮对油莎豆安全,鲜重抑制率低于20%。田间试验显示,辛酰溴苯腈、莠去津、苯唑草酮和精喹禾灵对油莎豆安全,不影响植株生长,其中30%辛酰溴苯腈乳油1620 g/hm^(2)对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0.63%和91.49%,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弱;10%精喹禾灵乳油120 g/hm^(2)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100%,对阔叶类杂草防效弱;38%莠去津悬浮剂1800 g/hm^(2)对阔叶类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4.31%和96.21%,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76.84%和81.42%;30%苯唑草酮悬浮剂108 g/hm^(2)对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1.51%和93.22%,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4.70%和85.73%。以上结果表明,辛酰溴苯腈、莠去津、苯唑草酮和精喹禾灵在油莎豆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油莎豆 茎叶除草剂 安全性评价 杂草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除草剂及其组合药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作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艳芳 胡杨 +5 位作者 何世界 徐洪乐 雷海霞 王肖肖 李慧龙 朱君德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430-436,共7页
为探究直播稻田安全有效的杂草防除技术,该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法比较评价了氯氟吡啶酯等6种除草剂及其组合药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直播稻3叶1心期施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EC,每667 m^(2)施药60 mL)对稗草... 为探究直播稻田安全有效的杂草防除技术,该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法比较评价了氯氟吡啶酯等6种除草剂及其组合药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直播稻3叶1心期施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EC,每667 m^(2)施药60 mL)对稗草、水竹叶、鸭舌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对野荸荠防治效果中等,对千金子防治效果略差,当用量增加到每667 m^(2)施药80 mL时会对水稻产生隐性药害。3%氯氟吡啶酯EC(每667 m^(2)施药40 mL)+30%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OD,每667 m^(2)施药40 mL)对除野荸荠外的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将二者混用时,氯氟吡啶酯宜采用推荐的低剂量,否则会产生隐性药害。56%2甲4氯钠盐可溶性粉剂(SP,每667 m^(2)施药125 g)+480 g·L^(-1)灭草松水剂(AS,每667 m^(2)施药150 mL)或+200 g·L^(-1)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每667 m^(2)施药45 mL)对鸭舌草的防治效果显著,对水竹叶、异型莎草、碎米莎草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与灭草松混用可有效提高对野荸荠的防治效果。56%2甲4氯钠盐可溶性粉剂(SP,每667 m^(2)施药125 g)对水稻有明显药害,药害在喷施叶面肥后可逐渐缓解,将用量降至每667 m^(2)施药80 g时对水稻安全。30%氰氟草酯OD(每667 m^(2)施药40 mL)对稗草防治效果差;10%双草醚悬浮剂(SC,每667 m^(2)施药20 mL)对千金子防治效果差。总体来说,推荐使用3%氯氟吡啶酯EC(每667 m^(2)施药40 mL)+30%氰氟草酯OD(每667 m^(2)施药40 mL)、56%2甲4氯钠盐SP(每667 m^(2)施药125 g)+10%双草醚SC(每667 m^(2)施药20 mL)+30%氰氟草酯OD(每667 m^(2)施药40 mL)2种混合施药方式,其不仅对多种一年生杂草防治效果较好,而且对水稻安全。此外,若莎草科杂草发生量较大,推荐混用56%2甲4氯钠盐SP(每667 m^(2)施药80 g)+480 g·L^(-1)灭草松AS(每667 m^(2)施药150 mL)+30%氰氟草酯OD(每667 m^(2)施药4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直播稻田 杂草 防治效果 作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情况调查
11
作者 刘磊 周东来 +3 位作者 陈戈 孙树青 张亚 刘双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3,387,共9页
为明确湖南北部地区(岳阳、常德、益阳)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的杂草发生与防除情况,选取该地区的种植示范基地和典型田块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杂草共有30科82种,其中阔叶杂草占比82.92%,禾本科杂草占比13.42%,莎草科杂草占比3.66%;... 为明确湖南北部地区(岳阳、常德、益阳)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的杂草发生与防除情况,选取该地区的种植示范基地和典型田块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杂草共有30科82种,其中阔叶杂草占比82.92%,禾本科杂草占比13.42%,莎草科杂草占比3.66%;一年生杂草占比74.39%,多年生杂草占比25.61%;相对多度大于3%的杂草有10种,分别为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酸模叶蓼Persicaria lapathifolia、艾Artemisia argyi、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其中前6种为优势杂草种群,后4种为区域性优势杂草种群。经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岳阳地区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常德地区的多样性最低。田间杂草防除采用封闭为主、封定结合的除草方法,常用的除草剂有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精喹·氟磺胺、硝磺·莠去津等。本研究表明,湘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的杂草发生危害存在区域性差异,应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化学防治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间作 杂草防除 化学防治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除姜田一年生杂草的除草剂筛选
12
作者 李丽霞 胡锐 +6 位作者 原京超 韩自行 牛亚斌 田朝辉 任尚 王震 邢彩云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14,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除草剂对姜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在姜出苗后2~4叶期、杂草2~4叶期,每667 m^(2)用18%高效氟吡甲禾灵∙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二氯吡啶酸(简称氟吡·氯吡·二氯吡)可分散油悬浮剂4个剂量(80、90、100、180 g)、108 g&... 为了明确不同除草剂对姜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在姜出苗后2~4叶期、杂草2~4叶期,每667 m^(2)用18%高效氟吡甲禾灵∙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二氯吡啶酸(简称氟吡·氯吡·二氯吡)可分散油悬浮剂4个剂量(80、90、100、180 g)、108 g·L^(-1)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0 mL、200 g·L^(-1)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60 mL、30%二氯吡啶酸水剂45 mL、240 g·L^(-1)乙氧氟草醚乳油50 mL、人工除草、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进行茎叶喷施处理,评价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5 d和35 d,试验药剂18%氟吡·氯吡·二氯吡可分散油悬浮剂4个剂量的处理对靶标杂草的株防效均达到75.00%以上,且对鳢肠、野苜蓿的株防效明显优于对马齿苋、狗尾草,每667 m^(2)用180 g 18%氟吡·氯吡·二氯吡处理对野苜蓿、鳢肠的株防效均达到100.00%,对靶标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均达到85.00%以上,其中每667 m^(2)用100 g和180 g 18%氟吡·氯吡·二氯吡对野苜蓿、鳢肠的鲜质量防效均达到100.00%,供试药剂使用剂量对鳢肠、野苜蓿的鲜质量防效明显优于对马齿苋、狗尾草;18%氟吡·氯吡·二氯吡可分散油悬浮剂每667 m^(2)使用80、90、100、180 g处理的怀姜增产率均在15%以上。综上,结合安全生产,建议18%氟吡·氯吡·二氯吡可分散油悬浮剂80~100 g·667 m^(2)均可以在姜田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姜 除草剂 一年生杂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稻-鸭共生模式下肉鸭行为学、生长性能及除草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叶胜强 龚萍 +6 位作者 梁振华 江洋 顾泽茂 杨宇 王丽霞 陈星 钱运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3,共8页
为优化稻-鸭共生模式,选取稻-鸭共生试验田5块,分1个大田块(T0,2 hm^(2))和4个小田块(T1―T4,0.33 hm^(2)),按105~225只/hm^(2)投放武禽10肉鸭,试验从6月30日起至8月31日止。持续观察鸭全天在田间的游动、休息、采食等行为的发生和持续... 为优化稻-鸭共生模式,选取稻-鸭共生试验田5块,分1个大田块(T0,2 hm^(2))和4个小田块(T1―T4,0.33 hm^(2)),按105~225只/hm^(2)投放武禽10肉鸭,试验从6月30日起至8月31日止。持续观察鸭全天在田间的游动、休息、采食等行为的发生和持续时间,以及除草效果;记录试验期间每日08:00、14:00时野外温度、鸭周增质量、饲料消耗等数据。结果显示,夏季高温条件下,鸭田间活动高峰在05:00―10:00、15:00―19:00较凉爽时段,中午高温时段鸭主动寻找阴凉处纳凉;鸭一般在鸭舍近端一定半径范围内活动,T0田块远端几乎无鸭活动;稻-鸭共生除草效果与鸭田间活动频次正相关,鸭在无水区域的活动频次明显降低,除草效果较差;高温可引起鸭热应激,明显降低生长速度。结果表明,武禽10肉鸭适用于稻-鸭共生模式,其除草效果与鸭群活动范围正相关,夏季高温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运动场遮阳、稻田和环沟灌水可有效缓解热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生 鸭行为 除草效果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4,6-二甲氧基)嘧啶-2-氧基)苯甲酸(2-硝基-4-甲氧基)苯酯对几种杂草的室内活性及田间药效评价
14
作者 原子杨 周静 +4 位作者 路慧哲 袁越 邓鑫元 甘秀海 覃兆海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具有在土壤中降解较快、对后茬作物不易产生药害的特点。课题组前期以双草醚(bispyribac-sodium)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并筛选出了以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为靶标的高活性双草醚酚酯类候选化合物(2,6-(4,6-二甲氧基)嘧啶-2... 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具有在土壤中降解较快、对后茬作物不易产生药害的特点。课题组前期以双草醚(bispyribac-sodium)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并筛选出了以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为靶标的高活性双草醚酚酯类候选化合物(2,6-(4,6-二甲氧基)嘧啶-2-氧基)苯甲酸(2-硝基-4-甲氧基)苯酯(Ia-19)。为探讨Ia-19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盆栽及田间试验,评估了10%Ia-19可分散油悬浮剂(OD)的室内除草活性、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直播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室内活性试验表明:10%Ia-19 OD在有效成分45、60和90 g/hm^(2)剂量下,对稗草、猪殃殃等主要田间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可达到80%以上,与同剂量下的对照药剂10%双草醚OD相当。田间防效试验中,10%Ia-19 OD在有效成分60和90 g/hm^(2)剂量下,药后15 d均可达到60%以上的株防效,但药后30 d的株防效较15 d明显下降,表明有新的杂草长出;药后30 d,10%Ia-19 OD有效成分在45、60和90 g/hm^(2)剂量下处理对田间杂草均有较高的鲜重防效,但整体表现比双草醚略差。水稻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有效成分90 g/hm^(2)的10%Ia-19 OD处理组比空白对照增产22.35%,且即使在该高剂量下施用对水稻也无明显药害,表明Ia-19是一种对水稻安全的除草剂候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 双草醚酚酯 杂草控制 水稻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对烟田主要杂草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15
作者 刘东阳 王杰 +3 位作者 邓全 江连强 冯华奇 黄斌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针对烟田主要杂草种类筛选高效安全除草剂,采用种子萌发法、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烟田常用的16种苗前苗后除草剂对烟田中主要禾本科、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除效果。结果表明,乙氧·异... 针对烟田主要杂草种类筛选高效安全除草剂,采用种子萌发法、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烟田常用的16种苗前苗后除草剂对烟田中主要禾本科、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除效果。结果表明,乙氧·异·甲戊和精异丙甲草胺对禾本科、阔叶类和莎草杂草种子发芽抑制率45.7%~73.5%,但乙氧·异·甲戊对烟草产生严重药害。苗前除草剂推荐使用精异丙甲草胺、敌草胺、异丙甲草胺和异噁·异丙甲,其对禾本科杂草毒力较高且对烟草无药害,田间鲜质量防效达83.20%~92.57%。苗后除草剂砜嘧·精喹、砜嘧·高氟吡和砜嘧·烯草酮对禾本科杂草的ED_(50)范围分别为56.0~264.6、65.6~143.1和105.8~241.6 g/hm^(2),对阔叶类杂草的ED_(50)范围分别为172.7~303.8、22.5~209.1和143.9~267.8 g/hm^(2),对杂草的田间鲜质量防效在86.73%~92.82%,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效果,且不产生药害,推荐用于防除烟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本研究结果可为烟田杂草的精准防除和除草剂合理使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杂草 除草剂 室内毒力 种子萌发抑制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田入侵杂草曼陀罗适用除草剂的筛选
16
作者 赵远 陈新兰 +2 位作者 姚小波 雷雪萍 庞博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为了筛选能有效防除西藏青稞田中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的防除药剂,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560 g/L灭草松水剂、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和10%氟唑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种除草剂对曼陀罗的株防效、鲜重防效。结... 为了筛选能有效防除西藏青稞田中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的防除药剂,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560 g/L灭草松水剂、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和10%氟唑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种除草剂对曼陀罗的株防效、鲜重防效。结果显示,曼陀罗对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和560 g/L灭草松水剂表现出较高敏感性。药后21 d,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对曼陀罗的株防效可达92.59%,560 g/L灭草松水剂对曼陀罗的株防效在85.56%~89.26%之间;两者对曼陀罗的鲜重防效均高于94.44%。综合考虑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西藏青稞田中可选用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m^(2)和560 g/L灭草松水剂100 mL/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曼陀罗 入侵杂草 株防效 鲜重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种植密度对马唐和稗草生长及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7
作者 唐伟 李子光 +1 位作者 赵庆田 孙娟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64,共16页
探讨不同燕麦种植密度对杂草马唐和稗草生长及其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为杂草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田间研究结果,室内盆栽试验设置3种燕麦种植密度[240,360(推荐密度)和480株·m^(-2)],并对杂草马唐和稗草分别进行... 探讨不同燕麦种植密度对杂草马唐和稗草生长及其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为杂草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田间研究结果,室内盆栽试验设置3种燕麦种植密度[240,360(推荐密度)和480株·m^(-2)],并对杂草马唐和稗草分别进行单种或混种处理。研究测定植物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类群。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燕麦种植密度的增加(240~480株·m^(-2)),对马唐和稗草株高、分蘖数、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其中480株·m^(-2)处理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5)。根际真菌分析显示,与稗草+马唐混种处理相比,燕麦+稗草+马唐混作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稗草根际真菌的Shannon指数和马唐根际真菌的Chao1指数。同时,在360和480株·m^(-2)燕麦种植密度下,杂草根际显著(P<0.05)富集了被孢霉科、线黑粉菌科和小囊菌科等真菌菌群,并显著(P<0.05)降低了曲霉科和丝膜菌科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全碳和p H是影响杂草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P<0.05)。关于真菌的营养模式,FUNGuild分析表明,与稗草+马唐处理相比,提高燕麦种植密度(360和480株·m^(-2))显著(P<0.05)升高了稗草根际共生型真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显著(P<0.05)降低了病理-腐生型真菌的相对丰度。而在马唐根际,提高燕麦种植密度对大多数真菌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影响不大,但显著(P<0.05)降低了病理型真菌的丰度。综上所述,提高燕麦种植密度(360和480株·m^(-2))不仅显著抑制了马唐和稗草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还通过调控根际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特性,削弱了杂草的竞争力。本研究为实现杂草综合管理和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竞争 真菌群落 多样性 杂草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2甲·双氟·唑悬乳剂对黑龙江省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评价
18
作者 李广雨 黄元炬 +2 位作者 张苏新 王春 王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明确44%2甲·双氟·唑悬乳剂对东北地区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用量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4%2甲·双氟·唑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211.5~352... 为明确44%2甲·双氟·唑悬乳剂对东北地区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用量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4%2甲·双氟·唑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211.5~352.5 mL·hm^(-2)在小麦平均叶龄4叶期,尚未拔节,阔叶杂草2叶期至4叶期,二次稀释后茎叶喷雾,对小麦田藜、反枝苋、卷茎蓼、苍耳、龙葵防效良好。施药后30 d杂草总草株数防效2023年为84.3%~90.9%,2024年为84.7%~93.5%;鲜重防效2023年为85.1%~92.2%,2024年为86.2%~94.9%,整体综合防效较好至良好;药后14和28 d对小麦安全性观察,各处理区小麦叶色、株高及生长状态均正常,未见对其他生物及周边作物产生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显著,2023年增产率为49.14%~66.00%,2024年为52.75%~68.74%。综合用药成本及防效考虑,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282.0~352.5 m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4氯异辛酯 双氟磺草胺 唑草酮 小麦 阔叶杂草 防除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后苗前喷雾的雾滴沉积特性及除草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路生 于晓庆 +7 位作者 邵玉丽 金宗亭 周江明 常慧红 谢英杰 韩小伟 何川 田雪慧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3,共7页
为明确适合应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发生特点的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本文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喷液量和雾滴粒径下的药液沉积效果及对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当喷液量一定时,200~400μm范围内,粒径越大,雾滴覆盖率和沉积... 为明确适合应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发生特点的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本文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喷液量和雾滴粒径下的药液沉积效果及对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当喷液量一定时,200~400μm范围内,粒径越大,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也随之增大,而雾滴密度随之减小,杂草防效提高;当雾滴粒径一定时,喷液量越大,雾滴覆盖率、密度和沉积量都随之增大,杂草防效也提高。当喷液量为45.0 L/hm^( 2)、粒径400μm时,防效最高,40%砜吡草唑SC 375 mL/hm^( 2)+480 g/L嗪草酮SC 600 mL/hm^( 2)处理后20 d,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分别可达98.88%和100.00%,药后35 d,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7.62%和75.56%,鲜重防效分别为98.92%和99.02%。因此,在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进行播后苗前除草时,适当增大喷液量和雾滴粒径,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防效 雾滴沉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品种鸭稻田控草、除虫及捕食残余克氏原螯虾效率的比较
20
作者 徐智威 胡鉴轩 +2 位作者 顾泽茂 禹淞深 杨正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为筛选适合稻-鸭-虾种养模式的鸭品种,以稻-虾连作模式(rice-crayfish continuous culture model,RCCC)为对照,比较肉鸭武禽10号(meat duck group,MG)和农湖2号(laying duck group,LG)的稻田控草、除虫及清除残余克氏原螯虾的能力。结... 为筛选适合稻-鸭-虾种养模式的鸭品种,以稻-虾连作模式(rice-crayfish continuous culture model,RCCC)为对照,比较肉鸭武禽10号(meat duck group,MG)和农湖2号(laying duck group,LG)的稻田控草、除虫及清除残余克氏原螯虾的能力。结果显示:(1)控草方面,MG组对喜旱莲子草的防效为50.40%,显著高于LG组的-198.34%;对异型莎草的防效为56.82%,高于LG组的37.88%;对稗草的防效为79.31%,略低于LG组的81.03%。(2)除虫方面,放鸭30 d后,MG组和LG组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为100%,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MG组为74.93%,高于LG组的45.00%;收鸭1 d后,MG组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99.20%,高于LG组的94.60%,二者的二化螟防治效果均达到了100%。(3)捕食残余克氏原螯虾方面,MG组的捕食能力为1.67尾/d,高于LG组的1.33尾/d。MG组的次年虾苗产量为60.00 kg/hm2,低于LG组75.5 kg/hm2,但二者显著低于RCCC组的670.91 kg/hm2。综合控草、除虫效果及捕食残余crayfish能力,相比农湖2号,武禽10号更适合稻-鸭-虾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虾种养模式 稻-虾连作模式 控草 除虫 克氏原螯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