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块化爬壁机器人和改进DeepLabv3+的桥墩裂缝检测研究
1
作者 董绍江 尹玉柱 +1 位作者 吕振鸣 张佳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针对大型混凝土桥梁桥墩结构表面裂缝存在连续性差、背景干扰大,且一般深度学习裂缝检测模型参数量大等问题,为安全、快速、准确地检测壁面裂缝,笔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轻量化DeepLabv3+裂缝分割模型与模块化爬壁机器人相结合的检测方案... 针对大型混凝土桥梁桥墩结构表面裂缝存在连续性差、背景干扰大,且一般深度学习裂缝检测模型参数量大等问题,为安全、快速、准确地检测壁面裂缝,笔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轻量化DeepLabv3+裂缝分割模型与模块化爬壁机器人相结合的检测方案。以模块化爬壁机器人为载体,通过各模块的自组式连接实现在复杂环境的爬行驱动,搭载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桥墩表观病害数据采集作业;同时基于DeepLabv3+框架,通过改进部分网络结构以及添加各检测模块构,构建一种聚合多尺度信息的轻量级检测模型,并部署至上位机系统。最终检测结果表明:笔者模型在Crack-wall裂缝数据集上平均检测精度达到86.96%,相比原模型精度提升6.26%,交并比提高8.44%,召回率提高8.76%,且模型大小仅为10.613 M,具有较高检测精度以及实时检测效果,笔者所提检测方案具有可行性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裂缝分割 爬壁机器人 模块化设计 多尺度 实时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在深钻井井筒井壁底施工中的应用
2
作者 姚直书 王法珺 +2 位作者 宋海清 晏中俊 胡长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8,共7页
针对深钻井井筒井壁底在浇筑、养护及下沉过程中易产生裂纹的难题,以陶忽图煤矿北风井为工程背景,开展了深钻井井筒井壁底受力分析与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制备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半椭圆回转扁球壳式井壁底受力状态,识别出关键拉... 针对深钻井井筒井壁底在浇筑、养护及下沉过程中易产生裂纹的难题,以陶忽图煤矿北风井为工程背景,开展了深钻井井筒井壁底受力分析与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制备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半椭圆回转扁球壳式井壁底受力状态,识别出关键拉应力区域。结果表明,井壁底筒体顶部外侧存在显著拉应力区域,最大主应力达0.56 MPa,存在受拉开裂风险,井壁底混凝土应采取防开裂措施。研究获得井壁底C75纤维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磨细矿渣∶石子∶砂∶水∶减水剂∶纤维=400∶75∶85∶1011.8∶732.6∶145.6∶13.44∶2.0。平板裂缝试验表明,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显著优于普通混凝土。研究的配合比在工程现场应用表明,浇筑的井壁底未出现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法凿井 井壁底 井筒施工 纤维混凝土配制 防裂抗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枣品种裂果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王建宇 +1 位作者 王振磊 林敏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0-852,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裂果性枣品种不同时期果实浸水裂果率、细胞壁物质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为枣裂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极易裂果品种伏脆蜜和极抗裂果品种大荔知枣为试材,对果实浸水裂果率、果皮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降... 【目的】探究不同裂果性枣品种不同时期果实浸水裂果率、细胞壁物质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为枣裂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极易裂果品种伏脆蜜和极抗裂果品种大荔知枣为试材,对果实浸水裂果率、果皮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降解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抗裂果品种果实浸水后裂果开始出现的时间晚于易裂果品种,脆熟期果实对水分反应更敏感。在果实近成熟期,抗裂果品种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纤维素含量减少,而易裂果品种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含量增加;抗裂果品种果皮中共价结合果胶、半纤维素含量高于易裂果品种。在果实半红期,抗裂果品种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易裂果品种,抗裂果品种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抗裂果品种果肉中PG活性、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易裂果品种,PPO活性极显著低于易裂果品种。【结论】半红期和全红期果实对水分反应敏感,浸水条件下裂果出现越早的品种后期裂果率越高。在裂果敏感期(半红期),大荔知枣表现为果皮中共价结合果胶、半纤维素含量高,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纤维素含量高。果皮和果肉中PG、纤维素酶和CAT活性高的品种抗裂果能力强;果皮中PG、纤维素酶活性越低、PPO和CAT活性越高的品种抗裂果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细胞壁结构物质 细胞壁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瓶形板式桥墩墩顶开裂加固方案研究
4
作者 张卫红 代皓 涂满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29,共6页
某铁路桥梁花瓶形板式桥墩墩顶出现向墩身两侧贯通的顺桥向裂缝,对其裂缝成因及加固方案进行研究。采用MIDAS FEA软件建立桥墩有限元模型分析墩顶开裂原因,计算结果表明:墩顶拉应力分布与实际裂缝情况较为吻合,裂缝产生的原因为横向受... 某铁路桥梁花瓶形板式桥墩墩顶出现向墩身两侧贯通的顺桥向裂缝,对其裂缝成因及加固方案进行研究。采用MIDAS FEA软件建立桥墩有限元模型分析墩顶开裂原因,计算结果表明:墩顶拉应力分布与实际裂缝情况较为吻合,裂缝产生的原因为横向受力主筋失效导致的受力主筋数量不足。对3种桥墩裂缝加固方案(环箍粘贴钢板法、环包钢筋混凝土法、体外横向预应力法)进行比选,确定采用体外横向预应力法进行加固。加固后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桥墩墩顶连接段位置最大主拉应力由加固前的3.26 MPa降低至加固后的1.18 MPa,受力状态改善明显;墩顶锚固区域局部压应力及作为反力张拉架的钢锚梁受力满足要求。加固方案实施后观测结果显示,裂缝没有发展,加固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花瓶形板式桥墩 裂缝 体外横向预应力 加固设计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墙体裂缝特征的滑坡区房屋风险分析
5
作者 覃瀚萱 桂蕾 +1 位作者 张文芳 韩幽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41,共9页
为降低滑坡区房屋风险,评估房屋安全状态,指导滑坡区房屋防灾减灾措施,结合滑坡区房屋墙体裂缝特征,提出基于熵权法(EWM)-层次分析法(AHP)和梯形-半梯形隶属度函数的滑坡区房屋综合易损性分析方法。以重庆市万州区四方碑滑坡为例,基于... 为降低滑坡区房屋风险,评估房屋安全状态,指导滑坡区房屋防灾减灾措施,结合滑坡区房屋墙体裂缝特征,提出基于熵权法(EWM)-层次分析法(AHP)和梯形-半梯形隶属度函数的滑坡区房屋综合易损性分析方法。以重庆市万州区四方碑滑坡为例,基于摩根斯坦-普拉斯法和蒙特卡罗法计算滑坡破坏概率,结合现场调查房屋承灾体属性,分析滑坡危险性,计算并验证滑坡区房屋综合易损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进而获得该滑坡区房屋经济风险。结果表明:采用裂缝指标的复合模型分析四方碑滑坡区房屋易损性的结果可靠,滑坡区房屋易损性综合分析方法可行;四方碑滑坡稳定性受库水位下降和降雨因素联合作用共同影响,进而导致滑坡区房屋风险造成影响,在175 m库水位下降至145 m库水位加50年一遇降雨工况下滑坡区房屋处于最危险状况,房屋经济损失总和将超750万元,风险较高的房屋主要分布在滑坡中后部及滑坡右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裂缝 滑坡区房屋 风险分析 危险性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混凝土地下连续墙裂缝成因一体化分析及因素研究
6
作者 田勇 李克非 +7 位作者 王俊杰 罗作球 王海锋 张凯峰 姜力宁 姚源 郝洋 王晓丽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27,共12页
随着城市更新和现代化都市建设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地下室连续墙墙体结构裂缝问题一直存在,针对地下连续墙裂缝问题从材料设计、结构与构造设计、建造施工一体化角度,梳理出导致裂缝产生的因素,根据已有的规范和研究成果建立各... 随着城市更新和现代化都市建设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地下室连续墙墙体结构裂缝问题一直存在,针对地下连续墙裂缝问题从材料设计、结构与构造设计、建造施工一体化角度,梳理出导致裂缝产生的因素,根据已有的规范和研究成果建立各因素裂缝控制标准,以风玫瑰图为原理基础,形成一套裂缝多因素分析方法,并选取不同条件下的地下连续墙实体结构进行监测,使用该方法对不同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结构裂缝原因进行一体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梳理出现代混凝土地下连续墙裂缝产生主要因素,并指出了现有规范在裂缝控制方面规定存在的不足,为从材料设计、结构和构造设计、建造施工方面制定出一整套裂缝防治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裂缝 一体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成熟期定额灌水对香榧假种皮开裂的解剖学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吴翠萍 金曹亮 +3 位作者 应建平 索金伟 吴家胜 胡渊渊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目的】探讨定额灌水对近成熟期香榧假种皮开裂的作用机制,提供促进假种皮开裂率和减少采收成本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香榧近成熟期设置定额灌水(25 cm处的土壤含水量约为26.5%)和对照处理(不作处理),测定假种皮的开裂率和硬度变化,... 【目的】探讨定额灌水对近成熟期香榧假种皮开裂的作用机制,提供促进假种皮开裂率和减少采收成本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香榧近成熟期设置定额灌水(25 cm处的土壤含水量约为26.5%)和对照处理(不作处理),测定假种皮的开裂率和硬度变化,结合石蜡切片观察解剖结构,分析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壁组分;基于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揭示灌水促进假种皮开裂的内在机制。【结果】1)灌水处理显著增加香榧假种皮的开裂率至72.55%,降低硬度40.40%(P≤0.05),乙烯释放量增加1.32倍;显微结构显示,灌水处理的假种皮薄壁细胞层树脂道群出现明显的破裂分离现象,薄壁组织层厚度显著增加20.12%。2)灌水处理显著增加假种皮中的水溶性果胶(WSP),CDTA可溶性果胶(CSP)、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显著减少;假种皮开裂率与WSP呈显著正相关,与CSP呈显著负相关。3)灌水处理后假种皮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TgEXPs、TgPMEs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TgACOs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其中TgEXP1、TgEXP2、TgPME1、TgPME2、TgACO1的表达量与硬度、CSP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假种皮开裂率、乙烯释放量、WSP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近成熟期,定额灌水通过增加乙烯释放量及改变细胞壁组分和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促进香榧假种皮开裂、缩短开裂期,为提高开裂率的栽培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土壤含水量 假种皮开裂 细胞壁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薄壁型钢-轻质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承压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松林 杨中宣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4-199,共6页
研究薄壁型钢-轻质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压性能,旨在充分发挥这两种材料的优势,提高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能。利用薄壁型钢轻质混凝土两种材料制备组合剪力墙构件,并分别采用腹板拼接、高强螺杆对拉连接和L件连接3种装配方式完成材料试件... 研究薄壁型钢-轻质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压性能,旨在充分发挥这两种材料的优势,提高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能。利用薄壁型钢轻质混凝土两种材料制备组合剪力墙构件,并分别采用腹板拼接、高强螺杆对拉连接和L件连接3种装配方式完成材料试件设计,得到3种类型试件(J-1、J-2、J-3)。并通过冷弯薄壁型钢骨架和轻质混凝土填充增强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对每一试件的承压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试件中,J-3试件的承压性能最优,其峰值荷载最高可达到344.63 k N,且在开裂点荷载方面同样表现出较高的承压能力,其次是J-2试件,而J-1试件的承压性能相对较差;同时其刚度退化幅度较小,耗能能力较强,在不同荷载等级下均能够保持较小的侧向变形情况。因此,L件这一材料连接方式在提高装配式建筑薄壁型钢-轻质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压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壁型钢 轻质混凝土 剪力墙 承压性能 开裂点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瓦尺寸对W/CuCrZr界面高热负荷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崔诗雨 黄攀 +5 位作者 陈艳宇 韦郑兴 张启航 李前 谌继明 王平怀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以Cu作为中间层,采用浇铸+热等静压的连接工艺制备了具有3种钨瓦尺寸的ITER W/CuCrZr第一壁小模块,对模块进行了15000次4.7 MW·m^(-2)的高热负荷疲劳性能测试,研究了钨瓦尺寸对连接界面高热负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钨瓦连接... 以Cu作为中间层,采用浇铸+热等静压的连接工艺制备了具有3种钨瓦尺寸的ITER W/CuCrZr第一壁小模块,对模块进行了15000次4.7 MW·m^(-2)的高热负荷疲劳性能测试,研究了钨瓦尺寸对连接界面高热负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钨瓦连接界面都出现了疲劳裂纹,裂纹主要位于靠近界面的钨中;钨瓦尺寸越大,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速度越快,但裂纹萌生到一定尺度就趋于稳定;3种尺寸钨瓦均未出现熔化和脱落失效;高热负荷会导致Cu中间层晶粒细化和硬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壁 CUCRZR合金 高热负荷 界面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薄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系统研发和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爱军 邵经纬 +2 位作者 朱中原 张南南 强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0,共5页
水工大体积薄壁类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具有发热快、温升高、温差大等特性,且施工期温度时空梯度大,故混凝土温度监测频次高、温度控制难度大。为此,基于物联网设备与技术,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大体积薄壁类混凝土的自动温度测控系统,并改进了... 水工大体积薄壁类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具有发热快、温升高、温差大等特性,且施工期温度时空梯度大,故混凝土温度监测频次高、温度控制难度大。为此,基于物联网设备与技术,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大体积薄壁类混凝土的自动温度测控系统,并改进了冷却水流量控制算法。该系统可根据指定频次自动监测混凝土温度,每小时自动调节混凝土冷却水流量和水温,增加了无线流量测量系统、电量监控功能、报告生成等功能,能避免因混凝土温控措施调整不及时而造成的开裂风险,提高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系统在陶家路泵站施工期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水工大体积薄壁混凝土施工期的温度自动控制,提升了预报预警的及时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且方便、准确、高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大体积薄壁混凝土 温控防裂 自动测控 系统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墙纵筋最小配筋率评估和分析
11
作者 鲁懿虬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3,共13页
近期地震表明,按最小配筋率设计的抗震墙可发生墙底大裂缝和钢筋过早拉断的现象,极大影响抗震墙安全性能。目前抗震墙最小配筋率研究较少,因无统一理论指导设计,各国规范对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各不相同,抗震墙性能差别较大。文章从裂缝形... 近期地震表明,按最小配筋率设计的抗震墙可发生墙底大裂缝和钢筋过早拉断的现象,极大影响抗震墙安全性能。目前抗震墙最小配筋率研究较少,因无统一理论指导设计,各国规范对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各不相同,抗震墙性能差别较大。文章从裂缝形态出发阐明抗震墙最小配筋率的作用机理,并从国内外规范对比、试验数据、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4个方面对中国规范抗震墙最小配筋率做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规范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时,抗震墙在地震作用下裂缝呈细密形态,具有较好的延性和位移角能力,极限位移角可达2.0%以上;抗震等级为三级、四级的抗震墙一般变形集中于若干大条裂缝,极限位移角在0.5%~1.5%,并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脆性破坏。研究指出我国规范抗震墙最小配筋率在轴压比、墙身配筋率、材料强度等方面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文章研究结论可为抗震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墙 混凝土 最小配筋率 规范 延性 裂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ar-resistant behavior of light composite shear wall
12
作者 李升才 董毓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768-2775,共8页
Shear test results for a composite wall panel in a light composite structure system are compared with test results for shear walls in Japan.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composite wall panel works very w... Shear test results for a composite wall panel in a light composite structure system are compared with test results for shear walls in Japan.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composite wall panel works very well,and can be regarded as a solid panel.The composite wall panel with a hidden frame is essential for bringing its effect on shear resistance into full play.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hear-resistant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wall panel suggests that the shear of the composite shear wall panel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cracking strength of the web shearing diagonal cr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hear wall shear test hidden frame shear design cracking strength shearing diagonal cr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拍图像与改进U-Net的建筑外墙裂缝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少华 任宜春 +1 位作者 郑智雄 牛孜飏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1,共9页
针对建筑外墙裂缝人工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低、检测效果和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航拍图像与计算机视觉的裂缝检测方法。使用无人机绕建筑物航拍采集裂缝图像,并构建裂缝数据集;优化U-Net模型以解决细长裂缝分割不连续、复杂背景下裂缝漏... 针对建筑外墙裂缝人工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低、检测效果和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航拍图像与计算机视觉的裂缝检测方法。使用无人机绕建筑物航拍采集裂缝图像,并构建裂缝数据集;优化U-Net模型以解决细长裂缝分割不连续、复杂背景下裂缝漏检及背景误检的问题。将模型编码网络替换为预训练的ResNet50以提升模型特征表达能力;添加改进的多孔空间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获取多尺度上下文信息;采用改进的损失函数处理裂缝图像正负样本分布极度不均的问题。结果表明:改进的U-Net模型解决了原模型存在的问题,IoU指标和F1_score分别提升了3.53%、4.18%;与经典分割模型相比,改进模型的裂缝分割性能最优。与人工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安全、高效且准确地进行建筑外墙裂缝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外墙裂缝 无人机 计算机视觉 语义分割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耦合介质下岩石损伤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昊明 李祥龙 +2 位作者 王建国 胡启文 武永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9,共9页
为探究空气和水不耦合爆破的岩石损伤特性,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五组不耦合系数模型爆破后的岩石损伤演化过程、破裂范围以及孔壁峰值压力,最后开展现场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径向不耦合系数增大,空气不耦合爆破的岩石损伤... 为探究空气和水不耦合爆破的岩石损伤特性,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五组不耦合系数模型爆破后的岩石损伤演化过程、破裂范围以及孔壁峰值压力,最后开展现场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径向不耦合系数增大,空气不耦合爆破的岩石损伤区域范围衰减更加明显;水不耦合爆破产生的初始冲击波能量更大,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更高,且由于水介质的几乎不可压缩性,能量能够较平缓而均匀地作用在炮孔壁上;相同不耦合系数条件下,水不耦合爆破后的孔壁峰值压力更大,但水介质能够对孔壁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进行隧道光面爆破试验后效果更好。以上研究可为隧道光面爆破装药结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耦合介质 不耦合系数 孔壁峰值压力 裂纹扩展 岩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对甘平果实裂果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晓林 陈星宏 +5 位作者 马梦雨 马岩岩 郑永强 易时来 吕强 谢让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7,共14页
选取易裂果品种甘平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及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下裂果的发生率,检测各处理下树体及果实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利用数据统计学探究其与裂果的相关性,进而解析水分调控对甘平裂果发生率... 选取易裂果品种甘平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及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下裂果的发生率,检测各处理下树体及果实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利用数据统计学探究其与裂果的相关性,进而解析水分调控对甘平裂果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甘平裂果时间主要发生在盛花后120~150 d,即果实膨大期(每年7-8月),属于外裂果.水分控制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变化幅度20%以内能有效控制裂果发生.与其他处理相比,75%土壤含水量下植株的光合速率最强,叶片和果实的相对含水量、水势、N、K和Ca含量显著增高,果实的总果胶、纤维素质量分数最高,而OFR,H_(2)O_(2),MDA的摩尔质量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和果皮的水势和含水量、果皮细胞纤维素和总果胶的质量分数以及活性氧代谢与裂果率显著相关,推测在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植株能有效增强光合作用和抗逆性,进而通过增加果皮厚度和延展性增强果实的抗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平 裂果 水分平衡 细胞壁物质 活性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CP管芯混凝土防裂控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闯 刘芃呈 +3 位作者 张慈沁 陈波 李军 王雄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149,共8页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在我国引调水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CCP运行的安全性对水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关系国计民生。当管芯混凝土内表面产生有害裂缝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引起内管芯混凝土破坏,导致钢筒被锈蚀,形成安全隐患,因此,...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在我国引调水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CCP运行的安全性对水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关系国计民生。当管芯混凝土内表面产生有害裂缝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引起内管芯混凝土破坏,导致钢筒被锈蚀,形成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管芯内壁混凝土裂缝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为了预防和减少PCCP内壁出现有害裂缝,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概述了PCCP管芯内壁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和形式,即纵向裂缝、螺旋裂缝和插口端裂缝;总结了干燥收缩、沉降收缩、温度收缩、焊缝、缠丝应力、吊装运输等因素与PCCP内壁混凝土裂缝的关系;分别从PCCP设计、原材料、配合比、养护制度、焊缝、钢筒、插口和裂缝自愈合、纤维增强材料等方面总结了PCCP管芯内壁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最后,对PCCP管芯混凝土内壁裂缝的控制和预防进行了展望,为继续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 管芯内壁混凝土 裂缝 防裂控裂措施 裂缝的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DD405单晶高温合金的裂纹形成机制研究
17
作者 李金国 郭以沫 +5 位作者 卢楠楠 朱泓雨 梁静静 张光睿 周亦胄 孙晓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29,共10页
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了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5薄壁结构,通过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对单晶高温合金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的热裂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表明,热裂纹的形成是由应力集中、液膜稳定性和碳化物析出相... 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了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5薄壁结构,通过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对单晶高温合金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的热裂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表明,热裂纹的形成是由应力集中、液膜稳定性和碳化物析出相3个因素所决定的。由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的逐层叠加,残余应力随着沉积高度递增,因此沉积区存在高水平的残余拉应力。沉积区的晶界处会出现显著的应力集中,液膜在两侧拉应力作用下发生撕裂导致裂纹萌生。液膜稳定性与相邻晶粒间的晶界角度密切相关,当大角晶界大于40°时,会在拉应力的驱动下形成热裂纹。MC型碳化物析出相通过“钉扎作用”抑制液相补缩及弱化与基体之间结合强度等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热裂纹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热裂纹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残余应力 薄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高温时效对T23水冷壁焊接接头CGHAZ微观组织的影响
18
作者 尹少华 王煜伟 +1 位作者 孙志强 张振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5,I0009,I0010,共9页
通过高温时效方法分析了焊后未热处理T23水冷壁管焊接接头粗晶热影响区(coarse grained heat affected zone,CGHAZ)在服役过程中形成再热裂纹的微观机理,揭示了工程中未热处理T23水冷壁接头在机组启机后,短期运行容易发生开裂泄漏的内... 通过高温时效方法分析了焊后未热处理T23水冷壁管焊接接头粗晶热影响区(coarse grained heat affected zone,CGHAZ)在服役过程中形成再热裂纹的微观机理,揭示了工程中未热处理T23水冷壁接头在机组启机后,短期运行容易发生开裂泄漏的内在原因.采用材料表征手段对未时效和高温时效处理后的水冷壁焊接接头CGHAZ硬度、微观组织、析出物物相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530℃时效100 h后,CGHAZ硬度出现由晶内弥散强化导致的二次硬化现象,随着时效(运行)时间增加,CGHAZ硬度逐渐降低,但时效1000 h后,CGHAZ硬度仍有319 HV高于标准要求;在600℃温度下,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CGHAZ硬度随之降低,组织回复、再结晶、马氏体板条宽化、位错密度降低、C元素及合金元素从基体析出等因素导致的CGHAZ硬度降低作用高于MX碳化物在晶内弥散析出导致的硬度升高,M_(23)C_(6)型碳(氮)化物在晶界、亚晶界逐渐析出和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时效 T23钢 水冷壁 CGHAZ 再热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体致裂煤岩孔壁应变响应特征研究
19
作者 孔子幸 马衍坤 +3 位作者 杨发德 王小岐 龚立强 江明锋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目前缺乏对空气致裂全过程进行精准监测和评价的手段,而应变监测能够实时记录裂纹萌生和扩展的过程。通过研究高压气体冲击全过程中孔壁的应变响应,可明确致裂过程裂纹与应变响应之间的关系,获得最优致裂角度。为了探寻高压气体致裂煤... 目前缺乏对空气致裂全过程进行精准监测和评价的手段,而应变监测能够实时记录裂纹萌生和扩展的过程。通过研究高压气体冲击全过程中孔壁的应变响应,可明确致裂过程裂纹与应变响应之间的关系,获得最优致裂角度。为了探寻高压气体致裂煤岩体过程中裂纹和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利用高压气体冲击致裂煤岩体真三轴实验系统,开展了5种冲击角度(0,30,45,60,90°)下的高压气体致裂实验,研究了气体致裂过程中煤岩体裂缝形态、气压曲线与孔壁应变响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冲击角度增加,煤岩体裂缝形态呈现先复杂后单一的分布特征。(2)致裂过程中气压呈现上升、陡降、聚集、稳定释放4个阶段。(3)孔壁应变数据主要由拉应变组成,应变曲线出现2个明显峰值,第1个峰值在气压曲线达到峰值0.1 s后出现并伴随主裂纹产生,第2个峰值常伴随着主裂纹的衍生与扩展。(4)当冲击角度为45°时,试件内部容易萌生复杂裂纹网络,致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致裂 孔壁应变 冲击角度 裂缝形态 气压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车站侧墙混凝土结构抗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郦亮 王全超 +1 位作者 程璐 占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侧墙混凝土开裂,会威胁地铁车站结构安全,需分析其开裂的原因,并提出地下车站侧墙混凝土控裂的关键技术。[方法]通过降低水泥用量及掺加高效抗裂剂,制备了低水化速率、微膨胀混凝土;对比研究了组分优化...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侧墙混凝土开裂,会威胁地铁车站结构安全,需分析其开裂的原因,并提出地下车站侧墙混凝土控裂的关键技术。[方法]通过降低水泥用量及掺加高效抗裂剂,制备了低水化速率、微膨胀混凝土;对比研究了组分优化前后的混凝土对结构力学性能、绝热温升及体积变形的影响,从而验证地下车站侧墙混凝土组分改善后抗裂性能提高;在此基础上,对地下车站混凝土侧墙结构进行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计算不同侧墙厚度、分段长度对抗裂安全系数的影响,从而在满足抗裂安全系数前提下,确定不同季节地下车站混凝土侧墙分段浇筑的最佳长度;最后通过监测地下车站试验段各典型分段的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侧墙混凝土温度控制指标。[结果及结论]地下车站侧墙混凝土收缩及侧墙混凝土受约束是引起地下车站混凝土侧墙开裂的主要原因。关键控裂措施为:引入高效抗裂剂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优化不同季节地下车站混凝土侧墙分段浇筑长度降低混凝土约束,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指标。采用上述关键控裂措施后,地下车站侧墙混凝土裂缝数量极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侧墙开裂 抗裂技术 抗裂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