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bration analysis o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water hammer based on transfer matrix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GAO Hui TANG Xuelin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8-524,共7页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effect of conduit structure on water hammer has been ignored in the classical theory,the Poisson coupling between the fluid and the pipeline was studied and a fourteen-equation...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effect of conduit structure on water hammer has been ignored in the classical theory,the Poisson coupling between the fluid and the pipeline was studied and a fourteen-equ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was developed.Then,the transfer matrix method(TMM)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modal frequency,modal shape and frequency response.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in experiment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MM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modal frequencies than the modal shape.Finally,the influence on 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different damping ratios wa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frequency under different damping ratios has changed little bu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for the pressure spectrum.With the decreasing of damping ratio,the damping of the system on frequency spectrum i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and the dispersion and dissipation is more and more apparent.Therefore the appropriate damping ratio should be selected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the vibration of the FSI.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heory research of FSI in the transi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hammer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transfer matrix method vibr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丙烷脱氢装置大型管道高频振动特性分析
2
作者 贺佳 梁浩华 +3 位作者 张国华 杨玉强 胡美妃 陈政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大型石化管道服役期间,受复杂工作环境影响,可能发生高频剧烈振动,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很有必要对此类振动现象开展相关研究。以某丙烷脱氢装置的大型管道为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管道振动特性,并利用... 大型石化管道服役期间,受复杂工作环境影响,可能发生高频剧烈振动,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很有必要对此类振动现象开展相关研究。以某丙烷脱氢装置的大型管道为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管道振动特性,并利用传递矩阵法,获取了管道内部不同工况下的气柱固有频率。研究发现:管道振动的加速度幅值大、位移幅值小,振动频率较高,且卓越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即倍频现象,如26 Hz和52 Hz;气柱固有频率与管道固有频率接近,结合压缩机的激励频率,引发了管道的共振现象。该研究采用的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分析丙烷脱氢装置大型管道的振动特性,探求管道振动的原因,并为类似管道的性能评估和减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振动 倍频现象 气柱固有频率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模糊-改进AHP评价——以盘石头水库为例
3
作者 李建林 胡兴文 +3 位作者 张钰锋 邓晓颖 齐玉峰 郝成元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1,共8页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与修复效果评价是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的为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的综合效果,以盘石头水库为例,对该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与修复效果评价是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的为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的综合效果,以盘石头水库为例,对该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首先,参照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模型,构建由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维护管理共4个准则层和18个评价子指标组成的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可行性和修复效果评价体系;其次,通过最优传递矩阵对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进行改进,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的计算;最后,将改进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盘石头水库生态修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在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中最重要的准则层指标是生态效益;在选取的18个评价子指标中,物种多样性、观赏价值、改善城市形象和降低灾害这4个指标的权重较大;所评价的鹤壁市盘石头水库生态环境修复方案的修复效果为优,方案可行。结论模糊-改进AHP法为生态环境修复及其方案可行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石头水库 生态环境修复方案 最优传递矩阵 改进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传递矩阵和相关系数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
4
作者 孙志国 刘传令 +1 位作者 肖硕 王震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3-1242,共10页
针对通信系统干扰效果评估指标赋权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最优传递矩阵层次分析法和相关系数熵权法的组合赋权评估模型。对通信系统进行模块化分解,根据不同模块特点选取合适指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 针对通信系统干扰效果评估指标赋权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最优传递矩阵层次分析法和相关系数熵权法的组合赋权评估模型。对通信系统进行模块化分解,根据不同模块特点选取合适指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改变赋值标度和引入最优传递矩阵解决了层次分析法中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此外,通过引入相关系数解决了熵权法中指标横向对比不足的问题,并利用最小偏差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选取灰色关联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Link16系统评估仿真,从干扰类型、干扰频点个数和干扰时间3个方面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复杂评估指标体系下获取的评估结果更准确。另外,与其他评估方法相比发现本文方法具有较强的干扰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效果评估 数字通信 灰色关联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组合赋权 最优传递矩阵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路传递矩阵法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
5
作者 周艺峤 靳展 杨富锋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8,共7页
针对节点电压法建立的网络方程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中系数矩阵阶数高、仿真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路传递矩阵法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电路传递矩阵法的电力系统仿真基本思路,阐述了链式电路传递矩阵法的... 针对节点电压法建立的网络方程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中系数矩阵阶数高、仿真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路传递矩阵法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电路传递矩阵法的电力系统仿真基本思路,阐述了链式电路传递矩阵法的求解策略。其次,结合缩减变换推导了链式电路缩减传递矩阵法,以解决链式电路传递矩阵法计算过程中,由于元件等值电阻过大导致矩阵连乘后累积误差大的问题。最后,以某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为例,使用电路传递矩阵法与节点电压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电路传递矩阵法在确保仿真计算精度的条件下大幅提高了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仿真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 电路传递矩阵法 电力系统元件传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中传播系数的快速计算
6
作者 张玉贤 樊久扬 +1 位作者 黄志祥 杨利霞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9-447,共9页
为了高效、准确地分析三维多层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的电磁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传输矩阵法(fast-transfer matrix method,F-TMM)。首先,从旋度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利用已知的平面波横向矢量得到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中的控制方程。然后... 为了高效、准确地分析三维多层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的电磁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传输矩阵法(fast-transfer matrix method,F-TMM)。首先,从旋度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利用已知的平面波横向矢量得到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中的控制方程。然后,通过对控制方程进行进一步的化简和计算,导出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的特征值。最后,利用电场和磁场在分界面处的切向连续性,构造多层媒质中的传输矩阵,获得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中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设计了单层单轴/多层双轴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的数值实验,并完成了传播系数的数值对比。结果表明,F-TMM相较于COMSOL软件、CST软件和传统传输矩阵法(traditional-transfer matrix method,T-TMM),计算结果的范数误差均小于10^(-4),计算内存和CPU时间节约了至少46.6%和68.1%。本文方法为研究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的电磁特性提供了可靠且高效的计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德拜色散媒质 传输矩阵法 控制方程 特征值 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圆管蜂窝构型的水下吸声结构研究
7
作者 冯昊珵 靳洋 +5 位作者 于国财 郭忠鑫 孟凡强 李典 朱子旭 林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26,共8页
声学覆盖层可供潜艇用于吸收声波,是对抗主动声呐探测的主要手段。随着水下探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当前的声学覆盖层正往适应大潜深环境下低频宽带吸声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空腔型覆盖层由于其吸声频带窄,抗水压性能差等缺陷已不能满足应用需... 声学覆盖层可供潜艇用于吸收声波,是对抗主动声呐探测的主要手段。随着水下探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当前的声学覆盖层正往适应大潜深环境下低频宽带吸声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空腔型覆盖层由于其吸声频带窄,抗水压性能差等缺陷已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管蜂窝构型的新型吸声结构,根据等效介质分层理论,运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得到吸声系数理论解,建立COMSOL有限元模型,详细对比了理论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系统分析了吸声机理,发现蜂窝的引入导致了聚氨酯的剪切振动,增强了面板的振动和纵横波转换,它们的耦合作用增强了声能的耗散,实现了1091~10000 Hz的宽频吸声,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869。材料参数和蜂窝参数均会对结构的吸声性能产生影响,损耗因子和蜂窝壁厚越大吸声效果越好。最后研究了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在高达5.0 MPa的水压下,结构依然可以保持吸声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覆盖层 圆管蜂窝构型 传递矩阵法 吸声性能 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周期轨道结构振动带隙研究
8
作者 雷开云 缪林昌 +3 位作者 郑海忠 肖鹏 伍鹏腾 卢铭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3,56,共6页
为研究周期性地铁道床轨道结构的带隙特性,将钢轨和道床板视为欧拉梁,建立地铁周期轨道结构振动带隙计算模型,并基于声子晶体带隙基本计算方法: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法求得其带隙范围并分析轨道结构参数对其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 为研究周期性地铁道床轨道结构的带隙特性,将钢轨和道床板视为欧拉梁,建立地铁周期轨道结构振动带隙计算模型,并基于声子晶体带隙基本计算方法: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法求得其带隙范围并分析轨道结构参数对其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法可以有效准确地计算出地铁周期轨道结构的带隙特性,其中传递矩阵法计算结果显示在0~500 Hz范围内,周期性普通整体道床轨道结构存在一条带隙,为0~194 Hz;有限元法计算结果显示带隙范围为0~193.7 Hz,同时所计算传输曲线也显示其在0~193.7 Hz范围内具有明显衰减。扣件间距、刚度和板下支撑刚度都会对带隙产生影响,带隙宽度随着扣件间距和板下支撑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扣件刚度的增加则会使带隙宽度增加,需要选取合适的扣件及间距用以对轨道结构进行有效的减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周期轨道结构 声子晶体 传递矩阵法 有限元法 振动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武器多体系统快速鲁棒性设计
9
作者 马远卓 李晨旭 +3 位作者 汪有钰 张智勇 丁阿乃 李洪双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6,共9页
考虑不确定性参数的武器多体系统鲁棒性设计存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和鲁棒性设计优化求解效率较低的难题。为此,基于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武器多体系统不确定性建模和表征,包括随机参数快速识别和表征以及载荷随机过程的高效模... 考虑不确定性参数的武器多体系统鲁棒性设计存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和鲁棒性设计优化求解效率较低的难题。为此,基于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武器多体系统不确定性建模和表征,包括随机参数快速识别和表征以及载荷随机过程的高效模拟。以某舰载火炮为例,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进行炮口振动品质的快速求解,并与ADAMS仿真结果对比。基于PCE-Kriging(PCK)代理模型、多目标子集模拟优化方法和单循环鲁棒性求解策略,将原始双循环鲁棒性设计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循环优化问题并进行高效求解。基于不确定性输入、某舰炮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PCK代理模型,分别采用双循环及单循环鲁棒性设计优化方法进行该舰炮模型的鲁棒性设计,对比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快速鲁棒性设计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动力学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 子集模拟优化 鲁棒性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材料的周期管道系统弯曲波带隙分析及控制
10
作者 李小双 蒋帅 郭振坤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7,共9页
管道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为有效控制管道中的振动,本文设计了一种安装单自由度谐振器的周期管道结构,研究了弯曲波的传播特性。采用传递矩阵法结合Bloch定理推导出传输常数和频率之间的色散关系,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能带结果。... 管道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为有效控制管道中的振动,本文设计了一种安装单自由度谐振器的周期管道结构,研究了弯曲波的传播特性。采用传递矩阵法结合Bloch定理推导出传输常数和频率之间的色散关系,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能带结果。结果表明,在0~250 Hz存在3个禁带和3个通带,其中第一通带频率范围非常窄,而第二和第三通带频率范围较宽。为了分析管道参数对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对单胞长度、管厚和内径尺寸等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单胞长度的增加会缩小带隙宽度,而管厚和内径尺寸的增加则会扩大带隙宽度。最后,为实现对通带宽度的控制,引入单自由度谐振器,对特定通带进行有效控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谐振器的最佳安装位置。结果表明,谐振器对通带宽度具有显著的缩减效果。研究结果为管道结构振动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可应用于低频振动隔离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材料 周期管道系统 弯曲波 带隙 谐振器 传递矩阵法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效应作用下P波入射成层弹性地基场地的地震响应
11
作者 杨奕琪 马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29,共13页
基于热弹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建立平面P波入射下的成层弹性地基场地模型.根据亥姆霍兹矢量分解原理,在基岩-成层弹性地基层系统中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得到成层弹性地基层中波幅系数转换矩阵,获得热效应作用下平面P波入射成层弹性... 基于热弹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建立平面P波入射下的成层弹性地基场地模型.根据亥姆霍兹矢量分解原理,在基岩-成层弹性地基层系统中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得到成层弹性地基层中波幅系数转换矩阵,获得热效应作用下平面P波入射成层弹性地基场地地震响应的解析解答.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热传导系数、介质温度、固相比热容等热物性参数对成层弹性地基场地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入射角为0~90°时,热效应下的水平位移放大系数相对于等温条件下的减小了40.53%,竖向位移放大系数相对于等温条件下的增加了8.28%,成层弹性地基的水平和竖向位移放大系数峰值分别比均质弹性地基的增加了33.17%和38.12%.随着介质温度的增大,水平位移放大系数逐渐减小,竖向位移放大系数逐渐增大;随着频率的增大,地表水平和竖向位移放大系数逐渐增大.软硬土层在土层中的排列次序、固相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对地表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均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平面P波 热效应 成层弹性地基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十字舵声散射特性计算与分析
12
作者 许苏陈 彭子龙 +3 位作者 周富霖 王重凯 郭有松 唐宇航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3-703,共11页
探讨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十字舵声散射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传递矩阵法与曲面板块元相结合的方法预报其声散射和目标强度。以复合材料夹芯层球壳为算例,将上述预报方法计算得到的目标强度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得到验证、确认。在此... 探讨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十字舵声散射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传递矩阵法与曲面板块元相结合的方法预报其声散射和目标强度。以复合材料夹芯层球壳为算例,将上述预报方法计算得到的目标强度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得到验证、确认。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下复合材料夹芯层十字舵声散射快速预报模型,计算、分析了多层复合材料泊松比取值精度以及芯层弹性模量、密度和各层铺层角度等对夹芯层结构十字舵的声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递矩阵法与曲面板块元法相结合,较快速预报了水下复合材料夹芯层壳体结构的声散射和目标强度;在水下使用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代替传统钢质结构,具有良好的声学调控效果;较确切地预报多层复合材料结构声散射和目标强度,泊松比应取小数点后三位以上。上述方法及计算结果,供预报、分析水下复合材料多层壳体结构声散射和目标强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夹芯层结构 十字舵 传递矩阵法 曲面板块元 声散射特性 目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光伏电池电流密度模拟与载流子复合分析
13
作者 黄建华 张正仁 +5 位作者 王皓威 雷立将 赵晶晶 黎丽君 曹盛 阚志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3-612,共10页
为了解决短路电流密度限制有机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器件制备工艺主要依赖实验试错法来调控短路电流密度,缺乏高效的理论指导方法的问题,本研究以高效率给/受体组合PM6:BTP-eC9为活性层,采用传输矩阵方法进行光学模拟,计算了该体... 为了解决短路电流密度限制有机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器件制备工艺主要依赖实验试错法来调控短路电流密度,缺乏高效的理论指导方法的问题,本研究以高效率给/受体组合PM6:BTP-eC9为活性层,采用传输矩阵方法进行光学模拟,计算了该体系可能达到的最大短路电流密度及最优活性层厚度,并分析载流子复合和器件性能随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活性层厚度为100 nm时,非孪生复合被有效抑制,实现了17.9%的效率,其对于制备高效率厚膜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光伏电池 活性层厚度 非孪生复合损失 短路电流密度 传输矩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unch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considering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14
作者 Jinxin Tang Guoping Wang +3 位作者 Genyang Wu Yutian Sun Lilin Gu Xiaoting Ru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105-123,共19页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BMLRS)improves,its mechanical structures,particularly the plane clearance design between the slider on the rocket and the guide inside the launch canist...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BMLRS)improves,its mechanical structures,particularly the plane clearance design between the slider on the rocket and the guide inside the launch canister,have grown increasingly complex.However,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current launch modeling theory for BMLRS.In this study,a multi-rigid-flexible-body launch dynamics model coupling the launch platform and rocke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ultibody system transfer matrix method and the Newton-Euler formulation.Furthermore,considering the bending of the launch canister,a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slider-guide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was proposed.To quantify the contact force and fri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slider and guide,the contact force model and modified Coulomb model were introduced.Both the modal and launch tests were conducted.Additionally,the modal convergence was verified.By comparing the modal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of the eigenfrequency is 3.29%.thereby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BMLRS dynamics model.Furthermore,the launch test validated the proposed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model.Moreover,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MLRS,including launch canister bending stiffness,slider and guide material,slider-guide clearance,slider length and layout.This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optimization in BMLRS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Launch dynamics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Contact detection algorithm Multibody system transfer matrix method(MST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异格局
15
作者 阿里玛斯·艾尼瓦尔 李欣悦 谢鹍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44-48,共5页
农业是人类生产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产业。本文以新疆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其2013至202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平均增长率从融合互动和融合效益2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分析了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格局,并通过自... 农业是人类生产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产业。本文以新疆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其2013至202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平均增长率从融合互动和融合效益2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分析了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格局,并通过自然断点分级法与马尔可夫链模型探讨空间分异及长期趋势。研究发现,新疆农村产业融合效应逐年提升,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目前,多地为初级融合阶段,其中乌鲁木齐与喀什在产业融合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对周边地区形成带动作用。为推动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应通过技术支持与政策激励,因地制宜地推动产业链整合和多产业融合,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协调,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空间分异 熵值法 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指向式旋转导向工具主轴振动特性
16
作者 张红 蔡小龙 +2 位作者 冯定 王鹏 唐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9-135,165,共8页
指向式旋转导向工具应用于井眼轨迹控制时,其主轴的动力学特性将直接影响到井眼轨迹控制效果及作业安全,而在钻进工况下,工具钻压传递机构在主轴上的位置对主轴的动力学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分析钻压传递机构的位置对主轴动力... 指向式旋转导向工具应用于井眼轨迹控制时,其主轴的动力学特性将直接影响到井眼轨迹控制效果及作业安全,而在钻进工况下,工具钻压传递机构在主轴上的位置对主轴的动力学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分析钻压传递机构的位置对主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指向式旋转导向工具外壳-轴承-主轴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推导主轴上任意节点的几何和力学方程,该研究能够评估钻压传递机构的位置对主轴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实例运算分析了钻压传递机构的安装位置对主轴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影响,探讨了工具造斜时,钻压传递机构安装位置对主轴动态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钻压传递机构安装位置距离钻头越远,主轴固有频率和动态位移均增大,因此在满足工作要求下,推荐钻压传递机构安装位置尽可能靠近钻头端。为验证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的主轴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钻压传递装置安装位置对主轴动态位移影响规律,在指向式旋转导向工具试验台架上进行了钻进工况下主轴测点偏移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测得的数据与理论计算的数据基本吻合,误差最大仅为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向式旋转导向工具 传递矩阵法 主轴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复合材料梯度分布声学特性研究
17
作者 朱从云 李保波 +1 位作者 石鹏 丁国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目前,压电复合材料在吸声降噪领域应用广泛,但其低频吸声性能并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以0-3型压电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使压电陶瓷体积含量呈梯度分布以提高其低频吸声系数的方法。首先,基于声电类比法和传递矩阵法,推导多梯度分布... 目前,压电复合材料在吸声降噪领域应用广泛,但其低频吸声性能并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以0-3型压电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使压电陶瓷体积含量呈梯度分布以提高其低频吸声系数的方法。首先,基于声电类比法和传递矩阵法,推导多梯度分布的理论公式,并通过文献构型对其进行验证;其次,将均匀分布与梯度分布的吸声系数进行比较,发现梯度分布会改变材料的声阻抗,从而改变吸声系数。最后,进行梯度分布压电复合材料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当压电陶瓷体积含量呈梯度递减,且梯度差和第一梯度的厚度增加时,可明显提高低频吸声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电类比法 传递矩阵法 压电复合材料 梯度分布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弹性支承的周期性输流直管的振动分析
18
作者 刘伟 万志勇 赵千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4,共6页
利用Laplace变换法对修正流动模型的输流直管的流体诱发振动微分方程进行推导,得到位置相关项的解的具体表达式,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并经过化简最终导出输流直管的传递矩阵表达式,进一步获得整个管路系统的特征方程。相比于基于波动... 利用Laplace变换法对修正流动模型的输流直管的流体诱发振动微分方程进行推导,得到位置相关项的解的具体表达式,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并经过化简最终导出输流直管的传递矩阵表达式,进一步获得整个管路系统的特征方程。相比于基于波动方法的传递矩阵法,该方法的特征方程仅为2阶,大大节省计算时间。通过与微分变换法对比发现,运用两者计算输流管路固有频率所得结果几乎一致。考虑到制造误差能够导致管路材质不均匀,用周期性来近似描述材质的不均匀性,利用该方法计算具有弹性支承的周期性输流直管的颤振临界流速,发现材质的不均匀段长度越小,结果越接近纯悬臂式输流直管,运用该方法可以优化弹性支承(包括弹性系数和安置位置)和材料特性,可将其推广至复杂结构的输流管路的动态特性研究,其可为设计人员提供精确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输流直管 传递矩阵法 LAPLACE变换 临界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Timoshenko裂纹梁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亚波 马乾瑛 吴宗欢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14,共6页
首先基于传递矩阵法,将裂纹截面假定一无质量扭转弹簧,通过扭转弹簧建立起各段子梁在裂纹截面处的矩阵传递关系,推导出含任意裂纹Timoshenko梁及无裂纹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引入边界条件简化矩阵方程,并利用Matlab对方程进行求解。... 首先基于传递矩阵法,将裂纹截面假定一无质量扭转弹簧,通过扭转弹簧建立起各段子梁在裂纹截面处的矩阵传递关系,推导出含任意裂纹Timoshenko梁及无裂纹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引入边界条件简化矩阵方程,并利用Matlab对方程进行求解。其次讨论了裂纹位置和相对深度对单裂纹简支梁自振频率的影响,与文献结果进行对比,误差最多不超过1%;然后通过ABAQUS建立悬臂梁及两端固支梁有限元模型,分析相对裂纹深度对自振频率的影响,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误差不超过3.86%;最后研究了不同跨高比下相对裂纹深度对Timoshenko简支梁自振频率的影响,计算结果与文献最大误差为4.56%,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法 Timoshenko裂纹梁 自振频率 MATLAB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正向与逆向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鑫宇 宋延松 +2 位作者 朱晓蕙 刚宪约 柴汇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了保证足式机器人腿部机构的控制准确性与实时性,利用向量代数方法,对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进行几何运动学分析;根据有限元形函数理论,建立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典型构件的质量离散方法;在几何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力矩平... 为了保证足式机器人腿部机构的控制准确性与实时性,利用向量代数方法,对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进行几何运动学分析;根据有限元形函数理论,建立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典型构件的质量离散方法;在几何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力矩平衡原理,分别进行正向与逆向动力学分析;利用线性变换原理并结合传递矩阵法,建立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正-逆向动力学统一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建立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正向与逆向动力学仿真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正-逆向动力学统一模型与虚拟样机模型3个油缸力与3个方向足底力的误差分别小于1%与3%,验证了所建立的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正-逆向动力学统一模型能够精确地求解油缸力与足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式机器人 腿部机构 动力学分析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