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metric adaptive time-frequency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time-sheared Gabor atoms 被引量:2
1
作者 Ma Shiwei Zhu Xiaojin Chen Guanghua Wang Jian Cao Jial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A localized parametric time-sheared Gabor atom is derived by convolving a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factor, modulating in frequency and translating in time to a dilated Gaussian function, which is the generalization ... A localized parametric time-sheared Gabor atom is derived by convolving a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factor, modulating in frequency and translating in time to a dilated Gaussian function, which is the generalization of Gabor atom and is more delicate for matching most of the signal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especially for those having frequency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Th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is atom concentrates in its time center and frequency center along energy curve, with the curve being oblique to a certain extent along the time axis. A novel parametric adaptiv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based on a set of the derived atoms is then proposed using a adaptive signal subspace decomposition method in frequency domain, which is non-negative time-frequency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free of cross-term interference for multicomponent signals.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anif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in time-frequency representation and signal de-noising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frequency analysis Gabor atom Time-shear Adaptive signal decomposition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si-LFM radar waveform recognition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and time-frequency analysis 被引量:3
2
作者 XIE Cunxiang ZHANG Limin ZHONG Zhaog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30-1142,共13页
Recent advances in electronics have increased the complexity of radar signal modulation.The quasi-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quasi-LFM)radar waveforms(LFM,Frank code,P1−P4 code)have similar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 Recent advances in electronics have increased the complexity of radar signal modulation.The quasi-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quasi-LFM)radar waveforms(LFM,Frank code,P1−P4 code)have similar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and 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such signals using traditional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s.To solve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quasi-LFM radar waveforms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and time-frequency analysis.First of all,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and the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main ridgelines and the tilt angle of the target component in WVD.Next,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target component's width in the signal's WVD is calculated.Finally,an assembled classifier using neural network is built to recognize different waveforms by automatically combining the three feature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recognition rat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reaches 94.17%under 0 dB.When the training data set and the test data set are mixed with noise,the recognition rate reaches 89.93%.The best recognition accuracy is achieved when the size of the training set is taken as 400.The algorithm complexit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al-time reco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si-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quasi-LFM)radar waveform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 assembled classifi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ital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using multi-layer perceptron and time-frequency features
3
作者 Yuan Ye Mei Wenb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249-254,共6页
Considering that re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corrupted by noise are generally nonstationary, and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r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signals,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 Considering that re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corrupted by noise are generally nonstationary, and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r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signals,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re introduced for the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signals: The extracted time-frequency features have good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y are insensitive to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variation. According to good classification by the correct rate of a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a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classifier with better generalization, as well as, addition of time-frequency features set for classifying six different modulation types has been proposed.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MLP classifier outperforms the decision-theoretic classifier at low SNR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s for real MPSK signals verify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of the MLP classif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time-frequency featur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Multi-layer percept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光、荷时序波动特性的配电网线路脆弱性评估
4
作者 鲁玲 蒲秋平 +5 位作者 张瑶瑶 李欣 张鑫 许鸿卫 鲁洋 卜得利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文章对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线路脆弱性评估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同步回代法生成风、光经典出力场景,从电网结构、运行状态及故障影响3方面出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潮流分析,提出改进... 文章对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线路脆弱性评估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同步回代法生成风、光经典出力场景,从电网结构、运行状态及故障影响3方面出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潮流分析,提出改进线路介数、改进线路度数、线路电压稳定性、故障损失等脆弱性评估指标;其次,提出了基于时序波动特性修正权重的博弈论-VIKOR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线路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再次,基于IEEE33节点系统的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指标及评价模型能准确反映线路实时脆弱状态,符合源、荷时序波动特性;最后,基于各时段线路综合脆弱性,结合时段内线路脆弱性分布特性,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时段系统线路整体的真实脆弱性,为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风险规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脆弱性评估 时序波动特性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地层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分布特征与取值范围研究
5
作者 王楠 李杨 +7 位作者 PANEIRO Gustavo André 雷兴海 石孝明 李宜杭 崔宇彤 刘浩天 曹晋龙 王铁记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00-3423,共24页
数值模拟方法在煤矿开采领域的应用广泛,尤其在模拟复杂地质条件和多变力学环境方面,为预测围岩动态变化、应力分布以及开采活动可能引发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在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中,煤岩层参数的准确设定是实现模拟精确性的... 数值模拟方法在煤矿开采领域的应用广泛,尤其在模拟复杂地质条件和多变力学环境方面,为预测围岩动态变化、应力分布以及开采活动可能引发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在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中,煤岩层参数的准确设定是实现模拟精确性的关键。为给煤层开采数值模拟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设定参考,收集整理了中国100余个矿井的1 000余条煤岩层数值模拟力学参数,通过MATLAB进行分类整理,构建了煤系地层数值模拟参数的取值参考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给出了各省数据可信度权重设定与动态优化方法,并对不同地区煤系地层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多维度数据分析,揭示了其在不同地质区域的分布特征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区数据可信度权重较高,研究活动较为集中;煤层力学参数数据点主要集中在埋深200~690 m,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和特点,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弹性模量以及黏聚力等参数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性较大。不同岩性的统计分析表明:粉砂岩和细砂岩在研究中最为常见,各岩性在力学特性上的差异性明显,中砂岩在体积模量和弹性模量上分布最广,而石灰岩则在多个参数上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对不同地区煤层与主要岩性模拟力学参数的分析,研发了煤系地层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取值范围参考与异常值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快速查询煤岩层力学参数取值、异常值检测以及自定义数据集导入分析等功能,以期为煤系地层数值模拟研究中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与便捷的工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数值模拟 力学参数 取值分布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准模态的日功率波形不确定性量化评估分析方法
6
作者 严干贵 邢奥岚 +3 位作者 穆钢 陈璐 赵聚乐 詹朔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36,共8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注入功率不确定性导致功率平衡难,认识系统注入功率的不确定性是合理配置调节资源、保障系统供需平衡的关键。文中从系统运行角度出发,以日功率波形为研究要素,提出一种基于基准模态的日功率波形不确定性量...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注入功率不确定性导致功率平衡难,认识系统注入功率的不确定性是合理配置调节资源、保障系统供需平衡的关键。文中从系统运行角度出发,以日功率波形为研究要素,提出一种基于基准模态的日功率波形不确定性量化评估方法,依据日功率波形与基准模态功率波形之间的偏差来度量日功率波动的不稳定程度,据此分析负荷、风电、光伏等多类型日功率波形的不确定性特征。根据多类型日功率波形汇聚后总被动日功率波形与其基准模态功率波形之间的偏差,定量评估了风电、光伏联网带来的系统调节功率和调节电量的需求,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资源需求评估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日功率波形 时序分布 不确定性 基准模态 量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开发与接入的变电站供区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吕若佳 林玲 叶承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为适应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开发、接入和消纳需求,从规划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运行模拟的变电站供区划分优化方法。首先,考虑时间分布特性及气象敏感特性,基于公开数据建立区域负荷与光伏出力序列模型。然后,将变电站供区划分抽象为地块... 为适应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开发、接入和消纳需求,从规划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运行模拟的变电站供区划分优化方法。首先,考虑时间分布特性及气象敏感特性,基于公开数据建立区域负荷与光伏出力序列模型。然后,将变电站供区划分抽象为地块分类整数规划问题,以投资成本和弃光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含虚拟中压线路和接入点的电网多电压等级潮流约束,形成基于源荷序列模拟运行的双层规划模型,从而获得考虑源荷耦合互补特性的供区划分方案。为满足变电站供区的空间连通性,提出基于并查集的图论检验算法,结合遗传算法实现双层规划模型的启发式求解。最后,通过某实际7个变电站供电区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对提升电网光伏承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供区划分 分布式光伏 源荷序列 图论 并查集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分析的调水工程闸站时序流量异常值检测模型
8
作者 韩子钧 张召 +3 位作者 王文川 陈晓楠 顾起豪 刘巧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2,共10页
受各类主客观因素影响,调水工程单闸时序流量监测数据中普遍存在异常值,这类异常值直接影响到水情状态评估与未来调度决策,而现有基于3σ法则的统计学方法在诊断这类异常时,易出现漏判、误判的问题。为此,基于递推中位数均值滤波与kup/d... 受各类主客观因素影响,调水工程单闸时序流量监测数据中普遍存在异常值,这类异常值直接影响到水情状态评估与未来调度决策,而现有基于3σ法则的统计学方法在诊断这类异常时,易出现漏判、误判的问题。为此,基于递推中位数均值滤波与kup/down-σ合理误差范围拟定方法,构建闸站时序流量异常诊断模型,并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除沙河(北)倒虹吸出口节制闸外,其余节制闸流量误差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与3σ方法相比,该模型可有效避免漏检、误判现象,提高了异常诊断的准确率。此模型在诊断调水工程数据异常现象中效果较好,可在其他同类水利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流量 异常诊断 递推中位数均值滤波 误差分布 合理误差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长时序生物量反演及时空变化特征
9
作者 何永基 赵泉华 +1 位作者 贾淑涵 李玉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16-7633,共18页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的核心指标。然而,在呼伦贝尔草原长时序、大尺度的AGB反演中,由于部分年份样本点稀少甚至缺失,年际反演模型的精度难以保证,影响了对草原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准确...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的核心指标。然而,在呼伦贝尔草原长时序、大尺度的AGB反演中,由于部分年份样本点稀少甚至缺失,年际反演模型的精度难以保证,影响了对草原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准确评估。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度分配权重的年际优化反演模型,旨在提高AGB反演精度,并通过模型结果分析呼伦贝尔草地AGB的时空变化特征。首先,以2003年、2004年、2009年和2010年的Landsat-5的Level-2数据为数据源,计算得到植被指数;以遥感影像时间为基准提取气象数据,结合野外样地实测草地AGB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相关性最高的植被指数、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算法构建得出三年的草地AGB反演模型;然后对三年草地AGB反演模型采用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线性法和精度分配权重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精度分配权重模型为最优模型;再利用实测AGB对最优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模型精度;最后,利用得到的最优模型对呼伦贝尔草地AGB进行长时序生物量反演并分析草地AGB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指数NDPI、气温和降水数据与草地AGB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分别为0.67、0.26和0.29;(2)三种模型中,精度分配权重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2为0.67),对比分析的精度也优于其余两种模型;(3)草地AGB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增多的趋势,且该趋势在大多数年份中保持一致,尤其在1996年、2013年和2018年表现最为明显。然而,在1997年和2007年,该趋势的变化幅度较小或出现一定的波动,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上,除了1997年和2007年草地AGB的量较低(整体在30kg/30m2以下),2019年草地AGB的量较高(整体在65kg/30m2左右),其他年份的草地AGB总体较为稳定,波动范围在(45±10)kg/30m2左右,未出现明显的波动。综上,以精度分配权重模型能够解决在反演草地AGB过程中存在部分年份样本点稀少甚至缺失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准确估算呼伦贝尔草原长时序、大尺度草地AGB、碳储量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Landsat影像 精度分配权重模型 长时序草原生物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出行链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及其对配电网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宇 何奇 +4 位作者 王海亮 邓玲 谢琼瑶 周晓霞 刘颂凯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为探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时电价和充电约束的出行链模型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建立了道路交通网和配电网的耦合模型用以模拟城市路网中电动汽车的出行特... 为探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时电价和充电约束的出行链模型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建立了道路交通网和配电网的耦合模型用以模拟城市路网中电动汽车的出行特性以及城市供电特点;针对电动汽车的类型和电动汽车用户出行特性对单体电动汽车进行建模,考虑SOC动态变化电动汽车出行链改进后,运用蒙特卡罗法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将基于城市路网预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结果归算至配网节点,通过计算时间序列潮流来评估电动汽车的聚合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以某城市实际交通路网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预测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且通过时空分布特性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并将不同类型负荷与电网节点相结合,从而提高了配电网电压节点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负荷 时空分布 出行链 配电网 时间序列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随机性的充电站可调度潜力不确定性分析
11
作者 易婷 李斌 +2 位作者 蒋林洳 吴赋章 杨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26-8535,共10页
充电站可调度潜力是充电站参与电力市场投标策略优化的可行域空间,然而电动汽车接入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充电站可调度潜力难以准确评估。针对此,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随机性的充电站可调度潜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闵可... 充电站可调度潜力是充电站参与电力市场投标策略优化的可行域空间,然而电动汽车接入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充电站可调度潜力难以准确评估。针对此,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随机性的充电站可调度潜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闵可夫斯基求和理论建立了各类电动汽车集群的广义储能模型。其次,分析了电动汽车到站和离站时间随机性对充电站可调度潜力的影响,将离散化的电动汽车到站离站时间概率密度函数映射到电动汽车个体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并结合电动汽车集群的广义储能模型得到各类电动汽车集群可调度潜力的概率特性。进一步,通过卷积运算加和各类电动汽车集群参数得到充电站的可调度潜力的概率分布特征。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仿真验证,并与蒙特卡洛模拟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可调度潜力 充电时间 埃奇沃思级数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
12
作者 刘洋涛 廖建权 +3 位作者 郭春生 谭子鹏 王渝红 王强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352,I0105-I0111,共17页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首先阐述了TAB-PFC的限流原理,提出基于TAB-PFC的主动限流控制策略。然后对TAB-PFC不同故障阶段进行建模,并计及极间互感构建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故障模量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TAB-PFC的限流能力的影响,为其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主动限流策略的有效性及故障等效电路模型和参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直流配电网 串并联潮流控制器 短路电流计算 故障电流抑制 极间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情景下明渠调水系统一维水动力模拟方法
13
作者 龙岩 刘玉欣 +3 位作者 张召 屠绎炜 谢新文 刘巧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2,332,共11页
为精准模拟极端降雨情景下渠道水位的变化过程,以典型调水工程渠段为研究对象,基于一维水动力模型耦合暴雨入渠过程,并考虑马道、边坡等汇水区域的入渠雨量,建立入渠流量与降雨强度的函数关系。同时,根据实测水情、雨量和工情数据,对大... 为精准模拟极端降雨情景下渠道水位的变化过程,以典型调水工程渠段为研究对象,基于一维水动力模型耦合暴雨入渠过程,并考虑马道、边坡等汇水区域的入渠雨量,建立入渠流量与降雨强度的函数关系。同时,根据实测水情、雨量和工情数据,对大暴雨过程下的汇水范围校正系数β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β取值为0.6~0.7时,可用于研究区域渠段计算,模拟精度较高,结果合理。此外,采用降雨强度不同的实测暴雨过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证明其能够有效提高降雨时段水动力仿真模拟精度。研究成果可为调水工程在极端降雨工况下的仿真预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情景 暴雨过程 明渠调水系统 校正系数 水动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康体检及新冠疫情防控对乌鲁木齐肺结核流行趋势的影响
14
作者 周培瑶 李菲菲 +2 位作者 卢耀勤 郑彦玲 张利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肺结核的流行特征,评估新疆全民健康体检政策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肺结核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基于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肺结核发病的季节特征;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ITS)探索全民健康体检政策及新冠疫情防控对乌...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肺结核的流行特征,评估新疆全民健康体检政策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肺结核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基于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肺结核发病的季节特征;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ITS)探索全民健康体检政策及新冠疫情防控对乌鲁木齐肺结核发病率趋势的影响。结果2013—2021年乌鲁木齐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为19049例,发病高峰日出现在5月25日,呈现全年高发趋势,尤其在春夏季节;中断序列模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肺结核月发病率的初始水平为5.05/10万,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肺结核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显著(β1=0.039,P<0.05);全民健康体检政策实施后,肺结核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下降趋势显著(β3=-0.109,P<0.05);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乌鲁木齐肺结核发病率先快速下降,然后进入缓慢上升阶段,上升趋势显著(β5=0.082,P<0.05)。结论建议防控部门重点关注春夏季结核病高发期,及时发现的潜在结核患者;全民健康体检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但需注意疫情对结核病人发现的影响,随着疫情常态化需加强监测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季节指数法 圆形分布法 全民健康体检 新冠肺炎疫情 中断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缺失情况下配电网时间序列数据分类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萧展辉 张世良 +1 位作者 邓丽娟 徐菡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配电网作为电力传输与分配的关键环节,其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对于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提升供电质量至关重要。然而,配电网数据种类繁多且复杂,涵盖了用户用电行为、天气情况、设备基础信息及营销数... 【目的】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配电网作为电力传输与分配的关键环节,其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对于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提升供电质量至关重要。然而,配电网数据种类繁多且复杂,涵盖了用户用电行为、天气情况、设备基础信息及营销数据等多个维度。不同类型的数据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会因磁场信号、噪声信号、冗余数据等干扰出现缺失,不仅增加了配电网运行监控的难度,还为故障分析、状态评估及优化决策等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方法】为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一种数据缺失情况下的配电网时间序列数据分类算法。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在配电网中的分布状态,利用平滑算法去除数据噪声,从而显著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优化因冗余数据干扰而产生的问题。对缺失数据进行增量填补,依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相邻数据点的相关性,对缺失数据进行合理推测和填补,保持了数据的完整性,同时确保了时间序列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计算不同时间序列的数据缺失情况,将高维和低维数据状态空间与单元、多元时间序列相结合,凭借维度映射得到数据维度因子,实现簇内分类。【结果】设计方法填补后数据均在原始数据附近,无冗余问题,且分类耗时点均匀分布,呈现出线性趋势,充分展示了其高效稳定的数据处理能力。设计方法分类配电网时间序列数据后,同种类配电网数据聚集且互不干扰,噪声数据大幅减少,相对差异值(RDV)始终保持在0.05以下,特异度在数据缺失率5%~35%的范围内均维持在95.0%以上,显著高于对比方法的91.5%和92.0%。【结论】设计方法通过平滑去噪、增量填补和维度映射等技术手段,有效应对数据缺失带来的挑战,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验证了设计方法在保持高分类精度和快速收敛速度方面的优势,表明其能够有效应对数据缺失情况,显著提升配电网数据的分类效果和运行稳定性。该算法研究不仅丰富了配电网数据分析的理论体系,还为智能电网的运维管理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缺失 配电网 维度映射 平滑算法 多元序列 数据分类 噪声干扰 维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热敏电阻的串联型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16
作者 李立民 李硕娜 +2 位作者 蒋松衡 夏杨红 韦巍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66-3277,I0076,共13页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设计方案中,制氢设备并联嵌入直流微网,并作为一种灵活性负载参与系统调控以平替部分储能的功能。但是碱液电解槽(alka...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设计方案中,制氢设备并联嵌入直流微网,并作为一种灵活性负载参与系统调控以平替部分储能的功能。但是碱液电解槽(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AWE)具有低压大电流的特点。随着直流微电网电压等级的提升,传统的并联结构一方面增加了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压转换比的需求,另一方面忽略了碱液电解槽的电热特性。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热敏电阻的串联型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首先,针对碱液电解槽建立了一套等效电热模型以表征最大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堆串联结构的碱液电解制氢模块(series-connectedstacks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module,SAWEM)及其控制策略。串联结构能降低单个电堆输入电压,而虚拟热敏电阻控制策略能实现各电堆间精确合理的功率分配,且对直流微网有功率支撑作用。最后,通过简易的光伏制氢硬件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等级 虚拟热敏电阻 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 电堆串联结构的碱液电解制氢模块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PO的HCSY-MG并网系统分布式混合储能充放电优化控制
17
作者 李锦键 王兴贵 丁颖杰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64,共10页
为平抑微源半桥变流器串联星型结构微电网HCSY-MG(half-bridge converter series Y-connection micro-grids)并网系统中微源出力的波动,保证各相直流侧电压之和相等,与并网电流三相平衡,提出1种基于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PO(proximal policy... 为平抑微源半桥变流器串联星型结构微电网HCSY-MG(half-bridge converter series Y-connection micro-grids)并网系统中微源出力的波动,保证各相直流侧电压之和相等,与并网电流三相平衡,提出1种基于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PO(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的分布式混合储能系统HESS(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充、放电优化控制策略。在考虑HCSY-MG系统并网电流与分布式HESS特性的条件下,确定影响并网电流的主要系统变量,以及HESS接入系统的最佳拓扑结构。然后结合串联系统的特点,将分布式HESS的充、放电问题转换为深度强化学习的Markov决策过程。同时针对PPO算法中熵损失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1种改进的PPO算法,兼顾智能体的收敛性和探索性。最后以某新能源发电基地的典型运行数据为算例,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微电网 分布式混合储能系统 近端策略优化 充放电功率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NDVI与纹理时序特征的地块作物遥感分类
18
作者 史洁宁 吴田军 +3 位作者 黄启厅 骆剑承 任应超 徐欣雨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0,共12页
【目的】充分挖掘遥感影像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准确识别地块作物类型,为作物类型空间分布制图、产量估计及农业生产决策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以Google Earth影像为参考,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斯县完整的地块边界,利用多时相Sen... 【目的】充分挖掘遥感影像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准确识别地块作物类型,为作物类型空间分布制图、产量估计及农业生产决策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以Google Earth影像为参考,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斯县完整的地块边界,利用多时相Sentinel-2影像构建地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和时间—纹理二维表征图作为分类特征,NDVI时间序列捕捉作物生长的物候变化,时间—纹理二维表征图捕捉空间特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而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双流架构来联合时间和空间特征实现农田作物的准确识别。【结果】与仅使用NDVI时序的传统方法相比,纳入纹理时序后的方法明显提高分类精度,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由0.89提升至0.93,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由0.88提升至0.93,表明加入空间特征的纹理时序能有效提升作物分类能力;而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分类模型进行地块作物分类的总体精度达0.95,特别是葡萄和冬小麦的分类精度提升效果明显,F_(1)分别提升至0.90和0.92,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分类器,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可实现更精准的地块作物识别。【建议】在种植结构复杂、农作物生长习性相近的地区进行地块作物遥感分类时,考虑将纹理时序特征纳入分类体系,并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分别捕捉作物生长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这种综合应用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方法,能提升地块作物分类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分布 地块尺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间序列 空间纹理特征 CNN+LSTM双流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玉北 李蓉 +1 位作者 曾妍 程胜辉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201,共18页
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及《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础,重点对云南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地质调查、勘查及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矿产种类、矿产地、矿床类型、查明资源储量及找矿潜力、开发... 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及《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础,重点对云南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地质调查、勘查及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矿产种类、矿产地、矿床类型、查明资源储量及找矿潜力、开发历史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矿产资源特点,以成矿省为单元对云南矿产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各成矿省成矿集中度(强度)依次为上扬子(陆块)成矿省→三江(造山带)成矿省→华南(陆块)成矿省→腾冲(造山系)成矿省,各时代成矿强度依次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前寒武纪。首次厘定出云南省各时空域矿种全覆盖的矿床成矿系列59个、矿床成矿亚系列60个,构建了云南省区域成矿谱系,对重要的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特征进行了总结,深化了对云南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的认识。提出云南具有巨大找矿潜力、近期可望实现找矿突破的香格里拉普朗-麻花坪地区钨铍铜多金属等13个远景区带,重点阐述了2个关键及重要矿产找矿远景区带(矿集区)勘查部署建议,对指导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云南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产地质志 云南卷 云南矿产资源 时空分布规律 矿床成矿系列 区域成矿谱系 新一轮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工况识别的混动车辆发电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琳 闫斌 +2 位作者 潘金鑫 刘涛 陈鹏飞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4,共6页
串联混合动力车辆可以将气体发动机、甲醇发动机等低碳发动机与电驱动结合,有效减少碳排放,是当前道路卡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串联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由发电系统、电池和驱动系统组成,通过发电系统与电池共同供电满足车辆运行中的电耗需求... 串联混合动力车辆可以将气体发动机、甲醇发动机等低碳发动机与电驱动结合,有效减少碳排放,是当前道路卡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串联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由发电系统、电池和驱动系统组成,通过发电系统与电池共同供电满足车辆运行中的电耗需求。寻求电池和发电系统的最佳功率分配是混合动力节能的关键。针对一种串联气电混合卡车,充分利用电池和发电系统的效率差异,结合道路的负载特性,提出一种全新的混合动力控制方法,可有效提升供电系统的效率,相对于基于规则的控制方法,经济性提升可达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混合动力 工况 识别 功率分配 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