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road tunnel threshold zone lighting reduction coefficient 被引量:5
1
作者 DU Feng WENG Ji +1 位作者 HU Ying-kui CAI Xian-y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040-2048,共9页
The luminance in the road tunnel threshold zone attracts broad attention due to its enormou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tunnel transportation security.Current lighting design methods in threshold zones... The luminance in the road tunnel threshold zone attracts broad attention due to its enormou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tunnel transportation security.Current lighting design methods in threshold zones mostly adopt the reduction coefficient method.However,the determination of reduction coefficient k simply considers tunnel design speed and flow rate,while excluding outside tunnel luminance and threshold zone color temperature and luminance,which have a major impact on driver visual adaptation.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k value are analyzed;a visual performance experiment is utilized;and the reaction time of drivers in changeable outside tunnel luminance and threshold zone color temperature and luminance conditions is obtained;thus,the equations concerning reduction coefficient variation law are derived.In the end,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k values of the reduction coefficient stipulated by various norms under different colo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lighting visual performance threshold zone reduction coefficient reaction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被引量:3
2
作者 ZENG Ming LI Jing-hai +1 位作者 MENG Qing-hao ZHANG Xiao-n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92-698,共7页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time seri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ind field r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in wind pattern recognition.Firstly,the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time seri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ind field r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in wind pattern recognition.Firstly,the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record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re studied using the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and the corresponding scaling exponents are larger than 1.This indicates that all thes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hav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Secondly,concerning this special feature( i.e.,non-stationarity)of wind signals,a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namely 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DCCA) coefficient,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s between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of different anemometer pairs.Finally,experiments on ten wind speed data synchronously collected by the ten anemometers with equidistant arrangement illustrate that the method of DCCA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an accurately analyze full-scal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d also can easily identify the seasonal component,while three traditional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s(i.e.,Pearson coefficient,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and DCCA method) cannot give us these information dir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DCCA)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earson coefficient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阈值和优化VMD算法的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礼艳 刘增力 彭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8-621,共14页
针对语音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噪声和回声等因素干扰,导致信号质量和可懂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小波阈值的语音信号增强方法.首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模态分解参数,并分解语音信号得到模态分量;其次,根... 针对语音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噪声和回声等因素干扰,导致信号质量和可懂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小波阈值的语音信号增强方法.首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模态分解参数,并分解语音信号得到模态分量;其次,根据模态分量与原信号的相关系数和中心频率,消除高频噪声分量,保留接近原信号的模态分量作为纯语音,其他模态分量作为带噪语音,进行小波阈值处理;最后,重构纯语音和处理后的噪声模态分量,得到增强的语音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一方法具有更优的语音增强效果;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的阈值与阈值函数实现了比传统方法更好的增强效果,适用于各种噪声环境,有效提升了语音信号的质量和可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麻雀搜索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优化和机器学习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模型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天祥 王艳霞 +2 位作者 张雪珂 林钏 周汝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5,共15页
降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云南省降雨频繁导致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是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高山峡谷区——云南省怒江州为例,基于信息量模型构建信息阈值,以信息阈值优化样本后,使用... 降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云南省降雨频繁导致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是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高山峡谷区——云南省怒江州为例,基于信息量模型构建信息阈值,以信息阈值优化样本后,使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怒江州综合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计算怒江州有效降雨系数,建立气象风险预报模型,以历史灾害点验证模型准确率。结果表明:信息阈值优化样本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评价模型AUC值分别为0.97、0.99,预测准确率为0.93、0.98。怒江州综合地质灾害极高、高易发区主要沿河流和道路分布于峡谷中。气象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报命中率为90.91%、漏报率为0、空报率为22.22%,降雨结束时高风险区域面积472.24 km^(2)。以信息阈值优化样本使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和泛化能力均获得较大提升,并且以0.5为衰减系数的气象预报模型提高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的精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怒江州及类似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信息阈值 优化样本 机器学习 降雨衰减系数 气象风险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聚能装药水中冲击引爆靶后B炸药特性研究
5
作者 张雪梅 谢兴博 +2 位作者 钟明寿 顾文彬 杨贵丽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159,共14页
为研究不同聚能装药水中冲击引爆靶后炸药的性能,选择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杆式射流(Jetting Projectile Charge,JPC)、聚能射流(Shaped Charge Jet,JET)3种聚能装药结构,开展水中侵彻和水中冲击引爆试验... 为研究不同聚能装药水中冲击引爆靶后炸药的性能,选择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杆式射流(Jetting Projectile Charge,JPC)、聚能射流(Shaped Charge Jet,JET)3种聚能装药结构,开展水中侵彻和水中冲击引爆试验,得到不同聚能装药侵彻体入水前、着靶前和穿靶后的实测速度及对弧形靶板的侵彻效果和对靶后B炸药冲击引爆效果,并对比分析不同聚能装药水中冲击引爆机理及其在不同水介质长度下的冲击起爆系数k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介质长度的增加,3种聚能装药在水中冲击引爆靶后炸药的性能均呈非线性减小变化,且JPC的性能优于JET和EFP;3种聚能装药在穿透0~100 cm水介质长度和2 cm厚度的金属靶板后隔水冲击引爆B炸药的临界冲击起爆系数为18.22 mm^(3)/μ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装药 水中侵彻 水中冲击引爆 冲击起爆系数 引爆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分解和软阈值时间卷积的交通流预测
6
作者 项新建 袁天顺 +1 位作者 何亚强 汪成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3-1361,共9页
交通流数据的高度非线性、强时间依赖性、特征冗余和噪声会降低模型的预测精度,为此提出融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软阈值时间卷积网络(STTCN)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 CEEMDAN算法将历史交通流数据分解为高频和低频... 交通流数据的高度非线性、强时间依赖性、特征冗余和噪声会降低模型的预测精度,为此提出融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软阈值时间卷积网络(STTCN)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 CEEMDAN算法将历史交通流数据分解为高频和低频成分.设计时间戳编码处理时间信息,使用最大信息系数(MIC)分析时间和天气特征与分解成分的相关性.将最相关特征与对应高、低频成分输入STTCN.引入软阈值机制增强高噪声数据的处理能力,软阈值参数由黏菌优化算法(SMA)调整,将预测得到的高、低频成分重构为交通流预测结果.在浙江省某高速公路数据集上,相较于基线模型,所提算法的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绝对偏差下降了54.97%、30.07%和34.39%.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捕捉交通流的复杂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预测 软阈值时间卷积网络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时间戳编码 最大信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加权Tsallis熵最大化导向的自动阈值分割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邹耀斌 邓世成 +3 位作者 孟祥丹 周欢 孙水发 陈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3,共15页
受噪声或随机细节、目标和背景的大小比例、成像时的点扩散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许多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呈现为无模态、单模态、双模态或者多模态样式.为了在统一框架内处理这4种不同模态情形下的自动阈值选择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向加权Tsa... 受噪声或随机细节、目标和背景的大小比例、成像时的点扩散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许多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呈现为无模态、单模态、双模态或者多模态样式.为了在统一框架内处理这4种不同模态情形下的自动阈值选择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向加权Tsallis熵最大化导向的自动阈值分割方法(Multi-directional Weighted Tsallis Entropy,MWTE).基于新设计的反正切方向性卷积核的多尺度乘积效应,该方法将不同模态的灰度直方图转化为统一的单模态右偏灰度直方图.在4个不同方向上提取出这种特殊的单模态右偏灰度直方图后,通过多向加权策略构建出与原始图像灰度值紧密相关的加权Tsallis熵目标函数,并以该目标函数取最大值时对应的灰度值作为最终分割阈值.本文将提出的方法和3个阈值分割方法、1个软分割方法、1个活动轮廓分割方法以及1个自动聚类分割方法进行了比较.在4种不同模态情形下的4幅合成图像和50幅真实世界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虽然在计算效率方面不占有优势,但它对不同模态的测试图像具有更稳健的分割适应性,且在量化分割精度所用的马修斯相关系数方面优于其他6个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分割 Tsallis熵差 加权Tsallis熵 反正切方向性卷积核 多尺度乘积效应 马修斯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钟会影 余承挚 +3 位作者 沈文霞 毕永斌 伊然 倪浩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9,共8页
针对致密油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的问题,在三线性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半渗透边界条件和井间干扰系数α,建立了考虑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模型,对不同干扰情况下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及产量递减特... 针对致密油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的问题,在三线性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半渗透边界条件和井间干扰系数α,建立了考虑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模型,对不同干扰情况下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及产量递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α越大,裂缝干扰条数越多,压力动态曲线改造区线性流持续的时间越长,改造区窜流、拟稳定流动发生得越晚;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拟稳定流发生的时间就越早。(2)裂缝导流能力越大,主裂缝线性流出现时间越早,两井裂缝导流能力越接近,α对压力动态的影响较明显。(3)α越大,井底压力相对较低的水平井初期产量越高,至晚期后,产量下降越明显,无因次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后期产量递减越快。(4)裂缝导流能力越小,前期阶段产量曲线越靠下,两井裂缝导流能力相近时,α对产量的干扰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井间干扰系数 启动压力梯度 裂缝导流能力 渗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数据要素配置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4
9
作者 范德成 肖文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深刻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这一背景,首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数据要素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数据要素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及主要来源进行分解测算;最后,基于2012—2...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深刻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这一背景,首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数据要素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数据要素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及主要来源进行分解测算;最后,基于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环境规制的结构调整红利及数据要素有效配置的渠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数据要素配置水平总体空间差异明显,且区域间差异为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数据要素配置也有显著促进作用。动态边际效应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环境规制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红利”正在逐渐弱化,数据要素优化配置可充当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且从子维度来看,数据传播共享的渠道效应最为显著。数据要素配置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对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地区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数据要素配置 Dagum基尼系数 产业结构优化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优化VMD结合改进小波包阈值的去噪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莉 黄嘉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2,共5页
针对轴承信号故障特征容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改进小波包阈值的去噪方法。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结合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 针对轴承信号故障特征容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改进小波包阈值的去噪方法。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结合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将含噪信号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以最大相关系数-相关峭度为准则,把IMF分为高值分量(High-value Intrinsic Mode Function,HIMF)和低值分量(Low-value Intrinsic Mode Function,LIMF)。再对LIMF进行改进小波包(Improved Wavelet Packet,IWP)阈值去噪。最后对重构信号进行包络解调,提取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完成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避免“过扼杀”现象,并且可以得到信噪比更高的去噪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包阈值去噪 相关峭度 相关系数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增举 姚成贵 张德华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现有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对于复杂噪声的去除效果有限,且处理速度不能满足实时监控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首先,采用切尾均值滤波器对图像噪声进行初步滤除,同时引入二次检验机制处理残留的噪声点... 现有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对于复杂噪声的去除效果有限,且处理速度不能满足实时监控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首先,采用切尾均值滤波器对图像噪声进行初步滤除,同时引入二次检验机制处理残留的噪声点,通过引入离散系数提升算法对不同像素的区分能力,增强去噪性能;其次,采用基于极值数量的分类处理及再次检验机制,有效减少残留噪声问题;然后,在小波函数中引入新的控制变量优化软阈值函数和硬阈值函数,构建双阈值函数,结合Radon变换增强对线性特征的处理,增强对矿井图像的检测能力;最后,采用均方误差(MSE)与峰值信噪比(PSNR)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切尾均值算法、硬阈值算法、软阈值算法,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处理的图像的MSE增长相对缓慢,MSE最小,图像去噪效果最好;引入离散系数后,去噪图像的MSE相较于引入前低300 dB左右,PSNR相较于引入前高20 dB左右,引入离散系数能有效减少噪声点对算法的影响;相较于卡尔曼遗传优化算法、变换域图像去噪算法、交叉分支卷积去噪网络,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处理的图像MSE分别降低了27,21,13 dB,PSNR分别提升了8,6,3 dB,去噪耗时分别缩短了0.20,0.16,0.1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图像去噪 切尾均值 二次检验机制 小波变换 离散系数 双阈值函数 RAD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下”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留设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玉广 孙国 +1 位作者 吴宝峰 李硕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5,共7页
针对《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设计以及水压对顶板突水控制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规范的附表4-3表头文字,指出保护层厚度的有关规定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含地表水体),至于基岩含... 针对《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设计以及水压对顶板突水控制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规范的附表4-3表头文字,指出保护层厚度的有关规定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含地表水体),至于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应如何确定保护层厚度则未明确;进而以泥岩与黏性土层均具有阻水功能为桥梁,推导出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可参照“松散层下黏性土层累计厚度大于采厚”条件执行,遵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基岩含水层下保护层厚度统一取采厚的4倍为宜;既然规范适用条件为单层采厚不大于3.0 m,则附表4-3中“松散层厚度小于采厚”的规定难以理解,建议删除。其次,基于“保护”一词的科学内涵对“保护层”重新定义,即导水裂缝带顶界面到含水层底界面之间的隔水岩层均具有“保护”功能,应统称为保护层H_(b);进而提出了保护系数B_(s)概念,即保护层厚度与单层采厚的比值;松散含水层下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_(i)=2、3、4、5、6、7),基岩含层下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_(i)=4,据此对顶板水害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突水区(B_(s)≤0)、危险区(0<B_(s)<B_(i))、安全区(B_(s)≥B_(i))。此外,借鉴底板突水系数概念,将单位厚度保护层承受的水头压力称为保护层承压系数(T=P/H_(b)),通过对3种煤水结构条件下承压系数的分析,得出第4系松散含水层、非煤系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可以不考虑水压,煤系基岩含水层下采煤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水压随之增大而带来突(涌)水风险。最后,分析了底板含水层顶部存在被泥质物充填隔水带时,《“三下”开采规范》给出的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表达式(h_(a)≥h_(1)+h_(2)+h_(4))与附图相矛盾,正确的表达式应为h_(a)≥h_(1)+h_(2)-h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 保护系数 分区阈值 “三区”划分 承压系数 安全煤(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顶板水害风险保护系数法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玉广 乔伟 +2 位作者 胡发仑 刘梦楠 吕波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8,共9页
关于近水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采高倍数问题,《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以下简称《“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下采煤,至于基岩... 关于近水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采高倍数问题,《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以下简称《“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下采煤,至于基岩含水层下采煤以及老空水体下采煤如何确定保护层厚度并未涉及;常用的顶板水害风险评价技术方法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富水性评价、导通性评价、充水强度评价,在含水层富水性已知的情况下,评价方法可以进一步简化,仅评价“导通性”即可。基于以上2点,从《“三下”开采规范》出发,试图构建类似于底板突水系数那样简单的判据用于评价顶板水害风险。首先,基于“保护”一词的科学内涵,提出导水裂隙带顶界面至上覆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岩层均具有保护功能,应统称为保护层(Hb);基于《“三下”开采规范》中保护层厚度选取采高(A)一定倍数的做法,提出了保护系数(Bs)概念,即保护层厚度与采高的比值(Bs=Hb/A)。其次,基于《“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关于防隔水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值的规定,提出松散含水层下采煤的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i=(0,2、3、4、5、6、7);煤系地层一般为砂、泥岩互层型沉积建造,其中泥岩具有阻水功能(相当于松散层下的黏性土层),且泥岩总厚度一般大于累计采厚,故基岩含水层下保护层厚度可参照《“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松散层底部黏性土层厚度大于累计采厚”的条件并按最大值选取,即4A,遂提出评价基岩含层的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i=(0,4)。根据保护系数和分区阈值,可将评价区划分为突水区(Bs≤0)、危险区(0<Bs<Bi)、安全区(Bs≥Bi)。当煤层上方有多层含水层时,应分别进行评价。最后,举例说明应用保护系数评价顶板水害风险的过程和方法,指出当含水层富水性为中等及以上时,“突水区”“危险区”的内涵侧重于安全性,通常作为防水安全煤柱留设;当含水层富水性弱或疏放经济时,“突水区”“危险区”主要用于指导疏干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风险评价 保护系数 分区阈值 “三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深度信息的有效点云阈值自适应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慕志洋 周伟 +2 位作者 张林 范浩 袁婷萱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7,共7页
复杂环境中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机器人自动导航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机器人所处周边空间环境的剧烈变化易使SLAM构图出现漂移和重影,降低构图的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点云阈值的自适应优化方法,以提高SLAM算法在复杂环境... 复杂环境中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机器人自动导航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机器人所处周边空间环境的剧烈变化易使SLAM构图出现漂移和重影,降低构图的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点云阈值的自适应优化方法,以提高SLAM算法在复杂环境的适用性。该算法通过实时计算激光点云的三维数据得到点云的深度信息,并依据深度信息的波动性和点云分布的离散系数自适应优化有效点云阈值,从而实现闭环控制。试验表明,本文阈值自适应优化方法明显改善了快速且直接的激光雷达与惯性里程计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构图效果,矫正了该算法在狭窄环境中的里程计坐标误差,并将回环定位误差降低了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深度信息 离散系数 阈值自适应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VMD-小波阈值的轴承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海鹏 郝新宇 秦志英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存在随机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小波阈值的滚动轴承降噪方法。首先,利用以包络熵为适应度函数的天鹰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模态分解数K和惩罚因子α进行了自适应选...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存在随机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小波阈值的滚动轴承降噪方法。首先,利用以包络熵为适应度函数的天鹰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模态分解数K和惩罚因子α进行了自适应选择,代入VMD分解中,得到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MFs);然后,根据峭度-相关系数将IMF分量划分为纯净分量和含噪分量,对含噪分量进行了小波阈值降噪处理;最后,对处理后的分量进行了重构,并用重构信号进行了包络谱分析,实现了滚动轴承的信号降噪目的,并利用仿真信号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公开的轴承数据集对上述降噪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参数优化VMD-小波阈值的降噪方法减少了滚动轴承运行状态下的随机噪声,相对小波阈值降噪方法,所得仿真信号信噪比提升53%,均方误差降低13%;在故障特征频率为162 Hz时,所得实验降噪信号包络谱的前6倍频谱峰值更为明显,且受随机噪声影响较小。该研究方法在滚动轴承等旋转机械信号降噪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小波阈值降噪 天鹰算法 峭度-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环湖截污体系优选截留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曾祥平 刘杰 +3 位作者 丁文川 曾晓岚 张玉 罗万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7-1768,共12页
农村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滇池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之一,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对农村农业污水的截留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对该体系的自动化控制,有效支撑智能化控制平台的高效运行,本研究在前期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截污治污体系截流井采用基于总磷(... 农村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滇池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之一,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对农村农业污水的截留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对该体系的自动化控制,有效支撑智能化控制平台的高效运行,本研究在前期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截污治污体系截流井采用基于总磷(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对农村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负荷截留效果最好的基础上,针对环湖截污治污体系现状条件下,采用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对应的优选截留率进行研究,探讨了重现期和雨峰系数的影响,并就选择性截留后枯、平和丰水年农业农村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入湖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当干渠发生溢流时,存在优选TP浓度阈值,当截留TP浓度大于等于该阈值的径流时,可以使溢流进入滇池的污染物负荷最小,此时截留径流量与总径流量的比值即为优选截留率。(2)随重现期的增大,TP浓度阈值的设定值整体呈减小趋势,所截留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减小,优选截留率减小。(3)随雨峰系数增大,TP浓度阈值的设定值增大,优选截留率变化不大。(4)考虑基于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的环湖截污系统截留作用后,滇池农业农村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入湖系数:枯、平、丰水年COD分别为0.09、0.14、0.23;总氮分别为0.10、0.22、0.31;TP分别为0.07、0.12、0.19,均较不考虑环湖截污系统截留作用时显著降低。(5)采用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在枯、平及丰水年均可有效提升截污干渠末端水质净化厂的进水浓度,增强处理工艺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选截留率 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 农村农业污水 截污体系 滇池流域 重现期 雨峰系数 入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无参考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伟 赵继平 刘世章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为了优化低光照图像增强效果,提出基于视觉传达的无参考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全景成像技术重构低光照图像,并采用计算机原理模拟光学成像系统,引入多重分形法和半软阈值指数衰减法去除重构图像上的噪声。通过亮暗双通道系... 为了优化低光照图像增强效果,提出基于视觉传达的无参考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全景成像技术重构低光照图像,并采用计算机原理模拟光学成像系统,引入多重分形法和半软阈值指数衰减法去除重构图像上的噪声。通过亮暗双通道系数计算图像增强过程中的最佳透射率,并以此透射率对低光照图像展开增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重构图像完整、图像整体质量高、SIMM值接近于1,在不影响图像清晰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图像去噪,对低光照图像的增强效果明显,避免了增强过程中的图像曝光,做到了图像细节的完整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成像技术 光学成像系统 多重分形法 半软阈值指数衰减法 亮暗双通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速剖面精简的有效面积算法
18
作者 王雅鹏 李林阳 +2 位作者 邝英才 王文博 宋学成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4,共8页
针对海洋大地基准网建立过程中,深海环境下水声定位声速数据量庞大、声线跟踪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有效面积算法的声速剖面高效精简方法,通过计算声速曲线上相邻三点间的有效面积,设定比例系数搜索阈值,并将各数据点计算... 针对海洋大地基准网建立过程中,深海环境下水声定位声速数据量庞大、声线跟踪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有效面积算法的声速剖面高效精简方法,通过计算声速曲线上相邻三点间的有效面积,设定比例系数搜索阈值,并将各数据点计算得到的面积值与阈值进行比对,来判断是否剔除数据点,实现声速剖面的高效精简。采用南海某海域的实测水声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声速剖面的简化率可达到84%以上,声线跟踪效率提高6倍以上。并给出了方法中阈值系数的最优解,使定位误差控制在0.2 m以内,为声速剖面精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定位 声速剖面精简 有效面积 阈值系数 声线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用电负荷变化的异常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晗轲 李璟 +3 位作者 王颖 邹国平 陈倩楠 蔡慧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在智能电网时代,大部分用电异常行为都会伴随用电负荷的变化,研究用户用电行为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都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直接利用负荷数据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特征用电负荷曲线与日用电负荷曲线之间的相关度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 在智能电网时代,大部分用电异常行为都会伴随用电负荷的变化,研究用户用电行为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都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直接利用负荷数据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特征用电负荷曲线与日用电负荷曲线之间的相关度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异常用电行为的方法。在相关度计算过程中,将欧氏距离与皮尔逊相关系数相结合,以更准确地判断用户的用电负荷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此外,为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和灵活性,采用自适应阈值策略对500组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相关度计算的结果表明,其中122组被判断为负荷变化过大,99组数据存在负荷异常事件,该方法的判断准确率达到了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用电行为 负荷检测 日用电负荷曲线 特征负荷曲线 相关度 皮尔逊相关系数 欧氏距离 阈值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系数阈值估计的改进模型 被引量:103
20
作者 赵瑞珍 宋国乡 王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5-628,共4页
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中估计小波系数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 ,然后针对硬阈值法不连续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 ,提出了 3种改进方法 ,即多项式插值法 ,软、硬阈值折衷法和模平方处理方法 ,并给出这 3种估计器模型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 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中估计小波系数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 ,然后针对硬阈值法不连续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 ,提出了 3种改进方法 ,即多项式插值法 ,软、硬阈值折衷法和模平方处理方法 ,并给出这 3种估计器模型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中固有的缺点。通过数值试验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这 3种改进的小波系数阈值估计模型用于信号去噪时 ,比单纯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均获得了更高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系数 阈值估计 去噪 信号处理 噪声 改进模型 硬阈值 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