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调优:国际方位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培杰 来枭雄 +1 位作者 周帆 李永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研究以大规模创新性应用为导向,构建了包括广泛联结、融合创新、机制保障、素养提升等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35个观测点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标准。依据标准对国内外16个代表性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智... 研究以大规模创新性应用为导向,构建了包括广泛联结、融合创新、机制保障、素养提升等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35个观测点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标准。依据标准对国内外16个代表性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在平台接入、资源汇聚、应用集成和组织统筹方面处于“领跑”位置,在常态应用和终身学习方面处于“并跑”位置,在流程优化、督促激励和支撑保障方面处于“跟跑”位置。研究建议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设、构建优质数字资源创生汇聚机制、聚焦教育教学关键环节丰富应用场景、构建以“国家平台+”为核心的数字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平台 应用标准 国际比较 教育数字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建设的短板约束及重要举措 被引量:1
2
作者 完颜素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71,共12页
金融强国是金融强大的国家,更是金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过程。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必由之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金融均起到了引领和加速作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强国是金融强大的国家,更是金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过程。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必由之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经济强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金融均起到了引领和加速作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客观全面地认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优势,同时也要认清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风险和挑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体系在主权货币的国际地位、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国际投资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约束。对此,本文提出推进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发展动力;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建立完备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强化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高质量发展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监管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茶文化外宣翻译的现实需求及路径探颐--以广西六堡茶为例
3
作者 张小竹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67-171,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之“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广西特色的区位优势条件,六堡茶作为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之“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广西特色的区位优势条件,六堡茶作为广西地区农产品的代表在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更是面临着如何准确传递产品特色价值及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多项挑战。故该文积极结合上述多重背景导向,围绕乡村振兴视域下六堡茶文化外宣翻译中“有什么”“怎么说”及“说给谁”等问题,提出注重特色彰显,优化翻译表达;挖掘文化底蕴,创新表达方式;把握市场需求,调适翻译策略等六堡茶文化外宣翻译的优化策略,望能够据此为切实推动广西地区乡村振兴及提升六堡茶文化外宣翻译水准提供必要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六堡茶 茶文化 外宣翻译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临床专科高质量发展内外联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欢欢 丁玺鸣 江蒙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4,32,共6页
当前,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发展面临着内外部运行压力大、内涵建设滞后、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专科发展自主权落实不到位等内外部叠加问题,需要从构建内外联动机制视角出发,将公立医院外部治理政策与内部管理措施有效衔接、协同发力,推动临... 当前,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发展面临着内外部运行压力大、内涵建设滞后、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专科发展自主权落实不到位等内外部叠加问题,需要从构建内外联动机制视角出发,将公立医院外部治理政策与内部管理措施有效衔接、协同发力,推动临床专科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其中,提升专病诊治技术能力、保障区域群众健康是根本目标,人才与技术双轮驱动是关键,业务发展与价值产出导向的人事薪酬管理是动力,外部治理机制变革和资源有效配置是保障,绩效评价与监督管理是手段,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是依托,为公立医院临床专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临床专科 高质量发展 内外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发展路径的新探索——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优势的分析
5
作者 张宇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4,共10页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趋势,但近年来随着百年大变局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化发展也面临着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这一困境根源于既有全球化发展路径本身的缺陷,而探索新的全球化发展路径也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新...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趋势,但近年来随着百年大变局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化发展也面临着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这一困境根源于既有全球化发展路径本身的缺陷,而探索新的全球化发展路径也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新议题。文章在剖析当前全球化发展新特点的基础上,从契约不完全性角度总结了“从核心到外围”的传统全球化发展路径的缺陷,以及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从外围到核心”的新发展路径优势,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欧美主导的各类经济合作计划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挑战,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化 发展路径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建构及其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
6
作者 王旭 宋刚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54,160,共20页
国家身份属于自我认知,又离不开国际关系互动。海洋国家身份是日本基于地缘和战略而确立的一种国家身份,是国家内外战略的基础支撑。从历史脉络看,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因应国家战略目标调整,经历了从建设武力扩张型海洋国家、海洋通商国家... 国家身份属于自我认知,又离不开国际关系互动。海洋国家身份是日本基于地缘和战略而确立的一种国家身份,是国家内外战略的基础支撑。从历史脉络看,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因应国家战略目标调整,经历了从建设武力扩张型海洋国家、海洋通商国家到当前全面建设综合性海洋强国的演变;从政策实践重点看,其服务于国家各阶段战略侧重,相继聚焦港口航运、海洋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强国建设,当前则致力于建设海洋军事强国;从内外统筹看,其与国家对外战略相适应,对盟友、利益攸关方和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分别展示与其外部诉求相契合的海洋国家身份侧面,以利于深化互信、拓展国家利益。当前,海洋的地缘战略作用愈发突显,作为中国的近邻和美国的亚太头号盟友,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建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一方面,其强调安全和竞争,值得中国高度警惕;另一方面,其始终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较好兼顾战略性与具象性,注重内外统筹,这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家战略 海洋国家 身份建构 内外统筹 中国海洋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7
作者 李宝贵 李慧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28,共7页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蓄势赋能新质国际中文教育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文章阐释了国际中文教育数据要素的核心要义,从数据来源、数据内容两个维度划分国际中文教育数据要素的主要类型,剖析国际中文教育数据要素通过...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蓄势赋能新质国际中文教育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文章阐释了国际中文教育数据要素的核心要义,从数据来源、数据内容两个维度划分国际中文教育数据要素的主要类型,剖析国际中文教育数据要素通过塑造新型国际中文教师、催生新质国际中文教学资源、培育新型中文学习者、助力教育关键要素优化组合,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新的动能,并提出数据要素赋能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促进中文教育数字生态系统建设;提升国际中文教师数据使用能力;优化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培育国际中文教育数据服务机构;注重国际中文教育数据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数据要素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下地理跨学科学习的内在机制与行动路径
8
作者 赵明月 仲小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4,共6页
绿色发展理念以人地和谐共生为主线,涉及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文化、绿色政治等多领域,要求公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上实现全面提升。地理跨学科学习为绿色发展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落脚点。研究认为,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以人地和谐共生为主线,涉及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文化、绿色政治等多领域,要求公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上实现全面提升。地理跨学科学习为绿色发展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落脚点。研究认为,绿色发展理念下地理跨学科学习的内在机制包括:“概念聚合”活化绿色思维方式,“方法整合”赋能绿色生活方式,“素养融合”强化绿色价值取向。在实践层面,具体行动路径应以生态人格为学习目标指向,以跨学科项目整合绿色发展内容,以表现性评价测量绿色发展成效,以生态课堂营造跨学科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地理跨学科 内在机制 行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注意力经营视角下乡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机制
9
作者 王传发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622,共9页
基于贵州省黔南五新村互助养老建设和发展案例,以双重注意力经营为理论视角,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探究乡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逻辑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注意力面向社会民生领域的持续倾斜,使乡村互助养老具备外源性发展动力... 基于贵州省黔南五新村互助养老建设和发展案例,以双重注意力经营为理论视角,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探究乡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逻辑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注意力面向社会民生领域的持续倾斜,使乡村互助养老具备外源性发展动力;社会系统面向政治系统的注意力反馈,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互助养老实践的内外衔接与内生发展能力培育。乡村互助养老以亮点打造维系政府注意力,以老年群体“以为促养”维系社会注意力,在政绩功能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保障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建议打造面向适老化需求的基层有为政府,建立乡村互助养老发展的政社互动平台,注重营造乡村互助养老文化氛围,在提升双重注意力经营效能的基础上,持续强化村社自主开展互助养老的内生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注意力 互助养老 内外衔接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视角下的城市片区复合开发实施路径——以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为例
10
作者 周晖 魏广玉 +1 位作者 吕凯 洪武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针对当前城市片区开发面临的挑战,如城市资源利用不足、资源整合低效、财政资金支撑弱且平衡难、法规政策适应性不足等,从城市运营的角度探讨城市片区复合开发的实施路径。这一路径强调将城市片区全资源利用、一体化开发和可持续运营相... 针对当前城市片区开发面临的挑战,如城市资源利用不足、资源整合低效、财政资金支撑弱且平衡难、法规政策适应性不足等,从城市运营的角度探讨城市片区复合开发的实施路径。这一路径强调将城市片区全资源利用、一体化开发和可持续运营相结合,以资源价值营造彰显片区空间特质,以XOD模式为导向优化片区空间环境,并引入城市合伙人机制推动片区实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3大效益的均衡发展。同时,结合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复合开发实践,验证运营视角下的城市片区复合开发实施路径的适用性,以期为新时期城市片区开发方式的转型提供方向和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运营 实施路径 城市片区复合开发 XOD模式 城市合伙人 深圳国际低碳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本质特征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令帅 王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63,共12页
高质量发展是教师教育领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反映和具体方式,对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严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逻辑,表现为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高质量发展是教师教育领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反映和具体方式,对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严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逻辑,表现为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追求,以优秀文化为重要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新型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彰显了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等本质特征。未来,需要从价值引领、制度保障、文化赋能、技术支撑及内外联动等维度入手,才可能消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本质特征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翠萍 高云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132,共7页
农村问题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其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合理性程度与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借助乡村振兴视角,以内部控制理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发... 农村问题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其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合理性程度与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借助乡村振兴视角,以内部控制理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情况较为突出,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要素与经济绩效之间具有相关关系(p<0.01),其中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在p<0.01的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风险评估、资产负债率及距离则在p<0.01,p<0.05和p<0.01水平下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集体经济 发展路径 内部控制 经济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驱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产业数字化是中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标志,也是推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发展现状,深入挖掘、构建、留存民俗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以及文化符号、图式、形态的基... 产业数字化是中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标志,也是推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发展现状,深入挖掘、构建、留存民俗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以及文化符号、图式、形态的基因数据库,研究当下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健康、和谐、高效传承发展所遇到的产品创新及新媒体内容服务建设出现的问题。未来通过产业数字化技术平台驱动技术路径、内容路径和跨界路径三个方面,促进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并搭建民俗文化意象和工艺的资源谱系,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实现路径,首先要突出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精神,深化民俗文化的产业数字化支撑。其次要倡导民俗文化生产企业秉持中华造物精神、工匠境界、匠人态度的文化理念。最后在国家层面要引导全社会参与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让人民群众了解和喜爱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民俗文化创造力 传承发展 内在机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部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圣彼得堡中医中心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鹏 曹凤 +4 位作者 陈丹 王朝阳 刘清国 陈昕力 尤里·阿列克谢维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5-1222,共8页
目的:研究圣彼得堡中医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和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为中医中心在俄罗斯的进一步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方法:通过环境因素评价矩阵的方法,分别使用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和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目的:研究圣彼得堡中医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和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为中医中心在俄罗斯的进一步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方法:通过环境因素评价矩阵的方法,分别使用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和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对影响圣彼得堡中医中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对海外中医中心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利用SWOT模型并由此判断中医中心发展所处的阶段,从而选择适宜的发展策略。结果:利用EFE和IFE矩阵中计算出的力度值,通过SWOT模型运算可得,重心P坐标是(0.2,0.41),可知P位于第一象限,位于机会型策略区。结论:目前适合圣彼得堡中医中心发展的应选择开拓型策略中的机会型,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保障发展策略落实,推进中医中心在俄罗斯的健康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海外中医中心 发展策略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态势分析法 中医药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发展路径与驱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苏萍 马姗子 刘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45,共14页
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不仅有利于企业应对因不当监管、隐私泄露等问题而招致的质疑,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从企业内部来看,履责主体包括企业全体成员,基于“社会责任意识塑造—社会责任实践... 平台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不仅有利于企业应对因不当监管、隐私泄露等问题而招致的质疑,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从企业内部来看,履责主体包括企业全体成员,基于“社会责任意识塑造—社会责任实践—社会责任意识再造”的逻辑,形成上下联动、持续迭代、螺旋上升的发展路径。其中,在自上而下的社会责任意识塑造阶段,意识的传递会经历从高管到团队再到员工的过程;在自下而上的社会责任实践阶段,需要员工将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社会责任实践,再进一步形成集体社会责任行为;在社会责任意识再造阶段,将会形成新的社会责任惯例,也将会开启下一个社会责任履行周期,在新的周期内,重新涌现出的社会责任实践不断推动社会责任惯例更新,构成社会责任履行的内部驱动机制。为了提升履责绩效,企业要积极挖掘平台化转型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并为其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平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要完善履责的治理机制;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可根据上述发展阶段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化转型 企业社会责任 内部发展路径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理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晓言 李红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本文构建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理论,阐释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认为: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是高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应重视密度经济的关键指针作用;高铁内外部效益的不平衡与高铁经济行为主体目标的多元... 本文构建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理论,阐释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认为: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是高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应重视密度经济的关键指针作用;高铁内外部效益的不平衡与高铁经济行为主体目标的多元性和不相容相关;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可通过高铁运输需求增加、铁路产业打破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构建有责政府广义补贴机制进行动态调整。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理论对于降低基础设施投资风险,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可持续发展 内外部效益平衡 高铁企业 高铁产品 广义补贴 有责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营商环境治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邦辉 李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9-282,共14页
营商环境治理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彰显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因此,要牢牢把握营商环境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营商环境治理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彰显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因此,要牢牢把握营商环境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成果和经验为基础,将营商环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营商环境治理的方向引领,以大国经济发展理论、新新贸易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剖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的内在机制,即大国经济理论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出发,从人口规模多样性和市场多样性的现实角度,揭示了构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与新新贸易理论中基于企业异质性、挖掘企业潜力、关注企业参与度与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产业整体效益的逻辑相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追求的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目标,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角度,诠释了“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其次,文章基于三大理论基础,解析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多维动态逻辑,即基于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要素市场化配置逻辑、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产业链供应链升级逻辑与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逻辑。最后,文章将营商环境治理的多维动态逻辑融入中国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取向和战略选择中,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的市场化改革路径、创新驱动路径和“放管服”改革路径,三条作用路径相辅相成、协同发力,以制度创新为新发展格局经济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营商环境治理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 “放管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耀 舒伯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6,共6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一次飞跃,也是当前全面把握新技术、新动能促进新产业、新质态的一次实践。新质生产力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要素内涵和内在要求,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为本底的旅游业质态将引领未...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一次飞跃,也是当前全面把握新技术、新动能促进新产业、新质态的一次实践。新质生产力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要素内涵和内在要求,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为本底的旅游业质态将引领未来发展趋势,这其中也面临旅游产业链式增长结构与融合机制不完善、旅游企业数字化创新转化较弱、旅游业数字歧视与技术滥用、旅游科技人才缺乏等诸多挑战,为此提出要强化科技成果旅游转化能力以提升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完善新质生产力驱动旅游业的关键机制、创新旅游发展方式以建设低碳可持续的绿色旅游、构建智慧文旅服务管理体系以增强旅游治理能力建设、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旅游业人才队伍五大措施来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宇辰 董银果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80,共14页
数字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深度结合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理论分析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数据,实证检验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 数字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深度结合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理论分析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数据,实证检验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水平,该结果在经过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其次,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对质量前沿企业、对初级农产品及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出口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农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具体表现为内部驱动和外部激励,内部驱动来源于技术创新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外部激励来源于需求扩张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出口可持续发展 内部驱动 外部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规范进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凯亚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1,共5页
高校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结构功能互补、结构稳定与整体功能发挥的需要,必须遵循多元共生的价值逻辑、自主办学定位的内生逻辑以及顺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外部逻辑。目前中国高校分类发展存在多重现实障碍,主要表现在传统知识观的“... 高校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结构功能互补、结构稳定与整体功能发挥的需要,必须遵循多元共生的价值逻辑、自主办学定位的内生逻辑以及顺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外部逻辑。目前中国高校分类发展存在多重现实障碍,主要表现在传统知识观的“软扼制”扭曲了高校分类发展的价值导向,政府权力的“强干预”压制了高校分类发展的内生动力,社会评价的“潜引导”误导了高校分类发展的方向选择。为此,需要以平等包容的知识观为基础构建多元类型互补互促的高等学校结构体系,以转变角色为重点提升政府对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治理能力,以创新第三方评价机制为突破口增强社会对高校发展的引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发展 大学治理 内在逻辑 规范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