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钻井液处理剂研究进展、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中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为了解我国在钻井液处理剂取得的新进展,从生物质材料改性产物、合成聚合物材料、缩合化反应产物,以及工业副产和生活废料改性产物等方面,就国内近期钻井液处理剂研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生物质改性材料主要用于降滤失剂,以淀粉、纤... 为了解我国在钻井液处理剂取得的新进展,从生物质材料改性产物、合成聚合物材料、缩合化反应产物,以及工业副产和生活废料改性产物等方面,就国内近期钻井液处理剂研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生物质改性材料主要用于降滤失剂,以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腐殖酸为主,且以淀粉居多;合成聚合物材料以用于降滤失剂、增黏剂、包被剂和降黏剂的水溶性聚合物材料研究最多,并围绕提高耐温抗盐和抗高价离子能力,在引入NVP、DMAM等水解稳定性好的单体共聚物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用于封堵和降滤失剂的水不溶性材料也有了一些研究;缩合反应产物集中在用于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增黏剂等,以及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的酯化和酰胺化等缩合反应产物研究;利用工业副产和生活废料制备钻井液处理剂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尽管处理剂研究总数量很多,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研究的创新性、深度和覆盖面还不够,因设计思路、合成手段与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能够满足现场复杂条件下钻井液性能维护的需要或生命力强的处理剂相对较少,还存在相似或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结合实践,处理剂研究要朝着打破传统思路,突破传统机理,围绕简化钻井液组分、降低钻井液费用、完善钻井液功能、提高钻井液质量和绿色化发展目标,强化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合成方法和工艺,开发综合性能好的低成本、高质量、长效多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添加剂 生物质 合成聚合物材料 酯化和酰胺化产物 工业副产 生活废料 接枝共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单体/有机硅预聚物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李玉 袁东明 +1 位作者 程佳男 张延强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1,共10页
将乙烯基单体与有机硅预聚物均匀混合,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逐步滴加到自制醇酸酯中接枝共聚,合成出改性水性醇酸树脂。通过调整乙烯基单体与醇酸酯的质量比、功能单体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和有机硅预聚物含量、亚麻油酸的油度,实现树... 将乙烯基单体与有机硅预聚物均匀混合,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逐步滴加到自制醇酸酯中接枝共聚,合成出改性水性醇酸树脂。通过调整乙烯基单体与醇酸酯的质量比、功能单体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和有机硅预聚物含量、亚麻油酸的油度,实现树脂漆膜的多交联网络结构。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径分析和热稳定测试等对树脂漆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乙烯基单体与醇酸酯的质量比为18/60、HEAA和有机硅预聚物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4.8%时、亚麻油酸的油度为40%时,树脂分散体透明,粒径分布均匀,漆膜的表干时间为39 min,实干时间为39 h,硬度和抗冲击性分别为1 H和48 kg·cm,附着力为0级,耐老化达15 d,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介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酸树脂 接枝共聚 硬度 抗冲击性 耐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海鹏 汪进文 +3 位作者 董春雷 朱刚 杜官本 邓书端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为消除传统人造板的甲醛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将木薯淀粉(CS)降解后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制备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S-AAGC)胶黏剂,并对其外观、黏度、固含量等基本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为消除传统人造板的甲醛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将木薯淀粉(CS)降解后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制备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S-AAGC)胶黏剂,并对其外观、黏度、固含量等基本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及扫描电镜(SEM)分析其固化性能,探究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AM)的物质的量比对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胶黏剂外观为乳白色均一液体,随着丙烯酰胺添加量的增加,共聚物的黏度也随之增加;丙烯酰胺上的双键与淀粉中的羟基发生了反应;当n(淀粉基本单元)∶n(AM)=1∶5时,相应的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胶合性能相对最好,以其制备的胶合板干状剪切强度为1.46 MPa、(23±2)℃冷水浸泡24 h后的剪切强度为0.87 MPa、(63±1)℃热水浸泡3 h后的剪切强度为0.84 MPa,符合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对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丙烯酰胺 木材胶黏剂 接枝共聚 胶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AM/ADH 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木材胶黏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栋栋 程力 +2 位作者 马丕明 洪雁 顾正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61-165,共5页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接枝到玉米淀粉上,通过DAAM的酮羰基(C=O)与己二酸二酰肼(ADH)间的酮肼交联反应,制备了DAAM/ADH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胶黏剂。通过胶黏剂的接枝率、接枝单体分布以及刨花板性能确定了最...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接枝到玉米淀粉上,通过DAAM的酮羰基(C=O)与己二酸二酰肼(ADH)间的酮肼交联反应,制备了DAAM/ADH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胶黏剂。通过胶黏剂的接枝率、接枝单体分布以及刨花板性能确定了最佳DAAM添加量,利用FT-IR、TGA和SEM表征了接枝和交联改性对胶黏剂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AAM添加量为45 g时效果最佳,接枝率为16.75%,DAAM在淀粉上的分布最均匀,制备的刨花板断裂模量为10.56 MPa,弹性模量为1741.33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8.5%,接枝和交联反应成功进行,并且提高了胶黏剂的储藏稳定性、抵抗破坏的能力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胶黏剂 双丙酮丙烯酰胺 己二酸二酰肼 接枝共聚 酮肼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短绒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宏声 马雪 +2 位作者 丁成立 朱筱 胡灿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棉短绒(MCC)为原料、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单体、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bisacrylamide)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式共聚制备水凝胶绿色絮凝材料。考察了体系共聚时... 以棉短绒(MCC)为原料、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单体、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bisacrylamide)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式共聚制备水凝胶绿色絮凝材料。考察了体系共聚时间、共聚温度、APS投加量和单体质量比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和Zeta电位等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对高岭土模拟废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当AM与MCC质量比为5∶1、引发剂投加质量为0.06 g、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时,可制得较高接枝率的产品,且其对pH为3、7、11高岭土悬浊液(300 mg/L)的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8.6%、97.6%和98.3%,表现出良好的絮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短绒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和 绿色絮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合成树脂技术及性能改进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立科 林洋 +1 位作者 关彦军 袁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80,共7页
聚氯乙烯(PVC)合成化学的进展主要聚焦于内增塑和减少分子链缺陷结构。对于前者,方法包括:利用PVC分子链中C—Cl键的亲核取代反应及后续的点击反应等引入小分子增塑官能团;利用活性C—Cl键的接枝聚合引入大分子接枝链;自由基共聚合引入... 聚氯乙烯(PVC)合成化学的进展主要聚焦于内增塑和减少分子链缺陷结构。对于前者,方法包括:利用PVC分子链中C—Cl键的亲核取代反应及后续的点击反应等引入小分子增塑官能团;利用活性C—Cl键的接枝聚合引入大分子接枝链;自由基共聚合引入自增塑功能单体,如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醚酯的共聚物展现出了优异的内增塑性能;可控自由基聚合合成嵌段聚合物等。这些方法虽然制备了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 g)的PVC共聚物,但反应物的高成本和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还存在挑战。在工业生产技术方面,讨论了影响PVC树脂颗粒特性的工艺因素,重点介绍了连续引发剂加入(CiD)技术。CiD技术可以将PVC的聚合反应时间缩短到240min,同时通过降低叔氯的含量而显著提高PVC产品的热稳定性。作为平衡氯碱工业氯气的主要产品,PVC树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是不可替代的,提升生产技术和改进产品质量,开发新的PVC共聚树脂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内增塑 共聚合 接枝聚合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李晴 谭欣 +3 位作者 周卫宝 徐石江 汪睿琪 李文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5-1394,共10页
染料废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众多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是处理染料废水最简单、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笔者以稻壳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稻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吸附材料,并系... 染料废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众多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是处理染料废水最简单、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笔者以稻壳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稻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吸附材料,并系统研究了水凝胶制备过程中纤维素用量、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水凝胶吸附剂吸附水中亚甲基蓝(MB)的影响。同时,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水凝胶吸附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当m(纤维素)∶m(丙烯酸)∶m(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烷磺酸)∶m(过硫酸铵)∶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60∶350∶75∶10∶40时,水凝胶吸附剂对水中MB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稻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最佳的吸附条件为pH值=6.0、温度308 K。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最佳的吸附条件下稻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对水中MB的Langmuir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2170.0 mg·g^(-1)。此外,稻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对MB有较好的循环吸附性能,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5 g·L^(-1)时,吸附剂在经过5次吸附-脱附后对400 mg·L^(-1) MB溶液中MB的吸附量仍有658.3 mg·g^(-1),去除率保持在82.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接枝共聚 水凝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甾型侧链液晶聚硅氧烷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8
作者 潘彦伶 王瑶 +2 位作者 辛士刚 初增泽 孙秋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首先制备了向列型液晶单体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乙酯(M_(1))和胆甾型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_(2)),然后将M_(1)和M_(2)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接枝共聚,合成了侧链液晶聚合物(P_(1)—P_(5)),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 首先制备了向列型液晶单体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乙酯(M_(1))和胆甾型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_(2)),然后将M_(1)和M_(2)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接枝共聚,合成了侧链液晶聚合物(P_(1)—P_(5)),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差示量热(DSC)、热重(TG)、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手段表征了液晶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P_(1)没有液晶性能和旋光活性,P_(2)—P_(5)表现出胆甾相的液晶性能和右旋的旋光活性。随着M_(2)单体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与清亮点(T_(c))逐渐升高,液晶相温度区间由61.4℃增加到120.5℃,尤其P_(5)在升降温过程中均存在选择性反射现象。此外,聚合物P_(1)—P_(5)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液晶聚合物 液晶聚硅氧烷 接枝共聚 胆甾相 选择性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絮凝剂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50
9
作者 葛学武 徐相凌 +2 位作者 张志成 陆玉 叶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分离提纯方法、接枝产物的表征方法及絮凝实验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合 丙烯酰胺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粉表面固相接枝及其表征 被引量:26
10
作者 顾辉 柴超 +1 位作者 张志谦 魏月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法在聚丙烯(PP)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法在聚丙烯(PP)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MAH-g-PP的接枝效果和晶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粉 固相接枝 马来酸酐 接枝率 MAH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21
11
作者 孙建平 孟令杰 +2 位作者 吴洪才 陈兴华 胡友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研究经过热处理的改性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 790cm-1、85 0cm-1(物理改性淀粉的特征吸收峰 )和 172 0cm-1(聚丙烯酸的特征吸收峰 )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引发剂过硫酸铵浓度、丙烯酸浓度... 研究经过热处理的改性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 790cm-1、85 0cm-1(物理改性淀粉的特征吸收峰 )和 172 0cm-1(聚丙烯酸的特征吸收峰 )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引发剂过硫酸铵浓度、丙烯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当 ρ(淀粉 ) =70 g/L、t =6 0℃、反应时间为 3h、c〔(NH4) 2 S2 O8〕 =3 0× 10 -3 mol/L、c(丙烯酸 ) =0 4 2mol/L时 ,合成胶粘剂的初粘力为 10 0 % ,吸水率为 15 0 14 % ,吸油率为 2 0 6 % ,其压制的纸板冲击强度为 3 2 5kN/m ,拉伸强度为 3 75MPa ,与纯淀粉粘接剂相比较 ,所压制纸板的应用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改性淀粉 丙烯酸 接枝共聚反应 合成 应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法合成聚丙烯接枝丙烯酸 被引量:19
12
作者 邬润德 童筱莉 杨正龙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5-89,共5页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以水相悬浮法合成聚丙烯接枝丙烯酸。通过反应条件、组分等因素对PP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 ,确定较佳配比工艺条件 :溶胀时间 80min;反应温度 90℃ ;反应时间90min ;在氮气气氛中 ,丙烯酸 7% ;过氧化二...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以水相悬浮法合成聚丙烯接枝丙烯酸。通过反应条件、组分等因素对PP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 ,确定较佳配比工艺条件 :溶胀时间 80min;反应温度 90℃ ;反应时间90min ;在氮气气氛中 ,丙烯酸 7% ;过氧化二苯甲酰 3 .3 % ;二甲苯 2 5% ;水和聚丙烯的重量比为 3∶1 ;若加入适量催化剂 ( 1 -1 .7% )异氰尿酸三烯丙酯能显著提高接枝率。用此PP -g-AA作PP/CaCO3 、PP/PA6复合物的相容剂 ,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接枝共聚 悬浮溶胀接枝 丙烯酸 聚丙烯接枝丙烯酸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柳明珠 张守汉 吴靖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本工作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浓度为0.769mol/L,引发剂浓度为2.632mmol/L,淀粉预处理温度为8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2h 为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 土豆淀粉 接枝共聚 接枝率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离子引发壳聚糖与MMA接枝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杜秀英 张维邦 +1 位作者 曾汉民 许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乙酸水溶液中,以铈盐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氮气存在下,壳聚糖与MMA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百分比及均聚物百分含量依赖于反应温度、时间和引发剂的浓度,但不依赖于单体的浓度。表观活化能为74.4kJ/mol。接枝物不溶... 在乙酸水溶液中,以铈盐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氮气存在下,壳聚糖与MMA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百分比及均聚物百分含量依赖于反应温度、时间和引发剂的浓度,但不依赖于单体的浓度。表观活化能为74.4kJ/mol。接枝物不溶于壳聚糖的溶剂,在丙酮中发生溶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离子 壳聚糖 接枝共聚 聚丙烯酸甲酯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凹凸棒复合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溶胀行为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俊平 刘瑞凤 +1 位作者 李安 王爱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凹凸棒复合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凹凸棒含量、单体浓度、交联剂含量和引发剂含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T-IR和SEM对接枝反应机理和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树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胀行为进...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凹凸棒复合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凹凸棒含量、单体浓度、交联剂含量和引发剂含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T-IR和SEM对接枝反应机理和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树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凹凸棒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吸水性树脂在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达到了2645g/g和112g/g,树脂耐盐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凹凸棒 接枝共聚 溶胀行为 超强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接枝共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林春香 詹怀宇 +1 位作者 刘明华 付时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5,共6页
综述了纤维素接枝共聚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的非均相接枝共聚和均相接枝共聚,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研究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关键词 纤维素 接枝共聚 非均相 均相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盐引发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潘松汉 王真智 +2 位作者 王贞 黎国康 施燕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本文研究了以锰盐为引发体系的淀粉和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除了研究一般反应条件如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之外,还着重研究了淀粉用量、介质pH值、淀粉团粒大小对接枝的影响,以探讨淀粉在接枝共... 本文研究了以锰盐为引发体系的淀粉和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除了研究一般反应条件如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之外,还着重研究了淀粉用量、介质pH值、淀粉团粒大小对接枝的影响,以探讨淀粉在接枝共聚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盐 引发剂 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钱欣 程蓉 郑荣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8,40,共4页
提出了以高替代率的淀粉醋酸酯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制备生物降解淀粉塑料的新工艺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过硫酸铵作引发剂、且其浓度为 0 0 1mol/L ,单体浓度为 2 1mol/L ,反应温度 45℃ ,聚合时间1 ... 提出了以高替代率的淀粉醋酸酯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制备生物降解淀粉塑料的新工艺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过硫酸铵作引发剂、且其浓度为 0 0 1mol/L ,单体浓度为 2 1mol/L ,反应温度 45℃ ,聚合时间1 30min时 ,淀粉醋酸的接枝率与接枝效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淀粉-醋酸乙烯酯 淀粉醋酸 替代率 接枝共聚 生物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产物结构表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展云 彭惠梅 +3 位作者 蒋林斌 王东耀 刘汝锋 尚小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设计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方法表征产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淀粉=3.5,丙烯...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设计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方法表征产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淀粉=3.5,丙烯酸中和度=83.3%,过硫酸钾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0%和0.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产物吸水率>800g/g。聚合过程中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并且接枝反应破坏了淀粉颗粒结晶结构,接枝产物趋于无定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 木薯淀粉 丙烯酸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羽毛处理铬鞣废水中Cr(Ⅲ)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闻欣 陈宗良 +1 位作者 卢荣 余凤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146,17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对羽毛进行接枝改性,以改性羽毛角蛋白处理铬鞣废水,探讨了铬鞣废水的处理量、铬鞣废水pH值、吸附时间等对铬离子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1.5g改性羽毛处理22mL铬鞣废水,铬鞣废水pH为4.5,静态吸附20h。
关键词 羽毛 接枝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