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对接被动捕获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孟令帅 谷海涛 +1 位作者 李明烁 张明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针对目前水下机器人水下对接困难,对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拖曳绳索对接方式设计并搭建出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对接被动捕获装置。该装置利用对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撞力实现水下捕获,结构简单,对接成功率高,具有对水下... 针对目前水下机器人水下对接困难,对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拖曳绳索对接方式设计并搭建出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对接被动捕获装置。该装置利用对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撞力实现水下捕获,结构简单,对接成功率高,具有对水下机器人导引、捕获及释放功能。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几种捕获式水下对接方式研究现状,设计被动捕获装置总体结构及工作流程;重点研究该装置对碰撞对接过程中捕获装置与对接杆/对接绳接触过程中的理论分析及力学特性;搭建被动捕获装置模型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水面环境能实现对水下机器人的成功捕获对接,对水下对接装置方向的总体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未来海洋观测系统以及海洋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水下对接 被动捕获装置 结构设计 力学分析 碰撞分析 理论计算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工况的铲式落布车车身设计与优化
2
作者 宋栓军 尚长伟 +1 位作者 张家豪 周进良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261,共10页
为解决当前落布车车身重、无法适应不同幅宽布辊、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落布过程中的7种工况,基于拓扑优化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轻量化、高稳定性的铲式落布车。首先对车身基本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载荷分配与车轮位置的关系。... 为解决当前落布车车身重、无法适应不同幅宽布辊、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落布过程中的7种工况,基于拓扑优化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轻量化、高稳定性的铲式落布车。首先对车身基本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载荷分配与车轮位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7种工况下的静态结构分析得到影响车身结构的权重比,将各工况的权重比、车身振动特征和模态参数作为车身拓扑优化问题的依据条件,随后对其形状尺寸进行优化,以此获得最优车身结构设计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落布车的车身刚度、模态等性能。结果表明,考虑多工况的优化方案其车身减重32.5%,各工况下稳定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结构 轻量化 力学分析 多工况 拓扑优化 仿真分析 落布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E优化的新能源汽车空调风口下支板热流道模具设计
3
作者 程越 左桂兰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7,共8页
针对新能源汽车空调分口下支板塑件的成型设计了一副两板热流道模具。模具设计难点主要有2个,一是由于塑件形状复杂而致使其浇注系统难于开设,二是塑件异形结构特征多而自动脱模困难。基于此,首先运用CAE优化并设计了模腔的浇注系统和... 针对新能源汽车空调分口下支板塑件的成型设计了一副两板热流道模具。模具设计难点主要有2个,一是由于塑件形状复杂而致使其浇注系统难于开设,二是塑件异形结构特征多而自动脱模困难。基于此,首先运用CAE优化并设计了模腔的浇注系统和仿形冷却系统,浇注系统采用冷热复合浇注系统,浇口为矩形截面侧浇口,初始尺寸为8 mm×2 mm。冷却使用11条φ12 mm管道进行冷却,初始进口水温25℃,优化获得模腔注塑压力小于28 MPa,塑件翘曲变形小于2.275 mm,成型精度MT4~MT5级,注塑周期小于30 s。针对塑件的脱模难题,设置了4个滑块机构及6个斜顶机构用于塑件的自动脱模。斜顶机构中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交叉斜顶机构,斜顶的斜顶座改进为斜导柱辅助驱动的滑动斜顶座,有效地减小了斜顶杆运动阻力,保证了机构的使用寿命,机构中关键设计参数取值为滑动座驱动斜导柱斜角α=12°,斜圆顶杆顶出角度β=9°,滑动座滑槽导向角度θ=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下支板 热流道 注塑模具 滑块机构 模流分析 交叉斜顶机构 模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政策下居民出行意向多群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建军 柳倩 +1 位作者 卢霄娟 程思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为研究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不同群体居民出行意向影响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提出新能源汽车政策下居民出行意向多群组模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整合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响应程度以及低碳理念,构建新能源汽车政策下居民出行意向模型... 为研究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不同群体居民出行意向影响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提出新能源汽车政策下居民出行意向多群组模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整合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响应程度以及低碳理念,构建新能源汽车政策下居民出行意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修正,划分多群组,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不同出行方式偏好群体影响机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响应以及低碳理念对出行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以及行为意向的影响在不同出行方式偏好下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越积极、低碳理念越强,则选择新能源汽车或公共交通出行的意向越强;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响应越积极,则选择新能源汽车出行的意向越强;改善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响应,可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通过提升居民的低碳理念,可提高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或新能源汽车出行的意向.研究可为通过交通政策调整居民出行意向以及制定交通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意向影响机理 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 新能源汽车政策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复合材料车身及保险杠结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全世 宋云 李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4-128,107,共6页
本文根据材料性能试验结果,将实际采用的玻璃钢材料简化成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然后对复合材料保险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验证了这种简化计算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并能减少计算的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又对电动汽车的复合... 本文根据材料性能试验结果,将实际采用的玻璃钢材料简化成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然后对复合材料保险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验证了这种简化计算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并能减少计算的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又对电动汽车的复合材料车身-车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结构分析,验证了玻璃钢较适合作为电动汽车车身材料,同时,证明了采用加强筋、预埋件等特殊工艺以加强车身的整体及局部刚度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身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流分析法在大型客车车身结构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高云凯 李翠 +1 位作者 崔玲 谢明聪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11,共4页
当前客车普遍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车身质量增加与应力集中并存现象。运用NASTRAN软件,研究了一种提取结构内力的方法(即力流分析法),该方法可以直观显示复杂构件的受力情况,为车身设计提供有利依据。采用该方法对某大型客车车... 当前客车普遍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车身质量增加与应力集中并存现象。运用NASTRAN软件,研究了一种提取结构内力的方法(即力流分析法),该方法可以直观显示复杂构件的受力情况,为车身设计提供有利依据。采用该方法对某大型客车车身右侧围骨架进行力流分析,提出了结构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车身 结构内力 力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体理论和瞬态动力学方法的中压直流快速操作机构结构强度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杨 张含天 +3 位作者 张友鹏 吴益飞 郭安详 丁炬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1,97,共7页
中压直流断路器快速操作机构的结构强度分析一直是机构设计和优化中的难点问题。笔者基于柔性体理论和瞬态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中压直流断路器快速操作机构结构强度分析的全柔性体动力学模型。相比于传统的仿真模型,提出了机构斥力... 中压直流断路器快速操作机构的结构强度分析一直是机构设计和优化中的难点问题。笔者基于柔性体理论和瞬态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中压直流断路器快速操作机构结构强度分析的全柔性体动力学模型。相比于传统的仿真模型,提出了机构斥力盘分布式载荷的施加方法,并且考虑了机构高速运动过程的洛伦兹力和惯性力耦合作用,可以更精确地求解运动部件的应力分布。文中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机构高速分闸过程可动部件的结构强度,获得了关键部件的动态应力应变分布并且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对,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高速机构结构强度优化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操作机构 结构强度分析 柔性体 分布式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形车车架的静态性能分析与结构改进 被引量:5
8
作者 明显诚 朱才朝 冉险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对全地形车车架在复杂路况下的断裂、裂纹等现象进行研究,在Unigraphics软件中建立车架的数据模型,用通用数据格式parasolid将模型导入到ANSYS环境中,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理论分析静工况下全地形车架的强度特性,探讨了承载... 对全地形车车架在复杂路况下的断裂、裂纹等现象进行研究,在Unigraphics软件中建立车架的数据模型,用通用数据格式parasolid将模型导入到ANSYS环境中,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理论分析静工况下全地形车架的强度特性,探讨了承载式车架不同部位的受力特性,并就车架薄弱位置提出结构改进方法,对全地形车进行改进前后的强度试验,验证该改进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形车 车架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子板结构刚度模态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海江 肖丽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共3页
以车身部件翼子板为研究对象,运用Hyperwork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将翼子板CATIA模型导入专业网格划分软件Hypermesh并进行几何清理,之后以壳单元为基本单元,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求解器OptiStruct对翼子板进行结构... 以车身部件翼子板为研究对象,运用Hyperwork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将翼子板CATIA模型导入专业网格划分软件Hypermesh并进行几何清理,之后以壳单元为基本单元,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求解器OptiStruct对翼子板进行结构分析和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翼子板局部应力较大的现象,提出了增加加强筋的结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有限元分析 结构分析 模态分析 HYPERME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前掠翼无人机翼身连动机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旭 刘文法 +2 位作者 米康 陈鹏 任智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变前掠翼无人机设计了一种翼身连动机构,使无人机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在直机翼、前掠翼、三角翼之间进行气动布局转换,从而在整个任务飞行过程都能达到性能最佳。该连动机构为一环形卡槽式结构,在连接翼梁的卡槽两端布置有4个油腔,通... 针对变前掠翼无人机设计了一种翼身连动机构,使无人机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在直机翼、前掠翼、三角翼之间进行气动布局转换,从而在整个任务飞行过程都能达到性能最佳。该连动机构为一环形卡槽式结构,在连接翼梁的卡槽两端布置有4个油腔,通过电磁活门控制高压油液驱动翼梁旋转,从而完成机翼的转换。该结构使翼升力在翼根的应力集中通过环形槽两侧的作用点被分散,避免了因翼根加固所导致的结构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变前掠翼 翼身连动 液压控制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车虚拟样机的车体结构拓扑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华顺刚 赵海波 +1 位作者 朱志豪 张丽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基于整车零部件几何模型,结合车体的有限元网格划分及模态分析,构建履带装甲车辆刚柔混合虚拟样机,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输出若干关键时间点车体承受的荷载.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将荷载加载到车体有限元模型上,对车体进行... 基于整车零部件几何模型,结合车体的有限元网格划分及模态分析,构建履带装甲车辆刚柔混合虚拟样机,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输出若干关键时间点车体承受的荷载.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将荷载加载到车体有限元模型上,对车体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和多荷载步拓扑优化.根据拓扑优化结果修改车体局部结构,并重新构建虚拟样机模型再次进行仿真分析,将应力和变形分析结果与原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合动力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进行结构拓扑优化,可以改善关键零部件的力学性能,提高刚强度,为改善装甲车辆的结构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结构 结构动力学仿真 有限元分析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池盖多面及双层滑块脱模机构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志红 海争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1,共4页
针对某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盖注塑成型时侧向脱模要求多的问题,设计了两板式热流道结构模具;应用CAE模流分析软件对浇注系统进行了成型可行性设计验证;结合4个侧面的脱模需要,采用气缸驱动前模抽芯机构、斜导柱驱动后模抽芯机构、斜导柱... 针对某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盖注塑成型时侧向脱模要求多的问题,设计了两板式热流道结构模具;应用CAE模流分析软件对浇注系统进行了成型可行性设计验证;结合4个侧面的脱模需要,采用气缸驱动前模抽芯机构、斜导柱驱动后模抽芯机构、斜导柱驱动双层复合滑块分层抽芯机构等实现了塑件4个侧面结构特征的脱模;顶出机构采用双油缸驱动+顶针顶出结构方式。模具结构新颖,各机构动作可靠,顺利地实现了该塑件的自动化注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CAE分析 滑块机构 结构设计 脱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翼无人机嗡鸣气动弹性响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军 马晓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8-595,共8页
提出一种嗡鸣响应分析的CFD/CSD耦合方法,并采用气动结构松耦合技术研究了无尾飞翼无人机的方向舵嗡鸣响应及其引起的副翼、升降舵及襟翼的振动时域响应特性。首先建立较为详细的无尾飞翼无人机结构模型和气动模型,基于雷诺平均的N-S方... 提出一种嗡鸣响应分析的CFD/CSD耦合方法,并采用气动结构松耦合技术研究了无尾飞翼无人机的方向舵嗡鸣响应及其引起的副翼、升降舵及襟翼的振动时域响应特性。首先建立较为详细的无尾飞翼无人机结构模型和气动模型,基于雷诺平均的N-S方程建立流体控制方程和结构动力学方程的耦合求解技术;气动与结构耦合交界面精确匹配,并选取三维插值技术进行耦合界面结构变形位移与气动力载荷数据的传递;基于LU-SGS子迭代的时间推进技术和HLLEW的空间离散方法进行气动载荷的计算,湍流模型采用SST湍流模型;其中气动动网格变形技术采用非结构动网格,动网格更新技术采用弹簧近似光滑和局部网格重构组合方法。首先进行飞翼无人机气动弹性响应特性分析,验证松耦合技术的合理性并为方向舵偏转引起的嗡鸣响应分析提供参考;其次在方向舵嗡鸣响应分析时在方向舵转轴端部设置方向舵偏转运动的约束,基于提出的气动结构松耦合方法计算无尾飞翼无人机方向舵偏转引起的方向舵嗡鸣和全机的方向舵、副翼、升降舵及襟翼振动的时域响应;并研究了旋转角频率和飞行高度参数变化对飞翼无人机全机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旋转角频率对方向舵的偏转响应和副翼、升降舵及襟翼的振动响应频率影响较大;而飞行高度对嗡鸣气弹响应频率并没有影响;且方向舵是振动位移和结构变形的危险区域,研究方法及内容可为飞翼无人机工程振动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无人机 嗡鸣 松耦合 方向舵 副翼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车体的有限元分析和结构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万林 徐从昌 +2 位作者 王震虎 王哲阳 李落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7-614,640,共9页
为探究新型轻质铝合金车身的设计方法,本文中以铝合金下车体为例,重点探讨铝合金车体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结构的整体评估方法。首先采用shell单元模拟铝合金焊缝,建立车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基础性能进行仿真,其结果与弯扭刚度和模态实... 为探究新型轻质铝合金车身的设计方法,本文中以铝合金下车体为例,重点探讨铝合金车体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结构的整体评估方法。首先采用shell单元模拟铝合金焊缝,建立车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基础性能进行仿真,其结果与弯扭刚度和模态实验的对比,弯曲刚度、扭转刚度、1阶弯曲模态和1阶扭转模态的误差分别为-2.45%,-3.59%,-3.43%和-2.73%,验证了铝合金车体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然后为评估车体的传力性能,引入广义结构刚度的概念,通过对车体传力路径的识别,确定车体结构中的薄弱区域,并进行结构改进。改进后,在质量稍有增加(0.19 kg)的情况下,车体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1阶弯曲模态和1阶扭转模态分别提升了5.59%,1.99%,2.42%和0.65%,表明了基于广义结构刚度的车体整体结构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车体 有限元分析 广义结构刚度 结构评估方法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鸵鸟足型沙地履带板设计及牵引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干霖杰 黄青青 陈劭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3-680,共8页
为了提高作业机械在松软沙地上的牵引性能,基于鸵鸟足的越沙机理,设计了一款沙地履带板。以该款履带板的结构参数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力学理论建立了履带板-沙地牵引力数学模型,结合正交实验方法进行了不同形式履带板在沙地上运动的有限... 为了提高作业机械在松软沙地上的牵引性能,基于鸵鸟足的越沙机理,设计了一款沙地履带板。以该款履带板的结构参数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力学理论建立了履带板-沙地牵引力数学模型,结合正交实验方法进行了不同形式履带板在沙地上运动的有限元分析,并通过实车实验验证了该款履带板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履带板宽度及履刺高度对牵引性能的影响最大;每增加一块基准履带板,其牵引力增幅大约是单块受力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板 车辆地面力学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牵引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空气弹簧通用性能检测台机械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小娟 王建兵 +1 位作者 郭慧明 方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介绍了新型地铁车辆空气弹簧通用性能检测台的机械结构设计,包括同步链轮传动系统、通用型夹具、压力加载机构、下底座及空气弹簧附加气室等主要部件。对压力加载横梁、下底座和滚珠丝杠三大关键受力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强度校核。... 介绍了新型地铁车辆空气弹簧通用性能检测台的机械结构设计,包括同步链轮传动系统、通用型夹具、压力加载机构、下底座及空气弹簧附加气室等主要部件。对压力加载横梁、下底座和滚珠丝杠三大关键受力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强度校核。研制的空气弹簧通用性能检测台为检修部门在车辆日常保养和维修过程中对判断空气弹簧系统的性能状态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空气弹簧 性能检测台 机械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V的AUV布放回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明烁 孟令帅 +2 位作者 谷海涛 曹新星 张明远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0-656,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布放回收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自动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低、危险性高等问题,研制了一款基于无人水面船(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的AUV自主布放回收系统。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常用AUV布放... 为了解决目前布放回收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自动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低、危险性高等问题,研制了一款基于无人水面船(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的AUV自主布放回收系统。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常用AUV布放回收方式和布放回收系统,设计了AUV布放回收系统,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其次,分别从力学分析、数值仿真等角度研究了布放回收系统的动力学、静力学及接触碰撞问题;最后,搭建了系统原理样机并进行了陆上实验和湖上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布放回收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简单、通用性好,可以有效提高AUV自主布放回收的效率。所设计的基于USV的AUV布放回收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机器人 布放回收系统 结构设计 力学分析 湖上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动力学修改技术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铁 王增伟 +3 位作者 廖毅 陈丹华 覃智威 朱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228,共7页
针对传统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动力学修改技术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频响函数预测被动部件频响函数,结合工况数据识别耦合力,实现路径贡献量分析。采用数值案例对该方法进行演示,验证其理论的... 针对传统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动力学修改技术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频响函数预测被动部件频响函数,结合工况数据识别耦合力,实现路径贡献量分析。采用数值案例对该方法进行演示,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针对轿车车身振动问题进行应用研究,选取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加速度和车内底板处加速度作为振动传递分析的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的被动部件频响函数与试验测试值吻合,可以在不拆分系统的情况下得到与传统TPA精度相仿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工程可行性和应用简便性,为开展轿车车身NVH性能分析提供可借鉴的新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路径分析 结构修改 车身振动 频响函数 响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体结构飞行器热力耦合场下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垒 马贵春 +2 位作者 段连成 夏吝时 徐秀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以导弹天线罩回转体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迎风面峰值热环境850℃、最大均布载荷0.3 MPa的极端工况下,分别求得回转体结构的温度场、静力场和热力耦合场下的变形与应力分布;同时求得该结构在不发生破坏情况下的最大安全... 以导弹天线罩回转体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迎风面峰值热环境850℃、最大均布载荷0.3 MPa的极端工况下,分别求得回转体结构的温度场、静力场和热力耦合场下的变形与应力分布;同时求得该结构在不发生破坏情况下的最大安全载荷。结果表明:在温度场下回转体结构表面沿径向具有较大温度梯度,回转体结构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回转体结构与内部连接环轴向交界的环向位置处;温度载荷是影响回转体结构应力应变的主要因素。在保证结构完整性的情况下,回转体结构的最大安全载荷为1.0 MPa。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薄壁回转体结构的地面性能试验及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体 飞行器 热力耦合 仿真分析 均布载荷 有限元法 温度场 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列车车体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建国 王雷 臧建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8-62,67,共6页
以列车车体围护结构为对象,通过试验对不同环境情况下不同隔热方案的围护结构样件传热系数进行测试,并基于计算流体运动学对车体围护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传热系数进行模拟计算。对比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影响围护结构隔... 以列车车体围护结构为对象,通过试验对不同环境情况下不同隔热方案的围护结构样件传热系数进行测试,并基于计算流体运动学对车体围护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传热系数进行模拟计算。对比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影响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的因素有:围护结构中的透气防寒材料是否与空气直接接触,围护结构内部环境湿度大小,以及材料之间的安装缝隙大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车体 围护结构 隔热性能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