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制方式对九叶青花椒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饶胜其 徐富慧 +4 位作者 伏晴晴 梅小飞 刘美琴 杨振泉 王智荣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70,共15页
干制是花椒采后重要的加工处理环节之一,对花椒的品质有较大影响。探究了自然阴干(shade drying,S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热泵干燥(hot pump drying,HPD)、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D)、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FD)及汽... 干制是花椒采后重要的加工处理环节之一,对花椒的品质有较大影响。探究了自然阴干(shade drying,S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热泵干燥(hot pump drying,HPD)、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D)、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FD)及汽蒸预处理(pretreatment by steaming,PS)结合5种干制方式的复合处理对九叶青花椒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ogarithimc和Weibull模型对几种方式下青花椒水分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度较好。PS能有效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但会显著降低挥发油含量。FD和PSFD能较好地保留青花椒中的叶绿素、麻味物质、总酚和总黄酮,但会导致极低的破壳率和挥发油含量。MD和PSMD的干燥速率最高,仅需约30 min即能完成干制过程,且保留了较高含量的麻味物质,但MD和PSMD处理的青花椒的色泽和形态较差。SD和HAD处理的青花椒的色泽和植物化学成分含量总体上都处于较低水平;而PS和HPD复合处理的青花椒色泽与市售一级青花椒较为接近,其挥发油(4.00 mL/100 g)、麻味物质(60.21 mg/g)、总酚(31.81 mg/g)和总黄酮(93.32 mg/g)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干燥方式对青花椒的品质具有显著影响,破壳率和D-柠檬烯、麻味物质、总黄酮及叶绿素a的含量是影响不同干制青花椒品质差异的主要因素;各种干制青花椒综合得分排序前6位的依次为PSF D-青花椒、F D-青花椒、PSHP D-青花椒、HP D-青花椒、PSM D-青花椒和M D-青花椒。可根据干制成本和产品用途,选择适宜的青花椒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干制方式 汽蒸预处理 干燥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方式对面团液相理化性质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林江涛 何馨怡 +3 位作者 岳清华 刘晓倩 袁梦 张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3-88,共6页
均匀且细腻的气室是馒头品质的重要指标,面团液相对气室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通过超速离心分离出的作为面团薄层液膜模型的面团液相为研究对象,该文研究了一次发酵、快速二次发酵和老面发酵对面团液相理化性质(成分、表观黏度、表面... 均匀且细腻的气室是馒头品质的重要指标,面团液相对气室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通过超速离心分离出的作为面团薄层液膜模型的面团液相为研究对象,该文研究了一次发酵、快速二次发酵和老面发酵对面团液相理化性质(成分、表观黏度、表面张力、泡沫稳定性)、面团发酵流变特性及馒头品质(比容、质构、气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方式显著影响面团液相得率,一次发酵面团液相的得率最低,老面发酵面团液相的得率最高。3种发酵方式面团液相的表观黏度都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其大小依次为:一次发酵>老面发酵>快速二次发酵,且高黏度的面团液相有较高的起泡能力和较差的泡沫稳定性。发酵方式也显著影响面团持气性、馒头比容和气孔分布,其中老面发酵面团气体保留率最高,蒸制出的馒头气孔平均面积最小,较低的表面张力、适中的黏度及泡沫稳定性可能是老面发酵馒头气孔均匀细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方式 馒头品质 面团液相 流变特性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SIS法综合评价黄精的不同加工方式
3
作者 王鑫 杨晨曦 +3 位作者 张一鹏 史昕鸿 杨梦媛 马永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8-167,共10页
目的黄精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药食同源植物,为了降低加工过程给黄精产品品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它在九蒸九制、热风烘干、真空冷冻、微波干燥等4种加工过程中的有效成分(黄精多糖、黄酮、多酚、皂苷)含量、美拉德反应导致的褐变度、5-... 目的黄精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药食同源植物,为了降低加工过程给黄精产品品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它在九蒸九制、热风烘干、真空冷冻、微波干燥等4种加工过程中的有效成分(黄精多糖、黄酮、多酚、皂苷)含量、美拉德反应导致的褐变度、5-羟甲基糠醛含量、黄精多糖体外降糖能力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多元指标的黄精加工方式评价体系,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法评价黄精的不同加工方式,探究黄精的最佳加工方式。方法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在加工过程中黄精受影响程度最大的3个指标为黄精多糖(16.23%)、褐变度(14.82%)、多糖降血糖能力(α-淀粉酶13.03%,α-葡萄糖苷酶14.65%)。经九蒸九制后,黄精的多糖降血糖能力最好。结果在黄精的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55.89%,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45.03%。结论对九蒸九制、热风烘干、真空冷冻、微波干燥等4种加工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分排序依次为真空冷冻、九蒸九制、微波干燥、热风烘干。该结论为依据黄精不同应用需求(如药用价值保留、营养成分维持、工业化生产效率等)精准选择加工工艺提供了量化参考,同时也为降低黄精加工过程中的有效成分损耗、提升资源利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加工方式 TOPSIS 真空冷冻 九蒸九制 微波干燥 热风烘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蒸汽技术对烤鱼“外酥里嫩”品质特性和风味的影响
4
作者 米鑫鑫 郑茜 +3 位作者 唐密 戴宏杰 马良 张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1-71,共11页
通过与传统烘烤模式进行对比,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200~300℃)过热蒸汽技术对烤鱼“外酥里嫩”品质形成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蒸汽技术在形成烤鱼“外酥里嫩”的品质特性方面表现更佳。具体表现为:随烤制温度升高,烤... 通过与传统烘烤模式进行对比,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200~300℃)过热蒸汽技术对烤鱼“外酥里嫩”品质形成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蒸汽技术在形成烤鱼“外酥里嫩”的品质特性方面表现更佳。具体表现为:随烤制温度升高,烤鱼出品率不断降低,而过热蒸汽模式出品率则高于烘烤模式(P>0.05);且240℃时,鱼皮色泽和脆度达到最佳状态,此时过热蒸汽模式鱼肉剪切力、硬度和咀嚼性均低于烘烤模式。从微观结构看,高温导致肌原纤维结构破坏严重,而过热蒸汽能更好地保持肌原纤维完整性。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烘烤和过热蒸汽模式烤鱼分别鉴定出45种和4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说明过热蒸汽在保留和激发烤鱼风味方面更具优势。总体上,不同烤制方式及温度对鱼皮的色泽和脆度、鱼肉的质地和风味等食用品质具有一定影响,其中过热蒸汽在保持烤鱼“外酥里嫩”方面具有可替代传统烘烤模式的优势。该研究为过热蒸汽技术在预制烤鱼的生产应用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鱼 过热蒸汽 烘烤 热加工方式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AM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彭敏 郭梦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4-18,共5页
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教育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学科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STEAM素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科整合与技能培养三个方面。STEAM教育的本土化发展需要... 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教育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学科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STEAM素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科整合与技能培养三个方面。STEAM教育的本土化发展需要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教学环境;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STEAM素养;加快师资培养,促进STEAM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课程资源 教学方式 师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a-Al尖晶石催化剂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文杰 冯阳 +5 位作者 王俊刚 陈从标 马中义 郗宏娟 侯博 杨晓峰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反应中,Cu-Al尖晶石催化剂因具有低成本和高选择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该反应的理想催化剂,但其催化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采取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Al尖晶石催化剂,并将其用于MSR反应中。结... 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反应中,Cu-Al尖晶石催化剂因具有低成本和高选择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该反应的理想催化剂,但其催化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采取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Al尖晶石催化剂,并将其用于MSR反应中。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在MSR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是由于其比表面积最大,有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摩尔分数的稀土元素La对共沉淀法制备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的引入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还会导致Cu-Al尖晶石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由于部分La进入尖晶石结构中,从而改变了Cu-Al尖晶石阳离子的分布情况,并使晶粒尺寸减小。因此,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La可以提升Cu-Al尖晶石的MSR反应性能,而过量的La会导致催化剂表面形成LaAlO3,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Cu-La-Al尖晶石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制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式烘烤烟叶高温蒸汽回潮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文帅 胡彬彬 +5 位作者 闫伸 姜永雷 宋正熊 遆晋松 宋朝鹏 赵浩宾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8,共9页
【目的】确定箱式烘烤烟叶关键工艺参数,为箱式烘烤烟叶回潮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温蒸汽回潮房回潮设备,对箱式烘烤烟叶高温蒸汽回潮工艺进行研究。以前期炉内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和后期炉内温度为试验因素,以单位能耗、烟... 【目的】确定箱式烘烤烟叶关键工艺参数,为箱式烘烤烟叶回潮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温蒸汽回潮房回潮设备,对箱式烘烤烟叶高温蒸汽回潮工艺进行研究。以前期炉内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和后期炉内温度为试验因素,以单位能耗、烟叶硬度为试验指标,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进行赋权计算综合评分值,并结合响应面法(RSM)和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进行参数优化及预测。【结果】前期炉内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和后期炉内温度对烟叶综合评分值的影响显著,其中后期炉内温度对烟叶综合评分值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转换点含水率和前期炉内温度。RSM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箱式烘烤烟叶最佳回潮工艺的预测性能均较佳,其中RSM模型的R2=0.9792,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R2=0.9692。经RSM优化的箱式烘烤烟叶回潮工艺参数为:前期炉内温度111.00℃、转换点含水率10.00%、后期炉内温度114.00℃,综合评分值的预测值为23.17,试验实际值为22.91;GA-BP神经网络优化得到的箱式烘烤烟叶回潮工艺参数为:前期炉内温度112.00℃、转换点含水率11.00%、后期炉内温度114.00℃,综合评分值的预测值为22.77,试验实际值为22.95;GA-BP神经网络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0.80%,优于RSM的相对误差1.12%。【结论】GA-BP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确定箱式烘烤烟叶最佳回潮工艺,该研究可为箱式烘烤烟叶回潮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式烘烤 高温蒸汽 回潮工艺 响应面法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权法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高乌头根酒蒸工艺研究
8
作者 马佳荣 王玉辉 +2 位作者 李莉 赵敏 李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乌头根炮制工艺的影响,开展了单因素考察试验。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的权重,以三者的综合评分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确定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高乌头根重量15%的加酒量、闷润时间2 h、蒸制时间5 h、蒸制温度127℃、蒸制压力0.15 MPa。本研究拓宽了高乌头根炮制方法且所建立的炮制工艺评价体系准确、可信,为高乌头根炮制相关研究及临床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熵权法 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 酒蒸高乌头根 总生物碱 高乌甲素 冉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糟蒸汽爆破工艺优化及蒸汽爆破白酒糟体外营养价值评定
9
作者 汝昕潼 张硕清 +3 位作者 李文强 续航 张遨然 李建平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76-4888,共13页
本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对蒸汽爆破处理白酒糟的工艺参数(维压时间、汽爆压强、含水量)进行优化,并利用体外仿生消化系统对蒸汽爆破白酒糟进行营养价值评定。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维压时间(2、4、6、8、10 min)、汽爆压强(0.3、0.6、... 本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对蒸汽爆破处理白酒糟的工艺参数(维压时间、汽爆压强、含水量)进行优化,并利用体外仿生消化系统对蒸汽爆破白酒糟进行营养价值评定。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维压时间(2、4、6、8、10 min)、汽爆压强(0.3、0.6、0.9、1.2、1.5 MPa)、含水量(30%、40%、50%、60%、70%)3个参数对白酒糟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蒸汽爆破白酒糟的工艺参数。将单因素试验所得的最优条件设定为响应面设计的中心点,以维压时间、汽爆压强、含水量为试验因素,以NDF含量为响应值,建立响应值与3个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图,以确定蒸汽爆破白酒糟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维压时间和汽爆压强对白酒糟中NDF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含水量对白酒糟中NDF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响应面法得到的蒸汽爆破白酒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维压时间8 min、汽爆压强1.1 MPa、含水量60%,在此条件下,NDF含量降低了27.39%。蒸汽爆破后的白酒糟纤维结构受到破坏,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进一步表明,蒸汽爆破有效破坏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结构,降低了结晶度,增加了纤维的无定形区及表面孔隙率;此外,蒸汽爆破还极显著降低了白酒糟中霉菌毒素含量(P<0.01)。体外仿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蒸汽爆破使白酒糟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增加(P<0.01),总能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蒸汽爆破可显著改善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并提高其饲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白酒糟 响应面法 体外仿生消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方式及小麦品种对酒酿馒头贮藏期间淀粉老化的影响
10
作者 刘晓媛 陈秋怡 +3 位作者 孙嘉欣 余鸿飞 涂剑秋 夏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4-103,共10页
为探究4℃贮藏7 d酒酿馒头内部淀粉老化与包装方式及小麦品种间的关系,以‘郑麦113’、‘扬麦20’、‘信麦129’为原料制作酒酿馒头后进行无包装和密封包装处理,分析其贮藏期内水分、质构特性、淀粉有序性及微观结构、感官品质变化,并以... 为探究4℃贮藏7 d酒酿馒头内部淀粉老化与包装方式及小麦品种间的关系,以‘郑麦113’、‘扬麦20’、‘信麦129’为原料制作酒酿馒头后进行无包装和密封包装处理,分析其贮藏期内水分、质构特性、淀粉有序性及微观结构、感官品质变化,并以Avrami方程评价其内部淀粉老化趋势。结果表明:相较于同组小麦而言,‘郑麦113’的直链淀粉含量及‘信麦129’的支链淀粉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扬麦20’的粗蛋白含量则无显著差异。贮藏期内无包装‘郑麦113’及密封包装‘扬麦20’样品硬度增加,无包装‘扬麦20’样品弹性增加,密封包装‘信麦129’样品硬度无显著变化;红外图谱表明(1047/1025)cm^(−1)比值较高的无包装‘郑麦113’与密封包装‘扬麦20’样品内部淀粉均呈现有序性转化;感官及微观结构表明三组无包装样品均开裂且断裂处可见糊化淀粉颗粒;三组密封包装样品外观完整但内部气孔模糊;以硬度指标构建Avrami动力方程表明无包装‘郑麦113’与密封包装‘扬麦20’样品内淀粉老化结晶速率较高。综上,采用‘信麦129’及密封包装处理可有效延缓4℃贮藏酒酿馒头内部淀粉老化,有效改善其储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酿馒头 包装方式 小麦品种 淀粉老化 质构特性 AVRAMI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竹粉纤维组分降解复合酶筛选及工艺优化
11
作者 韩倩男 李宁 +6 位作者 郑梓 谢春艳 刘正群 闫峻 刘静波 穆淑琴 孙超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63-487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适用于蒸汽爆破竹粉的复合酶,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蒸汽爆破竹粉还原性糖含量并降低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试验首先从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 本试验旨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适用于蒸汽爆破竹粉的复合酶,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蒸汽爆破竹粉还原性糖含量并降低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试验首先从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6种单酶中选出酶解蒸汽爆破竹粉后还原性糖含量较高的3种,并对这3种酶进行添加量的筛选,确定各酶适宜添加量。然后以还原性糖含量、纤维素降解率和半纤维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加权法计算出酶解效果,以3种单酶的不同添加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9(3~4)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复合酶的适宜添加量。最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的酶解条件(时间、料水比、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3种单酶酶解蒸汽爆破竹粉后还原性糖含量均提高了90%以上,酶解效果较好。2)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复合酶适宜添加量为纤维素酶2.5%,β-葡萄糖苷酶2.0%,木聚糖酶1.2%,且3种酶的作用效果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3)复合酶在酶解时间74 h、料水比1∶5 g/mL、温度46℃时,酶解效果最好,此时纤维素降解率为12.61%,半纤维素降解率为26.04%,还原性糖含量为176.41 mg/g,酶解效果为57.830 7,优化后酶解效果较优化前提高了20.96%。综上所述,本试验优化后的复合酶可以降低蒸汽爆破竹粉纤维组分含量,并提高还原性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竹粉 复合酶 正交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蒸汽爆破工艺参数
12
作者 王晋晋 李磊 +4 位作者 段海涛 张新春 李永平 曹广芝 张志帅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317-6327,共11页
本试验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蒸汽爆破工艺参数。将干燥的亚麻籽研磨成粉末作为底物进行蒸汽爆破处理。首先以蛋白质溶解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蒸汽爆破工艺中的含水量、压强和维压时间进行优化,设定含水量分别为17... 本试验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蒸汽爆破工艺参数。将干燥的亚麻籽研磨成粉末作为底物进行蒸汽爆破处理。首先以蛋白质溶解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蒸汽爆破工艺中的含水量、压强和维压时间进行优化,设定含水量分别为17%、19%、21%、23%、25%,压强分别为0.4、0.5、0.6、0.7、0.8 MPa,维压时间分别为20、40、60、80、100 s;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含水量、压强和维压时间为自变量,以蛋白质溶解度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含水量、压强和维压时间这3个蒸汽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并验证。结果显示:1)含水量和压强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维压时间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显著(P<0.05),含水量和压强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地影响蛋白质溶解度(P<0.01)。2)亚麻籽的最佳蒸汽爆破工艺参数为含水量23.11%,压强0.65 MPa,维压时间57.52 s,在此条件下亚麻籽的蛋白质溶解度预测值为79.05%,验证值为79.35%,误差<0.4%。3)亚麻籽的粗蛋白质含量在蒸汽爆破前后无明显变化,均约为24%;蒸汽爆破处理使亚麻籽的蛋白质溶解度从69.00%提升至79.35%,提升了约10%。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蒸汽爆破后α-螺旋比例降低,β-折叠与无规则卷曲比例增加,表明蒸汽爆破使亚麻籽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从有序向无序转化。综上可知,运用响应面法可有效优化亚麻籽蒸汽爆破工艺参数,蒸汽爆破处理可改善亚麻籽的蛋白质溶解度,其机制与蛋白质二级结构有序性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亚麻籽 蛋白质溶解度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PC-PLC-PID的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抗干扰稳定控制方法
13
作者 方小明 刘艳梨 田大海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5,共7页
在电镀线镀槽液化学反应热效应干扰下,电镀线镀槽需要不断补偿散失热量或增加冷却负荷以维持槽液设定温度,难以在每个电镀反应周期内对温度变化进行稳定控制,导致温度控制偏差较大。为此,提出应用GPCPLC-PID的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抗干扰稳... 在电镀线镀槽液化学反应热效应干扰下,电镀线镀槽需要不断补偿散失热量或增加冷却负荷以维持槽液设定温度,难以在每个电镀反应周期内对温度变化进行稳定控制,导致温度控制偏差较大。为此,提出应用GPCPLC-PID的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抗干扰稳定控制方法。考虑电镀反应温度变化,基于灵敏度系数校准电镀线镀槽液温度传感数据,能够在温度干扰下捕捉温度变化;在PLC控制器上,运用广义预测控制方法(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预测镀槽在化学反应热效应干扰下补偿热量或增强冷却时的温度变化趋势,对温度控制律进行校正滚动抗干扰优化;将最优控制律输出的温度调整实时扰动偏差前馈值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通过前馈偏差补偿跟踪响应温度变化,实现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抗干扰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感知电镀线镀槽液温度,通过GPC预测电镀线镀槽液温度变化趋势,降低了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控制的偏差,增强了控制抗干扰能力,为电镀线镀槽液温度稳定控制提供了强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器 PLC技术 广义预测控制方法 温度传感器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量分离法的主蒸汽管道地震易损度分析及评价研究
14
作者 王骥骁 陆瑜滢 +1 位作者 弓振邦 周航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7-763,共7页
管道地震易损度分析是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地震易损度分析的关键内容。核级管道由于存在系统复杂、布置多样、构件繁多等固有特征,管道地震易损度分析技术一直存在卡点。通过深入研究频率与地震裕度之间的影响,在管道抗震力学分析基础上... 管道地震易损度分析是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地震易损度分析的关键内容。核级管道由于存在系统复杂、布置多样、构件繁多等固有特征,管道地震易损度分析技术一直存在卡点。通过深入研究频率与地震裕度之间的影响,在管道抗震力学分析基础上,基于管道系统固有频率、地震反应谱等地震动响应力学参量关系,完成管道能力因子的定量评价研究,提出一套基于变量分离法的管道易损度分析方案。并应用该方案准确评价了某核电工程的主蒸汽管道易损度,成功实现了管道系统地震易损度的定量化评价,为核电厂风险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概率安全评估 主蒸汽管道 易损度分析 变量分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特性的12Cr1MoVG钢早期蠕变损伤诊断
15
作者 张皓琦 沈正祥 +5 位作者 张月莹 王杜 俞鑫 徐佳敏 余志远 孔凡玉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7,共10页
材质劣化是锅炉主蒸汽管道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快速定量化表征以蠕变损伤为主的性能劣化问题,明确性能退化遵循的规律,是主蒸汽管道高温蠕变损伤检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主蒸汽管道12Cr1MoVG钢在580℃、110 MPa条件下出现的高温... 材质劣化是锅炉主蒸汽管道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快速定量化表征以蠕变损伤为主的性能劣化问题,明确性能退化遵循的规律,是主蒸汽管道高温蠕变损伤检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主蒸汽管道12Cr1MoVG钢在580℃、110 MPa条件下出现的高温蠕变损伤问题,采用磁矫顽力测定法和磁巴克豪森噪音法对不同损伤程度的蠕变试样进行检测,获取不同蠕变状态下相对应的磁参量特征值,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技术分析了不同蠕变状态下12Cr1MoVG钢的微观组织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磁参量特征值对12Cr1MoVG钢组织微尺度损伤变化非常灵敏,可作为预测材料早期蠕变损伤的判断指标,将磁信号突变位置视作可能率先发生蠕变断裂的位置,并以此对后期出现的蠕变裂纹提前预警,为主蒸汽管道高温损伤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蠕变损伤 主蒸汽管道 磁矫顽力测定法 磁巴克豪森噪音法 微观组织演化 损伤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STEAM教育的课堂教学变革 被引量:61
16
作者 袁磊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9-103,128,共6页
STEAM教育与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高度一致性,核心素养的养成与STEAM教育的出发点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为了在社会转型期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人才。该文在分析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STEAM教育在教学目标上由学科素养向核心素养... STEAM教育与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高度一致性,核心素养的养成与STEAM教育的出发点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为了在社会转型期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人才。该文在分析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STEAM教育在教学目标上由学科素养向核心素养转变、教学内容由单一性项目向专题性项目转变、教学方式由特定方式到多样化转变、学习结果由问题解决向内涵理解转变、教学评价从过程评价向动态评价五个方面的课堂教学变革,期望通过课堂变革得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加速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培育更多的21世纪创新型复合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steam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汽轮机轴系扭振参数计算分析
17
作者 樊卿 汪昌勇 +2 位作者 周强 帅志昂 何超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某核电1000 MW汽轮机组为进口设备,供货方未提供汽轮机组轴系的等效转动惯量、等效扭转刚度及轴系扭振频率等参数,该参数对于解决扭振问题及开展振荡风险评估等均至关重要。根据模化理论建立了汽轮机轴系的等效三维模型,对轴系的扭转振... 某核电1000 MW汽轮机组为进口设备,供货方未提供汽轮机组轴系的等效转动惯量、等效扭转刚度及轴系扭振频率等参数,该参数对于解决扭振问题及开展振荡风险评估等均至关重要。根据模化理论建立了汽轮机轴系的等效三维模型,对轴系的扭转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应变能法计算了转子等效扭转刚度,解决了该机组因为缺失扭振参数无法开展振荡风险评估等问题,为电厂和汽轮机生产厂家提供了计算汽轮机组轴系扭振参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组 轴系 扭振 模态分析 应变能法 扭转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AM教育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 被引量:18
18
作者 秦晓宇 徐伟 詹先旭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8期80-82,共3页
益智玩具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而STEA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将STEAM教育理念运用于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可以使益智功能更全面,使玩具有更高的教育意义。本文从STEAM教育的内涵、其与儿童益智玩具的关系、STEAM玩具的分类... 益智玩具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而STEA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将STEAM教育理念运用于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可以使益智功能更全面,使玩具有更高的教育意义。本文从STEAM教育的内涵、其与儿童益智玩具的关系、STEAM玩具的分类、STEAM玩具的设计要求这几方面探讨STEAM教育在儿童益智玩具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基于这一理念设计了一款名为DRIFT COLOR PLATE的儿童益智玩具,结合科学和艺术两方面的知识,完成了设计实践,希望为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儿童益智玩具 玩具设计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朝英 郑路 +1 位作者 明安刚 王亚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4,共7页
为了准确高效批量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比色管代替消煮管,蒸汽加热消煮土壤,利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有机碳。并将此方法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常规通用)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 为了准确高效批量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比色管代替消煮管,蒸汽加热消煮土壤,利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有机碳。并将此方法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常规通用)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9%~9.41%,回收率为92.21%~97.63%。方法精密度及准确性良好。所测结果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拟合的回归方程:y(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0.947x(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1.621(r^(2)=0.933),两者呈良好的相关性。用两种方法测定200个土壤有机碳,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的检测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68%,人工操作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44%,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无需使用硫酸亚铁,重铬酸钾、硫酸和水用量为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的40%。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省工省时,人员工作强度低,试剂用量少,环境危害降低,检测准确高效,经济安全,可推荐为大批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浴 流动分析仪法 土壤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时热处理的虾夷扇贝精准开壳方法及品质分析
20
作者 倪锦 谈佳玉 +1 位作者 张军文 沈建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6,共12页
针对生鲜虾夷扇贝人工开壳存在开壳难和效率低,传统热处理开壳易影响生鲜品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瞬时热处理的虾夷扇贝精准开壳方法。为了探明虾夷扇贝瞬时热处理的精准开壳方法,通过测定虾夷扇贝的体型特征参数,构建精准化蒸汽喷射开壳... 针对生鲜虾夷扇贝人工开壳存在开壳难和效率低,传统热处理开壳易影响生鲜品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瞬时热处理的虾夷扇贝精准开壳方法。为了探明虾夷扇贝瞬时热处理的精准开壳方法,通过测定虾夷扇贝的体型特征参数,构建精准化蒸汽喷射开壳方法;对比不同瞬时热处理条件下虾夷扇贝的开壳完整率、色差、汁液损失率等,结合感官评价分析,确定最优的瞬时开壳参数。结果显示:相对于140℃蒸汽,在160℃蒸汽作用下,虾夷扇贝的开口宽度更大,开壳拉力值更小,开壳完整率更高,因此确定瞬时热处理的热源温度为160℃;蒸汽喷射时间越长,虾夷扇贝的开壳难度越小,开口宽度越大,综合感官评定,确定瞬时热处理的蒸汽喷射时间2 s。壳长110~120 mm,壳厚22~25 mm,质量为100~125 g/枚的虾夷扇贝,采用蒸汽喷射(160℃、2 s),虾夷扇贝开壳后的开壳完整率100%,汁液流失率0.86%。研究表明,采用瞬时热处理精准开壳能够较好地保持虾夷扇贝生鲜品质,为其自动化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蒸汽 开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