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风冷近基模小型固体电光调Q激光器研究
1
作者 吕锋 梁为 李靖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88,共5页
为了获得一种可在测距、目标指示等场景下使用的激光器,采用光线传输矩阵仿真分析了望远镜腔,用热阻计算分析了体内传热过程和表面散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了一种可在40℃环境温度中运行的风冷近基模小型固体电光调Q激... 为了获得一种可在测距、目标指示等场景下使用的激光器,采用光线传输矩阵仿真分析了望远镜腔,用热阻计算分析了体内传热过程和表面散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了一种可在40℃环境温度中运行的风冷近基模小型固体电光调Q激光器,并取得了重复频率10 Hz、单脉冲能量100 mJ、光束质量因子M_(2)=1.31、脉宽10 ns、发散角0.6 mrad的1064 nm激光输出。结果表明,该激光器适合在测距、目标指示等要求激光器具有高单脉冲能量、高峰值功率、高光束质量等特点的场景下使用。这一结果对激光测距、激光指示等应用方面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风冷激光器 光线传输矩阵 稳态热阻 望远镜腔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转移张量的LEO目标短期误差传播及碰撞概率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鹏 柴华 白显宗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目前低轨区域空间目标数量不断增加且航天器轨道机动能力越来越强。结合LEO机动目标快速碰撞预警对于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需求,在J2模型假设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转移张量的短期状态误差传播方法。该方法从航天器相对运动的角度,引入... 目前低轨区域空间目标数量不断增加且航天器轨道机动能力越来越强。结合LEO机动目标快速碰撞预警对于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需求,在J2模型假设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转移张量的短期状态误差传播方法。该方法从航天器相对运动的角度,引入二阶状态转移张量来描述误差传播的非线性特征,给出了误差传播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碰撞概率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于LEO目标短期误差传播及碰撞概率计算具有良好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目标 相对运动 误差传播 状态转移矩阵 状态转移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Tikhonov正则化方法在结构激励识别与响应重构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雪文 彭珍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9-1476,共8页
为了改善传递矩阵的病态性,实现利用结构有限测量信息对结构外部激励与未知响应的有效重构,提出了一种用于结构激励识别与响应重构的改进Tikhonov正则化方法。首先,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传递矩阵,并推导结构外部激励识别与响应重构方程... 为了改善传递矩阵的病态性,实现利用结构有限测量信息对结构外部激励与未知响应的有效重构,提出了一种用于结构激励识别与响应重构的改进Tikhonov正则化方法。首先,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传递矩阵,并推导结构外部激励识别与响应重构方程。其次,采用改进Tikhonov正则化方法改善传递矩阵的病态性,得到激励方程的正则化解,并结合结构需重构位置对应的传递矩阵重构未知加速度响应。最后,分别对平面二维桁架和简支梁进行数值仿真和试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改善传递矩阵的病态性,提高结构激励识别与响应重构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识别 响应重构 状态空间 传递矩阵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多变条件下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的动态编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华岭 刘全顺 +1 位作者 刘仁宝 Cornelis Reiman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煤矿企业面对多变的内外部条件 ,处于动态、随机、模糊环境下 .在这种环境下 ,企业如何编制合理的生产计划 ,并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是一个关键问题 .应用多阶段决策理论 ,结合随机与模糊理论 ,构造了企业多阶段动态发展模型 ,建立了全... 煤矿企业面对多变的内外部条件 ,处于动态、随机、模糊环境下 .在这种环境下 ,企业如何编制合理的生产计划 ,并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是一个关键问题 .应用多阶段决策理论 ,结合随机与模糊理论 ,构造了企业多阶段动态发展模型 ,建立了全状态转移矩阵、随机权矩阵 .并对生产接续计划进行编制 ,力争对多阶段决策理论和随机模糊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企业 生产计划 模糊决策 全状态转移矩阵 随机权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光子晶体超晶格的多通道滤波器 被引量:2
5
作者 邓立儿 王永生 +2 位作者 周鑫荣 罗亚衡 王东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55,共3页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由两种具有特定散射关系的一维光子晶体交替排列所形成的一维光子晶体超晶格的光学特性,讨论了势垒宽度,势阱宽度及势阱数目对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超晶格的结构,可以调节在光子禁带中透射带的数目、...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由两种具有特定散射关系的一维光子晶体交替排列所形成的一维光子晶体超晶格的光学特性,讨论了势垒宽度,势阱宽度及势阱数目对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超晶格的结构,可以调节在光子禁带中透射带的数目、透射带中透射峰的数目,并且这些透射峰都具有很高的品质因子.这种光子晶体超晶格结构有望作为多通道滤波器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及集成光学系统中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超晶格 定域态 传输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可夫模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金星 洪延姬 +2 位作者 张明亮 叶继飞 王俊花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3期244-246,249,共4页
马尔可夫模型在系统可用性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马尔可夫模型求解系统可用性的关键,是分析系统可能状态,并且计算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提出了系统可能状态分析的新方法,进一步根据单元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提出了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 马尔可夫模型在系统可用性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马尔可夫模型求解系统可用性的关键,是分析系统可能状态,并且计算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提出了系统可能状态分析的新方法,进一步根据单元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提出了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析计算的新方法,所提出的方法,概念清晰,便于编程计算,可用于马尔可夫模型,计算系统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可夫模型 系统状态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直角坐标系下分层地基的传递矩阵解 被引量:15
7
作者 艾智勇 吴超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6,共4页
从直角坐标系下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控制方程出发,构造出一组解耦变换,推导出非耦合的状态方程;利用二维Fourier变换以及Cayley-Hamilton定理得到了单层地基的传递矩阵;然后根据边界条件和层间结合条件利用矩阵传递技术,得出了多层地基... 从直角坐标系下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控制方程出发,构造出一组解耦变换,推导出非耦合的状态方程;利用二维Fourier变换以及Cayley-Hamilton定理得到了单层地基的传递矩阵;然后根据边界条件和层间结合条件利用矩阵传递技术,得出了多层地基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传递矩阵解。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将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弹性半无限体地基模型而言,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是吻合的;而且土的分层性对土中位移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变换 状态方程 传递矩阵 多层地基 任意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式框架分析的状态变量传递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建国 于传君 蒋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1-46,共6页
取杆端位移和对应的杆端力作为状态变量 ,利用传递矩阵和逐层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壁式框架。文章取框架的每一层作为基本单元 ,建立基本单元端部的状态变量与相邻基本单元端部状态变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分析过程中 ,框架层数的增加仅增加矩... 取杆端位移和对应的杆端力作为状态变量 ,利用传递矩阵和逐层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壁式框架。文章取框架的每一层作为基本单元 ,建立基本单元端部的状态变量与相邻基本单元端部状态变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分析过程中 ,框架层数的增加仅增加矩阵相乘的次数 ,而待求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目始终保持不变 ,从而提高了计算机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式框架分析 状态变量传递法 传递矩阵 矩阵位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模糊环境下企业动态生产计划编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宋华岭 Cornelis Reiman +1 位作者 翟从敏 刘丽娟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411-417,共7页
企业面对多变的内外部条件 ,处于动态、随机、模糊环境下 .在这种环境下 ,企业如何决策自己的发展规划 ,制定合理的计划 ,并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应用多阶段决策理论 ,结合随机与模糊理论 ,构造了企业多阶段动态发展... 企业面对多变的内外部条件 ,处于动态、随机、模糊环境下 .在这种环境下 ,企业如何决策自己的发展规划 ,制定合理的计划 ,并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应用多阶段决策理论 ,结合随机与模糊理论 ,构造了企业多阶段动态发展模型 ,建立了全状态转移矩阵 ,提出了随机熵权等概念 ,并对典型的动态发展与随机模糊企业系统——煤矿企业系统进行生产接续计划的编制 ,力争对多阶段决策理论和随机模糊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系统 多阶段随机模糊决策 随机熵权 动态生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SM的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结构特征分析——以中国入境旅游六大典型区域为例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1 位作者 郑鹏 亢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6,共7页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部表现为"等级式"集散模式,在中国西部表现为"等级式"与"接触式"并存的集散模式;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空间集中性十分突出,且集聚源区域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呈现高度重合性,尤其六大典型区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极其显著;中国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空间的梯级差异化特征鲜明,整体呈现"东—西递进式"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移态矩阵 入境旅游流 集聚与扩散 地域结构 入境旅游典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机组的实用非线性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韩忠旭 齐小红 刘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5,共8页
该文应用数学方法对多变量机炉协调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推导出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对该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与线性增量形数学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在理论上解释单... 该文应用数学方法对多变量机炉协调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推导出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对该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与线性增量形数学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在理论上解释单元机组受控对象数学模型的特性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北仑电厂600MW单元机组的仿真试验曲线与现场实时趋势曲线进行比较,证明了文中所论之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非线性 机炉协调 仿真模型 状态空间 传递函数 矩阵 系统辩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芮筱亭 何斌 +1 位作者 陆毓琪 贠来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4,共6页
该文在多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解决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的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通过该方法和其它方法的数值算例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通常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相比,该方法涉... 该文在多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解决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的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通过该方法和其它方法的数值算例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通常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相比,该方法涉及矩阵阶次低,无需总体系统动力学方程。该方法为解决一般刚柔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多体系统 传递矩阵 状态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框架分析的状态变量传递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国 于传君 蒋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6-10,共5页
取杆端位移和对应的杆端力作为状态变量,利用传递矩阵和逐段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多层框架,并建立了单跨多层框架的传递矩阵。在分析过程中,框架层数的增加只增加计算过程中的矩阵相乘的次数,而待求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目始终保持不变,从... 取杆端位移和对应的杆端力作为状态变量,利用传递矩阵和逐段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多层框架,并建立了单跨多层框架的传递矩阵。在分析过程中,框架层数的增加只增加计算过程中的矩阵相乘的次数,而待求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目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提高了计算机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框架 传递矩阵 框架 状态变量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主轴偏心状态传递矩阵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杰 陈小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分析电主轴的结构组成并进行简化建模,针对电主轴的偏心状态,采用电磁学对其进行力学分析;基于传递矩阵法对分段电主轴的简化模型进行机械动力学分析,对轴系的典型单元的状态进行了数学描述,递推出整个轴系的传递矩阵;综合电磁学与机械... 分析电主轴的结构组成并进行简化建模,针对电主轴的偏心状态,采用电磁学对其进行力学分析;基于传递矩阵法对分段电主轴的简化模型进行机械动力学分析,对轴系的典型单元的状态进行了数学描述,递推出整个轴系的传递矩阵;综合电磁学与机械动力学的分析结果,修改部分典型单元的状态矩阵,根据电主轴整体的边界条件,得到偏心电主轴的传递矩阵方程即轴系的频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偏心 动力学 传递矩阵 状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昊 程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
为了获得功能梯度材料的高精度损伤识别方法,本文基于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状态空间变量进行变量替换,求得了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通过分析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影响,采用扭转弹簧模拟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贡献... 为了获得功能梯度材料的高精度损伤识别方法,本文基于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状态空间变量进行变量替换,求得了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通过分析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影响,采用扭转弹簧模拟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贡献,建立了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表面裂纹传递矩阵,并且推导了复杂边界条件下多跨梁的理论模型。通过将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单一目标函数优化问题,并将增广拉格朗日算法与差分进化算法相结合对结构进行损伤识别。计算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快等特点,且适用于复杂边界条件下多损伤模型的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传递矩阵法 损伤识别 功能梯度材料 指数梯度 复杂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结构振动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万浩川 李以农 郑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177,182,共6页
针对传递矩阵法中状态向量一阶导数计算复杂问题,改进状态向量的选取。不据边界条件而据方程选取状态向量,可大大简化状态向量一阶导数计算过程。在状态向量与边界条件之间引入关联矩阵,使传递矩阵求解过程更加简单。以圆柱壳振动方程为... 针对传递矩阵法中状态向量一阶导数计算复杂问题,改进状态向量的选取。不据边界条件而据方程选取状态向量,可大大简化状态向量一阶导数计算过程。在状态向量与边界条件之间引入关联矩阵,使传递矩阵求解过程更加简单。以圆柱壳振动方程为例,介绍改进的传递矩阵法并证明其正确性。通过求解约束阻尼圆柱壳表明,该方法求解多自由度复杂振动方程优点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传递矩阵法 状态向量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多层框架分析的状态变量传递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建国 于传君 蒋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20,共7页
取柱端位移和对应的柱端力作为状态变量,利用传递矩阵和逐段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多跨多层框架。文章取框架的每一层作为一个单元,建立基本单元端部的状态变量到相邻单元端部状态变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分析过程中,框架层数的增加仅增加矩... 取柱端位移和对应的柱端力作为状态变量,利用传递矩阵和逐段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多跨多层框架。文章取框架的每一层作为一个单元,建立基本单元端部的状态变量到相邻单元端部状态变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分析过程中,框架层数的增加仅增加矩阵相乘的次数,而待求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目始终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多层框架 状态变量 矩阵位移法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模糊评判的雷达系统状态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建军 杨江平 房子成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6,33,共6页
雷达系统状态评价问题涉及因素多,且各因素大都具有模糊不确定性。在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理论的雷达系统状态评价方法。针对多因素判断矩阵难以满足一致性难题,采用传递矩阵实现了多组决策数... 雷达系统状态评价问题涉及因素多,且各因素大都具有模糊不确定性。在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理论的雷达系统状态评价方法。针对多因素判断矩阵难以满足一致性难题,采用传递矩阵实现了多组决策数据的一致性处理,从而获得指标的综合权值。针对因素指标类型的差异性,提出指标劣化程度的度量方法,并利用所构造的三角隶属函数对指标状态进行了模糊划分,最大综合隶属度即为对应雷达系统所处状态。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系统 层次分析法 三角隶属函数 传递矩阵 状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层状轴对称课题的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波 马松林 +1 位作者 徐光辉 钟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72-575,共4页
总结了求解轴对称层状半无限体的传递矩阵法 ,认为静态弹性、静态粘弹性、动态弹性和动态粘弹性轴对称层状半无限体都可以用统一的状态方程来描述 ,参照现代控制论中求解状态方程的方法 ,解出上述方程组 ,然后针对半无限体特殊的边界情... 总结了求解轴对称层状半无限体的传递矩阵法 ,认为静态弹性、静态粘弹性、动态弹性和动态粘弹性轴对称层状半无限体都可以用统一的状态方程来描述 ,参照现代控制论中求解状态方程的方法 ,解出上述方程组 ,然后针对半无限体特殊的边界情况进行了处理 ,并以动态问题为例 ,给出动态传递矩阵的具体表达式及已知表面状态向量时的应力、位移表达式 ,最后给出了传递矩阵的几点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层状半无限体 状态方程 传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静力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建鹏 李青宁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600,共5页
针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对结构受力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利用精细传递矩阵原理对其进行静力分析.采用三参数力学模型模拟半刚性连接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性能,用螺旋弹簧模拟节点连接的半刚性.根据精细传递矩阵法原理和结构的平衡微分方程,... 针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对结构受力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利用精细传递矩阵原理对其进行静力分析.采用三参数力学模型模拟半刚性连接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性能,用螺旋弹簧模拟节点连接的半刚性.根据精细传递矩阵法原理和结构的平衡微分方程,推导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静力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进行了算例计算.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可用于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最终校核;梁柱连接的半刚性使结构的内力发生重分布,进行钢框架结构分析及设计时应考虑半刚性连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传递矩阵法 状态向量 传递矩阵 门式钢框架 半刚性连接 有效刚度 静力分析 平衡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