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piral coiled tube: Effects of Reynolds number and curvature ratio 被引量:5
1
作者 YOO Geun-jong CHOI Hoon-ki DONG Wa-ry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471-476,共6页
Numer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spiral coiled tube heat exchanger.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spiral coiled tube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as total rotating angl... Numer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spiral coiled tube heat exchanger.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spiral coiled tube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as total rotating angle reached 12n. As the varying radius of curvature became a dominant flow parameter, three-dimensional flow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this flow together with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 while constant wall heat flux condition was set in thermal field. From the analysis, centrifugal force due to curvature effect is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role in behavior of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The centrifugal force enhances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to have generally higher values in the spiral coiled tube than those in the straight tube. Even then, friction factor and Nusselt number are found to follow the proportionality with square root of the Dean number. Individual effect of flow parameters of Reynolds number and curvature ratio was investigated and effect of Reynolds number is found to be stronger than that of curvatur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al coiled tube heat exchanger Reynolds number curvature ratio secondary flow friction factor Nusselt nu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hree formulations for eddy-current problems in a spiral coil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2
作者 石文泽 吴运新 +3 位作者 龚海 赵志然 范吉志 谭良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817-824,共8页
Thre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urrent density are compared. Formulation I is based on an incomplete equation for total current density (TCD). Formulations II and {I1 are based on inc... Thre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urrent density are compared. Formulation I is based on an incomplete equation for total current density (TCD). Formulations II and {I1 are based on incomplete and complete equations for source current density (SCD), respectively. Using the weak form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ree formulations were applied in a spiral coil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EMAT) example to solve magnetic vector potential (MVP). The input impedances calculated by Formulation III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s for Formulations I & II vary with coil diameter, coil spacing, lift-off distance and external excitation frequency, for the existence of eddy-current and skin & proximity effects. And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coil conductor also follows the same trend. It is better to choose Formulation I instead of Formulation Ili to solve MVP when the coil diameter is less than twice the skin depth for Formulation I is a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calcul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EMAT) eddy curr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skin and proximity effects spiral c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源热泵的水下螺旋盘管性能测试
3
作者 陈于飞 蔡文剑 +1 位作者 蔡慧 黄瑶瑶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1,88,共7页
针对地表水源热泵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在不同实际工况下的换热性能优化问题,搭建了基于PLC和Wincc上位机的测试平台,模拟出换热器和地表水源热泵联合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工况,并提出一种基于换热环境温差的测试方法,得到在实际工... 针对地表水源热泵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在不同实际工况下的换热性能优化问题,搭建了基于PLC和Wincc上位机的测试平台,模拟出换热器和地表水源热泵联合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工况,并提出一种基于换热环境温差的测试方法,得到在实际工况下换热器与环境温差不同时的换热效率。将每个长100 m的管道作为研究对象,测试螺旋盘管内不同流速下的流体与环境的温差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到在最佳的总传热系数下的管道水体流速和换热环境温差分别为0.8 m/s以及7℃,并结合水泵的实时功耗得到了最佳节能平衡点,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该实验方法也可以测试不同类型的水下换热器性能,为今后大规模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源热泵 传热系数 换热环境温差 水下螺旋盘管 管道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无线电能传输LCC-LCC磁集成印刷螺旋线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伟华 宋宇航 +2 位作者 闫孝姮 姚金姝 葛帅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289-5299,共11页
为实现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体积小型化以及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LCC-LCC磁集成印刷螺旋线圈(PSC)的心脏起搏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首先,建立线圈模型,研究在填充比率固定条件下PSC的匝宽和匝间距对传输效... 为实现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体积小型化以及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LCC-LCC磁集成印刷螺旋线圈(PSC)的心脏起搏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首先,建立线圈模型,研究在填充比率固定条件下PSC的匝宽和匝间距对传输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线圈参数;其次,建立非集成式和集成式耦合机构的仿真模型,计算不同偏移情况下两种耦合机构的磁场分布情况;最后,搭建非集成式与集成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验证集成结构在传输性能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在12mm的传输距离下,传输效率由62.3%提升至68.1%,输出功率提升了0.39W。此外,通过模拟计算无线充电过程中电场强度和比吸收率(SAR)值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集成式PCS的提出有助于推进心脏起搏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产品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心脏起搏器 磁集成 印刷螺旋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机铁磁性金属异物智能检测报警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庆 李洋 +2 位作者 尤泳 王德成 惠云婷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目的/意义]青贮机作业时,田间遗落的铁丝等铁磁性金属异物如果混入其喂入系统,将会对青贮机的关键零部件和牲畜脏器造成严重损伤。为了确保青贮机在田间作业时能准确、高效地检测出金属异物,本研究开发了一套性能优良的金属探测系统。... [目的/意义]青贮机作业时,田间遗落的铁丝等铁磁性金属异物如果混入其喂入系统,将会对青贮机的关键零部件和牲畜脏器造成严重损伤。为了确保青贮机在田间作业时能准确、高效地检测出金属异物,本研究开发了一套性能优良的金属探测系统。[方法]首先分析了青贮机金属检测原理,然后对平面螺旋线圈与圆柱线圈进行了仿真计算,选择平面螺旋线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式,确定了线圈的线径、内径、外径、层数以及频率,并对弯曲线圈与未弯曲线圈以及阵列线圈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进行了系统集成,搭建了青贮机模拟试验台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和讨论]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平面螺旋线圈磁通密度模变化范围明显大于圆柱线圈,且其电感灵敏度、电阻灵敏度和被测物涡流损耗要明显高于圆柱线圈;另一方面,平面线圈弯曲后电感灵敏度、电阻灵敏度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增强探测线圈的响应度。通过模拟台架试验,验证了该金属探测系统在探测距离小于70mm,对直径0.6 mm、长度20 mm铁丝报警率达到100%,且经过计算,系统响应时间为0.105 0 s,小于安全运输时间,系统可以在金属物到达切碎系统前及时停止。[结论]本研究设计出了一套青贮机金属异物探测系统,提出了一套金属探测线圈的优化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金属探测软硬件系统,通过试验验证了金属探测系统的功能,为青贮机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机 金属探测系统 电磁感应 平面螺旋线圈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耦合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良星 雷振欣 +3 位作者 赵浩翔 石尚 许向阳 向祖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221,共10页
为探究螺旋盘管式主换热器内的耦合流动传热机理,基于等长度分段模型,构建了以液态铅和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螺旋盘管式主换热器原型及模化比例样件的理论设计方法,并利用相似性原理完成了主换热器小比例样件设计。以主换热器小比例... 为探究螺旋盘管式主换热器内的耦合流动传热机理,基于等长度分段模型,构建了以液态铅和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螺旋盘管式主换热器原型及模化比例样件的理论设计方法,并利用相似性原理完成了主换热器小比例样件设计。以主换热器小比例样件为研究对象,通过SST k-ω湍流模型数值分析了液态铅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螺旋盘管换热器内的流动传热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螺旋盘管换热器内耦合流动传热性能主要受壳侧质量流量、管侧质量流量和壳侧工质入口温度影响;管侧超临界二氧化碳质量流量对螺旋盘管换热器内耦合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在超临界二氧化碳质量流量增加52.4%的条件下,螺旋管的平均表面换热系数增大了21.2%;在壳侧液态铅的质量流量和入口温度分别增大94.6%、20 K的情况下,螺旋管内的表面传热系数分别增大了5.5%、3.3%。该研究可为螺旋盘管式换热器的工况选择和高效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冷快堆 螺旋盘管换热器 模化比例样件 耦合流动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螺旋线圈电感参数解析计算模型研究
7
作者 侯峰 吴宏亮 +4 位作者 李安琪 周子梦 杨森 万小波 娄建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71,共7页
利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需电气连接即可实现电能传输的特性,电网监测设备可直接从电网高压侧取能.系统线圈电感参数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恒压增益、恒流增益、传输功率密切相关,因此对线圈的电感参数的精确建模尤为重要.首先... 利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需电气连接即可实现电能传输的特性,电网监测设备可直接从电网高压侧取能.系统线圈电感参数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恒压增益、恒流增益、传输功率密切相关,因此对线圈的电感参数的精确建模尤为重要.首先,将平面螺旋线圈等效为具有相同匝数的等间距同心圆,然后,从磁矢势的定义出发,推导并建立了平面螺旋线圈的互感和自感的解析表达式.先后基于Aglent 4294A和Comsol Multphysics对密集绕制型和松散绕制型平面螺旋线圈的电感分别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平面螺旋线圈的自感模型和互感模型的最大误差分别为4.12%和4.90%.因此,本文所提平面螺旋线圈电感参数解析计算模型具有较高计算准确度,同时兼顾密集绕制和松散绕制型线圈,无适用条件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电网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平面螺旋线圈 自感 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丝/尼龙螺旋线圈型人工肌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杨小慧 汪熙 +3 位作者 周志香 龙梅 曹岩 陈礼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6-240,共5页
将廉价的尼龙线和不锈钢丝混纺制备螺旋线圈型人工肌肉,探索尼龙线直径和不锈钢丝股数对人工肌肉的电热致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尼龙线直径的增加,不锈钢丝/尼龙人工肌肉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增长,在相同刺激时间下输出力和收缩率大... 将廉价的尼龙线和不锈钢丝混纺制备螺旋线圈型人工肌肉,探索尼龙线直径和不锈钢丝股数对人工肌肉的电热致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尼龙线直径的增加,不锈钢丝/尼龙人工肌肉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增长,在相同刺激时间下输出力和收缩率大幅提升,且输出力与尼龙线直径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不锈钢丝股数增加,人工肌肉的收缩率和输出力增大,3股不锈钢丝性能最优,50g恒定载荷下收缩率达17%,输出力达0.67N。可为聚合物基人工肌肉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尼龙线 不锈钢丝 螺旋线圈 电热致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挂面自动盘条装置设计与研究
9
作者 刘晓伟 寇子明 白秀秀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针对空心挂面盘条工作自动化程度低、效率差和工人劳动强度大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阿基米德螺线轨迹的自动盘条装置。利用PLC控制伺服电机实现盘条装置自动运行;利用Matlab软件研究笛卡尔坐标系下不同参数对阿基米德螺线轨迹的影响;利用A... 针对空心挂面盘条工作自动化程度低、效率差和工人劳动强度大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阿基米德螺线轨迹的自动盘条装置。利用PLC控制伺服电机实现盘条装置自动运行;利用Matlab软件研究笛卡尔坐标系下不同参数对阿基米德螺线轨迹的影响;利用Adams软件进行仿真计算,验证匀速阿基米德螺线的合理性;对盘条装置进行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进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自动盘条装置盘条效果良好,以直径30 mm面条为例,最小盘条半径为30 mm,最大盘条半径为350 mm,最大盘条层数为7层,最大盘条速度达到21 m/min,可以替代人工进行面条盘放。研究为空心挂面盘条工作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挂面 盘条装置 阿基米德螺线 运动学仿真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解析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翟国富 汪开灿 +2 位作者 王亚坤 苏日亮 康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47-154,3,共8页
目前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 acoustictransducer,EMAT)建模方法中存在有限元法计算时间较长,解析法建模不完整的问题。通过将圆柱永磁体等效为电流环并采用截断区域特征函数展开(truncated region eigen-function expansion,TR... 目前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 acoustictransducer,EMAT)建模方法中存在有限元法计算时间较长,解析法建模不完整的问题。通过将圆柱永磁体等效为电流环并采用截断区域特征函数展开(truncated region eigen-function expansion,TREE)方法,建立螺旋线圈EMAT完整解析模型,得到涡流、磁场、力场和线圈阻抗的表达式。随后以铝板探伤为背景,应用该模型分析静磁场及其产生的洛伦兹力分布规律,得到永磁体直径是线圈的1.5~2倍,厚度与其直径相等的设计原则;对比分析静磁场洛伦兹力和交变磁场洛伦兹力的频率、大小和分布规律。最后,结合有限元法和实验验证了模型和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换能器 解析建模 螺旋线圈 永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埋螺旋管地热换热器理论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余乐渊 赵军 +2 位作者 李新国 朱强 周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0-694,共5页
对竖埋螺旋埋管地热换热器建立了传热模型,分析了流量、土壤传热系数对热输出的影响,并计算了等效传热系数、竖埋螺旋埋管换热器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情况。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一竖埋螺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理论... 对竖埋螺旋埋管地热换热器建立了传热模型,分析了流量、土壤传热系数对热输出的影响,并计算了等效传热系数、竖埋螺旋埋管换热器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情况。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一竖埋螺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试值,并分析了热泵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竖埋螺旋管换热器 理论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平板通道内置螺旋线圈流动传热特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玉峰 田茂诚 +1 位作者 张冠敏 姜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61,共7页
通过实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内置螺旋线圈平行平板通道的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对于无扰流填充物的平板通道,螺旋线圈的应用能够显著地强化传热,相同Re数下Nu数增幅为29%~141%,相应地阻力系数增幅为26%~175%。数... 通过实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内置螺旋线圈平行平板通道的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对于无扰流填充物的平板通道,螺旋线圈的应用能够显著地强化传热,相同Re数下Nu数增幅为29%~141%,相应地阻力系数增幅为26%~175%。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流体受螺旋线圈的诱导可产生多纵向涡流动,增强了速度在垂直于壁面方向的分量,同时导致温度场发生明显改变,使得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性能得到提升,从而强化了传热。在700〈Re〈7 500的范围内,通过对流动换热综合性能参数的比较发现,在Re数较小时,强化传热后换热效果的提升要大于流动阻力的增加,而在Re数较高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平板通道 螺旋线圈 纵向涡 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吸水树脂与源土混合作为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回填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向岩 马伟斌 +2 位作者 黄远峰 龚宇烈 廉永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在热泵制热工况下,超强吸水树脂与源土混合作为回填材料,分别对螺旋盘管、U型管以及整个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系统性能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超强吸水树脂与源土混合作为回填材料,特别是螺旋盘管换热器,可明显增大地下换热器换热量... 在热泵制热工况下,超强吸水树脂与源土混合作为回填材料,分别对螺旋盘管、U型管以及整个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系统性能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超强吸水树脂与源土混合作为回填材料,特别是螺旋盘管换热器,可明显增大地下换热器换热量,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适用于干旱、土壤非饱和以及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超强吸树脂 螺旋盘管 U型管 制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螺旋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接收效率场路耦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文泽 吴运新 +3 位作者 龚海 张涛 谭良辰 韩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00-3208,共9页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EMAT)接收信号十分微弱的问题,建立包括螺旋线圈EMAT换能过程和接收等效电路的场路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阻抗匹配参数、线圈导线直径、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铜背底至线圈间距...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EMAT)接收信号十分微弱的问题,建立包括螺旋线圈EMAT换能过程和接收等效电路的场路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阻抗匹配参数、线圈导线直径、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铜背底至线圈间距对EMAT接收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线圈导线直径为0.25 mm,前置放大器输入阻抗为1 k?,铜背底至线圈距离为0.5 mm时,实验接收横波信号幅值可以提高3倍以上;场路耦合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接收电路的输出增益和接收EMAT的换能效率,可以更准确地指导EMAT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换能器 螺旋线圈 场路耦合 接收效率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形等距螺旋盘管式相变蓄热装置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培涛 田瑞 +2 位作者 辛浩 王志敏 姜焱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3-468,共6页
文章设计了一种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圆柱形等距螺旋盘管式相变蓄热装置,并通过实验分析了该装置的传热特性,以及传热流体入口温度、入口流量对石蜡的融化特性、相变蓄热装置的蓄热量及相变蓄热系统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融化后... 文章设计了一种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圆柱形等距螺旋盘管式相变蓄热装置,并通过实验分析了该装置的传热特性,以及传热流体入口温度、入口流量对石蜡的融化特性、相变蓄热装置的蓄热量及相变蓄热系统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融化后期,石蜡的融化速率会明显加快;当传热流体入口温度一定时,随着入口流量逐渐增大,蓄热装置的最终显热蓄热量略微升高;与传热流体入口流量相比,传热流体入口温度对石蜡融化速率影响较大;相变阶段,石蜡的传热性能较强,传热流体入口温度越高,石蜡的传热性能越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螺旋盘管 石蜡 融化性能 蓄热量 总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为循环介质的螺旋盘管相变蓄热器数学模型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文举 姜益强 +1 位作者 姚杨 马最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35-1140,共6页
分析了制冷剂为循环介质的螺旋盘管相变蓄热器蓄热过程,建立了其数学物理模型,针对螺旋盘管不规则的几何边界问题,提出了保证数值求解相对精确且不引入更多网格的相变传热隐式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制冷剂温度、干度和蓄热材料温度、蓄热... 分析了制冷剂为循环介质的螺旋盘管相变蓄热器蓄热过程,建立了其数学物理模型,针对螺旋盘管不规则的几何边界问题,提出了保证数值求解相对精确且不引入更多网格的相变传热隐式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制冷剂温度、干度和蓄热材料温度、蓄热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初始时刻蓄热器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蓄热速度基本恒定且较小,蓄热能力变差.该模型能反映螺旋盘管相变蓄热器的蓄热物理过程,对螺旋盘管相变蓄热器蓄热能力的分析及改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盘管蓄热器 相变材料 数学模型 隐式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阿基米德螺旋线圈的高变化率脉冲磁场发生器 被引量:8
17
作者 米彦 芮少琴 +3 位作者 储贻道 姚陈果 李成祥 万佳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8-586,共9页
脉冲磁场治疗肿瘤凭借其无创性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感应电场和感应电流是脉冲磁场产生生物效应的原因之一。为了获得较大的感应电场来开展脉冲磁场治疗肿瘤的细胞实验,研制了1台基于阿基米德螺旋线圈和自击穿空气开关的高变化率... 脉冲磁场治疗肿瘤凭借其无创性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感应电场和感应电流是脉冲磁场产生生物效应的原因之一。为了获得较大的感应电场来开展脉冲磁场治疗肿瘤的细胞实验,研制了1台基于阿基米德螺旋线圈和自击穿空气开关的高变化率脉冲磁场发生器。对阿基米德螺旋线圈周围空间的磁场和感应电场进行了计算,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线圈的磁场分布特性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研制出的磁场发生器性能进行了实测。最终,设计的阿基米德螺旋线圈为7匝、外径为21 mm,该线圈在细胞培养液中可产生的脉冲磁场参数为:磁感应强度幅值0.92 T、上升时间78 ns、脉冲宽度1.8μs,磁场的变化率达1.1×107 T/s,感应电场最大值为55.9kV/m,电场的均匀度达84%,最大的感应电流密度达1.7×104 A/m2。结果表明,此脉冲磁场发生器可以满足用于研究脉冲磁场治疗肿瘤相关的细胞实验的要求,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发生器 感应电场 高变化率 空气开关 阿基米德螺旋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124-DMAC为工质对的余热吸收式制冷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星 徐士鸣 李见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83-1890,共8页
设计并搭建了制冷量为3 k W、以R124-DMAC为工质、采用电热高温空气模拟发动机排气废热的空冷鼓泡吸收制冷实验系统,通过改变热空气进口温度、冷冻水温度和浓溶泵流率测试系统工作参数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当发生器稀溶液出口温度... 设计并搭建了制冷量为3 k W、以R124-DMAC为工质、采用电热高温空气模拟发动机排气废热的空冷鼓泡吸收制冷实验系统,通过改变热空气进口温度、冷冻水温度和浓溶泵流率测试系统工作参数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当发生器稀溶液出口温度约为100℃时,蒸发温度为-4℃,系统COP值最大可达到约0.54,而且实验系统稳定性较好;影响系统制冷量和COP值的主要参数是热空气进口温度和冷冻水温度;当蒸发温度低于5℃时,为了提高制冷效果需考虑设置精馏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实验验证 废热 传热 鼓泡吸收 多头螺旋盘管发生器 汽液平衡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直流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流量分配及壁温计算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魏静 杨冬 +2 位作者 黄莺 张彦军 华洪渊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2-347,共6页
根据回路和节点所遵守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计算螺旋管圈水冷壁流量和壁温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1台350 MW超临界燃煤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水冷壁流量分配及壁温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 根据回路和节点所遵守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计算螺旋管圈水冷壁流量和壁温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1台350 MW超临界燃煤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水冷壁流量分配及壁温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75%BMCR及30%BMCR负荷下,螺旋管圈水冷壁的流量偏差不超过±6%,工质出口温差不超过10 K,流量偏差和热偏差均较小;各负荷下管壁温度均处于管子的许用温度范围之内,锅炉运行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直流锅炉 螺旋管圈水冷壁 流量分配 壁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浴螺旋盘管式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传热性能试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哲君 张素军 李菊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38-3243,共6页
对盐浴螺旋盘管式结构的焦炉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进行了以烟气代替荒煤气的传热性能模拟试验,得到了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螺旋盘管环形套筒的外壁温度分布、上升管内烟气侧的传热系数、环形套筒内螺旋盘管外盐浴的自然对流传热... 对盐浴螺旋盘管式结构的焦炉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进行了以烟气代替荒煤气的传热性能模拟试验,得到了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螺旋盘管环形套筒的外壁温度分布、上升管内烟气侧的传热系数、环形套筒内螺旋盘管外盐浴的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等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装置螺旋盘管环形套筒的外壁温度分布并非均匀,随上升管内烟气温度的升高而波动增大;烟气侧对流传热系数在Re数高于2900后随Re数的增大而明显上升;螺旋盘管外盐浴的自然对流传热系数随熔盐温度的升高几乎不变。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环形套筒内螺旋盘管外盐浴的自然对流传热关联式,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上升管 余热回收 盐浴 螺旋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