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型桩加固边坡动力响应特性及破坏模式研究
1
作者 代和树 李龙起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探究h型桩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破坏特征,本文以四川康定某铁路沿线堆积体边坡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探究了坡体在多次地震作用下其加速度和频谱响应规律,分析了强震作用下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及桩身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随地... 为探究h型桩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破坏特征,本文以四川康定某铁路沿线堆积体边坡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探究了坡体在多次地震作用下其加速度和频谱响应规律,分析了强震作用下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及桩身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随地震荷载强度增大,边坡内部及坡表加速度均沿高程表现出不同程度放大效应;基岩与滑体发生不协调变形,进而导致其傅里叶频谱的响应差异增大;h型桩加固边坡表现出张拉-剪切-滑移式的复合破坏模式;在h型桩支护体系中,h型桩横梁与短桩连接处为薄弱点,1~3号桩体均在此处发生损伤破坏;边缘桩体对内部结构具有支撑和约束作用,降低了内部桩的破坏;相较于传统抗滑桩,h型桩破坏后,其后排桩仍能提供抗滑力,支护体系表现出一定的残余支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 边坡支护 h型桩 动力响应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潮期间水位变化条件下的海堤越浪量研究
2
作者 张旭 杨亚婷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风暴潮期间的水位变化会引起海堤结构相对超高的动态变化,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恒定水位条件下越浪量计算公式进行改进。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真实风暴潮水文条件下的越浪过程,分析变水位条件下波浪谱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Eurotop... 风暴潮期间的水位变化会引起海堤结构相对超高的动态变化,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恒定水位条件下越浪量计算公式进行改进。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真实风暴潮水文条件下的越浪过程,分析变水位条件下波浪谱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Eurotop(2018)越浪量公式进行修正,建立了适用于变水位条件的相对等效超高越浪量计算公式,拓展了Eurotop(2018)公式的适用范围并提高了其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变水位 越浪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帮煤开采覆岩运移诱发边坡失稳滑移机理及其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鹏 王文才 +1 位作者 王创业 吴祥业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43,共17页
露天开采因多因素限制,会形成大量边帮滞留煤,随内排和复垦结束,这些滞留资源会永久损失,造成极大浪费,为降低资源浪费,地下开采被广泛使用,但因边坡存在典型变形破坏和失稳滑移特性,给边帮煤地下开采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着资源... 露天开采因多因素限制,会形成大量边帮滞留煤,随内排和复垦结束,这些滞留资源会永久损失,造成极大浪费,为降低资源浪费,地下开采被广泛使用,但因边坡存在典型变形破坏和失稳滑移特性,给边帮煤地下开采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着资源回收。因此,厘清地下开采扰动下采动边坡失稳滑移机理及其控制机制,切实保障边坡稳定性,成为岩土及采矿工程界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物理和数值模拟、力学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边帮煤地下开采下采场覆岩运移规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失稳滑移机理及其控制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建立了边帮煤地下开采双煤层采动物理和数值模型,揭示了采动边坡“横三区”破坏形态的演变规律、形成机制及与采动坡体耦合破坏和失稳滑移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下煤层开采易造成坡体形成“圆弧形”滑面、剪切滑移带和局部失稳滑移现象,获得了采动边坡台阶塌陷和张拉、剪切裂缝共存的破坏特征;建立了边帮煤地下开采采动边坡“砌体梁”力学模型,揭示了“砌体梁”动态演化规律及关键岩块B的旋转机制与采动边坡失稳滑移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造成采动边坡发生失稳滑移的主要原因是“砌体梁”结构的重复运动、“横三区”结构不断前移及关键岩块B回转失稳形成水平推力的共同作用及“采空塌动—顺层蠕滑—边坡失稳”的滑移机理;提出了从控制“砌体梁”关键岩块B回转的采动边坡失稳滑移控制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采用回填压脚控制方法在遏制水平推力传递的基础上,能有效改变铰接岩块的断裂度,抑制关键岩块B的回转,达到采动边坡失稳滑移的有效控制,基于此进行了工程应用和验证,形成了采动边坡的稳定控制体系,为实现边帮煤安全、高效回收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帮煤 覆岩运移 采动边坡 砌体梁 回填压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窟寺岩体稳定性监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4
作者 张景科 谷留杨 +4 位作者 李黎 陈卫昌 李丽慧 邹红宇 马雪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6-1934,共19页
石窟寺大多依托边坡修建,洞窟主要在崖体内部开挖,具有复杂的地质特征、应力历史、赋存环境及边界条件,其目前的监测技术尚不能满足预防性保护体系的构建。本文基于石窟寺兼有边坡、地下工程和文物的特性,系统查阅文献,梳理并凝练出国... 石窟寺大多依托边坡修建,洞窟主要在崖体内部开挖,具有复杂的地质特征、应力历史、赋存环境及边界条件,其目前的监测技术尚不能满足预防性保护体系的构建。本文基于石窟寺兼有边坡、地下工程和文物的特性,系统查阅文献,梳理并凝练出国内外边坡、地下工程、文物岩体稳定性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1)边坡岩体稳定性监测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的预防监测;20世纪80年代监测指标也从地表延伸到地下,监测效率和监测精度等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多技术融合和互补监测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2)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索与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相关的监测技术;20世纪70年代基本实现了监测标准化、程序化和质量化;20世纪90年代监测向精细化和大数据方向发展,形成了空-天-地三位一体化大数据分析平台;(3)20世纪80年代石窟寺岩体稳定性技术以传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地质测绘为主;21世纪初基于石窟寺的预防性保护,相继实施一批与石窟寺岩体稳定性相关的项目,但由于石窟寺岩体的复杂性及其文物属性,未形成专用的石窟寺岩体稳定性监测系统。未来石窟寺岩体稳定性监测研究应以定性和定量评估为基础;基于评估确定重点监测因子、监测精度、监测频率、各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等为前提;建立覆盖石窟寺区域、洞窟和关键块体稳定性,跨尺度、多场耦合的空-天-地一体化的岩体稳定性监测系统为目的。文章基于传统边坡和地下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石窟寺岩体稳定性监测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石窟寺预防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寺 岩体 边坡 地下工程 稳定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开挖条件下土工织物加固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曜 刘素嘉 张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35-139,共5页
土工织物加筋是工程中加固土体的有效方式。进行了坡脚开挖条件下素土坡与土工织物加筋土坡的离心模型试验,测量了边坡的位移变化,分析了土体的变形破坏过程与土工织物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加筋减小了滑动体的位移,提高了土坡... 土工织物加筋是工程中加固土体的有效方式。进行了坡脚开挖条件下素土坡与土工织物加筋土坡的离心模型试验,测量了边坡的位移变化,分析了土体的变形破坏过程与土工织物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加筋减小了滑动体的位移,提高了土坡的稳定性,改变了滑裂面的形态。土工织物加筋使边坡变形均匀化,牵拉外侧土体,从而延迟并减轻了边坡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土工织物 开挖 加筋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洞口边仰坡智能设计方法初探
6
作者 戴林发宝 陈韶平 +3 位作者 杨剑 孙文昊 吴佳明 杨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00-2509,共10页
为解决隧道洞口工程的边仰坡设计在传统二维方式中面临精度控制困难、参数化与自动化程度低以及缺乏空间关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化、三维化和智能化理念的隧道洞口边仰坡三维智能设计方案。首先,建立隧道洞口边仰坡设计案例数据库... 为解决隧道洞口工程的边仰坡设计在传统二维方式中面临精度控制困难、参数化与自动化程度低以及缺乏空间关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化、三维化和智能化理念的隧道洞口边仰坡三维智能设计方案。首先,建立隧道洞口边仰坡设计案例数据库,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智能确定洞口明暗分界里程与边仰坡开挖参数;其次,引入基于弧面的边仰坡过渡方式,应用群体智能算法优化控制性过渡断面的选择,通过计算开挖控制点并进行曲面缝合,构建边仰坡整体开挖模型;最后,将该模型与周边地形进行布尔运算,以实现开挖边界、工程量等设计成果的精确计算和自动输出。以长赣铁路为实例进行应用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设计方式,由智能推荐得到的设计方案具备较高可信度,且显著失真的开挖线减少28.0%,工程量计算准确率平均提升8.7%,能够有效改善隧道洞口边仰坡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设计 边仰坡 参数化 智能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耗散结构信息熵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7
作者 孙勇成 曾宪烨 +3 位作者 李万涛 谭乃根 田益琳 谭卓英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0-196,共7页
通过分析边坡灾变过程耗散能的发生原理,提出了耗散结构信息熵,建立了耗散能与熵的计算公式。以司家营露天铁矿边坡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对边坡灾变过程耗散能与熵值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边坡在初始状态、极限平衡状态和... 通过分析边坡灾变过程耗散能的发生原理,提出了耗散结构信息熵,建立了耗散能与熵的计算公式。以司家营露天铁矿边坡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对边坡灾变过程耗散能与熵值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边坡在初始状态、极限平衡状态和失稳状态下的耗散能量云和熵云分布及其在灾变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初始阶段,耗散能和熵值很低,且集中分布在坡底的坡脚线和台阶眉线附近;在极限平衡状态和失稳状态时,耗散能量云和熵云已向滑移面转移,且耗散能增长显著,熵值增长较缓慢。边坡灾变过程呈现熵稳定、熵增长和熵突变3个阶段。研究成果为边坡稳定性判识与滑坡预测提供了新的可视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耗散能 灾变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矿区不同恢复年限排土场边坡植被演变规律
8
作者 商宇 李钢铁 +3 位作者 麻云霞 张月欣 贺琴 贾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目的]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严重,合理的植被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扩大。有关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种类的研究较少,分析边坡植被演替规律拓展初始恢复建群种类,可为矿区生态安全评估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时空替代... [目的]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严重,合理的植被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扩大。有关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种类的研究较少,分析边坡植被演替规律拓展初始恢复建群种类,可为矿区生态安全评估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时空替代的方法对满来梁露天煤矿4种不同恢复年限(2、6、10、12a)的排土场南北边坡进行植被调查,分析不同恢复年限下边坡群落的演替过程,筛选恢复过程中的优势植物种,为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提供理论基础。[结果](1)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植物组成为17科44属60种,以草本植物为主;(2)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多年生乡土植物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地上生物量增多,群落稳定性升高;(3)由于排土场南、北坡光照、土壤水分不同,故南、北坡植被存在差异,整体来看北坡植被恢复效果优于南坡;(4)在人工植被恢复时选取能快速生长的豆科植物如紫花苜蓿等作为建群种,并辅以羊草、黑沙蒿、披碱草等适应性较强的本土植物作为伴生种进行植被恢复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群落演替进程加快,促进群落稳定。[结论]针对地区、坡向的不同选取适宜植被减少群落波动,促进群落稳定,可为矿山的绿色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植被恢复 植物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演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酿酒葡萄“一面坡”整形技术及效果调查
9
作者 程国利 黄平 +3 位作者 田玉娇 周多进 李新 马莉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伊犁河谷产区酿酒葡萄通常采用东西行向的篱壁式栽培,这种模式存在着南北架面葡萄品质差异大、田间农艺操作难等问题,为此研发出“一面坡”整形方式。本文总结了“一面坡”整形技术要点及优势,并对葡萄产量、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 伊犁河谷产区酿酒葡萄通常采用东西行向的篱壁式栽培,这种模式存在着南北架面葡萄品质差异大、田间农艺操作难等问题,为此研发出“一面坡”整形方式。本文总结了“一面坡”整形技术要点及优势,并对葡萄产量、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篱壁式相比,“一面坡”整形方式使葡萄产量增加7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23.9%,可滴定酸含量提高14.1%;果实硬度降低14.4%,果皮破裂距离上升7.7%。另外,“一面坡”整形方式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投入,有利于全过程机械化管理。因此,“一面坡”整形方式适宜在伊犁河谷地区酿酒葡萄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方式 一面坡 葡萄品质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键合、凹端面及晶体棒直径对Er∶YSGG中红外激光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程毛杰 董昆鹏 +5 位作者 胡伦珍 张会丽 罗建乔 权聪 韩志远 孙敦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1-579,共9页
对热键合、凹端面及不同直径Er∶YSGG晶体棒的中红外激光性能进行了系统对比研究。晶体经高温退火、定向切割、端面精密抛光后,测量得到其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分别小于0.1λ@633 nm和0.5 nm。通过精密加工实现了YSGG与Er∶YSGG室温光胶,... 对热键合、凹端面及不同直径Er∶YSGG晶体棒的中红外激光性能进行了系统对比研究。晶体经高温退火、定向切割、端面精密抛光后,测量得到其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分别小于0.1λ@633 nm和0.5 nm。通过精密加工实现了YSGG与Er∶YSGG室温光胶,然后进行了高温热键合,透过谱表明键合界面基本无损耗,达到了一体化。热焦距结果表明,热键合、凹端面能够有效改善和补偿高功率泵浦条件下晶体的热透镜效应,有利于提高晶体的激光性能。对比未键合、热键合及凹面热键合Er∶YSGG晶体在968 nm LD侧面泵浦条件下的激光性能发现,低频150 Hz以下,键合与凹面并未表现出优势,三种棒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斜效率分别均在24 W和28%附近;但随重频增加,热效应逐渐加重,键合晶体良好散热能力和凹面热补偿效应使激光性能得到提高。在重频300 Hz下,未键合、热键合及凹面热键合三种棒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15.54,17.85和18.33 W、斜效率分别为16.6%,18.3%和18.4%;重频600 Hz条件下,三种棒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9.4,13.32和13.18 W、斜效率分别为6.7%,8.6%和9%。此外,对比研究了不同直径Er∶YSGG晶体的激光性能,在低于100 Hz的低频下,三种晶体的激光性能接近。但相比于3和4 mm键合凹面棒,直径2 mm棒有大的比表面积,拥有更好的热管理能力,使其在高重频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激光性能。如在150 Hz条件下,2 mm凹面键合Er∶YSGG晶体棒获得了功率23.82 W、斜效率27.7%的中红外激光输出,大大高于直径3和4 mm棒的18 W和23%。在600 Hz,直径2 mm键合凹面棒中实现了功率13.18 W,斜效率9%的激光输出,相比于直径3和4 mm键合凹面棒的9 W,7%具有较大的改善。测量得到2 mm凹面键合Er∶YSGG晶体棒在150 Hz,200μs条件下的光束质量因子M_(x)^(2)/M_(y)^(2)=6.28/6.30,表明该激光具有良好的光束质量。综上,选择合适晶体棒直径,并将键合与凹面相结合是实现高性能2.79μm激光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键合 Er∶YSGG激光晶体 凹端面 LD侧面泵浦 2.79μm中红外激光 斜效率 光束质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高等级公路边坡护坡绿化草种的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36
11
作者 席嘉宾 杨中艺 +2 位作者 陈宝书 张惠霞 陈麦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58,共6页
于1996年在陕西省西临高速公路灞桥收费站对适应于陕西省高等级公路绿化的草种进行了研究。供试草种包括禾本科及豆科的11个草种。经对各草种的密度、生长速度、盖度、颜色、绿期、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等生物性状指标进行测定... 于1996年在陕西省西临高速公路灞桥收费站对适应于陕西省高等级公路绿化的草种进行了研究。供试草种包括禾本科及豆科的11个草种。经对各草种的密度、生长速度、盖度、颜色、绿期、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等生物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白三叶和结缕草未能正常出苗或定植外,其它各草种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禾本科的无芒雀麦、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以及豆科的红豆草、小冠花,在各个时期的性状表现比较优良,可以作为陕西省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的应用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栽培 边坡草种 高等级公路 护坡 绿化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灌木与草本植物护坡效应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李国荣 毛小青 +3 位作者 倪三川 朱海丽 张莹 胡夏嵩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6-89,共4页
灌木与草本植物结合的护坡技术是解决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益最佳的护坡途径之一。主要阐述了灌草植物护坡的条件和属种筛选依据,分析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的效应,并介绍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的组合搭配原则。
关键词 植物护坡 根系 边坡 景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函数分析在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7
13
作者 蒋良潍 姚令侃 +1 位作者 吴伟 徐光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8-1374,共7页
传递函数分析对获取振动系统的动力特性参数及估算动力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边坡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可求算两种传函:反映边坡各点的场地地震动特征的绝对加速度传函(基于测点实测加速度时程)和反映坡体本身振动性质的相对加速度传函(... 传递函数分析对获取振动系统的动力特性参数及估算动力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边坡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可求算两种传函:反映边坡各点的场地地震动特征的绝对加速度传函(基于测点实测加速度时程)和反映坡体本身振动性质的相对加速度传函(基于测点与坡脚即台面间的实测加速度相对时程)。以弹性体振动方程分析和试验实测,探讨了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动力特性参数计算的传函选择和以传递函数对动力响应的估算,得出结论:(1)不同于机械模态分析(以绝对传函的模和虚部计算动力特性参数具有等价性),对于边坡模型试验,绝对传函实部和模混入了台面加速度影响,以绝对传函虚部或相对传函虚部才能正确计算动力特性参数;(2)传递函数和台面输入波形Fourier谱的逐频相乘得到动力响应估算谱,与测点实测响应Fourier谱吻合较良好,这种估算方法有助于对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边坡动力响应作出总体评价,并指导模型试验中地震波形的合理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振动台 模型试验 传递函数 动力特性 频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植物防护设计方案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江南 史学建 +6 位作者 王国庆 肖培青 吴卿 杨剑锋 王昌高 杨春霞 岳新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97,共4页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防护存在形式多样、效果不一的问题 ,以洛界高速公路为例 ,介绍了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的设计方案 ,在采用人工模拟该区间百年一遇暴雨和径流试验对方案可行性验证的基础上 ,进行了效益分析 ,经过讨论认为...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防护存在形式多样、效果不一的问题 ,以洛界高速公路为例 ,介绍了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的设计方案 ,在采用人工模拟该区间百年一遇暴雨和径流试验对方案可行性验证的基础上 ,进行了效益分析 ,经过讨论认为该方案可供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其它高速公路边坡采用植物防护时借鉴和参考 ,高速公路边坡应大力提倡采用植物进行防护 ,为保证施工质量应推行招投标制和监理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水土保持植物 设计 高速公路 边坡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道路边坡治理现状及其对策 被引量:21
15
作者 艾应伟 刘浩 +1 位作者 范志金 李绍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224,共3页
我国道路边坡治理现状主要表现为:边坡绿化以草本植物为主,生态护坡的效果欠佳;边坡设计治理措施简单,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边坡植被恢复水平较低,生态绿化的任务艰巨。针对我国道路边坡治理现状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边坡设计施工要以边... 我国道路边坡治理现状主要表现为:边坡绿化以草本植物为主,生态护坡的效果欠佳;边坡设计治理措施简单,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边坡植被恢复水平较低,生态绿化的任务艰巨。针对我国道路边坡治理现状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边坡设计施工要以边坡稳定性和保护环境生态为前提;提高土壤植被系统的生态护坡效应;合理选择与搭配生物护坡工程的植物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边坡 治理 护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降雨入渗边坡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磊 郭海庆 +2 位作者 谢兴华 谈叶飞 邢小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7,共7页
建立室内人工边坡的降雨入渗模型,选取坡度为33.7°的细砂边坡,在300 mm/h降雨强度下进行试验.通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和自制含水率传感器监测试验中含水率、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及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边坡表层以下4 cm... 建立室内人工边坡的降雨入渗模型,选取坡度为33.7°的细砂边坡,在300 mm/h降雨强度下进行试验.通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和自制含水率传感器监测试验中含水率、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及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边坡表层以下4 cm及14 cm深处的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变化和3个时刻坡体的含水率、孔隙水压力等值线图.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入渗的整个过程中,下部的含水率、孔隙水压力都是最大的;边坡内部靠近底层的区域,其含水率和孔压的变化需考虑趾部及下部水分入渗的影响,因为这些影响会造成该区域的等值线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含水率 孔压 等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特性初步研究——以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洪江 李猛 +4 位作者 江玉林 陈宗伟 陈学平 王晓东 张红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147,共5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规律,该文选择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固原立交2.5 km的范围作为研究区段.在2006年6—8月间,根据不同公路边坡类型和防治措施,设置6个观测小区,采用体积量测法,实地调查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 为研究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规律,该文选择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固原立交2.5 km的范围作为研究区段.在2006年6—8月间,根据不同公路边坡类型和防治措施,设置6个观测小区,采用体积量测法,实地调查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用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记录降雨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沟蚀量与降雨量并没有显著关系,而与平均降雨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平均降雨强度只有大于9.47 mm/h时才有可能发生沟蚀,而且平均降雨强度越大,产生的沟蚀量越多;当平均降雨强度相当时,降雨量越大,产生的沟蚀量也越多;六棱砖防护措施能防止边坡沟蚀的产生,拱形框架梁防护措施能够很好地控制边坡沟蚀的发育;在同样有六棱砖或拱形框架梁防护下,结合植物措施后,其防护效果更佳.弃土场边坡侵蚀沟发育最为剧烈,一个雨季产生的沟蚀量达9 779.55 t/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 侵蚀沟 水土保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坡稳定分析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95
18
作者 周健 王家全 +1 位作者 曾远 张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0,共5页
边坡的失稳破坏运动是一个存在岩土体的滑动、平移、转动的复杂过程,具有宏观上的不连续性和单个块体运动的随机性。采用颗粒流模拟土坡的变形破坏全过程,不需要假定滑移面的位置和形状,颗粒根据所受到的接触力调整其位置,最终从抗剪强... 边坡的失稳破坏运动是一个存在岩土体的滑动、平移、转动的复杂过程,具有宏观上的不连续性和单个块体运动的随机性。采用颗粒流模拟土坡的变形破坏全过程,不需要假定滑移面的位置和形状,颗粒根据所受到的接触力调整其位置,最终从抗剪强度最弱的面发生剪切破坏,因此离散元法是模拟边坡变形破坏力学行为的比较理想的途径。运用PFC(颗粒流)程序对砂性土坡和黏性土坡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细观参数对土坡破坏型式的影响。结果显示,土性对边坡的破坏型式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颗粒黏性的增大,边坡破坏类型从塑性破坏向脆性破坏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失稳 颗粒流(PFC)离散元 数值模拟 土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植物侵入状况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喜田 杨晓波 +2 位作者 苏金乐 董会英 冯建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77,共4页
植被有较强的抗蚀护坡作用。恢复植被覆盖是控制侵蚀、稳定斜坡的有效手段。以稳定坡面 ,防止水土流失 ,增加高速公路整体效果为目的 ,对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深挖高填路段人造斜面植物的侵入种类、数量及自然植被状况进行调查 ,分析了植... 植被有较强的抗蚀护坡作用。恢复植被覆盖是控制侵蚀、稳定斜坡的有效手段。以稳定坡面 ,防止水土流失 ,增加高速公路整体效果为目的 ,对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深挖高填路段人造斜面植物的侵入种类、数量及自然植被状况进行调查 ,分析了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生长立地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 植物侵入 黄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水平拱高竖向变化规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登峰 胡卸文 +1 位作者 赵晓彦 岳宗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4-1032,共9页
边坡抗滑桩土拱高度决定了桩及桩间措施的受力分配.本文研究土拱高度沿桩长方向的变化,为边坡抗滑桩及桩间措施的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土拱高度沿桩深方向的变化规律;继而结合理论分析,建立桩间土拱的力学... 边坡抗滑桩土拱高度决定了桩及桩间措施的受力分配.本文研究土拱高度沿桩长方向的变化,为边坡抗滑桩及桩间措施的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土拱高度沿桩深方向的变化规律;继而结合理论分析,建立桩间土拱的力学模型,并提出可考虑埋置深度的桩间土拱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土拱高度在桩顶及以下不同深度处变化明显,滑面以上桩顶以下4.5 m范围内有土拱,滑面以下可不考虑土拱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土拱效应 数值模拟 土拱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