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Ice Shape Description Method Based on BLSOM Neural Network
1
作者 ZHU Bailiu ZUO Chengli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S01期70-80,共11页
When checking the ice shape calculation software,its accuracy is judged based on the proximity between the calculated ice shape and the typical test ice shape.Therefore,determining the typical test ice shape becomes t... When checking the ice shape calculation software,its accuracy is judged based on the proximity between the calculated ice shape and the typical test ice shape.Therefore,determining the typical test ice shape becomes the key task of the icing wind tunnel tests.In the icing wind tunnel test of the tail wing model of a large amphibious aircraft,in order to obtain accurate typical test ice shape,the Romer Absolute Scanner is used to obtain the 3D point cloud data of the ice shape on the tail wing model.Then,the batch-learning self-organizing map(BLSOM)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obtain the 2D average ice shape along the model direction based on the 3D point cloud data of the ice shape,while its tolerance band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probabilistic statistical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2D average ice shape and its tolerance band can represent the 3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 ice shape effectively,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typical test ice shape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calculated ice sh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ing wind tunnel test ice shape batch-learning self-organizing map neural network 3D point clou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RSE KINEMATICS FOR A 6 DOF MANIPULATOR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2
作者 张伟 丁秋林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7年第1期76-79,共4页
A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whereby a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learn the inverse kinema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 six joint manipulator. The arm solution for the orientation of a manipulato... A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whereby a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learn the inverse kinema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 six joint manipulator. The arm solution for the orientation of a manipulator using a self organizing neural net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 new training model of the self 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by thoroughly studying Martinetz, Ritter and Schulten′s self 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Kohonen′s self organizing mapping algorithm using a Widrow Hoff type error correction rule and closel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s of the inverse kinematic relationship for a robot arm.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for a PUMA 560 robo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ver other methods documented in the references in self organizing capability and precision by train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networks ROBOTS inverse kinematics unsupervised learning topology conserving m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image block cryptosystem based on a spatiotemporal chaotic system and a chaotic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兴元 鲍雪梅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32-240,共9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block cryptographic scheme based on a spatiotemporal chaotic system and a chaotic neural network (CNN). The employed CNN comprises a 4-neuron layer called a chaotic neuron layer (...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block cryptographic scheme based on a spatiotemporal chaotic system and a chaotic neural network (CNN). The employed CNN comprises a 4-neuron layer called a chaotic neuron layer (CNL), where the spatiotemporal chaotic system participates in generating its weight matrix and other parameters. The spatiotemporal chaotic system used in our scheme is the typical coupled map lattice (CML), which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in parallel by hard- ware. A 160-bit-long binary sequence is used to generate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CML. The decryption process is symmetric relative to the encryption proces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at the block cryptosys- tem is secure and practical, and suitable for image encry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encryption block cryptosystem chaotic neural network coupled map latt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otic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兴元 张诣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20-524,共5页
We propose a nove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a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and chaos, and its structure and learning algorithm are designed. The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 We propose a nove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a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and chaos, and its structure and learning algorithm are designed. The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and chaotic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are used to approach the cubic symmetry map.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ximation capability of the chaotic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neural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CHAOS cubic symmetry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al network-based matrix effect correction in EDXRF analysis 被引量:4
5
作者 TUO Xianguo CHENG Bo MU Keliang LI Zh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78-281,共4页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neural network-based matrix effect correction in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 analysis,with detailed algorithm to classify the samples.The method can correct the matrix effect ...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neural network-based matrix effect correction in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 analysis,with detailed algorithm to classify the samples.The method can correct the matrix effect effectively through classifying the samples automatically,and influence of X-ray absorption and enhancement by major elements of the samples is reduced.Experiments for the complex matrix effect correction in EDXRF analysis of samples in Pangang showed improved accuracy of the elemental analysis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耗散X射线荧光分析 神经网络 聚类分析 基体效应 烧结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lse coding off-chip learning algorithm for memristiv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6
作者 Ming-Jian Guo Shu-Kai Duan Li-Dan W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48-656,共9页
Memristive neural network has attracted tremendous attention since the memristor array can perform parallel multiplyaccumulate calculation(MAC)operations and memory-computation operations as compared with digital CMOS... Memristive neural network has attracted tremendous attention since the memristor array can perform parallel multiplyaccumulate calculation(MAC)operations and memory-computation operations as compared with digital CMOS hardware systems.However,owing to the variability of the memristor,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precision neural network in memristive computation units is still difficult.Existing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memristiv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is unable to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comparable to high-precision by using CMOS-based system.Here,we propose an algorithm based on off-chip learning for memristive ANN in low precision.Training the ANN in the high-precision in digital CPUs and then quantifying the weight of the network to low precision,the quantified weights are mapped to the memristor arrays based on VTEAM model through using the pulse coding weight-mapping rule.In this work,we execute the inference of trained 5-layers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on the memristor arrays and achieve an accuracy close to the inference in the case of high precision(64-bit).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based off-chip learning,the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can easily implement the mapping process and less influence of the device variability.Our result provide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lementing the ANN on the memristive hardware plat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chip learning mapping memristor arra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study of fuzzy chaotic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chaotic method
7
作者 WANG Ke-jun TANG Mo ZHANG Yan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64-70,共7页
关键词 模糊混沌神经网络 数理逻辑图 递归模糊神经网络 混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搏动性耳鸣识别及高致病区域
8
作者 田山 王治文 +2 位作者 曹学鹏 苏磊 刘兆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5-632,共8页
搏动性耳鸣(PT)的病因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测,但病因众多,缺乏普适性强、机制明确的诊断标准。基于搏动性耳鸣患者和无耳鸣人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横截面图,提出一种高精度的耳鸣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并自动标示高致病区域,辅助临床... 搏动性耳鸣(PT)的病因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测,但病因众多,缺乏普适性强、机制明确的诊断标准。基于搏动性耳鸣患者和无耳鸣人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横截面图,提出一种高精度的耳鸣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并自动标示高致病区域,辅助临床诊断。使用迁移学习Resnet-v1-50模型,取骨窗颞骨中部水平截面样本进行分类学习,并以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方法对分类高权重区域自动标注;统计CT截面大图(全颅)、中图(双侧颞骨)、小图(右侧颞骨)3种数据集的耳鸣分类高权重区域涉及的解剖结构,逐步细化感兴趣区域,提高分类高权重区域标注分辨率。实验结果显示:包含双侧颞骨的中图数据集分类精度最好,测试集精度达到100%。搏动性耳鸣分类高权重区域集中于双侧或单侧颞骨部位,主要包括颞骨蜂房、鼓窦、乙状窦骨板、上鼓室等部位。搏动性耳鸣与颞骨及附近骨质结构有密切关系;搏动性耳鸣患者在双侧颞骨或耳鸣对侧颞骨均有较大概率存在区别于无耳鸣人群的结构异常;颞骨蜂房、鼓窦、乙状窦骨板、鼓室等结构均有较高概率包含搏动性耳鸣的高致病区域。以上影像分析结论与搏动性耳鸣生物力学研究结论实现了相互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机器学习 可视化策略 CT影像 神经网络模型 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铁资源开发与南水入冀下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地球化学过程及水质评价
9
作者 董东林 张陇强 +1 位作者 张恩雨 傅培祺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3-644,共22页
南水入冀新水情下,百泉泉域地下水环境发生改变,岩溶地下水地球化学过程有待查明。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机器学习(自组织聚类)和同位素(δD和δ^(18)O)等方法系统揭示了矿业活动与南水入冀下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地球化学过程,并基于熵变权... 南水入冀新水情下,百泉泉域地下水环境发生改变,岩溶地下水地球化学过程有待查明。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机器学习(自组织聚类)和同位素(δD和δ^(18)O)等方法系统揭示了矿业活动与南水入冀下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地球化学过程,并基于熵变权水质指数(Entropy-weighted water quality index,EWQI)进行了水质分级评价。南水入冀后,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位整体抬升。时间上,呈现出既有年际动态变化又有年内季节变化特征。空间上,补给区表现为剧变型,而径流、排泄区呈缓变型。地下水降落漏斗主要分布在泉域东南部的煤、铁矿密集区。泉域岩溶地下水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以Ca-HCO_(3)型和Ca-SO_(4)型为主导。主要阴阳离子质量浓度遵循ρ(HCO_(3)^(-))>ρ(SO_(4)^(2-))>ρ(Cl^(-))和ρ(Ca^(2+))>ρ(Mg^(2+))>ρ(Na^(+))>ρ(K^(+))的顺序。各离子沿着径流路径呈现出逐渐增大的空间分布特征。岩溶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岩石(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风化溶解和反向阳离子交换作用主导。人为活动对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中的SO_(4)^(2-)和NO_(3)^(-)质量浓度有一定程度影响。岩溶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且在入渗前发生了二次蒸发作用,氘盈余值在径流过程中有所降低。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岩溶地下水质量整体优于第四系地下水,分别有50%的岩溶水和37.5%的第四系水样满足饮用目的。TDS、ρ(SO_(4)^(2-))和ρ(NO_(3)^(-))是影响泉域地下水水质的关键指标。引起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水质恶化的潜在人类活动主要包括矿山排水、农业灌溉和城市污水排放。通过水质分级评价,提出了泉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的供水安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泉泉域 南水入冀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水文地球化学 熵变权水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M分析的重金属和有机农药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效应
10
作者 刘信勇 朱利明 +6 位作者 陈珊 郭芳 邹曦 刘洋洋 常志兵 张晓敏 肖新宗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1,共10页
系统评估污染物急性毒性,为水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选取10种重金属化合物和10种有机农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SO推荐的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发光抑制法,评估污染物的急性毒性,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分析不同污染... 系统评估污染物急性毒性,为水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选取10种重金属化合物和10种有机农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SO推荐的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发光抑制法,评估污染物的急性毒性,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分析不同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和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半抑制效应浓度(EC_(50))值,确定重金属毒性大小排序如下:二氯化汞>硝酸铅>硫酸锌>酒石酸锑钾>氯化铁>氯化镉>硫酸铜>氯化镍>重铬酸钾>氯化锰,其中二氯化汞(EC_(50)=0.37 mg/L)毒性最强,氯化锰(EC_(50)=257.48mg/L)最弱;有机农药毒性大小排序如下:吡虫啉>烟嘧磺隆>啶虫脒>甲霜灵>草甘膦>三唑酮>氟氯氰菊酯>敌百虫>芸苔素内酯>阿特拉津,其中吡虫啉(EC_(50)=9.36 mg/L)毒性最强,阿特拉津(EC_(50)=6044.52 mg/L)毒性最弱。SOM分析表明,毒性较强的污染物(如二氯化汞、吡虫啉)在映射图中聚集于高毒性区域,其EC_(50)值分布范围相近(0.37~30.5mg/L),表明其对发光细菌的毒性机制可能具有相似性;而低毒性污染物(如阿特拉津、敌百虫、芸苔素内酯酯)则分布于另一区域,EC_(50)值跨度较大(2244.92~6044.52 mg/L),毒性差异显著。此外,部分重金属与农药因潜在相似的作用机制或代谢途径呈现邻近分布。研究揭示了重金属与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毒性作用规律,证实了SOM在毒性分类与机制探索中的有效性,可为环境化学品的生物毒性测试、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及生态风险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急性毒性 重金属 有机农药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Neural-Gas网络和Sammon映射的数据可视化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晋良念 欧阳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8-1121,共4页
与SOFM,最大熵聚类,K均值聚类相比,"Neural-Gas"网络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代价误差小等优点。但"Neural-Gas"网络用于非均匀分布的线性或非线性数据集进行降维或可视化时,输出空间上固定有序的神经元表现出极不理... 与SOFM,最大熵聚类,K均值聚类相比,"Neural-Gas"网络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代价误差小等优点。但"Neural-Gas"网络用于非均匀分布的线性或非线性数据集进行降维或可视化时,输出空间上固定有序的神经元表现出极不理想的距离信息。为此,该文根据归一化概率自组织特征映射的基本思想,提出混合"Neural-Gas"网络和Sammon映射的新方法来解决此问题,通过"Neural-Gas"网络算法进行特征聚类以降低计算复杂度,通过Sammon映射保持输入空间和输出空间上神经元间的距离相似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对合成数据集或现实数据集的可视化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从而验证了该混合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Gas网络 Sammon映射 混合算法 距离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空间映射多可信度模型的网状天线形态机电集成优化设计
12
作者 谭育正 寇丹阳 张树新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2,共12页
为了降低网状天线形态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时的高昂分析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空间映射的多可信度建模方法.根据分析模型中天线桁架与索网组合结构的连接关系,将网状天线分析模型划分为高、低可信度模型.通过空间映射矩阵,首先将高可... 为了降低网状天线形态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时的高昂分析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空间映射的多可信度建模方法.根据分析模型中天线桁架与索网组合结构的连接关系,将网状天线分析模型划分为高、低可信度模型.通过空间映射矩阵,首先将高可信度样本映射至低可信度样本空间中,提升高低可信度分析之间的相关性;其次根据映射后的高可信度样本与低可信度样本建立多可信度模型;最后将其应用于网状天线中.相比于传统的多可信度模型,在具有空间偏差的测试函数上,基于空间映射的多可信度模型平均成功率提高了47.3%.在网状天线形态机电集成优化设计应用案例中,与传统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相比,在保持相同计算成本的情况下,所提方法优化结果的天线增益平均提升0.515 dB,与利用原始多可信度模型优化相比,优化效果平均提升0.321 dB.通过数值实验和网状天线的形态机电集成优化设计应用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天线 多可信度模型 空间映射 形态优化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天线智能化控制算法研究
13
作者 黄杰 胡玥 +2 位作者 蔡强明 陈琦 聂诗良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9,共9页
针对应急状态下需要快速恢复通信能力的需求,文中设计了一种可重构液体天线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液体天线的设计方法和智能化控制算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液体天线电磁性能参数与物理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预测在设计... 针对应急状态下需要快速恢复通信能力的需求,文中设计了一种可重构液体天线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液体天线的设计方法和智能化控制算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液体天线电磁性能参数与物理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预测在设计性能指标下液体天线应具有的液体温度、高度、横截面半径、电导率,以此为可重构物理参数设计仿真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运行特点,说明了引入PID算法进行控制的可行性。引入粒子群算法整定PID参数。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的不足,提出LAIPSO算法,该算法在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融合ICMIC混沌映射并引入莱维飞行策略,实现了自动更新惯性权重和学习率的自适应。通过选取6个测试函数对LAIPSO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说明了此算法在解决单峰与多峰问题的优越性。最后以预测液体天线的物理参数为控制目标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LAIPSO算法对PID参数具有好的整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天线 天线设计 神经网络 改进粒子群算法 PID参数整定 自适应 混沌映射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海底地形主动同步定位与建图具身规划算法
14
作者 张强 游子昂 +3 位作者 王建 马腾 李晔 周鑫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633,共7页
针对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地形自主扫测任务中因惯导系统误差引发的地图一致性退化问题,本文提出自主水下机器人水下主动同步定位与建图神经元激励具身规划算法。基于自主水下机器人海底地形主动同步定位与建图方法,通过可导航区重入达... 针对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地形自主扫测任务中因惯导系统误差引发的地图一致性退化问题,本文提出自主水下机器人水下主动同步定位与建图神经元激励具身规划算法。基于自主水下机器人海底地形主动同步定位与建图方法,通过可导航区重入达成海底地形匹配并构建自主水下机器人位姿约束,实现海底地形自主扫测。在神经元激励框架下,完成自主水下机器人对可导航区及其方位的识别与认知,优化自主水下机器人海底地形主动同步定位与建图可导航区回溯策略,主动校正自主水下机器人水下定位误差,实现了自主水下机器人长时序、大范围的水下精确导航定位与全局一致的海底地形图构建。结果表明:本文解决了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地形自主扫测中的主动定位与具身规划问题,提高自主水下机器人海底地形的扫测范围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路径规划 生物激励神经网络 海底地形测深 主动同步定位与建图 海底地形可导航区 数字地形高程模型 神经元模型 水下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弱监督语义分割自激活方法
15
作者 周凯 于莲芝 《电子科技》 2025年第4期80-86,共7页
弱监督语义分割以类激活图进行训练,但类激活图与真实像素级标签存在较大差距。针对弱监督语义分割类激活图定位信息少、分割结果的轮廓粗糙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弱监督语义分割自激活模型。利用仿射变化引入全监督方法中的隐... 弱监督语义分割以类激活图进行训练,但类激活图与真实像素级标签存在较大差距。针对弱监督语义分割类激活图定位信息少、分割结果的轮廓粗糙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弱监督语义分割自激活模型。利用仿射变化引入全监督方法中的隐性约束,提取分类网络浅层信息并融合注意力机制。利用增强后的浅层信息细化类激活图的轮廓,根据生成的类激活图对特征图进行自激活,从而生成最终的类激活图。在PASCAL VOC 2012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相较于近期先进模型,类激活图的平均交并比提升了1.7%,最终分割结果的平均交并比提升了2.4%。通过对模型进行消融实验验证了各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监督方法 语义分割 类激活图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自激活方法 仿射变换 浅层网络 隐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分层空时码的MAP检测器及其神经网络实现
16
作者 陈其铭 尹俊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33-1439,共7页
该文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给出了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最佳检测箅法.算法对接收到的符号矢量的符号分量进行逐个地判决以使误符号率最小.同时还详细说明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可以完全等价于最大后验概率检测算法,由于神经网络的硬件可实现... 该文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给出了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最佳检测箅法.算法对接收到的符号矢量的符号分量进行逐个地判决以使误符号率最小.同时还详细说明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可以完全等价于最大后验概率检测算法,由于神经网络的硬件可实现性,本文提出的算法是可能在实际中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码 最大后验概率 符号率 接收 map 检测器 检测算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硬件 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力映射矩阵的上肢运动方向预测模型
17
作者 王林 李炜煌 唐鸿雁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9,共11页
针对表面肌电(sEMG)信号与上肢运动方向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肌电力映射矩阵的上肢运动方向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进行受试者肌电信号的采集,分析上肢在不同姿态下的力方向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实验采用9块浅层肌肉的肌电信号作为输入... 针对表面肌电(sEMG)信号与上肢运动方向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肌电力映射矩阵的上肢运动方向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进行受试者肌电信号的采集,分析上肢在不同姿态下的力方向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实验采用9块浅层肌肉的肌电信号作为输入,运用小波滤波和均方根值(RMS)处理信号,并构建了肌电力方向映射矩阵(SFMM)和末端运动方向映射矩阵(EDMM)。通过伪逆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进行模型训练,对比使用原始数据、处理后的数据以及结合位姿变换矩阵的数据这3种方法在单独姿态和混合姿态下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结合位姿变换矩阵的方法在各种姿态下均表现出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可有效减小上肢姿态变化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为基于sEMG的外骨骼设备力方向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运动意图识别 神经网络 多姿态 映射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SSA-BP神经网络的火控系统故障预测方法
18
作者 孟新冉 李英顺 +1 位作者 王德彪 杨松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陀螺仪组能够产生高低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稳定和瞄准信号,同时也能够为系统提供火炮更新位置之后的驱动信号,在整个火控系统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对陀螺仪组的故障预测非常重要。为了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融合正余弦算法和Lev... 陀螺仪组能够产生高低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稳定和瞄准信号,同时也能够为系统提供火炮更新位置之后的驱动信号,在整个火控系统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对陀螺仪组的故障预测非常重要。为了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融合正余弦算法和Levy飞行改进麻雀算法(I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利用Circl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在发现者位置更新时,引入非线性动态学习因子以及融合正余弦的思想,在追随者更新位置时,引入Levy飞行策略,建立ISSA-BP故障预测模型。为了验证模型预测的精度,同时与BP模型、PSO-BP模型、GWO-BP模型、SSA-BP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ISSA-BP模型比其他4种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le混沌映射 故障预测 火控系统 BP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WOA-BP的火控计算机电源模块故障诊断方法
19
作者 邵浩冬 李英顺 +1 位作者 王德彪 佟维妍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4-231,共8页
火控计算机是火控系统的核心,其对于火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坦克火控计算机电源模块进行故障诊断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引入了Sine-Tent-Cosine混沌映射和自适应惯性权重对原始的鲸鱼算法(WOA... 火控计算机是火控系统的核心,其对于火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坦克火控计算机电源模块进行故障诊断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引入了Sine-Tent-Cosine混沌映射和自适应惯性权重对原始的鲸鱼算法(WOA)进行改进与优化,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重、阈值进行参数寻优,构建了IWOA-BP火控计算机电源模块故障诊断模型,与PSO-BP、ANT-BP、WOA-BP几种诊断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IWOA-BP模型在4种模型中效率最高,运行时间仅为8.72 s,在对火控计算机电源模块的5种故障进行诊断时,该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6.4%,相较于PSO-BP、ANT-BP和WOA-BP几种诊断模型准确率分别提升了3.65%、5.7%和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鲸鱼优化算法 Sine-Tent-Cosine混沌映射 自适应惯性权重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A-BP神经网络的弹丸全弹道飞行时间预测
20
作者 郝博 徐才宪 +1 位作者 姜琦 杨斌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4,141,共6页
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进行全局最优,在麻雀搜索算法中引入Tent混沌映射策略来初始化种群,同时引入高斯变异和高斯扰动策略以及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提高SSA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和求解精度,以提高在弹道系... 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进行全局最优,在麻雀搜索算法中引入Tent混沌映射策略来初始化种群,同时引入高斯变异和高斯扰动策略以及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提高SSA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和求解精度,以提高在弹道系数、发射角度、风速和弹丸初速已知的条件下对弹丸全弹道飞行时间预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改进SSA-BP预测模型提高了弹丸全弹道飞行时间预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全弹道飞行时间 BP神经网络 SSA优化算法 Tent混沌映射 高斯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