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因素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孔祥淮 刘健 +2 位作者 杜远生 温春 徐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52,共10页
根据浅地层地震剖面的解译结果,对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要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种灾害地质要素,包括海岸侵蚀与淤积、水下浅滩、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和古三角洲、沙脊、陡坡、沙层液化、冲蚀沟槽、滑坡、差异性压... 根据浅地层地震剖面的解译结果,对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要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种灾害地质要素,包括海岸侵蚀与淤积、水下浅滩、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和古三角洲、沙脊、陡坡、沙层液化、冲蚀沟槽、滑坡、差异性压实断层等等。探讨了灾害地质要素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并绘制了主要灾害地质要素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剖面 灾害地质要素 减灾防灾 南黄海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开发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伟庆 徐敬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4-18,共5页
应用GIS技术建立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城市 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详细介绍了系统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建筑物震害 预测和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 应用GIS技术建立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城市 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详细介绍了系统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建筑物震害 预测和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等系统专业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理信息系统 防震 减灾 信息系统 地震 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示范研究与应用介绍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煌武 黄晓岗 沈业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59-63,共5页
城市防震减灾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地震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及重点工作。“九五”期间,我国先后在部分大中城市开展了防震减灾的示范研究,建立了先进的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全面介绍了该项示范研究的城市之一──合... 城市防震减灾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地震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及重点工作。“九五”期间,我国先后在部分大中城市开展了防震减灾的示范研究,建立了先进的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全面介绍了该项示范研究的城市之一──合肥市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下系统的主要内容、研究特色和取得的工作成果。该技术系统的完成,对推进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和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预测 防震减灾 计算机信息管理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樊跃新 非明伦 余庆坤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1966年邢台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方针政策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深刻影响。汶川8.0级地震的惨痛教训进一步说明,在地震预报不过关或还不可靠的前提下,震灾预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汶川地震的灾情和云... 1966年邢台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方针政策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深刻影响。汶川8.0级地震的惨痛教训进一步说明,在地震预报不过关或还不可靠的前提下,震灾预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汶川地震的灾情和云南省减隔震技术研究应用、农村民居抗震、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速了中国防震减灾结构的调整——应把建构筑物抗震设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地震 汶川8.0地震 防震减灾结构 震灾预防 地震预报 减隔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应用于城市防震减灾工作 被引量:14
5
作者 宋俊高 朱元清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91,共7页
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 .该系统由 7个功能模块组成 ,主要有 :地震地质基本信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子系统、地震应急决策信息子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维护管理等 .介绍了彩红外航片遥感等软件应用技术 。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防震减灾 震害快速评估 地震应急决策 城市 GIS 信息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黄土滑坡滑距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悦 黄强兵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目前黄土滑坡研究现状 ,本文提出了一种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的新模型 -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模型。通过陕西榆林地区 5个黄土滑坡的非母体验证 ,并经与其他预测方法所得的结果相比较 ,证明该模型精度较高 ,可用于黄土高原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滑距预测 模糊信息优化处理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11年中国县级行政区域热带气旋基本气候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尹宜舟 罗勇 +1 位作者 肖风劲 朱鑫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9-1097,共9页
借助ArcGis软件获取了1971—2011年中国县级行政区域内热带气旋活动的基本信息,包括经纬度、持续时间、强度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县域内热带气旋活动最多频次为台湾省花莲县,平均每年0.78次;最大平均强度出现在台... 借助ArcGis软件获取了1971—2011年中国县级行政区域内热带气旋活动的基本信息,包括经纬度、持续时间、强度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县域内热带气旋活动最多频次为台湾省花莲县,平均每年0.78次;最大平均强度出现在台湾省宜兰县,达到35 m/s;持续时间最长的为海南省乐东县,平均每年2.2 h;受热带气旋潜在影响程度最高的为台湾省台东县,年平均YTCPI(Yearly Tropical Cyclone Potential Impact Index)达到15 106。与此同时,对6—10月各月中国县域内的热带气旋活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县域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基本特征,为有关部门防台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统计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 热带气旋 县级特征 防台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短信技术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8
作者 帅向华 郑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4,共5页
提出并设计了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短信技术平台的总体思路、系统框架、关键环节和各项功能。该平台首次基于无线公网、综合应用短信技术、GPRS技术、GPS技术和GIS技术,以及地震现场灾情文字和图像信息的获取、定位与综合分析,以及移动信息... 提出并设计了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短信技术平台的总体思路、系统框架、关键环节和各项功能。该平台首次基于无线公网、综合应用短信技术、GPRS技术、GPS技术和GIS技术,以及地震现场灾情文字和图像信息的获取、定位与综合分析,以及移动信息发布与服务等。该平台的技术实现已经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部分区域中心作为业务系统运行多年,在历次地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公益服务 无线公网 短信技术 GPRS GIS 灾情获取 移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初步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波 陶夏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17,共5页
阐述了以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DGIS)软件为开发平台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初步设计和系统建设的目的、原则,讨论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结合某系统实例阐明了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框架结构以及模块功能组成。指出分布式网络GIS的应用研究... 阐述了以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DGIS)软件为开发平台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初步设计和系统建设的目的、原则,讨论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结合某系统实例阐明了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框架结构以及模块功能组成。指出分布式网络GIS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防震减灾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思路正在结合具体的城市实施,探索为防震减灾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 防震减灾 万维网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损失评估及应急反应系统的实例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萍 陶夏新 颜世菊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林甸(Ms=5.1)地震发生于2005年7月25日,震中靠近大庆油田。该地震对大庆油田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损失,为原有的大庆油田地震损失评估与应急反应系统提供了验证实例。按照林甸地震的参数设定地震、评估震害,对比评估的结果和地面调查结果,... 林甸(Ms=5.1)地震发生于2005年7月25日,震中靠近大庆油田。该地震对大庆油田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损失,为原有的大庆油田地震损失评估与应急反应系统提供了验证实例。按照林甸地震的参数设定地震、评估震害,对比评估的结果和地面调查结果,差异较大。确定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系统选取的烈度衰减关系与这次地震的烈度衰减关系不符;(2)系统空间数据存储方式的简化。通过平移等震线至宏观震中、同倍率放大等震线和更改计算单元等方法,深入分析系统评估结果和地面调查结果间的差异,指出改善评估精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此类系统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辅助决策 GIS 等震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整合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贤军 尤建新 吴燕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47-151,共5页
城市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问题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灾害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笔者提出信息整合的思路——以信息共享和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整合目标,按照标准化、相关性、价值性、动态性的整合原则,打破区域... 城市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问题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灾害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笔者提出信息整合的思路——以信息共享和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整合目标,按照标准化、相关性、价值性、动态性的整合原则,打破区域、部门间的界限,从横向、纵向、防灾减灾全过程进行信息整合,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信息整合体系。为进一步明确整合主体(人)及整合对象(防灾减灾信息)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还介绍信息整合的3种模式:对象关联模式、逻辑模式、综合模式。在实践中,可以根据资源、技术、需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单独地或综合地利用该3种模式进行信息内容的整合。通过信息整合能提升防灾减灾信息利用的整体效能,有效地发挥信息资源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信息资源 信息整合 关联整合 逻辑整合 综合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震减灾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龙生 黄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11,共8页
位于地震区的城市,必须充分考虑防震减灾的对策,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拟就防震减灾方面所涉及的某些理论、概念、措施进行讨论,并明确指出:现行抗震规范关于地震作用及设防三水准要求的阐述应当修正;主张"优化设防烈度&q... 位于地震区的城市,必须充分考虑防震减灾的对策,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拟就防震减灾方面所涉及的某些理论、概念、措施进行讨论,并明确指出:现行抗震规范关于地震作用及设防三水准要求的阐述应当修正;主张"优化设防烈度"的观点没有意义;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是反映结构安全度的不同要求,与地震概率无关;建筑使用年限的长短,并不能代表使用功能的重要性;避免人员伤亡和减轻经济损失是抗震设防的目标;震害预测是为抗震设防服务的,只有预测设防烈度作用下的震害情况才有意义;震害预评估并非评估城市抗震能力的依据;震前防震减灾对策及震后启动救灾的应急手段是编制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设防标准 震害预测 防震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砖房震害预测方法评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姜淑珍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7-121,共5页
多层砖房震害预测是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工作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形成了多种预测其震害的方法,其中常用的主要方法有易损性概率分析法即半经验半理论法、强度判别法、延性系数判别法、模糊类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结构理... 多层砖房震害预测是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工作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形成了多种预测其震害的方法,其中常用的主要方法有易损性概率分析法即半经验半理论法、强度判别法、延性系数判别法、模糊类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结构理论计算法等。着重对部分方法进行了总结评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特点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预测 防震减灾 多层砖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桂荣 王国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根据漳州市规划区内房屋的调查资料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对漳州市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并通过漳州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抗震减灾策略,为编制漳州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和制定防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漳州市 建筑物 抗震减灾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机构防震减灾能力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新燕 高孟潭 +1 位作者 伍国春 郎从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2-389,共8页
以中国地震局在2007年和2012年组织的针对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两次大规模问卷调查为依据,以东、中、西部9个省的县级防震减灾机构的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组织机构及经费保障、监测预报能力、工程性防御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宣传教育... 以中国地震局在2007年和2012年组织的针对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两次大规模问卷调查为依据,以东、中、西部9个省的县级防震减灾机构的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组织机构及经费保障、监测预报能力、工程性防御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宣传教育5个方面共16个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的基础上,就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成效从时间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本文还针对地方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防震减灾能力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现状调查(山东市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波 晁洪太 +2 位作者 王伟 冯恩国 田丹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以山东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次(2007年、2012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从市级防震减灾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14项... 以山东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次(2007年、2012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从市级防震减灾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14项指标入手,对比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在两个调查年度的发展、变化,分析研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在山东省(市级)的实施现状和成效。将两个调查年度描述山东省防震减灾工作进展的主要指标与全国相应指标的均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山东现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 实施现状 问卷调查 成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片遥感在城市防震减灾系统中的应用
17
作者 朱元清 宋俊高 李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1-75,共5页
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变化很快 ,航片遥感技术应用于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的需要。采用航片遥感技术 ,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可直接从航片扫描图获取信息 ,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各类特征数据库。本文介绍了对航片的选择与应用 ,航片... 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变化很快 ,航片遥感技术应用于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的需要。采用航片遥感技术 ,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可直接从航片扫描图获取信息 ,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各类特征数据库。本文介绍了对航片的选择与应用 ,航片扫描图的电子矢量化技术及与之相应的资料调查工作 ,并对系统数据库维护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片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防震减灾 城市建设 扫描图 电子矢量化技术 特征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推进策略
18
作者 朱煌武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3期55-61,共7页
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提出 ,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在论述我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科学涵义的基础上 ,结合安徽省的实际 ,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 ,并全面总结了组织实施十年目标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成果 ;概括为建立... 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提出 ,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在论述我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科学涵义的基础上 ,结合安徽省的实际 ,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 ,并全面总结了组织实施十年目标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成果 ;概括为建立两个保障体系、三大技术系统、四大社会管理职能和一个统一领导的十年目标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防震 减灾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山西吕梁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昌明 黄健 +1 位作者 李桥 张帅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近年来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呈现出加剧趋势。所以,对吕梁市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坡向、高程、道路、水系、工程岩组、坡体形态、坡度...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近年来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呈现出加剧趋势。所以,对吕梁市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坡向、高程、道路、水系、工程岩组、坡体形态、坡度、植被、起伏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法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对吕梁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依据偏似然比检验结果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消除了因子间共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耦合模型与信息量模型评价结果总体上一致,但是耦合模型的评价分区结果与灾害点的分布情况更加吻合;灾害高易发区多集中在750~1 500 m高程内、黄土地区以及距道路、水系1 km范围内。因此,本文基于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吕梁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通过易发性等级区划为吕梁市减灾防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评价 耦合模型 信息量法 LOGISTIC回归 减灾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防震减灾信息网络主页的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伟 陈兴东 +1 位作者 章熙海 苏泽云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3期62-67,共6页
介绍了江苏省防震减灾信息网络主页的设计方案 ,探讨了Web服务器的选择、浏览器兼容性问题、网页内容与结构布局、地震数据的动态交互 ,HTML/DHTML功能扩展及网络安全 5个方面的问题。重点讨论了防震减灾信息与数据的Web实现和网络安全。
关键词 网络主页 防震减灾信息 网络安全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