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d Load Transport Rate in Scouring and Armoring Process of Non-uniform Sediment River Bed
1
作者 LI Wenping CAO Shuyou LIU Xingnian(State Key Lab.of Hydraulics and Mountain River Eng.,Sichuan Univ.,Chengdu 610065,China)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86-88,共3页
Flum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bed load transport rate during rive bed scouring and ar- moring.A theoretic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linking the transport rate to the probability of incipient motion of non-... Flum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bed load transport rate during rive bed scouring and ar- moring.A theoretic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linking the transport rate to the probability of incipient motion of non-uniform sediment is solved.The transport rate is shown to decrease exponentially with time,according to the theory,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load scouring and armoring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底沙输沙观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宏伟 韩玉芳 +4 位作者 胡国栋 路川藤 辛文杰 赵日明 谢至正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为解决长江口底沙输沙无实测资料的问题、研究南槽的底沙输移特性,基于坑测法原理开发了一套适用于长江口水沙环境的底沙观测系统,取得了可靠的低扰动下南槽拦门沙段底沙输沙过程资料。观测结果显示,在潮周期过程中(平均潮差3.3 m),输... 为解决长江口底沙输沙无实测资料的问题、研究南槽的底沙输移特性,基于坑测法原理开发了一套适用于长江口水沙环境的底沙观测系统,取得了可靠的低扰动下南槽拦门沙段底沙输沙过程资料。观测结果显示,在潮周期过程中(平均潮差3.3 m),输沙率与流速大小密切相关,实测潮平均输沙率为0.007 kg/(m·s),输沙率最大值出现在涨急时刻,为0.045 kg/(m·s),落急时刻输沙率最大值为0.020 kg/(m·s)。涨落潮过程中,同样流速条件下,输沙率存在一定差异,涨潮时段推移质输沙率大于落潮时段。根据窦国仁公式计算的单宽推移质输沙率与实测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量级上存在差异,潮平均计算输沙率为0.004 kg/(m·s),小于实测值,涨急时刻最大计算输沙率为0.031 kg/(m·s),落急时刻为0.028 kg/(m·s),涨潮期间实测值大于计算值,落潮期间则相反,公式推荐的输沙综合系数取值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南槽 推移质输沙率 潮周期过程 坑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湖泊周围近地表风沙运移特征研究
3
作者 屈鹏程 李锦荣 +5 位作者 王海兵 韩兆恩 沈研妃 柴绍琦 武恒博 单浩东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25,共10页
为了解乌兰布和沙漠湖泊对风沙运移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风速廓线及输沙变化状况,本研究通过野外原位监测方法,开展了风沙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沙漠湖泊区域内风速廓线符合对数函数关系式u=a_(2)lnz+b_(2)(R^(2)>0.90),沙漠湖泊区样点风... 为了解乌兰布和沙漠湖泊对风沙运移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风速廓线及输沙变化状况,本研究通过野外原位监测方法,开展了风沙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沙漠湖泊区域内风速廓线符合对数函数关系式u=a_(2)lnz+b_(2)(R^(2)>0.90),沙漠湖泊区样点风速均小于裸沙丘(对照点,CK),且湖面具有提高风速作用,下风向风速始终大于上风向风速;沙漠湖泊区样点粗糙度(z_(0))随风速的增加而降低,摩阻风速(U*)随风速的增加而上升,沙漠湖泊区样点粗糙度和摩阻风速均大于裸沙丘,湖面具有降低粗糙度和裸沙丘的作用,下风向粗糙度和摩阻风速始终大于上风向;沙漠湖泊区输沙率(Q)与高度(z)之间的关系符合Q=a_(1)e^(b1z)(R^(2)>0.81)指数函数关系,湖泊区内80%输沙率集中在距地面55 cm以内,总输沙率明显低于裸沙丘,沙漠湖泊区可以有效降低沙漠地区风沙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廓线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输沙率 沙漠湖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草本植物群落的防风固沙效能对比
4
作者 白子怡 董治宝 +4 位作者 南维鸽 刘小槺 魏国茹 郭慧 张雪娇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48,共11页
在沙区植物生态建设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草本植物能达到最佳的防风固沙效果,这仍然是需要深入科学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移动风洞,在野外种植草本植物群落(沙打旺和中科1号羊草),在4种不同植被盖度下(10%、20%、30%和40%)探索其对输沙率... 在沙区植物生态建设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草本植物能达到最佳的防风固沙效果,这仍然是需要深入科学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移动风洞,在野外种植草本植物群落(沙打旺和中科1号羊草),在4种不同植被盖度下(10%、20%、30%和40%)探索其对输沙率与风速廓线的影响,以明晰该植物种类的防风固沙能力,风洞原位测试结果表明:沙打旺的防风固沙效能明显强于羊草,表现为在同等植被覆盖度和风速条件下,沙打旺的输沙率显著小于羊草,风速减少率和风蚀抑制效率明显大于羊草。沙打旺的最佳防风蚀盖度为30%,能抑制近地表20 cm以内约90%的输沙量,羊草植被盖度为32%时,能抑制地表20 cm以内75%的输沙量。从植物形态和结构来看,植物茎杆硬度大、茎多数且数个丛生其防风固沙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率 风速廓线 移动风洞 沙打旺 中科1号羊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
5
作者 王文舒 甘晓雪 +4 位作者 张斌武 贾晓鹏 谭天逸 王智 杨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目的】为探明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机械沙障的固沙效果,筛选出几种防风固沙效果较好且成本低的沙障,加以推广应用。【方法】以碎石、尼龙网、沙袋、葵花杆、黏土、沙柳枝条、PLA等10种常见材料铺设规格为2 m×2 m的沙障,测定10种沙... 【目的】为探明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机械沙障的固沙效果,筛选出几种防风固沙效果较好且成本低的沙障,加以推广应用。【方法】以碎石、尼龙网、沙袋、葵花杆、黏土、沙柳枝条、PLA等10种常见材料铺设规格为2 m×2 m的沙障,测定10种沙障及裸沙丘近地表50 cm、200 cm处的风速,同步收集近地表0~30 cm处的沙尘,对10种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和铺设成本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在50 cm高度处麦草沙障、尼龙网沙障的防风效能显著高于其他材料沙障;在200 cm高度处,麦草沙障和HDPE沙障的防风效能显著高于其他沙障;(2)地表粗糙度从强至弱依次为:麦草、尼龙网、沙柳枝条、碎石、葵花杆、HDPE、土工布袋、黏土、沙袋、PLA;(3)麦草沙障、碎石沙障、沙柳枝条沙障较其他沙障输沙率更低、固沙效应更高,分别为97.30%、95.40%和94.92%;(4)沙袋、麦草、尼龙网、HDPE每平方米成本较低。【结论】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分析后得出结论:麦草、尼龙网、HDPE是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的优选沙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障 材料 防风效能 地表 粗糙度 输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和流量的响应
6
作者 朱启明 齐小倩 +3 位作者 刘俊娥 程西科 王宁 周正朝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76,共9页
[目的]为揭示细沟输沙能力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化规律,完善泥沙输移理论和构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室内水槽加沙试验,在5个坡度(9°、12°、15°、18°和21°)和4个流量(5、7、9、11 L/min)组合条件下,测定... [目的]为揭示细沟输沙能力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化规律,完善泥沙输移理论和构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室内水槽加沙试验,在5个坡度(9°、12°、15°、18°和21°)和4个流量(5、7、9、11 L/min)组合条件下,测定黄土高原4种土壤(砂土、沙黄土、黄绵土和黑垆土)的细沟输沙能力,分析细沟输沙能力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化趋势,构建细沟输沙能力的预测模型。[结果]1)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均随坡度或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坡度为15°或流量为7、9、11 L/min下,不同土壤间的细沟输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2)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在相邻坡度(或流量)间的增加速率呈非线性变化趋势。3)不同坡度(或流量)下,4种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对流量(或坡度)的响应关系均可用幂函数较好地描述(R2为0.713~1.000)。基于细沟输沙能力受到坡度与流量间耦合效应的影响,构建基于坡度和流量的二元指数函数型的细沟输沙能力预测模型,且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较高(R2为0.839~0.945)。[结论]黄土高原土壤的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和流量响应关系复杂,并揭示幂函数模型在表征细沟输沙能力对坡度或流量的响应关系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能力 细沟侵蚀 黄土高原 坡度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径流侵蚀功率输沙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坤霞 李天毅 +4 位作者 贾路 李占斌 李鹏 丛佩娟 李斌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6,共10页
水土流失对流域生态危害严重,输沙量模拟和预测可以为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因此精确的输沙模型是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具。为了精确模拟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年输沙量,该研究基于黄土高原19个水文站的径流和输沙数据,通过随机森... 水土流失对流域生态危害严重,输沙量模拟和预测可以为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因此精确的输沙模型是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具。为了精确模拟变化环境下黄土高原年输沙量,该研究基于黄土高原19个水文站的径流和输沙数据,通过随机森林变量重要性度量方法评估年径流侵蚀功率、淤地坝指数、淤地坝相对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不透水地面积等因子对流域年输沙量的影响,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算年输沙模型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因子组合的年输沙模型精度,提出适用性较强的黄土高原年输沙模型,据此开展年输沙量变化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1)以幂函数形式构建的仅含径流侵蚀功率单因子输沙模型精度与流域面积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05(P<0.05),模型精度随着流域面积增大而下降,在面积大于7000 km^(2)的流域适用性较差;2)年径流侵蚀功率、淤地坝指数及不透水地面积因子组合建立的多因子年输沙模型在黄土高原适用性最佳,模型在率定期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为0.84,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21亿t,在验证期纳什系数平均值为0.79,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27亿t。3)影响研究流域年输沙量变化的因素依次是:年径流侵蚀功率、不透水地面积和淤地坝指数。研究可以为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径流 年输沙量 径流侵蚀功率 淤地坝指数 不透水地面积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宁舸 唐磊 +1 位作者 孙波 辛文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经历近100 a的发展,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研究领域已形成许多代表性成果,系统研判各计算公式的预测精度对于快速准确判断研究区域沿岸输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使用率高、公式结构简洁、考虑参数相对全面等标准,选择了国内外7个沿岸输... 经历近100 a的发展,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研究领域已形成许多代表性成果,系统研判各计算公式的预测精度对于快速准确判断研究区域沿岸输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使用率高、公式结构简洁、考虑参数相对全面等标准,选择了国内外7个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采用现场原型沙、室内原型沙和室内轻质沙等多种实测资料,对各公式的计算准确程度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表明,CERC公式和Kamphuis公式适用于现场原型沙预测,但对室内轻质沙预测的偏离程度较大;MH-Kamphuis公式和van Rijn公式对各种实测资料的预测均总体偏小;赵今声公式和Bayram公式的预测精度最低,预测偏小程度较大。经比较,孙林云公式对各项实测资料的符合程度总体较高,预测精度提高了36%~73%,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推荐用于推导沙质海岸沿岸输沙模型相似律比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输沙率 计算公式 原型沙 轻质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河段高含沙洪水期输沙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国豪 张敏 刘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6,共8页
黄河下游河床长期处于淤积抬升状态,其冲淤演变规律对于下游河道治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快速预测不同量级高含沙洪水各河段的冲淤量以及判断高含沙洪水期黄河下游游荡河段冲淤影响很有必要。根据1960—2021年54场高含沙洪水的实测水沙... 黄河下游河床长期处于淤积抬升状态,其冲淤演变规律对于下游河道治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快速预测不同量级高含沙洪水各河段的冲淤量以及判断高含沙洪水期黄河下游游荡河段冲淤影响很有必要。根据1960—2021年54场高含沙洪水的实测水沙资料,分析高含沙洪水期黄河下游游荡河段下站输沙率与上站流量、含沙量、输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关系式,系统地研究高含沙洪水的输沙规律。结果表明,下站输沙率与上站输沙率存在极强的相关性,进一步按来沙系数分级得到高含沙洪水期的输沙率公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冲淤过程,极大地提高了与实测水沙资料的贴合度。以小浪底水文站为黄河下游游荡河段的进口控制水文站,采用按来沙系数分级所求的输沙率关系式能够较准确推求花园口站、夹河滩站、高村站的输沙率,从而计算小浪底—花园口、花园口—夹河滩和夹河滩—高村河段的累计冲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率 来沙系数 河道冲淤 高含沙洪水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非均匀推移质输沙率公式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饶璋超 罗永钦 +1 位作者 袁强 付俊峰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基于等中值粒径的“单、双峰型级配”推移质输沙试验以及“驼峰”输沙率试验数据,选择Einstein、吴伟明、Wilcock和吴保生等4种典型非均匀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计算“单、双峰型级配”推移质输沙率,将两种级配的输沙率比值及曲线形态与试验... 基于等中值粒径的“单、双峰型级配”推移质输沙试验以及“驼峰”输沙率试验数据,选择Einstein、吴伟明、Wilcock和吴保生等4种典型非均匀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计算“单、双峰型级配”推移质输沙率,将两种级配的输沙率比值及曲线形态与试验成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吴伟明公式在反映“单、双峰型级配”推移质输沙差异上表现最好,这4种公式均无法反映“驼峰”输沙率现象。基于多参数考虑的Patel公式较这4种公式能更好地反映上述两种现象。充分考虑床沙级配对分组沙起动切应力和输沙有效Shields数的影响,是提高非均匀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精度和适用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沙 推移质输沙率 单双峰型级配 驼峰输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市高昌区不同固沙植物的防风固沙效益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旭 张倪斌 +3 位作者 孙桂丽 闫鑫苒 王璞 各文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0,共7页
为了解不同防风固沙林对风速、输沙通量和土壤蚀积程度的影响,以期为荒漠化地区植物选择和配置提供技术支持,以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公相村为实验地,利用气象站、风速仪、集沙仪等监测不同高度下梭梭林、柽柳林以及梭梭-柽柳混交林... 为了解不同防风固沙林对风速、输沙通量和土壤蚀积程度的影响,以期为荒漠化地区植物选择和配置提供技术支持,以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公相村为实验地,利用气象站、风速仪、集沙仪等监测不同高度下梭梭林、柽柳林以及梭梭-柽柳混交林的风速、地表粗糙度、输沙通量等指标,分析比较不同固沙林的风速廓线、风速增加率、地表蚀积量及风沙堆积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输沙通量逐渐增加,地表粗糙度和蚀积深度呈现降低趋势;不同固沙林不同高度(h)的风速增加率均表现为中层(50 cm<h≤100 cm)最大,低层(10 cm<h≤50 cm)最小,说明固沙植物对低层风速有显著降低作用,增强了中层风速;不同固沙林输沙通量随着高度增加逐渐减小;柽柳林、梭梭-柽柳混交林后出现堆积现象,梭梭林前后为侵蚀现象。梭梭林、柽柳林以及梭梭-柽柳混交林均降低了近地表风速,有效拦截了风沙流,改变了表层风沙堆积物物质组成,梭梭-柽柳混交林防风固沙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效益 风速廓线 风速增加率 输沙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起动参数评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年生 陆呈啸 +1 位作者 卢叶盛 郑柯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泥沙起动的临界条件可以采用水动力参数(如水流速度、床面剪切应力)或输沙参数(如运动概率、推移质输沙率)进行描述,理论上可以从单颗粒或群体颗粒层面进行分析。目前的研究表明:通过单颗粒受力分析所获得的起动条件,因包含一系列待定参... 泥沙起动的临界条件可以采用水动力参数(如水流速度、床面剪切应力)或输沙参数(如运动概率、推移质输沙率)进行描述,理论上可以从单颗粒或群体颗粒层面进行分析。目前的研究表明:通过单颗粒受力分析所获得的起动条件,因包含一系列待定参数,难以直接用于实际计算;利用推移质输沙率可以定量地确定泥沙起动条件,但必须选取适当的无量纲参数;与常用的Einstein数?不同,无量纲输沙率W*反映了床面泥沙颗粒的运动概率的大小,其起动临界值与床面性质(光滑或粗糙)无关,可取为常数,由此获得的起动切应力变化规律与Shields曲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起动 Shields曲线 起动概率 起动输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输沙过程模拟的改进流向算法
13
作者 沈心怡 代文 +2 位作者 刘爱利 陶宇 赵成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0-1387,共8页
流域中的输沙过程是地貌学和地表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通过流向算法和实测地形变化来推测输沙率的空间分布,但是简单地应用流向算法会造成模拟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守恒的情况。因此,设计了面向输沙过程模拟的改进流向算法,判断模拟... 流域中的输沙过程是地貌学和地表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通过流向算法和实测地形变化来推测输沙率的空间分布,但是简单地应用流向算法会造成模拟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守恒的情况。因此,设计了面向输沙过程模拟的改进流向算法,判断模拟过程中质量守恒情况,即输沙率是否为负值,若存在,则将负值输沙率重设,阻止负值输沙率向下游传播。对经典的D8、MFD-se、MFD-md 3种流向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1)改进后的D8单流向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性能平均提升了1.26%。(2)改进后的MFD-se单流向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性能平均提升了4.17%。(3)改进后的MFD-md单流向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性能平均提升了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向算法 数字高程模型 输沙率 质量守恒 地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起沙风风况及输沙特征 被引量:34
14
作者 罗凤敏 高君亮 +3 位作者 辛智鸣 边凯 郝玉光 刘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5-152,共8页
输沙势(DP)是衡量区域风沙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为探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风沙活动强度特征,评估区域风能状况,该论文基于"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3-2017年监测的风速、风向及输沙量数据,对乌兰布和沙... 输沙势(DP)是衡量区域风沙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为探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风沙活动强度特征,评估区域风能状况,该论文基于"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3-2017年监测的风速、风向及输沙量数据,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起沙风风况、输沙势及输沙率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年均起沙风风速为6.77 m/s,年均起沙风频率为19.74%,最大风速为20.76 m/s,三者均以春季最高,是主要的风沙活动期,秋季次之,夏季与秋季较为接近,冬季最小;2)研究区四季起沙风风向与全年起沙风风向一致,均以偏东风(NNE,NE,ENE,E)和偏西风(SW,WSW,W,WNW)为主;3)研究区年输沙势(DP)和年合成输沙势(RDP)分别为183.38和73.41 VU,属于低风能环境,年方向变率指数(RDP/DP)为0.40,属于中比率,年合成输沙势方向(RDD)111.15°,为ESE方向,表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沙物质主要朝东南偏东方向输移;年输沙势和年合成输沙势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月变化特征均为春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4)16方位实测输沙率为35.11 kg/m·d,WNW方向的输沙率最大,春季输沙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起沙风 输沙势 输沙量 输沙率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道环流流速与泥沙横向输移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孙东坡 朱岐武 +1 位作者 张耀先 张晓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6,共6页
根据弯道水流特性,分析了断面环流的运动方程,采用普朗特紊流切应力构架建立了横向水流切应力的形式。通过对掺长形式的分析,给出了断面环流横向水流切应力沿垂线表达式,进一步建立了弯道恒定二元环流的横向流速分布公式。经对比分析与... 根据弯道水流特性,分析了断面环流的运动方程,采用普朗特紊流切应力构架建立了横向水流切应力的形式。通过对掺长形式的分析,给出了断面环流横向水流切应力沿垂线表达式,进一步建立了弯道恒定二元环流的横向流速分布公式。经对比分析与资料验证表明,导出的环流流速分布公式结构简单、合理,与资料有较好的拟合性。同时,利用导出的环流流速分布公式,还研究了弯道水流中泥沙的横向输移问题,建立了便于数值模拟的计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比降 环流流速 掺长 紊动扩散 横向输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动力过程模拟与研究 被引量:50
16
作者 李鹏 李占斌 郑良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49,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冲刷试验系统研究了3°-30°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的侵蚀动力及产沙特征,分析了坡面径流能耗与径流侵蚀产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径流平均流速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流速与坡度和流量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 通过室内模拟冲刷试验系统研究了3°-30°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的侵蚀动力及产沙特征,分析了坡面径流能耗与径流侵蚀产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径流平均流速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流速与坡度和流量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坡度对流速的影响大于流量。在3°-21°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单宽能耗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坡度超过21°时,径流能耗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坡度对侵蚀产沙的影响也有类似的现象,在3°-21°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平均单宽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坡度达到临界极值21°和24°后,坡面径流平均输沙率随坡度增加而减小;在整个试验坡度范围内,径流平均单宽输沙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流量对坡面径流平均单宽输沙率的影响大于坡度。坡面径流平均单宽输沙率和单宽径流能耗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其临界单宽径流能耗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可蚀性参数随坡度的变化在10.368~30.366的范围变化,试验的土壤可蚀性的平均值为14.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冲刷 能耗 输沙率 黄土坡面 土壤侵蚀 产沙 水动力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断面法与沙量法冲淤计算成果比较及输沙率资料修正 被引量:34
17
作者 申冠卿 姜乃迁 +1 位作者 张原锋 尚红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7,共6页
由于黄河下游各站实测输沙率资料普遍存在漏测现象及部分测次单断沙关系代表性差等原因,造成断面法与沙量平衡法计算冲淤量在一些河段存在着定量甚至定性上的差别,以花园口以上和高村至艾山两河段表现最为突出。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断面... 由于黄河下游各站实测输沙率资料普遍存在漏测现象及部分测次单断沙关系代表性差等原因,造成断面法与沙量平衡法计算冲淤量在一些河段存在着定量甚至定性上的差别,以花园口以上和高村至艾山两河段表现最为突出。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断面法冲淤量不存在累积性误差,它可以真实反映不同阶段泥沙在河道纵横向的沉积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而沙量平衡法计算冲淤时在一些河段则存在明显的失真现象。野外观测的输沙率资料是研究洪水期泥沙调整与水沙间关系、深化河床演变基本规律的基础,为此有必要对输沙率资料进行修正。输沙率修正的主要是在爱因斯坦全沙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输沙率修正系数与实测含沙量间的关系,修正后的输沙率资料基本能反映黄河下游各河段的实际冲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断面法 沙量平衡法 冲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红壤区不同林分类型涵水保土效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田育新 李锡泉 +3 位作者 袁正科 何友军 陈晓萍 倪爱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80-82,86,共4页
通过对湘南丘陵区不同林分类型涵水保土效益的定位观测 ,分别对林地的产流量、产沙量、输沙率、最大涵水能力及保土效果进行了探讨 ,发现 :1CK坡面的地表径流系数比有林地的地表径流系数要大 1.0 4~ 1.2 1倍、林分质量越好的林地坡面... 通过对湘南丘陵区不同林分类型涵水保土效益的定位观测 ,分别对林地的产流量、产沙量、输沙率、最大涵水能力及保土效果进行了探讨 ,发现 :1CK坡面的地表径流系数比有林地的地表径流系数要大 1.0 4~ 1.2 1倍、林分质量越好的林地坡面的径流系数比林分质量较差的林地坡面的径流系数要小 ;2 CK坡面的产沙量、输沙率比有林地的产沙量、输沙率要大 2 .80~ 3.73倍、2 .5 8~ 3.2 6倍 ;林分质量越好的林地坡面的比林分质量较差的林地坡面的产沙量、输沙率要小 ;3湘南红壤区长江防护林的各种林分类型虽然还处于幼龄林阶段 ,但其林地的保土、涵水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其林地土壤的涵水能力为 CK的 1.5 6~ 3.0 8倍、保土能力在 386 0 t/ (km2 · a)~ 4 390 t/(km2 ·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红壤区 涵水保土效益 径流系数 产沙量 输沙率 林分类型 长江防护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博鳌港枯水期海底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妙红 高抒 +1 位作者 邹欣庆 朱大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46,共8页
海底活动性是港口开发和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它与海域的地貌演化、底床稳定性和水质密切相关。根据海南岛博鳌港枯水期观测资料,对反映海底活动性两个主要指标(沉积物活动时间和输运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湾内的底部... 海底活动性是港口开发和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它与海域的地貌演化、底床稳定性和水质密切相关。根据海南岛博鳌港枯水期观测资料,对反映海底活动性两个主要指标(沉积物活动时间和输运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湾内的底部沉积物活动时间较短,输运强度较低,底床基本稳定;但在口门区域,因水流能量的汇聚作用,海底活动性较强。由于口门海区海底稳定性关系到整个玉带滩海岸大沙坝和博鳌港的岸线稳定,在博鳌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决策中应特别重视口门区域的整治和保护,采用合理的工程措施来提高其稳定性,以确保博鳌地区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水期 海底活动性 活动时间 沉积物输运率 海南岛 博鳌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袋沙障对流动沙丘地表风沙及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袁立敏 高永 +4 位作者 汪季 闫德仁 胡生荣 张兴源 吴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了解沙袋沙障对风沙及植被生长的影响,通过野外观测和样方调查法对铺设沙袋沙障沙丘风速、植物种数、植株密度、高度和盖度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对0—30cm输沙量。对1m×1m,2m×2m,3m×3m方格沙袋沙障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 为了解沙袋沙障对风沙及植被生长的影响,通过野外观测和样方调查法对铺设沙袋沙障沙丘风速、植物种数、植株密度、高度和盖度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对0—30cm输沙量。对1m×1m,2m×2m,3m×3m方格沙袋沙障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输沙特征值及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袋沙障能够有效地提高防风效能和增加地表粗糙度,且随着规格的增大防风效能与地表粗糙度均减小;1m×1m,2m×2m和3m×3m规格沙袋沙障地表粗糙度为5.79,2.38和2.12cm,分别比对照高91.31%,78.88%和76.26%;沙袋沙障能够有效降低输沙量,使0—30cm各层输沙率均显著小于对照,3种规格沙袋沙障对输沙率的影响顺序为:1m×1m>2m×2m>3m×3m;沙袋沙障铺设1a后,植物种类比对照多出一种,平均高度、密度和盖度分别比对照高91.5%,71.1%和125.4%,并且随着沙袋沙障规格的增大,植被平均高度、密度和盖度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沙袋沙障 粗糙度 防风效能 输沙率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