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马唑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艳 王迎斌 +2 位作者 张丽 曹璐 张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7-803,共7页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 mg/kg,推注时间大于1 min,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20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即MOAA/S评分为1~2分后,两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0.5μ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0.2 mg/kg完成气管插管。麻醉维持:R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10~20 mg·kg^(-1)·h^(-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0~120 mg·kg^(-1)·h^(-1),两组协同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24、72 h 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并计算CD4^(+)/CD8^(+),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切皮即刻、术毕即刻、拔管即刻的HR、MAP、SpO_(2)、BIS,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记录麻醉诱导前、术后24、72 h 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分,苏醒时Riker评分和Ramsay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结果与P组比较,R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 NK、CD3^(+)、CD4^(+)细胞明显升高(P<0.05),术毕即刻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72 h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苏醒时Riker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比较,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更小,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免疫功能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管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春艳 杨瑞 +1 位作者 宋宇龙 王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进行术中麻醉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0例,男51例,女3...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进行术中麻醉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48~7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RAS组(A组)和常规对照组(B组),每组45例。A组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加强术中保温,限制术中液体的输入,术中和术后尽量采用短效麻醉药等一系列快速康复外科策略进行麻醉管理。B组采用常规麻醉管理。记录术前1d、术后1、3d的CRP、IL-6浓度以及CD3^+、CD4^+、CD8^+和CD4^+/CD8^+。结果与术前1d比较,术后3d两组患者CRP及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3d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明显下降(P<0.05);术后3dA组CRP及IL-6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CD3^+、CD4^+、CD8^+以及CD4^+/CD8^+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直肠癌手术术中麻醉管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可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策略 免疫功能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抗恶意代码免疫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正 刘毅 +1 位作者 李建 沈昌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9,共3页
很多针对计算机恶意代码的免疫模型和算法要求学习训练的代价比较大,另外这些算法本身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离实际应用有较大距离,该文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抗恶意代码免疫模型。该模型不需要计算和识别恶意代码的具体特征,通过直接消除... 很多针对计算机恶意代码的免疫模型和算法要求学习训练的代价比较大,另外这些算法本身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离实际应用有较大距离,该文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抗恶意代码免疫模型。该模型不需要计算和识别恶意代码的具体特征,通过直接消除恶意代码传播和实施破坏的前提条件,使得计算机系统对恶意代码具有自身免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代码 免疫算法 备份函数 恢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童春 郭智 +6 位作者 楼金星 刘晓东 杨凯 何学鹏 陈鹏 张媛 陈惠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7-172,共6页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3、6和12个月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探讨其与患者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3、6和12个月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探讨其与患者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0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21.7(3-46)岁,4例为HLA配型全相合移植,16例为HLA配型不全相合移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患者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监测患者移植后1、3、6和12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4^+CD25^(high)FOXP3^+)表达水平。结果:随访至2015年3月,移植后患者CD3^+、CD4^+、CD8^+、CD4^+/CD8^+、C D4^+CD25^(high)FOXP3^+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移植后12个月基本恢复至移植前水平,CD8^+T细胞恢复早于CD4^+T细胞,CD4^+T细胞减少持续1年以上;CD4^+/CD8^+比例倒置也持续1年以上;发生急性GVHD患者的CD4^+CD25^(high)FOXP3^+水平低于未发生急性GVHD的患者。结论:对移植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监测,特别是对CD4^+CD25^(high)FOX3^+水平的监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出现急性GVHD症状之前预测患者急性GVHD的发生情况,作为预测GVHD发生的参考指标,从而降低移植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辅助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对免疫能力、愈合进程及营养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2
5
作者 靳智勇 任海燕 梁俊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辅助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愈合进程及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营养辅助治疗方式分为A(n=34)、B(n=30)、C(n=26)三组。A...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辅助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愈合进程及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营养辅助治疗方式分为A(n=34)、B(n=30)、C(n=26)三组。A组接受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瑞能)辅助治疗方案,B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能全力)辅助治疗方案,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7天给予全量的25%、50%和100%后,逐日减少剂量直至过渡到正常饮食;C组接受肠外营养辅助治疗方案,术后第1天起静脉输注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等混合液,以125.52 k J/kg计算,应用8~10 d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观察对比三组受试者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差异,记录其术前及术后第1、8天时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IL-6]、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变化情况。结果:(1)三组术后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2)三组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均长于其他两组(P<0.05)。(3)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CD3^+、CD4^+、CD4^+/CD8^+等免疫指标水平及TP、ALB等营养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CD8^+水平及CRP、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则较术前显著提升(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三组各营养指标仍明显低于术前,但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各炎症因子指标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三组中A组术后第8天各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CD8^+水平则明显提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予以肠内营养辅助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其预后质量,对缩短愈合进程、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辅助治疗 食管癌 吻合口瘘 预防 免疫能力 愈合进程 营养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桥灵 刘洪珍 +6 位作者 赖晓红 廖美娟 梁桦 欧伟明 伍辉萍 陈焕伟 邓斐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15-231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肝叶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NH+ERAS组(AE组)和对照组(C组)。均全麻下手术,C组常规输液;AE组行ANH,并应用ERAS。记录术中输液量、...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肝叶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NH+ERAS组(AE组)和对照组(C组)。均全麻下手术,C组常规输液;AE组行ANH,并应用ERAS。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及术后临床指标: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全流质及住院时间。于麻醉诱导前(T_1)、术毕即刻(T_2)、术后1(T_3)、3(T_4)、7 d(T_5)抽血检测:CD4^+,CD8^+,CD4^+/CD8^+,NK cell水平。结果与T0比较,E组T_(2-3)时点CD3^+、CD4^+及NK细胞指标下降,CD8上升。与E组比较,AE组无输异体血病例;术后临床指标时间均缩短;T_(2-3)时点CD3^+、CD4^+、CD4^+/CD8^+及NK细胞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H复合ERAS可减少肝叶切除术患者输注异体血,减轻对免疫功能的抑制,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快速康复外科 肝叶切除术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速升颗粒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力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观察血速升颗粒对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目的:观察血速升颗粒对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速升颗粒。比较2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细胞成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最终进入研究,同步放化疗2周时2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步放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小板指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步放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过程中联合使用血速升颗粒,有有效促进骨髓造血、提升全血细胞数量、增强机体免疫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速升颗粒 高分级脑胶质瘤 手术切除 同步放化疗 免疫功能 血细胞成分 细胞免疫 造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多糖对大鼠运动疲劳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邵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71,共4页
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对运动员机体会产生不利影响,运动产生的疲劳积累会使运动员免疫功能失常。从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中提取出大球盖菇多糖,这种活性物质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有效增强免疫力、缓解精神疲劳、抗氧化... 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对运动员机体会产生不利影响,运动产生的疲劳积累会使运动员免疫功能失常。从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中提取出大球盖菇多糖,这种活性物质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有效增强免疫力、缓解精神疲劳、抗氧化、抗病毒等,目前研究中尚未公布大球盖菇多糖在运动医学领域的价值。大鼠在经过9周的跑台运动后,相较于对照组大鼠,运动干预组大鼠的体重[(193.64±22.06)g]以及脾脏指数[(4.31±0.68)mg·g-1],下降极为明显;给药组大鼠的体重[(218.54±20.88)g]以及脾脏指数[(5.71±0.70)mg·g-1],虽有所下降但是较运动干预组情况良好。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对比中,运动给药组大鼠的CD3+、CD4+、CD8+、CD4+/CD8+含量分别为(51.06±14.11)%、(45.71±6.41)%、(27.51±4.83)%、(1.70±0.32)%,与运动干预组大鼠相比,降低幅度非常大,CD3+也有明显下降;运动给药组大鼠情况良好。大球盖菇多糖对运动疲劳恢复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多糖 运动疲劳恢复 免疫功能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的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乃红 冯玫 +5 位作者 鹿育晋 朱镭 刘洁 高鸿鹏 李为民 乔振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37-1041,共5页
本研究探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红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外周血枸橼酸钠抗凝,检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条件下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并计算黏附率。用MTT法测定红细胞对正常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红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外周血枸橼酸钠抗凝,检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条件下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并计算黏附率。用MTT法测定红细胞对正常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影响,并与未加红细胞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细胞对K562细胞形成了"玫瑰花"样结合。正常人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15.3±6.4)%,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7.6±7.0)%,与正常人相比较显著下降(t=3.61,p(0.001)。不加红细胞条件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为67%-71%。正常人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14.7±5.2)%,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4.3±7.6)%,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t=6.73,p(0.0001)。结论: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能力下降,正常人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而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组织肿瘤 淋巴组织肿瘤 红细胞 天然免疫黏附功能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F基因治疗对大剂量化疗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孙延平 曹雪涛 +3 位作者 王全兴 王元和 施靖华 高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介导的G-CSF基因治疗对于大剂量化疗后结肠癌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将重组人G-CSF(rhG-CSF)及分泌G-CSF的成纤维细胞埋植于接受大剂量化疗后的结肠癌小鼠腹腔内,观察结肠癌小鼠...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介导的G-CSF基因治疗对于大剂量化疗后结肠癌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将重组人G-CSF(rhG-CSF)及分泌G-CSF的成纤维细胞埋植于接受大剂量化疗后的结肠癌小鼠腹腔内,观察结肠癌小鼠造血功能的改变。结果:rhG-CSF注射疗法及G-CSF基因疗法不但均可明显提高结肠癌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P<0.05),还能明显减轻大剂量化疗后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降低程度;G-CSF基因治疗后,大剂量化疗后结肠癌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降低程度也轻于对照小鼠,但其恢复过程比较缓慢;并能明显提高化疗及未经化疗的结肠癌小鼠的脾脏质量(P<0.01),促进化疗后小鼠脾脏和骨髓CFU-GM,CFU-MK,CFU-S水平的恢复。结论:G-CSF基因治疗较rhG-CSF注射疗法更显著地减轻大剂量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的降低程度、促进骨髓和脾脏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结肠肿瘤 造血功能 G-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IL-2基因转染巨噬细胞对恢复化疗所致造血及免疫功能损伤的研究
11
作者 周滨 姜志尧 冯作化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23-426,共4页
摘要 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将IL-2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至经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腹腔内,可成功地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Ф),并表达基因产物,能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提高腹腔MФ的细胞毒活性,并促使腹腔MФ产生大量的IL-1、TNF和NO。... 摘要 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将IL-2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至经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腹腔内,可成功地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Ф),并表达基因产物,能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提高腹腔MФ的细胞毒活性,并促使腹腔MФ产生大量的IL-1、TNF和NO。还能使化疗后处于低水平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回升,降低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减少程度,并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提示IL-2基因转染MФ可能有助于肿瘤患者放疗、化疗后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和免疫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IL-2 免疫功能 造血 巨噬细胞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行剖宫产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阳 潘维忠 +1 位作者 张晓录 于翠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14-524,共11页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行剖宫产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高危出血(中央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行剖宫产术患者按自体血回输量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未进行自体血回输、回输量0~400mL组回输自体血量0~400...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行剖宫产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高危出血(中央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行剖宫产术患者按自体血回输量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未进行自体血回输、回输量0~400mL组回输自体血量0~400 mL、回输量400~800mL组回输自体血量400~800 mL。检测各组患者术前(T_(0))、术后即刻(T_(1))、术后24 h(T_(2))、术后48 h(T_(3))血液中HB、RBC、HCT、WBC、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比值,测定血清IL-2、IL-6浓度,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发热、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组内比较,相较T_(0),3组术后各时点CD3^(+)、CD8^(+)、CD4^(+)/CD8^(+)比值、IL-2水平、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相近(P>0.05),回输量0~400 mL组、回输量400~800 mL组的CD4^(+)在T_(2)时点高于T_(0)(P<0.05),3组IL-6、WBC术后各时点较T_(0)均升高(P<0.05)。对照组HB、RBC、HCT水平在T_(1)时点出现下降,回输量0~400 mL组、回输量400~800 mL组HB、RBC、HCT水平在T_(2)时点出现下降(P<0.05)。组间比较:3组术后同一时间点CD3^(+)、CD8^(+)、CD4^(+)/CD8^(+)比值、IL-2、IL-6、HB、RBC、HCT、WBC、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发热、住院时间等组间比较变化相近(P>0.05);回输量0~400 mL组、回输量400~800 mL组CD4^(+)浓度在T_(2)时点比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不会抑制免疫功能,甚至可短期内改善免疫功能,不会加重机体炎症反应,是安全可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式自体输血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新冠病毒肺炎恢复期及出院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理论探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耿洪娇 谢雁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2-487,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乏力、发热、干咳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缺乏特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在阻断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等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从现代医学及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乏力、发热、干咳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缺乏特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在阻断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等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从现代医学及中医邪正盛衰理论介绍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对于恢复期或出院患者应予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恢复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阐述了中医药在增强黏膜免疫防线、调节免疫机制、修复组织损伤等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机理,针对恢复期或出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药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优势,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 免疫功能 恢复期 出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造血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静 李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682-2684,2688,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NSCLC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静...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NSCLC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60 m L/d,2组均进行4个周期的化疗。化疗后检测并比较2组造血功能、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化疗前比较,化疗结束时至化疗后1周,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PLT)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且观察组外周血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Hb及PLT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但仍与化疗前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对照组血清Ig G、Ig A及Ig M水平,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均降低,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5或P<0.01);而观察组血清Ig G、Ig A及Ig M水平,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CD8^+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或P<0.01);此外,观察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化疗药物对NSCLC患者的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作用,恢复机体造血功能,并有效改善机体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造血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贾春芳 段敏 段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6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于我院进行诊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AF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于我院进行诊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AF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造血功能(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免疫功能(IFN-γ、IL-2、IL-4、IL-10)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观凝血功能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IFN-γ、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4、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对照组IFN-γ、IL-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造血功能、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疗 造血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中医药对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手术指标和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琪雁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90-594,共5页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中医药对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手术指标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分组,Ⅰ组予以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中医药对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手术指标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分组,Ⅰ组予以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Ⅱ组予以ERAS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Ⅲ组予以ERAS、中医药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各组手术情况,应激指标,炎性反应,免疫功能,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比较。结果:Ⅱ组及Ⅲ组手术时间均多于Ⅰ组,Ⅲ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Ⅱ组及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缘距离远切缘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应激指标、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均上升,Ⅲ组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Ⅱ组且低于Ⅰ组(P<0.05)。各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下降,Ⅲ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Ⅱ组且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及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P<0.05),Ⅱ组及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联合中医药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应用中优越性明显,可减轻机体创伤性,维持内环境稳定,为其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中医药 手术指标 应激指标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指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