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6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次化生产提升母猪繁殖效率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白佳桦 李琴 +4 位作者 柴伟东 王栋 刘彦 翁士乔 田见晖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1-5,F0003,共6页
为探讨批次化生产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试验采集了2个规模猪场批次化转型前后各3年的繁殖生产数据,对比分析年均基础母猪存栏、年均配种母猪数、年均分娩母猪数、配种分娩率、平均窝产总仔数、平均窝产健仔数、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母猪... 为探讨批次化生产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试验采集了2个规模猪场批次化转型前后各3年的繁殖生产数据,对比分析年均基础母猪存栏、年均配种母猪数、年均分娩母猪数、配种分娩率、平均窝产总仔数、平均窝产健仔数、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母猪年产胎次和母猪年均提供断奶仔猪数(PSY)。结果表明:批次化转型后在保持产房满负荷运行的前提下,两个猪场的年均基础母猪存栏极显著减少(P<0.01),但年均配种和分娩母猪数、窝产总仔数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平均窝产健仔数、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显著增加(P<0.05)或呈现增加趋势(P>0.05),母猪年产胎次和PSY均极显著增加(P<0.01)。说明科学合理地实施母猪批次化生产,能有效提升猪场繁殖生产水平和盈利能力,促进养猪业节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次化生产 母猪繁殖 年产胎次 母猪年均提供断奶仔猪数 繁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
2
作者 王忠勇 张洪 +3 位作者 巩克现 王玮 张玲 朱俊昊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37,共14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校验矩阵重建算法。首先,通过多次随机抽取码字的部分比特构建残缺码字,依据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可靠度,从而筛选出高可靠度的残缺码组... 针对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校验矩阵重建算法。首先,通过多次随机抽取码字的部分比特构建残缺码字,依据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可靠度,从而筛选出高可靠度的残缺码组。其次,针对残缺码组基的部分错误状态,利用容错高斯消元算法求解与之对应的疑似校验向量,进而从中判定并还原出真实的校验向量。最后,依据码字比特能否通过已知校验向量更新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进一步提升比特可靠度,为下次随机抽取部分比特带来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识别条件下,所提算法的重建率高于现有算法。对于IEEE802.11n协议下的LDPC(648,324)码,现有算法在误码率达到0.0055时即失效,而所提算法在误码率为0.008时,校验矩阵重建率仍能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校验矩阵重建 码字筛选 高斯消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正交性的TIS系统定时失配盲校正方法
3
作者 邱富军 黎逸 +1 位作者 黎泽林 印茂伟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0,共5页
针对时域交织采样(time-interleaved sampling,TIS)系统通道间的时间失配问题,提出一种时间校正(signal-orthogonality-based timing calibration,SOTiC)方法。基于信号正交性结合自适应迭代算法完成对双通道TIS系统中时间失配参数的估... 针对时域交织采样(time-interleaved sampling,TIS)系统通道间的时间失配问题,提出一种时间校正(signal-orthogonality-based timing calibration,SOTiC)方法。基于信号正交性结合自适应迭代算法完成对双通道TIS系统中时间失配参数的估计及校正。推导多通道扩展结构,将双通道校正结构通过奇偶通道重组扩展到M通道的TIS系统。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SOTiC具有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计算复杂度低、可扩展性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高速/超高速采样系统定时误差的在线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 定时校正 信号正交 奇偶信道重组 多通道扩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的分段多因子最小和译码算法
4
作者 孙志国 王一珂 宁晓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8-1705,共8页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的最小和(minimum sum,MS)译码算法校验节点更新数值偏大而造成译码性能较差的问题,引入分段修正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参数的方法,对校验节点更新进行补偿,提出基于线性最小均方...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的最小和(minimum sum,MS)译码算法校验节点更新数值偏大而造成译码性能较差的问题,引入分段修正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参数的方法,对校验节点更新进行补偿,提出基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的分段多因子MS(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segmented multi-factor MS,LMMSE-SMFMS)译码算法。首先对比分析MS译码算法和置信度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性能,然后使用3组基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的修正因子对校验节点更新补偿的方法,最后采用分层调度方式,加快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收敛速度。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准循环LDPC(quasi-cyclic-LDPC,QC-LDPC),在使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和分段修正因子的条件下,所提算法与MS相比,在误比特率、信息收敛速度等性能方面具有技术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最小和译码算法 分段多因子 分层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噪声下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码码率半盲识别算法
5
作者 袁磊 杨艳娟 +1 位作者 郭毅 戴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5-1345,共11页
为了正确识别相关噪声下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和高阶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参数,在已知候选码率集合和相应奇偶校验矩阵的假定下,提出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码率半盲识别算法。所提神经网络由降噪子网络和码率识别子网络构成,降噪... 为了正确识别相关噪声下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和高阶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参数,在已知候选码率集合和相应奇偶校验矩阵的假定下,提出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码率半盲识别算法。所提神经网络由降噪子网络和码率识别子网络构成,降噪子网络设计实数降噪子网络和复数降噪子网络。相比于实数降噪子网络,复数降噪子网络以高复杂度为代价,获得更好的处理复信号的能力。进一步,为了降低复数降噪子网络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剪枝技术的网络压缩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联合优化降噪损失函数和码率识别损失函数的多任务学习策略:一方面,在相关噪声下提出的神经网络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另一方面,当利用网络压缩算法将基于复数降噪子网络识别算法的复杂度降低到与基于实数降噪的子网络识别算法的复杂度相近时,其性能仍优于基于实数降噪子网络的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噪声 信道编码盲识别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深度学习 复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正则化神经网络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
6
作者 周华 周鸣 张立康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6-1493,共8页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基于神经网络的归一化最小和(NNMS)译码算法按照网络中权重的共享方式可分为不共享(NNMS)、全共享(SNNMS)、部分共享(VC-SNNMS和CV-SNNMS)等。该文针对LDPC码在使用NNMS,VC-SNNMS和CV-SNNMS译码时因高复杂度导致...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基于神经网络的归一化最小和(NNMS)译码算法按照网络中权重的共享方式可分为不共享(NNMS)、全共享(SNNMS)、部分共享(VC-SNNMS和CV-SNNMS)等。该文针对LDPC码在使用NNMS,VC-SNNMS和CV-SNNMS译码时因高复杂度导致的过拟合问题,引入正则化(Regularization)优化了神经网络中边信息的权重训练,抑制了基于神经网络译码的过拟合问题,分别得到RNNMS,RVC-SNNMS和RCVSNNMS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共享权重可以减轻神经网络训练负担,降低LDPC码基于神经网络译码的误比特率(BER);正则化能有效缓解过拟合现象提升神经网络的译码性能。针对码长为576,码率为0.75的LDPC码,当误码率BER=10-6时,RNNMS,RVC-SNNMS和RCV-SNNMS算法相较于NNMS,VC-SNNMS和CV-SNNMS算法分别得到了0.18 dB,0.22 dB和0.27 dB的信噪比(SNR)增益,其中最佳的RVC-SNNMS算法相较于BP算法、NNMS算法和SNNMS算法,分别获得了0.55 dB,0.51 dB和0.22 dB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神经网络 归一化最小和译码 过拟合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Hoey序列的8环QC-LDPC码构造方法
7
作者 袁建国 宋万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3-799,共7页
针对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存在短环及纠错性能不好的问题,基于Hoey序列(Hoey Sequence,HS)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从HS中选取一些元素,组成呈递增趋势的集合,进... 针对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存在短环及纠错性能不好的问题,基于Hoey序列(Hoey Sequence,HS)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从HS中选取一些元素,组成呈递增趋势的集合,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构造出指数矩阵,扩展得到围长至少为8的奇偶校验矩阵,并且可通过改变选取HS元素的数量进而灵活地改变码率和码长。仿真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在误码率为10^(-6)时,该方法所构造的码率为0.5的HS-QC-LDPC(1200,600)码与对比的几种码型相比,其净编码增益至少有0.12 dB的提升;在误码率为10^(-7)时,该方法所构造的码率为0.67的HS-QC-LDPC(3600,2400)码与对比的几种码型相比,其净编码增益至少有0.06 dB的提升。此外,所构造的校验矩阵的复杂度与指数矩阵的行列数乘积呈线性关系,与其他对比文献相比具有较低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 构造方法 Hoey序列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动态时序的空间耦合LDPC码滑窗译码
8
作者 周华 徐辰辰 李子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5-1322,共8页
为提升基于原模图构造的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patially-Coupl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SC-LDPC)码滑窗译码(Sliding Window Decoding,SWD)算法译码性能,提出了残差滑窗译码(Residual SWD,RSWD)算法,通过动态选择可靠度最低(残... 为提升基于原模图构造的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patially-Coupl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SC-LDPC)码滑窗译码(Sliding Window Decoding,SWD)算法译码性能,提出了残差滑窗译码(Residual SWD,RSWD)算法,通过动态选择可靠度最低(残差值最大)的边信息优先传输,降低边信息无效更新次数,提高了译码性能。RSWD译码在窗口内易出现贪婪组和静默节点现象,导致译码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恶化。为改善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节点的残差滑窗译码(Node-wise RSWD,NW-RSWD)算法和消除静默节点残差滑窗译码(Eliminating Silent Node RSWD,ESN-RSWD)算法。NW-RSWD算法在译码过程中以变量节点为单位,动态更新窗口内最大残差所在边的变量节点。ESN-RSWD算法在译码过程中根据残差值大小,遍历更新窗口内每一个变量节点,使更多的信息参与到窗口译码,避免滑窗译码陷入局部区域更新。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处于3~3.5 dB区间时,相较于SWD算法,NW-RSWD算法复杂度增加约15%,ESN-RSWD算法复杂度增加约25%。在窗口大小为8时,为了达到10-6误码率,相较于SWD算法,NW-RSWD算法提升约0.7 dB性能,ESN-RSWD算法提升约0.85 dB。在10-3误码率时,SWD算法、NW-RSWD算法和ESN-RSWD算法分别需要约50次、10次和8次迭代才能达到相同的误码性能。所提算法以增加较少计算复杂度为代价,降低了译码误码率,减少了译码平均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滑窗译码 信息传递 节点残差算法 消除静默节点残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及体细胞水平的蒙荷杂交牛泌乳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坤琳 夏淑雯 +5 位作者 沈阳阳 丁强 徐亮亮 仲跻峰 田雨 王慧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5,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蒙荷杂交牛泌乳性能差异,分析其相关性和变化规律,为蒙荷杂交牛的精细化管理和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蒙贝利亚为父本、自繁荷斯坦牛为母本的杂交一代泌乳牛为研究对...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蒙荷杂交牛泌乳性能差异,分析其相关性和变化规律,为蒙荷杂交牛的精细化管理和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蒙贝利亚为父本、自繁荷斯坦牛为母本的杂交一代泌乳牛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数据,分别按胎次(1 胎次、2 胎次)、泌乳阶段(0~99 d、100~199 d、200~299 d和≥300 d)、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低SCC,0~1×10^(5) mL^(-1);中SCC,>1×10^(5)~2×10^(5) mL^(-1);高SCC,>2×10^(5) mL^(-1))进行分类和分组,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胎次蒙荷杂交牛产奶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第1胎次的产奶量显著低于第2胎次;产奶量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蛋比与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泌乳阶段蒙荷杂交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尿素氮、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泌乳阶段在0~99 d时产奶量最高、体细胞数最低。不同SCC水平蒙荷杂交牛泌乳天数、产奶量、乳脂率和脂蛋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产奶量在低SCC时最高。在不同的SCC水平,总乳脂量和总乳蛋白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低、中SCC水平,乳脂率与脂蛋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高SCC水平,乳脂率与乳蛋白率、脂蛋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SCC水平的蒙荷杂交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产奶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第2胎次、泌乳早期和低SCC水平时的产奶量最高,并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产奶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脂蛋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因此,针对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案,以充分发挥蒙荷杂交牛的生产潜力及杂种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荷杂交牛 胎次 泌乳阶段 体细胞水平 泌乳性能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使用寿命母猪繁殖性能特征分析
10
作者 黄志洋 甘麦邻 +6 位作者 朱康平 刘彬 罗毅 周浩迪 王艳 沈林園 朱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实际生产中,大白母猪可通过对初配日龄的选择,用以预测繁殖年限更长的母猪,进而进行选择,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方法】收集1007头覆盖不同胎次的纯种大白母猪从配种到淘汰的完整繁殖性能,涵盖初配日龄及多胎次繁殖性能指标,经观... 【目的】实际生产中,大白母猪可通过对初配日龄的选择,用以预测繁殖年限更长的母猪,进而进行选择,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方法】收集1007头覆盖不同胎次的纯种大白母猪从配种到淘汰的完整繁殖性能,涵盖初配日龄及多胎次繁殖性能指标,经观察法记录相关指标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数据整理分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探究初配日龄对母猪繁殖年限影响及高低繁殖年限母猪繁殖特征差异。【结果】在初配日龄和妊娠期方面,使用1~6胎的母猪之间初配日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使用7胎和8胎母猪。对繁殖性能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分析不同使用胎次母猪活仔率,发现高胎次母猪活仔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8胎母猪在第2胎时达到顶峰,但低胎次母猪在头胎时即达到最高活仔率。进一步对不同使用寿命母猪繁殖性能对比分析,发现在头胎时,8胎次母猪在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出生窝重均显著小于1~4胎母猪,但在断奶仔猪均重显著大于1~4胎母猪。8胎母猪在断奶仔猪数和断奶仔猪窝重显著高于1胎母猪。【结论】初配日龄较早的母猪更容易达到较长的繁殖年限,同时繁殖年限较长的母猪其繁殖性能可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初配日龄 胎次 繁殖年限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门塔尔牛产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胡泽旭 王传军 +8 位作者 张晓雪 张梦华 张涛 谭雪婷 尚燕燕 马凯伦 王成成 张贵霞 黄锡霞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5-780,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和产犊类型对中国西门塔尔牛产犊的影响,降低牛场难产率。【方法】收集新疆伊犁某规模化牛场2018~2023年母牛产犊信息,共记录18405条。采用SAS9.2软件对产犊因素进行最小二乘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和产犊类型对中国西门塔尔牛产犊的影响,降低牛场难产率。【方法】收集新疆伊犁某规模化牛场2018~2023年母牛产犊信息,共记录18405条。采用SAS9.2软件对产犊因素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胎次对产犊难易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季节对产犊难易存在显著影响(P<0.05);犊牛初生重对产犊难易有极显著影响(P<0.01);犊牛性别对产犊难易存在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类型(单胎和双胎)对产犊难易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春季和冬季母牛难产率较夏季高,在春冬两季温度过低,新生犊牛对恶劣的天气更加敏感,体重轻的犊牛子宫外环境的适应性较体重大的犊牛弱,公犊的难产普遍高于母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门塔尔牛 产犊难易 胎次 产犊类型 犊牛初生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构建经产妇发生急产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
12
作者 韩璐 王雪 +2 位作者 薛军 杨译萱 付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85-1793,共9页
目的:探究经阴道分娩经产妇发生急产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分娩的360名经阴道分娩经产妇病例资料,以是否发生急产将其分为急产组(... 目的:探究经阴道分娩经产妇发生急产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分娩的360名经阴道分娩经产妇病例资料,以是否发生急产将其分为急产组(n=141)和非急产组(n=219)。采用LASSO法筛选影响经产妇发生急产的风险因素并构建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构建列线图,绘制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净收益,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141名(39.2%)经产妇发生急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633,95%CI(1.130,2.361)]、分娩孕周≥40周[OR=0.524,95%CI(0.309,0.891)]、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079,95%CI(1.055,4.099)]、催产素助产[OR=0.503,95%CI(0.280,0.903)]、与前次分娩间隔时间[OR=0.652,95%CI(0.453,0.939)]、使用分娩镇痛[OR=0.137,95%CI(0.046,0.405)]、有急产史[OR=4.438,95%CI(1.314,14.984)]、临产前破膜[OR=2.124,95%CI(1.235,3.651)]是经产妇发生急产的独立影响因素。建模集AUC为0.757[95%CI(0.706,0.808)],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620。预测模型的最佳截断值为0.39,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66.2%,约登指数为0.40,临床决策曲线阈值概率为0.1~0.7时净获益率较高。Bootstrap自抽样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0.641,0.78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经产妇急产的发生,列线图作为一种可视化评估工具可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有效识别、筛选急产高危人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产 产次 经产妇 LASSO回归模型 列线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死胎和木乃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3
作者 周泰增 杨祎挺 +5 位作者 朱悦华 钱洪喜 刘一辉 甘麦邻 朱砺 沈林園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1241,共11页
旨在鉴定大白母猪初胎的死胎和木乃伊性状相关候选基因与遗传标记。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50K SNP芯片对1805头大白母猪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经过数据结果的过滤与筛选,结合初胎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的表型数据,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旨在鉴定大白母猪初胎的死胎和木乃伊性状相关候选基因与遗传标记。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50K SNP芯片对1805头大白母猪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经过数据结果的过滤与筛选,结合初胎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的表型数据,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结果表明,有24个SNPs与初胎死胎数、18个SNPs与木乃伊性状显著相关,并注释得到34个候选基因。其中,25个基因与死胎性状相关(如SIL1、FSTL4、DHX38、PLK2、PDE 4D等),9个基因与木乃伊性状相关(如LRRTM4、ERC2、ARHGEF3、U 6等)。通过猪QTL数据库(Pig QTLdb)进行比对分析发现,部分候选基因位于已有文献报道的与死胎和木乃伊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内,且显著SNPs存在连锁现象。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了显著SNPs的上、下游注释基因与免疫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与分裂以及疾病的产生等过程密切相关。此项研究筛选了大白猪群体的初胎死胎和木乃伊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并为分子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初胎 死胎数 木乃伊 GWAS SNP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称-时间对称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思睿 丘东元 +2 位作者 张波 陈艳峰 谢帆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87-3802,共16页
为解决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传输特性易受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影响的问题,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被引入WPT系统。基于PT对称原理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简称PT-WPT)技术可在中等距离传输范围内实现恒功率、恒高效率的电能传输,自... 为解决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传输特性易受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影响的问题,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被引入WPT系统。基于PT对称原理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简称PT-WPT)技术可在中等距离传输范围内实现恒功率、恒高效率的电能传输,自提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首先分析PT-WPT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对比耦合模模型和电路模型两种建模方法的异同;然后分别讨论负电阻的构造、耦合机构的类型以及充电功能的实现,为PT-WPT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最后总结PT-WPT系统的研究成果,讨论PT-WPT技术亟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 宇称-时间对称 非线性饱和负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原子系统中非耗散反PT对称奇异点的观测
15
作者 黄铖楠 钮月萍 +1 位作者 龚尚庆 张示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0,共6页
非厄米系统在奇异点(Exceptional points, EPs)附近对非厄米参量有着极高的灵敏度,这使得基于EP的精密传感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然而,传统的宇称时间反演(Parity-time,PT)对称系统需要引入增益和损耗,这会引起量子噪声问题。反PT对称系... 非厄米系统在奇异点(Exceptional points, EPs)附近对非厄米参量有着极高的灵敏度,这使得基于EP的精密传感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然而,传统的宇称时间反演(Parity-time,PT)对称系统需要引入增益和损耗,这会引起量子噪声问题。反PT对称系统可以在不引入线性增益和损耗的同时保持高灵敏度,但是热原子非耗散反PT对称系统中EP的实验观测仍是一个难点。本文通过热原子系统的远失谐四波混频效应证明了非耗散反PT对称性,并通过实验观察到EP,有望为室温条件下的量子传感和量子信息处理等应用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PT对称 EP 热原子 四波混频 非厄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ity-Time对称Scarff势中多级孤子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素梅 钟婷婷 +2 位作者 吴红梅 周青云 陈海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2-199,共8页
研究了线性情况,自聚焦和自散焦非线性情况下Parity-Time对称Scarff复合势中二级孤子和三级孤子的存在与稳定性.对于线性情况,数值得到了不同调制深度下的Parity-Time对称Scarff复合势中的Parity-Time对称破坏点、本征值和多级线性模.... 研究了线性情况,自聚焦和自散焦非线性情况下Parity-Time对称Scarff复合势中二级孤子和三级孤子的存在与稳定性.对于线性情况,数值得到了不同调制深度下的Parity-Time对称Scarff复合势中的Parity-Time对称破坏点、本征值和多级线性模.对于非线性情况,研究了自聚焦与自散焦介质中的二级孤子和三级孤子的存在与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调制深度,二级线性模和三级线性模的本征值恰好等于相应的调制深度下二级孤子和三级孤子存在的临界传播常数b_c.在自聚焦与自散焦介质中,多级孤子能稳定存在于靠近临界传播常数b_c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称-时间对称 Scarff势 本征值 线性模 多级孤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码的双决策残差值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
17
作者 王一珂 孙志国 宁晓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1,共8页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多种动态调度残差值置信度传播(residual belief propagation,RBP)译码算法存在贪婪性和静默变量节点的问题,引入校验方程和概率残差值共同决策的方法,提出双决策残差值置信度传...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多种动态调度残差值置信度传播(residual belief propagation,RBP)译码算法存在贪婪性和静默变量节点的问题,引入校验方程和概率残差值共同决策的方法,提出双决策残差值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double decision RBP,DD-RBP)。首先根据计算的概率残差值选择需要更新的变量节点,以减少静默变量节点的个数。然后根据校验方程结果更新相关校验节点对应边的残差值,进一步降低贪婪性。最后结合更新后的残差值,在需要更新的变量节点所连接边的集合中,局部或全局选择残差值最大的边并更新,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设置的最大次数。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对于IEEE802.16e标准和5G NR标准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所提出的双决策残差值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通过增加复杂度,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译码性能优于其他译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译码算法 残差值 动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犊季节、泌乳天数及胎次对天津地区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双双 陈丽丽 +3 位作者 杨升 马毅 韩波 王洋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7-112,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产犊季节、泌乳天数及胎次对天津地区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统计分析了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天津地区3个规模化牧场的132541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数据。结果显示,春季产犊奶牛产奶量最佳,秋季产犊奶牛的乳脂率、脂... 试验旨在探究产犊季节、泌乳天数及胎次对天津地区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统计分析了2022年12月至2024年11月天津地区3个规模化牧场的132541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数据。结果显示,春季产犊奶牛产奶量最佳,秋季产犊奶牛的乳脂率、脂蛋比、持续力及群内级别指数(WHI)最佳。泌乳天数在31~100 d时,产奶量达到峰值;在101~200 d时,尿素氮和WHI达到峰值,乳脂率、脂蛋比和体细胞数均最低。第3胎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最高,第7胎脂蛋比和体细胞数最高。不同产犊季节、泌乳天数和胎次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和体细胞数均显著呈负相关(P<0.05),与持续力和WHI呈显著正相关(P<0.05);乳脂率与乳蛋白率、脂蛋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天津地区奶牛的生产性能受产犊季节、泌乳天数及胎次的显著影响,未来可增加第2~5胎次奶牛在秋季产犊的比例,并优化饲料配方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同时加强冬季牛舍保温,以提高冬季产犊奶牛的产奶量,降低奶牛患乳腺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产犊季节 泌乳天数 胎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奶牛淘汰原因分析与建议
19
作者 杨青 朱云迪 +1 位作者 刘晓旺 姜国均 《中国奶牛》 2025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探究奶牛淘汰的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提高牛场生产效益。收集了河北省72家奶牛场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的116 289头奶牛生产记录资料,其中淘汰的奶牛12 367头。采用Excel和SPSS软件,以其中两个奶牛场为典型,统计分析不同淘汰... 为探究奶牛淘汰的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提高牛场生产效益。收集了河北省72家奶牛场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的116 289头奶牛生产记录资料,其中淘汰的奶牛12 367头。采用Excel和SPSS软件,以其中两个奶牛场为典型,统计分析不同淘汰原因与月龄、泌乳天数及胎次的关系。结果发现河北省奶牛淘汰的原因为低产,乳房类、繁殖类、消化类、肢蹄类、呼吸类疾病,及其他原因,其比例分别为33.4%、15.0%、14.9%、11.3%、10.9%、5.1%、9.4%。分析表明,各种原因不同程度影响了河北省的奶牛淘汰决策,其中低产、乳房类和繁殖类疾病是淘汰的主要原因。根据奶牛淘汰原因,本文为牛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供奶牛场饲养管理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淘汰原因 胎次 年龄 泌乳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队列生育水平的变化趋势
20
作者 王甜 姜全保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2,共17页
中国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数据有限,对于中国女性队列生育水平的研究较少。文章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基于队列的视角,计算各出生队列女性的平均曾生子女数和年龄别平均曾生子女数,分析生... 中国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数据有限,对于中国女性队列生育水平的研究较少。文章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基于队列的视角,计算各出生队列女性的平均曾生子女数和年龄别平均曾生子女数,分析生育的推迟与补偿情况,计算孩次递进比,并将队列到某一特定年龄平均曾生子女数的变动进行分解。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描述各队列年龄别平均曾生子女数和分孩次平均曾生子女数的变化趋势,包括不同初婚、初育年龄群体平均曾生子女数的差异;第二,鉴于生育推迟对队列生育水平存在影响,分析各队列生育的推迟效应和在较高年龄的补偿效应,包括分孩次生育的推迟与补偿情况,从而理解生育的推迟与补偿效应对队列曾生子女数变动的影响;第三,分析各孩次递进比变动对队列到特定年龄平均曾生子女数总变动的影响,探讨队列平均曾生子女数的变动具体受哪一孩次递进生育水平变动的影响较大;第四,进一步分析分年龄、分孩次递进生育条件概率变动对队列到特定年龄平均曾生子女数总变动的影响;第五,考虑受教育程度对女性生育行为的重要影响,将队列平均曾生子女数的变动进行分解,考察女性教育结构变动和各受教育程度女性分孩次生育水平变动对队列曾生子女数总变动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女性队列平均曾生子女数呈减少趋势;初婚和初育年龄越晚,女性曾生子女数越少;越晚出生的队列,一孩生育的推迟程度越深。对队列平均曾生子女数的变动进行分解,发现晚出生队列曾生子女数的降低主要受一孩递进比下降的影响;在城市女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中,一孩递进比下降的影响更大,而在农村女性和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中,三孩递进比下降的影响更大;队列平均曾生子女数的降低还受到年龄别孩次递进生育条件概率变动的影响,且一孩递进生育条件概率变动的影响在晚出生队列中变大;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队列生育水平产生影响,在越晚出生的队列中,教育结构变动对队列平均曾生子女数降低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生育水平 曾生子女数 教育结构 孩次递进比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