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功能性单体的苯/丙乳液的聚合稳定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心亚 蓝仁华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9,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合成了含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的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 .系统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含功能基单体含量、聚合工艺和聚合温度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发现聚合温...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合成了含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的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 .系统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含功能基单体含量、聚合工艺和聚合温度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发现聚合温度降低 ,采用半连续聚合工艺以及适当提高乳化剂的浓度均有利于乳液聚合反应的稳定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功能性单体 苯/丙乳液 聚合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DBMA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易昌凤 徐祖顺 +1 位作者 程时远 陈正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49,54,共4页
以SPAN80作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铵(DBMA)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等... 以SPAN80作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铵(DBMA)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等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考察了该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动力学 乳液聚合 聚酰胺 DB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乳化制备新型含醛基纳米微球 被引量:2
3
作者 肖乃玉 李善吉 +2 位作者 郭清兵 周红军 李翠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7-1271,1313,共6页
采用Witting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了一种既含醛基又含糖基的乙烯基单体1,2:3,4-Di-O-异亚丙基-6-O-(2'-甲醛-4'-苯乙烯基)-D-半乳糖(IVDG),该单体为白色粉末状,熔点为97~98℃,用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在AIB... 采用Witting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了一种既含醛基又含糖基的乙烯基单体1,2:3,4-Di-O-异亚丙基-6-O-(2'-甲醛-4'-苯乙烯基)-D-半乳糖(IVDG),该单体为白色粉末状,熔点为97~98℃,用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在AIBN的引发下,60℃四氢呋喃中、24h单体转化率可达到68%,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0,表明该单体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经88%甲酸水解,脱去保护基团异亚丙基后,所得的聚合物具有两亲性,不需要外加乳化剂,在水中能够自组装形成含有大量醛基的纳米微球,动态光散射数据表明粒径为450nm,其形貌可在透射电镜下直接观察。该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单体 醛基 聚合物纳米微球 自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焰 魏文宁 +1 位作者 杨锐 宋善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2-414,共3页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纤维蛋白原 (Fbg)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用蕲蛇酶水解 Fbg,动态观测 96例健康人和 89例 AL 患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结果显示 :AL 组的 Fbg含量和 Fbg分子功能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 (FMPV)较正常组明...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纤维蛋白原 (Fbg)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用蕲蛇酶水解 Fbg,动态观测 96例健康人和 89例 AL 患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结果显示 :AL 组的 Fbg含量和 Fbg分子功能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 (FMPV)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较 APL 不伴 DIC组的 FMPV、Fbg明显减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提示 :Fbg功能的检测对 AL,尤其是 APL 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永利 郑婷 +1 位作者 许苗云 尚青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4,共5页
以过硫酸钾(K2S2O8)为自由基引发剂,以MS-1和OP-10为乳化剂,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两亲性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讨论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在聚合物粒子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MAA的量占总单体的3%(质量分数,下同)时,... 以过硫酸钾(K2S2O8)为自由基引发剂,以MS-1和OP-10为乳化剂,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两亲性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讨论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在聚合物粒子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MAA的量占总单体的3%(质量分数,下同)时,水相中的羧基占羧基总量的6.1%,聚合物表面羧基为50.75%。利用红外光谱和马尔文粒度分布仪对制备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黏度测定计算出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羧基分布 功能单体 丙烯酸酯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剂用量对聚联苯胺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亚合亚.吾守尔 +1 位作者 哈力木拉提 粟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4-958,共5页
采用界面聚合法于室温不同单体与引发剂摩尔比条件下合成了聚联苯胺。利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ogram)等方法初步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对聚联苯胺形貌、... 采用界面聚合法于室温不同单体与引发剂摩尔比条件下合成了聚联苯胺。利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ogram)等方法初步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对聚联苯胺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的聚联苯胺均呈现微米级棒状形貌,且分布均匀、表面光滑,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形貌没有明显影响;通过结构分析及循环伏安测试可知,当n(单体)∶n(引发剂)=1∶1时,聚联苯胺的共轭程度、分子链排列规整性及电化学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与引发剂摩尔比 联苯胺 结构与性能 界面聚合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彭运生 周立红 +3 位作者 张小蔓 孙玉卫 万胜明 邹亚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89,共2页
为测定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能力 ,以了解其凝血功能。用蕲蛇酶水解纤维蛋白原 ,用计算机测定其相关数值。发现 2 0名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 ,其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率为(0 .315± 0 .0 ... 为测定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能力 ,以了解其凝血功能。用蕲蛇酶水解纤维蛋白原 ,用计算机测定其相关数值。发现 2 0名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 ,其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率为(0 .315± 0 .0 6 5 ) g/ min;最大吸光度为 (0 .176± 0 .0 35 ) OD;纤维蛋白原浓度为 (15 0± 30 ) mg/ dl;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 /最大吸光度比值为 1.789± 0 .16 0 ;反应延滞时间为 (- 2 1± 5 ) s。结果表明 :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反应时间增快 ,但其它各项指标均下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业滤纸用水乳液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传虎 秦英月 +1 位作者 葛金龙 李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6,20,共4页
研究了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加入少量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恒温水浴控制温度,经过预乳化和聚合两阶段,制备苯丙乳液。通... 研究了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加入少量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恒温水浴控制温度,经过预乳化和聚合两阶段,制备苯丙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对乳液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在汽车工业滤纸上的使用性能,得到乳液的最佳配方和最佳聚合工艺。合成的水性树脂乳液其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达到最佳,应用于纸质滤材上,呈现了较好耐水性、透气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滤纸 水性树脂 苯丙乳液 功能单体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2,3-环氧丙基酯的选择性阴离子聚合 被引量:4
9
作者 侯元雪 张洪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74-977,共4页
通过对α-甲基丙烯酸2,3-环氧丙基酯双键的选择性阴离子聚合的研究发现:在较低温度下(<-40℃),聚合中的副反应主要发生在引发阶段,以引发剂与单体中环氧基的副反应为主;当温度较高时(>-20℃),则易出现交联现象而... 通过对α-甲基丙烯酸2,3-环氧丙基酯双键的选择性阴离子聚合的研究发现:在较低温度下(<-40℃),聚合中的副反应主要发生在引发阶段,以引发剂与单体中环氧基的副反应为主;当温度较高时(>-20℃),则易出现交联现象而难以进行双键的选择性聚合。GPC、1HNMR及FTIR鉴定表明,在较低温度下用1,1′二苯基己基锂作引发剂可合成每个重复单元上均定量带有的环氧基的单分散( <1.10)官能性聚合物,该聚合物易溶于多种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甲基丙烯酸 环氧丙基酯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ATRP技术制备磁性甲基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琳娟 徐先燕 +1 位作者 吴晓莹 赵存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100,共12页
基于DFT计算,优选出甲基对硫磷(MP)和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的配比为1∶2∶1,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制备了核壳式磁性甲基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MPI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基于DFT计算,优选出甲基对硫磷(MP)和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的配比为1∶2∶1,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制备了核壳式磁性甲基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MPI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该磁性印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磁固相萃取(M-SPE)技术和气相色谱(GC)研究了其对MP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Fe3O4@MPIPs对模板分子MP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在30 min内快速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11.5 mg·g^-1;与乐果和马拉硫磷相比,Fe3O4@MPIPs对MP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57和5.10,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11和4.18.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该磁性印迹聚合物可用于土豆样品中MP的快速分离富集,其加标回收率为87.4%—99.4%,RSD为3.6%—4.5%;重复使用5次后,Fe3O4@MPIPs回收率仍在90.3%以上,吸附量仍保持在第1次吸附量的8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式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对硫磷 功能单体 DFT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糖功能单体接枝聚氨酯膜的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
11
作者 杜山山 赵春雨 +3 位作者 陈昊 罗时文 高萌萌 辛志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2-418,共7页
通过葡萄糖、丙烯酸羟乙酯和丁二胺反应,制备了含不饱和双键的糖基功能单体。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采用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技术,将制备的不饱和糖单体接枝聚合到聚氨酯膜的表面,以衰减全反... 通过葡萄糖、丙烯酸羟乙酯和丁二胺反应,制备了含不饱和双键的糖基功能单体。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采用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技术,将制备的不饱和糖单体接枝聚合到聚氨酯膜的表面,以衰减全反射模式下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表面接枝反应进行了确认。通过静态水接触角实验和血小板黏附实验,分别对改性聚氨酯膜表面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膜表面的接触角从86°降低到45°,血小板的粘附量由14.36×103cells/mm2减少到2.57×103cells/mm2,亲水性明显增强,血液相容性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功能单体 聚氨酯 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 血小板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与M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鉴定
12
作者 张洪敏 候元雪 程羽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6,共5页
探讨了聚合时间对α-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α位双键选择性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合成了AMA、与MMA的双嵌段及三嵌段共聚物。结果发现,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单体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中,... 探讨了聚合时间对α-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α位双键选择性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合成了AMA、与MMA的双嵌段及三嵌段共聚物。结果发现,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单体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中,MMA首先聚合时,引发效率较高;当AMA首先聚合时,分子量分布较窄。GPC、NMR、DSC及TG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均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1.12~1.26)、组成比与设计值一致、AMA段的每个重复单元上均定量带有烯丙基双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烯酯 MMA 嵌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乳液型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小鑫 赖小娟 +3 位作者 唐梅荣 王磊 李朋 刘卫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5-459,共5页
为了制备易溶解、耐温、耐盐、耐剪切性能优异的压裂液,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吗啉(ACMO)进行共聚,并引入聚乙烯醇纤维,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了新型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AM/AMPS/ACMO)。利用红外... 为了制备易溶解、耐温、耐盐、耐剪切性能优异的压裂液,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吗啉(ACMO)进行共聚,并引入聚乙烯醇纤维,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了新型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AM/AMPS/ACMO)。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在0,5,10,20,50,100,150,200 g/L NaCl、CaCl_(2)、MgCl_(2)溶液中,经聚乙烯醇纤维改性后的p(AM/AMPS/ACMO)溶液粘度始终大于常规PAM溶液粘度,聚乙烯醇纤维改性后聚合物有更好的耐盐性能。聚乙烯醇纤维改性的稠化剂在120℃和150℃剪切速率为170 s^(-1)的条件下剪切1 h,剪切后粘度分别为85.94 mPa·s和72.74 mPa·s,远高于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要求的粘度大于50 mPa·s,表明聚乙烯醇纤维改性p(AM/AMPS/ACMO)有较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聚乙烯醇纤维 功能单体 压裂液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聚(苯乙烯-丙烯酰胺)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升红 光善仪 +2 位作者 徐洪耀 方敏 冯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158,共4页
以苯乙烯和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表面富含酰胺修饰的苯乙烯聚合物功能微球(PSAM),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微球的制备条件以及形成和热稳定... 以苯乙烯和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表面富含酰胺修饰的苯乙烯聚合物功能微球(PSAM),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微球的制备条件以及形成和热稳定性增强机理。结果表明,产物微球表面富含氨基功能基团,通过乳液聚合,可制得粒径分散均一、表面光滑和热稳定性较高的单分散功能高分子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功能性单体 苯乙烯 丙烯酰胺 聚合物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单体对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共聚物黏弹性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保文 管爱国 +2 位作者 徐成 兰方兴 吴国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中,加入少量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两者的质量分数小于6.0%)参与共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机械分析仪(DMA)以及旋转流变仪对聚合物的黏弹行为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聚合... 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中,加入少量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两者的质量分数小于6.0%)参与共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机械分析仪(DMA)以及旋转流变仪对聚合物的黏弹行为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聚合物黏弹行为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功能单体用量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储能模量、黏度等整体呈上升趋势,当m(MAA)∶m(HEMA)为0.5∶4.1以及1.2∶2.5时,黏弹行为变化显著。凝胶渗透色谱(GPC)结果表明,黏弹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并非由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变化引起。通过2组聚合物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实验,发现了凝胶现象,FT-IR图谱证明此凝胶是由不同类型的氢键作用引起的,这也是导致聚合物黏弹性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功能单体 黏弹性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鞣花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佳美 平欲晖 +3 位作者 吴丽芳 双若男 毛娟玲 谢一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322,共6页
以鞣花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合成鞣花酸(EA)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采用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测定、扫描电镜、静态吸附试验、选择性吸附试验对其结构和性能进... 以鞣花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合成鞣花酸(EA)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采用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测定、扫描电镜、静态吸附试验、选择性吸附试验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聚合温度65℃,以70 mL二甲基亚砜为致孔剂,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6∶10,所制备合成MIPs的最大吸附容量(Q)为10.865μmol/g。沉淀聚合法合成MIPs具有选择性识别EA能力,为中药中EA的分离、提取提供了一种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 功能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丽丽 马凤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5-49,共5页
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一种新型聚合物乳液,因带有正电荷的特点而适用于较多行业。主要讲述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近来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对乳液有较大影响的乳化体系及功能性单体,简要概括了聚合机理,并简述了其应用及展望。
关键词 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 乳化体系 功能性单体 聚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苯丙乳液的合成
18
作者 苏慧 谢德龙 +1 位作者 张心亚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5-49,共5页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壳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功能性单体,采用梯度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硬核软壳型苯丙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剂的配比及含...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壳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功能性单体,采用梯度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硬核软壳型苯丙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剂的配比及含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功能性单体含量对乳液聚合过程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占单体总量的1%,DSB/OP-10的质量比为2∶1,引发剂占单体总量的0.5%,反应温度为80℃,功能性单体含量为4%时,聚合稳定,凝胶量少,乳液性能优异,且采用梯度乳液聚合方式可有效降低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通过红外光谱测定了苯丙共聚物的结构组成,透射电镜(TEM)对粒子结构进行分析,验证了其梯度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乳液聚合 乳化剂 引发剂 温度 功能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