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3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ar fast long-time coherent integration via TR-SKT and robust sparse FRFT
1
作者 CHEN Xiaolong GUAN Jian +2 位作者 ZHENG Jibin ZHANG Yue YU Xiao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1116-1129,共14页
Long-time coherent integration(LTCI)is an effective way for radar maneuvering target detection,but it faces the problem of a large number of search parameters and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Realizing the simultaneous... Long-time coherent integration(LTCI)is an effective way for radar maneuvering target detection,but it faces the problem of a large number of search parameters and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Realizing the simultaneous compensation of the range and Doppler migrations in complex clutter back-ground,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ing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The sparse transformation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LTCI in this paper,and a non-parametric searching sparse LTCI(SLTCI)based maneuvering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This method performs time reversal(TR)and second-order Keystone transform(SKT)in the range frequency&slow-time data to complete high-order range walk compensation,and achieves the coherent integra-tion of maneuvering target across range and Doppler units via the robust spars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RSFRFT).It can compensate for the nonlinear range migration caused by high-order motion.S-band and X-band radar data measured in sea clutter background are used to verify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can achieve better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maneuvering targets with less computational burden compared with several popular integr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maneuvering target detection sea clutter long-time coherent integration(LTCI) sparse transformation time reversal(TR) second-order Keystone transform(S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reliability of travel time and capacity of urban road network under ice and snowfall conditions 被引量:4
2
作者 冷军强 张亚平 +1 位作者 张倩 赵莹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419-424,共6页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 integrate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and capacity reliability of a road network subjected to ice and snowfall conditions,the conceptions of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and capacity reliability were d...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 integrate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and capacity reliability of a road network subjected to ice and snowfall conditions,the conceptions of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and capacity reliability were defined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The link travel time model(ice and snowfall based-bureau public road,ISB-BPR) and the path choice decision model(elastic demand user equilibrium,EDUE) were proposed.The integrated reliability was defined and the model was set up.Monte Carlo simulation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model and a numerical example wa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and efficiency of the solution algorith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ty of ice and snowfall,the traffic demand and supply,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level of service(LO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liability of a road network.For example,the reliability drops from 65% to 5% when the traffic demand increases by 30%.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ndex may be used for network planning,design and mainte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reliability urban road network travel time capacit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bi-level program ice and snowf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t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3
作者 Wang Jianguo Cao Guangyi +1 位作者 ZhuXinjian Gu Tingq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3期577-583,共7页
The optimal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in the case where plant uncertainty and control energy constraints are to be considered jointly is inrestigated. Firstly, an average cost function of... The optimal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in the case where plant uncertainty and control energy constraints are to be considered jointly is inrestigated. Firstly, an average cost function of the tracking error and the plant input energy over a class of stochastic model errors are defined. Then, we obtain an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that minimizes the average performance and further studies optimal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in the simultaneous presence of plant uncertainty and control energy constraint.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optimal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control energy in practical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tracking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plant uncertainty control energy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time-delay systems with mismatching uncertainties 被引量:3
4
作者 Fu Zhao Yu Liu Xiuming Yao Baoku S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2期273-280,共8页
A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based sliding surface design method for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uncertain time- delay systems with mismatching uncertainties is proposed. The uncertain time-delay system und... A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based sliding surface design method for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uncertain time- delay systems with mismatching uncertainties is proposed. The uncertain time-delay system under consideration may have mis- matching norm bounded uncertainties in the state matrix as well as the input matrix,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a sliding surface is given to guarantee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full order slJdJng mode dynamics. An LMI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lid- ing surface is given, together with an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law guaranteeing the existence of a sliding mode from the initial time. Finally, a simulation is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uncertain time-delay systems mismatching uncertain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design method based on finite-time state observer 被引量:1
5
作者 MA Ping ZHANG Denghui +1 位作者 WANG Songyan CHAO 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1251-1262,共12页
A composited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tackle the problem of the IGC design in the dive phase for the bank-to-turn(BTT) vehicle with the inaccuracy information of the line-of-sight... A composited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tackle the problem of the IGC design in the dive phase for the bank-to-turn(BTT) vehicle with the inaccuracy information of the line-of-sight(LOS) rate. For the sake of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 IGC model in the pitch plane is established. The high-order finite-time state observer(FTSO), with the LOS angle as the single input, is employed to reconstruct the states of the system online. Besides, a composited IGC algorithm is presented via the fusion of back-stepping and dynamic invers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GC algorithm, the proposed composited IGC method can attenuate effectively the design conservation of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while the LOS rate is mixed with noise. Extensive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globally finite-time stable and strongly robust against parameter uncertain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 finite-time state observer(FTSO) back-to-turn(BTT) vehicle composite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3QN算法的随机工时下柔性综合调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想 任晓羽 +1 位作者 周永兵 张剑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4-486,共13页
针对离散制造车间的工时不确定性问题,在考虑设备和工序约束的基础上,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构建综合调度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双竞争深度Q网络算法(ID3QN)求解随机工时下的柔性综合调度问题。从工序、机器及整体层面分别... 针对离散制造车间的工时不确定性问题,在考虑设备和工序约束的基础上,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构建综合调度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双竞争深度Q网络算法(ID3QN)求解随机工时下的柔性综合调度问题。从工序、机器及整体层面分别设计了三组状态特征;将与工时、加工顺序相关的工序规则以及与优化目标相关的机器规则组成的8组复合调度规则作为动作集,并根据平均机器利用率差值进行即时奖励;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与混合采样策略,以进一步提升算法稳定性和泛化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求解随机工时柔性综合调度问题时,平均偏差比现有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平均提高了54.63%,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综合调度 ID3QN 自注意力机制 随机工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ltzmann时间函数的地表任意点沉陷动态预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良骥 孙志豪 +2 位作者 刘潇鹏 张坤 曹宗友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5-731,共17页
煤炭资源的地下开采会造成地表沉陷,对地表生态环境及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造成一定威胁,在采前获知开采过程中的地表沉陷动态预计值,是进行开采沉陷区生态环境动态修复设计的重要基础,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实现煤炭地下开采... 煤炭资源的地下开采会造成地表沉陷,对地表生态环境及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造成一定威胁,在采前获知开采过程中的地表沉陷动态预计值,是进行开采沉陷区生态环境动态修复设计的重要基础,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实现煤炭地下开采导致地表沉陷动态过程的准确预计,根据地表沉陷动态规律总结出理想时间函数模型的形态,据此引入Boltzmann时间函数模型,从下沉量、下沉速度、下沉加速度3个方面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其能够满足地表沉陷动态趋势;探究该时间函数模型各参数对模型图像的影响,确定其物理意义并分别定义为最终下沉量A、最大下沉速度出现时间t0、下沉急缓程度系数B,从而构建基于Boltzmann时间函数的动态预计模型参数体系;通过对单点实测下沉量进行拟合发现该模型拟合精度较传统动态预计模型更高,拟合优度R^(2)达到0.9988;对矿区地表监测点实测下沉量进行参数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建立了沉陷盆地内任意点动态预计参数与地表最大下沉量、回采速度及覆岩岩性系数的相关关系,给出了该模型各动态预计参数在地表任意点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收集的6个工作面数据验证其精度可靠;构建了融合Boltzmann时间函数与概率积分法的地表沉陷动态预计模型,可实现对沉陷盆地内任意点任意时间的地表沉陷预计;运用该预计模型求得多时期下沉量并对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开采过程中的动态预计相对误差保持在6.0%以内,相对误差最小值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动态预计 Boltzmann时间函数 概率积分模型 下沉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GNSS无源多基地雷达海上目标定位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振宇 毛亿 +1 位作者 杨扬 陈武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8,共15页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无源雷达多卫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GNSS无源多基地雷达海上目标定位方法。首先,在多个双基地几何配置下,采用长时间积累技术在距离-多普勒域聚焦目标能量;然后,将聚焦的目标能量投影到笛卡儿平...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无源雷达多卫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GNSS无源多基地雷达海上目标定位方法。首先,在多个双基地几何配置下,采用长时间积累技术在距离-多普勒域聚焦目标能量;然后,将聚焦的目标能量投影到笛卡儿平面进行联合检测和定位。为提高投影处理效率,提出一种改进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采用优劣势双种群协同进化策略,能够兼顾算法的收敛性和种群多样性。仿真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定位和速度估计精度方面与现有算法相当,但计算耗时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无源雷达 长时间积累 投影处理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腔/支板/喷油杆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点火性能实验研究
9
作者 赵兵兵 许欣 +1 位作者 费力 何立明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162,共12页
轻质、高效、低阻、隐身是先进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主要发展方向。针对未来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发展需求,以凹腔/支板/喷油杆一体化加力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模型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点火过程,通过改变空... 轻质、高效、低阻、隐身是先进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主要发展方向。针对未来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发展需求,以凹腔/支板/喷油杆一体化加力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模型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点火过程,通过改变空气流量和燃油流量的大小,研究来流速度、余气系数对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点火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点火过程可以分为火核形成、火焰传播、稳定燃烧三个阶段。点火过程中,当进口空气流量由0.113 kg/s增大到0.452 kg/s时,点火延迟时间由83ms延长至245ms,点火延迟时间随着进口空气流量的增大明显增长,同时火焰平均光强随着进口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火核形成时间和火焰发展时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火核形成阶段,随进口空气流量增大,气流的湍流度明显增强,在剪切层附近难以形成稳定的初始火核。当余气系数由0.87增大到3.58,火焰光强随着余气系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点火延迟时间变化较小;在余气系数为0.87时,加力燃烧室处于富油状态,过高的燃油量会使煤油颗粒数量增加,煤油颗粒在高温气流中吸收热量气化蒸发,降低火焰温度;在余气系数为3.58时,加力燃烧室处于贫油状态,能够被卷吸进入支板回流区和凹腔回流区内的煤油量较少,点火区域的油气比很低,同样不利于火核形成和火焰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力燃烧室 一体化 燃烧性能 点火特性 点火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嵌入式导电薄层的高阶电磁波混合时域有限差分-时程精细积分法
10
作者 马亮 马西奎 +2 位作者 迟明珺 向汝 朱晓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3-1343,共11页
应用单一时域数值方法,在面对嵌入式导电薄层一类多尺度问题时,都面临着建模极为困难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高阶时程精细积分(PITD)法的电磁波混合数值方法。该方法对导电薄层外部进行粗网格剖分并应用FDTD... 应用单一时域数值方法,在面对嵌入式导电薄层一类多尺度问题时,都面临着建模极为困难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高阶时程精细积分(PITD)法的电磁波混合数值方法。该方法对导电薄层外部进行粗网格剖分并应用FDTD法,而对薄层内部进行一维细网格剖分并应用四阶PITD法,以实现不同网格尺度的同步时间推进。为了实现粗细网格之间的信息交换,在PITD域中引入过渡区域并应用二阶PITD法,通过等效本构参数来更新交界面处的切向电场。分析了该混合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数值反射,并通过典型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四阶时程精细积分法 亚网格技术 矩阵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法的电磁暂态仿真
11
作者 叶婧 谢继豪 +2 位作者 王永 吕金伟 张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针对电磁暂态仿真类程序中易有数值振荡的产生及采用定步长仿真难以兼顾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仿真算法。首先,为避免矩阵求逆引入扩展向量进行增维,并对增维矩阵进行分块计算以降低计算规模;其次,根据估计... 针对电磁暂态仿真类程序中易有数值振荡的产生及采用定步长仿真难以兼顾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仿真算法。首先,为避免矩阵求逆引入扩展向量进行增维,并对增维矩阵进行分块计算以降低计算规模;其次,根据估计误差确立自适应步长变化的依据,并通过预设步长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最后,建立电磁暂态数值计算流程,对电力系统中线性与非线性元件进行建模,并通过典型的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仿真 数值振荡 增维精细积分法 自适应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气网延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近端策略优化双智能体安全校正方法
12
作者 彭寒梅 颜飞 +2 位作者 谭貌 苏永新 李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0,共10页
电-气区域综合能源系统(EGRIES)中的电、气能源耦合且电力与天然气传输速率存在差异性,使得其安全校正的控制变量多且调整时间尺度不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EGRIES多时间尺度安全校正控制方法。基于EGRIES多能流... 电-气区域综合能源系统(EGRIES)中的电、气能源耦合且电力与天然气传输速率存在差异性,使得其安全校正的控制变量多且调整时间尺度不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EGRIES多时间尺度安全校正控制方法。基于EGRIES多能流模型和天然气网络调节较慢的特性,进行控制变量的调整时间尺度分类;构建基于双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安全校正控制框架,采用合作型双智能体分别进行长时间和短时间尺度控制变量调整量的决策,设计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智能体1和智能体2模型;在此基础上,离线训练PPO双智能体,当系统进入紧急状态时,双智能体相互合作在线产生可靠的安全校正控制策略,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安全校正控制 双智能体 PPO算法 调整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时步求解格式的感知边界外流场重构方法
13
作者 张海丽 张耀东 +3 位作者 邱海云 陈千寻 许宇阳 周领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2-1285,共14页
在涉及深埋长隧洞段的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传感器难以实现全线部署,导致输水隧洞存在众多不容忽视的“盲段”,使得水力安全监测的范围受限且难度增大.文章基于特征线法,提出一种利用传感数据重构全局流场的跨时步... 在涉及深埋长隧洞段的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传感器难以实现全线部署,导致输水隧洞存在众多不容忽视的“盲段”,使得水力安全监测的范围受限且难度增大.文章基于特征线法,提出一种利用传感数据重构全局流场的跨时步求解格式.该求解格式利用前一时步与后一时步的已知数据重构待求时步的水力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证实该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证明跨时步求解格式能够从传感数据中提取关键的物理信息,例如管道的摩擦阻力和水力特性,并据此重构出实际管道的流场分布.考虑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噪声影响,并根据对3种滤波方法的比较给出一种推荐方法.此外,还探讨了网格尺寸对流场重构结果的影响,并通过一个变管径的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管径变化系统中的适用性.最后,通过对初始流量和恒定摩阻系数的干扰进行分析,评估了该方法的抗干扰性能.敏感性分析结果揭示,该求解格式对于初始流量和恒定摩阻系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流 特征线法 跨时步积分 流场重构 水力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双层强化学习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14
作者 张薇 王浚宇 +1 位作者 杨茂 严干贵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29-3544,共16页
考虑异质能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时间差异性,提升系统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调控的灵活性,是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冷-热-电RIES的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DBLPPO)调度模型。首先将RIE... 考虑异质能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时间差异性,提升系统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调控的灵活性,是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冷-热-电RIES的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DBLPPO)调度模型。首先将RIES内部能源的出力、储存和转换构建高维空间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数学模型;其次基于改进的分布式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对其进行序贯决策描述,构建内部双层近端策略优化(PPO)的控制模型,局部网络采用“先耦合-再解耦”的求解思路对冷-热力系统和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多时间尺度优化决策,最终实现RIES冷-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多时间尺度调度和协同优化运行;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能克服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复杂随机场景下的“维数灾难”问题,实现RIES各能源网络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协同优化管理,还能加快模型的最优决策求解速度,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时间尺度 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协同优化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DTDI系统全链路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庄绪霞 魏久哲 贺金平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2,共13页
为实现星载数字时间延迟积分(Digital Time Integration Delay,DTDI)系统的有效设计与成像质量分析,文章提出星载DTDI系统全链路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技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场景-大气-星载系统-处理... 为实现星载数字时间延迟积分(Digital Time Integration Delay,DTDI)系统的有效设计与成像质量分析,文章提出星载DTDI系统全链路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技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场景-大气-星载系统-处理的全链路DTDI成像系统仿真模型,开展了多要素影响下的DTDI成像仿真试验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0.9 m分辨率下,积分时间0.063 ms、量化位数12 bit、TDI级数6级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像质量,利用DTDI技术可将平台稳定度要求降至0.1(°)/s。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星载DTDI系统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 数字时间延迟积分 全链路仿真 信噪比 计算处理 成像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角回归的稀疏辨识与优化PID控制
16
作者 刘艳君 武禹辰 +1 位作者 陈晶 丁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6-2714,共9页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稀疏模型,然后将最小角回归算法用于稀疏系统辨识,并提出绝对角度停止准则,使算法经过少量的迭代即可获得模型的稀疏参数估计,并同时获得有效的时滞和阶次估计。结合辨识得到的受控自回归模型,引入一种基于指定相位点频率和增益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器。数值仿真和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控制仿真表明,该稀疏辨识算法在低数据量下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角回归 稀疏系统辨识 时滞阶次联合估计 停止准则 优化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
17
作者 杨茂 朱一丹 +4 位作者 于欣楠 苏欣 王宇鑫 王金鑫 刘俊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为了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并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对调度结果的影响,提出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策略。在考虑氢能的储液式碳捕集电厂中加入余热发电装置,建立碳捕集与封存-电制... 为了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并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对调度结果的影响,提出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策略。在考虑氢能的储液式碳捕集电厂中加入余热发电装置,建立碳捕集与封存-电制氢-有机朗肯循环模型。在荷侧引入综合需求响应,构建源-荷协同降碳机制,结合荷侧的“削峰填谷”进一步降低系统的碳排放。为了减少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提出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策略,日前阶段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日内阶段基于日前调度结果,通过短时间尺度滚动优化降低功率波动的影响。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策略可以很好地实现系统低碳性和经济性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源-荷协同降碳 碳捕集电厂 分布鲁棒优化 电制氢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的新建监测坡面位移预测
18
作者 田原 张建学 +4 位作者 赵文祎 程楚云 邓杨兰朵 马睿平 黄儒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针对普适型滑坡监测工作中新建监测坡面有效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难以开展高精度单坡建模的问题,建立基于岩性分类的综合数据集,开展模型预训练,从而提升建模效果。通过综合数据集,模型可以挖掘和利用多坡面监测数据中更丰富的变形特征... 针对普适型滑坡监测工作中新建监测坡面有效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难以开展高精度单坡建模的问题,建立基于岩性分类的综合数据集,开展模型预训练,从而提升建模效果。通过综合数据集,模型可以挖掘和利用多坡面监测数据中更丰富的变形特征。依据基础岩性对综合数据集进行分类,构建不同的预训练模型,并应用于对应岩性的新建坡面,能够在保证数据集数量较为充足的同时,增强分类数据集对不同类别坡体变形规律的表征能力,通过提升预训练数据和目标域数据分布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建模效果。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在对应岩性新建坡面上,建模效果总体上显著优于单坡面模型和基于其他综合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可以为新建坡面位移预测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短期位移预测 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 预训练模型 新建坡面 普适型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预测的复合型污水厂水质异常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舒垚荣 陈聆昊 +8 位作者 何洋 林晓宇 吴天明 宋梦婕 张文 陆谢娟 昝飞翔 毛娟 吴晓晖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复合型污水厂由于突发水污染事件而导致污水厂工艺冲击负荷大、达标排放有风险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某复合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算法构建进水水质预测及异常预警模型;结合自回归(ACF... 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复合型污水厂由于突发水污染事件而导致污水厂工艺冲击负荷大、达标排放有风险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某复合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算法构建进水水质预测及异常预警模型;结合自回归(ACF)、偏自回归(PACF)和增强迪基-富勒测试(ADF)分别确定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预测模型的最佳参数,优化水质预测模型,并探究不同监测频率和预测步长对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自编码器(AE)和K-邻近值(KNN)算法构建水质预警模型,实现了水质的异常预警。该研究不仅为污水厂提前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污水处理厂智能化转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污水处理厂 时序预测 ARIMA 异常检测 异常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BiGRUA的碳价预测研究
20
作者 姚远 李晨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7-477,共11页
碳价格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等复杂特征,其预测颇具挑战性.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结合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Time-Varying Filter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TVFEMD)、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碳价格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等复杂特征,其预测颇具挑战性.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结合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Time-Varying Filter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TVFEMD)、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和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的碳价预测模型TTBiGRUA.首先,通过TVFEMD将碳价格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其次,利用样本熵评估各分量复杂度,并采用K-means算法进行重构.随后,对重构后波动性最强的模态分量运用TVFEMD二次分解,以进一步提取特征并减少模态混叠.根据样本熵划分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高频分量由BiGRU预测,低频分量则由ARIMA预测,最后将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碳价格最终预测结果.应用广东和湖北碳市场的实际碳价数据,使用5个评价指标和Diebold Mariano(DM)检验评估模型预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预测精度优于其他基准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价格预测 二次分解 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