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rack-YOLACT的道路裂缝提取
1
作者 袁文豪 尹珺宇 +3 位作者 方莉娜 吴尚华 郭明华 侯海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8-339,共12页
针对现有的道路裂缝检测算法多采用先检测再分割的方式,导致两个过程相互独立,在实际生产中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端到端一体化的道路裂缝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更加轻量化的裂缝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降低计算成本并提高模型推理速度... 针对现有的道路裂缝检测算法多采用先检测再分割的方式,导致两个过程相互独立,在实际生产中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端到端一体化的道路裂缝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更加轻量化的裂缝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降低计算成本并提高模型推理速度;然后,使用融合渐进式特征金字塔网络和空间自适应模块的裂缝特征融合模块,提高复杂场景下模型对小目标裂缝的检测能力;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两个差异较大的数据集(车载扫描车采集的城市复杂街景数据和公开数据集Crack500)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两个数据集的道路裂缝检测任务中,准确率、召回率和综合评价指标F_(1)分数分别达到86.3%、84.1%、85.2%和82.4%、80.2%、81.3%.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方法在识别细小裂缝方面的准确性,以及在不同实际环境中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裂缝 实例分割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ycleGAN与YOLOv8s的混凝土坝水下裂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阳 康飞 万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62,共5页
针对受水下环境影响造成的混凝土坝水下裂缝图像获取困难、样本稀缺,裂缝检测效率低、精度差、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和目标检测网络YOLOv8s的水下裂缝检测方法。首先,引入梯度惩罚WGAN-GP损失与相似性度量LPIPS... 针对受水下环境影响造成的混凝土坝水下裂缝图像获取困难、样本稀缺,裂缝检测效率低、精度差、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和目标检测网络YOLOv8s的水下裂缝检测方法。首先,引入梯度惩罚WGAN-GP损失与相似性度量LPIPS损失,提出一种改进的CycleGAN图像风格迁移网络,以此生成高质量水下裂缝图像,解决数据样本不足的问题;之后,添加SimAM无参注意力并引入WIoU损失,提出改进的YOLOv8s水下裂缝识别网络,以提高水下裂缝图像识别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CycleGAN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数据扩充作用,能有效提升后续检测任务的精度;改进YOLOv8s方法在消融、对比试验中,裂缝识别精度较原网络、Faster R-CNN、YOLOX-s、YOLOv5s分别提高2.4%、5.4%、2.4%、1.2%,检测效果满足高效、精确的要求,可为混凝土坝水下裂缝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裂缝识别 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扩充 损失函数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的混凝土裂缝检测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响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隧道不可避免会发生老化,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多通过相机拍摄的图像识别隧道表面的裂缝病害,然而裂缝在图像中的像素占比小,其检测过程耗时费力,急需一种能够在大视场范围... 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隧道不可避免会发生老化,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多通过相机拍摄的图像识别隧道表面的裂缝病害,然而裂缝在图像中的像素占比小,其检测过程耗时费力,急需一种能够在大视场范围内精准检测裂缝的方法。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的学习结构,适用于任何分割网络,然后提出了一种有效构建训练数据的方法,应用于所提出的学习结构,最后对本文方法在1606张质量随机退化的裂缝图像上进行了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学习结构下,裂缝检测IoU及F1分数分别达63.686%和77.811%,方差分别为0.9008和0.5015,有效提高了裂缝的检测性能,且对输入数据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隧道 裂缝检测 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 分割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预测
4
作者 史墨可 路妍 +4 位作者 颉潭成 王军华 徐彦伟 倪崇智 翟文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9-123,128,共6页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难以准确预测问题,以扫描速度、搭接率、激光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试样裂纹密度为输出,建立了BP神经网络裂纹缺陷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对比分析了模型优化前后的相对误差。...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难以准确预测问题,以扫描速度、搭接率、激光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试样裂纹密度为输出,建立了BP神经网络裂纹缺陷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对比分析了模型优化前后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误差在0.22%~2.10%;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误差在2.09%~14.31%,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远远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裂纹 正交试验 遗传算法 宽带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A-UNet网络的煤岩组合体裂隙识别与三维重构
5
作者 王登科 王龙航 +6 位作者 秦亚光 位乐 曹塘根 李文睿 李璐 陈旭 夏玉玲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8,共13页
在煤岩组合体裂隙三维重构中,针对传统阈值分割方法无法准确确定煤岩之间的阈值大小从而导致裂隙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VRA-UNet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模型,为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优化解决... 在煤岩组合体裂隙三维重构中,针对传统阈值分割方法无法准确确定煤岩之间的阈值大小从而导致裂隙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VRA-UNet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模型,为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优化解决方案。为了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防止初始化模型参数过于随机,使用VGG16模块作为骨干特征提取网络。针对煤岩组合体裂隙拓扑结构复杂,非均匀性强等问题,在上采样部分引入使用残差连接且具有空间维度和通道维度的注意力模块(ResCBAM)增强模型特征提取能力,缓解模型梯度消失的问题。在下采样的末端加入了利用不同尺度卷积核的非对称空洞金字塔模块(AC-ASPP),通过多尺度的特征提取,提高模型对不同大小裂隙的识别能力。同时,利用煤岩组合体CT扫描图像数据集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VRA-UNet模型在裂隙提取和识别方面性能良好,平均交并比、像素平均值及识别精度分别为85.22%、90.80%和91.95%;与主流的分割网络UNet、PSPNet、DeeplabV3+、FCN和SegNet相比,VRA-U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分别提高了6.05%、16.7%、10.77%、6.87%和6.4%,像素平均值分别提高了7.13%、13.29%、12.84%、7.4%和7.53%,识别精度分别提高了3.82%、14.45%、7.4%、5.58%和4.31%;VRA-UNet识别出的裂隙结构分形维数与原始CT扫描裂隙结构分形维数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真实还原了煤岩组合体内部裂隙结构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裂隙识别 裂隙重构 卷积神经网络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裂纹扩展定量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晓东 柳月 +2 位作者 李孟伟 衣超 庞凤颖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3,276,共8页
装甲车关重件结构中形成的裂纹会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引发事故,为了开发先进的裂纹监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裂纹扩展定量监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结构在循环载荷下产生的电阻应变信号和Lamb波信号,预测裂纹长度和扩展... 装甲车关重件结构中形成的裂纹会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引发事故,为了开发先进的裂纹监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裂纹扩展定量监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结构在循环载荷下产生的电阻应变信号和Lamb波信号,预测裂纹长度和扩展速率。采用了多传感器的裂纹扩展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压电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2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结合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2种不同模式的监测技术,从电阻应变信号中提取出与裂纹长度和扩展速率相关的特征参数。采用了随机森林算法和D-S证据理论2种不同方法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对裂纹长度的有效识别和数据融合。基于不同裂纹长度、不同载荷频率、不同传感器位置等情况下的电阻应变信号和Lamb波信号,开展了模型的训练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神经网络 传感器 特征提取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注意力特征融合的路面裂缝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永华 厉涛 柏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313,共7页
为解决路面裂缝检测中裂缝漏检和定位不准的问题,提出一个结合注意力特征融合的可端到端训练的路面裂缝检测网络。基于Resnet-50结构设计,在特征融合部分添加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通过注意力掩码学习,动态调整浅层特征与深层特征融合权重... 为解决路面裂缝检测中裂缝漏检和定位不准的问题,提出一个结合注意力特征融合的可端到端训练的路面裂缝检测网络。基于Resnet-50结构设计,在特征融合部分添加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通过注意力掩码学习,动态调整浅层特征与深层特征融合权重,突出有用信息,解决裂缝漏检问题;在编码器部分,改进浅层特征与深层特征的选取方式,提升特征融合效果和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其它对比网络,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卷积网络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eepLabv3+的道路表面裂缝检测方法
8
作者 杨萍 张汐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1-270,共10页
有效的道路表面裂缝检测是维护道路安全、延长道路寿命的关键。针对传统道路表面裂缝检测方法存在的难以识别细小裂缝、分割断裂以及分割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的道路表面裂缝检测方法,旨在降低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提高裂... 有效的道路表面裂缝检测是维护道路安全、延长道路寿命的关键。针对传统道路表面裂缝检测方法存在的难以识别细小裂缝、分割断裂以及分割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的道路表面裂缝检测方法,旨在降低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提高裂缝检测的准确性。首先,使用优化后的MobileNetv2网络替换基础DeepLabv3+模型的主干网络,以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复杂度,提高运行速度;其次,将条形池化模块(SPM)融入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SPP)模块,使得网络能够捕获到更多的裂缝上下文信息,保留裂缝细小部分的特征;最后,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使网络更加关注图像中对裂缝检测起决定作用的像素区域,增强裂缝图像的特征表达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DeepLabv3+模型的平均像素准确率(MPA)为87.85%,平均交并比(MIoU)为80.53%,准确率为97.51%,精确率为88.65%,F1值为88.24%,相比于基础DeepLabv3+模型分别提高了1.77%、2.03%、0.30%、2.25%和1.51%,且高于U-Net、HR-Net和PSP-Net模型。此外,改进DeepLabv3+模型的参数量为6.382×10~6,是基础DeepLabv3+模型的88.3%,实时性更好,更适用于道路表面裂缝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语义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条形池化模块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自适应对抗生成样本的金属损伤导波智能迁移识别方法
9
作者 王莉 刘国强 +2 位作者 杨宇 张超 裘进浩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201,209,共12页
针对工程场景下缺乏大量标注完备的真实损伤样本,而难以学习到可用的智能诊断模型的难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自适应对抗生成样本的金属损伤导波智能迁移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得到了大量标签丰富的模拟损伤导波监测数据;然后... 针对工程场景下缺乏大量标注完备的真实损伤样本,而难以学习到可用的智能诊断模型的难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自适应对抗生成样本的金属损伤导波智能迁移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得到了大量标签丰富的模拟损伤导波监测数据;然后,采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实现了模拟损伤监测样本至真实损伤的域自适应对抗样本的生成;最后,构建了基于对抗生成样本的损伤智能诊断模型,实现了对未知标签真实损伤监测样本的高可靠分类诊断。金属开孔结构疲劳裂纹导波监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模拟损伤导波识别知识至疲劳损伤的跨域迁移,且在无真实损伤标注样本时也可实现对裂纹损伤的高精度智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 导波 生成对抗神经网络(WGAN-GP)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D识别混凝土表面裂缝研究
10
作者 倪彤元 南晓鹤 +2 位作者 刘强 王烨晟 谢政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7-243,共7页
混凝土裂缝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开发一种引入生成对抗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SSD目标检测修正算法,对精准识别裂缝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全卷积神经网络与生成对抗网络(GAN)相结合的改进网络结构,以工程采集... 混凝土裂缝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开发一种引入生成对抗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SSD目标检测修正算法,对精准识别裂缝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全卷积神经网络与生成对抗网络(GAN)相结合的改进网络结构,以工程采集的有限裂缝样本图像为基础生成高质量图像数据以解决数据集获取难的问题;同时引入混合注意力机制(CBAM)以增强SSD特征提取网络对较小裂缝的感知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引入注意力和生成对抗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检测混凝土表面裂缝,在裂缝识别时各项性能指标均超过了83%,平均准确率AP更是达到了91.51%,相较于原始的SSD目标检测算法提高了1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更新的整体加筋壁板裂纹扩展寿命动态预测方法
11
作者 张力文 宁宇 +1 位作者 张彦军 赵天娇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1,共10页
以整体加筋壁板的孔边、R区等疲劳危险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裂纹扩展研究,提出一种裂纹扩展跨边界区域仿真计算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基于贝叶斯更新的裂纹扩展寿命动态预测方法。基于Pairs裂纹扩展速率模型,结合Abaqus/Zencrack对等比例加... 以整体加筋壁板的孔边、R区等疲劳危险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裂纹扩展研究,提出一种裂纹扩展跨边界区域仿真计算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基于贝叶斯更新的裂纹扩展寿命动态预测方法。基于Pairs裂纹扩展速率模型,结合Abaqus/Zencrack对等比例加筋壁板有限元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输入样本数据集,利用神经网络构建疲劳裂纹扩展参数库;采用动态贝叶斯网络进行推断,构建适用于加筋壁板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开展等幅谱加载下整体加筋壁板结构的裂纹扩展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裂纹扩展跨边界区域仿真计算处理方法有效保障了仿真数据的连续性,基于贝叶斯更新的裂纹扩展寿命动态预测方法能够有效修正仿真数据相较于试验数据的偏差,生成更接近真实裂纹扩展行为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加筋壁板 神经网络 动态贝叶斯网络 Pairs模型 疲劳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脑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建模
12
作者 李泽 张鑫阳 +6 位作者 杨满军 鲁家荣 张东培 闫昊 刘熠斌 陈小博 杨朝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1006,共16页
为深度解析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建立石脑油催化裂解工艺的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过渡态理论探索烃类分子的差异化裂解机理,制定31条反应规则用于描述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通过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 为深度解析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建立石脑油催化裂解工艺的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过渡态理论探索烃类分子的差异化裂解机理,制定31条反应规则用于描述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通过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下的低碳烯烃分布,解析产品收率沿反应器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通过模型计算证实反应器初段的乙烯和丙烯收率占总收率的60%以上;通过反应条件敏感度曲线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温度680℃、停留时间2 s;反应路径竞争比例计算结果证实,反应温度高于675℃时热裂解机理占主导作用,催化裂解反应比例降低和缩聚反应比例增加是限制丙烯收率的主要因素。基于该模型成功实现了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的可视化开发与反应路径深度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导向集总 石脑油催化裂解 过渡态理论 差异化裂解机理 反应网络 反应机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seNet网络下交叉焊缝裂纹红外成像检测
13
作者 王红梅 强彦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3-1258,共6页
交叉焊缝结构复杂,连接方式不同于对接焊缝,易出现裂纹缺陷。焊缝外形轮廓漏磁信号与缺陷信号叠加,使基于电磁信号的检测方法难以提取裂纹特征,增加检测难度。为此提出基于DenseNet网络的红外成像检测方法,采用红外成像装置扫描交叉焊... 交叉焊缝结构复杂,连接方式不同于对接焊缝,易出现裂纹缺陷。焊缝外形轮廓漏磁信号与缺陷信号叠加,使基于电磁信号的检测方法难以提取裂纹特征,增加检测难度。为此提出基于DenseNet网络的红外成像检测方法,采用红外成像装置扫描交叉焊缝生成红外图像,可避免信号叠加问题。将图像输入由密集块、平均池化层等构成的DenseNet模型,能有效提取裂纹缺陷特征。针对100个不同材质的交叉焊缝试件展开测试与评估,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更清晰地呈现大部分裂纹缺陷,且仅有一次误将61号试件交叉焊缝表面上的气孔检测成了裂纹,且最大计算量不超过25FLOPs,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轻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焊缝 表面裂纹 红外成像 DenseNet网络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裂解炉模拟优化软件EcSOS的开发及应用
14
作者 王小强 田亮 +4 位作者 杨淑萍 赵祺铭 李晨阳 邱彤 李博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00,共7页
对实验室蒸汽裂解原料评价数据和工业蒸汽裂解炉(简称裂解炉)标定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将其与计算机模拟优化技术结合,采用自由基反应机理构建蒸汽裂解反应网络,并系统性研发原料预测模型、管式反应器反应传热模型、炉膛传热模型和反应结... 对实验室蒸汽裂解原料评价数据和工业蒸汽裂解炉(简称裂解炉)标定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将其与计算机模拟优化技术结合,采用自由基反应机理构建蒸汽裂解反应网络,并系统性研发原料预测模型、管式反应器反应传热模型、炉膛传热模型和反应结焦模型等,开发了功能完善、界面友好的蒸汽裂解炉模拟优化软件EcSOS。EcSOS软件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工业裂解炉生产实际情况和实验室蒸汽裂解评价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乙烯和丙烯收率的相对误差分别低于2%和3%,且该软件的单次模拟优化计算时间小于0.5 h。使用EcSOS软件优化裂解炉的操作条件,目标产物收率得到有效提高,运行周期延长3 d。EcSOS软件的推出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推进了我国蒸汽裂解技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丙烯 1 3-丁二烯 蒸汽裂解炉 模拟优化 反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50网络的小样本轨道板裂缝识别方法
15
作者 叶玲 邹雨清 +1 位作者 冯宇轩 景文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11771-11782,共12页
受到天窗时间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裂缝图像检测方法容易混淆轨道板裂缝与复杂的背景噪声,轨道板裂缝图片样本数量也不能满足训练模型的要求,最终导致检测错误和遗漏。为了提高复杂环境和小样本条件下轨道板裂缝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 受到天窗时间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裂缝图像检测方法容易混淆轨道板裂缝与复杂的背景噪声,轨道板裂缝图片样本数量也不能满足训练模型的要求,最终导致检测错误和遗漏。为了提高复杂环境和小样本条件下轨道板裂缝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生成对抗网络的轨道板裂缝识别模型。首先,制作轨道板裂缝数据集,引入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增强采集的轨道板裂缝病害图像数据集。然后,通过在ResNet50网络基础上加入扩张卷积和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加深网络层数获取更丰富的图像特征,提升网络对关键特征的学习能力。最后,将改进ResNet50网络模型,并与现有的三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性能比较,其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和F_(1)分数分别为93.51%、93.44%、93.46%、93.45%,均高于其他模型。该模型有效解决轨道板裂缝图像缺乏、图像背景复杂等问题,同时检测的结果满足实际轨道板裂缝检修作业的需求,可为轨道结构检修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板裂缝 ResNet50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空洞卷积 坐标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分子网络的卡因类兽药残留检测及裂解规律研究
16
作者 王伟 李晓芹 +8 位作者 张玲 曹叶中 钟晓红 何新叶 许喆娴 吴静姗 杨露峰 山珊 方志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185-192,共8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建立10种卡因类兽药检测方法,相关系数(R^(2))为0.9790~0.9993,检出限为0.1~50.0 ng/mL,定量限为10.0~150.0 ng/mL。结合全球天然产物社交分子网络(GNPS)探索卡因类兽药质...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建立10种卡因类兽药检测方法,相关系数(R^(2))为0.9790~0.9993,检出限为0.1~50.0 ng/mL,定量限为10.0~150.0 ng/mL。结合全球天然产物社交分子网络(GNPS)探索卡因类兽药质谱裂解规律以及可视化分子网络。通过比较分析卡因类兽药残留成分群、簇的质谱关联信息,开发出了一种卡因类兽药残留快速筛查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MS/MS 卡因类兽药 残留检测 质谱裂解规律 分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学习的乙烯裂解炉运行工况识别方法
17
作者 吴与伦 王振雷 王昕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3-2742,共10页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生产的核心装置,烃类原料在裂解炉中发生复杂的高温裂解反应,及时识别裂解炉运行工况变化对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非常重要。裂解炉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过程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具有多变量、高维度特性,增加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生产的核心装置,烃类原料在裂解炉中发生复杂的高温裂解反应,及时识别裂解炉运行工况变化对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非常重要。裂解炉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过程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具有多变量、高维度特性,增加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如何基于过程数据及时检测乙烯裂解炉工况变化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对比学习算法在图片分类中的优秀性能,提出一类基于对比学习的裂解炉运行工况识别方法。首先,将乙烯裂解炉工业数据经归一化后,使用不同长度的时间窗动态提取数据,将其转化为灰度图片。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将图片进行数据增强后输入编码器,得到图片的全局语义、类别、内容不变性等特征。将这些特征应用于计算对比学习的损失函数,通过最小化对比损失函数,实现对灰度图片的分类。通过本文方法,可以根据过程数据快速发现工况变化,其分类准确度较通用时间序列表示学习的自监督对比学习(self-supervised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universal time series representation learning,TimesURL)方法有明显提升,可有效实现乙烯裂解炉工况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 安全 无监督学习 对比学习 算法 神经网络 数据图像化 工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FCCU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全善 李大字 曹柳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342-1349,共8页
A self-organiz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SODM-RBFNN) was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the production yields and operating optimization.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widths of RBF ... A self-organiz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SODM-RBFNN) was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the production yields and operating optimization.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widths of RBF neural network with the initial parameters obtained by k-means learning method. During the iteration procedure of the algorithm, the centers of the neural network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the gradient method with these optimized width value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as maintained by using the multi-threading technique. SODM-RBFNN consists of two RBF neural network models: one is a running model used to predict the product yields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FCCU) and optimize its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other is a learning model applied to construct or correct a RBF neural network. The running model can be updated by the learning model according to an accuracy criter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five-lump kinetic model exhibit its accuracy and generalization capabilit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FCCU illustrates its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self-organizing gradient descent double-model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FC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半无限介质裂纹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守燕 邓王涛 +1 位作者 孙立国 杜成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7-1739,共13页
缺陷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准确确定结构缺陷的尺寸十分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算法,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与自... 缺陷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准确确定结构缺陷的尺寸十分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算法,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与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因果膨胀卷积神经网络(causal dila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DCNN)相结合用于半无限介质中的裂纹识别.在该模型中,SBFEM用于模拟波在含不同裂纹状缺陷半无限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对于不同的裂纹状缺陷,仅需改变裂纹尖端的比例中心和裂纹开口处节点的位置,避免了复杂的重网格过程,可高效地生成足够的训练数据.模拟波在半无限介质中传播时,建立了基于瑞利阻尼的吸收边界模型,避免了对结构全域模型进行计算.搭建了CDCNN,确保了时序数据的有序性,并获得更大的感受野而不增加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可捕捉更多的历史信息,AE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可将高维的原始输入特征向量空间映射到低维潜在特征向量空间,以获得低维潜在特征用于网络模型训练,有效提升了网络模型的学习效率.数值算例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高效且准确地识别半无限介质中裂纹的量化信息,且AE-CDCNN模型的识别效率较单CDCNN模型提高了约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自编码器 因果膨胀卷积神经网络 裂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net的混凝土裂缝实时分割算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孟庆成 李明健 +3 位作者 万达 胡垒 吴浩杰 齐欣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2,共8页
针对主流深度学习裂缝分割算法消耗大量计算资源、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检测精度低、丢失裂缝特征等问题,为了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实时检测和在像素级水平上分割裂缝,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络M-Unet的裂缝语义分割模型,首先对MobileNet... 针对主流深度学习裂缝分割算法消耗大量计算资源、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检测精度低、丢失裂缝特征等问题,为了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实时检测和在像素级水平上分割裂缝,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络M-Unet的裂缝语义分割模型,首先对MobileNet_V2轻量网络进行改进,修剪其网络结构并优化激活函数,再用改进的MobileNet_V2替换U-Net参数量巨大的编码器部分,以实现模型的轻量化并提升裂缝的分割效果。构建包含5160张裂缝图像的SegCracks数据集对提出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M-Unet裂缝分割效果优于U-Net、FCN8和SegNet等主流分割网络和传统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的IoU_Score为96.10%,F1_Score为97.99%。与改进前UNet相比,M-Unet权重文件大小减少了7%,迭代一轮时间和预测时间分别缩短了63.3%和68.6%,IoU_Score和F1_Score分别提升了5.79%和3.14%,并且在不同开源数据集上的交叉验证效果良好。表明提出的网络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好和泛化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裂缝检测 裂缝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