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思想史研究范式的路径选择
1
作者 任超 吴翔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2-285,331,共15页
从思想史视域看,中国儿童文学的思想谱系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壤,是中国思想体系的衍生与具体化。中国儿童文学的出场脱胎于新文学,这不是域外思想在中国的“嫁接”,而是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及现代变革的结果。论析百年中国儿童文学... 从思想史视域看,中国儿童文学的思想谱系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壤,是中国思想体系的衍生与具体化。中国儿童文学的出场脱胎于新文学,这不是域外思想在中国的“嫁接”,而是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及现代变革的结果。论析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思想史,应该融通“对外爬梳”和“向内深耕”两个步骤。对外爬梳,将中国儿童文学思想史视为中国文学整体思想史的分支和子类,在思想文化整体框架中梳理中国儿童文学的思想脉络与知识逻辑;向内深耕,聚焦思想对中国儿童文学本体内涵的塑造和影响。从中国儿童文学的元历史出发,以知识考古的方法探究古代中国儿童观念变革对文学的影响。以现代思想为起点,从元概念角度探讨思想在构建中国儿童文学语法关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新时代,思想史研究可在中国儿童文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自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一方面,中国儿童文学体系建设应彰显“中国性”,体现“中国特色”立场、价值和学术自觉,在实践中叙述和推广“中国式童年”,为世界展示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另一方面,在立足本体的基础上,不排拒与西方思想体系进行交流互动,为构建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范式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思想史 自主知识体系 知识考古 文明交流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新旧党争影响下的笔记小说创作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国赋 叶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2,共8页
北宋新旧党争是宋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此进行论述的笔记小说亦有不少。整理涉及新旧党争的55部笔记小说,其类别有:其一,属于旧党成员并坚定地反对变法者;其二,与旧党成员有亲缘或师从关系者;其三,与新党成员有亲缘关系者。他们在笔... 北宋新旧党争是宋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此进行论述的笔记小说亦有不少。整理涉及新旧党争的55部笔记小说,其类别有:其一,属于旧党成员并坚定地反对变法者;其二,与旧党成员有亲缘或师从关系者;其三,与新党成员有亲缘关系者。他们在笔记小说中记录政事,描写党争,阐明自己的观点,使得笔记小说成为党派斗争的另一面镜子。其目的或补史之阙,或为党争而作,涉及新旧两党关于新法的论争、旧党对于新党用人方面的不赞成、新旧党人在学术上的冲突、新旧党争中的诗案、旧党对于新党人士的人身攻击、旧党指责王安石《日录》的问题等6个方面。而这6个方面中具有文学性的小说故事大多出现在写作于南宋时期的笔记小说中,以打击新党为写作目的。其写作手法主要有扭曲事实、虚构故事和曲意理解及引申发挥等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党争 笔记小说 文史互证 王安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景蜀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41,共8页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晋...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晋南北朝诗文的史料价值,大致有二:一,在政治、思想、文化、社会风习、个人生活等方面,可补正史之阙。二,大量个人情感心态成分本身即构成当时历史的一个侧面。用此时期诗文证史,在解读时应做到:一,能感之。“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二,对作者其人其文,“具了解之同情”。其三,对诗文典故,要按陈先生的原则,仔细而审慎地考辩其中之古典今典,分析论证解释其真正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格 文史互证 史学方法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