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ility function based fair data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OFDM wireless network 被引量:3
1
作者 Guo Kunqi Sun Lixin Jia Shilo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731-738,共8页
A system model is formulated as the maximization of a total utility function to achieve fair downlink data scheduling in multiuse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wireless networks. A dynamic subca... A system model is formulated as the maximization of a total utility function to achieve fair downlink data scheduling in multiuse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wireless networks. A dynamic subcarrier allocation algorithm (DSAA)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system model. The subcarrier allocation decision is made by the proposed DSAA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value of total utility fun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queue mean waiting tim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tter delay performance and can provide fairness under different loads by using different utility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SCHEDULING ALGORITHM utility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method under 2-dimension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 被引量:4
2
作者 JIANG Kexin ZHANG Quan YAN Mant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6期1254-1261,共8页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uncertain multiple 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where 2-dimension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2DULVs)are used as the reliable way for the experts to express their f...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uncertain multiple 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where 2-dimension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2DULVs)are used as the reliable way for the experts to express their fuzzy subjective evaluation information.Firstly,in order to measure the 2DULVs more accurately,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mpare two 2DULVs,called a score function,while a new function is defined to measure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2DULVs.Secondly,two optimization models are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xperts and attributes based on the new distance formula and a weighted average operator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each alternative.Then,a score func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anking of the alternatives.Finally,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oved by an illustrated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imension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2DULVs)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problem score function distance form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information utility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东戈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579-582,644,共5页
Information has two aspects. One aspect is the objective one; another aspect is the subjective one. Shannon has discussed the objective aspect of information in information theory. But the subjective aspect of informa... Information has two aspects. One aspect is the objective one; another aspect is the subjective one. Shannon has discussed the objective aspect of information in information theory. But the subjective aspect of information has not been fully discussed. Someone use “Bayesian approaches”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But in some cases it does not meet the information user's need. This paper is focus on the subjective aspect of objectively measurable information and gives formal definitions for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utility, and marginal information utility, normalized calculation of information utility. The information discussed in the paper has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This work can be the foundation of many applicatio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sis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analysis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utility analysis definition of marginal information utility normalized calculation of information utility mic^nomics analysis expression of information utility information utility functions C^4ISR system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花卉的利用形式及功能成分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蔡友铭 李青竹 +4 位作者 张永春 杨柳燕 许俊旭 周琳 陈敏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花卉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健康中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其中,功能花卉是指主要为获得食品、饮料、药品,用于工业加工和其他用途原料而种植的花卉。多种功能花卉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这些花卉中的有效成分不... 花卉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健康中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其中,功能花卉是指主要为获得食品、饮料、药品,用于工业加工和其他用途原料而种植的花卉。多种功能花卉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这些花卉中的有效成分不但可以提高菜肴的风味和品质,更具有许多有益的功效,如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抑郁、抗癌、调节免疫力等。随着“大食物观”的推进和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功能花卉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功能花卉利用现状(包括功能花卉的主要利用形式,功能花卉中酚类、萜类、含氮化合物的功能等)、功能花卉主要功能成分合成途径基因研究进展以及主要功能花卉的产业化现状。重点阐述了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Hemsl.)、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 Andrews)、玫瑰(Rosa rugosa Thunb.)、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等主要功能花卉的主要功能成分的种类和功能、主要食品用途和产业应用情况。并对功能花卉未来复合多样化的应用形式、全过程高效绿色生产应用前景和功能花卉的精准育种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花卉 利用形式 功能成分 产业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种质创新培育及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胜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山杏具有根系发达、耐寒、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作为亚洲地区特有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疗保健、生物能源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均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国家能源... 山杏具有根系发达、耐寒、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作为亚洲地区特有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疗保健、生物能源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均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国家能源和粮油安全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山杏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多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育种工作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通过查阅国内外山杏相关报道,本研究综述了种质创新、基础生物学、高效培育技术、种仁功能成分评价及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山杏研究的重要成果。目前已建成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为山杏种质资源保护、种质创新及共享利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国内相关科研单位挖掘并选育了丰产、抗冻、晚花及变异类型等优异山杏种质资源和新品种。同时在山杏开花进程、花器官败育、授粉亲和性及低温胁迫响应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为山杏产量及品质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山杏重要经济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种仁成分合成累积与调控分子机制的解析为山杏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山杏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中,嫁接技术是加快推进山杏良种化、品种化进程的主要手段,山杏栽培技术亦由粗放管理逐步向集约化栽培方向发展,低产林改造、农林复合经营和抚育管理技术已逐渐成熟。山杏种仁富含多种功能成分,是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行业的优质原料,其加工副产物亦可转化利用成为工业原料、医药试剂及农业物质,实现资源多元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种质创新 基础生物学 高效栽培 功能成分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微生物对花生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6
作者 司贤宗 张翔 +9 位作者 索炎炎 李亮 徐凤丹 李倩 闫萌 程培军 周彦忠 李飞 李南 王旭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49,共7页
为消减花生连作土壤障碍,服务花生优质高产,研究功能微生物对花生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菌、米曲霉3种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2种细菌对根际土壤微生... 为消减花生连作土壤障碍,服务花生优质高产,研究功能微生物对花生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菌、米曲霉3种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2种细菌对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微生物磷和花生仁中养分、花生农艺性状及荚果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砂姜黑土区夏花生科学施用微生物菌剂及发挥土壤生物肥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用功能微生物增加了花生根际土壤中真菌、细菌的数量,降低放线菌数量;提高花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的含量;增加花生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的活性;提高花生仁中氮、磷、钾、锌的含量;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侧枝数、饱果数,降低秕果数;施用功能微生物的花生荚果产量增加252.5~480.4 kg/hm^(2),增产率为5.1%~9.6%,其中,施用真菌微生物的荚果产量比细菌微生物肥料平均增加153.9 kg/hm^(2),增产率为3.0%。本试验条件下,在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为120 kg/hm^(2)、90 kg/hm^(2)、120 kg/hm^(2)的基础上,施用功能微生物75 kg/hm^(2),花生荚果产量平均增加349.6 kg/hm^(2),增产率为7.0%,其中,施用哈茨木霉菌75 kg/hm^(2)的花生荚果产量最高,为5464.2 kg/hm^(2),可在夏花生主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功能微生物 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 养分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聚乙烯亚胺功能化多孔型TiO_(2)及CO_(2)捕集性能研究
7
作者 雷嗣远 王思源 +6 位作者 何川 张伟 王乐乐 汪华 刘鹏 陈宝康 周长松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6,共7页
利用不同质量的K_(2)CO_(3)和PEI将TiO_(2)表面功能化并深入研究CO_(2)的吸附性能和机理;通过超声浸渍法,以K_(2)CO_(3)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化材料,以商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白胚(多孔型TiO_(2))为载体成功制备CO_(2)低温吸... 利用不同质量的K_(2)CO_(3)和PEI将TiO_(2)表面功能化并深入研究CO_(2)的吸附性能和机理;通过超声浸渍法,以K_(2)CO_(3)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化材料,以商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白胚(多孔型TiO_(2))为载体成功制备CO_(2)低温吸附剂;利用XRD、DTG、FTIR和XPS表征测试改性吸附剂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K_(2)CO_(3)和PEI可活化多孔型TiO_(2)孔隙结构,并提高表面碱性活性中心的密度,不仅有助于提升PEI和K_(2)CO_(3)的容纳能力,还有利于吸附活性位点的暴露以及CO_(2)的扩散与吸附;PEI负载可引入大量活性官能团和碱性胺位点,对CO_(2)的吸附容量可达2.11 mmol/g。通过测量50%PEI@TiO_(2)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量以及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的拟合发现,CO_(2)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时范德华力起主要作用;CO_(2)最佳吸、脱附温度分别为50℃和110℃。循环实验表明,与PEI相比,K_(2)CO_(3)负载TiO_(2)更稳定,30次循环后CO_(2)吸附容量下降不超过10%,表明以商用SCR催化剂白胚为载体的功能化材料有望应用于烟气CO_(2)低温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低温吸附 功能化 TiO_(2)载体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石器研究
8
作者 杨宽 赵俊杰 何毓灵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45,共8页
本文以殷墟王裕口南地2009年出土的石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器功能研究的关联方法,经过系统的分类与功能推断,探讨了遗址发掘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利用方式。研究表明,该遗址在殷墟一期、二期时石器种类丰富,生计方式多样;殷墟三期、四期时,... 本文以殷墟王裕口南地2009年出土的石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器功能研究的关联方法,经过系统的分类与功能推断,探讨了遗址发掘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利用方式。研究表明,该遗址在殷墟一期、二期时石器种类丰富,生计方式多样;殷墟三期、四期时,遗址功能转变为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制骨手工作坊。王裕口南地这种遗址生产方式的转变与殷墟整个遗址的发展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王裕口南地 石器功能 遗址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货运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效用函数的多目标优化
9
作者 薛锋 周琳 王金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7-2878,共12页
货运结构的优化是加速实现低碳货物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交通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以广东省货运结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双碳”目标下的多目标货运结构优化模型,并以货运效用最大、碳排放强度最小为目标,采用... 货运结构的优化是加速实现低碳货物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交通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以广东省货运结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双碳”目标下的多目标货运结构优化模型,并以货运效用最大、碳排放强度最小为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结果发现,广东省自2019年在调整运输结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颇有成效;经模型优化后的货运总周转量普遍上升,单位周转量的碳排放量普遍下降;相较于原方案,综合最优解方案的单位周转量的碳排放量和耗能分别减少了9.43%和12.13%,优于原运输结构。据此,研究从融合发展节能减排技术、落实碳减排责任和物流网络路径优化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为推动货运领域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绿色发展 货运结构 碳减排 “双碳”目标 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模型构建及其投入产出影响分析
10
作者 蔡长举 李云 +2 位作者 郑江丽 吴海宽 方小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186-192,199,共8页
[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严格管控背景下,揭示贵州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驱动机制,量化灌溉用水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融合2001... [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严格管控背景下,揭示贵州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驱动机制,量化灌溉用水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融合2001—2018年贵州省面板数据,纳入机械动力、化肥、播种面积、灌溉用水等投入指标,通过LR检验筛选模型形式,分情景(考虑/不考虑灌溉用水)测算技术效率,解析效率损失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粮食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502~0.8516,灌溉用水可提升效率1.4%,但过量灌溉导致系数负向(-0.0405)。效率损失主因技术非效率,其中劳均机械动力、非粮作物比例与效率负相关,地均化肥、农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区域差异显著:贵阳机械化水平最高,毕节最低;黔东南灌溉比例达47.2%,毕节仅16.08%。极端气象(如西南大旱)致2011年后效率下降8.3%。[结论]贵州省需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增效,优化化肥施用效率,控制灌溉用水冗余。建议转向劳动力与播种面积集约投入,强化机械化与种植结构调整,以破解资源约束,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装配式建筑施工工期-成本-碳排放的均衡优化
11
作者 闫林君 王亚妮 +1 位作者 陈慧鑫 刘晶晶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3,共7页
为了地下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要素的协调优化控制,以多属性效用函数为主,施工工期为决策变量,建立基于施工工期-成本-碳排放的均衡优化模型.通过分析施工工期-成本-碳排放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其以函数形式量化,构建地下装配式施工关键要素... 为了地下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要素的协调优化控制,以多属性效用函数为主,施工工期为决策变量,建立基于施工工期-成本-碳排放的均衡优化模型.通过分析施工工期-成本-碳排放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其以函数形式量化,构建地下装配式施工关键要素的均衡优化目标函数.基于地下装配式施工对关键要素的作用机理,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均衡优化函数的决策偏好系数,用多种群蚁群协同进化算法得到均衡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并在整体模型的最优解下得到各关键要素的较优解.以实例构建施工任务均衡优化函数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最优效用值μ=0.86时,预制构件关键要素达到均衡最优;当μ=0.87时,现场装配与吊装关键要素达到均衡最优;当μ=0.90时,后浇混凝土关键要素达到均衡最优;当μ=0.86时,养护关键要素达到均衡最优.结论验证了构建的均衡优化函数的合理性以及算法对求解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装配式建筑 关键要素 均衡优化 多属性效用函数 多种群蚁群协同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氮肥偏生产力”推荐氮肥用量
12
作者 米国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2-1439,共8页
合理确定氮肥用量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至关重要。目前氮肥总施用量推荐方法包括氮肥效应函数法、斯坦福公式、测土配方施肥、养分综合管理和计算机决策系统(如养分专家系统)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普遍要求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养分测... 合理确定氮肥用量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至关重要。目前氮肥总施用量推荐方法包括氮肥效应函数法、斯坦福公式、测土配方施肥、养分综合管理和计算机决策系统(如养分专家系统)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普遍要求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养分测试技术条件。本研究提出一种简便的、基于“最优氮肥偏生产力”的氮肥总量推荐方法。该方法基于区域多点氮肥梯度试验,构建氮肥效应曲线,并据此确定最高产量及相应的最佳氮肥用量,最后计算出最优氮肥偏生产力(即:最优氮肥偏生产力=作物最高产量/最佳氮肥施用量)。在实际应用时,用户根据田块的预期目标产量,利用“氮肥推荐量=目标产量/最优氮肥偏生产力”公式,即可获得相应的氮肥推荐用量。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评估土壤供氮能力、氮肥利用率等难以估计的参数,亦可避免土壤取样、测试及推荐指标建立等环节中产生的各种误差,方便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户使用。以玉米为例,本研究论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中应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推荐 氮肥效应曲线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MAC层接入算法
13
作者 陈智雄 詹学滋 左嘉烁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针对无线和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的信道竞争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的MAC接入算法。双模节点根据网络广播信息和信道使用等数据自适应接入双媒质信道。首先建立了基于双模通信网络交互和统计信息的双... 针对无线和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的信道竞争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的MAC接入算法。双模节点根据网络广播信息和信道使用等数据自适应接入双媒质信道。首先建立了基于双模通信网络交互和统计信息的双模通信节点数据采集模型;接着定义了基于协作信息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设计了联合α-公平效用函数和P坚持接入机制的节点决策流程,实现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network,DDQN)的双模节点自适应接入算法;最后进行算法性能仿真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接入算法能够在保证双模网络和信道接入公平性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双模通信节点的接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无线通信 双模节点 深度强化学习 双深度Q网络 MAC层接入 公平效用函数 P坚持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膜处理对晋南旱塬麦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吴敏 任少聪 +5 位作者 尚妍萌 谢英荷 李廷亮 孟会生 郝鲜俊 张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2-661,共10页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覆膜处理对晋南旱塬麦田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差异,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角度探索当地最佳覆膜方式,为小麦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旱作小麦长期定位试验田中采集无膜(CK)、垄膜沟播(RMFS)和平膜穴播(FMD)3个处理的表...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覆膜处理对晋南旱塬麦田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差异,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角度探索当地最佳覆膜方式,为小麦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旱作小麦长期定位试验田中采集无膜(CK)、垄膜沟播(RMFS)和平膜穴播(FMD)3个处理的表层土样(0~20 cm),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测定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两种覆膜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酚酸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其中,FMD处理下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AWCD(平均颜色变化率)值、丰富度指数以及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23.67和4.37,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表明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在各处理间发生明显分异;相关性网络图表明两种覆膜处理均促进了微生物对多种碳源的利用(共170个相关性事件,其中127个正相关事件);影响碳源利用的主控因素为积温(r=0.63,P=0.001)、产量(r=0.63,P=0.001)和硝态氮(r=0.37,P=0.047),且与吐温80、D-纤维二糖、D-葡萄糖胺酸和D-苹果酸的利用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覆膜处理有助于晋南旱塬麦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提升,尤其是平膜穴播,结合小麦增产效果来看,是一种适合在晋南黄土旱塬小麦种植区推广的覆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处理 土壤微生物 碳源利用 功能多样性 相关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信息化条件下交通出行修正模型研究
15
作者 张晋伟 高建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1,共8页
随着智慧交通和动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出行者将各种动态交通信息和路径导航信息相结合,选择效用最好的出行方式,这种情况下传统Logit模型对出行方式的预测存在局限性。通过动态实时信息对出行者行为进行分析,给出了信息和个人特性关系... 随着智慧交通和动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出行者将各种动态交通信息和路径导航信息相结合,选择效用最好的出行方式,这种情况下传统Logit模型对出行方式的预测存在局限性。通过动态实时信息对出行者行为进行分析,给出了信息和个人特性关系分析图,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传统Logit模型的缺陷,对X_(pin)^(λ_(p))的Box-Cox进行修正,指出信息化影响度λ_(p)对效用函数的作用,结合成都市实际案例对Logit修正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ogit修正模型的交通方式预测精度显著优于传统Logi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信息 交通出行 LOGIT模型 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玉洁 张冬冬 +3 位作者 徐高洪 王卫光 林涛涛 白浩男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对三峡水库狭长带状河道型的特点考虑不足的问题,分析三峡水库巴东站的水面蒸发变化规律,充分考虑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温差共4个主要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引入不同风速量级下的水汽温差函数,建立...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对三峡水库狭长带状河道型的特点考虑不足的问题,分析三峡水库巴东站的水面蒸发变化规律,充分考虑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温差共4个主要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引入不同风速量级下的水汽温差函数,建立适合于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模型。结果表明:面向三峡水库水面蒸发模型能准确模拟出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量,模型在率定期的模拟效果最优,相比于其他传统经验模型,纳什效率系数NSE由0.31提高至0.75,与实测值的误差大幅度下降。同时模型模拟的蒸发量经折算后与三峡水库其他5处站点的实测值能较好吻合,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三峡水库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模型 机理分析 水汽温差函数 精度评估 水资源合理利用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根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杜付荣 李可 +5 位作者 赵明明 胡新燕 李小珊 苏在兴 黄忠勤 陈晓光 《农学学报》 2025年第6期85-91,共7页
牛蒡根富含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抗菌、抗炎、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等功能,被称为“蔬菜之王”、“东洋人参”。本研究着重论述了牛蒡根中多糖、多酚、膳食纤维、氨基酸、脂肪酸、挥发油、木脂素、植物甾醇和五环三... 牛蒡根富含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抗菌、抗炎、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等功能,被称为“蔬菜之王”、“东洋人参”。本研究着重论述了牛蒡根中多糖、多酚、膳食纤维、氨基酸、脂肪酸、挥发油、木脂素、植物甾醇和五环三萜等活性物质的种类和生理功能,归纳总结了牛蒡根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牛蒡根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牛蒡根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和其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 营养价值 开发利用 活性物质 生理功能 加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多功能利用测度及协同发展影响研究
18
作者 王雨枫 陈立民 +2 位作者 江清阳 何佩云 王玮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31-4537,共7页
基于2000~2023年土地遥感监测数据,使用地理空间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游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解析,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带的生活功能面积持续增长,而生产功能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面积也减少.生产... 基于2000~2023年土地遥感监测数据,使用地理空间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游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解析,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带的生活功能面积持续增长,而生产功能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面积也减少.生产功能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高低值的区域集聚性分布特征显著.生活功能水平由北到南呈高低相间分布,由平原地带向周围山地递减.生态功能水平与地形地貌呈显著相关,功能空间差异明显.主要影响要素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其中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农业技术与农业效益推动着土地“三生”功能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及协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多功能利用 土地转移矩阵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烟草活性成分提取及纤维材料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池哲翔 廖敏 +3 位作者 史尚 李声毅 廖芸 丁冬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5,共11页
针对烟草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的关键问题,从烟草活性成分提取、纤维材料利用方面对国外技术研发现状进行梳理,指出:烟草活性成分包括烟碱、茄尼醇、多酚、蛋白、四酰基蔗糖酯、类活性成分(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烟碱、绿原酸、茄尼... 针对烟草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的关键问题,从烟草活性成分提取、纤维材料利用方面对国外技术研发现状进行梳理,指出:烟草活性成分包括烟碱、茄尼醇、多酚、蛋白、四酰基蔗糖酯、类活性成分(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烟碱、绿原酸、茄尼醇含量和附加值均较高,且提取工艺较简单,在农药、医药、烟草制品添加物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国外已广泛实现产业化运营;纤维材料的利用包括动物饲料、纸张、纤维板、刨花板、硝化纤维、低聚木糖、生物炭有机肥等,其中,制备生物炭有机肥、纸张和纤维板是其规模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技术较成熟,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国外已有产业化的初步探索。未来,在进一步推动烟草多用途利用产业化发展时,围绕新型烟草制品添加物、医药用途场景,烟碱、茄尼醇和烟草致香成分提取是重要研究方向;围绕饲料应用场景,烟草新品种培育是重要发展方向;围绕大农业应用场景,基于烟草废弃物的多功能耦合的生物炭有机肥的开发是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在成本许可范围内,增强型纸张和纤维板未来也将是烟草资源多用途利用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活性成分提取 纤维材料 多用途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3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蒋本华 林颖 +2 位作者 许磊波 李珏菁 丘小红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4,共7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特征,分析ICU综合治疗对器官功能维护及捐献效率的影响,为优化器官捐献管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内263例经过积极治疗无效后进...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特征,分析ICU综合治疗对器官功能维护及捐献效率的影响,为优化器官捐献管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内263例经过积极治疗无效后进行器官捐献的捐献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ICU内主要治疗措施及捐献器官情况。结果 263例器官捐献者外院住院时间2(1,5)d,本院住院时间为4(3,6)d,入院时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为(21±5)分。有心肺复苏史的器官捐献者占16.7%,有高血压病史的占30.4%,有颅脑手术史的占48.7%。ICU内给予肠内营养的时长为18(8,32)h,每日肠内营养提供能量160(0,320)kcal;肠外营养每日提供非蛋白热量877(710,1 058)kcal。每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0.25(0,0.50)次。90.1%进行了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日均时间为10(6,16)h。每日人血白蛋白使用量为40(30,50)g,每日甲泼尼龙使用量为120(80,160)mg。最常用的经验性抗感染方案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59例(22.4%)、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31例(11.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9例(11.0%)。最常用的目标导向抗感染调整方案为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21例(8.0%)。经过ICU的综合治疗后,心功能、部分肝功能、部分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感染指标改善。263例器官捐献者共捐献器官981个,废弃器官23个,平均器官产出率为3.64,获取器官利用率为97.7%。结论 ICU综合治疗显著改善了器官捐献者的心功能、部分肝功能、凝血功能及感染指标,提升了器官功能维护效果,为优化ICU内器官捐献管理和提高器官利用率提供了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重症监护室 器官功能维护 器官产出率 获取器官利用率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