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载膜对防离子反馈MCP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凯莉 张妮 +4 位作者 郝子恒 朱宇峰 孙超 高雨挺 王江浩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6,共7页
有机载膜作为Al_(2)O_(3)防离子反馈膜制备的临时衬底,其膜层厚度及致密度显著影响防离子反馈微通道板(MCP)的电子透过性及电特性。本文利用台阶仪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有机载膜厚度对其膜层致密度的影响,并结合微通道板综合性能测试台分... 有机载膜作为Al_(2)O_(3)防离子反馈膜制备的临时衬底,其膜层厚度及致密度显著影响防离子反馈微通道板(MCP)的电子透过性及电特性。本文利用台阶仪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有机载膜厚度对其膜层致密度的影响,并结合微通道板综合性能测试台分析膜层厚度对防离子反馈MCP电子透过性及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有机载膜膜层致密度随其厚度的增加而提高;有机载膜厚度低至17 nm时,其膜层致密度低,电子可直接从有机载膜内的微孔穿过,使得带有机载膜及Al_(2)O_(3)薄膜的微通道板具备一定的电子透过性;有机载膜厚度增加至136 nm,膜层致密度显著提升,带有机载膜及Al_(2)O_(3)薄膜的微通道板几乎可阻挡所有入射电子,这也是仅带Al_(2)O_(3)膜的防离子反馈MCP的阈值电压及电子增益损失量随有机载膜厚增加的重要原因;有机载膜厚度处于56~101 nm之间可满足高增益、高致密性防离子反馈MCP的性能最佳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有机载膜 电子透过特性 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溶剂组分对有机载膜及防离子反馈MCP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凯莉 张妮 +4 位作者 孙超 朱宇峰 郝子恒 郭欣 李朋博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33,共6页
有机载膜作为制备Al_(2)O_(3)防离子反馈膜的临时衬底,其膜层致密性及厚度显著影响Al_(2)O_(3)膜的致密性、电子透过性和防离子反馈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电特性。将非溶剂组分由超纯水改为NaCl溶液,通过金相显微镜及台阶... 有机载膜作为制备Al_(2)O_(3)防离子反馈膜的临时衬底,其膜层致密性及厚度显著影响Al_(2)O_(3)膜的致密性、电子透过性和防离子反馈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电特性。将非溶剂组分由超纯水改为NaCl溶液,通过金相显微镜及台阶仪分析不同NaCl溶液质量浓度所制有机载膜的膜层致密性及厚度;并测量相应有机载膜应用所制Al_(2)O_(3)膜的致密性、电子透过性及防离子反馈MCP的电特性。研究发现,NaCl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 g·ml^(-1)时,有机载膜具备高致密性;且制备的Al_(2)O_(3)防离子反馈膜致密,MCP的增益损失量较小,是最佳的非溶剂组分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离子反馈微通道板 有机载膜 非溶剂组分 电子透过特性 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输入电子能量与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石峰 程宏昌 +1 位作者 贺英萍 梁宏军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62-564,共3页
为了提高MCP像增强器亮度增益,在微光像增强器中采用了新的电子倍增机构,即微通道板(MCP),并对作为电子倍增结构MCP的噪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在MCP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MCP入射电子的能量和入射电子角度分布,优化了MCP最佳工... 为了提高MCP像增强器亮度增益,在微光像增强器中采用了新的电子倍增机构,即微通道板(MCP),并对作为电子倍增结构MCP的噪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在MCP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MCP入射电子的能量和入射电子角度分布,优化了MCP最佳工作信噪比的工作条件,实现了优化MCP像增强器信噪比,提高了MCP像增强器的亮度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像增强器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板(MCP)电子清刷用电子枪的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宏昌 石峰 +2 位作者 候志鹏 师宏立 史鹏飞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82-586,共5页
为了满足Φ30 mm MCP大束流短时间电子清刷新工艺要求,以轴向电子枪工作原理为基础,利用静电场对电子的作用理论,分析了电子的运动轨迹,并对电子的偏转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电子枪的基本结构,确定了电子枪的各种参数:灯丝材... 为了满足Φ30 mm MCP大束流短时间电子清刷新工艺要求,以轴向电子枪工作原理为基础,利用静电场对电子的作用理论,分析了电子的运动轨迹,并对电子的偏转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电子枪的基本结构,确定了电子枪的各种参数:灯丝材料为Φ0.05 mm的钨(75%)铼(25%)合金丝;灯丝形状为"∨"字型;电子枪外径为Φ35 mm,高度为20 mm,最大加热功率为12.6 W时,电子发射电流密度达到1.26×10-5A/cm2。用该电子枪对4块性能相近的Φ30 mm MCP电子清刷4 h后,MCP的增益值达到500±50。这表明:用新电子枪可以代替原RUS-A型电子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mcp) 电子清刷用电子枪 电子枪灯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程耀进 石峰 +2 位作者 郭晖 朱宇峰 袁晓曼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2-296,共5页
为了全面分析微通道板(MCP)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利用电子散射理论分析了MCP输出电子横向散射和MCP非开口面的电子散射情况,得到了MCP通道间距、输出电极结构和开口面积比等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 为了全面分析微通道板(MCP)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利用电子散射理论分析了MCP输出电子横向散射和MCP非开口面的电子散射情况,得到了MCP通道间距、输出电极结构和开口面积比等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通过减小通道间距、采用MCP输出面镀多层电极或增加MCP输出端电极深度实现减小MCP输出电子横向扩散、增加开口面积比等,提高整个微光像增强器的分辨力。试验证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微光像增强器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增益与首次碰撞时电子能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术林 邓广绪 +4 位作者 严诚 孙建宁 张彦云 杨宝荣 朱庆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356,共3页
首次碰撞时电子的能量对微通道板的增益产生影响。为了揭示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分别测试了标准型和高性能6μm孔径的微通道板的电流增益和电子增益随首次碰撞时电子能量的变化关系曲线,讨论了两者在微光像增强器中的相对优势,预示高性能... 首次碰撞时电子的能量对微通道板的增益产生影响。为了揭示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分别测试了标准型和高性能6μm孔径的微通道板的电流增益和电子增益随首次碰撞时电子能量的变化关系曲线,讨论了两者在微光像增强器中的相对优势,预示高性能MCP使用于微光像增强器中的技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电流增益 电子增益 微光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变密度卤化物/MCP反射式X射线敏感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景全 姜德龙 +5 位作者 孙秀平 富丽晨 但唐仁 李野 卢耀华 端木庆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3-517,共5页
在MCP输入端通道内壁制作了反射式X射线敏感膜层 ,提高了MCP对能量 35~ 5 0keVX射线的探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 :变密度结构的CsI/MCP中膜层结构较密实时 ,其输出响应可提高 5~ 6倍 ,较无膜MCP提高 1~ 2个数量级 ,和CsBr、KBr相比较 ,... 在MCP输入端通道内壁制作了反射式X射线敏感膜层 ,提高了MCP对能量 35~ 5 0keVX射线的探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 :变密度结构的CsI/MCP中膜层结构较密实时 ,其输出响应可提高 5~ 6倍 ,较无膜MCP提高 1~ 2个数量级 ,和CsBr、KBr相比较 ,以CsI的响应特性为最佳 ;膜层材料、结构、工艺和X射线能量等是影响探测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 反射式X射线敏感薄膜 变密度 卤化物 X射线光阴极 微通道板 工作原理 X射线影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P大面阵X射线探测器共享阳极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宋娟 赵宝升 +4 位作者 盛立志 刘哲 代锦飞 刘永安 周雁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42,共6页
针对用于大面阵微通道板探测器的电子学采集系统研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多个探测单元共享一个微带线接收阳极的解决方案.依据微带线原理,设计了阻抗匹配的双通道共享阳极和四通道共享阳极.按照判定多通道共享阳极可用的基本标准,对这... 针对用于大面阵微通道板探测器的电子学采集系统研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多个探测单元共享一个微带线接收阳极的解决方案.依据微带线原理,设计了阻抗匹配的双通道共享阳极和四通道共享阳极.按照判定多通道共享阳极可用的基本标准,对这两种共享阳极进行了信号传输特性和收集效率的实验验证.模拟实验显示,多通道共享阳极的信号传输呈现出无衰减、无畸变的状态,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双通道共享阳极计数率之和与四通道共享阳极计数率均近似等于单通道阳极计数率之和,相对误差分别为5.2%、7.4%.四通道共享阳极可以取代单通道阳极和双通道共享阳极,将多通道电子学采集系统的通道数目减少至原来的1/4,降低整个电子学采集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探测 微通道板探测器 多通道共享阳极 X射线脉冲星导航 计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MCP选通X射线分幅相机的研制 被引量:7
9
作者 蔡厚智 龙井华 +7 位作者 刘进元 彭翔 贾凌 张月 黄龙 杨国洪 刘慎业 丁永坤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研制大面积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选通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MCP外径为106 mm,微带阴极宽度为12 mm.测量微带阴极的时域反射曲线,得到微带阴极的特性阻抗约为11Ω,相机的时间记录长度约3 ns.对分幅相机进行联调实验,测得其时间... 研制大面积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选通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MCP外径为106 mm,微带阴极宽度为12 mm.测量微带阴极的时域反射曲线,得到微带阴极的特性阻抗约为11Ω,相机的时间记录长度约3 ns.对分幅相机进行联调实验,测得其时间分辨率为62 ps,空间分辨率为18.87 lp/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分幅相机 大面积微通道板 皮秒脉冲选通 皮秒高压脉冲 超快现象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与MCP电压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术林 董煜辉 +1 位作者 孙建宁 邓广绪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0-653,共4页
为了揭示微通道板电压的变化对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像增强器的性能,分别测试出超二代和三代微光像增强器的信噪比随微通道板的电压变化曲线,前者在微通道板电压为600 V^800 V时,信噪比单调增加到25.9,在800 V^900 V时,... 为了揭示微通道板电压的变化对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像增强器的性能,分别测试出超二代和三代微光像增强器的信噪比随微通道板的电压变化曲线,前者在微通道板电压为600 V^800 V时,信噪比单调增加到25.9,在800 V^900 V时,信噪比在25上下震荡并呈下降趋势,在900 V^1000 V时,迅速下降到21.8;而后者当M CP电压在800 V^1000V时,单调增加到27.87,在800 V^1180 V时,则在26.61~28.66之间震荡。通过对微通道板噪声因子的理论分析,指出进一步降低微通道板噪声因子,改善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微光像增强器 信噪比 噪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磁控溅射率MCP防离子反馈膜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宇峰 张太民 +1 位作者 聂晶 师宏立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60-363,共4页
为消除反馈正离子对三代微光夜视器件光阴极的有害轰击,提高微光像增强器的工作寿命,开展了低磁控溅射率法沉积微通道板(MCP)Al2O3防离子反馈膜的工艺研究。通过优化制备工艺,获得了制备MCP防离子反馈膜的最佳沉积条件:溅射电压10... 为消除反馈正离子对三代微光夜视器件光阴极的有害轰击,提高微光像增强器的工作寿命,开展了低磁控溅射率法沉积微通道板(MCP)Al2O3防离子反馈膜的工艺研究。通过优化制备工艺,获得了制备MCP防离子反馈膜的最佳沉积条件:溅射电压1000V,溅射气压(4~5)×10^-2Pa,沉积速率0.5nm/min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能够制备出均匀、致密且通孔满足质量要求的MCP防离子反馈膜。如果偏离这一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出的MCP防离子反馈膜膜层疏松、不连续,且通孔不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微通道板(mcp) 防离子反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近贴管微通道板(MCP)电子清刷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江涛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25,22,共4页
主要介绍二代近贴微光管 MCP电子清刷技术研究结果 ,结合质谱分析对
关键词 近贴微光管 微通道板 电子清刷 光电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形微通道PCHE中S-CO_(2)流动传热特性分析
13
作者 付有为 高月 +3 位作者 曹英举 杨喆 姜媛媛 姜文全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8,共11页
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Z形微通道中的强化换热规律,改变了冷通道入口质量流速和入口温度,对不同工况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换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通道质量流速从1200—1800 kg/(m2·s),冷通道传热系数峰... 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Z形微通道中的强化换热规律,改变了冷通道入口质量流速和入口温度,对不同工况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换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通道质量流速从1200—1800 kg/(m2·s),冷通道传热系数峰值提高92.23%,热通道热系数峰值提高27.49%,沿流动方向传热系数随通道几何形状呈周期性增加,强化换热趋势明显,变质量流速条件下,冷通道努塞尔数平均值提高64.8%,对流换热强度增大,冷热通道综合换热指标(PEC)分别提高56.63%和18.15%,换热性能显著提高;随着冷通道入口温度升高,传热系数逐渐下降,拟临界温度条件下传热系数达到峰值,雷诺数增大速率最大,流体与壁面换热加快,努塞尔数变化规律受热导率变化主导,PEC数值越大,强化换热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 Z 形微通道 超临界二氧化碳 强化换热 努塞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分幅管空间分辨特性的Monte Carlo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厚智 刘进元 +2 位作者 彭翔 牛丽红 顾礼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分幅管的空间分辨特性进行理论模拟.研究MCP斜切角、偏置电压与荧光屏参数对空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CP分幅管的动态空间分辨力和静态空间分辨力近似相等.在其他参数不变...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分幅管的空间分辨特性进行理论模拟.研究MCP斜切角、偏置电压与荧光屏参数对空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CP分幅管的动态空间分辨力和静态空间分辨力近似相等.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其空间分辨力近似与MCP到荧光屏的近贴距离成正比,与荧光屏上电压的平方根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分幅相机 微通道板 Monte CARLO方法 空间分辨力 X射线相机 超快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耦合间接电子探测器结构设计及其实验结果
15
作者 彭华兴 刘术林 +8 位作者 梁晶 闫保军 刘辉 刘翔宇 张斌婷 王建铭 焦朋 张洋 独雅婕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依据透射电子显微镜中透射电子成像的特点,设计出纤维光学面板耦合CMOS相机的间接电子成像探测器,分别改变荧光粉层和铝膜的厚度,发现在相同条件下,薄荧光粉相较于厚荧光粉可以得到更亮的图像;在较小范围内,铝膜厚度的改变对图像亮度几... 依据透射电子显微镜中透射电子成像的特点,设计出纤维光学面板耦合CMOS相机的间接电子成像探测器,分别改变荧光粉层和铝膜的厚度,发现在相同条件下,薄荧光粉相较于厚荧光粉可以得到更亮的图像;在较小范围内,铝膜厚度的改变对图像亮度几乎无影响;考虑到微通道板对高能电子有一定的探测效率,尝试在荧光屏前放置微通道板,测试结果表明微通道板能够有效提高图像亮度,其在700 V工作电压下,荧光屏亮度较未安装微通道板的情况提高了30倍,并且微通道板能够屏蔽X射线,更换成本较低,可能是间接电子探测器的一个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铝膜 微通道板 光纤耦合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中单通道电子倍增参数的Monte Carlo模拟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亚一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2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对电子在MCP单通道中传输,碰撞和次级发射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MCP中次级电子能量分布表达式。计算了MCP中单通道电子倍增的有关参数,并对比实验数据讨论了模型及其结果的合理性。
关键词 微通道板 电子倍增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与MCP电压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星琳 邱亚峰 +2 位作者 钱芸生 刘照路 程宏昌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4-497,共4页
日盲型紫外像增强器在空间光学探测、环境监测、战略国防等方面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参照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原理,设计了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系统,并给出其测试条件,利用研制的信噪比测试仪研究了微通道板两端电压对日盲型... 日盲型紫外像增强器在空间光学探测、环境监测、战略国防等方面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参照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原理,设计了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系统,并给出其测试条件,利用研制的信噪比测试仪研究了微通道板两端电压对日盲型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影响,测量了其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小于850V区域内,紫外像增强器的输出信噪比随着MCP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超过850V时,MCP两端电压增大,紫外像增强器的输出信噪比基本维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紫外像增强器 信噪比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噪声因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丹 朱宇峰 +6 位作者 赵慧民 张妮 张太民 李相鑫 郝子恒 黄武军 陈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66-1070,共5页
微通道板(简称MCP)是决定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关重件,MCP的噪声因子是对MCP噪声特性进行评价研究的主要参数。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腐蚀工艺、不同烧氢工艺制备的MCP以及不同工作条件下MCP的噪声因子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不同制备工艺、不同... 微通道板(简称MCP)是决定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关重件,MCP的噪声因子是对MCP噪声特性进行评价研究的主要参数。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腐蚀工艺、不同烧氢工艺制备的MCP以及不同工作条件下MCP的噪声因子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不同制备工艺、不同工作条件下MCP的噪声特性,最终得出了最优噪声性能的MCP制备工艺和工作条件,结果表明采用B材料,采用混合类腐蚀液腐蚀工艺,尽可能长的烧氢时间,可获得较低噪声因子的MCP,同时适当增加入射电子能量和微通道板工作电压以改善通道板噪声特性,提高像管成像质量,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降低MCP噪声因子提供了理论和工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噪声因子 mcp mcp工作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像增强器 MCP 的 XPS 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车晶 杨伟毅 +1 位作者 李晓峰 常本康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为降低微通道板(MCP)的噪声,提高二代像增强器的产品成品率,该文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对二代倒像管和近贴管的MCP电极表面进行组份分析。实验发现用氩离子(Ar+)溅射3min后,在近贴管的MCP电极表面检测不到... 为降低微通道板(MCP)的噪声,提高二代像增强器的产品成品率,该文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对二代倒像管和近贴管的MCP电极表面进行组份分析。实验发现用氩离子(Ar+)溅射3min后,在近贴管的MCP电极表面检测不到碱金属元素钾(K)、钠(Na),而在倒像管MCP电极表面K的含量为2.16%,Na的含量为5.64%,且在MCP电极表面发现铅(Pb)原子谱峰。实验分析认为,MCP电极表面吸附的碱金属K,Na与从MCP体内偏析于表面的Pb是二代像增强器背景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微通道板 能谱分析 X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金阴极MCP的冷阴极电子源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文静 刘术林 +4 位作者 闫保军 张斌婷 韦雯露 彭华兴 杨玉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4,共9页
采用深紫外光子激发金阴极产生的冷阴极电子源具有诸多优点,将其应用于电子轰击离子源(EI)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离子源。本实验分别采用在JGS2石英玻璃上蒸镀金薄膜构成透射式金阴极、在微通道板(MCP)输入面蒸镀金薄膜构成反射式金阴极,... 采用深紫外光子激发金阴极产生的冷阴极电子源具有诸多优点,将其应用于电子轰击离子源(EI)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离子源。本实验分别采用在JGS2石英玻璃上蒸镀金薄膜构成透射式金阴极、在微通道板(MCP)输入面蒸镀金薄膜构成反射式金阴极,将二者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装配在一起,通过施加不同的间隙电压,从而获得较大范围的电子流输出,研制出电子束流可调(10^(-11)~10^(-5) A)、均匀分布(非均匀度6.5%)的稳定输出(稳定工作时间大于5 h)电子源,有望在高质量EI源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源 深紫外 金阴极 微通道板(mcp) 电子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