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承压水引起的软黏土中自由单桩变形特性分析
1
作者 应宏伟 刘冠 +2 位作者 高慧颖 章丽莎 熊一帆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1-749,共9页
抽降承压水引起上覆弱透水层发生释水固结沉降,影响既有桩基础服役性能甚至导致灾变.在大面积瞬时减压降水引起土层固结沉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荷载传递法建立桩体平衡方程,解得瞬时减压降水引发均质弱透水层中自由摩擦单桩受力变形的半... 抽降承压水引起上覆弱透水层发生释水固结沉降,影响既有桩基础服役性能甚至导致灾变.在大面积瞬时减压降水引起土层固结沉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荷载传递法建立桩体平衡方程,解得瞬时减压降水引发均质弱透水层中自由摩擦单桩受力变形的半解析解,通过退化至“虚土桩”及与有限元数值解的对比验证半解析解的合理性.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构建算例,揭示减压降水作为诱因时弱透水层沉降随时间和深度的发展过程以及自由单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并进行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抽降承压水引起的弱透水层固结和对自由单桩的影响均自下而上发展,与桩基工程传统认识的“上部先于下部发展”不同;桩径越大,桩顶沉降越小但桩身轴力越大;承压水降深越大,桩侧摩阻力发展越快,桩身轴力和桩顶沉降越大;桩长越长,桩身轴力越大.中性点深度随桩长增加有相对下移的趋势,增加桩长可显著减小未打穿弱透水层的单桩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 荷载传递法 负摩阻力 承压水降水 轴向受荷单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路径-吞噬拓扑优化新方法
2
作者 林家辉 李壮壮 +1 位作者 李学霖 李军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4-514,共11页
针对复杂工程结构优化过程中数学模型建立和求解困难的问题,建立了一种载荷传递路径理论与吞噬算法相结合的拓扑优化方法。利用载荷传递路径理论求解结构的主传递路径和次传递路径,并根据结构中应力相对高的区域多分配材料、应力相对低... 针对复杂工程结构优化过程中数学模型建立和求解困难的问题,建立了一种载荷传递路径理论与吞噬算法相结合的拓扑优化方法。利用载荷传递路径理论求解结构的主传递路径和次传递路径,并根据结构中应力相对高的区域多分配材料、应力相对低的区域少分配材料的原则,提出吞噬算法对材料进行最优分配。以悬臂梁和薄板结构为例,将所提路径-吞噬方法与变密度法进行仿真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减小了结构质量,证明该方法对结构优化是准确有效的。该方法无需建立和求解复杂的数学模型,且考虑了光滑边界处理,优化后的结构可直接用于制造,尤其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路径-吞噬方法 载荷传递路径理论 吞噬算法 变密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Y型刚构组合拱桥梁-拱-墩结合部受力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秉海 刘湘兰 +2 位作者 黄云 付承涛 吴一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9,共8页
为了解Y型刚构组合体系拱桥梁-拱-墩结合部的受力性能,以某大跨度Y型刚构组合体系拱桥为背景,采用结构尺度整体模型与构件尺度局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主桥整体和梁-拱-墩结合部局部精细化三维混合单元有限元模型,结合典型荷载工... 为了解Y型刚构组合体系拱桥梁-拱-墩结合部的受力性能,以某大跨度Y型刚构组合体系拱桥为背景,采用结构尺度整体模型与构件尺度局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主桥整体和梁-拱-墩结合部局部精细化三维混合单元有限元模型,结合典型荷载工况分析梁-拱-墩结合部的应力分布和传力特性。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有效揭示梁-拱-墩结合部的空间应力分布特征及其传力特性;结合部除局部存在应力集中外,各主要受力构件应力水平较低且分布相对均匀,结构受力合理、传力可靠,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拱肋轴向荷载在梁-拱-墩结合部的传递以及竖向荷载在边中跨主梁间的传递较为合理,结合部固结区域以及支座附近局部表面因应力集中导致主应力显著增大,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其局部受力,从而有效提升梁-拱-墩结合部的传力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刚构组合拱桥 梁-拱-墩结合部 应力分布 传力特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calculating method of pile settlement
4
作者 贺炜 王桂尧 王泓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63-68,共6页
To study calculating method of settlement on top of extra-long large-diameter pile,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The hyperbola model, a nonlinear load transfer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t... To study calculating method of settlement on top of extra-long large-diameter pile,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The hyperbola model, a nonlinear load transfer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the bas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with load transfer method. Assumed that the displacement of pile shaft was the high order power series of buried depth, through merging the same orthometric items and arranging the relevant coefficients, the solution which could take the nonlinear pile-soil interaction and stratum properties of soil into account was solved by power se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solution, by determining the load transfer depth with criterion of settlement on pile tip, the method by making boundary conditions compatible was advised to solve the load-settlement curve of pile. The relevant flow chart and mathematic expression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also listed. Lastly, the load transfer methods based on both two-broken-line model and hyperbola model were applied to analyzing a real project. The related coefficients of fitting curves by hyperbola were not less than 0.96, which shows that the hyperbola model is truthfulness, and is propitious to avoid personal error. The calculating value of load-settlement curve agrees well with the measured one,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can be appli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making the theory that limits the design bearing capacity by settlement on pile top comes tr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engineering SETTLEMENT NONLINEAR load transfer method HYPERBOLA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单桩沉降和承载问题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帅华 辛亮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7-1471,共15页
近年来,西北地区出现了许多高填方场地,为减小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基础类型广泛使用桩基础。与一般场地不同,黄土填方场地中的单桩桩周土受力后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该类场地单桩沉降机制复杂。桩顶总沉降计算是桩基设计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西北地区出现了许多高填方场地,为减小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基础类型广泛使用桩基础。与一般场地不同,黄土填方场地中的单桩桩周土受力后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该类场地单桩沉降机制复杂。桩顶总沉降计算是桩基设计的重要依据,为此,建立了高填方黄土场地单桩桩顶总沉降计算模型。基于传统的荷载传递法和剪切位移法,分别考虑桩-土界面的桩-土相互作用和桩-土界面外剪切带土体的剪切变形。依据桩端边界,将单桩类型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分别建立桩周土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的桩身位移控制微分方程,结合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得到桩身位移、轴力、侧摩阻力,并通过弹塑性理论求解了桩周土剪切带土体剪切变形,进而通过叠加原理求得桩顶总沉降。用桩长与桩周土塑性发展深度的比值,定义了桩基承载力安全系数K。通过算例分析与现场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的模型计算得到的桩顶总沉降与现场试验结果相近;当桩顶荷载较小、桩周土处于弹性阶段时,桩端边界对桩身轴力、位移和侧摩阻力影响很小,但桩周土进入塑性滑移阶段后,桩端边界的影响开始变大,考虑桩端土的承载能力会极大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建立了将荷载传递法和剪切位移法综合起来的计算模型,不仅可以考虑桩-土界面的相对滑移,还可以计算桩-土界面外土体剪切带的剪切变形,使得桩顶总沉降计算更加精确,可为类似场地中单桩沉降的分析与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传递法 剪切位移法 桩-土界面 桩-土剪切带 桩顶沉降 承载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基坑开挖诱发邻近桥梁桩基的时变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应宏伟 熊一帆 +3 位作者 吕唯 程康 刘广新 杜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某市政道路下穿市域铁路桥梁基坑工程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将软土蠕变模型退化为软土模型,考虑桩顶约束条件,对比分析桥梁群桩的时效水平响应.结合两阶段法,将数...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某市政道路下穿市域铁路桥梁基坑工程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将软土蠕变模型退化为软土模型,考虑桩顶约束条件,对比分析桥梁群桩的时效水平响应.结合两阶段法,将数值计算得到的土体自由场时变沉降作为“外荷载”作用于桩基,利用考虑桩土往返剪切的荷载传递方法,计算桩身自重、桩顶荷载和后续近接工程基坑开挖作用下桩基的竖向力学响应.结果表明:1)土体蠕变对邻近桥梁群桩变形、内力的影响较大,甚至不亚于墙体瞬时变形的影响;2)桥梁群桩桩身的变形、内力与离开坑壁的距离呈负相关,并表现出群桩的遮帘作用,桩顶的变形、内力则由桩顶约束条件决定;3)对于桩顶承受荷载不大以及后续受近接工程基坑开挖扰动不大的深厚软弱地层中的桥桩桩基,在以桩顶变形为控制目标时,存在合理桩径和合理桩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桩基础 时效分析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正切模型的能源桩长期响应研究
7
作者 王桐 张云鹏 +2 位作者 郑君 董龙龙 吴文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93-4603,共11页
为研究能源桩的长期工作特性,引入双曲正切函数,提出一种基于荷载传递法的轴载能源桩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引入改进的Masing准则构建以双曲正切模型为骨架曲线的土体加卸载函数,进而模拟循环温变荷载作用下能源桩的工作特性;与原位... 为研究能源桩的长期工作特性,引入双曲正切函数,提出一种基于荷载传递法的轴载能源桩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引入改进的Masing准则构建以双曲正切模型为骨架曲线的土体加卸载函数,进而模拟循环温变荷载作用下能源桩的工作特性;与原位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荷载传递模型的合理性,并研究不同冷热循环方式和上部结构荷载对能源桩长期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温变荷载会造成能源桩桩头沉降和桩头轴力不断累积,并逐渐趋于稳定;相较于制冷模式,以制冷制热模式运行更容易引起桩头残余沉降和残余温度应力的累积效应;若上部结构荷载与桩基极限承载力的比值过大,则容易引起桩头残余沉降累积,若过小,则会导致桩体产生拉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荷载传递法 双曲正切模型 循环温变荷载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灿晖 王康康 +1 位作者 沈孔健 郑清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应变分布等受力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和各组件的内力分配比例,推导剪力钉剪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2.14倍单索最大索力荷载作用下,锚固结构保持弹性状态,钢壁板未产生明显滑移,钢-混界面最大滑移不超过0.25 mm,该锚固结构中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具有2.14倍的安全系数;荷载作用下,剪力钉剪力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锚腹板附近底部3排剪力钉剪力较大,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存在剪力钉和界面摩擦力2种传剪机制,钢-混传剪构造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钢-混传剪构造受力过程分为粘结力传力阶段和局部滑移阶段,剪力钉剪力分布不仅与沿剪切方向长度分布有关,也与荷载的大小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钢-混传剪构造 荷载~滑移曲线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内水压作用下围岩-叠合式衬砌承载机理力学分析
9
作者 刘宜杰 黄本胜 +3 位作者 袁明道 史永胜 张旭辉 徐云乾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8,164,共10页
为探究圆形水工隧洞衬砌结构中围岩-叠合式衬砌联合承载的力学机理,针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外衬管片-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SCC)-内衬钢管”三层叠合的衬砌结构形式,采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理论的幂级数解法,从应力函数层面着手,基... 为探究圆形水工隧洞衬砌结构中围岩-叠合式衬砌联合承载的力学机理,针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外衬管片-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SCC)-内衬钢管”三层叠合的衬砌结构形式,采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理论的幂级数解法,从应力函数层面着手,基于围岩-衬砌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应力边界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推导求解了在开挖荷载和内水压共同作用下围岩和各层衬砌域内任意点的应力分量,揭示了叠合式衬砌结构承载时的荷载传递机理和规律。然后通过边界应力结果以及与数值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着重讨论了高内水压对输水隧洞围岩和三层衬砌径向正应力和环向正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衬砌联合承载时,围岩和三层衬砌的径向正应力和环向正应力结果均符合余弦分布,而剪应力符合正弦分布;随着输水隧洞内水压增加,三层衬砌和围岩在径向上更趋于压缩,而环向正应力趋向于拉应力并增大。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型衬砌防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输水隧洞 三层衬砌 高内水压 解析方法 荷载传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连接结构冲击载荷传递特性及冲击响应行为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亚辉 杨璞 +4 位作者 邓志方 谢若泽 陈军红 郭历伦 李继承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8,共28页
目的通过探讨复杂装备结构中螺栓连接结构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力学响应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装备结构的应力波传播、能量耗散和整体结构响应;同时,关注螺栓自身的变形和破坏对关键部件乃至整个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潜在影响,特别是... 目的通过探讨复杂装备结构中螺栓连接结构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力学响应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装备结构的应力波传播、能量耗散和整体结构响应;同时,关注螺栓自身的变形和破坏对关键部件乃至整个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在武器装备中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旨在进一步优化螺栓连接结构的设计,提高其在极端载荷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方法系统调研国内外文献,总结螺栓连接结构冲击载荷传递特性及冲击响应行为的研究进展,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等。结论螺栓连接结构的冲击响应行为对装备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结构 冲击 载荷传递 结构响应 理论模型 试验研究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
11
作者 贾绍明 王啟铜 +3 位作者 宋神友 金文良 付佰勇 陈卓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7,共9页
深中通道是国内首次大规模使用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沉管隧道地基的超级工程,具有碎石垫层厚度大、深层水泥搅拌桩置换率高等特点,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厚垫层和高置换率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在现场荷载板试验... 深中通道是国内首次大规模使用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沉管隧道地基的超级工程,具有碎石垫层厚度大、深层水泥搅拌桩置换率高等特点,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厚垫层和高置换率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在现场荷载板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碎石垫层、复合地基和桩端全风化岩层视为一个共同作用的系统,假设在桩土分界面处桩土位移模式非同步,同一深度处桩间土体的位移模式非协调,考虑系统各部分在交界面上应力和变形连续,通过对典型单元体的分析,推导了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的求解公式,最后将计算结果与现场荷载板试验结果和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所得沉降与实测沉降相比误差在8.0%以内,计算精度优于传统方法,并且沉降随荷载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说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反映沉管隧道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根据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桩土应力比与实测桩土应力比相比误差在-7.0%以内,可以认为理论计算的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复合地基 沉降计算 解析法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声学覆盖层透射系数预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嘉伟 胡昊灏 +1 位作者 黄一帆 任雅馨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针对含周期单元声学覆盖层的透射系数计算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一种数值加解析的联合方法用于改善计算效率,首先以声阻抗管三水听器双负载法测试原理为基础,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获取覆盖层的等效传递矩阵,结合多层均匀介质声透射解析理论计算... 针对含周期单元声学覆盖层的透射系数计算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一种数值加解析的联合方法用于改善计算效率,首先以声阻抗管三水听器双负载法测试原理为基础,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获取覆盖层的等效传递矩阵,结合多层均匀介质声透射解析理论计算覆盖层透射系数。为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将有限元直接计算结果与该算法计算结果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该算法在大部分频率范围内能准确预报透射系数。该方法可为有效优化声学覆盖层降噪性能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传递矩阵 声学覆盖层 三水听器双负载法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的预制拼装箱梁剪力键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世明 黄如妍 +2 位作者 孙宝珊 巴松涛 李晓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为研究单项和多项荷载组合作用下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接缝处剪力键受力状况,以郑州南四环全预制装配高架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和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算法,建立典型箱梁节段分析模型,研究剪力键在单位轴力、剪力、扭矩、弯矩和不同荷... 为研究单项和多项荷载组合作用下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接缝处剪力键受力状况,以郑州南四环全预制装配高架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和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算法,建立典型箱梁节段分析模型,研究剪力键在单位轴力、剪力、扭矩、弯矩和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布置规律。结果表明:轴力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剪力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腹板和底板;扭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在顶板、腹板交接处和腹板外侧;横桥向弯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腹板下侧和底板;竖向弯矩作用时,剪力键应布置于顶板翼缘。轴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小于50%时,轴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当剪力占比达95.24%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弯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超过4.76%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当剪力占比小于0.50%时,横桥向弯矩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扭剪组合作用下,当剪力占比超过0.10%时,剪力对剪力键布置起控制作用。预制拼装箱梁剪力键布置受荷载类型及荷载组合影响显著,应考虑不同位置剪力键的实际受力状况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预制拼装箱梁 剪力键布置 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 传力机理 单项荷载 荷载组合 设计优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对坑内基桩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7
14
作者 胡琦 凌道盛 +2 位作者 陈云敏 程泽海 冉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65-1970,共6页
基坑开挖对基桩产生一定的侧摩阻力,如果处理不当,将危及地下结构与基桩的安全使用,同时也给基桩承载力与刚度的确定带来困难。根据应力路径与应力水平对土体刚度的影响,建立了受深基坑开挖影响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通过应力路径试... 基坑开挖对基桩产生一定的侧摩阻力,如果处理不当,将危及地下结构与基桩的安全使用,同时也给基桩承载力与刚度的确定带来困难。根据应力路径与应力水平对土体刚度的影响,建立了受深基坑开挖影响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模型,通过应力路径试验确定了界面摩擦特性参数。对不同开挖深度的影响分析,得出了基坑开挖对桩周侧摩阻力的分布、基桩刚度与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覆土条件下的基桩承载力与刚度值是偏于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摩阻力 深基坑 荷载传递法 有限元法 剪切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竖向受力特性影响 被引量:43
15
作者 熊巨华 王远 +1 位作者 刘侃 孙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482,共8页
在分析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竖向受力特性影响时,基于荷载传递法和Winkler地基模型,利用两阶段分析法通过迭代求解给出隧道开挖与邻近单桩相互作用的弹塑性解答。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的短期和长期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的... 在分析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竖向受力特性影响时,基于荷载传递法和Winkler地基模型,利用两阶段分析法通过迭代求解给出隧道开挖与邻近单桩相互作用的弹塑性解答。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的短期和长期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的竖向影响,从而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讨论了隧道开挖情况下隧道中心线距地表的距离、隧道中心线与桩轴线的距离、平均地层损失比、桩长、桩径、桩身强度6种因素对邻近单桩竖向受力特性的影响,提出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的竖向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隧道中心线距地表距离的增加,桩身沉降和桩身轴力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小;随着隧道轴线与桩轴线距离的增加,桩身沉降逐渐减小,桩身轴力增大到一定值后逐渐减小;随着平均地层损失比的增加桩身沉降不断增大,桩身轴力逐渐增大到稳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荷载传递法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柱桩在深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的上拔位移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楼晓明 杨晶 +1 位作者 李德宁 刘建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198,共6页
基于对坑底地基卸荷应力与回弹变形的新认识和一种可考虑桩间土承受附加荷载与变形的广义荷载传递法,提出了深基坑立柱桩因开挖而隆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考虑立柱桩的变截面特性以及分步设撑、开挖的施工工况,可分析桩土之间的荷载传... 基于对坑底地基卸荷应力与回弹变形的新认识和一种可考虑桩间土承受附加荷载与变形的广义荷载传递法,提出了深基坑立柱桩因开挖而隆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考虑立柱桩的变截面特性以及分步设撑、开挖的施工工况,可分析桩土之间的荷载传递特性。由于支撑立柱桩容易实施位移观测,立柱桩的分析结果便于与实测结果比较,为分析方法的完善、计算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基础。通过和2个工程实例对比,验证了用本方法计算立柱桩在开挖过程中受力及位移的合理性,同时对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立柱桩 荷载传递法 隆起 上拔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基土非线性固结的桩侧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明华 胡倩 +2 位作者 杨超炜 黄明华 赵衡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7-1424,共8页
针对软土地基因固结沉降在桩侧引发的负摩阻力问题,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出发,首先,根据软土压缩曲线性质,采用双曲线应力应变模型考虑地基土固结非线性特性,推导了桩侧土沉降随深度和时间变化的计算公式;其次,引入Gibson地基理论考虑地... 针对软土地基因固结沉降在桩侧引发的负摩阻力问题,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出发,首先,根据软土压缩曲线性质,采用双曲线应力应变模型考虑地基土固结非线性特性,推导了桩侧土沉降随深度和时间变化的计算公式;其次,引入Gibson地基理论考虑地基土的非均质性,结合桩土界面剪应力–剪应变双曲线模型,建立了反映桩土界面剪切刚度系数随深度非线性增长的荷载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联立桩体平衡方程,获得了桩侧摩阻力、桩身轴力分布和中性点位置。最后,将理论计算曲线与工程实测曲线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了压缩试验参数、固结度、桩径及桩长、地表堆载对桩侧负摩阻力及中性点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固结 GIBSON地基 双曲线模型 荷载传递 负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被引量:55
18
作者 赵明华 何腊平 张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9-844,共6页
深入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针对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特点,基于荷载传递法,通过简化桩土单元体竖向相对位移分布模式,引入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并考虑桩体的上刺与下刺变形,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 深入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针对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特点,基于荷载传递法,通过简化桩土单元体竖向相对位移分布模式,引入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并考虑桩体的上刺与下刺变形,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考虑桩-土-垫层体系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采用该沉降计算方法对某试验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该方法计算工作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复合地基 沉降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土地基预制管桩荷载传递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志广 魏丽敏 +2 位作者 何群 付贵海 冯胜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89-3595,共7页
以杭甬(浙江杭州—宁波)铁路客运专线深厚软土地基超长预制管桩现场静载试验为基础,结合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对其承载机理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探讨采用反分析技术确定荷载传递法中传递函数参数的适用性。针对静载试验中有、无桩身轴力测试... 以杭甬(浙江杭州—宁波)铁路客运专线深厚软土地基超长预制管桩现场静载试验为基础,结合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对其承载机理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探讨采用反分析技术确定荷载传递法中传递函数参数的适用性。针对静载试验中有、无桩身轴力测试2种情况,分别给出目标函数的确定方法;采用复合形法优化确定双曲线传递函数的参数,将其应用于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和桩身轴力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荷载-沉降曲线或桩身轴力实测数据反分析确定传递函数参数的方法能方便地获得桩侧各土层计算参数,这2种情况下桩身轴力和桩顶位移计算值与测试值吻合较好。此方法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桩基的承载特性和桩土作用机理,为估算基桩沉降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荷载传递法 双曲线模型 复合形法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荷载传递法计算降水引起的基桩沉降 被引量:26
20
作者 贾煜 宋福贵 +1 位作者 王炳龙 杨龙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82,共8页
现有研究采用荷载传递法时均未计算桩体自重,若直接应用于国内软土地区超长桩基的沉降计算,其精度难以满足高速铁路线下工程严格的沉降控制要求。基于佐藤·悟双折线模型提出侧阻荷载传递函数的假定模式,引入桩体自重并对荷载传递... 现有研究采用荷载传递法时均未计算桩体自重,若直接应用于国内软土地区超长桩基的沉降计算,其精度难以满足高速铁路线下工程严格的沉降控制要求。基于佐藤·悟双折线模型提出侧阻荷载传递函数的假定模式,引入桩体自重并对荷载传递法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行修正和求解,结合降水引起的桩周土体沉降计算和基于端阻弹性模型的桩端土体沉降计算,获得地下水位变化诱发的基桩沉降计算方法;采用理论推导的基桩沉降解析解,并借助嵌入荷载传递函数的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单纯桩顶荷载作用和桩顶荷载与降水共同作用两种工况下的桩侧摩阻力、桩体轴力和基桩沉降进行算例对比分析;有限元计算因考虑了由桩体沉降产生的桩周土体附加竖向位移而与理论计算略有偏差,但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降水引起的基桩沉降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降水 负摩阻力 基桩沉降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