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RANSAC的改进DBSCAN算法提取钢拱桥拱肋线形
1
作者 潘国兵 赵雪妍 +2 位作者 吴畏 金晓东 虞洪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48-9157,共10页
钢拱桥的线形监测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融合随机抽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传统的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 钢拱桥的线形监测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融合随机抽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传统的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进行改进,对钢拱桥拱肋线形进行提取。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具有全面性和细节体现的优势,能够完整地呈现桥梁结构的形状和变形信息,融合RANSAC的改进DBSCAN算法根据钢拱桥结构特征对聚类结果进行约束,能够很好地实现删除离散点及桥面、横撑、横联和腹杆部分的点云这一目的。根据融合RANSAC的改进DBSCAN算法提取出的点云进行关键点拟合,与人工提取结果进行对比,拱肋关键点提取误差均在毫米级,最大误差为9.2 mm,最小误差为0.1 mm,此提取方法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完成钢拱桥线形提取,使线形提取精度达到毫米级,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对钢拱桥的复杂结构有更好的鲁棒性,能很好地适应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 线形监测 RANSAC算法 改进DBSC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链线方程的近海漂浮式光伏汇集动态缆线型设计方法
2
作者 王春杰 俞子龙 +2 位作者 孔祥玉 俞露杰 付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7-395,共9页
结合近海浅水环境下水深变化明显及动态缆抗载荷能力需求,提出一种漂浮式光伏汇集动态缆线型设计方法,基于悬链线方程建立缓波式动态缆线型模型,结合Orcaflex软件构建有限元模型设计动态缆线型初步方案,考虑浮体偏移情况,在满足约束条... 结合近海浅水环境下水深变化明显及动态缆抗载荷能力需求,提出一种漂浮式光伏汇集动态缆线型设计方法,基于悬链线方程建立缓波式动态缆线型模型,结合Orcaflex软件构建有限元模型设计动态缆线型初步方案,考虑浮体偏移情况,在满足约束条件下以缆长最短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对线型初步方案进行优化寻找全局最优解。结合某海域实际工程数据分析,分析在动态缆定长时首端连接角度对线型的影响,并利用Orcaflex软件验证优化后动态缆线型方案的可靠性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光伏 动态缆 悬链线理论 缓波式线型 模拟退火算法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U型拆卸线平衡问题的多目标教与学优化
3
作者 李涛 李梓响 +2 位作者 郑晨昱 张子凯 张利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5,共7页
考虑到在拆线问题中存在带有AND和OR优先关系的任务,结合最小化工作站数量、优化拆卸平衡、最小化危险程度和最小化需求度4个目标,建立了在U型布局下数学模型。由于U型的特殊布局,采用了基于操作排序的编码和解码来获得可行的操作方案... 考虑到在拆线问题中存在带有AND和OR优先关系的任务,结合最小化工作站数量、优化拆卸平衡、最小化危险程度和最小化需求度4个目标,建立了在U型布局下数学模型。由于U型的特殊布局,采用了基于操作排序的编码和解码来获得可行的操作方案。同时,对教与学优化算法两阶段进行部分更改,在教师阶段扩大了教学因子的取值范围,在学习阶段也加入了教师来指导学生学习,并加入Q学习来选择适合的教学因子,提出了基于Q学习的多目标教与学优化算法,并用Pareto非劣解和拥挤度距离机制来处理多目标问题的解。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算法性能,将该算法与另外4种多目标算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的性能优于所比较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拆卸线 AND和OR优先关系 教与学优化算法 Q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双基地毫米波雷达的非视距目标定位方法
4
作者 蒋留兵 张泽 +1 位作者 车俐 裴航舰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4,132,共6页
遮蔽非视距目标的检测与定位在城市巷战、智能交通、灾难救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L型建筑拐角场景提出利用合成双基地毫米波雷达来对非视距目标进行定位。通过移动毫米波雷达来实现虚拟双基地,对两次测得TOA信息联合使用,并利用... 遮蔽非视距目标的检测与定位在城市巷战、智能交通、灾难救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L型建筑拐角场景提出利用合成双基地毫米波雷达来对非视距目标进行定位。通过移动毫米波雷达来实现虚拟双基地,对两次测得TOA信息联合使用,并利用圆形交叉定位算法对非视距目标进行定位。该方法比DOA估计具有更好的定位精度,实测数据表明该算法的定位平均误差为18.7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非视距目标 TOA信息 L型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截抽样(LIS-Line Intersect Sampling)与线状物体(林网、路网)调查原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素青 洪家胜 彭世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76-380,共5页
以Bufon随机投针问题为原理,对线截抽样的概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线截抽样为原理的线状物体的调查方法。在计算机上成功地模拟了路网调查,从模拟的几种方案可以得出:线截抽样完全适用路网调查,且以本文中的... 以Bufon随机投针问题为原理,对线截抽样的概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线截抽样为原理的线状物体的调查方法。在计算机上成功地模拟了路网调查,从模拟的几种方案可以得出:线截抽样完全适用路网调查,且以本文中的B、C两种方案为好,并可以以此推广到林网及防护带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截抽样 线状物体 调查 林网 路网 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振兵 韩钰 唐辰康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为第二阶段绝缘子缺陷检测提供准确的输入,摒除冗余背景信息的影响。在第二阶段,利用ConvNeXt V2主干网络提升模型对不规则形态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在特征融合过程中加入边缘知识融合模块,精准提取缺陷边缘信息;设计自适应形状IoU增强方法,采用自适应训练样本选择策略优化正负样本比例,并使用充分考虑边界框回归样本自身形状和尺度等固有属性的Shape-IoU损失函数,使模型聚焦目标本质特征,改善模型漏检误检情况,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经实验证明,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比基线模型平均精确率提高了17.3%,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准确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绝缘子缺陷检测 YOLOv8 ConvNeXt V2 边缘知识融合 自适应形状IoU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条件下U型梁高架地铁线路环境振动实测分析
7
作者 牛晓莉 周宇 +3 位作者 张宏亮 康锴 段玉振 李静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205,共7页
[目的]对运营条件下的U型梁高架地铁线路的环境振动特点进行实测分析。[方法]以某市运营6年的U型梁高架地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列车速度、不同曲线半径和不同减振措施对U型梁高架地铁线路的轨道振动和环境振动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目的]对运营条件下的U型梁高架地铁线路的环境振动特点进行实测分析。[方法]以某市运营6年的U型梁高架地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列车速度、不同曲线半径和不同减振措施对U型梁高架地铁线路的轨道振动和环境振动的影响。[结果及结论]当车速在70~90 km/h时,车速每增加10 km/h,地面振动源强处的最大Z振级VLZ,max约增加1.1~1.4 dB,符合环评导则的速度修正项建议值;线路从直线到半径800 m曲线,再到半径400 m曲线,地面源强处振动加速度级会增大3.7~4.1 dB,Z振级增加值略高于环评导则的线路修正项0.9~2.4 dB;减振扣件对8~200 Hz频段的地面振动均有影响,最大差值处的频率为50 Hz,振动加速度级降低约4.1 dB;梯形轨枕道床对4~200 Hz频段的地面振动均有影响,最大差值处的频率为31.5 Hz,振动加速度级降低约8.2 dB。长期运营条件下,梯形轨枕道床比减振扣件对地面源强处振动的降低效果好,影响频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高架线路 U型梁 轨道减振 环境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检测的热态H型钢断面尺寸测量算法研究
8
作者 郑宪广 刘元铭 +3 位作者 杜旺哲 陈康辉 王涛 王志华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8,共14页
针对当前热态H型钢断面全尺寸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热态H型钢断面尺寸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4个线结构光子系统、H型钢、电机等组成,通过各侧相机对H型钢进行图像采集,并将测量数据拼接实现热态H型钢断面全尺寸测量。为实... 针对当前热态H型钢断面全尺寸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热态H型钢断面尺寸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4个线结构光子系统、H型钢、电机等组成,通过各侧相机对H型钢进行图像采集,并将测量数据拼接实现热态H型钢断面全尺寸测量。为实现热态H型钢断面轮廓信息的精确提取,提出一种基于法线的高斯滤波线结构光中心线提取方法,分析高斯滤波对线结构光截面灰度分布对称均匀程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几何矩构建高斯截面灰度分布模型;在构建的模型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法线的线结构光中心线提取方法,根据初提取中心线法线方向进行中心坐标计算和插值优化,实现热态H型钢线结构光图像中心线快速高精度提取。设计一种基于特征点检测的热态H型钢断面尺寸测量算法,分析热态H型钢轮廓形状特点和数学特征,拾取尺寸特征点,实现热态H型钢断面全尺寸测量。结果表明,与考虑膨胀系数后的热态H型钢尺寸相比,高度、宽度和翼缘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06%、1.8%和1.76%;腹板厚度最大绝对误差为0.23 mm。提出的测量算法满足测量需求,能够实现热态H型钢断面尺寸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 线结构光测量 高斯滤波 几何矩 线结构光中心线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稻大粒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255的粒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次级代换系选育
9
作者 张记超 母建妍 +9 位作者 陈文博 王雨昕 莫芸嫣 郑中意 莫倩 朱小燕 张长伟 何光华 赵芳明 张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共16页
粒型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是由多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在高产优质稻的培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粳稻日本晴为受体亲本,籼稻R225为供体亲本,筛选获得水稻大粒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255,共携带18个代换片段,总代换长度为59.9 Mb,平均长度为3.3... 粒型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是由多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在高产优质稻的培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粳稻日本晴为受体亲本,籼稻R225为供体亲本,筛选获得水稻大粒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255,共携带18个代换片段,总代换长度为59.9 Mb,平均长度为3.33 Mb。扫描电镜观察和细胞学分析发现:相较于受体亲本日本睛,Z255籽粒增大与颖壳细胞分裂和伸长相关。RT-qPCR结果显示:粒型相关基因在Z255幼穗中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QTL鉴定结果共检测到11个粒型相关QTL,其中粒长4个、粒宽2个、长宽比3个、千粒质量2个,贡献率为2.34%~32.65%。利用MAS法在F 3代群体中选育出了21个包含以上粒型相关QTL的次级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即2个单片段代换系、9个双片段代换系、8个三片段代换系、1个四片段代换系和1个五片段代换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QTL定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ε-SVR在线结构光V型坡口焊缝特征点提取应用
10
作者 李勇齐 薛瑞雷 +2 位作者 刘宏胜 夏磊 聂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3,共6页
在线结构光的管道V型坡口的焊接应用中,管道V型坡口反光是焊缝检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焊缝检测是影响整个焊接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出一种超参数支持向量回归(epsilon-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ε-SVR)的方法来提取结构光数据,... 在线结构光的管道V型坡口的焊接应用中,管道V型坡口反光是焊缝检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焊缝检测是影响整个焊接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出一种超参数支持向量回归(epsilon-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ε-SVR)的方法来提取结构光数据,通过序列最小优化(sequential minimal optimization,SMO)算法对ε-SVR进行优化,并对预测结果进行特征点提取。实验结果表明ε-SVR算法针对母材表面反光条件下的特征点提取拥有较好的效果,均方根误差小于0.2 mm,单帧图像处理时间小于20 ms以内,同时适用于U型、J型管道焊缝坡口,满足实际焊接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坡口 线结构光 超参数支持向量回归 序列最小优化 抑制反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风联合作用下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不平衡张力研究
11
作者 张跃龙 郭勇 +1 位作者 楼文娟 顾逸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2-40,共9页
重覆冰区多分裂导线可能出现多股分裂子导线裹冰黏合为整体的现象,这种恶劣覆冰使得导线受风面积显著增加和气动外形劣化。因此,多分裂导线整体式裹冰形态在脱冰跳跃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风偏效应。开展了整体式裹冰与子导线独立裹... 重覆冰区多分裂导线可能出现多股分裂子导线裹冰黏合为整体的现象,这种恶劣覆冰使得导线受风面积显著增加和气动外形劣化。因此,多分裂导线整体式裹冰形态在脱冰跳跃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风偏效应。开展了整体式裹冰与子导线独立裹冰两种类型的重覆冰输电线路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了冰风联合作用下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跳跃动力响应,在数值仿真中综合考虑了顺风向、垂风向风荷载的耦合影响,流固耦合作用产生的显著气动阻尼效应以及脱冰瞬间导线气动外形和气动力系数变化引起的风载突变。分析了覆冰类型、风攻角和风速对导线脱冰不平衡张力、跳跃高度和绝缘子串轴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最大不平衡张力的简化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过程中的最大不平衡张力约为覆冰静态不平衡张力的1.65倍;风的作用可能引起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最大不平衡张力和跳跃高度分别约29%、16%的增幅,而其对绝缘子串轴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该研究可以为重覆冰区输电线路设计及现行规范修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整体式裹冰 风洞试验 冰风联合作用 不平衡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悬链线的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近似解析方法
12
作者 彭友松 刘伟 +2 位作者 李翱 宋松科 权新蕊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5,共7页
为高效获得悬索桥成桥状态主缆线形高精度解析解,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悬链线的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近似解析方法。首先构建了在主缆、桥道系以及吊索重量共同作用下成桥状态主缆线形的控制微分方程;然后通过对标准悬链线和实腹拱压力线的控... 为高效获得悬索桥成桥状态主缆线形高精度解析解,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悬链线的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近似解析方法。首先构建了在主缆、桥道系以及吊索重量共同作用下成桥状态主缆线形的控制微分方程;然后通过对标准悬链线和实腹拱压力线的控制微分方程及理论解析解的比较研究,采用类比分析法导出了主缆成桥线形的高精度解析解;最后通过算例对该解析解的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并研究了吊索重量对主缆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先通过迭代法求解一个超越方程得到“缆形系数”参数,即可采用修正的悬链线计算式高精度计算悬索桥主跨的主缆线形;通过算例验证,3 000 m以上的超大跨径悬索桥的坐标计算精度也可达到毫米级,而且计算式形式简单,计算快捷;在大跨度悬索桥中,准确模拟包括吊索在内的全部构件的恒载分布,对确保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的计算精度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 线形 拱轴线 修正的悬链线方程 解析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油V型阵列图案对线接触限量供油润滑油膜的影响
13
作者 刘玉婷 郭峰 +3 位作者 李自颖 金微 荆兆刚 陈青松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线接触润滑经常出现因润滑剂补充受限而造成乏油现象,通过开发新的润滑补给策略实现润滑增效延长部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通过建立亲油V型阵列图案制备梯度润湿性表面,应用润滑油膜光干涉测量仪,试验测量圆柱滚子-玻璃盘线接触条件下阵... 线接触润滑经常出现因润滑剂补充受限而造成乏油现象,通过开发新的润滑补给策略实现润滑增效延长部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通过建立亲油V型阵列图案制备梯度润湿性表面,应用润滑油膜光干涉测量仪,试验测量圆柱滚子-玻璃盘线接触条件下阵列图案长度、图案方向以及图案角度在限量供油条件下对油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油V型阵列图案改变了润滑轨道的集油,改善了入口处供油,提高了润滑油膜厚度。当图案宽度与润滑轨迹宽度相近时润滑效果最佳,两者宽度相等,当试验速度较高时(u=640 mm/s、800 mm/s),对于1μL的供油量,油膜厚度提升率分别可达17.3%、23.6%;反向亲油V型阵列(V型开口方向指向接触区)所形成的“油墙”能够显著增加入口的集油能力,亲油V型图案相较于间隔润湿图案表现出更高的油膜厚度。提出了利用V型阵列润湿图案实现润滑增效的方法,可为具有几何图案化润湿性表面抗磨减摩的涂层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量供油 线接触 V型 润湿图案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
14
作者 寇俊伟 李艳萍 +5 位作者 姚剑 李卫国 张政杰 李波 陆久飞 张庆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4,共9页
针对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的复杂性、现有检测算法缺乏对裂缝特征考量的问题,提出YOLOv5-C检测模型。在训练阶段,采用细密度标注减少背景干扰提供更具代表性的学习样本;构建C3_DSC模块,动态调整卷积核以增强特征学习能力;引入Large Selectiv... 针对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的复杂性、现有检测算法缺乏对裂缝特征考量的问题,提出YOLOv5-C检测模型。在训练阶段,采用细密度标注减少背景干扰提供更具代表性的学习样本;构建C3_DSC模块,动态调整卷积核以增强特征学习能力;引入Large Selective Kernel (LSK)模块提升模型的裂缝特征的感知能力;使用Shape-IoU作为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提高边界框回归精度,通过系统的消融和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模型的性能。同时,开发安卓端应用,实现低成本、便捷的实时裂缝检测,为隧道工程的智能化检测提供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裂缝 C3_DSC模块 LSK模块 shape-IoU 智能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4 kV配电箱带电挂接引流线用拐杖形低压电缆快速连接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华锋 许福忠 +3 位作者 范军 陈彩艺 蔡志国 张育荣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4期72-75,共4页
文章针对0.4 kV配电箱临时带电挂接引流线作业的技术要求,设计出了一种拐杖形低压电缆快速连接器以及使用这种连接器的作业方法。此种作业方式和特殊工具能够保证作业人员在安全距离外采用勾连的方式实现低压电缆与配电柜的电气连接。... 文章针对0.4 kV配电箱临时带电挂接引流线作业的技术要求,设计出了一种拐杖形低压电缆快速连接器以及使用这种连接器的作业方法。此种作业方式和特殊工具能够保证作业人员在安全距离外采用勾连的方式实现低压电缆与配电柜的电气连接。由于连接器采用了表带式弹簧触指接触结构,所以能够在完成快速机械连接的同时满足通流能力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4 kV带电作业 拐杖形 挂接引流线 勾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锻高温合金GH4198锯齿形切屑的成形机理
16
作者 靳淇超 李军 +5 位作者 汪亮亮 谭海兵 李福林 付锐 孟令超 郭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4,共13页
为揭示铸&锻高温合金GH4198锯齿形切屑的成形机理,并通过理论模型预测切屑形貌,开展了直角切削实验,再基于滑移线场模型预测切屑的几何形状,分析切削参数对切屑成形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刀具钝圆半径的三阶段锯齿形切屑成形模型,建立... 为揭示铸&锻高温合金GH4198锯齿形切屑的成形机理,并通过理论模型预测切屑形貌,开展了直角切削实验,再基于滑移线场模型预测切屑的几何形状,分析切削参数对切屑成形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刀具钝圆半径的三阶段锯齿形切屑成形模型,建立了二维正交切削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基于仿真得到的切屑形成过程的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锯齿形切屑的成形机理。结果表明:剪切角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切屑厚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切削速度为10、20和30 m/min时,切屑厚度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20%、12.34%和24.73%,最大切屑厚度压缩比分别为3.19、2.78和2.26,切屑锯齿化程度分别为0.20、0.36和0.58;切削速度为30 m/min时,切屑出现明显裂纹,且锯齿齿形整体倾斜;刀具进给量为0.05、0.10和0.15 mm/r时,最小切屑厚度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7.66%、8.66%和5.07%,最大切屑厚度压缩比分别为2.82、2.78和2.61,切屑锯齿化程度分别为0.12、0.36和0.42;滑移线场模型能有效预测切屑厚度随切削参数的变化;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增大,切屑厚度压缩比呈减小趋势,锯齿化程度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减缓。该文还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刀具钝圆半径对切屑成形的影响,验证了锯齿形切屑成形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锻高温合金GH4198 锯齿形切屑 滑移线场 有限元分析 切屑成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位数固定的U型拆卸线部分拆卸平衡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秀丽 张兴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9-1088,共10页
为提高工位数固定的U型拆卸线拆卸效率,减少有害部件对操作人员的潜在威胁,针对高价值零部件和有害零部件的拆卸需求,本文提出了工位数固定的U型拆卸线部分拆卸平衡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节拍时间、高危工位数目和负载均衡为目标的优化模... 为提高工位数固定的U型拆卸线拆卸效率,减少有害部件对操作人员的潜在威胁,针对高价值零部件和有害零部件的拆卸需求,本文提出了工位数固定的U型拆卸线部分拆卸平衡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节拍时间、高危工位数目和负载均衡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设计了改进的变邻域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在编码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零部件释放位置的选择策略,以减少前继零部件拆卸顺序对编码的影响;提出最小偏差二分法,有效减少解码的迭代次数;提出瓶颈挤压局部搜索策略,用以优化节拍时间和均衡负载指标.通过与其他算法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变邻域搜索算法求解具有优越性,并且可实现对工位数固定的U型拆卸线部分拆卸平衡问题的高效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卸线平衡 U型拆卸线 变邻域搜索算法 工位数固定 瓶颈挤压局部搜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外形参数对高速飞行器的RCS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俊 任杰 +3 位作者 赤丰华 罗世彬 郑盛贤 宋佳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90-3702,共13页
为了降低高速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采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和物理光学法研究局部外形参数对飞行器雷达散射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变半径弧形的边缘钝化形式,以提高飞行器仰视对抗能力。所提出的变... 为了降低高速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采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和物理光学法研究局部外形参数对飞行器雷达散射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变半径弧形的边缘钝化形式,以提高飞行器仰视对抗能力。所提出的变半径弧形钝化外形具有良好的RCS减缩能力,与传统圆弧钝化外形相比,在前向重点角域内,RCS对数均值降低了22.88%;随着仰角的增大,变半径弧形钝化形式还具备全向RCS减缩能力,在全向角域内RCS对数均值降低了13.37%。最后,研究所提出的变半径弧形钝化方式在不同雷达波频段下的RCS特性,结果表明这种钝化方式对于频率较高时仰视对抗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机身型线 钝化半径 钝化形式 雷达散射截面 变半径弧形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洪雷 姜璇 马玉儒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了打破镂空工艺对材料、技术的使用界限,丰富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服装中镂空构型的起源与发展,在镂空重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案例归纳分析镂空重构的3类实现手法:连接点式镂空、重塑线式镂空以及剪切面式镂空。... 为了打破镂空工艺对材料、技术的使用界限,丰富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服装中镂空构型的起源与发展,在镂空重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案例归纳分析镂空重构的3类实现手法:连接点式镂空、重塑线式镂空以及剪切面式镂空。以连接点式镂空手法为例,进一步探究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一是镂空构型材料层面的创新,将环保理念融入服装设计,实现废弃物升级利用;二是造型表现技术层面的创新,结合立体塑形进行服装造型表现的拓展实践,并对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镂空重构 服装设计 点线面 塑料材料 立体塑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螺旋桨几何形状的数学表达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礼裕 王超 +1 位作者 孙聪 郭春雨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3,共10页
[目的]环形螺旋桨因其独特的外形,可有效减少梢涡泄出,有利于降低水动力噪声,提高推进效率,但同时也因其复杂的外形,难以采用常规螺旋桨的数学表达方法来对其几何外形进行建模,因此,需研究新型环形螺旋桨几何形状的数学表达。[方法]首先... [目的]环形螺旋桨因其独特的外形,可有效减少梢涡泄出,有利于降低水动力噪声,提高推进效率,但同时也因其复杂的外形,难以采用常规螺旋桨的数学表达方法来对其几何外形进行建模,因此,需研究新型环形螺旋桨几何形状的数学表达。[方法]首先,详细介绍环形螺旋桨的结构特点和优势;然后,在参考常规螺旋桨几何形状数学表达的基础上,引入轴距、外侧角、侧倾角和竖直角等几何参数,以几何型值参数沿轴距方向分布的方式,详细推导环形螺旋桨的三维坐标数学公式,从而建立环形螺旋桨的数学表达方法;最后,以某一环形螺旋桨的型值为例,验证所提环形螺旋桨数学表达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果显示,采用所提方法能够光顺地建立环形螺旋桨的几何外形。[结论]所提方法可用于快速进行环形螺旋桨的三维建模,能为进一步研究环形螺旋桨的物理特性和科学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值参数 数学表达 参考线 几何外形 环形螺旋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