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消渴病患者应用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从宜兴市中医院选取的80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治疗)和观察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消渴方1号治疗)。...目的探讨消渴病患者应用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从宜兴市中医院选取的80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治疗)和观察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消渴方1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及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结果两组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中医证候各项积分水平均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且观察组治疗后较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较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对照组为80.00%(32/40)];两组血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餐后2 h胰岛素(2 h postprandial insulin,2 h INS)餐后2 h C肽(2 h postprandial C-peptide,2 h PCP)水平、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可显著缓解消渴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联合胰岛素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浙江省舟山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联合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联合组给...目的分析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联合胰岛素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浙江省舟山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联合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联合组给予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联合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糖脂代谢、肥胖指标、胰岛功能、中医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eostasis insulin evaluation index,HOMA-IR)、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C-peptide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CP)、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体脂率水平,倦怠乏力、咽干口燥、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评分降低,且联合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稳态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eostasis isletβcell secretion function index,HOMA-β)升高,且联合组更高(P<0.05)。结论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联合胰岛素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调节糖脂代谢,降低肥胖指标,改善胰岛功能,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100例,根据美国ATPIII评估标准将其分为血脂紊乱组62例与血脂正常组38例。比较各组SF-36积分...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100例,根据美国ATPIII评估标准将其分为血脂紊乱组62例与血脂正常组38例。比较各组SF-36积分、胰岛素分泌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抵抗水平(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空腹C肽和空腹胰岛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研究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高甘油三酯组与混合型高脂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组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高脂组与高甘油三酯组的ISI水平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高甘油三酯组HOMA-β水平明显高于高胆固醇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组及混合型高脂组HOMA-IR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躯体疼痛、整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喜食油腻、吸烟史、腰围和空腹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有氧运动是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同血脂紊乱类型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并不相同,应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预防,降低胰岛分泌负担,促使胰岛功能恢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患者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 0例正常对照者和1 0 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精氨酸(L-ARG)兴奋试验并检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指数等参数。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初发组3 5例、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患者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 0例正常对照者和1 0 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精氨酸(L-ARG)兴奋试验并检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指数等参数。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初发组3 5例、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组3 2例和继发性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组3 4例。计算L-ARG兴奋试验中的急性胰岛素反应(acute insu lin response,AIRARG)指数、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 lin resistance of hom eostasis model assessm ent,HOMA-IR)及其胰岛素分泌指数(in-su lin secretion of hom eostasis model assessm ent,HOMA-IS),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的HOMA-I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 1);校正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分泌值评估胰岛功能的影响后,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的AIRARG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 1),2型糖尿病各组间AIRARG指数比较为:初发组>有效组>失效组(P<0.0 1);2型糖尿病各组间的HOMA-IS比较未发现初发组和有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2型糖尿病各个阶段均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从初发者到继发性磺脲类失效患者,其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表现为逐级衰退的动态变化过程。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消渴病患者应用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从宜兴市中医院选取的80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治疗)和观察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消渴方1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及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结果两组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中医证候各项积分水平均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且观察组治疗后较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较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对照组为80.00%(32/40)];两组血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餐后2 h胰岛素(2 h postprandial insulin,2 h INS)餐后2 h C肽(2 h postprandial C-peptide,2 h PCP)水平、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可显著缓解消渴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文摘目的分析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联合胰岛素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浙江省舟山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联合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联合组给予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联合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糖脂代谢、肥胖指标、胰岛功能、中医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eostasis insulin evaluation index,HOMA-IR)、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C-peptide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CP)、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体脂率水平,倦怠乏力、咽干口燥、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评分降低,且联合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稳态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eostasis isletβcell secretion function index,HOMA-β)升高,且联合组更高(P<0.05)。结论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联合胰岛素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调节糖脂代谢,降低肥胖指标,改善胰岛功能,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100例,根据美国ATPIII评估标准将其分为血脂紊乱组62例与血脂正常组38例。比较各组SF-36积分、胰岛素分泌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抵抗水平(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空腹C肽和空腹胰岛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研究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高甘油三酯组与混合型高脂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组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高脂组与高甘油三酯组的ISI水平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高甘油三酯组HOMA-β水平明显高于高胆固醇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组及混合型高脂组HOMA-IR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躯体疼痛、整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喜食油腻、吸烟史、腰围和空腹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有氧运动是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同血脂紊乱类型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并不相同,应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预防,降低胰岛分泌负担,促使胰岛功能恢复。
文摘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患者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 0例正常对照者和1 0 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精氨酸(L-ARG)兴奋试验并检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指数等参数。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初发组3 5例、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组3 2例和继发性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组3 4例。计算L-ARG兴奋试验中的急性胰岛素反应(acute insu lin response,AIRARG)指数、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 lin resistance of hom eostasis model assessm ent,HOMA-IR)及其胰岛素分泌指数(in-su lin secretion of hom eostasis model assessm ent,HOMA-IS),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的HOMA-I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 1);校正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分泌值评估胰岛功能的影响后,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的AIRARG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 1),2型糖尿病各组间AIRARG指数比较为:初发组>有效组>失效组(P<0.0 1);2型糖尿病各组间的HOMA-IS比较未发现初发组和有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2型糖尿病各个阶段均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从初发者到继发性磺脲类失效患者,其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表现为逐级衰退的动态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