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IL-6、CysC、T3水平和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于世林 郝春波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胱抑素C(cystatinC,Cys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 目的探讨血清IL-6、胱抑素C(cystatinC,Cys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CSVD患者,根据住院期间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数据。分析血清IL-6、CysC、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对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CSVD患者142例,其中认知障碍组61例(43.0%),认知功能正常组81例(57.0%)。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障碍组IL-6、Hcy、CysC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影像学总负荷中度和重度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6水平升高(OR 1.070,95%CI 1.039~1.103,P<0.001)、CysC水平升高(OR 2.117,95%CI 1.027~5.500,P=0.004)、T3水平降低(OR 2.314,95%CI 1.361~3.935,P=0.003)以及影像学总负荷中度(OR 1.017,95%CI 1.002~1.032,P=0.029)和重度(OR 9.032,95%CI 6.076~18.012,P<0.001)是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IL-6、CysC、T3水平和重度影像学总负荷预测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88、0.812、0.918、0.88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10 pg/mL、0.982 ng/L、1.302 nmol/L和3.6分。结论血清IL-6和CysC水平升高、T3水平降低以及中、重度影像学总负荷与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有相关性,可作为识别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白细胞介素6 甲状腺激素 影像学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
2
作者 方军 尚文瑄 +3 位作者 万涛 向军淮 鲁世强 王克鲁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为了精确预测及有效控制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实现精确弯曲成形,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结... 为了精确预测及有效控制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实现精确弯曲成形,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小弯曲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壁厚减薄行为。结果表明:壁厚减薄率随着管材-芯棒的间隙C_(m)、压块助推速度v_(p)、管材-防皱块的摩擦因数f_(w)、管材-弯曲模的摩擦因数f_(b)的增大或芯棒伸出量e、管材-弯曲模的间隙C_(b)、管材-防皱块的间隙C_(w)、管材-芯棒的摩擦因数f_(m)的减小而减小,随着管材-压块的间隙C_(p)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而管材-压块的摩擦因数f_p和弯曲速度ω对壁厚减薄率的影响不明显;影响壁厚减薄率的工艺参数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C_(m)、e、C_(p)、C_(b)、v_(p)、f_(w)、C_(w)和f_(b);建立了基于显著性工艺参数的小半径21-6-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成形最大壁厚减薄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预测值与正交试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7%,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6-9不锈钢管 小弯曲半径 数控弯曲 壁厚减薄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NX-6对高脂血症模型斑马鱼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何盈犀 许欣筑 +3 位作者 林淑娴 盛雯 许素哗 郭丽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7-215,共9页
目的:分析动物双歧杆菌NX-6的菌株特性,并通过代谢组学结合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NX-6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测定并绘制NX-6生长曲线,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利用人工胃液和小肠液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评估NX-6的耐受性,进一步通过... 目的:分析动物双歧杆菌NX-6的菌株特性,并通过代谢组学结合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NX-6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测定并绘制NX-6生长曲线,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利用人工胃液和小肠液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评估NX-6的耐受性,进一步通过全基因组学测序技术从基因层面评估其安全性和潜在功效,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NX-6代谢活动产生的代谢产物,分析与降脂相关的关键代谢物。运用高脂饲料喂食斑马鱼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通过油红O特异性脂肪染色观察斑马鱼脂质积累情况以研究NX-6及其关键代谢产物的降脂效果,明确降脂关键代谢物,通过斑马鱼高脂模型评价关键代谢物吲哚-3-甲酸的降脂作用。结果:与对照菌株动物双歧杆菌BB12相比,动物双歧杆菌NX-6的人工胃肠液耐受能力更高,NX-6的基因组无毒性基因,且具有丰富的脂质以及色氨酸代谢通路基因簇。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NX-6高度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总胆固醇与总甘油三酯的含量(P<0.001)。与BS培养基相比,NX-6发酵上清液中的吲哚-3-甲酸与2-吲哚酮含量显著增加。经NX-6处理后,斑马鱼体内的吲哚-3-甲酸含量高度显著增加(P<0.001)。吲哚-3-甲酸能高度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体内的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P<0.001)。结论:动物双歧杆菌NX-6通过其代谢物吲哚-3-甲酸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模型的脂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NX-6 色氨酸代谢产物 吲哚-3-甲酸 斑马鱼 降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渗碳钢超声滚压工艺及疲劳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治华 刘鸿宇 +3 位作者 李建鹏 张鸣文 郭鹏 周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59,164,共6页
为了探究18CrNiMo7-6渗碳钢的超声滚压工艺及超声滚压对试样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关于静压力、振幅、滚压遍数的正交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分别针对表面残余压应力、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的单工艺目标和多... 为了探究18CrNiMo7-6渗碳钢的超声滚压工艺及超声滚压对试样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关于静压力、振幅、滚压遍数的正交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分别针对表面残余压应力、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的单工艺目标和多工艺目标的显著性影响顺序、最优单目标和综合最优加工参数,综合最优组试样较原始试样的表面残余压应力提升了3.88倍,表面硬度提升了14.8%,表面粗糙度降低了75.7%。通过拉伸试验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得到综合最优参数组试验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1225.4 MPa、1902.7 MPa,较原始试样提升了12.5%和7.4%,疲劳极限较原始试样提高了超过190 MPa,最优参数组在应力水平1200 MPa时疲劳寿命为714656次,疲劳性能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渗碳钢 超声滚压 灰色关联分析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车铣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切削力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栋 郑锐 +1 位作者 廖明杰 李子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F_(z),得到切削参数对车铣力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三个方向切削力关于铣刀转速n_(c)、工件转速n_(w)、铣刀每齿进给量f_(z)和切削深度a_(p)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 切向车铣 切削力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和IL-6的免疫佐剂活性及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成伟伟 容维中 +5 位作者 杨明 李元新 赵子惠 陈伯祥 王佳 周瑶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验证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免疫佐剂活性以及研究其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扩增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并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分别克隆至载体p CDNA3.1-His-C和p ET-32a(+),且诱... 为验证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免疫佐剂活性以及研究其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扩增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并将GMCSF基因和IL-6基因分别克隆至载体p CDNA3.1-His-C和p ET-32a(+),且诱导表达了IL-6蛋白。将构建的GM-CSF基因的重组载体、诱导表达的IL-6重组蛋白联合畜禽疫病防控技术研发课题组前期构建的TGEV DNA疫苗载体p-N-His分组免疫小鼠(设置p-N-His为对照),运用间接ELISA检测了特异性抗体水平。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和PBS分组免疫小鼠,测定了小鼠的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克隆的GM-CSF和IL-6基因大小分别为579 bp和576 bp,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GM-CSF和原表达载体p ET-IL-6,诱导表达的IL-6重组蛋白大小为38 ku。载体p-GM-CSF、IL-6蛋白联合p-N-His免疫小鼠后,p-N-His+p-GM-CSF、p-N-His+IL-6蛋白和p-N-His均刺激机体产生了特异性抗体,且p-N-His+IL-6蛋白抗体水平高于p-N-His+p-GM-CSF(P<0.05)。IL-6蛋白、p-GM-CSF和PBS分组免疫小鼠后,p-GM-CSF和IL-6蛋白组小鼠的生长性能指标均高于PBS组,且末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p-GM-CSF、IL-6蛋白、PBS组小鼠的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IL-6蛋白组小鼠的葡萄糖显著升高(P<0.05),p-GM-CSF、IL-6蛋白、PBS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文章以p-N-His为靶载体验证出GM-CSF和IL-6具有较强免疫佐剂活性,且IL-6蛋白的效果强于GM-CSF。p-GM-CSF和IL-6蛋白能够提升小鼠的生长性能指标,对血液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免疫佐剂活性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下18CrNiMo7-6合金钢残余应力研究
7
作者 刘治华 赵豪 +1 位作者 牛志涛 周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29,共4页
超声滚压是一种表面塑性变形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材料表面显微硬度和引入一定程度的表层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主要分析了18CrNiMo7-6合金钢经不同工艺参数进行超声滚压加工后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变... 超声滚压是一种表面塑性变形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材料表面显微硬度和引入一定程度的表层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主要分析了18CrNiMo7-6合金钢经不同工艺参数进行超声滚压加工后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变化情况,超声滚压对不同静载荷、进给量和振幅进行试验,测量材料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分布。利用ABAQUS建立轴类件超声滚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加工参数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工件表层残余应力场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采用该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预测不同超声滚压工艺参数下金属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滚压 残余应力场 有限元模拟 18CrNiMo7-6合金钢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钢V型缺口成形外圆磨削三维表面粗糙度
8
作者 张银霞 宋作鹏 +2 位作者 梁蓝夫 李梦琪 王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7,共10页
为了探究成形外圆磨削加工工艺参数对18CrNiMo7-6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并确定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利用万能工具磨床和CBN成形砂轮,采用成形磨削V型缺口技术,以工件转速、砂轮转速和砂轮径向进给速度为变量,以表面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表... 为了探究成形外圆磨削加工工艺参数对18CrNiMo7-6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并确定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利用万能工具磨床和CBN成形砂轮,采用成形磨削V型缺口技术,以工件转速、砂轮转速和砂轮径向进给速度为变量,以表面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表面偏斜度和表面峭度等三维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为评价表面质量的指标开展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件转速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和表面偏斜度均先减小后增大,而表面峭度逐渐减小;随着砂轮转速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和均方根粗糙度也先减小后增大,而表面偏斜度和表面峭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砂轮径向进给速度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和均方根粗糙度均逐渐增大,表面偏斜度和表面峭度则先增大后减小.三变量对工件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砂轮转速、砂轮径向进给速度和工件转速.综合试验结果确定较优的工艺参数:工件转速、砂轮转速和砂轮径向进给速度分别为900 r/min、5000 r/min和0.15 m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 磨削加工 三维表面粗糙度 成形磨削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合金钢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徐广涛 李赞 +1 位作者 王维川 裴慧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104,共5页
采用KLA G200纳米压痕仪对18CrNiMo7-6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压痕测试,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载荷-深度曲线。采用接触刚度-接触深度/Oliver-Pharr分析方法对载荷-深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和弹... 采用KLA G200纳米压痕仪对18CrNiMo7-6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压痕测试,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载荷-深度曲线。采用接触刚度-接触深度/Oliver-Pharr分析方法对载荷-深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数值拟合给出了弹性模量和硬度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结果表明:18CrNiMo7-6合金钢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硬度下降的趋势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18CrNiMo7-6合金钢弹性模量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在250~300℃该合金钢的杨氏模量有较大的下降,在300~350℃弹性模量随温度下降趋势较为平缓;超过350℃以后,该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又快速下降。该合金钢弹性模量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呈现明显的分段式特性。对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硬度和弹性模量等的研究有助于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合金钢 高温压痕测试 硬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变程度乳房炎山羊乳腺组织中IL-6的表达变化
10
作者 田曦庆 王天星 +3 位作者 高士孔 乔玉娥 陈德坤 马文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4,共7页
随着山羊养殖业不断集约化发展,乳房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山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确定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程度与乳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表达水平之间的联系,采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检测法(CMT)和病原菌分... 随着山羊养殖业不断集约化发展,乳房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山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确定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程度与乳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表达水平之间的联系,采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检测法(CMT)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法检测山羊乳房炎,使用real-time PCR检测健康山羊和乳房炎患病山羊乳汁体细胞趋化因子的相对表达水平,对健康和乳房炎乳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根据乳腺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乳房炎乳腺、中度乳房炎乳腺、重度乳房炎乳腺,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确定不同病理变化程度乳房炎乳腺组织的IL-6表达水平。最后,对乳腺组织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确定IL-6的来源。结果表明,乳房炎患病山羊乳汁体细胞的趋化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患病山羊乳腺组织腺泡排列紊乱,结构完整性被破坏,乳腺上皮细胞脱落并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随着乳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的加重,IL-6表达水平也随之上调;IL-6可由乳腺组织的Ly6G^(+)细胞和CD68^(+)细胞分泌。研究结果提示IL-6可作为监测乳房炎的病理变化程度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乳房炎 乳腺组织 白细胞介素6 生物学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莉 赵春华 闵寒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低度炎症和免疫激活是IBS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作为一种核心的促炎细胞因子,在IB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通过改变个体对IBS易感性、促进胃肠道运动与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内脏高敏感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参与IBS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IL-6在IBS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IBS病因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低度炎症 促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调控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雨昕 薛华 +1 位作者 郭子旭 曹学锋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是构成肺动脉壁的主要细胞,其增殖肥大是HPH结构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因此,探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是肺血管结构重塑的核心研究领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通路己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信号通路之一,抑制G6PD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可以逆转HPH。为了更清晰理解HPH发病机制与G6PD通路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G6PD调控低氧诱导的PASMCs代谢转变与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HPH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代谢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推拿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对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血清CRP、IL-6、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金 王培 李敏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3,共5页
目的 探究中医推拿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对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82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究中医推拿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对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82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组和研究组,各41例。穴位组给予寒痹散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推拿和寒痹散穴位贴敷治疗。分析两组中医症状、肩关节功能、炎症因子、NO水平、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肩部窜痛评分、遇风寒痛增评分、畏风恶寒评分、CRP水平、IL-6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NO水平、NO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穴位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穴位组(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穴位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可较好缓解中医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NO水平、NOS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拿 寒痹散穴位贴敷 风寒湿痹型肩周炎 肩关节功能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海藻糖及其施用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14
作者 戴冬青 冒宇翔 +10 位作者 吴琴燕 孙权星 孙以文 孙金金 张晓燕 张学彪 吴谷丰 薛晨晨 袁星星 陈新 庄义庆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4-70,共7页
6-磷酸海藻糖(T6P)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然而T6P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尚不明确,阐明T6P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丰富T6P的作用机制,并为大豆高产育种提供指导。以通豆13 (粒用大豆)和通豆6号(菜用大豆)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和常规... 6-磷酸海藻糖(T6P)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然而T6P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尚不明确,阐明T6P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丰富T6P的作用机制,并为大豆高产育种提供指导。以通豆13 (粒用大豆)和通豆6号(菜用大豆)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和常规药剂为对照,采用T6P拌种和茎叶喷施2种方式,设置不同浓度处理,揭示其对大豆萌发、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6P拌种处理可显著提升大豆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1 kg种子/10 g药剂处理时,增益效果最显著。T6P拌种和茎叶喷施均能增加粒用大豆的荚数、粒数、株高和有效分枝数,提高小区产量,其中2%T6P 4 g/667 m^(2)处理下总体增益效果最显著。而茎叶喷施T6P对大豆蛋白质、油脂含量等品质性状影响不大。此外,T6P拌种处理可显著提高苗期大豆根和茎中水杨酸、吲哚-3-丙酮酸、12-氧代植物二烯酸和赤霉素20等植物激素的含量。整体而言,T6P拌种和茎叶喷施均能提高粒用大豆的产量相关性状。对菜用大豆进行T6P拌种处理,20 g/667 m^(2)处理下,菜用大豆的每株鲜重、每株鲜荚重和小区荚重显著增加,4 g/667 m^(2)处理下菜用大豆的底荚高度显著降低,在2种浓度处理下,菜用大豆株高和有效分枝数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6-磷酸海藻糖 产量 激素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腺苷甲基化调控脂肪生成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锐 吴德 +3 位作者 车炼强 林燕 冯斌 方正锋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5-2003,共9页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mRNA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可逆修饰,对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作用。m6A修饰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剪接、运输及翻译等过程,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地...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mRNA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可逆修饰,对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作用。m6A修饰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剪接、运输及翻译等过程,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地综述了m6A修饰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调控动物脂质生成、提高肉品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腺苷甲基化 脂代谢 脂质生成 棕色脂肪 脂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究不同ω-3/ω-6含量油脂乳液的消化特性
16
作者 杨启月 樊易卓 +4 位作者 莫依桐 张立彦 张业辉 张友胜 焦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0-388,共9页
本文旨在探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 PUFAs)和ω-6 LC PUFAs组成比例对油脂的消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模型,制备不同ω-3/ω-6(0、0.62、1.41、9.31)比例的O/W乳液,对消化过程中粒径、ζ-... 本文旨在探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 PUFAs)和ω-6 LC PUFAs组成比例对油脂的消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模型,制备不同ω-3/ω-6(0、0.62、1.41、9.31)比例的O/W乳液,对消化过程中粒径、ζ-电位、微观结构及小肠消化过程中脂肪酸的释放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ω-3/ω-6比例的乳液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似,同时各乳液消化特性有所区别。不含有ω-3PUFAs的葵花籽油乳液(ω-3/ω-6,0)的初始粒径显著大于其他三种乳液(P<0.05),在经口腔和胃消化后更为明显,葵花籽油乳液发生絮凝,粒径显著增加(P<0.05)。胃消化导致四种乳液失稳,ζ-电位呈现在整个消化过程的最低电负性,且油滴聚集强度和粒径大小随着ω-3/ω-6比例增大而减小。小肠阶段生成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相对释放量随着ω-3/ω-6比例的增加而减小,具体如下:葵花籽油(117%)>混合油A(108%)>混合油B(99%)>鱼油(78%)。这说明ω-3和ω-6 PUFAs的组成及其比例是影响四种O/W乳液消化的重要因素,其中ω-6增强型乳液具有更高的消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 乳液 体外消化 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l-KIT-6(SG)催化剂的简便制备及其催化γ-戊内酯制丁烯研究
17
作者 杨东锐 蔡振坤 +4 位作者 王鹏 杜媛婷 单炜军 熊英 于海彪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0,116,共7页
以三维有序介孔分子筛KIT-6为载体,采用简单固相研磨法合成了一系列xAl-KIT-6(SG)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γ-戊内酯脱羧制丁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一部分Al物种同晶取代KIT-6载体中的Si^(4+),以铝氧四面体的形... 以三维有序介孔分子筛KIT-6为载体,采用简单固相研磨法合成了一系列xAl-KIT-6(SG)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γ-戊内酯脱羧制丁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一部分Al物种同晶取代KIT-6载体中的Si^(4+),以铝氧四面体的形式存在于KIT-6骨架中,另一部分则以Al_(2)O_(3)的形式高度分散在催化剂表面,在不破坏KIT-6基体三维有序介孔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地创造了大量的Br?nsted和Lewis弱酸位点。在反应温度为300℃、反应时间为240 min、催化剂用量为10%的条件下,γ-戊内酯经4%Al-KIT-6(SG)催化剂催化可实现高达90.06%的丁烯收率。同时,在最佳催化条件下经过6次循环再生实验,4%Al-KIT-6(SG)催化剂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催化活性,丁烯产率约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固体酸催化剂 γ-戊内酯 KIT-6 催化脱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双链RNA细菌表达体系构建
18
作者 崔苗苗 杨行洲 +5 位作者 宋海艳 魏利辉 顾爱国 乐秀虎 李东霞 冯辉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7-874,共8页
外源双链RNA(dsRNA)可通过RNA干扰(RNAi)影响植物线虫的基因表达,达到杀虫防病的目的。利用细菌表达系统进行dsRNA制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dsRNA规模化制备的优选策略。为探索基于RNAi技术的细菌表达dsRNA在水稻干尖线虫(Aphelechoid... 外源双链RNA(dsRNA)可通过RNA干扰(RNAi)影响植物线虫的基因表达,达到杀虫防病的目的。利用细菌表达系统进行dsRNA制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dsRNA规模化制备的优选策略。为探索基于RNAi技术的细菌表达dsRNA在水稻干尖线虫(Aphelechoides besseyi)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AbTPS1和AbTPS2为靶标基因,设计构建细菌表达双链RNA(dsAbTPS1、dsAbTPS2)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HT115(DE3),优化dsRNA诱导表达条件和提取方法,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菌表达的dsRNA对靶标基因的沉默效率,评估其对水稻干尖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间为6 h,本研究构建的携带AbTPS-L4440表达载体HT115菌株的dsRNA产量达到最大。利用Trizol法和甲酰胺法从表达菌株中提取的dsRNA产量显著高于乙醇-氯化钠法。用dsAbTPS1和dsAbTPS2处理水稻干尖线虫后,靶基因AbTPS1和AbTPS2表达水平下调,在4℃低温、40℃高温及脱水干燥环境中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M9缓冲液处理和dsGFP处理。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水稻干尖线虫AbTPS1、AbTPS2基因的dsRNA细菌表达体系,获得的dsRNA具有明显的RNAi效应,为利用RNA农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干尖线虫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 双链RNA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外源6-BA对黄精初生根茎生理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王溶溶 岳贺伟 +5 位作者 张博 胡鹏 刘旸 杨雪 李娟 李连珍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0,共11页
为探究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对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初生根茎生理特性的影响,设置0 mg/L(CK)、50 mg/L(M1)、100 mg/L(M2)、200 mg/L(M3)4个质量浓度的6-BA处理黄精初生根茎,调查初生根茎出苗及生长情况... 为探究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对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初生根茎生理特性的影响,设置0 mg/L(CK)、50 mg/L(M1)、100 mg/L(M2)、200 mg/L(M3)4个质量浓度的6-BA处理黄精初生根茎,调查初生根茎出苗及生长情况,测定其出苗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肪酶、苹果酸脱氢酶(M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及丙二醛(MDA)、脂肪、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6-BA处理的黄精初生根茎出苗率,幼苗的叶长、叶宽、初生根茎、直径、主根长、侧根数和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其中,第61天,M1、M2、M3、CK出苗率分别为33.10%、60.12%、46.66%、3.68%,M2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1—31天,6-BA处理的黄精初生根茎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CK(P<0.05);POD、SOD、CAT、MDH和G6PDH酶活性整体上高于CK,MDA含量整体上低于CK。SOD、CAT和G6PDH活性均在处理后第41天达到最高值。其中,M1、M2、M3处理SOD活性分别比CK提高39.87%、86.99%、51.02%;CAT活性分别比CK提高30.25%、54.06%、45.79%;G6PDH活性分别比CK提高51.90%、132.42%、76.89%。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这8个指标在不同质量浓度6-BA(0、50、100、200 mg/L)处理下可作为表征黄精初生根茎出苗及生长的核心评价指标。综上,6-BA能够显著提高黄精初生根茎出苗率、物质代谢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其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6-苄氨基嘌呤 初生根茎出苗 上胚轴休眠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姜酚对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邓婷 傅强 +2 位作者 李志樑 褚庆民 周小雄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27-1636,共10页
目的 评估6-姜酚(6-gingerol)抑制纤维化改善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脏、肾脏功能。方法 本研究体外实验中,使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掺入法检测6-姜酚干预大鼠肾脏49F、52E(NRK-49F、NRK-52E)细胞。在体实验将68只200~250 g雄性SD大鼠通过冠状动... 目的 评估6-姜酚(6-gingerol)抑制纤维化改善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脏、肾脏功能。方法 本研究体外实验中,使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掺入法检测6-姜酚干预大鼠肾脏49F、52E(NRK-49F、NRK-52E)细胞。在体实验将68只200~250 g雄性SD大鼠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联合5/6肾次全切除术构建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6-姜酚低剂量组(6 mg/kg)、6-姜酚高剂量组(30 mg/kg)及氯沙坦钾组(20 mg/kg)。6-姜酚组腹腔注射6-姜酚,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氯沙坦钾组给予灌胃氯沙坦钾共6周。造模成功后取血液行生化、心脏超声等检查,试验结束后取血液、心脏及肾脏行Masson、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等。结果 6-姜酚20μmol/L能减少NRK-49F胶原合成和抑制NRK-52E蛋白合成。生化结果显示低、高剂量6-姜酚组及氯沙坦组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脑利钠肽(BNP)水平均降低,6-姜酚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大鼠最为显著(P <0.05)。超声心动图参数显示,6-姜酚组及氯沙坦钾组大鼠改善了心脏收缩功能和心室重构(P <0.05)。Masson染色和Western-Blot显示肾脏胶原沉积,胶原蛋白I和α-SMA的表达减少(P <0.05)。免疫荧光提示肾脏胶原沉积I、α-SMA及TGF-β1的表达减少(P <0.05)。结论 6-姜酚可通过抑制肾脏纤维化改善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酚 心肾综合征 纤维化 心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