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1
作者 张盼良 潘春跃 +1 位作者 唐课文 李洪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97-1901,共5页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OB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β-CD) was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A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mplex stoichiom... Inclusion behavior of oxybutynin (OB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β-CD) was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A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mplex stoichiometry was provided by the continuous variation technique. Alcohol was add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clusion behavior. Thermodynamic constants AG, AH and AS for inclusion interaction of OBN and HP-β-CD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ost-guest complex with molar ratio of 1:1 is formed, and inclusion stability constant between OBN and HP-β-CD is 54.9 L/mol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um and 11.1 L/mol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um. OBN has weak binding ability with HP-β-CD in aqueous solution (stability constant 〈102 L/mol) and addition of alcohol leads to a decrease of stability consta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hydrophobic force contributes to the inclusion process. AG, AH and AS are all less than zero,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nclusion process is a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BUTYNIN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inclusion interaction ultraviolet spectrum fluorescence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协同酶法提取油茶叶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王煜 何宇 +2 位作者 冯士令 丁春邦 周莉君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为优化油茶叶多酚提取工艺,以油茶叶为原料,羟丙基-β-环糊精和纤维素酶为辅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茶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0.065g羟丙基-β-环糊精、0.01g... 为优化油茶叶多酚提取工艺,以油茶叶为原料,羟丙基-β-环糊精和纤维素酶为辅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茶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0.065g羟丙基-β-环糊精、0.01g纤维素酶、液料比为37:1、乙醇体积分数为40%,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99.06mg/g,与未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相比,多酚得率提高了20.18mg/g。所得到的油茶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23.52μg/mL、0.21mg/mL、2.4μg/mL。研究为油茶叶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叶多酚 羟丙基-Β-环糊精 纤维素酶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ylated and acetylated β-cyclodextrins for gas chromatographic stationary phases 被引量:1
3
作者 TANG Ke wen 1,2 ,YI Jian ming 2,ZHOU Chun shan 1,ZHONG Shi an 1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2.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Yueya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年第4期239-243,共5页
Two new 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2,3 di O acetyl 6 O trimethylsilyl β cyclodextrin (DATBCD) and 2,6 di O trimethylsilyl 3 O acetyl β cyclodextrin(DTABCD),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Two new 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2,3 di O acetyl 6 O trimethylsilyl β cyclodextrin (DATBCD) and 2,6 di O trimethylsilyl 3 O acetyl β cyclodextrin(DTABCD),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infrared and NMR spectra. Capillary columns were coated with the two stationary phases by dynamic method. The chromatographic properties, and enantiomers separation, such as ketone, esters, alcohols and olefine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silylated and acetylated β cyclodextrin stationary pha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lylated and acetylated β cyclodextrins are suitable to be used as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ic stationary phases, the relative polarity of DATBCD and DTABCD stationary phases is respectively 4143 and 3928, the column efficiencies are respectively 3084 and 4198, and DATBCD is of stronger enantioselectivity than DTABCD, capacity factor of the first eluted enantiomer ( k 1) and separation factor(α)of α phenylethanol on DATBCD stationary phase are respectively 8.23 and 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silylated and acetylated β-cyclodextrins enantiomeric SEPA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席小辉 胡瑜文 +6 位作者 张升阳 宋欠欠 黄轩宇 金懿志 刘爱冰 李诚 胡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96,共10页
为研究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nutmeg essential oil/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NEO/HP-β-CD)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包合物结合浸泡法、涂抹法和无纺布法处理冷鲜猪肉,每隔2 d测定菌落总数、pH、挥发... 为研究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nutmeg essential oil/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NEO/HP-β-CD)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包合物结合浸泡法、涂抹法和无纺布法处理冷鲜猪肉,每隔2 d测定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质构、汁液流失率、色泽与感官指标。结果表明,NEO/HP-β-CD包合物添加量1%的无纺布法可有效降低贮藏过程中冷鲜猪肉的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延缓猪肉质构特性与色泽劣变,提高感官品质;与对照组(6 d)相比,可延长贮藏期4 d。因此,NEO/HP-β-CD包合物添加量1%的无纺布法对冷鲜猪肉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冷鲜猪肉 保鲜效果 指标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动力杀灭沙门氏菌的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鲍悦忻 陈艳红 +2 位作者 马钰 黄晶晶 王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4,共10页
沙门氏菌是国内外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开发新型有效的抗菌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包合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光敏剂,研究其介导光动力技术(Photodyna... 沙门氏菌是国内外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开发新型有效的抗菌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包合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光敏剂,研究其介导光动力技术(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 Technology,PDI)对食品样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的杀菌效果及作用机制。设置乙醇浓度为40%、HP-β-CD与CUR摩尔比为2:1,在45℃条件下包合4 h时,所形成的CUR包合率最大,为60.08%,该包合物经结构表征后测定其水溶性显著(P<0.05)提高,达到3.98×10^(3)μg/mL。结果表明,当包合物质量浓度(以CUR浓度计)为20µg/mL,初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落数量级为106 CFU/mL时,LED蓝光(450 nm)照射40 min可使菌落数减少3.73 lg(CFU/mL),可杀灭47.92%~64.40%的耐药沙门氏菌,并且对即食生菜中的沙门氏菌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光动力技术处理后,沙门氏菌胞内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活性氧,胞内容物明显减少,推测CUR-HP-β-CD介导的PDI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达到杀菌抑菌的目的。本研究将光动力杀菌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这为食品工业中防治沙门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羟丙基-Β-环糊精 光动力技术 沙门氏菌 杀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生鹏 张根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9-107,共9页
芦丁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解决其水溶性差导致的应用缺陷。本文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包合物,分析了包合物的结构、溶解性、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HPCD能够有效包埋... 芦丁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解决其水溶性差导致的应用缺陷。本文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包合物,分析了包合物的结构、溶解性、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HPCD能够有效包埋芦丁,包合物中二者摩尔比为1:1,其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89.33%、26.67%,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游离芦丁的51倍。芦丁被包合后,其晶体衍射峰完全消失,提高了最大失重速率温度(266℃到318℃),且固态包合物呈现出不规则的片状结构,表明HPCD成功包合了芦丁。包合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显著低于芦丁(P<0.05),并且其铁离子还原能力是芦丁的1.2倍。稳定性实验表明,自然光处理6 d后游离芦丁和包合芦丁保留率分别为31.80%、66.70%,50℃热处理15 d后保留率分别为66.91%、87.38%。因此HPCD不仅提高了芦丁的水溶性,也提升了其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使芦丁可在不同环境中发挥其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溶解度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香气的保护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艳群 黄静 +8 位作者 吴梓青 谭南峰 徐嘉忆 陈佳 叶田 王根女 龙丹 许勇泉 罗自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9-137,共9页
乌龙茶因香气浓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乌龙茶产品等在加工贮藏中香气损耗严重,亟需开发对应的香气分子稳态化技术。本研究采用旋转锥体柱蒸馏技术萃取了肉桂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利用气相色... 乌龙茶因香气浓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乌龙茶产品等在加工贮藏中香气损耗严重,亟需开发对应的香气分子稳态化技术。本研究采用旋转锥体柱蒸馏技术萃取了肉桂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检测技术,探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VOCs萃取液贮藏过程中香气损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乌龙茶VOCs萃取液在常温(25℃)贮藏7、21、42 d后,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的样品(处理组)中分别有39、37、35种VOC含量显著(P<0.05)高于未添加的样品(对照组)。其中,处理组中反式-2-己烯醛、2-庚酮和2-己酮等21种VOCs含量高出对照组2倍以上。此外,热重分析发现,羟丙基-β-环糊精包埋延缓了样品中关键香气成分2-甲基丁醛和乙酸己酯在30~100℃条件下的损耗,同时提高α-蒎烯的热稳定性,说明该稳态化技术对于热加工过程中的乌龙茶的香气分子也具有保护作用。综上,羟丙基-β-环糊精是肉桂乌龙茶水基产品中香气分子的有效保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乌龙茶 挥发性香气成分 羟丙基-Β-环糊精 贮藏稳定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兆峰 王延宝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2,共9页
为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并考察其对机体运动的影响。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西番莲果皮黄酮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该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其... 为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并考察其对机体运动的影响。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西番莲果皮黄酮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该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其抗运动疲劳活性。结果表明,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芯壁比为1∶10(g/mL),包埋温度49℃,搅拌时间53 min,进风干燥温度163℃。该条件下制得的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外观略呈球形,大小基本均一,表面完整且光滑,包埋率达84.7%,平均粒径为7.52μm,含水量为3.72%,堆密度为0.51 g/mL,休止角为35.12°。在相同储藏条件下,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率高于其纯化物,表明微胶囊化有助于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通过不同组别小鼠的运动耐力考察指标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减少运动后血清中乳酸与尿素氮的含量,从而帮助机体进一步提高运动耐力。该研究可为西番莲果皮的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皮 黄酮 羟丙基-Β-环糊精 微胶囊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修正紫外光谱法-电导率法定量分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组分
9
作者 杨帼君 姜怡 +5 位作者 石东坡 王渊 孙建萧 朱生华 田明磊 李赓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724,共7页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20)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油田后期开采中常用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为了准确检测OP-20/SDS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掩蔽剂,利用其外亲水、内疏水的特殊结构,以及自发包结芳香...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20)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油田后期开采中常用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为了准确检测OP-20/SDS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掩蔽剂,利用其外亲水、内疏水的特殊结构,以及自发包结芳香族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修正紫外光谱法用于检测二元复配体系中OP-20的含量;同时,用电导率法定量分析二元复配体系中的SDS,研究了OP-20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谱法检测二元复配体系中OP-20的含量时,SDS会对OP-20的吸光度和临界胶束浓度(C_(cmc))产生干扰。在0.2 mmol/L OP-20水溶液中加入0.4 mmol/L SDS,OP-20在最大吸收波长224 nm处的吸光度由1.727增至1.751;在0.4 mmol/L SDS水溶液中,OP-20的C_(cmc)由纯水中的0.223 mmol/L降至0.198 mmol/L。HP-β-CD对紫外光谱法检测二元复配体系中的OP-20具有显著的掩蔽作用,HP-β-CD与OP-20按物质的量比1∶1进行包结,阻断了OP-20分子和SDS分子之间的相互干扰。加入HP-β-CD后,二元复配体系中OP-20的回收率由96.42%~106.92%变化至99.28%~101.38%,用紫外光谱法检测复配体系中OP-20含量的准确度明显提高。HP-β-CD消除SDS和OP-20之间相互干扰的原因为OP-20分子从宽、窄两个口径方向进入HP-β-CD分子空腔并形成包结物。采用电导率法可准确检测二元复配体系中SDS的含量,OP-20不会对SDS产生干扰。当溶液中OP-20的浓度为0.1~0.3 mmol/L时,二元复配体系中SDS的回收率为100.83%~101.92%。HP-β-CD修正紫外光谱法联合电导率法能有效检测OP-20/SDS表面活性剂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表面活性剂 定量分析 紫外光谱法 电导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矿化度油田压裂用水中OP-20的检测分析
10
作者 王渊 孙建萧 +5 位作者 樊庆虎 孟磊峰 王军平 王立新 石东坡 李赓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7-2943,共7页
高矿化度的油田压裂用水,能对紫外光谱法检测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20)产生明显干扰。为了降低压裂用水对OP-20的检测干扰,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遮蔽剂以降低压裂用水对OP-20的吸光度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高矿化度的油田压裂用水,能对紫外光谱法检测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20)产生明显干扰。为了降低压裂用水对OP-20的检测干扰,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遮蔽剂以降低压裂用水对OP-20的吸光度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压裂用水矿化度为19961.5 mg·L^(-1)时,150.0 mg·L^(-1)OP-20的吸光度由蒸馏水中的1.253增加至1.328,OP-20的cmc也由蒸馏水中的118.9 mg·L^(-1)增大至142.7 mg·L^(-1),压裂用水中OP-20的检测回收率为105.5%~110.5%,误差较大。研究结果还表明,HP-β-CD能够有效降低压裂用水对OP-20的干扰,加入HP-β-CD后,可以破坏OP-20在蒸馏水及压裂用水中形成胶束,OP-20在蒸馏水及压裂用水中的吸光度也近乎相同,压裂用水中OP-20的检测回收率改善至100.2%~101.0%,准确度显著提高。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表明,在水溶液中HP-β-CD与OP-20自发形成包结物是HP-β-CD具有抗干扰作用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压裂用水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紫外光谱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酰胺/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热缓释性能分析
11
作者 李倬 周当男 +6 位作者 罗灿选 张智轩 宋伟民 陈泽少 艾丹 张晓平 郑峰洋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9-2545,共7页
以薄荷酰胺为芯材,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共沉淀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出两种包合物,并探究其在常温与高温条件下的缓释性能。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包合物的结构、形貌及物质组成进行表征,使用... 以薄荷酰胺为芯材,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共沉淀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出两种包合物,并探究其在常温与高温条件下的缓释性能。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包合物的结构、形貌及物质组成进行表征,使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的包埋率和不同温度下的缓释性。结果表明,薄荷酰胺/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埋率为12.31%,高于薄荷酰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埋率(9.55%);两种包合物的热解温度均超过300℃,远高于薄荷酰胺的热解温度(217℃),包合物热稳定较好,薄荷酰胺/HP-β-环糊精在25~120℃下释放一定时间后,累计释放量仅为14.94%~40.06%,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薄荷酰胺 包合物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CD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洗脱与光降解 被引量:11
12
作者 钟宁 曾清如 +2 位作者 廖柏寒 刘嫦娥 周细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100,共5页
研究了一种高水溶性的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溶液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土壤中甲基对硫磷的洗脱去除作用以及对甲基对硫磷的光降解作用.结果表明,HPCD 使甲基对硫磷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20g/L 的 HPCD 溶液中,甲基... 研究了一种高水溶性的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溶液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土壤中甲基对硫磷的洗脱去除作用以及对甲基对硫磷的光降解作用.结果表明,HPCD 使甲基对硫磷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20g/L 的 HPCD 溶液中,甲基对硫磷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提高了约 13 倍;HPCD 溶液能有效地对土壤中的甲基对硫磷进行洗脱,10g/L 的 HPCD 溶液洗脱率为 90%以上;HPCD 能促进甲基对硫磷的光降解,6g/L 的 HPCD 使甲基对硫磷的半衰期(T1/2)由原来的 103.90h 减少到 15.16h,而且表现出很高的光敏效应,光敏效率为 90.3%.结合其高增溶能力、高洗脱能力与光催化降解能力,HPCD 能有效地降低弱极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HPCD) 甲基对硫磷 增溶 洗脱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格列吡嗪包结物的制备及其光谱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毅民 李潇 +1 位作者 孙聪善 陈春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1-714,共4页
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格列吡嗪的包结作用,考察了包结物的性质。通过相溶解度法确定了羟丙基-β-环糊精与格列吡嗪二者的包结摩尔比和包结稳定常数,采用中和法制备了羟丙基-β-环糊精/格列吡嗪固体包结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格列吡嗪的包结作用,考察了包结物的性质。通过相溶解度法确定了羟丙基-β-环糊精与格列吡嗪二者的包结摩尔比和包结稳定常数,采用中和法制备了羟丙基-β-环糊精/格列吡嗪固体包结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对羟丙基-β-环糊精/格列吡嗪固体包结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格列吡嗪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相溶解度图为典型的AL型,两者形成了1:1的可溶性包结物,在25℃时包结物平衡常数(K1:1)为359L·mol-1。羟丙基-β-环糊精/格列吡嗪包结物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格列吡嗪包结物是格列吡嗪以无定形状态分散到羟丙基-β-环糊精中。包结物的水溶性实验结果表明包结后格列吡嗪的溶解度增加了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吡嗪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结物 红外光谱 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法拆分奥昔布宁对映体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郭娜 高新星 +1 位作者 徐国防 郭兴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9-261,共3页
采用C18固定相,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奥昔布宁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手性添加剂、有机极性调节剂、缓冲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流动相的pH值和流速及柱温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在最佳分离条件下... 采用C18固定相,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奥昔布宁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手性添加剂、有机极性调节剂、缓冲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流动相的pH值和流速及柱温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在最佳分离条件下,奥昔布宁对映体的分离度为1.54,检测限为1.0ng。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比手性固定相法更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奥昔布宁 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 流动相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毛霉对工业和农田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和生物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丹 巩宗强 +3 位作者 金京华 李晓军 台培东 李培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4-609,共6页
为了探讨微生物修复不同类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应用固定化毛霉对多环芳烃污染工业土壤及农田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提取模拟评价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并分析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的相... 为了探讨微生物修复不同类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应用固定化毛霉对多环芳烃污染工业土壤及农田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提取模拟评价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并分析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的相关关系.焦化厂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率为77.6%,沈抚灌区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率为54.2%,焦化厂土壤和污灌区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差异明显.焦化厂土壤和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量和多环芳烃的环糊精可提取量具有相关性,各环数多环芳烃的环糊精可提取量变化解释了焦化厂和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差异机制,说明可用环糊精提取量预测微生物降解土壤多环芳烃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降解 环糊精 生物有效性 毛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手性拆分橙皮苷对映体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洁宇 章翀玮 +2 位作者 许学书 卢艳花 魏东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2-205,共4页
通过考察电泳缓冲液pH、环糊精种类和浓度、有机溶剂浓度及操作电压和温度对分离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拆分橙皮苷对映体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12mmol/L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200mmol/L的硼酸/甲醇(V:V... 通过考察电泳缓冲液pH、环糊精种类和浓度、有机溶剂浓度及操作电压和温度对分离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拆分橙皮苷对映体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12mmol/L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200mmol/L的硼酸/甲醇(V:V=7:3,pH9.7)为电泳缓冲溶液,23kV的分离电压,在30℃下可使橙皮苷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50。分析方法快速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橙皮苷 羟丙基-Β-环糊精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对植物甾醇侧链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申雁冰 王敏 +1 位作者 王永乐 骆健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0-444,共5页
研究了转化介质对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NRRLB-3683)降解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构建成一种新的超分子介质体系可以提高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摩尔转化率,当植物甾醇质量浓度为5g·L-1,转化1... 研究了转化介质对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NRRLB-3683)降解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构建成一种新的超分子介质体系可以提高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摩尔转化率,当植物甾醇质量浓度为5g·L-1,转化168h时植物甾醇摩尔转化率达到89.9%,较对照试验提高了3.1倍。在含有羟丙基-β-环糊精的转化体系中,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添加量、添加时间和底物质量浓度对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植物甾醇质量浓度为5~10g·L-1,转化0h时添加与植物甾醇摩尔比为2:1的羟丙基-β-环糊精,转化72h,底物摩尔转化率达到85%以上。本研究为环糊精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甾体生物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羟丙基-Β-环糊精 侧链降解 生物转化 超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基乳酸的手性毛细管电泳拆分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德茂 李从发 +1 位作者 刘四新 陈利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3,共3页
考察了环糊精种类、环糊精浓度、缓冲溶液pH、分离电压、温度等因素对3 苯基乳酸手性分离的影响,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技术,以0 03mol/L的羟丙基 β 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0 1mol/L的磷酸缓冲溶液(pH5 5)... 考察了环糊精种类、环糊精浓度、缓冲溶液pH、分离电压、温度等因素对3 苯基乳酸手性分离的影响,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技术,以0 03mol/L的羟丙基 β 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0 1mol/L的磷酸缓冲溶液(pH5 5)为电泳缓冲溶液,26kV的分离电压,在25℃下可使3 苯基乳酸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 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3-苯基乳酸 羟丙基-Β-环糊精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溶解度法研究环糊精对纳他霉素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媛 毛勇 +4 位作者 李皎 汪大敏 薛睿 杨晓东 杨国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1-183,187,共4页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纳他霉素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纳他霉素含量,相溶解度法研究β-环糊精(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纳他霉素的包合作用、增溶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热力...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纳他霉素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纳他霉素含量,相溶解度法研究β-环糊精(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纳他霉素的包合作用、增溶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纳他霉素的溶解度随着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呈AL型;纳他霉素的溶解度与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但随着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呈负向偏离型,相溶解度图呈AN型。纳他霉素与2种环糊精在包合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焓变(ΔH)均为负值,纳他霉素与β-CD在包合过程中的熵变(ΔS)为负值,而与HP-β-CD包合过程中的熵变(ΔS)为正值。结论:纳他霉素与2种环糊精增溶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对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异位增效淋洗修复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茂 孙明明 +4 位作者 王利 王静婷 魏海江 杨兴伦 蒋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8-927,共10页
针对长三角典型区域内某废弃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场地土壤,选择花生油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作为环境友好的淋洗剂,并嵌合超声强化、升温辅助等增效洗脱技术,研究了其对OCPs污染场地土壤的洗脱修复效果。结果发现,在100 ml/L花生油和5... 针对长三角典型区域内某废弃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场地土壤,选择花生油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作为环境友好的淋洗剂,并嵌合超声强化、升温辅助等增效洗脱技术,研究了其对OCPs污染场地土壤的洗脱修复效果。结果发现,在100 ml/L花生油和50 g/L HPCD、50 C水浴和35 kHz超声30 min、连续淋洗5次条件下,土壤中DDTs、氯丹(Chlordanes)、灭蚁灵(Mirex)和总量OCPs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9.6%±2.2%、94.0%±1.3%、91.3%±2.0%和96.0%±2.5%。同时采用Tenax TA树脂连续提取法,监测每次连续淋洗后土壤中各组分OCPs解吸特性,发现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土壤中OCPs的400-h Tenax可提取量逐渐减少,OCPs的快速解吸组分(Fr)和慢速解吸组分(Fsl)比例较原始土壤中的相应比例显著下降(P<0.01),OCPs的快速解吸速率常数(kr)、慢速解吸速率常数(ksl)和超慢速解吸速率常数(kvl)也较原始土壤中相应解吸速率常数显著降低(P<0.01)。综合考虑修复效率和土壤修复后潜在环境风险,3次淋洗可以认为较为合理。本研究为OCPs污染场地土壤的异位增效淋洗技术研发和淋洗终点判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羟丙基β环糊精 花生油 土壤淋洗 Tenax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