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chen planus and hepatitis c virus (HCV)-there is no association:A serological case control study
1
作者 Adarsh Lata Singh Sanjeev Chaudhary +1 位作者 A.D.Salodkar S.R.Joharapurkar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Fifty patients(28 males and 22 females)with lichen planus were tested for anti HCV antibodies.None of them gave positive result in our case control study.There were various studies conduct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 Fifty patients(28 males and 22 females)with lichen planus were tested for anti HCV antibodies.None of them gave positive result in our case control study.There were various studies conduct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at proved or disproved a causative role for HCV in 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感染预警系统的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HCV微消除模式探索及评价
2
作者 徐祎琳 涂嘉欣 +4 位作者 曾凌 章吉威 康怡 刘菁 刘珉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3-1000,共8页
目的探索并评价江西省某综合医院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微消除模式,为省内制定消除HCV公共健康危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并进行HCV筛查的住院患者相关数据,其中2021年为基线数据,2022年为HCV微... 目的探索并评价江西省某综合医院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微消除模式,为省内制定消除HCV公共健康危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并进行HCV筛查的住院患者相关数据,其中2021年为基线数据,2022年为HCV微消除模式运行数据,分析其性别、年龄、送检科室、抗-HCV阳性率、HCV-RNA阳性率等指标,以专科就诊率、治疗率、失访率分析其运行效果,以SWOT-AHP法定量评价模式发展。结果2021—2022年共有397744例住院患者进行抗-HCV筛查,男女性别比为1.34∶1,平均年龄为54岁,送检科室主要以感染科/消化科为主。62份患者标本HCV基因亚型分型主要以1b亚型(43份)为主,其次为6亚型(9份)。模式运行后首次HCV预警率为81.20%,预警后抗-HCV送检率达93.15%,后续弹窗预警抗-HCV送检率为100%。与2021年比较,2022年HCV住院患者治疗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专科就诊率、患者失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式运行重心坐标计算P(X,Y)=(0.0182,0.0069),位于第一象限。结论江西省某综合医院就诊患者HCV微消除模式可行且成效明显,下一步模式优化应重视SO策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微消除 医院感染系统 预警系统 模式探索 h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HCV/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阮军 寇国先 +2 位作者 尹恒 苏瑞 杨成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分析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凉山州布拖县某医院收治的89例HCV/HIV合并感染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 目的分析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凉山州布拖县某医院收治的89例HCV/HIV合并感染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均予以8周的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随访12周。观察并记录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结束12周后的持续病毒性应答率(SVR1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9例HCV/HIV合并感染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多为中青年已婚男性(79例,88.8%),HIV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62例,69.7%)和静脉注射毒品传播(27例,30.3%)。HCV基因型最常见的是基因1b型(33例,37.1%)和基因3b型(25例,28.1%)。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8周治疗,且治疗结束时HCV RNA载量均低于检测值下限(<25 IU/mL)。其中,8例患者未能完成随访,余81例(100%)患者均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有11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格卡瑞韦/哌仑他韦8周方案治疗基因1、3、6型HCV/HIV合并感染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SVR12达100%,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可以作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格卡瑞韦/哌仑他韦 临床研究 病毒学应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无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HC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廖峭 许茹 +7 位作者 王敏 黄珂 熊华平 叶欣 戎霞 罗广平 付涌水 王继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了解最新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08~2011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CV阳性标本605份,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对其进行核酸及病毒载量检测,阳性标本作NS5B基因扩增... 目的:了解最新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08~2011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CV阳性标本605份,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对其进行核酸及病毒载量检测,阳性标本作NS5B基因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后运用DNASTAR、BioEdit和Mega4.0等软件作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采用SPSS16.0软件对病毒载量与基因型(亚型)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337份HCV RNA阳性的标本扩增出NS5B基因320份,HCV 1b、6a、3a、2a、3b、1a、6n比例依次为45.00%、33.44%、8.75%、7.81%、4.38%、0.31%和0.31%。HCV1b与2a、3a、6a、6a与2a、3a之间病毒载量存在显著差异:HCVba病毒载量高于2a、3a和6a,HCV6a病毒载量高于2a和3a。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CV1b和6a为主要亚型且其病毒载量高于其他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病毒(hcv) 基因测序 基因分型 病毒载量 无偿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脏功能进展原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永宏 陈新月 +4 位作者 蒋岩 肖瑶 刘震 龙小山 吴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9-271,共3页
探讨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脏功能进展的原因。回顾性比较HIV/HCV重叠感染患者和单独HCV感染患者两组的肝脏功能、病理情况、感染时间、免疫功能及综合分析HCVRNA定性检测与HCV抗体检测在两组中的异同。HIV/HCV重叠感染患者中肝功异常者... 探讨HI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脏功能进展的原因。回顾性比较HIV/HCV重叠感染患者和单独HCV感染患者两组的肝脏功能、病理情况、感染时间、免疫功能及综合分析HCVRNA定性检测与HCV抗体检测在两组中的异同。HIV/HCV重叠感染患者中肝功异常者占 5 8 5 % ,HCV感染组为 85 5 % ,肝功损伤程度亦较后者轻微 (P<0 0 5 ) ;两组患者在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和纤维化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187,0 95 4 ) ;而重叠感染患者进展到肝功能异常的时间较单独HCV感染者提前 8年 (P <0 0 0 1) ;免疫功能方面 (CD+ 4 T、CD+ 8T)重叠感染者组与单独HCV感染者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P <0 0 0 1) ;HCVRNA(+)同时HCV抗体 (+)的人数与HCVRNA(+)同时HCV抗体 (- )的人数比较在重叠感染组为 5 2∶9例 ,在HCV感染组 4 4∶1例 ,两组间差异显著P =0 0 4 3。HIV/HCV重叠感染可加速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展 ,可能与HIV对机体的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感染 HIV 患者 hcv感染 肝脏功能 hcvRNA hcv抗体 定性检测 加速 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套式PCR检测血浆HCV RNA及与抗HCV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继义 刘雪梅 +3 位作者 郭薇媛 高磊 钟照华 谷鸿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38,共2页
应用微量血清热变性法提取核酸 ,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estPCR)检测血浆HCVRNA ,并与抗HCVELISA检测结果比较 ,对HCVRNA阳性标本进行HGVRNA的筛查。结果在 32例抗HCV阳性和 2 0例抗HCV阴性血浆中 ,HCVRNA分别检出 18例和 2例 ,... 应用微量血清热变性法提取核酸 ,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estPCR)检测血浆HCVRNA ,并与抗HCVELISA检测结果比较 ,对HCVRNA阳性标本进行HGVRNA的筛查。结果在 32例抗HCV阳性和 2 0例抗HCV阴性血浆中 ,HCVRNA分别检出 18例和 2例 ,总符合率为 70 % ,2 0例HCVRNA阳性者中有 2例合并感染HBV ,1例合并感染HG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逆转录套式PcR 血浆 hcvRNA 检测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HCV)荧光PCR(F-PCR)试剂盒的研制及与免疫学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钢 何蕴韶 +1 位作者 周新宇 李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4-468,共5页
目的:用荧光PCR(Fluorescence PCR,F-PCR)方法研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检测试剂盒,通过临床验证,考核其性能,并与免疫学方法比较。方法:F-PCR是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结合所产生的PCR方法。由于采用完全闭管荧... 目的:用荧光PCR(Fluorescence PCR,F-PCR)方法研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检测试剂盒,通过临床验证,考核其性能,并与免疫学方法比较。方法:F-PCR是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结合所产生的PCR方法。由于采用完全闭管荧光检测,避免了PCR后处理导致的假阳性污染;又采用了荧光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结果:设计合成了HLV F-PCR诊断试剂盒。检测了 512份临床血清标本,以美国 Abbott公司的HCV ELISA诊断试剂盒和美国Biotronics公司的HCV荧光RT-PCR诊断试剂盒(B-PCR)为对照。阳性率30.5%,灵敏度97.3%,特异性98.1%。结论:F-PC的灵敏度显著优于ELISA,也高于B-PCR;三者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F-PCR试剂盒可以检测HCV的真实感染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考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PcR 丙型肝炎病毒 诊断试剂盒 hcv 丙型肝炎 诊断 免疫学诊断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与HCV融合DNA疫苗的构建及其体液免疫应答 被引量:8
8
作者 尹文 徐志凯 +2 位作者 薛小平 付莉 吕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构建含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S区基因)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基因(C区基因)的嵌合真核表达载体,观察preS1和preS2基因对HBV表面抗原及HCV核心抗原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用PCR方法,分别扩增HBVS区基因和HCVC区基因。将... 目的构建含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S区基因)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基因(C区基因)的嵌合真核表达载体,观察preS1和preS2基因对HBV表面抗原及HCV核心抗原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用PCR方法,分别扩增HBVS区基因和HCVC区基因。将S区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后,再将C区基因克隆至S区基因的下游。测序正确后,大量提取质粒并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检测抗HBs和抗HCV抗体。结果成功地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后酶切鉴定结果正确,序列分析与文献报道相一致。免疫后检测到抗HBs和抗HCV抗体。preS1与preS2基因对构建的融合DNA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HBs抗体的产生低于只含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reS1基因对抗HCV抗体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而preS2无影响。结论不同长度的HBVS区基因可影响抗HBs和抗HCV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体液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HCV和HBV感染状况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云 赵清霞 +1 位作者 任英杰 丁丽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2-664,共3页
目的了解经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感染HBV和HCV的感染率、肝脏表现及部分免疫学特征。结果128例患者中,单纯合... 目的了解经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感染HBV和HCV的感染率、肝脏表现及部分免疫学特征。结果128例患者中,单纯合并HCV感染者107例(83.6%),其中40例(31.3%)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肝损害,15例(11.7%)合并肝炎症状;单纯合并HBV感染3例(2.3%),均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肝炎症状;HIV、HBV、HCV三重感染7例(5.5%),无1例存在肝功能异常和肝炎症状;11例(8.6%)患者未合并HBV或HCV。结论经血感染HIV的患者与HCV的合并感染率高于与HBV的合并感染率,HIV合并HCV感染与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合并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XR-alpha/SREBP-1c通路参与HCV NS5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代谢紊乱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军 邱泽文 +5 位作者 高文婷 李慧玲 董建一 王福金 王爱国 王靖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1-1235,共5页
肝细胞脂肪变性是丙型肝炎患者的突出病理特征,但丙肝病毒(HCV)诱导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探究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参与诱导脂肪变性的可能分子机制,本研究以HCV NS5A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采集3~16月龄NS5A转基因小鼠... 肝细胞脂肪变性是丙型肝炎患者的突出病理特征,但丙肝病毒(HCV)诱导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探究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参与诱导脂肪变性的可能分子机制,本研究以HCV NS5A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采集3~16月龄NS5A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非转基因小鼠的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脂质主要成分胆固醇酯的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细胞中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基因肝X受体(LXR-alpha)、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alpha(PPAR-alpha)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同窝非转基因对照小鼠相比,3~5月龄NS5A转基因小鼠的肝组织没有发生显著的病理性变化,但6~16月龄的NS5A转基因小鼠的肝脏发生了显著的脂肪变性(47.1%vs 13.0%;P=0.003).与此相一致,胆固醇酯的含量在NS5A转基因小鼠的肝脏中显著升高(P〈0.01).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小鼠相比,14月龄NS5A转基因小鼠肝组织中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LXR-alpha、SREBP-1c、FAS、SC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PPAR-alpha的表达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以上结果提示,NS5A在小鼠肝细胞中可能通过调高LXR-alpha/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脂质重新合成,诱导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5A 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及HCV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征 周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9-540,共2页
目的评价HCV抗原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CV抗原酶联法检测试剂盒对临床送检HCV-RNA及HCV抗体的血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39例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28例(71.8%);116例HCV-RNA阴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1例(0.86%);96... 目的评价HCV抗原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CV抗原酶联法检测试剂盒对临床送检HCV-RNA及HCV抗体的血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39例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28例(71.8%);116例HCV-RNA阴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1例(0.86%);96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47例(48.96%),HCV抗体阴性106例中,HCV抗原均为阴性。结论现有HCV抗原检测试剂盒尚不适合作临床丙型肝炎的筛选,但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进一步验证,部分程度地替代HCV-RN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病毒(HCV)及乙肝病毒(HBV)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涛 范公忍 +5 位作者 陈天宝 陈乃玲 胡大荣 李琳 黄树林 贾克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9-151,154,共4页
目的 :为探索HCV/HBV高效联合基因免疫策略 ,构建具有 2套独立表达单元的HCV/HBV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分别将与HCV核心区基因互补的cDNA和HBV核心区基因克隆于具有 2套独立表达单元的真核表达载体pRSC的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和RSV启动子下... 目的 :为探索HCV/HBV高效联合基因免疫策略 ,构建具有 2套独立表达单元的HCV/HBV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分别将与HCV核心区基因互补的cDNA和HBV核心区基因克隆于具有 2套独立表达单元的真核表达载体pRSC的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和RSV启动子下游 ,称为pRSC HBV/HCV ,转染SP2 / 0细胞 ,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观测蛋白的表达 ,免疫Balb/c小鼠 ,用酶联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结果 :pRSC HBV/HCV转染SP2 / 0细胞可见HBcAg及HCV核蛋白染色阳性荧光细胞 ,SDS Page电泳显示在 14kD及 2 1kD处均可见蛋白条带 ,与HBcAg及HCV核蛋白的的理论预期值一致 ,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在 14kD及 2 1kD处可见特异性的蛋白条带。 5只免疫鼠中全部出现抗 HCV及抗 HBV抗体 ,而对照组全阴性。结论 :pRSC HBV/HCV可分别表达HBcAg及HCV核蛋白 ,免疫Balb/c小鼠后可诱导其体液免疫应答 ,为进一步开展HCV/HBV联合基因免疫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病毒 乙肝病毒 联合基因免疫 双表达载体 hcv/HBV其核表达载体 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及HCV相关肝细胞肝癌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和CD_(34)及Ki-67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胜棉 张慧景 +2 位作者 吴义娟 郭占军 张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比较HBV相关与HCV相关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CD34及Ki-67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HCC患者110例,其中HBV相关HCC 90例(B-HCC组),HCV相关HCC 20例(C-HCC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 目的比较HBV相关与HCV相关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CD34及Ki-67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HCC患者110例,其中HBV相关HCC 90例(B-HCC组),HCV相关HCC 20例(C-HCC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对癌组织标本中8-OHdG、CD34、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分评价染色结果。比较B-HCC组和C-HCC组各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B-HCC组、C-HCC组癌组织中8-OHdG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按阳性细胞百分比>25%分层比较,B-HCC组8-OHdG表达强(++~+++)者占67.8%(61/90),C-HCC组占90.0%(1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CC组8-OHdG的表达与有无门静脉瘤栓、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C-HCC组8-OHdG的表达与各临床指标无关。B-HCC组CD34指数≥120者占8.9%(8/90),C-HCC组占35.0%(7/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CC组Ki-67阳性表达率为95.6%,C-HCC组为100.0%,按表达强度分层比较,两组Ki-67表达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V相关及HCV相关HCC形成中,8-OHdG代表的氧化应激及CD34代表的血管密度参与作用的程度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 丙型 8-羟基脱氧鸟苷酸 cD34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对HIV/HCV共感染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金花 赵艳 +6 位作者 孙焕芹 刘宁 乔桂芳 王子康 徐杰 李昂 张永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HCV对HIV/HCV共感染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8月到北京佑安医院随访的HIV/HCV共感染者29例及HIV单独感染者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HIV感染时间及感染方式、感染的HIV病毒亚型均具有可比性。外周血生化指标检... 目的探讨HCV对HIV/HCV共感染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8月到北京佑安医院随访的HIV/HCV共感染者29例及HIV单独感染者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HIV感染时间及感染方式、感染的HIV病毒亚型均具有可比性。外周血生化指标检测并采用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评估肝脏功能及纤维化程度,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细胞绝对计数。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IV/HCV共感染组ALT、AST及TBil水平分别为(76.16±81.25)U/L、(87.66±71.32)U/L、(14.21±9.56)μmol/L,明显高于HIV单独感染组[(27.74±20.63)U/L、(45.65±16.95)U/L、(10.26±3.2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5及0.046)。与HIV单独感染组相比,HIV/HCV共感染组Stiffness指数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9,P=0.080)。HIV/HCV共感染组HIV病毒载量(拷贝/ml)的对数值为3.66±0.97明显高于HIV单独感染组的3.02±0.90(t=2.251,P=0.030)。HIV/HCV共感染组、HIV单独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374.25±185.48)/μl及(0.33±0.17)、(496.45±230.98)/μl及(0.46±0.27),HIV/HCV共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细胞比例低于HIV单独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43。共感染组艾滋病发病率(27.59%)呈现出较HIV单独感染组(5%)高的趋势(P=0.063)。结论HCV促进HIV/HCV共感染者肝脏损伤,增强HIV复制,加剧机体免疫功能损伤,HCV可能加速HIV/HCV共感染者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核心抗原C33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保仝 杨毓华 +4 位作者 马勇 邵海枫 潘卫 齐名 武建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5-38,共4页
用HCV核心抗原(33肽)与鼠血清白蛋白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2株McAb。此两株McAb除与免疫抗原有较强的抗原-抗体反应外,与HCV核心抗原CP10也有很好的反应;但与HCVNS... 用HCV核心抗原(33肽)与鼠血清白蛋白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2株McAb。此两株McAb除与免疫抗原有较强的抗原-抗体反应外,与HCV核心抗原CP10也有很好的反应;但与HCVNS3、NS5及核心区CP9抗原无反应性。在竞争ELISA中,对抗HCV-IgG阳性血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此两株McAb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肝活检免疫组化研究,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病毒抗原 单克隆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HBV共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雁翔 陈新月 +5 位作者 林尊慧 靳海英 马丽娜 谢放 郭向华 时红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46例HCV/HBV共感染者、56例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及60例单独HBV慢性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其中HCV/HBV共感染者及单独HCV慢性感染...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46例HCV/HBV共感染者、56例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及60例单独HBV慢性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其中HCV/HBV共感染者及单独HCV慢性感染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HCV/HBV共感染者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3.04%与单独HCV慢性感染者取得SVR(48.2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6.207,95%CI:1.655-23.28,χ2=8.562,P=0.003)。单独HBV慢性感染者取得SVR者(45.00%)与HCV/HBV共感染者取得SVR者(13.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5.455,95%CI:1.463-20.332,χ2=7.357,P=0.007)。结论HCV/HBV共感染比单独HCV或单独HBV慢性感染更难治,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BV共感染有疗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共感染 干扰素Α 利巴韦林 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慢性丙肝 慢性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阴宁 梅珊 +5 位作者 张林琦 周曾全 卢维全 何云 张福杰 曹韵贞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 (HIV 1)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 HIV 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 (Westernblot,WB)进行确认...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 (HIV 1)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 HIV 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 (Westernblot,WB)进行确认。采用DNA分支放大 (bDNA)技术检测HIV 1病毒载量 ,采用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 (FACs)作CD4和CD8细胞计数。抗 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HCV基因亚型的测定采用实时 (real time)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结果 :共检测了 2 39例HIV 1感染者 ,抗 HCV阳性率为 5 6 .9%(136 / 2 39) ,其中经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CV的阳性率分别为 :静脉注毒 :42 .7%(5 8/ 136 ) ;经血液 :5 3.7%(73/ 136 ) ;性接触途径 :3.7%(5 / 136 )。静脉注毒者 (云南和新疆 )HCV感染以 1,3,4亚型最多 ,而输血人群 (河南省 )感染的HCV以 1,2亚型为主。结论 :HIV 1感染者中存在HCV混合感染 ,我国HCV基因亚型以 1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HCV重叠感染血清病毒标志物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琳 石理兰 +2 位作者 乔光彦 马力 穆桂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 HBV、HCV重叠感染时 ,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30例 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 ;应用 PCR法检测 HBV DNA及 HCV RNA。结果 :与单纯 HBV或HCV感染患者相比 ,重叠感染患者 HBe... 目的 :探讨 HBV、HCV重叠感染时 ,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30例 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 ;应用 PCR法检测 HBV DNA及 HCV RNA。结果 :与单纯 HBV或HCV感染患者相比 ,重叠感染患者 HBe Ag、HBV DNA、HCV RNA阳性率明显降低 ,抗 - HBe阳性率明显升高 ,HBs Ag、抗 - HBc Ig G及抗 - HCV平均几何滴度也明显降低 ,部分患者 HBs Ag阴转。重叠感染患者 TBil及 AST/AL T比值明显高于单纯感染者 ,尤以抗 - HBe阳性者明显。结论 :HBV、HCV感染同一宿主时存在相互干扰、相互抑制 ,且较单纯感染患者病情重。重叠感染时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重叠感染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血清HCV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青 徐万洲 李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07,126,共3页
目的分析湖北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检验科进行抗HCV检测的非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科住院患者抗HCV的检测结果,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HCV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04 48... 目的分析湖北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检验科进行抗HCV检测的非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科住院患者抗HCV的检测结果,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HCV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04 487例进行抗HCV检验,其中1 619例抗HCV阳性,HCV感染率为1.55%;男性HCV感染率为1.56%,女性HCV感染率为1.5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HC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中抗HCV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应进一步做好HCV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肝炎病毒抗体 丙型 hcv 感染率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肝炎患者HBV与HCV双重感染的血请学调查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林生 张永东 +5 位作者 喻植群 汪由坤 郝连杰 Theilmann L 侯干曾 刘群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0-152,共3页
采用Ortho抗-HCV C100-3试剂检测了61例重症乙型肝炎,66例轻型慢性乙肝和22例多次受血治疗的非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抗HCV C100-3抗体。重症肝炎中,抗-HCV检出率(36.07%)不仅明显高于轻型慢性乙肝组(4.55%),也高于受血治疗组(13.64%);... 采用Ortho抗-HCV C100-3试剂检测了61例重症乙型肝炎,66例轻型慢性乙肝和22例多次受血治疗的非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抗HCV C100-3抗体。重症肝炎中,抗-HCV检出率(36.07%)不仅明显高于轻型慢性乙肝组(4.55%),也高于受血治疗组(13.64%);对比分析重症肝炎HBV/HCV双重感染组与单纯HBV感染组的总胆红素、AST/ALT比值及病死率的结果,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重症肝炎患者由于多次受血治疗及肝脏本身的严重病变,因而对HCV的易感性较高;HBV/HCV双重感染可能加剧了肝脏的损害,加速了肝炎重症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感染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