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器构型对全环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卡 王志凯 +3 位作者 刘逸博 陈盛 罗莲军 蒋尧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96,共8页
为研究旋流器构型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配装双级轴向旋流器和双级径向旋流器的全环燃烧室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地面点火状态下,轴向方案和径向方案点火油气比分别为0.011~0.022和0.015~0.026,轴向方案比径向... 为研究旋流器构型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配装双级轴向旋流器和双级径向旋流器的全环燃烧室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地面点火状态下,轴向方案和径向方案点火油气比分别为0.011~0.022和0.015~0.026,轴向方案比径向方案具有更宽的点火边界。轴向方案贫油熄火油气比为0.009~0.020,径向方案贫油熄火油气比为0.006~0.019,径向方案比轴向方案具有更宽的贫油熄火边界。在地面慢车和空中慢车状态下,轴向方案比径向方案具有更好的出口温度分布品质。轴向旋流器对应的燃烧室压力脉动强度显著强于径向涡流器:油气比为0.011时,轴向方案和径向方案的燃烧室主频分别为525 Hz和555 Hz,相对压力脉动分别为1.9%和0.3%;油气比为0.018时,轴向方案的燃烧室主频为475 Hz,相对压力脉动为1.1%,而径向方案无明显主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环燃烧室 旋流器 点火性能 贫油熄火 压力脉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形段与全环燃烧室熄火性能换算研究
2
作者 杨志民 赵明龙 +2 位作者 林宇震 葛新 刘金林 《航空发动机》 2016年第3期74-77,共4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燃烧室试验件熄火性能之间的关系,开展了扇形段和全环燃烧室的熄火性能试验。通过试验对比了二者熄火规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以Lefebvre熄火模型为基础,结合雾化数据,拟合得到扇形段与全环燃... 为研究不同类型燃烧室试验件熄火性能之间的关系,开展了扇形段和全环燃烧室的熄火性能试验。通过试验对比了二者熄火规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以Lefebvre熄火模型为基础,结合雾化数据,拟合得到扇形段与全环燃烧室的贫油熄火经验关系式,并推算出二者熄火性能的定量换算公式。结果表明:扇形段与全环燃烧室的熄火边界变化规律类似,但在相同的工作状态条件下,全环燃烧室的贫油熄火油气比小于扇形段的相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油熄火性能 全环燃烧室 扇形段燃烧室 旋流杯 索太尔平均直径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分析法在高温升全环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冰 王明瑞 +1 位作者 李亚娟 马征 《航空发动机》 2017年第5期79-84,共6页
为了给某型高温升全环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改进优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燃气分析法和热电偶法2种测量方法测量出口温度场。燃气分析法通过2支5点非混合式取样器随旋转机构旋转1 80°,采集燃烧室出口600点样气,测量CO_2和CO_2种组分... 为了给某型高温升全环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改进优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燃气分析法和热电偶法2种测量方法测量出口温度场。燃气分析法通过2支5点非混合式取样器随旋转机构旋转1 80°,采集燃烧室出口600点样气,测量CO_2和CO_2种组分的体积分数进而计算燃气温度。在油气比0.03状态下,燃气分析法与热电偶法测量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基本一致,在油气比0.037状态下,燃气分析法测到的热点温度达到2285 K,经误差分析得出CO_2和燃料热值的测量偏差对燃气分析法的温度测量影响较大,采用的燃气分析法测温系统总误差在1%以内。研究结果表明:燃气分析法是1种具有较高测试精度、可靠的高温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全环燃烧室 出口温度分布 燃气分析 取样器 燃气温度 误差分析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