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滞回荷载下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剪跨比分析
1
作者 张圣建 梁桓玮 +3 位作者 许春荣 陈泰旭 林昱 赵灿晖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7,共9页
为研究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的破坏模式与受力特征,首先,进行了不同剪跨比下的索塔结构滞回试验,测试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与钢壳应变发展;其次,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了多剪跨比下索塔结构承载能力与破坏模式;最后,... 为研究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的破坏模式与受力特征,首先,进行了不同剪跨比下的索塔结构滞回试验,测试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与钢壳应变发展;其次,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了多剪跨比下索塔结构承载能力与破坏模式;最后,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组合索塔截面中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穿孔钢筋直径对结构承载能力与延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剪跨比为2和4的试件均呈现弯曲破坏模式,破坏特征为混凝土压溃,两者的峰值弯矩与延性一致;组合索塔截面具有较强的抗剪承载力,在剪跨比为1时仍呈现弯曲破坏特征;结构达到峰值承载力的时刻取决于钢壳屈服,截面含钢率的提升显著增大结构峰值承能力的同时也使结构的延性有所下降;混凝土强度与穿孔钢筋直径的提升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但分别对结构的延性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结构 滞回试验 承载能力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DLA的卫星承重结构螺栓连接非线性滞回建模
2
作者 顾乃建 刘坤 +1 位作者 武文华 郭杏林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4-750,共7页
准确构建螺栓连接处的非线性滞回曲线模型对卫星承重结构的减振和安全性能评估至关重要。传统计算模型的时域分析方法需要大量时间成本,典型的数据驱动模型难以构建高精度的滞回模型。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新的残差改进的深度学习算... 准确构建螺栓连接处的非线性滞回曲线模型对卫星承重结构的减振和安全性能评估至关重要。传统计算模型的时域分析方法需要大量时间成本,典型的数据驱动模型难以构建高精度的滞回模型。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新的残差改进的深度学习算法RIDLA(Residual Improvement Deep Learning Algorithm),用于构建螺栓连接处位移与力的滞回曲线模型。该算法充分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拟合时间序列非线性关系的能力,通过实测响应与计算残差之间的交互迭代,构建了多级别的残差改进深度学习模型,从而实现了对螺栓连接处滞回模型的准确建模。使用某卫星承重结构的子部件循环加载实验数据验证了RIDLA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RIDLA实现了对螺栓连接处的位移和力滞回曲线高度精确的预测。此外,RIDLA方法有可能应用于预测其他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重结构 螺栓连接 滞回模型 残差改进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模型的压电双晶片执行器非线性建模及验证
3
作者 彭洪涛 凌杰 +1 位作者 李成刚 朱玉川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针对压电双晶片执行器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根据Hammerstein结构原理,将执行器系统线性动态模块与非线性静态模块串联,提出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的压电双晶片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模型的准确性。... 针对压电双晶片执行器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根据Hammerstein结构原理,将执行器系统线性动态模块与非线性静态模块串联,提出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的压电双晶片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静/动态对比结果显示,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及试验测试迟滞非线性分别为18.1%,17.9%,19.3%,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测试的阶跃响应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5.2%和4.1%,表明建模方法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迟滞非线性 Hammerstein结构 物理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和隔震支座加固既有房屋的抗震性能对比
4
作者 汪会 王伟强 陈道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83-1288,1296,共7页
文章以某6层框架结构为例,选取与场地条件相匹配的地震波作为激励,在ETABS结构分析软件中建立原结构、布置黏滞阻尼器、布置隔震支座、混合布置黏滞阻尼器与隔震支座4个有限元模型。首先通过试算确定黏滞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的型号、数量... 文章以某6层框架结构为例,选取与场地条件相匹配的地震波作为激励,在ETABS结构分析软件中建立原结构、布置黏滞阻尼器、布置隔震支座、混合布置黏滞阻尼器与隔震支座4个有限元模型。首先通过试算确定黏滞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的型号、数量与布置,使2种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水平位移相近。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4个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最大加速度等地震响应,比较2种构件的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框架结构中基础隔震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优于黏滞阻尼器,而两者混合布置使用能进一步提高加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隔震支座 时程分析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 李毅博 谢可可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49,共9页
目的提出一种以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方法,研究该节点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节点的受力过程,研究后浇混凝土强度、节点区长度、工字钢翼缘厚度等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 目的提出一种以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方法,研究该节点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节点的受力过程,研究后浇混凝土强度、节点区长度、工字钢翼缘厚度等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与现浇结构相比,新型节点承载能力更高,其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相较于现浇试件的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分别提升2.08倍和2.64倍;提高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节点区的长度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小;提高工字钢翼缘厚度、工字钢屈服强度,节点的承载能力提高较明显。结论采用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结构满足承载力要求,且工字钢翼缘厚度、工字钢屈服强度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有限元模拟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挡板结构对指尖密封泄漏特性及温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庭军 王娟 刘美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143,共8页
为研究不同后挡板结构指尖密封的泄漏流动及温度分布,将指尖密封片区域处理为多孔介质模型,建立标准型、压力平衡型、通腔型以及翼型4种不同后挡板结构的指尖密封计算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求解,探究不同压差与转速下不同后挡... 为研究不同后挡板结构指尖密封的泄漏流动及温度分布,将指尖密封片区域处理为多孔介质模型,建立标准型、压力平衡型、通腔型以及翼型4种不同后挡板结构的指尖密封计算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求解,探究不同压差与转速下不同后挡板结构的指尖密封的滞后效应、泄漏特性以及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标准型与压力平衡型指尖密封滞后效应相似,通腔型与翼型指尖密封滞后效应低于标准型与压力平衡型;压差对通腔型指尖密封的泄漏量影响最大,对标准型的泄漏量影响最小;转速对标准型指尖密封的影响最大,对翼型的影响最小;在同一压差与转速下,标准型指尖密封的最高温度最高,翼型指尖密封的最高温度最低,表明摩擦热对翼型指尖密封的影响最小。研究表明,翼型后挡板结构与通腔型降低滞后效应相似,但其泄漏量低于通腔型,且翼型后挡板结构在同一压差与转速下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对指尖密封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挡板结构 多孔介质 滞后效应 泄漏特性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荷载下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强 姚明昕 +2 位作者 钱忠霞 徐爱民 肖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2,共12页
为揭示不同温度荷载下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的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潍烟高铁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整体温度荷载、温度梯度荷载及温度循环荷载... 为揭示不同温度荷载下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的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潍烟高铁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整体温度荷载、温度梯度荷载及温度循环荷载作用对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应力应变云图的影响,研究荷载作用对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应力沿纵横向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荷载对高韧性混凝土全断面防水封闭结构有明显的影响;在整体温度荷载作用下,底座板中部对应位置处为温度主影响区域,轨道结构伸缩缝位置为温度敏感区;轨道结构变形为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底座板边缘位置对结构层具有侧向剪切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控制,减少层间接触损伤的产生;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在温度循环荷载作用下存在应变滞后现象,根据形成的滞回圈大小可知,路肩位置和底座板边缘对应位置处结构层易产生疲劳破坏;温度循环荷载下结构层受力和温度梯度随深度和时间时刻变化,温度梯度在结构层0.02 m深度范围内较大,此位置为受力的不利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 无砟轨道 有限元分析 温度荷载 滞回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端削弱对模块化栓焊混合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樊明驰 袁维振 +4 位作者 辛柯萱 黄运昌 王修军 李兆龙 吴成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3,共11页
为了揭示不同梁端截面削弱构造对模块化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14个具有梁端截面削弱构造的新型梁柱节点模型,通过试验和参数分析验证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翼缘和腹板分别单独削弱时,能够... 为了揭示不同梁端截面削弱构造对模块化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14个具有梁端截面削弱构造的新型梁柱节点模型,通过试验和参数分析验证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翼缘和腹板分别单独削弱时,能够减小核心模块和柱端钢骨的应力,增大翼缘连接板处的应力集中。“梁端翼缘+腹板”同时削弱时,能够在梁端削弱截面位置处形成塑性铰,显著减小核心区模块的应力集中和翼缘连接板处的损伤,减小节点的整体变形并提高其耗能能力。研究结论为新型模块化栓焊混合连接节点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 钢混组合节点 梁端削弱构造 滞回性能 有限元分析 低周往复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热解褐煤焦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形态分析 被引量:67
9
作者 刘辉 吴少华 +4 位作者 姜秀民 王国忠 曹庆喜 邱朋华 秦裕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10,共4页
利用热力工况与实际煤粉锅炉相似的管式沉降炉,在快速热解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粒度及不同热解时间的元宝山褐煤煤焦试样,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ASAP2020自动吸附仪测定各煤焦试样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对吸附等温线形态的分析表明,不同... 利用热力工况与实际煤粉锅炉相似的管式沉降炉,在快速热解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粒度及不同热解时间的元宝山褐煤煤焦试样,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ASAP2020自动吸附仪测定各煤焦试样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对吸附等温线形态的分析表明,不同粒度及不同热解时间的煤焦,其吸附等温线都是典型的Ⅱ型吸附等温线,说明其具有较连续的完整的孔系统,孔径范围是从小至分子级孔(孔径约0.86nm),大至无上限孔(相对而言).由吸附回线分析,各煤焦试样的孔隙可能是由大量一端封闭的盲孔(一端封闭的圆形孔、一端封闭的平行板状孔、一端封闭的楔形孔或一端封闭的锥形孔)以及部分的裂缝形孔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热解 褐煤焦 吸附等温线 吸附回线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刚度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赵鸿铁 张海彦 +2 位作者 薛建阳 隋龑 吴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0-454,共5页
通过对典型燕尾榫榫卯连接的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榫卯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试验得出榫卯连接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并拟合出了弯矩-转角的关系方程和榫卯接节点恢复力模型,由实验结果给出了木结构榫卯连接刚... 通过对典型燕尾榫榫卯连接的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榫卯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试验得出榫卯连接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并拟合出了弯矩-转角的关系方程和榫卯接节点恢复力模型,由实验结果给出了木结构榫卯连接刚度的非线性变化.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燕尾榫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赵鸿铁 董春盈 +2 位作者 薛建阳 隋龑 张海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8,共4页
通过透榫节点柱架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出了透榫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节点回复力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透榫节点的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木结构 透榫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栋民 张力冉 +1 位作者 张伟利 郝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5-759,共5页
在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絮凝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模型.应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掺不同类型超塑化剂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参数,探讨了不同类型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掺加不同类型的超塑... 在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絮凝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模型.应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掺不同类型超塑化剂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参数,探讨了不同类型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掺加不同类型的超塑化剂后,新拌水泥浆体的回滞圈面积大小不一,这是由于不同类型超塑化剂可以分散不同水泥颗粒结合力形成的不同级次新拌水泥浆体絮凝结构的缘故;超塑化剂的分散能力越强,新拌水泥浆体中絮凝结构越小、分散越均匀,新拌水泥浆体流动性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絮凝结构 回滞圈 超塑化剂 流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掺杂PZN-PZT陶瓷的结构与压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峰 张昌松 +2 位作者 王卫民 张慧君 田长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11,共6页
用二次合成法制备了掺杂WO3的PZN-PZT压电陶瓷,研究了WO3对PZN-PZT陶瓷晶胞结构与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钨掺杂促进PZN-PZT陶瓷的烧结致密化,于1100℃下形成晶界清晰,结构致密的陶瓷。钨掺杂引起晶格畸变,随着钨含量的增加,晶格常数a... 用二次合成法制备了掺杂WO3的PZN-PZT压电陶瓷,研究了WO3对PZN-PZT陶瓷晶胞结构与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钨掺杂促进PZN-PZT陶瓷的烧结致密化,于1100℃下形成晶界清晰,结构致密的陶瓷。钨掺杂引起晶格畸变,随着钨含量的增加,晶格常数a和c减小,四方度降低;对压电性能的研究表明随着钨含量的增加,PZN-PZT陶瓷的矫顽场Ec、自发极化强度Ps、机电耦合系数Kp和压电常数d33减小,介电常数ε和机械品质因数Qm增大,绝缘电阻率ρ先增加后减小;PZN-PZT陶瓷在WO3掺杂量为1.0%(质量分数)时具有最佳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晶格常数 压电性能 电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温州结构性软黏土的应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52
14
作者 郭林 蔡袁强 +1 位作者 王军 谷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9-2254,共6页
针对软黏土存在的结构性特征,在不同围压下对天然温州软黏土进行了不排水静剪和大数目(50000次)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结构性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结构性软黏土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特性。研究表明:围压较低时,土体的结... 针对软黏土存在的结构性特征,在不同围压下对天然温州软黏土进行了不排水静剪和大数目(50000次)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结构性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结构性软黏土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特性。研究表明:围压较低时,土体的结构性在固结过程中没有或很少被破坏,软黏土表现为较高的归一化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归一化强度逐渐降低;当围压高于土体屈服压力时,土体结构性在固结过程中被完全破坏,此时土体的归一化强度达到稳定值,与重塑土强度相同。这种特性使得软黏土在循环加载试验中,即使在相同动应力比(qd/p0=0.45)下,不同围压下的应变行为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种区别表现在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回弹特性和累积塑性应变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结构性 应力-应变滞回曲线 回弹特性 累积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压力分布测量鞋垫的研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金曼 丁辛 +2 位作者 甘以明 杨旭东 周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4-117,共4页
研制了基于PVDF压电薄膜的智能压力测试鞋垫,以记录人体运动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状况。针对柔性传感器普遍存在的频率响应问题,采用多层感芯结构以提高薄膜传感器信号响应,并在压电薄膜和柔性鞋垫间嵌入硬质膜片以改善柔性传感器的弹... 研制了基于PVDF压电薄膜的智能压力测试鞋垫,以记录人体运动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状况。针对柔性传感器普遍存在的频率响应问题,采用多层感芯结构以提高薄膜传感器信号响应,并在压电薄膜和柔性鞋垫间嵌入硬质膜片以改善柔性传感器的弹性滞后性。智能压力鞋垫具备良好的可穿戴性,且在高频运动条件下具备良好的测试性能。测试实例表明,智能压力鞋垫性能可靠,可揭示不同运动状态下足底压力的分布状况,为人体步态分析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压电薄膜 传感器 感芯结构 弹性滞后 足底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网格框架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向东 马克俭 +2 位作者 刘建军 袁波 魏艳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3-190,共8页
本文针对大跨度公共建筑提出一种新型钢结构承重外墙,按实际工程中的一榀墙架进行1∶1仿真建模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墙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模式,并对构件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试验... 本文针对大跨度公共建筑提出一种新型钢结构承重外墙,按实际工程中的一榀墙架进行1∶1仿真建模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墙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模式,并对构件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试验中梁端及柱端截面处的应变值、整榀框架墙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与有限元分析的数值吻合的均较好。试验表明此种新型钢结构承重外墙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以及变形恢复能力,抗震性能良好,破坏形式表现为墙架顶部T形梁出现面外屈曲而引起的局部破坏。有限元分析中分别改变墙顶T型梁和层间H型梁的截面考虑了两者刚度的变化对墙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墙顶T型梁截面刚度的提高对改善墙架的抗震性能效果明显,层间H型梁的刚度提高对改善墙架抗震性能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式 滞回曲线 往复荷载 盒式结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迟滞渐开线型指尖密封的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苏华 陈国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20-1122,共3页
以渐开线型指尖密封为例 ,建立了以低迟滞率为目标的优化模型 ;并基于ANSYS软件平台 ,进行了指尖密封结构参数优化分析 ,获得了某工况条件下具有低迟滞率的指尖密封结构参数。
关键词 指尖密封 迟滞性 结构优化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131
18
作者 贾洪平 孙丹 贺益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34-138,共5页
为解决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的电流、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系统低速运行时难以精确控制以及因转矩脉动引起的高频噪声等问题,文中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引入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用转矩和磁... 为解决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的电流、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系统低速运行时难以精确控制以及因转矩脉动引起的高频噪声等问题,文中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引入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用转矩和磁链2个滑模控制器来替代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中的2个滞环调节器,其输出实现空间电压矢量调制,保证了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控制策略能极大地减小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的电流、磁链和转矩脉动,有效地抑制高频噪声,实现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同时仍保持直接转矩控制固有的转矩快速响应的特征和对系统参数摄动、外干扰、测量误差以及测量噪声具有鲁棒性强的优点,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变结构 滞环调节器 连续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98
19
作者 贾洪平 贺益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引入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来解决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的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低速时系统难以准确控制以及因转矩脉动引起的高频噪声等问题。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 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引入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来解决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的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低速时系统难以准确控制以及因转矩脉动引起的高频噪声等问题。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这种新型控制策略能极大地减小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中因两滞环调节器造成的静态转矩脉动,同时又保持了直接转矩控制固有的转矩快速响应特征和对系统参数摄动、外干扰、测量误差以及测量噪声具有的极强鲁棒性优点,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静态运行性能,是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一种新颖的改进控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滑模变结构 滞环调节器 连续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熔体结构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坚增运 朱满 介万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7期20-26,41,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在熔体结构研究方面的现状与进展,介绍了通过控制合金熔体的预结晶状态来改善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相关技术及成果。可以得出:温度和压力可使金属熔体发生液/液结构转变,金属熔体结构随温度的变化存在滞后性,利用熔体结构随温... 综述了国内外在熔体结构研究方面的现状与进展,介绍了通过控制合金熔体的预结晶状态来改善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相关技术及成果。可以得出:温度和压力可使金属熔体发生液/液结构转变,金属熔体结构随温度的变化存在滞后性,利用熔体结构随温度变化的滞后性可控制合金的凝固过程、明显细化合金的凝固组织、大大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结构 液/液结构转变 滞后性 过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