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iceNet现场总线与对称分量法在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佟为明 李中伟 孙凡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427-2428,2431,共3页
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与对称分量法,研制了集保护、报警、测量、控制与DeviceNet通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电动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深入研究了DeviceNet的通信机理,提出了该装置DeviceNet通信的实现方法,构建了针对该装置的对象模型和... 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与对称分量法,研制了集保护、报警、测量、控制与DeviceNet通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电动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深入研究了DeviceNet的通信机理,提出了该装置DeviceNet通信的实现方法,构建了针对该装置的对象模型和设备描述。针对对称分量法实际应用中两种系统接地方式均采用同一滤序计算公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分别适用于大电流、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滤序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iceNET现场总线 对称分量法 电动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回路泵测控装置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杨京松 刘力涛 +3 位作者 臧华兵 彭卓 冯红旗 王栋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5,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专用测控装置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内回路泵的快速检测。并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测控系统。硬件上,以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构建基本电路框架,关键器件采用高可靠元器件,并依据国军标进行了I级降额设... 本文设计了专用测控装置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内回路泵的快速检测。并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测控系统。硬件上,以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构建基本电路框架,关键器件采用高可靠元器件,并依据国军标进行了I级降额设计,操作显示面板合理布局,组装工艺成熟可靠。软件设计上,提出了一种标尺窗口的计数测量方法。在限定的工作时间内,实现了内回路泵的开关控制、信号调理、转速的精确测量和计算、数据的实时送显等功能。测控装置经校准和标定,测量精度优于1%FS,界面显示直观、操作便捷,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内回路泵空载条件下的定时检测要求,并在载人航天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多个总装测试现场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内回路泵 测控 装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bus UDP协议与FPGA的多设备测控系统
3
作者 黄战华 胡朝政 +1 位作者 王康年 龙子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0,84,共6页
为了满足多设备测控系统日益增长的数据吞吐率和系统高集成度、高灵活性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Modbus UDP协议与FPGA的系统。系统包含上位机、下位机2个子系统,通过Modbus UDP协议通讯。下位机子系统以FPGA为核心,总线架构和模块化的程... 为了满足多设备测控系统日益增长的数据吞吐率和系统高集成度、高灵活性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Modbus UDP协议与FPGA的系统。系统包含上位机、下位机2个子系统,通过Modbus UDP协议通讯。下位机子系统以FPGA为核心,总线架构和模块化的程序设计保证系统升级灵活性和通讯可靠性;上位机子系统软件基于PC平台,集成自动化测控功能,对采集数据进行建模展示和数据管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通信稳定可靠。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维护便利、易升级且通信速率高的特点,为多设备测控系统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Modbus UDP协议 测控系统 多设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大学强光磁试验装置水冷系统研制及其水温高精度控制实现
4
作者 陈帆 邓天白 +6 位作者 徐忠祥 陶骏 丁石川 潘天红 刘东洋 吴俊峰 陈思跃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介绍了安徽大学正在建设的强光磁试验装置的整体布局,详细分析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对水冷系统的设计要求及难点,根据需求完成了整个装置的水冷系统设计研制,装置的水冷系统一共包含了两路独立的水冷机组系统,设计温度分别为(42±0.1)℃... 介绍了安徽大学正在建设的强光磁试验装置的整体布局,详细分析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对水冷系统的设计要求及难点,根据需求完成了整个装置的水冷系统设计研制,装置的水冷系统一共包含了两路独立的水冷机组系统,设计温度分别为(42±0.1)℃与(25±0.5)℃,并且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装置水冷控制系统基于EPICS框架开发,温度调节及控制功能通过PLC程序实现,PID参数配置通过PID调节器实现。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主要是在EPICS环境下实现对设备参数的设定和状态数据的回读,并将历史数据存入Archiver Appliances数据库中。试运行期间水冷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达到了(42±0.03)℃和(25±0.08)℃,符合设计要求,运行期间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很好地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磁试验装置 水冷系统 控制系统 EPICS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电子元器件与装置多余物检测发展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鹏飞 翟国富 +2 位作者 孙志刚 王国涛 赵相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52-3179,3217,共29页
密封电子元器件与装置作为航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精密性、高可靠性以及高复杂性的典型特点,而多余物问题是严重影响其高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多余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与深入。该文以认识多余物... 密封电子元器件与装置作为航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精密性、高可靠性以及高复杂性的典型特点,而多余物问题是严重影响其高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多余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与深入。该文以认识多余物、控制多余物产生以及检测多余物为主线,围绕多余物的防控方法、检测方法、检测标准进行综合论述。着重分析了检测方法中的颗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方法,分别从小型元器件多余物检测、中大型装置多余物检测两个角度,针对现有研究进展逐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国内多余物检测研究的现状,针对多余物检测的难点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并提出了期望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电子元器件与装置 多余物检测 颗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方法 标准 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航空用测控装置可靠性预计
6
作者 张龙 刘耀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193,217,共7页
文章研究了某面向航空应用的高可靠性测控装置的可靠性预计问题。根据测控装置设计原理图建立了可靠性框图,基于GJB/Z299C手册和应力分析法得到了元器件可靠性数据,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的系统可靠性预计数学模型,预计了测控装置... 文章研究了某面向航空应用的高可靠性测控装置的可靠性预计问题。根据测控装置设计原理图建立了可靠性框图,基于GJB/Z299C手册和应力分析法得到了元器件可靠性数据,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的系统可靠性预计数学模型,预计了测控装置的可靠性指标,并通过分析查找可靠性薄弱环节,改进了设计方案,提高了可靠性,最终达到设计要求。文章研究表明,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于混连复杂电子系统的可靠性预计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预计 测控装置 应力分析法 蒙特卡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后悬挂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雅拉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5-249,共5页
传统拖拉机在进行农田作业时主要依靠手动控制耕作深度等技术参数,导致耕作误差较大。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种三点式双作用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基于双PID控制算法对关键电路部件与控制方案进行设计与选型,并基于MatLab分析拖拉机后悬... 传统拖拉机在进行农田作业时主要依靠手动控制耕作深度等技术参数,导致耕作误差较大。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种三点式双作用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基于双PID控制算法对关键电路部件与控制方案进行设计与选型,并基于MatLab分析拖拉机后悬挂电液控制技术的工作特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拖拉机后悬挂电液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田间农业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后悬挂系统 液压装置 电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挖掘机液能回收再利用节能装置测控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金凤 周连佺 +2 位作者 蒋红旗 杨成 徐添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重力势能和回转制动动能均以节流和溢流的形式转化为了油液的热能,严重影响整机能效,亟需提高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三腔蓄能器的挖掘机液能回收再利用的节能装置方案,可以回收挖掘机动... 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重力势能和回转制动动能均以节流和溢流的形式转化为了油液的热能,严重影响整机能效,亟需提高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三腔蓄能器的挖掘机液能回收再利用的节能装置方案,可以回收挖掘机动臂势能和回转制动动能,用于驱动动臂举升。首先,介绍了节能装置的工作原理。其次,设计并开发了节能装置的测控系统,采用CoDeSys编写了下位机控制器程序,直接控制节能装置的动作实现能量回收和再利用;运用C#语言开发了上位机程序进行节能装置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的模拟调试和数据监控,并实现了节能装置的远程无线通讯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控系统实现了对插装阀开闭和比例节流阀开度的快速、精准控制;达到了对节能装置远程控制和数据实时采集的目标;节能装置的动臂势能回收效率为84.9%,动臂节能效率为52.8%,回转制动工况下的动能回收效率为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装置 测控系统 能量回收再利用 三腔蓄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农机行走装置电控负载敏感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山旭 杨蕾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71,共11页
针对目前液压油压力反馈式负载敏感系统响应速度慢、精度低,以及山地农机作业时的适应性问题,设计了一套电控负载敏感山地农机行走装置液压系统。在分析所设计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采用AMESim搭建其仿真模型,研究其在启动、匀速、停止、... 针对目前液压油压力反馈式负载敏感系统响应速度慢、精度低,以及山地农机作业时的适应性问题,设计了一套电控负载敏感山地农机行走装置液压系统。在分析所设计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采用AMESim搭建其仿真模型,研究其在启动、匀速、停止、爬坡、转向等作业工况以及流量饱和工况下的工作特性。通过仿真可知,所设计的电控负载敏感山地农机行走装置系统能按照各种工况要求实现指定动作,且系统中液压马达转速仅与对应的多路阀阀口开度有关,与所受外负载无关,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性强。当系统出现流量饱和工况时,泵输出的流量会根据液压马达对应多路阀阀口开度等比例分配流量,使各个机构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所设计的电控负载敏感系统能够满足山地农机行走装置各种工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农机行走装置 电控负载敏感 流量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8nm MOSFET集成RNVM的1T1R纳米阵列器件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顺 陈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25,共8页
针对下一代新型纳米电子器件应用可靠性,设计制备了基于28 nm CMOS工艺MOSFET有源集成RNVM的存算一体化1T1R纳米阵列器件,测试评价了其在开关比(107-8)、操作电压(±1 V)、存储窗口等方面的综合电学性能,并设计实施了专门的可靠性... 针对下一代新型纳米电子器件应用可靠性,设计制备了基于28 nm CMOS工艺MOSFET有源集成RNVM的存算一体化1T1R纳米阵列器件,测试评价了其在开关比(107-8)、操作电压(±1 V)、存储窗口等方面的综合电学性能,并设计实施了专门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1T1R纳米阵列器件存在MOSFET Ion、Ileak应力退化-44.90%、751.64%以及RRAM循环耐受过程反向硬击穿等不单独出现于分立器件的特有失效现象。分析微观器件物理,得出1T1R纳米阵列器件因其独特结构特征和操作模式下复杂微观交互机制引发高源漏电压和弱栅控条件下特有可靠性原理的结论。提出了专门测试调控方案以提高1T1R纳米阵列器件可靠性。为解决28 nm及以下节点CMOS逻辑器件集成纳米RNVM技术引发的特有可靠性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纳米电子器件 1T1R存算一体化 MOSFET RNVM 28nm制程 可靠性测试 器件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厂智能化励磁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郗发刚 何信林 +2 位作者 梁炯 张会军 倪继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165,175,共5页
为了解决水电厂内的励磁系统智能化、集成化程度不高与功能单一的问题,介绍了发电机励磁系统智能化的设计与实现,开发了智能化分布式测控装置,由智能化功率控制柜、智能化灭磁采集装置及包括荧光光纤测量计与霍尔传感器在内的高精度传... 为了解决水电厂内的励磁系统智能化、集成化程度不高与功能单一的问题,介绍了发电机励磁系统智能化的设计与实现,开发了智能化分布式测控装置,由智能化功率控制柜、智能化灭磁采集装置及包括荧光光纤测量计与霍尔传感器在内的高精度传感器组成,通过分布式测控装置采集励磁系统的灭磁电流等多项关键参数,辅以智能化励磁调节器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励磁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通过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分析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达到励磁系统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等目的,进而实现对励磁系统的集成化管理;此外,通过分析数据,还可达到预警建议及综合分析等全面化功能。所提出的励磁系统具有智能化、集成化及功能全面化等优势,可大大增加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励磁系统 分布式测控装置 励磁调节器柜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受端省级电网宽频谐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晖 郭瀚临 +2 位作者 张文嘉 祁万春 谢珍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9-165,207,共8页
电力系统宽频谐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受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器动态特性、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及元件参数影响较大,在次同步频段、超同步频段和高频段均有分布。江苏电网作为典型的受端省级电网,“十四五”期间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 电力系统宽频谐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受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器动态特性、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及元件参数影响较大,在次同步频段、超同步频段和高频段均有分布。江苏电网作为典型的受端省级电网,“十四五”期间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提升至68000 MW,占比达到34.8%;省外来电总量预计达到45440 MW,约占2025年最大负荷的30%。综上,高度电力电子化将成为未来江苏电网的主要形态,宽频谐振问题将成为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制约因素。首先,提出了阻抗分析法,与特征值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进行比较,阐述了阻抗分析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次,在IEEE 39节点的典型系统中论证了阻抗分析法在大电网对宽频谐振进行分析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阻抗分析法在江苏电网的应用,总结得出“十四五”江苏电网宽频谐振稳定特性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 受端省级电网 阻抗分析法 s域节点导纳矩阵 宽频谐振稳定性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燃油油位测量控制技术改进研究
13
作者 黄华辉 何廉 +3 位作者 杜昕鲲 刘兆强 朱贤德 陈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43-349,共7页
针对航空燃油油位测量控制系统加油操作复杂和加油精度相对较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集成加油控制功能的航空燃油油位测量控制技术。通过典型故障模式分析,从改进油位测量装置表面材料、结构和信号采集电路3个方面提高可靠性。其中改进油... 针对航空燃油油位测量控制系统加油操作复杂和加油精度相对较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集成加油控制功能的航空燃油油位测量控制技术。通过典型故障模式分析,从改进油位测量装置表面材料、结构和信号采集电路3个方面提高可靠性。其中改进油位测量装置表面材料是根据使用工况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产生额外因素(粘连力)导致的故障;改进结构是优化油位测量装置内部接触形式,降低因结构引起的磁浮子阻力导致的故障;改进采集电路是提高电路对油位测量装置输出电阻的容错率,降低因油位测量装置固有特性变差导致的故障。经试验证明,改进措施能有效避免自动加油控制功能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测量系统 自动加油控制 油位测量装置 故障模式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中过程层和间隔层功能一体化IED的设计 被引量:41
14
作者 刘益青 高厚磊 +2 位作者 魏欣 李乃永 向岷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8-62,共5页
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需要增加过程层设备并改造间隔层设备,施工复杂,对中低电压等级间隔经济性欠佳。提出了采用过程层和间隔层功能一体化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分散安装配置方案,并设计了功能一体化的新型IED,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功... 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需要增加过程层设备并改造间隔层设备,施工复杂,对中低电压等级间隔经济性欠佳。提出了采用过程层和间隔层功能一体化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分散安装配置方案,并设计了功能一体化的新型IED,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功能和测控、保护功能在一台物理设备中实现。介绍了该IED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软硬件结构,主要由PowerPC主处理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据处理模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综合处理模块和断路器智能控制模块组成。讨论了采样值数据流设计、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信息的快速处理方法、测控保护功能设计等问题。最后建立了符合IEC 61850标准的一体化IED的信息模型。功能一体化的新型IED软硬件设计合理,性能满足要求,有较好的经济性,可以有效地简化中低电压等级间隔的智能化改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智能电子设备 过程层 间隔层 合并单元 测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73
15
作者 汤广福 贺之渊 +2 位作者 滕乐天 易荣 何维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9-44,89,共7页
介绍了以电压源换流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和脉宽调制技术为核心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详细阐述了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回顾了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现状,以及在我... 介绍了以电压源换流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和脉宽调制技术为核心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详细阐述了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回顾了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现状,以及在我国的研究动态和应用于风电场并网的首个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设情况。相关研究表明,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输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 电压源换 流器 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电子设备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吴维宁 张文亮 吴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0-22,共3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静电感应、高压放电、雷电冲击、电源谐波和强电磁辐射环境中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 ,提出在电源设计中使用瞬变电压抑制器 (TVS)抑制尖峰、浪涌干扰 ,使用滤波器抑制高频共模干扰和应用铁氧体材料增强电源抗干扰性能 ;... 针对电力系统中静电感应、高压放电、雷电冲击、电源谐波和强电磁辐射环境中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 ,提出在电源设计中使用瞬变电压抑制器 (TVS)抑制尖峰、浪涌干扰 ,使用滤波器抑制高频共模干扰和应用铁氧体材料增强电源抗干扰性能 ;对电子线路板的抗干扰设计提出了一些原则 ;并对电子设备的屏蔽方式和信号传输线路的抗干扰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电子装置各环节采取综合抗干扰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满足在恶劣电磁环境下可靠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子设备 抗干扰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通信网络在汽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2
17
作者 葛林 周文华 徐航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4,共4页
由于汽车电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汽车内部通信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整车运行参数共享已成为现代汽车网络的特点。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网络具有速度高、抗噪性强及通用性好等优点。实际应用证明CAN接口的软硬件设计能够满足汽车... 由于汽车电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汽车内部通信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整车运行参数共享已成为现代汽车网络的特点。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网络具有速度高、抗噪性强及通用性好等优点。实际应用证明CAN接口的软硬件设计能够满足汽车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子控制装置 通信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变电站综合测控装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国方 徐石明 +6 位作者 周斌 于海波 沈健 张何 梅德冬 丁杰 王善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77-79,共3页
结合特高压电网、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研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测控技术,并对测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在变电站信息采集源头进行信息的整合和标准化,使其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结合IEC 61850标准中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机制和其他... 结合特高压电网、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研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测控技术,并对测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在变电站信息采集源头进行信息的整合和标准化,使其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结合IEC 61850标准中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机制和其他一些新技术,实现过程层网络化信息传输,推动变电站的数字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特高压 IEC 61850 测控装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 被引量:31
19
作者 江道灼 申屠刚 +2 位作者 李海翔 吴志力 杨贵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6,共6页
电力系统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智能电网被认为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开放的信息系统和共享的信息模式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分析了电网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框架,强调了基础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的... 电力系统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智能电网被认为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开放的信息系统和共享的信息模式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分析了电网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框架,强调了基础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性;基于变电站的特殊地位,以其为例设计了基础信息平台框架,该平台能够实现信息协议标准化、格式规范化、时标同步化、管理一体化,并可通过级联扩展成全网信息系统而基本结构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信息系统 标准化 变电站 基础信息平台 测控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量自适应光学电流传感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国庆 李岩松 +3 位作者 于文斌 郭志忠 杨以涵 高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根据光学电流传感器的开环机理,只有从外部为光学电流传感器引入新的独立量才能消除环境温度等外因的影响以实现高精度测量。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独立量自适应光学传感理论,即通过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独立输出量进行自适应运算获得与干扰... 根据光学电流传感器的开环机理,只有从外部为光学电流传感器引入新的独立量才能消除环境温度等外因的影响以实现高精度测量。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独立量自适应光学传感理论,即通过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独立输出量进行自适应运算获得与干扰无关的测量结果。应用该理论设计了光路独立量自适应光学电流传感器和光电独立量自适应光学电流传感器。并以标准检测系统为测试平台对光电独立量自适应光学电流传感器的测量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该传感器已达到了0.2级的测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电流传感器 自适应光学 光电 测量性能 测试平台 运算 检测系统 光路 开环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