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水影响下锚索应力腐蚀行为与机理
1
作者 李永亮 杨仁树 +6 位作者 戴祥淋 路绍杰 刘智勇 郭亮 袁江震 程永新 都海龙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24-3440,共17页
锚索是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的主要支护材料。锚索在服役过程中不仅承受高应力荷载,而且受井下苛刻腐蚀环境的影响,应力与腐蚀耦合作用下导致的锚索应力腐蚀开裂失效问题凸显,已严重威胁煤矿锚索服役安全,其中矿井水是诱发锚索腐蚀的关键因... 锚索是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的主要支护材料。锚索在服役过程中不仅承受高应力荷载,而且受井下苛刻腐蚀环境的影响,应力与腐蚀耦合作用下导致的锚索应力腐蚀开裂失效问题凸显,已严重威胁煤矿锚索服役安全,其中矿井水是诱发锚索腐蚀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矿井水对锚索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电化学极化技术、室内浸泡加速腐蚀试验和微观形貌扫描等方法,分析矿井水中不同的pH、SO42-和Cl-浓度影响下锚索的电化学行为与腐蚀演化特征,揭示锚索应力腐蚀开裂机理,阐明锚索应力腐蚀断裂模式。结果表明:矿井水pH为2~10时,随着pH增加,锚索腐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大,不同的pH改变锚索的腐蚀反应类型,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导致应力腐蚀裂纹形核。矿井水中SO_(4)^(2-)和Cl-对锚索腐蚀的影响规律类似,均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腐蚀速率逐渐增大,更容易诱发应力腐蚀裂纹萌生;不同的离子浓度范围,应力腐蚀速率增加幅度具有差异性。阳极溶解和氢致开裂是锚索应力腐蚀开裂的2种主要机理,锚索应力腐蚀裂纹萌生经历点蚀、点蚀生长和裂纹形核3个阶段;锚索应力腐蚀断口为台阶式破坏,具有典型的3区,即裂纹萌生区、扩展区和终断区。最后,从“材料、环境和应力”3个维度,提出了防止锚索应力腐蚀开裂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 矿井水 电化学 应力腐蚀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叠合梁面板开裂因素及裂缝控制
2
作者 于英霞 郭洁 +1 位作者 王艳明 李文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M0005,M0006,共12页
钢混叠合梁跨径大,负弯矩区附近面板易出现裂缝,明确开裂影响因素并确定有效的裂缝控制措施,对大跨径钢混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混凝土开裂机理和80 m跨钢混梁精细化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施工荷载下裂缝开展情况。结合原位试验... 钢混叠合梁跨径大,负弯矩区附近面板易出现裂缝,明确开裂影响因素并确定有效的裂缝控制措施,对大跨径钢混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混凝土开裂机理和80 m跨钢混梁精细化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施工荷载下裂缝开展情况。结合原位试验确定裂缝控制效果较好的施工方法并应用。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钢筋应力对裂缝开展的影响呈线性减小,且0.5%~1.5%的钢纤维掺量能够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配筋率适当增大可抑制裂缝开展,当超过2.0%时效果不再显著。在负温差及汽车超载60%时,裂缝宽度增加49%。采用提拉叠合技术+优化施工顺序后,面板压应力储备增加6.32 MPa,且受拉区域收敛。次边跨的监测值证明了在该控制措施的作用下桥面板能够更好地抵抗裂缝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钢混梁 负弯矩区 裂缝宽度 原位试验 裂缝控制 提拉叠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温室樱桃裂果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3
作者 赵智明 王翰霖 +2 位作者 张晶晶 曹行行 于晓伟 《北方果树》 2025年第3期35-38,共4页
凭借着独特的气候资源与区位优势,银川市设施樱桃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特色化探索开辟了新路径。然而,在温室樱桃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与难题,特别是在日常管理中,针对果实裂果防控关... 凭借着独特的气候资源与区位优势,银川市设施樱桃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特色化探索开辟了新路径。然而,在温室樱桃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与难题,特别是在日常管理中,针对果实裂果防控关键技术的应用仍存在短板,导致裂果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设施樱桃的外观美感、口感品质及市场售价,制约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状,作者通过调研与分析,针对裂果的发生原因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果农提供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有效降低裂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樱桃 裂果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裂缝地层恶性漏失堵漏剂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臧传贞 刘颖彪 +4 位作者 叶成 戎克生 鲁铁梅 刘凡 都伟超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4-808,共5页
大裂缝及断层恶性漏失有效治理难,严重影响钻井提质增效。“凝胶+水泥”堵漏是解决大裂缝恶性漏失的常用方法,其中凝胶材料是关键,但常规凝胶可泵性和成胶强度难以平衡且抗温性差。对此,研制了一种耐温160℃以上、交联时间1~7 h可控的... 大裂缝及断层恶性漏失有效治理难,严重影响钻井提质增效。“凝胶+水泥”堵漏是解决大裂缝恶性漏失的常用方法,其中凝胶材料是关键,但常规凝胶可泵性和成胶强度难以平衡且抗温性差。对此,研制了一种耐温160℃以上、交联时间1~7 h可控的高强度井下交联堵漏聚合物CLD体系,由0.2%~1.0%凝胶主剂(DMCs-AM-AMPS共聚物),0.4%~1.2%酚醛交联剂,1.0%~3.0%增韧材料(丝瓜瓤+超细碳酸钙)和0.02%稳定剂硫脲组成。体系配制后黏度仅有42 mPa·s、易泵送,抗水基钻井液污染性能较好;交联后凝胶黏弹性强度可达H级,缝板承压实验表明,1~3 mm楔形缝板承压可达6.5 MPa。准噶尔盆地某口预探直井在三开钻遇大裂缝,发生失返漏失,多次桥堵和水泥堵漏均失败,采用“CLD体系+水泥”堵漏工艺,一次堵漏成功,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交联聚合物 可控交联 大裂缝漏失 凝胶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LN和Inconel625+10%WC复合增材制造过程中的裂纹控制及组织性能研究
5
作者 金俊希 温雪龙 +3 位作者 王志国 赵宇辉 贺晨 赵吉宾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202,共11页
目的采用激光增材工艺对304LN和Inconel625+10%(质量分数)WC进行整体同步打印,制备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研究裂纹产生原因并测试零件的性能。方法通过优化打印策略以减少乃至避免裂纹产生,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 目的采用激光增材工艺对304LN和Inconel625+10%(质量分数)WC进行整体同步打印,制备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研究裂纹产生原因并测试零件的性能。方法通过优化打印策略以减少乃至避免裂纹产生,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等手段,分析各打印策略对应试件界面处的显微组织、元素过渡等情况,探究裂纹形成机理。采用维氏硬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双金属材料零件的硬度及弯曲强度。结果有宏观和微观2种原因可能导致裂纹的产生:宏观上,304LN和Inconel625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熔覆后冷却收缩速度存在差异,当2种材料在同一熔覆层的混合交融程度较高时,这种收缩速度的差异会使熔覆层拉伸并产生较大热应力,从而导致裂纹产生;微观上,Nb、Mo等固溶体强化元素的偏析导致碳化物等次生相在晶界处聚集形成低熔点共晶相,降低了晶界的结合强度,削弱了固溶体强化效应,使力学性能减弱,裂纹敏感性提高,这些低熔点共晶相在后续层的加热中液化成液膜,然后被残余应力拉开。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的弯曲强度为1300 MPa左右,304LN区域硬度约为180HV,Inconel625/WC区域硬度约为350HV。结论通过优化打印策略,采用从下至上依次熔覆材料的方式,可以降低熔化的Inconel625+10%WC材料对304LN熔覆区域的稀释作用,实现无裂纹双金属材料的制备。制备的整体梯度结构硬度转变区短,硬度过渡快,并且在弯曲过程中,在界面位置未发现裂纹,且整体性能优于单一304LN结构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304LN/Inconel625 双金属材料 策略优化 裂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收缩开裂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杨朝帅 王育江 +1 位作者 杨睿 牛富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0-256,262,共8页
针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所引起的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通过某依托工程二衬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温升、内外温差和各个方向的应变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耦合机制模型,基于... 针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所引起的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通过某依托工程二衬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温升、内外温差和各个方向的应变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耦合机制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详细评估了不同混凝土材料性能参数包括绝热温升、自收缩、入模温度以及环境参数对收缩开裂风险的量化影响,并基于开裂风险安全阈值提出裂缝控制技术指标。结果表明:二次衬砌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小,其混凝土材料收缩和温降收缩受到仰拱约束是导致早期环向裂缝的主要原因;二次衬砌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随着混凝土绝热温升、自收缩以及浇筑温度的增大而增加。最后,为了有效控制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建议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值≤45℃、自收缩≤150μ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二次衬砌 混凝土收缩开裂 裂缝控制 混凝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公1水电站堆石坝面板混凝土防裂技术研究
7
作者 许浩 田雨浩 +1 位作者 郑建月 陈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9,共6页
老挝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南公1水电站是中国-老挝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开发的重点项目。为解决南公1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工期短、疫情期间人员短缺、需在高温季节施工以及溢洪道开挖料作为筑坝料时质量难以控制等难题,通过材... 老挝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南公1水电站是中国-老挝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开发的重点项目。为解决南公1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工期短、疫情期间人员短缺、需在高温季节施工以及溢洪道开挖料作为筑坝料时质量难以控制等难题,通过材料优选、配合比实验、优化施工工艺等举措优化了面板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面板防裂技术,确保了混凝土面板的质量和大坝运行期的安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筑坝料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挤压边墙结构控制、混凝土面板及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有效解决了高温季节面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难题,确保了南公1水电站混凝土面板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标准及同类型面板;进行了混凝土干缩、水泥水化热对比试验等相关试验,结合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混凝土力学等相关试验成果,筛选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增强面板混凝土适应变形的能力以降低面板的裂缝发生。经检测,南公1水电站堆石坝面板与挤压边墙结合紧密,混凝土面板上未发现一条裂缝,质量优良,为大坝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混凝土面板 混凝土配合比 防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湿与变湿养护条件下MgO膨胀剂对水泥砂浆膨胀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奎生 崔勇 +5 位作者 于晓 栾海涛 宋奇达 陈佳俊 马子翔 房奎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82,共7页
水泥基材料的裂纹控制和性能优化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追求的关键目标。传统的补偿收缩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仍存在成本高、应用受限等问题。近年来,MgO膨胀剂因其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MgO在不同湿度条件... 水泥基材料的裂纹控制和性能优化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追求的关键目标。传统的补偿收缩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仍存在成本高、应用受限等问题。近年来,MgO膨胀剂因其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MgO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性能及其补偿机理的研究尚不充分。鉴于此,本工作专注于研究掺有MgO的水泥基材料在不同恒湿和变湿养护制度下的性能表现,通过测试和分析限制膨胀率、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形态和分布,以及MgO的水化程度,深入探讨了MgO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湿度敏感性。结果表明:含8%(质量分数)M型MgO的水泥砂浆的限制膨胀率随着养护湿度的升高而增加,样品膨胀和收缩的临界湿度为80%(相对湿度)。无论是在高湿度-慢循环还是在低湿度-快循环的变湿养护制度下,含8%M型MgO的水泥砂浆可以稳定存在。MgO在水泥净浆中的反应程度随着养护湿度升高而增加,在20%~45%。产物Mg(OH)_(2)主要围绕MgO颗粒生成,呈凝胶态,随着湿度升高到100%,少量产物Mg(OH)_(2)从凝胶状转化为棒状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裂纹控制 MGO膨胀剂 湿度敏感性 变湿养护 补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下穿致大跨箱形通道裂损施工对策研究
9
作者 郭晓航 龚伦 +2 位作者 李涛 刘智 余柠模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50,共9页
为解决因铁路隧道下穿施工造成大跨箱形通道裂损与显著变形的工程难点,依托重庆东环铁路江北机场隧道下穿施工引起航宾大道通道裂损与明显变形实际工程,采用三维数值仿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预测后续施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对风险较... 为解决因铁路隧道下穿施工造成大跨箱形通道裂损与显著变形的工程难点,依托重庆东环铁路江北机场隧道下穿施工引起航宾大道通道裂损与明显变形实际工程,采用三维数值仿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预测后续施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对风险较大的C、D轴列柱提出钢管墩+千斤顶灵活控制柱顶竖向变形的临时加固措施,以及纵向隔一拆一、柱下独基改条基的永久加固方案,并考察施工过程中箱形通道的变形、应力及差异沉降。研究表明:(1)隧道下穿动态施工过程中数值仿真结果略大于实际监测数据,且两者曲线变化规律保持一致,说明数值仿真计算结果偏安全,拟合效果较好。(2)箱形通道框架在临时钢管墩支撑下,下穿施工过程框架变形与应力略有增大,但趋于稳定;同时,钢管墩支撑应力逐渐增大,从初始应力11.6 MPa到隧道下穿施工完成后增加到48.7 MPa,说明临时钢管墩能有效分担框架荷载。(3)从箱形通道结构变形、结构应力及差异沉降等参数的分析,考察了拆除临时支撑、结构修缮等施工中箱形通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后沉降变形为4.9 mm,邻柱沉降差为2.1 mm,拉应力值为1.69 MPa,压应力值为4.37 MPa,均满足安全要求,结构得到了较好的修复。(4)在采取提出的加固措施后,完成了隧道下穿任务并让既有箱形通道恢复运营,验证施工对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下穿施工 箱形通道 裂损修复 变形控制 施工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薄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系统研发和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爱军 邵经纬 +2 位作者 朱中原 张南南 强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0,共5页
水工大体积薄壁类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具有发热快、温升高、温差大等特性,且施工期温度时空梯度大,故混凝土温度监测频次高、温度控制难度大。为此,基于物联网设备与技术,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大体积薄壁类混凝土的自动温度测控系统,并改进了... 水工大体积薄壁类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具有发热快、温升高、温差大等特性,且施工期温度时空梯度大,故混凝土温度监测频次高、温度控制难度大。为此,基于物联网设备与技术,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大体积薄壁类混凝土的自动温度测控系统,并改进了冷却水流量控制算法。该系统可根据指定频次自动监测混凝土温度,每小时自动调节混凝土冷却水流量和水温,增加了无线流量测量系统、电量监控功能、报告生成等功能,能避免因混凝土温控措施调整不及时而造成的开裂风险,提高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系统在陶家路泵站施工期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水工大体积薄壁混凝土施工期的温度自动控制,提升了预报预警的及时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且方便、准确、高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大体积薄壁混凝土 温控防裂 自动测控 系统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变电站小型化改造土建施工的困难与路径
11
作者 高歌 王徳敏 +1 位作者 高汉雄 柯亨通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5期14-17,72,共5页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变电站小型化改造成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然而,土建施工中存在的土方沉降、混凝土裂缝以及渗漏等关键问题,对工程质量和变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影响。文章以北京某220 kV变电站为例,结合理...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变电站小型化改造成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然而,土建施工中存在的土方沉降、混凝土裂缝以及渗漏等关键问题,对工程质量和变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影响。文章以北京某220 kV变电站为例,结合理论建模与案例分析,探讨了土建施工中的核心问题。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了分层回填工艺,实验结果显示,0.3 m分层厚度下的沉降量相比0.5 m降低了5.7%。通过引入土工格栅加筋技术、采用自修复混凝土以及实施标准化养护流程,有效降低了沉降与裂缝的风险。同时,针对渗漏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水薄弱节点强化措施。此外,从人员管控、技术审核、材料把关及进度管理等方面提出系统化管理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与管理指导,推动电力行业土建施工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小型化改造 土建施工 土方沉降 混凝土裂缝 渗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过程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12
作者 房韡 周建华 +5 位作者 郭锦标 许友好 孙振光 邱建章 赵毅 张立博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6,共7页
催化裂化是炼油产业重油加工的关键工艺,随着炼油工艺和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催化裂化过程控制技术的进步成为智能化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催化裂化过程控制由常规控制、先进控制、在线优化控制等控制技术阶梯式实施。良好的常规控制不仅... 催化裂化是炼油产业重油加工的关键工艺,随着炼油工艺和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催化裂化过程控制技术的进步成为智能化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催化裂化过程控制由常规控制、先进控制、在线优化控制等控制技术阶梯式实施。良好的常规控制不仅能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的自控率,也是先进控制技术的基础,而成功的先进控制又是在线优化控制技术的前提;精准的催化裂化模型能极大地改进在线优化控制的性能,而工艺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是企业实现整体智能化控制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气动仪表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 实时优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D_(1)型机车牵引电机小齿轮轴裂损故障分析与质量卡控对策探讨
13
作者 徐桐 符正晴 郑丛钰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6-72,共7页
运用机车牵引电机小齿轮轴存在裂损质量故障问题,严重威胁机车运用安全。针对HXD_(1)型牵引电机小齿轮轴裂损故障问题,通过从结构受力、宏观及微观分析、线路及载荷的影响,对裂损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强化轴报分析及优化探伤管理2个... 运用机车牵引电机小齿轮轴存在裂损质量故障问题,严重威胁机车运用安全。针对HXD_(1)型牵引电机小齿轮轴裂损故障问题,通过从结构受力、宏观及微观分析、线路及载荷的影响,对裂损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强化轴报分析及优化探伤管理2个方面针对性的重要质量卡控对策,保证牵引电机小齿轮轴运用质量,通过现场运用实施效果明显,对及时发现牵引电机小齿轮轴裂损、防止蔓延势头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电机 小齿轮轴 裂损 质量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
14
作者 樊玉智 魏剑峰 占诗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6,共8页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70+112+406+1 488+406+112+70) 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跨海桥梁,桥塔、承台、锚碇等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内部冷却水系统设计、表面保温保湿及防裂措施实现施工过程大...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70+112+406+1 488+406+112+70) 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跨海桥梁,桥塔、承台、锚碇等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内部冷却水系统设计、表面保温保湿及防裂措施实现施工过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并设计研发了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实现整个温度控制过程“监测-分析-自适应控制”三位一体。对桥塔试验段进行温控防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布置冷却水管后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可降低10℃,有效降低了温度峰值,控制降温速率;掺加抗裂剂与增设防裂网片可有效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册子岛侧锚碇基础施工中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布置冷却水管、分层分块多次浇筑等温控措施,并应用智能温控系统进行浇筑过程控制,保证了温度峰值、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均满足规范要求,有效抑制了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控制 防裂 智能温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控制的蠕滑型顺层岩质滑坡变形破坏机制与失稳模式
15
作者 郭双枫 府金宇 +1 位作者 张鹏 李宁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3,共12页
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是由软弱夹层和岩体共同控制的,而软弱夹层物理力学性质差,极易诱发顺层滑坡灾害。含控制断层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机制与破坏模式一直都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现场调查,以黄河上游某大型... 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是由软弱夹层和岩体共同控制的,而软弱夹层物理力学性质差,极易诱发顺层滑坡灾害。含控制断层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机制与破坏模式一直都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现场调查,以黄河上游某大型水电工程坝址区右岸顺层岩质边坡为例,利用有限单元直接求解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建立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结构面的摩擦滑动、张开和闭合,研究受F 27断层控制的边坡发生蠕滑-拉裂变形破坏的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不同工况下变形体的稳定性态。结果表明:由顺层节理以及断层F 27所构成的潜在滑动面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天然及暴雨状态下边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地震及极端状态下,顺层节理和断层F 27相继延伸、扩展、贯通,形成蠕滑底边界,后缘发生拉裂变形破坏,导致坡体沿中-缓倾控制性结构面发生蠕滑-拉裂失稳破坏;边坡失稳后严重危害工程安全,需进行重点工程处理,并采取边坡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控制性断层 蠕滑-拉裂 失稳机制 变形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复采破碎顶板注浆改性试验研究
16
作者 池小楼 韦忠华 +2 位作者 杨科 王春梅 王同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0,共14页
以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复采破碎顶板注浆改性为研究对象,结合潘四东矿3、1合并煤层分层开采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5种粒径级配注浆固结体试样模型,开展了基于CT原位扫描加载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粒径级配对固结体强度特征、裂隙演化、声发... 以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复采破碎顶板注浆改性为研究对象,结合潘四东矿3、1合并煤层分层开采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5种粒径级配注浆固结体试样模型,开展了基于CT原位扫描加载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粒径级配对固结体强度特征、裂隙演化、声发射信号与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粒径级配增大,固结体内部孔隙、裂隙等缺陷受岩块与浆液基体间错位运动影响,形成了大规模剪切带,导致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逐渐减小,6~8、8~10 mm粒径级配固结体受大粒径岩块影响,早期应力波动明显,破坏形式呈现出由贯穿张拉破坏、张拉-剪切复合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2)随粒径级配增大,水化产物(AFt与C–H–S)未形成交错网状致密结构充填岩块间孔隙,导致固结体整体强度降低;加载过程中岩块端部产生应力集中,剪切带增大,声发射活动提前且更加频繁,高值振铃计数增多,累计振铃计数增速升高。(3) CT扫描显示加载过程中固结体破坏主裂隙主要发生在岩块与浆液基体胶结面,极少出现穿岩扩展;随粒径级配增大,固结体内部较多小裂隙扩展贯通成大开度裂隙,裂隙数目减少,其中0~2、4~6、8~10 mm粒径级配固结体破坏后裂隙体积V≤0.01 mm^(3)的裂隙数目占比分别下降9.5%、1.6%、4.0%,V>10 mm^(3)的裂隙数目占比分别提升0.1%、3.5%、4.9%;裂隙灰度值增加,裂隙体积占比增加,形成了更加复杂的裂隙网络。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破碎顶板钻孔注浆施工与铺网方案,为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复采顶板稳定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注浆固结体 力学特性 CT扫描重构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控制断裂爆破的多孔模型试验研究
17
作者 唐明酉 祝云峰 +3 位作者 吴松 王远宏 黄俊红 李新平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5,共9页
近年来时序控制断裂爆破技术在部分矿山工程和水利设施的建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探究时序控制断裂爆破技术对岩体中裂纹扩展机理的影响,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材料分别浇筑了3孔,5孔和9孔的试验模型,用雷管代替炸药进行岩体... 近年来时序控制断裂爆破技术在部分矿山工程和水利设施的建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探究时序控制断裂爆破技术对岩体中裂纹扩展机理的影响,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材料分别浇筑了3孔,5孔和9孔的试验模型,用雷管代替炸药进行岩体模型多孔爆破试验,测试爆生裂纹扩展路径和成缝效果。使用LS-DYNA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岩体模型爆破过程进行模拟,选用RHT本构模型表征岩石动态破坏行为,并采用流固耦合算法模拟爆炸应力波与岩体的相互作用,同时以炮孔之间的间距和各个炮孔的起爆时间为控制变量,通过改变这些变量来建造不同的数值模型,并使用后处理软件提取数值模拟结果。最后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岩体中爆生裂纹扩展规律。结果表明:时序控制断裂爆破技术在促进岩体中裂纹沿预定方向扩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先后爆孔起爆时序与先后爆孔之间的间距均会影响裂纹成型效果,且炮孔数量越多越明显;合理设计起爆时序与孔间距可显著提升炸药能量利用率,降低围岩损伤,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精准爆破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控制断裂爆破 多孔模型 数值模拟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全断面浇筑水化热控制方案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18
作者 裴超 刘艳萍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9-1482,I0020-I0033,共28页
为提高沉管隧道全断面浇筑沉管管节的施工质量,依托广州市某沉管隧道工程,运用正交设计原理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冷水管入口水温、水管流速、通水时间、保温措施以及入模温度等水化热控制因素对沉管管节全断面整体浇筑过程中温控指... 为提高沉管隧道全断面浇筑沉管管节的施工质量,依托广州市某沉管隧道工程,运用正交设计原理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冷水管入口水温、水管流速、通水时间、保温措施以及入模温度等水化热控制因素对沉管管节全断面整体浇筑过程中温控指标(最高温度T_(max)、最大内表温差ΔT_(ie_max))、开裂风险指标(防裂安全系数K_(min))的影响规律以及联合作用效果,并提出适宜经济的全断面浇筑温控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降低入模温度和延长通水时间可显著降低T_(max)和ΔT_(ie_max),减少保温措施能有效降低T_(max),但会显著升高ΔT_(ie_max),而入口水温和流速没有明显控制作用。2)提高冷水管入口水温、降低入模温度和延长通水时间可降低开裂风险,水管流速、保温措施指标敏感性较低。3)廊道上方顶板(温度与温差峰值)、冷水管入口周围(高热梯度开裂风险)和中隔墙与底板连接部(几何突变开裂风险)是管节全断面浇筑水化热控制的关键区域,应重点监测。4)现场选用入口水温15℃、流速2.0 m^(3)/h、通水时间2 d、入模温度25℃方案,以钢模板条件进行保温。该方案下实测管节T_(max)=64.57℃,ΔT_(ie_max)=24.16℃,均小于规范限制,有效控制了沉管管节的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全断面浇筑 正交试验 温控方案优化 水化热 开裂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明 徐思睿 +1 位作者 王育江 王晓琼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2,164,共4页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是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其明挖段主体结构混凝土最大厚度达2.2 m,面临着较大的开裂与渗漏风险。在水化与膨胀历程双重调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高吸水树脂(SAP)的湿度历程调控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室内...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是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其明挖段主体结构混凝土最大厚度达2.2 m,面临着较大的开裂与渗漏风险。在水化与膨胀历程双重调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高吸水树脂(SAP)的湿度历程调控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SAP可显著提高自生体积膨胀变形并优化变形历程,且基本不影响胶凝材料水化放热历程;工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湿度、水化、膨胀历程多重调控作用下,混凝土温升值降低了4.5℃,温升阶段单位膨胀变形增大206.7%,温降阶段单位收缩变形减小27.5%,为解决裂缝控制难度较大结构的收缩开裂难题提供了材料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湿度 水化 补偿收缩 裂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高抗裂混凝土在盾构隧道工作井侧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 李敏 +1 位作者 王晓琼 王育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175,180,共6页
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的盾构隧道工作井侧墙位于由维护结构、环框梁、底板及模板组成的密封空间内,其受到的约束作用强,施工难度大,容易因混凝土收缩开裂及浇筑不密实导致渗漏。依托在建的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 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的盾构隧道工作井侧墙位于由维护结构、环框梁、底板及模板组成的密封空间内,其受到的约束作用强,施工难度大,容易因混凝土收缩开裂及浇筑不密实导致渗漏。依托在建的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系列模型试验,比较了采用不同混凝土材料及施工工艺时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模型试验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自密实高抗裂混凝土,结合布料工艺、浇筑速率、分层浇筑静置时间的控制,并辅以必要的振捣,可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进一步结合抗裂温控措施,可消除混凝土收缩裂缝,避免工作井侧墙出现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裂缝控制 盾构隧道 工作井侧墙 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