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CRAB症状与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小旭 张有智 +1 位作者 马育硕 王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3-498,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CRAB症状的常见临床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之间的联系。方法:比色法检测44名骨髓瘤患者及12名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上清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CRAB症状的常见临床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之间的联系。方法:比色法检测44名骨髓瘤患者及12名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上清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析两组抗氧化酶的活性差异以及骨髓瘤组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与血钙、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破坏区域数量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骨髓瘤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更低(P<0.05)。当血钙、ALP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Hb低于85 g/L及存在多个骨破坏区域时,抗氧化酶CAT、SOD和GPX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当Scr高于正常水平时,GPX活性明显降低(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T、SOD、GPX与血钙(r=-0.538,r=-0.456,r=-0.431)、Scr(r=-0.342,r=-0.384,r=-0.463)和ALP(r=-0.551,r=-0.572,r=-0.482)均呈负性相关。结论:抗氧化酶CAT、SOD和GPX的活性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下降,并且与CRAB症状的常见临床指标(血钙、Scr、ALP)呈负性相关,或许可以通过提高骨髓瘤患者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治疗CRAB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rab症状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b脉冲星巨脉冲辐射等待时间分布的非稳态泊松模拟
2
作者 王辉 温志刚 +10 位作者 王娜 王洪光 陈建玲 袁建平 袁少南 李健 吕成冰 王金鹏 闫文明 托乎提努尔 崔思然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26m射电望远镜,在中心频率1556MHz,对Crab脉冲星(PSR B0531+21)进行了长达12.6h的连续观测,观测带宽为512MHz,时间分辨率为32μs,研究了巨脉冲辐射的等待时间分布特征.观测共探测到2097个信噪比大于1... 利用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26m射电望远镜,在中心频率1556MHz,对Crab脉冲星(PSR B0531+21)进行了长达12.6h的连续观测,观测带宽为512MHz,时间分辨率为32μs,研究了巨脉冲辐射的等待时间分布特征.观测共探测到2097个信噪比大于10的巨脉冲,对应的流量密度大于100Jy.巨脉冲的爆发率表现为高度的间歇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爆发率,在相对长的宁静期内巨脉冲的爆发率较低,尤其是中间脉冲相位内的巨脉冲爆发.相邻两个巨脉冲的等待时间分布表现为幂律分布特征,可以用一个非稳态的泊松过程进行模拟,这表明巨脉冲的爆发是一种独立的随机事件.此外,主脉冲和中间脉冲相位上的巨脉冲具有不同的等待时间分布特征,这意味着脉冲星不同磁极的巨脉冲辐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这些观测结果对于理解脉冲星的射电辐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个别:crab 脉冲星:巨脉冲 方法:观测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b脉冲星X射线计时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廷高 童明雷 +1 位作者 赵成仕 高玉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4,共7页
对我国公开发布的空间试验卫星X射线探测器观测Crab脉冲星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描述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观测数据与卫星轨道数据建立积分脉冲轮廓与标准脉冲轮廓的方法,给出了在频域测量脉冲星脉冲到达时刻(toa)的原理方法与算法.利用... 对我国公开发布的空间试验卫星X射线探测器观测Crab脉冲星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描述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观测数据与卫星轨道数据建立积分脉冲轮廓与标准脉冲轮廓的方法,给出了在频域测量脉冲星脉冲到达时刻(toa)的原理方法与算法.利用每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Crab脉冲星脉冲toa,通过与Crab脉冲星星历预报脉冲toa的比较,分析得到卫星载荷X射线探测器观测Crab脉冲星,在消除掉系统误差后,50 min积分时间的观测精度约14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脉冲星 crab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心皮发育CRABS CLAW基因的克隆与荠菜遗传转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燕 张学文 蒋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CRABS CLAW(CRC)是控制拟南芥心皮发育的主要基因之一,属MADS box基因家族中的成员.根据GenBank收录的CRABS CLAW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哥伦比亚型拟南芥总RNA中扩增出CRABS CLAW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 CRABS CLAW(CRC)是控制拟南芥心皮发育的主要基因之一,属MADS box基因家族中的成员.根据GenBank收录的CRABS CLAW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哥伦比亚型拟南芥总RNA中扩增出CRABS CLAW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测序证明该片段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以Ti质粒载体pWM101为基础,构建了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调控的CRC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WM101-CRC,通过根癌农杆菌花序浸渍法转化荠菜,获得了转CRC基因的荠菜植株.CRC基因在荠菜中的组成型表达对荠菜心皮形态和大小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crab SCLAW基因 荠菜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CRABS CLAW基因克隆及其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晓婴 付三雄 +2 位作者 陈松 张超 戚存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742,共6页
CRABS CLAW(CRC)转录因子是YABBY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CRC转录因子在调控油菜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0号花蕾RNA为材料,通过反转录PCR克隆到1个580 bp长度的CRC基... CRABS CLAW(CRC)转录因子是YABBY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CRC转录因子在调控油菜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0号花蕾RNA为材料,通过反转录PCR克隆到1个580 bp长度的CRC基因,并利用p Hurricane中间载体构建CRC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表达框,将CRC基因片段以正向的方式连接在1个可剪切的内含子的5'末端,以反向的方式连接到该内含子的3'末端;然后将Ca MV35S启动子序列和CRC基因的反向重复表达框再克隆到植物双元载体p CAMBIAI1390的p UC18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干扰表达载体p A6-CRCi,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所构建的载体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crabSCLAW基因 RNA干扰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Crab脉冲星的三维磁层外隙模型
6
作者 郑广生 张力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4-196,共13页
利用三维脉冲星磁展模型研究了磁层外隙的几何结构.首先用自洽模型确定“外隙”的垂直尺度,在该模型中外隙尺度受回流的外隙流(带有隙加速的带电粒子发射的曲率光子)加热极帽而产生的热光子的碰撞而成对生成所限.外隙的横向尺度也... 利用三维脉冲星磁展模型研究了磁层外隙的几何结构.首先用自洽模型确定“外隙”的垂直尺度,在该模型中外隙尺度受回流的外隙流(带有隙加速的带电粒子发射的曲率光子)加热极帽而产生的热光子的碰撞而成对生成所限.外隙的横向尺度也受本地对生成所限.在脉冲星的磁层中,原则上有两个拓扑分离的外隙,允许同时进入和流出粒子.不过,流入粒子流产生的辐射形态受隙中本地对生成和恒星附近的磁对生成的严格的制约.根据外隙及其本地结构的三维模型计算了类Crab脉冲星的辐射形态和相位分解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crab脉冲星 三维磁层外隙模型 中子星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b脉脉冲星巨脉冲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理歌 闫振 +2 位作者 沈志强 龚奥博 韩发新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1-318,共18页
巨脉冲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的射电爆发现象,它们的流量密度往往比平均脉冲大几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以上,成为脉冲星射电辐射中最显著、最突出的现象。Crab脉冲星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它是极少数能够发射巨脉冲的脉冲星之一。射电... 巨脉冲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的射电爆发现象,它们的流量密度往往比平均脉冲大几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以上,成为脉冲星射电辐射中最显著、最突出的现象。Crab脉冲星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它是极少数能够发射巨脉冲的脉冲星之一。射电巨脉冲轮廓形状、微细结构、能量分布的充分研究,对揭示脉冲星辐射机制和具体辐射过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b脉冲星 巨脉冲 脉冲微结构 等离子体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氧对三疣梭子蟹(crab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1876)生理应答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重斌 肖敏 +2 位作者 冯彦红 王瑞 卢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6-513,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水溶氧水平对三疣梭子蟹生理应答的影响。将50只成体三疣梭子蟹(Crab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别饲养在不同水溶氧水平(1、2、4、8、12 mg/L)的密封水槽中,10 d后测定其耗氧率,同时比较血液中蛋白质、氧合血...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水溶氧水平对三疣梭子蟹生理应答的影响。将50只成体三疣梭子蟹(Crab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别饲养在不同水溶氧水平(1、2、4、8、12 mg/L)的密封水槽中,10 d后测定其耗氧率,同时比较血液中蛋白质、氧合血蓝蛋白、血细胞含量;测定消化腺代谢产物(糖原、蛋白质、葡萄糖、胆固醇、酰基甘油、乳酸)含量;比较消化酶活性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生存关键的溶氧水平为2~4 mg/L;血液中蛋白质和氧合血蓝蛋白含量与耗氧率一致;消化腺代谢产物糖原和蛋白质含量不随溶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P〉0.05),但葡萄糖、胆固醇和酰基甘油含量随溶氧水平降低而呈直线下降;水溶氧对消化酶活性影响不大(P〉0.05),但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乳酸含量却随溶氧水平降低而显著增加(P〈0.05);较低的水溶氧还通过明显降低血细胞含量(P〈0.05)来影响三疣梭子蟹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可通过改变血液中氧合血蓝蛋白含量、某些消化腺代谢产物含量以及厌氧呼吸等生理机制来适应较低的水溶氧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压力 水溶氧 营养代谢 三疣梭子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Crab和Vela的引力辐射值的修正
9
作者 包钢 程永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本文考虑了天体的自引力,内部应力和内部运动对引力辐射的贡献,修正了M:Zimmermann给出的脉冲星Crab和Vela的数值表。
关键词 脉冲星 引力辐射 crab Ve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Chinese Mitten Crab(Eriocheir sinensis) in the Liao River Area 被引量:3
10
作者 Wang Shi-hui Li Chi-tao +4 位作者 Shang Mei Jia Zhi-ying Hu Xue-song Ge Yan-long Shi Lian-y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8年第2期43-53,共11页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is an indigenous and ec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the Liao River area, but its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o evaluat...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is an indigenous and ec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the Liao River area, but its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o evaluate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this specie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se locations: four sub-populations from the Liao River area and one population from the Yangtze River area; one primer was us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Liao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crabs. Thirteen loci were used for crab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and basic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collecting samples were purebred in the Liao River area. The averag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H0) of the Liao River population was 0.5931, and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 was 0.8064. Th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was 0.7753, which showed that the Liao River population ha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ndex (FST) averaged 0.0342, meaning a low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clust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ujia (HJ), Xinli (XL) and Chenjia (CJ) sub-populations were allocated to the same cluster, while Baqiangzi (BQZ) sub-population was isolated. In summary, these data demonstrated that the crabs in the Liao River ha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but low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Thus, the Liao River population had the potential for breeding selection.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provided valuable genetic informa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Chinese mitten cr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itten crab genetic diversity MICROSATELLITE the Liao River pop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Differences of Mitten Crabs Based on RFLP Analysis on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COI) Gene
11
作者 HU Pengfei WANG Qian +1 位作者 DAI Wei WANG Xiaome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8年第1期51-57,共7页
The genetic differences of 15 mitten crab populations from 6 river systems in China's Mainland and 1 population from Russia were studied based on RFLP analysis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CO I... The genetic differences of 15 mitten crab populations from 6 river systems in China's Mainland and 1 population from Russia were studied based on RFLP analysis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CO 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as I-RFLP pattern could be used as a genetic marker to distinguish Eriocheir hepuensis from Eriocheir sinensis, Eriocheirjaponica and Eriocheir leptognathus;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13 populations of Eriocheir sinensis range from 0 to 0.015,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different geographic strains; the subspecies status of Eriocheir sinensis and Eriocheir hepuensis (population from Nanliujiang) were considered owning to their genetic distances of 0.02-0.044, indicating that genetic divergence between them was low; Eriocheir leptognathus (population from Nanpaihe, Tianjin) was the most distant taxon with genetic distances value of 0.147-0.195, which could be defined as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species in genus Erioche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ten crab genetic differences mitochondrial CO I gene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Crab与改进的DeepSORT的水下河蟹检测与计数方法
12
作者 吴佳文 姬伟 +1 位作者 翟科龙 许波 《电子测量技术》 2025年第17期132-141,共10页
为实现淡水池塘中无人水产养殖船的精准投饵,提出了YOLO-Crab+改进的DeepSORT的河蟹计数方法。首先,针对水下河蟹图像模糊、对比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LAHE预处理下的YOLOv8的河蟹检测模型YOLO-Crab。YOLO-Crab在主干中增加坐标注... 为实现淡水池塘中无人水产养殖船的精准投饵,提出了YOLO-Crab+改进的DeepSORT的河蟹计数方法。首先,针对水下河蟹图像模糊、对比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LAHE预处理下的YOLOv8的河蟹检测模型YOLO-Crab。YOLO-Crab在主干中增加坐标注意力机制,提高检测精度,同时,通过SimSPPF池化和GSConv+Slim Neck设计减轻模型量级。改进的DeepSORT算法用DIOU匹配替代IOU匹配来解决水草遮挡导致的河蟹ID跳变问题。实验表明,YOLO-Crab模型检测精度和F1分别达到了97.3%和94%,计数方法平均精度为81%。同时,将模型移植到Jeston AGX Orin上,检测精度达到95%,检测速度为60fps,提升了50%,计数精度为78%,能够为无人水产养殖船精准投饵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产养殖 YOLOv8 目标检测 河蟹计数 DeepS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供应链赋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以京东云赋能宿迁霸王蟹产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婕 杨翼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强调“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基于此,该文以宿迁霸王蟹产业的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运用fsQCA分析方法,找...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强调“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基于此,该文以宿迁霸王蟹产业的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运用fsQCA分析方法,找出目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关键影响因素,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宿迁霸王蟹产业数智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京东云 数智供应链 霸王蟹产业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寡糖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春暖 袁小玉 +3 位作者 王路 蒋冬雪 王军辉 杜鹃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0,共9页
果寡糖又称低聚果糖或蔗果三糖,是蔗糖分子以β-1,2糖苷键结合1~3个D果糖所形成的寡糖的总称,它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如香蕉、小麦、大麦、洋葱、黑麦、莴苣、菊芋等[1]。果寡糖的制备主要采用酶水解的方法,果寡糖具有耐高温、抑制淀... 果寡糖又称低聚果糖或蔗果三糖,是蔗糖分子以β-1,2糖苷键结合1~3个D果糖所形成的寡糖的总称,它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如香蕉、小麦、大麦、洋葱、黑麦、莴苣、菊芋等[1]。果寡糖的制备主要采用酶水解的方法,果寡糖具有耐高温、抑制淀粉老化、热值低、安全、稳定、无毒、高黏度、不被胃肠道消化等理化特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寡糖 生理功能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春季蟹类物种多样性的年际变化研究
15
作者 张洪亮 李文甲 +1 位作者 李振华 周永东 《渔业研究》 2025年第4期468-475,共8页
【目的】研究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春季蟹类物种多样性的年间变化。【方法】本文根据2016年—2020年春季(4月)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应用资源量指数、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种类数更替率、资源贡献率和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春季蟹类物种多样性的年间变化。【方法】本文根据2016年—2020年春季(4月)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应用资源量指数、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种类数更替率、资源贡献率和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该海域春季蟹类的种类组成、种类数更替、优势种、资源量指数、群落稳定性、优势种的资源贡献率,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等。【结果】研究表明,5年春季共捕获蟹类14种,分别隶属于1目6科9属,其中2016年8种,2017年6种,2018年10种,2019年和2020年各9种;相邻年间的种类数更替幅度为36.36%~44.44%;生物量和丰度均以2018年为最高,生物量最低出现在2016年,而丰度最低为2019年;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鲟(Charybdis japonica)和双斑鲟(C.bimaculata)均为5年的共同优势种,其中经济种三疣梭子蟹和日本鲟对蟹类生物量的总贡献率在各年均超过54%;丰富度和均匀度最高均为2018年,而多样性最高出现在2019年,多样性和均匀度最低均为2017年,而丰富度最低出现在2020年;三疣梭子蟹、日本鲟的丰度与海水底层溶解氧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与水深、海水底层盐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双斑鲟的丰度与海水底层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2016年—2020年春季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蟹类群落处于受干扰程度较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街山列岛 蟹类 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目标检测和双目视觉的大闸蟹质量估算方法
16
作者 段青玲 张宇航 +2 位作者 孔铭瑞 许冠华 刘颖斐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5-584,672,共11页
准确估算大闸蟹质量对于大闸蟹生长状况监测、养殖密度控制、投饵量确定和产量预测等具有重要作用。现有大闸蟹质量估算方法通常使用单目相机,依赖参照物进行真实体尺校正,且图像中大闸蟹背甲角度不固定容易导致目标检测精度低等问题,... 准确估算大闸蟹质量对于大闸蟹生长状况监测、养殖密度控制、投饵量确定和产量预测等具有重要作用。现有大闸蟹质量估算方法通常使用单目相机,依赖参照物进行真实体尺校正,且图像中大闸蟹背甲角度不固定容易导致目标检测精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养殖环境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目标检测和双目视觉的大闸蟹质量估算方法。通过双目相机采集大闸蟹图像;构建基于SSP-YOLO v7(SK-SimCSPSPPF-ProbIoU-YOLO v7)的大闸蟹背甲旋转目标检测模型,在主干部分引入SK(Selective kernel)注意力机制,使用SimCSPSPPF(Simplified cross stage partial spatial pyramid pooling fast)优化空间金字塔池化,使用ProbIoU损失函数(Probabilistic intersection over union)计算旋转框回归损失,增强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减少计算量,有效提高了旋转目标检测精度;对大闸蟹双目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欧氏距离公式计算大闸蟹背甲体尺;最后构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SO-XGBoost(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实现不同性别大闸蟹质量估算。在自建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本文提出的背甲旋转目标检测模型mAP0.5为99.46%,模型参数量为7.321×10~6,浮点运算量为1.6684×1011,帧率为39 f/s;基于PSO-XGBoost的质量估算模型对于公蟹均方根误差为8.549 g,平均绝对误差为6.172 g,决定系数为0.946,对于母蟹均方根误差为6.902 g,平均绝对误差为5.175 g,决定系数为0.955。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大闸蟹质量估算,为大闸蟹生长状况监测和智能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闸蟹 旋转目标检测 双目视觉 质量估算 极端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平原螃蟹遗迹特征及其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17
作者 王媛媛 张亚斌 勾松林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683,共17页
螃蟹是生态环境工程师,可以灵敏反映和改造其所在的沉积和生态环境。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沉积环境复杂,螃蟹种类多样且数量丰富,但区域内不同种类螃蟹的分布和组成特征及其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尚缺乏研究。本文在珠江三角洲平原选取92个... 螃蟹是生态环境工程师,可以灵敏反映和改造其所在的沉积和生态环境。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沉积环境复杂,螃蟹种类多样且数量丰富,但区域内不同种类螃蟹的分布和组成特征及其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尚缺乏研究。本文在珠江三角洲平原选取92个采样点进行水样、土样采集,个别采样点进行生物潜穴的取心,同时观察和拍照记录各个采样点螃蟹遗迹的分布与特征,利用盐度、粒度分析、CT扫描和三维重构等方法对沉积环境和螃蟹遗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平原主要生活的螃蟹有方蟹总科相手蟹属无齿东方相手蟹、中华东方相手蟹和沙蟹总科沙蟹属丽彩拟瘦招潮等,它们形成的遗迹包括足辙迹、觅食迹、排泄迹、潜穴等,潜穴形状大多为I形、J形,还有少量Y形。(2)螃蟹遗迹主要分布在受潮汐影响的潮间带位置,其中河口区域螃蟹遗迹的丰度最高,分流河道和滨海湿地相对较少。(3)类比发现,螃蟹遗迹的形态特征和沉积环境与遗迹化石Psilonichnus类似,主要分布在潮间带的坚固地面环境中,与螃蟹遗迹相关的遗迹相为Glossifungites相、Psilonichnus相和Skolithos相。该研究不仅补充了珠江三角洲平原的现代沉积学资料,而且还揭示出螃蟹遗迹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为地质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遗迹 遗迹学 螃蟹 遗迹化石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惯性的河蟹养殖船定位方法设计
18
作者 秦云 章学军 王东亮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1,共11页
光伏河蟹养殖池塘环境中,受到太阳能电池板遮挡,致使无人作业船卫星定位系统的精度过低。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惯性的无人作业船定位方法。首先,对雷达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滤除扰动,降低规模,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其次,改进Hector-Slam... 光伏河蟹养殖池塘环境中,受到太阳能电池板遮挡,致使无人作业船卫星定位系统的精度过低。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惯性的无人作业船定位方法。首先,对雷达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滤除扰动,降低规模,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其次,改进Hector-Slam的定位流程,采用非线性拟合确定障碍物中心,再利用高斯虚化对障碍物中心进行虚化处理,实现地图连续化。同时,采用梯度下降法进行地图匹配,定位结果的抖动明显改善,精度明显提升;最后,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雷达位姿与IMU位姿进行融合,得到更加精确的位姿信息。经样机试验,采用激光惯性融合定位方法得到的定位偏差均值,相比Hector算法定位缩小了46%。研究结果表明,该激光惯性融合定位方法,能代替卫星定位,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作业船 导航定位 2D激光SLAM 数据融合 卡尔曼滤波 河蟹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蟹共生模式对稻田水分循环和养分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博昊 李英豪 +3 位作者 朱淼淼 张成哲 林世巍 陈涛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稻蟹共生种养是全面推进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但养蟹稻田和常规稻田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究竟有何差异尚不清楚。为定量表征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在辽河入海口两处大型养蟹灌区(营口灌区和大洼灌... 稻蟹共生种养是全面推进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但养蟹稻田和常规稻田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究竟有何差异尚不清楚。为定量表征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在辽河入海口两处大型养蟹灌区(营口灌区和大洼灌区)布设12个典型田块,以常规稻田为对照,对养蟹稻田逐日蒸腾蒸发量、逐日渗漏量、灌溉定额、水体和表层土壤养分动态、养分淋失以及水稻和螃蟹产量等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稻蟹共生模式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河蟹产值的增加,使得养蟹稻田综合经济效益比常规稻田显著提高38.89%~76.49%(P<0.05)。与常规稻田相比,养蟹稻田灌溉定额和渗漏总量分别显著增加3.29%~20.93%(P<0.05)和5.66%~10.83%(P<0.05),水分生产率显著降低1.85%~9.28%(P<0.05),但单位用水综合产值显著增加33.34%~70.23%。与常规稻田相比,养蟹稻田田面水NH_(4)^(+)-N、NO_(3)^(-)-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99%~37.24%、35.25%~56.22%、18.69%~20.30%和8.12%~9.36%(P<0.05),减轻了地表径流养分面源污染潜在风险。与常规稻田相比,养蟹稻田表层土壤NH_(4)^(+)-N、NO_(3)^(-)-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60.00%~83.88%、18.21%~44.97%、28.34%~54.56%和10.47%~21.24%(P<0.05),提升稻田土壤肥力。与常规稻田相比,养蟹稻田NH_(4)^(+)-N、NO_(3)^(-)-N、速效磷和速效钾淋溶损失量分别显著增加20.60%~25.20%、26.24%~44.75%、14.15%~18.83%和4.31%~16.94%(P<0.05),促进养分向深层剖面(20~100 cm)转移。本研究揭示了稻蟹共生系统具有提高单位用水综合产值、降低径流污染风险、提升地力和增加稻田综合经济效益等巨大潜力,但其促进稻田养分淋失的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可为养蟹灌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生 水分循环 淋溶损失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井双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宇航 华心祝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越来越多的矿井被废弃。然而,这些废弃矿井中仍然蕴藏着大量尚未开发的煤层气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煤层开采后形成的覆岩裂隙场成为了废弃矿井中煤层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因此,研究和掌握覆岩裂隙场的发育规...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越来越多的矿井被废弃。然而,这些废弃矿井中仍然蕴藏着大量尚未开发的煤层气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煤层开采后形成的覆岩裂隙场成为了废弃矿井中煤层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因此,研究和掌握覆岩裂隙场的发育规律,对精准开发和利用废弃矿井中的煤层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潘一矿区的双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UDEC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等方法,对双煤层开采后的覆岩裂隙场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部煤层裂隙带发育高度为58.73~81.71 m,当下部煤层推进170 m时,关键层1处产生穿层裂隙,原先孤立的各离层裂隙相互连接,引起上采空区、下采空区连通,此时上下部煤层裂隙带贯通,下部煤层裂隙带发育高度约为41.8 m,裂隙带最终高度为116.64~139.62 m;上部采空区覆岩裂隙发育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上部煤层开采时:裂隙产生-发育-闭合,下部煤层开采时:裂隙重新发育-重新闭合;长时蠕变作用使裂隙的分布更加密集,但其形态未发生显著改变,最终形成的双煤层裂隙场呈现出“马鞍+蟹壳”的复合型结构;研究成果揭示了废弃矿井双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并根据长时蠕变后的覆岩裂隙场分布特点提出了废弃矿井中双煤层矿井瓦斯运移的主要通道,可为类似废弃矿井的瓦斯精准开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双煤层开采 裂隙带高度 裂隙演化 蠕变 “马鞍+蟹壳”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