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坡垄作对坡耕地产流产沙及氮磷养分流失过程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陆淑宁 李荣融 +1 位作者 姚冲 吴发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1283,共13页
横坡垄作是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它通过增大坡面拦蓄和入渗能力,进而影响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为揭示黄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特征,通过人工模拟降水试验,利用投影面积为4.5 m×1.5 m的径流小区,设计降雨强度(90 mm·h-1)、5个... 横坡垄作是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它通过增大坡面拦蓄和入渗能力,进而影响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为揭示黄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特征,通过人工模拟降水试验,利用投影面积为4.5 m×1.5 m的径流小区,设计降雨强度(90 mm·h-1)、5个地表坡度(3°、5°、10°、15°、20°)以及横坡垄作和平整坡面两种坡面处理,探究横坡垄作对不同坡度坡耕地产流产沙特性及其携带的氮磷养分流失情况。结果表明:(1)坡面坡度小于20°时,横坡垄作能明显降低降雨过程中坡面的产流产沙量,产流量和产沙量最大分别可降低95%和99%;而当坡度增大至20°时,横坡垄作坡面发生断垄,横坡垄作对径流和泥沙的控制效应随之减弱,产流和产沙量会接近或大于平整坡面。(2)横坡垄作对养分流失浓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养分流失量具有明显影响。坡面坡度小于20°时,横坡垄作具有较好的控制坡面养分流失量的效果;当坡度增大至20°时,横坡垄作控制养分流失的作用减弱。径流中全氮的流失量始终大于全磷的流失量;除横坡垄作10°坡面外,泥沙中全磷的流失量均大于全氮的流失量。(3)坡面养分流失量主要由坡面径流量和泥沙量决定。径流养分流失率和产流速率、泥沙养分流失率和产沙速率满足线性正相关关系。横坡垄作对径流和泥沙中养分减少效益分别可以达到45%~100%、59%~100%。整体而言,横坡垄作是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及减少养分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坡垄作 坡度 产流产沙 养分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边界层湍流通量及逆梯度输送参数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永翔 宋昊冬 +1 位作者 刘烽 赵天良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25,共9页
"K"理论是众多气象预报模式中运用最广泛的湍流参数化方案之一,但无法解释"逆梯度"的输送,必须进行修正。最具代表性的修正方案有三种:方案Ⅰ(Deardroff方案)、方案Ⅱ(Holtslag和Moeng方案)和方案Ⅲ(刘烽方案)。本... "K"理论是众多气象预报模式中运用最广泛的湍流参数化方案之一,但无法解释"逆梯度"的输送,必须进行修正。最具代表性的修正方案有三种:方案Ⅰ(Deardroff方案)、方案Ⅱ(Holtslag和Moeng方案)和方案Ⅲ(刘烽方案)。本文利用香河的边界层观测资料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验证和比较,发现方案Ⅰ的结果在整个对流边界层(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CBL)呈系统性偏低,与观测不符;方案Ⅱ在CBL中上部能够再现逆梯度输送现象,基本能给出合理的湍流通量垂直分布,但在CBL的下部和上部与观测不符;方案Ⅲ的逆梯度项与高度有关,并在CBL中部达到最大,而其他两个方案中逆梯度项随高度不变。该方案不但在CBL中上部与方案Ⅱ的结果一致,并能合理表达整个CBL内的湍流通量分布,更接近观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边界层 湍流通量 参数化 逆梯度 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逆梯度输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剑波 卢志明 刘宇陆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5-432,共8页
湍流中存在的动量、标量的逆梯度输运是当前湍流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用背景.本文从实验、理论两方面综述了湍流逆梯度输运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一些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湍流结构 湍流机理 逆梯度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信任的梯度与反梯度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星华 郑日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5,共7页
司法界、法学界普遍认为当代中国存在"司法公信力缺失"的问题,但多项调查的数据却显示民众司法信任度较高,本文将这一矛盾现象称为"司法信任认知偏移"。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运用CGSS2010和CGSS2012数据开展研究。... 司法界、法学界普遍认为当代中国存在"司法公信力缺失"的问题,但多项调查的数据却显示民众司法信任度较高,本文将这一矛盾现象称为"司法信任认知偏移"。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运用CGSS2010和CGSS2012数据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一方面,作为信任对象的司法系统处于"梯度信任"之中,对司法系统的信任度介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司法信任认知偏移"现象背后蕴含着东西方文化和体制的差异。另一方面,民众对司法系统的信任存在阶层分化,具有"反梯度"特征。司法信任度较低的社会中上阶层更多地利用司法资源并掌握网络话语权,使得司法界、法学界在司法实践、社会舆论中接收到大量消极、负面的评价,并将主流舆论误以为民意的主流,从而产生"司法信任认知偏移"。由此文章提出,应理性、系统、全面地理解司法信任现状,而不应被片面的信息所蒙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信任 认知偏移 梯度信任 反梯度信任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3号“鲇鱼”台风大气边界层低层动量通量逆梯度输送的观测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运霞 李永平 段自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3-1269,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大气边界层低层动量通量逆梯度输运的观测事实,本文利用福建南部赤湖镇海边100m铁塔上观测得到的超声风温仪资料,采用诊断方法分析了2010年13号"鲇鱼"台风影响过程中近海面边界层大气中动量垂直通量逆梯度输送... 为了进一步揭示大气边界层低层动量通量逆梯度输运的观测事实,本文利用福建南部赤湖镇海边100m铁塔上观测得到的超声风温仪资料,采用诊断方法分析了2010年13号"鲇鱼"台风影响过程中近海面边界层大气中动量垂直通量逆梯度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在逐小时时间尺度上台风近海面边界层大气中湍流动量垂直通量输送以沿梯度方向为主,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逆梯度方向输送现象,且越往高层该现象越明显,本文中其百分比最高不超过16%。并且这一现象出现的频率在台风环流的不同区域存在差别:在台风环流的内核区域最多,其次是登陆以后残余环流区,而在早期的台风外围环流中较少。湍流低频扰动的相干结构也是影响因素,当水平扰动与垂直扰动出现同位相变化时容易出现动量垂直通量逆梯度输送。大气动量通量逆梯度的水平和垂直平均空间尺度分别为258m和35m,平均时间尺度分别为123s和13s,均小于通常的顺梯度湍流低频扰动的时空尺度的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边界层 动量通量 逆梯度输送 相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梯度对湍流逆梯度输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邱翔 蒋剑波 刘宇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用雷诺应力封闭模式(RSM)和κ-ε模式对底部放置了对称翼型的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工程实际中有压力梯度变化的流动是较常见的,这些压力梯度会导致较强的湍流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湍流的扩散和传输过程。用数值... 用雷诺应力封闭模式(RSM)和κ-ε模式对底部放置了对称翼型的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工程实际中有压力梯度变化的流动是较常见的,这些压力梯度会导致较强的湍流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湍流的扩散和传输过程。用数值计算方法从压力梯度对湍流逆输运现象的影响角度展开研究,以期了解并揭示湍流道输运现象的物理机理。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RSM模式能够较κ-ε模式更好地反映逆梯度输运(CGT)现象;逆梯度输运现象的出现比湍动能负产生率更为普遍;压力梯度的变化对湍动能负产生率区域和CGT区域的影响是有规律的,顺压梯度时,湍动能负产生率区域逐渐缩小,至压力梯度为零时消失,此时CGT区域从无到有,呈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逆压梯度时,湍动能负产生率区域不复存在,此时CGT区域从有到无,也是呈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并最终消失;CGT区域内雷诺应力与平均速度梯度呈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梯度 湍流逆梯度输运现象 雷诺应力模式 槽道流动 能量级串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湍封闭的某些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烽 毕雪岩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376-382,共7页
应用 Prandtl混合长理论导得既包含梯度项又包含二阶导数的湍流通量闭合方案 ,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封闭方案用于湍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解行为。分析表明 :(1)扩散项使污染物扩散并趋于空间均匀分布 ,而频散项导致污染物空间分布非均匀 ;(2 )... 应用 Prandtl混合长理论导得既包含梯度项又包含二阶导数的湍流通量闭合方案 ,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封闭方案用于湍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解行为。分析表明 :(1)扩散项使污染物扩散并趋于空间均匀分布 ,而频散项导致污染物空间分布非均匀 ;(2 )所给出的改进后的一阶湍流封闭方案既可解释标量物质的局地反梯度输送现象又可能使 K理论用于混合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扩散 湍流封闭 反梯度输送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湍流的标度指数研究
8
作者 蒋剑波 邱翔 +1 位作者 卢志明 刘宇陆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7-273,共7页
 以子波变换为分析工具,研究了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湍流的局部标度指数和整体标度指数· 其中整体标度指数通过正交子波和广义自相似定律得到,其结果表明非对称槽道流动呈现出与对称槽道流极为不同的间歇性,随着壁面距离的增大,...  以子波变换为分析工具,研究了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湍流的局部标度指数和整体标度指数· 其中整体标度指数通过正交子波和广义自相似定律得到,其结果表明非对称槽道流动呈现出与对称槽道流极为不同的间歇性,随着壁面距离的增大,横向脉动速度与流向脉动速度呈现出不同的间歇性,而且间歇性并非一直减弱· 另外,比较分析了几种不同方法得到的局部标度指数,发现连续子波方法计算局部标度指数并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逆梯度输运(CGT) 标度率 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加工贸易企业路在何方?——逆全球化新特点下的应对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春 李箐 李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在逆经济全球化倾向由民间掀起发展为由政府推动的新特点下,双边或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开始肢解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和投资全球治理体制。我国民营加工贸易企业要面对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进行区域内重新架构后被边... 在逆经济全球化倾向由民间掀起发展为由政府推动的新特点下,双边或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开始肢解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和投资全球治理体制。我国民营加工贸易企业要面对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进行区域内重新架构后被边缘化和剔除的外部冲击。研究发现,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法规政策创新、管理方式创新、融资渠道创新进行制度创新改善企业外部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民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者也应发挥企业家精神,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借鸡下蛋"链内升级、"送旧迎新"跨链转型、"东成西就"域间腾挪策略,苦练内功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梯度转移 民营企业 制度创新 逆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理论在政府创新扩散中的应用研究——以行政服务中心及其标准化为例 被引量:22
10
作者 卓越 陈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9,共11页
根据梯度理论的观点,创新只能在高梯度地区产生、向低梯度渐次转移。因而,创新将固化并扩大区域之间的差距。观察行政服务中心扩散的全过程,各城市采纳时间的先后,体现出城市之间"创新性"的梯度差别;与此同时,作为对照组的行... 根据梯度理论的观点,创新只能在高梯度地区产生、向低梯度渐次转移。因而,创新将固化并扩大区域之间的差距。观察行政服务中心扩散的全过程,各城市采纳时间的先后,体现出城市之间"创新性"的梯度差别;与此同时,作为对照组的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扩散,却与原梯度划分截然不同。在对理论预设、案例选择重新检视之后发现:两案例之间紧密关联,标准化是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创新扩散的高级阶段,是跳跃模式下的区域趋同。如果说创新是造成梯度势能差的"趋异因素",那么创新扩散将一定程度地弱化区域间的梯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理论 政府创新扩散 行政服务中心 标准化 反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Sn/金属陶瓷润滑层高温摩擦配副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燕松山 谢鹏 解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2,18,共7页
以多孔金属陶瓷为基体,以Sn-Ag-Cu系低熔合金为固体润滑剂,采用真空/压力熔渗技术制备Sn-Ag-Cu/陶瓷高温内梯度润滑层材料。在高温摩擦试验机上研究该润滑层材料与2Cr13钢盘及Al2O3陶瓷盘配副时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EDS及扫描电子... 以多孔金属陶瓷为基体,以Sn-Ag-Cu系低熔合金为固体润滑剂,采用真空/压力熔渗技术制备Sn-Ag-Cu/陶瓷高温内梯度润滑层材料。在高温摩擦试验机上研究该润滑层材料与2Cr13钢盘及Al2O3陶瓷盘配副时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ED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在不同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600℃左右工作时,该润滑层材料与2Cr13盘和Al2O3陶瓷盘配副时都保持了较低的滑动摩擦因数(0.26);在较低温度区间(300~600℃),该润滑层材料与Al_2O_3盘配副时的摩擦因数较低,而在温度大于600℃时,该润滑层材料与2Cr13钢盘配副时的摩擦因数较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300~700℃),该润滑层材料与Al_2O_3陶瓷盘配对时磨损率较低,表现出更好的的耐磨性。在温度大于500℃时,该润滑层材料与2Cr13钢盘配对时主要发生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与Al2O3陶瓷盘配对时主要发生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梯度润滑层 高温摩擦 自润滑 配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预混燃烧逆梯度输运分布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虞达礼 陈方 刘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0-846,共7页
为了研究湍流预混火焰中逆梯度输运现象的发展、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流场控制因素,基于湍流火焰封闭模型(Turbulent Flame Closure,TFC)机理进行准一维分析,得出了当地标量通量的逆梯度输运分量随预混燃烧反应进度变量的关系。通过Morea... 为了研究湍流预混火焰中逆梯度输运现象的发展、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流场控制因素,基于湍流火焰封闭模型(Turbulent Flame Closure,TFC)机理进行准一维分析,得出了当地标量通量的逆梯度输运分量随预混燃烧反应进度变量的关系。通过Moreau燃烧室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准一维分析结果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工况计算,对比研究了密度比对流场逆梯度输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混燃烧流场中标量通量的逆梯度输运现象总发生在火焰中更靠近未燃混合物一侧;增大密度比,流场逆梯度输运特性增强且其区域向反应物侧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预混燃烧 逆梯度输运 湍流火焰封闭模型 准一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非预混燃烧的流场输运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婕妤 李洪旭 +1 位作者 隋春杰 张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54,共9页
采用高精度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氢气非预混燃烧流场进行了精细的预测.模拟所求解的控制方程为三维可压缩的无量纲形式的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六阶精度紧致差分格式,结合基于详细化学反应和输运过程的FGM化学反应机制,利用768个处理... 采用高精度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氢气非预混燃烧流场进行了精细的预测.模拟所求解的控制方程为三维可压缩的无量纲形式的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六阶精度紧致差分格式,结合基于详细化学反应和输运过程的FGM化学反应机制,利用768个处理器核、共近4.53亿网格点进行了基于CPU的大规模高效并行计算,分析氢气非预混燃烧特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浮力对氢气燃烧流场输运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氢气燃烧过程中产生不同扩散性质的化学组分,使燃烧过程中遵循优势扩散的行为.这将影响流场的输运特性和火焰不稳定性的形成.在浮力驱动的氢气优势扩散燃烧流场中,对流是质量、动量及热量输运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无浮力火焰中优势扩散主导着流场的输运特性.平均统计结果表明,有浮力和无浮力的燃烧流场中都可以捕捉到逆梯度输运现象,且浮力会促进逆梯度输运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值模拟 非预混燃烧 输运特性 浮力 逆梯度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园环境中不同海拔中华蟾蜍的心脏相对大小:海塞规则是否适合外温动物?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苹 谭松 +2 位作者 姚忠祎 傅金钟 陈竞峰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400,共7页
海塞规则(Hesse’s rule)是指物种内不同种群或近缘种间的心脏相对大小随海拔或纬度梯度增加而增加。该生物地理规则的实验证据来源于内温动物,是否适用于外温动物仍不清楚。本研究采集了不同海拔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进行同园实... 海塞规则(Hesse’s rule)是指物种内不同种群或近缘种间的心脏相对大小随海拔或纬度梯度增加而增加。该生物地理规则的实验证据来源于内温动物,是否适用于外温动物仍不清楚。本研究采集了不同海拔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进行同园实验,比较心脏及其功能关联器官(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体)的相对干重,对海塞规则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华蟾蜍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脂肪体的相对干重均随海拔增加而减小,与海塞规则预测相反,这提示外温性脊椎动物可能通过降低能量代谢需求以适应高海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适应 海塞规则 逆梯度变化 器官大小 中华蟾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边界层的非静力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文英 徐玉貌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26-234,共9页
建立了一个 3维非静力边界层模式 ,并采用一种新的非局地反梯度闭合方案在杭州湾附近复杂地形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资料和静力条件下的模拟结果的比较 ,进一步分析了非局地闭合下非静力 3维边界层模式的效能。结果表明 ,该模式... 建立了一个 3维非静力边界层模式 ,并采用一种新的非局地反梯度闭合方案在杭州湾附近复杂地形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资料和静力条件下的模拟结果的比较 ,进一步分析了非局地闭合下非静力 3维边界层模式的效能。结果表明 ,该模式比静力模式更能合理地模拟海岸边界层的风温场和湍流场 ,且模拟结果与实测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边界层结构 非静力模式 静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