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乙烯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东兵
                                王娜
                                郑刚
                
            
-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4-679,共6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404079)
                        
                    
- 
                    文摘
                        在硅胶上负载了双(N-环己基-3-叔丁基水杨醛亚胺基)二氯化锆配合物,得到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考察了配合物用量、共聚单体1-己烯用量、聚合温度、聚合压力、聚合时间、三乙基铝用量对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及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熔体流动指数和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保持了原均相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性能;该催化剂在淤浆聚合工艺中聚合平稳,所得聚合物的颗粒形态良好。
                        
                    
            
- 
                    关键词
                    
                            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
                            乙烯聚合
                            双(N-环己基-3-叔丁基水杨醛亚胺基)二氯化锆
                            硅胶
                    
                
- 
                    Keywords
                    
                            supported non - metallocene single site catalyst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bis [ N - (3 - tert - butylsalicylidene) - cyclohexylaminato ] zirconium ( ⅳ ) dichloride
                             silica
                    
                
- 
                    分类号
                    
                            
                                
                                    TQ426.6
[化学工程]                                
                            
                    
                
- 
                
            
            - 
                题名软场地下两种地震反应分析程序的对比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于啸波
                                孙锐
                                李晓飞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8,共9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3B03)
                        
                    
- 
                    文摘
                        LSSRLI-1与SHAKE2000是目前国内外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程序的代表。将LSSRLI-1和SHAKE2000对软土场地进行计算对比,比较加速度峰值、反应谱和剪应变,分析其异同,研究存在的差异及原因,讨论剪应变与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的相关性,以指导方法和程序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2个程序计算出的PGA和反应谱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大部分情况下SHAKE2000计算出的PGA要大于LSSRLI-1的结果,在0~3s周期段内大部分情况下SHAKE2000的反应谱大于LSSRLI-1的结果;2个程序计算出的剪应变存在较大差异,LSSRLI-1计算出的的剪应变明显比SHAKE2000大;2个程序计算出的PGA、平均谱值比相对差与剪应变相对差存在相关性,不考虑非线性下,两个程序计算出的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基本没有差异,计算地震动的算法应相同;但计算剪应变的结果不同,导致考虑土层非线性的迭代计算结果出现差异。
                        
                    
            
- 
                    关键词
                    
                            LSSRLI-1
                            SHAKE2000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相对差
                            Ⅲ类场地
                            ⅳ类场地
                    
                
- 
                    Keywords
                    
                            LSSRLI-1
                              SHAKE2000
                              layer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relative deviation
                              class-Ⅲ site
                              class-ⅳ site
                    
                
- 
                    分类号
                    
                            
                                
                                    TU39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315.97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