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lications of fine water mist environment on the post-detonation processes of a PE4 explosive charge in a semi-confined blast chamber 被引量:7
1
作者 Zetu Jiba Tleyane Jonas Sono Frederik Johannes Mostert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66-372,共7页
The effects of a fine water mist environment in a semi-confined blast chamber on the chemical and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following detonation of a 20 g PE4 explosive charge have been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were qua... The effects of a fine water mist environment in a semi-confined blast chamber on the chemical and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following detonation of a 20 g PE4 explosive charge have been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were quantified by the analysis of pressure profiles recorded where several parameters including arrival time of the shock at the sensors, peak overpressures, specific impulse of the positive phase, period of the negative phase and the specific impulse of the multiple reflections were quantified.The effect of the fine water mist on the arrival time, peak pressures and the specific impulse of the positive phase agrees with previous findings in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the focus i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e water mist on the negative phase and the impulse of multiple pressure reflections. The period of the negative phase was found to have increased by 40% and with higher negative peak pressure in the mist condition compared to the atmospheric condition. The activities of the multiple pressure reflections were found to have decreased considerably, both in number and in amplitude leading to lower impulses(by about 60%) for the water mist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water mist blast mitigation Semi-confined blast chamber Negative phase PRESSURE Multiple PRESSURE refle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扩散室坑道内爆炸冲击波的衰减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陆邱 彭永 +3 位作者 王子国 程浩 李翔宇 李志斌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3-713,共11页
为高效衰减坑道内爆炸冲击波强度,提出了在坑道内设置连续多个扩散室的防护设计思想。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系统探讨了多级扩散室结构参数对消波效率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冲击波压力为2~11 MPa、正压时长为18.25~1000 ms在含单/双/三级扩散室... 为高效衰减坑道内爆炸冲击波强度,提出了在坑道内设置连续多个扩散室的防护设计思想。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系统探讨了多级扩散室结构参数对消波效率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冲击波压力为2~11 MPa、正压时长为18.25~1000 ms在含单/双/三级扩散室坑道内的传播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扩散室数量的增加可有效提升坑道的消波效率,冲击波经过三级扩散室坑道后的压力峰值比经过相同长度无扩散室直坑道的压力峰值低81.08%,而扩散室之间的间距对坑道消波效率的影响比较有限;在扩散室总长度相等条件下,相比单个长的扩散室以及二级扩散室,三级扩散室对冲击波的衰减效果最好;相同正压时长下随着冲击波压力的增大,多级扩散室坑道的消波效率缓慢增强;相同超压峰值条件下,三级扩散室坑道的消波效率随正压时长的增加而大幅降低,但在1000 ms正压时长下仍能保持43.38%的消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扩散室 爆炸冲击波 传播规律 消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炉混风室浇注料的损毁分析
3
作者 马世春 韩俊华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47,共4页
针对某铁厂热风炉混风室出口管道多处温度偏高的问题,对混风室拆除后的残衬进行取样,分析其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相组成、热膨胀性能及抗热震性。结果表明:衬体采用的是刚玉质浇注料,强度较高,耐磨性较好,能有效抵抗热风冲刷和CO侵蚀... 针对某铁厂热风炉混风室出口管道多处温度偏高的问题,对混风室拆除后的残衬进行取样,分析其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相组成、热膨胀性能及抗热震性。结果表明:衬体采用的是刚玉质浇注料,强度较高,耐磨性较好,能有效抵抗热风冲刷和CO侵蚀破坏,但抗热震性差,而且在高温下出现较大的热膨胀,内部出现了较大的热应力,使材料内部产生了裂纹,进而高温高压热风的窜漏造成钢壳温度上升。采取的措施有:由刚玉质浇注料改为刚玉-莫来石质浇注料;混风室施工分层浇注时,一定要在下层浇注料初凝之前浇注上层浇注料,保证两层间浇注料更好地融合;三岔口部位可由组合砖改为整体浇注刚玉-莫来石质浇注料。改进后,管壳表面温度已降至正常并稳定,修复效果较好,延长使用寿命5 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炉 混风室 刚玉质浇注料 抗热震性 热膨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扩腔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建华 李世禄 +1 位作者 王玉杰 李寿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利用DYNA 2D有限元程序对封闭条件下岩石中的爆炸扩腔过程进行模拟。其结果与作者推得的腔体半径理论计算式计算的结果吻合得很好。并将该模拟方法和结果用于湖南和山东的一些工程中。实践结果表明 :该程序可用于深孔药壶爆破优化设计 ... 利用DYNA 2D有限元程序对封闭条件下岩石中的爆炸扩腔过程进行模拟。其结果与作者推得的腔体半径理论计算式计算的结果吻合得很好。并将该模拟方法和结果用于湖南和山东的一些工程中。实践结果表明 :该程序可用于深孔药壶爆破优化设计 ,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爆扩药量靠经验 ,腔体体积难估算”的问题 ,而且减少了爆扩施工中的盲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扩腔 药壶爆破 数值模拟 DYNA-2D有限元 腔体半径理论 工程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及在塘寨电厂取水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美山 童克强 +2 位作者 余强 赵根 张正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6-161,共6页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包括硐室爆破、钻孔爆破以及这2种技术的组合,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硐室爆破威力大,适用于大断面、大厚度岩塞;钻孔爆破能量分布均匀,适用于中小规模岩塞;而这2种技术的相互组合和内部组合则更能适用于不同的...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包括硐室爆破、钻孔爆破以及这2种技术的组合,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硐室爆破威力大,适用于大断面、大厚度岩塞;钻孔爆破能量分布均匀,适用于中小规模岩塞;而这2种技术的相互组合和内部组合则更能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环境。以贵州塘寨电厂取水工程为例,分析了平行小断面双岩塞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大孔径深孔和浅孔组合的爆破方案,总结了其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塞爆破 塘寨电厂 硐室爆破 钻孔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状乳化炸药和电雷管的耐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傅建秋 李战军 +1 位作者 蔡建德 朱志刚 《爆破》 CSCD 2008年第4期7-10,27,共5页
基于宁煤大峰矿硐室爆破工程实际,分别研究了高温情况下不同段数电雷管,胶状乳化炸药,以及胶状乳化炸药电雷管起爆体经不同时间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毫秒电雷管在温度高于130℃时发生自爆;胶状乳化炸药在长时间高温下失效;胶状乳化炸... 基于宁煤大峰矿硐室爆破工程实际,分别研究了高温情况下不同段数电雷管,胶状乳化炸药,以及胶状乳化炸药电雷管起爆体经不同时间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毫秒电雷管在温度高于130℃时发生自爆;胶状乳化炸药在长时间高温下失效;胶状乳化炸药电雷管起爆体经长时间高温下电雷管自爆,而起爆体的胶状乳化炸药不能被引爆。此试验结果很好地指导了工程的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爆破 高温硐室 乳化炸药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容器承受内部加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文辉 薛鸿陆 +1 位作者 刘仓理 韩钧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381,共8页
对两种实验容器在分布和集中装药两钟情形下进行了爆炸加载实验,测量了几个典型位置的应变和压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容器主体环应变中通常只包含少数几种频率成分。容器(Ⅰ)(L=2D)中心位置的环应变中有应变周期性消涨现... 对两种实验容器在分布和集中装药两钟情形下进行了爆炸加载实验,测量了几个典型位置的应变和压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容器主体环应变中通常只包含少数几种频率成分。容器(Ⅰ)(L=2D)中心位置的环应变中有应变周期性消涨现象,发生了应变增长;而容器(Ⅱ)中心位置的环应变的极大值总在第一个1/4周期到达。偏高中心位置各点的环应变中都表现出应变增长,并且应变增长的程度随着远离中心位置趋向法兰附近(容器端部)而加剧。轴向应变和封头的振动中含存更多的频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爆炸容器 应变增长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硐室爆破时高温硐室装药的安全防护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蔡建德 李战军 +1 位作者 傅建秋 朱志刚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宁夏大峰煤矿硐室爆破时遇到了高温硐室,为了保证硐室装药的安全,对高温硐室内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硐室爆破所用的爆破器材进行了耐高温试验,得出了高温硐室的温度变化规律和爆破器材在高温下的性能变化情况。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制... 宁夏大峰煤矿硐室爆破时遇到了高温硐室,为了保证硐室装药的安全,对高温硐室内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硐室爆破所用的爆破器材进行了耐高温试验,得出了高温硐室的温度变化规律和爆破器材在高温下的性能变化情况。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制定了高温硐室装药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保证了高温硐室的装药安全和大爆破的圆满成功。其研究成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爆破 高温硐室 爆速试验 隔热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振沟对爆炸塔周边地表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八一 陈石勇 +2 位作者 谷岩 刘宇 刘仓理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7-652,共6页
对内径2m、壁厚0.4m的椭球封头爆炸塔进行有、无隔振沟条件下的对比爆炸实验,并监测塔体周边6个测点的地表竖向及水平方向的振动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质点的振动持续时间小于0.2s,竖向振动频谱在20~500Hz范围内,水平方向振动频谱则... 对内径2m、壁厚0.4m的椭球封头爆炸塔进行有、无隔振沟条件下的对比爆炸实验,并监测塔体周边6个测点的地表竖向及水平方向的振动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质点的振动持续时间小于0.2s,竖向振动频谱在20~500Hz范围内,水平方向振动频谱则在200~800Hz范围内;隔振沟使水平方向振动幅度衰减至原来的1/10,对竖向振动幅度衰减至原来的1/4~1/3,对地表振动频率无明显影响;爆炸塔隔振沟的深度为1m时,对爆炸地震波无任何衰减作用,仅当深度达到1.5~2.0倍瑞利波波长时(5.6~7.5m)才会产生明显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振动速度 爆炸地震波 爆炸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某邻近洞室爆破振动模拟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振毅 李静 胡锐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根据某水电站地下导流洞拉槽爆破对于邻洞振动影响的测试实例,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建立简化模型,模拟研究了隧洞开挖爆破过程中邻近洞室的质点振动速度特点,通过与实测结果比较分析爆破振动对既有洞室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出了在邻洞爆破... 根据某水电站地下导流洞拉槽爆破对于邻洞振动影响的测试实例,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建立简化模型,模拟研究了隧洞开挖爆破过程中邻近洞室的质点振动速度特点,通过与实测结果比较分析爆破振动对既有洞室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出了在邻洞爆破振动影响下隧洞周边质点最大振速度包络图,并证明模拟数据与现场测试数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邻近洞室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动力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闫长斌 徐国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3-599,共7页
以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为研究对象,将爆破地震波简化为谐波形式,运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研究不同速度、不同动荷载频率以及不同硐室间距条件下硐室群隔板位移和围岩塑性区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上方硐室跨度变化对隔板位移和下方硐室... 以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为研究对象,将爆破地震波简化为谐波形式,运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研究不同速度、不同动荷载频率以及不同硐室间距条件下硐室群隔板位移和围岩塑性区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上方硐室跨度变化对隔板位移和下方硐室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爆破震动作用下地下硐室群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动荷载速度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隔板位移和围岩塑性区面积随爆破地震波速度增大而增大;随着爆破地震波频率的增大,隔板位移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硐室间距的增加,隔板位移减小,有利于地下硐室群的稳定;随着上方硐室跨度增加,隔板位移增大;地下硐室群围岩中出现多处应力集中,但最大拉应力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不会出现拉裂破坏;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波 硐室群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作用下地下洞室临界振速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易长平 卢文波 张建华 《爆破》 CSCD 2005年第4期4-7,28,共5页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分析了爆破地震波与邻近圆形洞室的相互作用,推导了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圆形地下洞室围岩的应力和位移表达式,求出了爆破地震波频率不同和围岩性质不同时围岩周围的应力和振速分布。结合应力和振速分布及围岩的抗拉强度,...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分析了爆破地震波与邻近圆形洞室的相互作用,推导了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圆形地下洞室围岩的应力和位移表达式,求出了爆破地震波频率不同和围岩性质不同时围岩周围的应力和振速分布。结合应力和振速分布及围岩的抗拉强度,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围岩的临界破坏振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地下洞室 临界破坏振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岩体上堆石料硐室爆破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红杰 贺鹏程 +1 位作者 许永胜 魏伴云 《爆破》 CSCD 2001年第4期36-38,共3页
分析了在堆石料硐室爆玻开采中影响玻碎效果的因素,从炸药单耗、药包布置、空腔比、最小抵抗线与药包埋深等方面提出了控制石料块度和级配的对策。两次开采实残证明,石料级配符合水工设计要求,超径石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键词 硐室爆破 堆石料 级配 开采 块度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新矿中心大空孔掏槽爆破扩腔过程数值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东明 王豪 +3 位作者 李孝林 刘康 罗浪 李妍妍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4,共6页
为了更好的应用中心大空孔掏槽爆破技术,根据益新煤矿爆破工况,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深入分析爆破过程中应力波的传播、有效应力和应力场的变化,研究其扩腔过程及岩石破碎机理。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首先在炮孔连线方向相遇叠加并形成... 为了更好的应用中心大空孔掏槽爆破技术,根据益新煤矿爆破工况,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深入分析爆破过程中应力波的传播、有效应力和应力场的变化,研究其扩腔过程及岩石破碎机理。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首先在炮孔连线方向相遇叠加并形成一条直线型的加强带,然后传至空孔并发生复杂的反射和叠加,最后在岩体中扩散;空孔外围的应力场分布呈现"圆形-菱形-圆形-方形"的变化规律;中心大空孔掏槽爆破有利于炸药能量的均匀分布和槽腔的形成与扩展。现场验证表明:该项技术大大提高了煤矿巷道的掘进速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大空孔 掏槽爆破 LS-DYNA 扩腔过程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端开口圆筒形爆室线状装药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朝成 任辉启 +1 位作者 穆朝民 王海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125,共4页
建立了线状装药在一端开口爆室中心爆炸时,空气冲击波峰值压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线状装药长度和爆轰波速度及圆筒内壁反射作用对爆炸流场基本参数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模型对爆室内线状装药爆炸压力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 建立了线状装药在一端开口爆室中心爆炸时,空气冲击波峰值压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线状装药长度和爆轰波速度及圆筒内壁反射作用对爆炸流场基本参数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模型对爆室内线状装药爆炸压力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力学模型 量纲分析 爆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舱室内冲击波作用下胸部动态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康建毅 彭承琳 +2 位作者 赖西南 黄小龙 赵兴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内大鼠胸部对不同大小爆炸冲击波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分析胸壁的粘弹性运动过程及其与伤情间的关系。方法在密闭舱室内用不同当量的点爆源爆炸对大鼠致伤,采用REDLAKE-HE高速摄影机观察胸壁的运动情况,记录冲击波超压,分...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内大鼠胸部对不同大小爆炸冲击波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分析胸壁的粘弹性运动过程及其与伤情间的关系。方法在密闭舱室内用不同当量的点爆源爆炸对大鼠致伤,采用REDLAKE-HE高速摄影机观察胸壁的运动情况,记录冲击波超压,分析大鼠损伤的伤情。结果胸部变形量、胸壁向内最大速度与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Ⅱ有一定的相关性(r=0.96778,P=0.03222;r=0.96881,P=0.03119)。胸壁运动对内部器官造成损伤机制主要是粘性损伤机制。结论胸壁的变形运动过程是造成胸部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密闭舱室内胸壁向内最大速度与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Ⅱ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是预测冲击伤伤情的可靠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舱室 胸部 高速摄影术 冲击波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区Ⅳ号采空区治理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丁金刚 徐林荣 《爆破》 CSCD 2006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为保证该矿区Ⅳ号采空区下部资源的开采安全,经过多方案比较,对爆破参数进行详细设计,采用的条形药室大爆破方案处理采空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安全、经济和高效的目的,为企业后续生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采空区 硐室爆破 松动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门室洞挖爆破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刚 吴立 左清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52,共5页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特大断面隧洞工程建设为背景,运用隧道工程理论和施工方法,论述了闸门室分层爆破、岩锚梁高精度爆破和竖井二次爆破等各种爆破施工技术,达到了预期开挖爆破效果。同时提出了变形观测等辅助手段和加固措施,保证了复杂地...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特大断面隧洞工程建设为背景,运用隧道工程理论和施工方法,论述了闸门室分层爆破、岩锚梁高精度爆破和竖井二次爆破等各种爆破施工技术,达到了预期开挖爆破效果。同时提出了变形观测等辅助手段和加固措施,保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洞挖爆破施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门室 岩锚梁 竖井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震动对既有洞室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9
作者 崔积弘 周健 林从谋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根据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爆破开挖施工实例,应用动态有限元程序,采用ALE算法和Lagrange算法相耦合,建立简化模型,用集中装药代替实际的分散装药,模拟研究洞室的应力场和速度场特点,分析爆破震动对既有洞室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根据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爆破开挖施工实例,应用动态有限元程序,采用ALE算法和Lagrange算法相耦合,建立简化模型,用集中装药代替实际的分散装药,模拟研究洞室的应力场和速度场特点,分析爆破震动对既有洞室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平速度明显高于垂直速度,临近爆源的隧道直墙上部周边振动速度最大,且出现多次峰值。应力最大值分布规律表明迎爆侧和背爆侧的受力特点完全不同。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工程 既有洞室 数值模拟 地下工程 防震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及其围岩爆破地震安全监测与动力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阳生权 周健 吕中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基于地下洞室及其围岩的爆破震动安全监测,通过质点振动速度峰值及其卓越频率分析,论述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下洞室与围岩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并对爆破地震安全监测与分析结果进行解释与原因探讨。通过大量监测数据的回... 基于地下洞室及其围岩的爆破震动安全监测,通过质点振动速度峰值及其卓越频率分析,论述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下洞室与围岩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并对爆破地震安全监测与分析结果进行解释与原因探讨。通过大量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质点振动速度峰值与爆破药量和距离及环境条件的关系式,并在分析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指出,近爆破点区域的爆破地震波衰减速度明显大干较远区域,爆破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峰值的卓越频率集中在以45Hz为中心的15~75Hz范围值。质点振动速度峰值及其卓越频率与爆破规模与环境的几何因素密切相关,介质本身的物理几何特性是爆破地震波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围岩 爆破震动 安全监测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