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甘颖盈 胡敏 +2 位作者 崔淑雅 柴智 樊慧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5,共5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一个大亚类,其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依赖Smad蛋白和不依赖Smad蛋白介导的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涉及多组织、多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MP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一个大亚类,其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依赖Smad蛋白和不依赖Smad蛋白介导的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涉及多组织、多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MP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主要起着促进作用,与少突胶质细胞的髓鞘形成密切相关,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神经管畸形、帕金森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BMP信号通路的组成、传导机制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潜在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信号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损伤 神经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脑”模型与信息处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韩力群 涂序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10-1612,共3页
本文阐述了数字人脑与数字人体的关系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讨论了数字人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 ,提出数字人脑的研究目标 ,并给出数字人脑研究的总体方案。
关键词 数字人脑 高级中枢神经系统 协调机制 信息模式 模型 数字人体 信息处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余俊龙 刘水平 +3 位作者 罗敏华 姚孟晖 王莉莉 李闻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传统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gM ,IgG抗体和脑脊髓液中病原体。结果 :82 3例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患者中有 12 6例 (15 .3%)单纯疱疹病毒IgM和 ...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传统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gM ,IgG抗体和脑脊髓液中病原体。结果 :82 3例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患者中有 12 6例 (15 .3%)单纯疱疹病毒IgM和 /或IgG阳性 ,其中 10岁以下年龄为高峰。 10 (1.2 %)例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和 /或IgG阳性 ;8(0 .97%)例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IgM和 /或IgG阳性 ;7(0 .85 %)例为结核性脑膜炎 ;6 (0 .72 %)例为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1(0 .12 %)例为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结论 :病毒 ,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 ,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 ;结核杆菌和新生隐球菌感染也占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 研究 脑炎 脑膜炎 单纯疱疹 结核杆菌 新生隐球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脑高级神经中枢的模型及实现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力群 毕思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提出了数字人脑的多中枢自协调模型 ,探讨了模型中智能类中枢与调控类中枢的设计方案和主要实现技术 ,并给出一种多中枢自协调拟人脑模型的实验方案。
关键词 数字人脑 高级中枢神经系统 控制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忠秋 焦建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0-1056,共7页
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其数量占整个神经胶质细胞数量的5%~20%。小胶质细胞最早由Hortega通过碳酸银法所区分鉴定出来,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在胚胎发育后期形成血管时侵入脑内。最新研究表明,... 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其数量占整个神经胶质细胞数量的5%~20%。小胶质细胞最早由Hortega通过碳酸银法所区分鉴定出来,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在胚胎发育后期形成血管时侵入脑内。最新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原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作为CNS常驻免疫细胞,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是CNS抵御病原入侵的一道重要的免疫防线。静息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对神经系统起到监视维持内稳态的作用;其活化后,一方面起到吞噬细胞碎片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不同病理条件下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起到神经保护与神经毒性双重作用。本文对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在CNS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DI-TOF质谱技术研究海兔神经连索外表层的多肽组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河清 KimWon-Suk 林庆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7,62,共6页
厦门蓝斑背肛海兔(Notarcusleachiicirrosus)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缺少腹神经节。杂斑海兔(AplysiajulianaQuoy &Gaimard)和美国加州海兔(Aplysiacalifornia)的CNS均有腹神经节。生物质谱技术研究表明 ,美国加州... 厦门蓝斑背肛海兔(Notarcusleachiicirrosus)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缺少腹神经节。杂斑海兔(AplysiajulianaQuoy &Gaimard)和美国加州海兔(Aplysiacalifornia)的CNS均有腹神经节。生物质谱技术研究表明 ,美国加州海兔和厦门蓝斑背肛海兔的CNS的神经连索外表层含有丰富的多肽组成 ,部分多肽表现出转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连索 中枢神经系统 质谱 MALDI-TOF 海兔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的中枢损伤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刚 王竫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青光眼性损伤的形态学特征及病理机制 ,在视网膜节细胞水平及视神经水平已得到广泛研究 ;最近研究表明 ,青光眼对外侧膝状体、视皮质等中枢视路也存在相应损伤 ,并且提示青光眼的中枢损伤可能参与视功能状态的进一步恶化。我们对近年来... 青光眼性损伤的形态学特征及病理机制 ,在视网膜节细胞水平及视神经水平已得到广泛研究 ;最近研究表明 ,青光眼对外侧膝状体、视皮质等中枢视路也存在相应损伤 ,并且提示青光眼的中枢损伤可能参与视功能状态的进一步恶化。我们对近年来青光眼中枢损伤的病理形态学及病理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中枢神经系统 膝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茅磊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992-995,共4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调控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具有生理功能,当神经系统出现损伤时起修复神经系统的作用。但某些情况下,体内的一些MMP同时急剧升高反而会导致机体病理损伤。因此,MMP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能介导神经修复和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调控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具有生理功能,当神经系统出现损伤时起修复神经系统的作用。但某些情况下,体内的一些MMP同时急剧升高反而会导致机体病理损伤。因此,MMP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能介导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另一方面又造成机体损伤。文中介绍了MMP-2及MMP-9在正常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功能,探讨了两者在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作用及MMP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神经发育 脊髓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7
9
作者 游晓青 郑志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均存在神经干细胞 ,具有潜在的增值和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 ,神经干细胞可向多个方向分化 ,生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这为利用神经干细胞进行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和损伤的治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分离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细胞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一般药理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必卫 陈志武 +5 位作者 马传庚 岑德意 张于江 方明 江琴 徐叔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53-255,共3页
本文研究金丝桃甙(Hyperin,Hyp)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一般药理作用。实验发现:①ipHyp12.5~50mg·kg^(-1)呈剂量依赖性减少小鼠活动;②ipHyp12.5~50mg·kg^(-1)轻度减少家... 本文研究金丝桃甙(Hyperin,Hyp)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一般药理作用。实验发现:①ipHyp12.5~50mg·kg^(-1)呈剂量依赖性减少小鼠活动;②ipHyp12.5~50mg·kg^(-1)轻度减少家兔的肺通气量但无明显量一效关系,且呼吸频率不受影响,ivCaCl_2可拮抗Hyp减少肺通气量的作用;③ipHyp100mg·kg^(-1)不能拮抗士的宁所致的小鼠惊厥发作和死亡。上述结果表明:Hyp具有镇静作用,虽减少肺通气但不抑制呼吸中枢节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剂 金丝桃甙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节能中央空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晓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2期198-201,240,共5页
由于传统中央空调具有大滞后、大惯性、非线性特性,造成常规控制方法下系统供给的能量与负载所需能量不匹配,使得中央空调与使用环境能量供求不平衡,浪费了大量的电能.针对中央空调的控制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预测控制方法... 由于传统中央空调具有大滞后、大惯性、非线性特性,造成常规控制方法下系统供给的能量与负载所需能量不匹配,使得中央空调与使用环境能量供求不平衡,浪费了大量的电能.针对中央空调的控制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预测控制方法,将E lm an神经网络预测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有机结合,通过预测未来能量需求,实时调节控制策略,使系统所需能量和空调输出能量达到匹配.采用E lm an神经网络预测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有机结合的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节能效果显著.采用神经网络预测型节能中央空调,可有效控制中央空调与使用环境能量供求的关系,为降低智能建筑能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中央空调 预测 ELMAN神经网络 控制策略 智能建筑 温度预测 能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水资源综合调控方案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慧亮 陈开放 +1 位作者 李云飞 吴泽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1,共4页
结合中原城市群水资源系统现状,考虑系统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引水和大型水库跨城市供水的特点,针对供水和需水结构两方面设置12个水资源调控方案。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水资源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结合中原城市群水资源系统现状,考虑系统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引水和大型水库跨城市供水的特点,针对供水和需水结构两方面设置12个水资源调控方案。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水资源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综合优选模型对不同方案水资源调控效果进行评价和优选。结果表明:采用黄河干流+南水北调+大型水库联合供水方案以及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加40%的需水方案组合的调控措施,对于中原城市群整体的水资源调控效果比较明显,即在基本供水方案的基础上,突破黄河干流、南水北调、大型水库等原分水指标限制,统一调配共用水源的水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控 评价指标体系 效果评价 人工神经网络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投影形状特征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交通标志自动识别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卡 盛业华 +1 位作者 叶春 李志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01-2108,共8页
针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所拍摄图像中的交通标志的自动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投影特征的交通标志自动识别算法。文中详细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图像分割和中心投影变换的交通标志图像的形状特征计算方法,利用信息熵解决了中心投影变换的... 针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所拍摄图像中的交通标志的自动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投影特征的交通标志自动识别算法。文中详细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图像分割和中心投影变换的交通标志图像的形状特征计算方法,利用信息熵解决了中心投影变换的最佳投影个数确定问题。在中心投影特征计算的基础上,利用训练后的概率神经网络实现了交通标志具体含义的自动识别。使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所拍摄的实际交通标志图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实验,并将中心投影形状特征和不变矩特征及SIFT特征的识别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中心投影特征的识别方法具有最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标志识别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 中心投影变换 形状特征 概率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再生材料研究进展
14
作者 崔福斋 任永娟 于晓龙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1-16,共6页
首先介绍了目前中枢神经再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然后系统地综述了脑再生和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发展。研究发现,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的神经干细胞和具有特定分化方向的前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修复功能;生物支架材料与神经干细胞... 首先介绍了目前中枢神经再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然后系统地综述了脑再生和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发展。研究发现,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的神经干细胞和具有特定分化方向的前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修复功能;生物支架材料与神经干细胞的联合使用能够较好地控制细胞微环境,有望提高细胞移植后的存活状况,促进中枢神经再生。最后,结合现在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热点——神经干细胞,阐述了中枢神经再生材料调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潜能,为联合应用生物材料与干细胞促进中枢再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晓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3,共5页
针对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具有多变量、大滞后和非线性的系统特性及常规控制算法系统响应慢、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与预测控制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与预测控制结合的复... 针对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具有多变量、大滞后和非线性的系统特性及常规控制算法系统响应慢、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与预测控制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与预测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器模型,通过优化变风量控制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中央空调系统的预测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控制精度高,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变风量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 预测控制 节能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电位的研究——锥体束机能的新检查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宪伟 陈谅 +1 位作者 王慕一 李绍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1-54,共4页
应用经皮电刺激大脑皮层及脊髓诱发肌肉动作电位检查方法,研究64名健康成人和22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锥体束传导机能。结果表明,以中枢内运动神经传导时间作为中枢运动神经系统诱发电位的客观指标,不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且可以提... 应用经皮电刺激大脑皮层及脊髓诱发肌肉动作电位检查方法,研究64名健康成人和22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锥体束传导机能。结果表明,以中枢内运动神经传导时间作为中枢运动神经系统诱发电位的客观指标,不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且可以提示早期或亚临床性锥体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诱发电位 锥体束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发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礼梁 王奎 +1 位作者 满夏楠 陈健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Notch信号通路是神经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号通路之一。它在胚胎生长发育期通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或允许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维持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合适的数量和比例;在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调控神经干/祖细胞向神经... Notch信号通路是神经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号通路之一。它在胚胎生长发育期通过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或允许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维持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合适的数量和比例;在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调控神经干/祖细胞向神经元/胶质细胞分化,参与和调控神经系统的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 信号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发生 神经干细胞 神经祖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环路调节骨代谢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运辉 王立平 杨帆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468-475,共8页
骨重塑是维持骨稳态(bone homeostasis)的重要过程,人们通常认为骨重塑主要接受内分泌激素调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参与骨稳态调节。虽然,大脑和骨骼组织之间已被证实存在明确的神经连接,但这些... 骨重塑是维持骨稳态(bone homeostasis)的重要过程,人们通常认为骨重塑主要接受内分泌激素调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参与骨稳态调节。虽然,大脑和骨骼组织之间已被证实存在明确的神经连接,但这些神经联系在大脑调节骨稳态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关注骨与脑之间的神经联系,分别从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环路(neural circuit)、自主神经系统以及感觉神经系统对骨稳态的调控等方面介绍大脑调控骨代谢(bone metabolism)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控 骨代谢 骨稳态 神经环路 中枢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感觉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代谢的中枢调控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健维 王俊博 +3 位作者 王梦远 刘佳瑞 刘讷鸥 郑瑞茂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1-410,共10页
胰岛素(insulin)为机体重要降糖激素,可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促进脂肪蛋白质及肝糖原肌糖原合成;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及肝糖原与脂肪分解;在血糖平衡与代谢稳态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经典理论认为,胰岛素由胰腺β细胞分泌,经体液途径,... 胰岛素(insulin)为机体重要降糖激素,可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促进脂肪蛋白质及肝糖原肌糖原合成;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及肝糖原与脂肪分解;在血糖平衡与代谢稳态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经典理论认为,胰岛素由胰腺β细胞分泌,经体液途径,与靶细胞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结合以启动细胞信号传导而发挥作用。然而,在过去三十年间,胰岛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经神经机制调控机体糖代谢稳态的作用,亦陆续被报道。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与代谢学新技术发展,胰岛素对代谢稳态的中枢调控机制,得以被深入研究;与此相关的脑区、神经核团、神经元、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神经通路陆续被揭示。值得关注的是,脑内胰岛素作用异常,亦是引发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以中枢为靶点的降糖药相继问世,可有效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2型糖尿病症状。由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呈全球高发趋势,探索胰岛素对代谢的中枢调控机制,具重大医学与社会意义;因此,本文综述五年来相关研究进展,以期深入认识胰岛素生理作用,并为相关疾病机理与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中枢神经系统 胰岛素抵抗 信号通路 神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6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大吉 段红霞 +2 位作者 聂国辉 阎锡蕴 郝洪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48-852,共5页
细胞黏附分子CD146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最初被认为是黑色素瘤标志物,后续研究发现CD146是新生血管标志物,随着血管的成熟,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或不表达,提示其在血管发育和成熟中的重要作用。近年大量文献报道CD146及其可溶形式参与... 细胞黏附分子CD146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最初被认为是黑色素瘤标志物,后续研究发现CD146是新生血管标志物,随着血管的成熟,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或不表达,提示其在血管发育和成熟中的重要作用。近年大量文献报道CD146及其可溶形式参与血脑屏障发育和病理性损害过程,本文拟对CD146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概述,有助于深入探寻CD146在多种血脑屏障损害相关颅内疾病中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类 血脑屏障 炎症 中枢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