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1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rhapontigenin(ISO) induces autophagy and cell growth inhibition by upregulation of SESN2/Sestrin2 in the Jun N-terminal kinase/AP-1 dependent mannerin human bladder cancer cells
1
作者 LIANG Yu-guang ZHU Jun-lan +8 位作者 HUANG Hai-shan XIANG Dai-min ZHANG Dong-yun LI Jing-xia WANG Yu-lei JIN Hong-lei JIANG Guo-song HUANG Chuan-shu LIU Ze-yua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5-1086,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chenism that isorhapontigenin(ISO)induced autophagy and cell growth inhibition in human bladder cancer cell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for providing a new mechanistic...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chenism that isorhapontigenin(ISO)induced autophagy and cell growth inhibition in human bladder cancer cell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for providing a new mechanistic insight into understanding the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ISO.METHODS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passwayproteins.Poly Jet transfec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to establish transfected cell lines,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was applied to observe the punctuate dots of GFP-LC3.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 assaywas used to detect cell colony formation.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 RNA levelof SESN2 after ISO treatment.The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was used to detect the binding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c-Jun and specificity SESN2 promoter sequence.RESULTS Our studies revealed that ISO-mediated autophagy induction occurred in a Sestrin2(SESN2)-dependent and Beclin 1(BECN1)-independent manner.Furthermore,we identified that ISO treatment induced SESN2 expression via a c-Jun N-terminal kinase(JNK)/c-Jun-dependent mechanism,in which ISO triggered JNK1-dependent c-Jun activation and facilitated the binding of c-Jun to consensus AP-1 binding site in the SESN2 promoter region,thereby led to a significant transcriptional induction of SESN2.Importantly,we found that SESN2 expression was dramatically down-regulated or even lost in human bladder cancer tissues as compared to their paire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while ISO treatment was capable of elevating SESN2 expression effectively and inhibiting bladder cancer formation in BBN-induced mouse bladder tumors in vivo.CONCLUSION ISO treatment is able to induce autophagy and inhibit bladder cancer growth through JNK1/c-Jun 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induction of SESN2,which provides a novel mechanistic insight into understanding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ISO on bladder cancers and suggests that ISO might act as a promising preventive and/or therapeutic drug against human bladder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RHAPONTIGENIN bladder cancer AUTOPHAGY Sestrin2 J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roviral-mediated IL-2 and IFN-γ gene transfer in human bladder tumor cells
2
作者 X. Wang, D.X. Feng, J. Xin, B.F. Shen, C.H. Li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Immun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850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05-305,共1页
Tumor cells may escape immune surveillance mainlyby (1) down regulat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 molecules or alteration of antigen-processing pathways; (2) low-level of cytokines in thevicinity of the... Tumor cells may escape immune surveillance mainlyby (1) down regulat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 molecules or alteration of antigen-processing pathways; (2) low-level of cytokines in thevicinity of the tumor, which can’t activate immunosystemeffectively.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eneticallyengineered tumor cells expressing cytokines such as IL-2IFN-γ can induce greater CTL activity and activate NK,LAK and TIL. Besides IFN-γ can enhance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der alteration surveillance expressing ACTIVATE cytokines ESCAPE SECRET analysed e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XPF-357A 〉 C polymorphism predicts risk and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摘要) 被引量:6
3
作者 Wang, M Yuan, L +4 位作者 Wu, D Zhang, Z Yin, C Fu, G Wei, Q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1-1021,共1页
关键词 膀胱癌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4
作者 董艳 刘震钢 +5 位作者 刘媛 李花荣 于然 刘卫星 杨秀荣 王东昇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3,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患者疗效及对膀胱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间收治的DNB患者80例,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甲钴胺联合α...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患者疗效及对膀胱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间收治的DNB患者80例,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72 h-膀胱日记(72 h-BD)、美国泌尿学会症状指数(AUA-SI)、排尿后残余尿量(PVR)、中医证候评分和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72 h排尿次数和72 h总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单次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UA-SI评分、PVR水平和中医证候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膀胱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尿流速、最大尿流速和逼尿肌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DNB患者症状,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是针对DNB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及膀胱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魏锦辉 荆丽波 +3 位作者 丁云霞 谢韶东 韦巍 郑嘉奇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评估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3年9月接受诊疗及康复的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患者60例,配合完成对照干预。调取资料,采用随机分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冲洗;观... 目的评估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3年9月接受诊疗及康复的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患者60例,配合完成对照干预。调取资料,采用随机分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冲洗;观察组采用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两组均以用药2周为1个疗程。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膀胱残余尿量(residual bladder urine volume,RUV),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仪测定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maximum urine flow rate is detrusor pressure,Pdet)、膀胱初尿意容量(bladder initial urine capacity,FS)、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MFR)、平均排尿时间(average urination time,T)]、尿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4/30)低于观察组(96.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UV、Pdet、FS、T等指标低于对照组,M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养菌落计数、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尿肌酐(U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可以有效防治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改善尿流动力学,提高尿肾功能及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尿通淋颗粒 膀胱冲洗 神经源性膀胱 尿路感染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灌注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影响的比较
6
作者 李娜 郑伟 +3 位作者 张婷 梁健 刘杰 王立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1-696,共6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膀胱灌注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30~70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 目的观察和比较膀胱灌注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30~70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组(A组)、膀胱灌注右美托咪定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A组通过导尿管向膀胱注入生理盐水20 ml,同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h^(-1),10 min后改为0.5μg·kg^(-1)·h^(-1)持续泵注30 min;B组将右美托咪定0.5μg/kg溶于生理盐水20 ml,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C组通过导尿管向膀胱注入生理盐水20 ml。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拔管后)1、2、6、12、24 h CRBD发生情况和尿道VAS疼痛评分,评估CRBD严重程度。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24 h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术中瑞芬太尼、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A组拔管时、拔管后1、2、6 h中重度CRBD发生率明显降低,拔管时、拔管后1、2、6、12 h CRBD总发生率、尿道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B组拔管时、拔管后1、2、6、12、24 h中重度CRBD发生率、CRBD总发生率、尿道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拔管后12、24 h尿道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膀胱灌注或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均能有效降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尿道疼痛程度,降低CRB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且膀胱灌注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膀胱灌注 静脉泵注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培华 张炳楠 范本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治疗依赖准确的检测和长期随访。这两者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膀胱癌的诊断与监测的主要手段是膀胱镜检查,但它的侵入性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治疗依赖准确的检测和长期随访。这两者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膀胱癌的诊断与监测的主要手段是膀胱镜检查,但它的侵入性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利用体液中的DNA、RNA、蛋白质等生物标志物来获取相关疾病状态。近年来,液体活检在肿瘤无创检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液体活检有希望成为诊断和检测膀胱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膀胱癌 生物标志物 循环肿瘤细胞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外泌体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尿潴留大鼠尿动力学和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
8
作者 曹婷婷 李慧 +2 位作者 付翰林 白晶 郭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目的:研究急性尿潴留(AUR)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采用过度充盈膀胱1 h的方法建立AUR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1 d、7 d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取膀胱组织行HE、Masson、免... 目的:研究急性尿潴留(AUR)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采用过度充盈膀胱1 h的方法建立AUR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1 d、7 d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取膀胱组织行HE、Masso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余1组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UR各组膀胱功能降低(P<0.05),黏膜下层血管数量、血管直径均减小(P<0.05);AUR 1 d、AUR 7 d组逼尿肌层血管数量和直径减小,神经纤维直径减小(P<0.05);4组神经纤维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UR 1 d和7 d组比较,AUR 2 h组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次数增多,膀胱容量减低,膀胱顺应性减小,排尿后压力升高(P<0.05)。与正常组和AUR 2 h组比较,AUR 7 d组膀胱黏膜上皮层厚度增大,逼尿肌层厚度减小,逼尿肌层胶原纤维比例增大(P<0.05)。结论:AUR 2 h大鼠膀胱功能最差,膀胱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损伤早于逼尿肌层,AUR 7 d膀胱功能及组织损伤未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尿动力学 膀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中断症状与尿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
9
作者 刘宁 满立波 +2 位作者 何峰 黄广林 翟建坡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排尿中断症状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272例男性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病史及阳性体征,年龄45~84岁,平均63岁。全部患...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排尿中断症状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272例男性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病史及阳性体征,年龄45~84岁,平均63岁。全部患者先行自由尿流率检查,然后插管行尿动力学检查。应用逼尿肌功率曲线方法计算排尿做功、排尿功率和排尿能耗。根据自由尿流率的尿流中断频次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detrusor pressure at maximal flow rate,P det Q max)、最大尿流率(maximal flow rate,Q max)、膀胱收缩指数(bladder contractile index,BCI)、膀胱梗阻指数(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index,BOOI)、排尿做功、排尿功率、排尿能耗等参数的差异。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发生排尿中断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72例患者中,尿流无中断者179例(A组),尿流中断1次者46例(B组),尿流中断2次者22例(C组),尿流中断3次及以上者25例(D组)。各组的BCI为:A组113.4±28.2、B组101.0±30.2、C组83.3±30.2、D组81.0±30.5;排尿功率为:A组(29.2±14.8)mW、B组(16.4±9.6)mW、C组(14.5±7.1)mW、D组(8.5±5.0)m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的BOOI为:A组41.6±29.3、B组46.4±31.0、C组41.4±29.0、D组42.7±22.8;排尿能耗为:A组(5.41±2.21)J/L、B组(4.83±2.31)J/L、C组(5.02±2.54)J/L、D组(4.39±2.03)J/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膀胱功率(OR=0.814,95%CI:0.765~0.866,P<0.001)、BCI(OR=1.023,95%CI:1.008~1.038,P=0.003)和膀胱做功(OR=2.232,95%CI:1.191~4.184,P=0.012)是发生排尿中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PH患者的排尿中断症状主要受到膀胱收缩功能的影响,与膀胱出口梗阻水平无明显关联,排尿中断频次增加可能是膀胱收缩功能下降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排尿障碍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犬膀胱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10
作者 杜海利 王景隆 +2 位作者 梁国庆 刘玲玲 焦显芹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
犬膀胱结石是一种营养代谢病,也是犬泌尿系统的常发疾病之一。一例雌性患犬通过进行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膀胱结石,采取手术疗法取出结石,并对结石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术后进行护理及输液治疗,患犬已恢复正常。文章... 犬膀胱结石是一种营养代谢病,也是犬泌尿系统的常发疾病之一。一例雌性患犬通过进行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膀胱结石,采取手术疗法取出结石,并对结石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术后进行护理及输液治疗,患犬已恢复正常。文章根据该病例的诊治过程提出犬膀胱结石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结石 泌尿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尿流改道病人围术期症状群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11
作者 李玲 郑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881-2888,共8页
目的:探索膀胱癌尿流改道病人围术期症状群构成、类型及动态变化,构建膀胱癌病人围术期症状群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首先采用纵向调查研究方法,使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在病人入院手术期(T1)、术后2~7 d(T2)、术后1个月(... 目的:探索膀胱癌尿流改道病人围术期症状群构成、类型及动态变化,构建膀胱癌病人围术期症状群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首先采用纵向调查研究方法,使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在病人入院手术期(T1)、术后2~7 d(T2)、术后1个月(T3)对招募的膀胱癌病人进行调查,并在参照相关指南、文献和函询专家的基础上,构建膀胱癌病人围术期症状群干预方案。2022年9月—2023年9月,将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0例膀胱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膀胱癌症状群干预方案。分别于T1、T2、T3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功能状态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在3个时间点内情绪相关症状群、泌尿道相关症状群、胃肠道相关症状群、能量不足相关症状群、自我形象紊乱症状群,口干-疼痛-疲乏症状群严重程度评分降低(P<0.05);病人生活质量、功能状态、自我效能感均改善(P<0.05)。结论:膀胱癌病人在围术期会面临病情变化及不同主观症状,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不同时间段的症状群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病人症状,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围术期 症状群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PPARγ作为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潜在诊断标志物的评估及其预测价值
12
作者 王照 左解鹏 +3 位作者 车航 任凌云 徐哲 王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目的 探讨PPARγ与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9例女性IC/BPS患者(观察组)和同期90例健康女性体检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 目的 探讨PPARγ与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9例女性IC/BPS患者(观察组)和同期90例健康女性体检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C)、总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浆PPARγ水平;通过LASSO回归筛选显著临床特征,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年龄、BMI、NLR、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IFN-α、IL-1β、IL-6、IL-8、TNF-α和CD3^(+)CD4^(+)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绝对淋巴细胞计数、IL-10、TAC、GSH和血浆PPAR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ASSO回归筛选出,NLR、IFN-α、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IL-1β、IL-6、TNF-α、CD3^(+)CD4^(+)T及PPARγ共8个自变量进入预测模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β、TNF-α和CD3^(+)CD4^(+)T水平升高及PPARγ水平降低是IC/BP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PPARγ联合临床参数(IL-1β、TNF-α和CD3^(+)CD4^(+)T)的诊断IC/PBS的曲线下面积0.901(95%CI:0.885~0.963)高于PPARγ单一指标诊断[0.839(95%CI:0.730~0.902)]效能(AUC=0.901)优于单独PPARγ(AUC=0.839)。结论 IC/BPS女性患者血浆PPARγ水平明显降低,可作为IC/BPS的潜在诊断标志物,联合临床指标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诊断标志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脱落细胞蜡块在尿路上皮癌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继伟 谭艳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蜡块用于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及用于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2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术前尿液样本,其中5例用于比较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结果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蜡块用于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及用于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2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术前尿液样本,其中5例用于比较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结果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一致性为100%,同时TWIST1和内标基因GAPDH扩增曲线的C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一致性为50.00%,细胞蜡块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一致性为81.82%。结论尿脱落细胞蜡块可以用于包括膀胱癌在内的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路上皮癌 细胞蜡块 TWIS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来源的外膜囊泡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凋亡
14
作者 王阳 王泽益 +1 位作者 曹向乾 沈兵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0-1008,共9页
目的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Pm)培养上清液及Pm来源的外膜囊泡(Pm-OMV)对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培养Pm并收集其培养上清液,以PBS和脑心浸出液(BHI)细菌培养基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膀胱... 目的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Pm)培养上清液及Pm来源的外膜囊泡(Pm-OMV)对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培养Pm并收集其培养上清液,以PBS和脑心浸出液(BHI)细菌培养基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法收集Pm培养上清液中的Pm-OMV,以上清液剩余成分作为对照,通过CCK-8、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T24和563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T24和5637细胞凋亡的作用。最后在裸小鼠体内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瘤内多点注射Pm-OMV和PBS,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通过增殖标志物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UNEL法检测验证Pm-OMV在体内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在体外实验中,Pm培养上清液显示出对T24和5637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与PBS组和BH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m-OMV不仅能够抑制T24和563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还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与上清液剩余成分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裸小鼠皮下移植瘤实验进一步证实了Pm-OMV在体内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效果,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m-OMV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为研究肿瘤内微生物调控肿瘤进展的机制和开发新的膀胱癌治疗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多杀性巴氏杆菌 细菌外膜囊泡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杨舒涵 喻先海 +9 位作者 崔孔孔 刘秩源 陈静 余成军 蔡淼 张德迎 华燚 刘星 吴盛德 魏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6-441,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诊...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诊断为NB的16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泌尿系感染, 将患儿分为合并泌尿系感染组(n=90)和未合并泌尿系感染组(n=79)。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孕周、病程、住院时间、是否有肛门直肠手术史、是否有骶尾部手术史、是否有泌尿系手术史、是否有排尿困难、是否伴有尿频、是否伴有肾积水等临床症状, 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进一步识别导致NB患儿发生UT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发热、泌尿系手术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尿浑浊度、C反应蛋白、尿白细胞、血尿素氮等指标与NB患儿发生UTI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尿白细胞升高(OR=13.367, 95%CI:3.732~47.878)、血尿素氮升高(OR=1.102, 95%CI:1.019~1.193)、有泌尿系手术史(OR=2.118, 95%CI:0.999~4.490)、肾积水(OR=4.010, 95%CI:1.857~8.658)是NB患儿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尿素氮、尿白细胞、泌尿系手术史、肾积水与NB患儿发生UTI的关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 泌尿道感染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变形指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上尿路损伤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常冉 靖华芳 +3 位作者 高轶 张思雨 王越 吴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评估膀胱变形指数(BDI)在判断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上尿路损伤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87例NB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肾积水分为上尿路损伤组和上尿路正常组。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生化... 目的评估膀胱变形指数(BDI)在判断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上尿路损伤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87例NB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肾积水分为上尿路损伤组和上尿路正常组。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生化参数和影像尿动力学(VUDS)数据,计算BDI。比较两组一般特征和VUDS参数,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87例患者中,上尿路损伤组54例,上尿路正常组33例。两组病程、肌酐水平和BDI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836和0.928。结论NB患者病程、肌酐水平和BDI与上尿路损伤有关,BD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可能对定量膀胱造影和诊断上尿路损伤有一定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下尿路功能障碍 上尿路 膀胱变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手术后复发的治疗探讨
17
作者 方一圩 林德富 +2 位作者 孙宁 张潍平 宋宏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原发性VUR手术后复发患儿临床资料。男16例,女6例;...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原发性VUR手术后复发患儿临床资料。男16例,女6例;首次手术时年龄13~143个月,平均71个月;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案:保守治疗13例(抗感染+抗胆碱药物),再次手术治疗9例(腹腔镜Lich-Gregoir术、腹腔镜改良Lich-Gregoir术或开腹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定期随访泌尿系超声、血生化、尿常规以及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了解患儿治疗效果。结果22例中,13例(59.1%)保守治疗中,1例痊愈,5例反流降级,7例反流等级不变。6例高级别反流(Ⅳ~Ⅴ级)合并膀胱结构异常(憩室、小梁化)者保守治疗失败,行再次手术后获治愈(或反流显著减轻),再次手术方式为:开放输尿管再植术(Cohen术)2例、腹腔镜Lich-Gregoir术2例、腹腔镜改良Lich-Gregoir术2例。1例因术后肾功能异常,再次行腹腔镜改良Lich-Gregoir术,术后2年反流治愈。2例因初次手术后反流加重,再次行腹腔镜改良Lich-Gregoir术,术后1年复查反流降为Ⅱ级。结论儿童原发性VUR术后复发可能与膀胱功能异常及解剖缺陷有关。保守治疗适用于低级别反流且膀胱功能可控者,而高级别反流合并解剖异常者需早期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 神经原性 复发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形成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仕宝 陈宁 +3 位作者 何书明 杨杰 彭泽椿 徐明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究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心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功能及机制。方法:提取SV-HUC-1、MGH-U3和253J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用PBS和上述外泌体与中性粒细胞(PMN)共孵育,分为PBS组、SV-HUC-1 exo组、MGH-U3... 目的:探究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心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功能及机制。方法:提取SV-HUC-1、MGH-U3和253J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用PBS和上述外泌体与中性粒细胞(PMN)共孵育,分为PBS组、SV-HUC-1 exo组、MGH-U3 exo组、253J exo组。Sytox green染色检测NETs的生成,Western blot检测NETs标志蛋白CIT-H3、NE、MPO表达。与MGH-U3和253J细胞分为Control组、PMN组、MGH-U3 exo组、253J exo组、MGH-U3 exo+PMN组、253J exo+PMN组。MGH-U3 exo组和253J exo组的PMN培养上清加入1.5 U/ml DNAse,共孵育30 min后,收集混合液分别与MGH-U3和253J细胞共孵育,记为MGH-U3 exo+PMN+DNAse组和253J exo+PMN+DNAse组。CCK-8法检测MGH-U3和253J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PBS组相比,MGH-U3 exo组和253J exo组NETs形成增加,CIT-H3、NE、MPO表达显著增加(P<0.001),SV-HUC-1 exo组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MGH-U3 exo+PMN组和253J exo+PMN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相比于MGH-U3 exo+PMN组,MGH-U3 exo+PMN+DNAse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相比于253J exo+PMN组,253J exo+PMN+DNAse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膀胱癌细胞外泌体可通过诱导NETs的生成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外泌体 NETS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猫神经源性尿潴留的病例报告
19
作者 吴嘉慧 庞海东 林珈好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1只6月龄雄性家养短毛猫,从4楼坠楼后出现尿潴留。结合患猫既往病史、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西医诊断为创伤性脊髓损伤继发神经源性尿潴留;中医辨证为“痹证”合并“癃闭”范畴,患猫因外伤使督脉受损,气血瘀滞,脾气... 1只6月龄雄性家养短毛猫,从4楼坠楼后出现尿潴留。结合患猫既往病史、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西医诊断为创伤性脊髓损伤继发神经源性尿潴留;中医辨证为“痹证”合并“癃闭”范畴,患猫因外伤使督脉受损,气血瘀滞,脾气和肾阳亏虚,膀胱气化失司。西医治疗通过导尿舒缓膀胱压力,用药营养神经组织;中医治疗通过口服中药、激光和针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0日后,患猫恢复自主排尿能力。本病例的诊治经验可为类似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尿潴留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卡介苗灌注治疗后复发的临床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海涛 罗伟铭 +10 位作者 陈剑 张健 冉强 徐静 金俊豪 敖杨坤 王亚鹏 张俊英 谢秋波 兰卫华 刘秋礼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9-968,共10页
目的 探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 BCG)灌注治疗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 目的 探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 BCG)灌注治疗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确诊为中高危NMIBC并经电切术后接受规律BCG灌注治疗的患者,训练集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就诊的110例患者,外部验证集为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52例患者。共纳入17项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1、3和5年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预后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对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集人群中26例患者(23.64%)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32.00(18.00~50.50)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血小板计数、嗜酸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eosin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E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和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 NMLR)、病理分期T1期(pathological T1 stage,pT1)和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HALP)的组合评分是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潜在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高HALP评分(HR=0.185,95%CI:0.046~0.736, P=0.017)是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独立保护性因素,高ELR(HR=3.599,95%CI:1.505~8.608, P=0.004)和pT1(HR=3.240,95%CI:1.191~8.818, P=0.021)是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后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在1、3和5年复发风险的预测曲线和理想曲线接近,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提示模型在较大的阈值概率内能获得净收益。在训练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中模型预测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2]、3(AUC=0.847)和5年(AUC=0.887)的复发风险具有良好的效能,在验证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中也观察到该结果。结论 BCG灌注治疗前较高的HALP评分是肿瘤复发的保护因素,而高ELR和pT1是危险因素。本研究基于HALP评分、ELR和病理T分期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识别出BCG灌注治疗后高复发风险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卡介苗 复发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