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文兰 胡同平 +3 位作者 王永福 尹芳蕊 赵剑波 王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RA的预后判断、药物反应和骨质破坏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动态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80例RA...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RA的预后判断、药物反应和骨质破坏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动态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80例RA患者和非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0%、96.7%;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70.0%;二者联合检测,以抗CCP抗体阳性或RF阳性作为联合检测的阳性判定,以抗CCP抗体阴性且RF阴性作为联合检测的阴性判定,对RA的敏感性为87.0%,高于单独检测的敏感性;对RA的特异性为98.3%,高于单独检测的特异性。抗CCP抗体浓度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RA患者间存在很大差异(P<0.05)。RA患者是否发生骨侵蚀,其抗CCP抗体浓度存在较大差异(P<0.05);而且关节损害越严重,其抗CCP抗体浓度越高(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抗CCP抗体浓度的下降幅度在各组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能够明显提高R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CCP抗体浓度可随治疗有效而发生改变,动态监测可以作为考察药物疗效的观察指标。同时,抗CCP抗体水平能反映RA患者骨侵蚀的程度,且骨破坏严重者,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光耀 胡琪 +3 位作者 徐愿 马骁 罗静 陶庆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5-738,共4页
背景亚临床滑膜炎指在超声或核磁共振下发现滑膜炎,而在临床体格检查中未发现关节肿胀。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关节具有骨破坏放射学进展,提示亚临床滑膜炎关节依旧处于疾病活动状态。目的探究RA超声下亚临床滑膜... 背景亚临床滑膜炎指在超声或核磁共振下发现滑膜炎,而在临床体格检查中未发现关节肿胀。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关节具有骨破坏放射学进展,提示亚临床滑膜炎关节依旧处于疾病活动状态。目的探究RA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RA患者132例。分别采用临床体格检查及超声的方法评价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包含的28关节,记录临床体格检查未发现关节肿胀而超声下发现滑膜炎的关节(即亚临床滑膜炎关节),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结果 132例RA患者中,男14例,女118例;18~44岁37例,45~59岁53例,60~75岁42例;ESR:正常43例,异常89例;CRP:正常45例,异常87例;RF:阴性34例,低滴度阳性56例,高滴度阳性42例;抗CCP抗体:阴性33例,低滴度阳性17例,高滴度阳性82例。亚临床滑膜炎数目:无亚临床滑膜炎患者26例,有亚临床滑膜炎患者106例。不同性别、年龄、ESR、CRP、RF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多于抗CCP抗体阴性、低滴度阳性患者(P<0.05)。结论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提示该类患者除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外,宜进行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滑膜炎 超声检查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对类风湿关节滑膜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德玉 陈芳芳 +4 位作者 刘阳 王凯 虞伟 严孝岭 李晓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对RA患者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EG沉淀法提取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ELISA法检测IC中ACPA-IC水平。用G蛋白免...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对RA患者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EG沉淀法提取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ELISA法检测IC中ACPA-IC水平。用G蛋白免疫亲和层析法从6份ACPA-IC(+)RA血清、4份ACPA-IC(-)RA血清及10份正常人血清中提取IC。体外培养RA关节FLS;分别用RA ACPA-IC(+)提取物、ACPA-IC(-)提取物及健康人血清IC(C-IC)刺激FLS,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检测FLS增殖情况,液态芯片技术检测不同来源IC刺激对FLS分泌IL-1β、IL-2、IL-6、IL-8、IL-10、IL-15、IL-17、TNF-α、GM-CSF、EGF、VEGF等11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RA患者ACPA-IC(+)提取物能够显著促进FLS增殖,与对照组IC比较,在培养24小时时间里,四种浓度(25、50、75和100μg/ml)的ACPA-IC都能显著促进FLS增殖。RA患者血清ACPA-IC(+)和ACPA-IC(-)提取物刺激FLS 24小时后,可诱导细胞分泌大量IL-6、IL-8和GM-CSF;其中ACPA-IC(+)组刺激FLS分泌GM-CSF和IL-8量均显著高于ACPA-IC(-)组和C-IC组,ACPA-IC(+)组刺激FLS分泌IL-6水平显著高于C-IC组,但与ACPA-IC(-)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间刺激分泌IL-1β、IL-2、IL-10、IL-15、IL-17、TNF-α、EGF、VEGF等其他8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患者血清ACPA-IC可促进FLS增殖,并诱导其分泌IL-6、IL-8和GM-CSF等炎性细胞因子,进而进一步诱发滑膜炎症反应及骨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抗环瓜氨酸肽自身抗体(ACPA) 免疫复合物(IC) 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病中肿瘤标志物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夏俊波 严秀娟 +2 位作者 任振义 陈灏 王娇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病(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呼吸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间质性肺病...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病(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呼吸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间质性肺病,将其分为RA-ILD组(38例)和RA组(44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蛋白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糖蛋白抗原19-9(carbohydrateantigen 19-9,CA19-9)水平,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和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分析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差异以及RA-ILD组肿瘤标志物与肺功能、抗CCP抗体相关性。结果 RA-ILD组外周血CEA、CA15-3、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RA组(P<0.01);RA-ILD组FVC、FEV1和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显著低于RA组(P<0.01),但是RA-ILD组抗CCP抗体水平与R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RA-ILD组CEA水平与FVC、FEV1和DLCO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9、-0.576、-0.512,P<0.0l),但CEA、CA15-3和CA19-9均与抗CCP抗体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92、-0.264、-0.268)。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9-9在RA-ILD中表达升高,CEA可能反应RA-ILD肺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可能与关节损害无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肿瘤标志物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NF-α IL-1β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喜德 张金禄 +4 位作者 郑汉光 李召东 蔡龙 刘风云 陈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996-997,共2页
目的:研究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影响,以初步探讨蜂针疗法治疗RA的机理。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蜂针疗法加西药治疗组50例,西... 目的:研究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影响,以初步探讨蜂针疗法治疗RA的机理。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蜂针疗法加西药治疗组50例,西药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改善TNF-α、IL-1β、抗CCP抗体、RF、ESR、CRP、PLT、Ig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蜂针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蜂针疗法具有抗炎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R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针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 TNF—α IL-1Β 抗CCP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血清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及骨侵蚀的预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琼 罗以勤 +2 位作者 汪元 黄开泉 朱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1-1794,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4种血清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3例RA患者,158例非RA患者,98例... 目的研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4种血清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3例RA患者,158例非RA患者,9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GPI和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浓度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定性检测AKA。结果血清GPI、RF、抗CCP抗体、AKA阳性率在RA组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I、RF、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组显著高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I、RF浓度水平在RA活动组浓度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GPI、RF浓度水平在RA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骨侵蚀组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KA阳性率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A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PI、RF、抗CCP抗体、AKA的水平对RA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血清GPI、RF浓度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可以预测RA患者骨侵蚀,RA患者血清AKA阳性可能与骨侵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I RF AKA 抗CCP抗体 RA 诊断 疾病活动度 骨侵蚀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特异性标记物与肺间质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邓琳 唐友国 +1 位作者 朱红斌 朱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64-3366,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标记物——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关系。方法选取123例RA患者,根据患者肺部高分辨CT(HRCT)判定有无ILD,将患者分为ILD组(60例)和非... 目的探讨生物标记物——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关系。方法选取123例RA患者,根据患者肺部高分辨CT(HRCT)判定有无ILD,将患者分为ILD组(60例)和非ILD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GPI水平间的差异。结果类风湿关节炎ILD组患者血清RF及GPI水平〔(385±645)U/ml与(1.42±1.32)μg/ml〕显著高于非ILD组〔(273±496)U/ml与(1.06±1.23)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3.05±2.45)与(3.03±2.36)〕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RF水平与GPI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RF与GPI水平异常增高提示发生ILD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葡糖-6-磷酸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凤英 刘晓丽 蔡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17例RA患者(RA组)和42例正常对照的血清抗MCV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2)抗体,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同步检测类风湿因子IgM(RF-IgM),...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17例RA患者(RA组)和42例正常对照的血清抗MCV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2)抗体,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同步检测类风湿因子IgM(RF-IgM),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抗MCV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抗MCV和抗CCP2抗体的诊断界值分别为21U/mL、12U/mL时,2者对RA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5.6%和66.7%,特异性分别为92.5%和98.1%,2者联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3.2%和98.7%;抗MCV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53(95%CI0.801~0.906),抗CCP2抗体的AZ为0.910(95%CI0.873~0.946),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0,P=0.230)。2者联合的AZ为0.923(95%CI0.831~0.957),与抗MCV和抗CCP2抗体单独测定的AZ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2.190,P=0.080;Z=1.670,P=0.120)。结论:抗MCV抗体在诊断RA时与抗CCP2抗体效果相当,2者联合检测并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回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与血清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冀 杨发满 +2 位作者 李蓉 张培莉 汪元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34-3736,共3页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回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水平与血清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PADI)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及两者在RA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风湿科2009年6月—2011年11月住院及门诊回族RA患者63例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回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水平与血清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PADI)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及两者在RA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风湿科2009年6月—2011年11月住院及门诊回族RA患者63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我院回族健康体检者54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抗CCP抗体水平,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根据GenBank号NT_004610序列查找PADI4基因多态性位点,即PADI4-94、PADI4-104、PADI4-92,其基因多态性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扩增后收集DNA片段进行测序。采用RA疾病活动评分(DAS28评分)评价病例组患者疾病活动性,HAQ生活质量问卷(HAQ评分)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 (1)两组ESR、CRP水平、抗CCP抗体水平及R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患者DAS28评分平均为(4.89±0.17)分,HAQ评分平均为(8.07±1.03)分。(3)PADI4-94位点的基因型为A/A、G/G、A/G,PADI4-104位点为A/A、G/G、A/G,PADI4-92位点为C/C、G/G、G/C。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RA患者抗C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抗CCP抗体水平与DAS28评分(r=0.25,P=0.018)、HAQ评分(r=0.22,P=0.04)及ESR(r=0.81,P=0.001)均呈正相关,与CRP、RF无相关性。结论青海地区回族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高于回族健康人群,并与DAS28评分、HAQ评分及ESR呈正相关,提示抗CCP抗体可作为评价回族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指标,PADI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抗CCP抗体形成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抗环瓜氨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中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桐俊 许国飞 +5 位作者 盛君 李志 宣丹 张军 陆进明 徐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68-573,共6页
目的: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水平,探索抗CCP抗体与SLE患者关节炎及骨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41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并与SLE患者关节临床表现及其... 目的: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水平,探索抗CCP抗体与SLE患者关节炎及骨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41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并与SLE患者关节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抗CCP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20.6%(29/141)。其中,在SLE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率为26.7%(20/75),非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率为13.6%(9/66),两者间比较相近(P=0.056),但是SLE关节炎组抗CCP抗体中位水平为16 RU/mL(5~1600 RU/mL)高于非关节炎组的12 RU/mL(4~51 RU/mL)(P=0.004)。抗CCP抗体阳性SLE患者中关节炎组抗CCP抗体中位水平为304.5 RU/mL(28~1600 RU/mL),也明显高于非关节炎组的30.0 RU/mL(28~51 RU/mL)(P=0.001)。在75例SLE有关节炎表现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侵蚀性关节炎,其中5例检测出高滴度抗CCP抗体[459 RU/mL(76~605 RU/mL)]。结论:在SLE中,20.6%的患者体内存在抗CCP抗体,对于有关节炎表现的SLE患者伴有高滴度的抗CCP抗体,可能会发生侵蚀性关节炎,抗CCP抗体对判断SLE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健 李婷 +1 位作者 包军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3-1026,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多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RA仍具有很高的关节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期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关节畸形的可能。近年发现的抗瓜氨酸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多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RA仍具有很高的关节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期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关节畸形的可能。近年发现的抗瓜氨酸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可在关节破坏发生前即表现出阳性,该抗体与经典的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相比,在RA的诊断中具有相似的敏感性,但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研究发现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在RA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并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其可能在RA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抗体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积保 张大昌 +3 位作者 朱电波 查翔远 贾可 李志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86-29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血清ACCP抗体将11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ACCP抗体阳性组75例,阴性组41例。分析A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血清ACCP抗体将11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ACCP抗体阳性组75例,阴性组41例。分析A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ACCP抗体阳性组患者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者较ACCP抗体阴性组多且严重(P<0.05)。血沉、C反应蛋白亦以ACCP抗体阳性组显著为高(P<0.05或<0.01)。ACCP抗体阳性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而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与ACCP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病程达2年以上者,血清ACCP抗体阳性组双侧腕、肘、髋及膝关节X线片表现≥Ⅲ级以上者显著多于ACCP抗体阴性组(P<0.05)。病程小于2年且无明显骨质破坏的RA患者,1年后发生骨质破坏者,ACCP抗体阳性组明显多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较ACCP抗体阴性者临床症状重,血液系统、骨骼系统损害多见,预后差。血清ACCP抗体可能反映RA的临床症状轻重并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抗角蛋白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德梅 李文红 +7 位作者 王倩 杜文静 孟岩 李慧君 闫怡 冯宁 马秀敏 罗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287-3290,共4页
目的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人类类风湿关节炎(RA)的血清免疫学是否相似。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3月,15只SPF级7~8周健康... 目的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人类类风湿关节炎(RA)的血清免疫学是否相似。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3月,15只SPF级7~8周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10只用于建立CIA模型,最终8只造模成功(CIA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采集CIA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股动脉血,常规分离血清,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AK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Anti-CCP抗体和RF-Ig M抗体;分离膝关节滑膜,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作为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结果CIA模型组大鼠血清AKA阳性5例,空白对照组均阴性。空白对照组和CIA模型组大鼠血清Anti-CCP抗体及RF-Ig M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HE染色可见滑膜细胞排列清晰,组织学结构正常,未见增生,无明显炎性细胞聚集和浸润;CIA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HE染色可见滑膜细胞排列紊乱,毛细血管增生,滑膜增生明显,滑膜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CIA大鼠血清中出现AKA阳性,与人类RA的血清免疫学类似,适用于RA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大鼠 Wistar 类风湿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超 雷洁 +1 位作者 邱晓晖 章辉庆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8-872,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CT表现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相关性。方法:搜集本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178例,评估肺内间质性病变(ILD)的CT征象,搜集患者RF、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A)等...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CT表现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相关性。方法:搜集本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178例,评估肺内间质性病变(ILD)的CT征象,搜集患者RF、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A)等实验室结果,分析CT征象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ILD阳性组RF、ESR值[(129.76±62.54)U/mL、(60.22±35.42)mm/h]明显高于阴性组[(103.22±58.46)U/mL、(39.83±28.41)mm/h],蜂窝、小叶间隔增厚阳性组RF值[(148.89±54.45)U/mL、(153.66±58.12)U/mL]明显高于阴性组[(119.41±62.82)U/mL、(118.23±61.90)U/mL],小叶间隔增厚、淋巴结肿大阳性组ESR值[(73.83±30.19)mm/h、(69.67±37.00)mm/h]明显高于阴性组[(51.73±34.65)mm/h、(48.85±32.12)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网格影、蜂窝阳性组ACCPA值(≥200 U/mL、≥200 U/mL)明显高于阴性组(121.2 U/mL、156.6 U/mL),而胸膜下线阳性组ACCPA值(46.6 U/mL)明显低于阴性组(186.8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P患者中,吸烟人数比例(10/82)、ACCPA值(180.0 U/mL)明显高于非IP组(4/96、129.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P累及范围评分与RF、ESR值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高ACCPA值是IP的危险因素,RF、ESR升高是肺内受累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小叶间隔增厚、淋巴结肿大提示RA可能处于活动期,胸膜下线出现提示RA可能处于相对静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间质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CP、RF检测中国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试验Meta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诗涓 李健 李乐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采用诊断试验Meta分析综合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血清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筛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CNKI等数据库,获得有关抗CCP和RF诊断筛查RA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DPS6.5进行诊断试验M... 目的采用诊断试验Meta分析综合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血清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筛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CNKI等数据库,获得有关抗CCP和RF诊断筛查RA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DPS6.5进行诊断试验Meta分析。结果抗CCP的综合准确度为0.831,诊断优势比为24.154;RF的综合准确度为0.765,诊断优势比为10.540;抗CCP的诊断准确度高于RF(P<0.01)。结论抗CCP诊断RA能获得较好的特异度,而RF诊断RA能获得较好的灵敏度;若能联合抗CCP和RF,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桂梅 何威逊 +1 位作者 朱光华 王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68例因不明原因发热和关节痛疑诊为JIA患儿进行血清anti-CCP抗体水平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68例疑...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68例因不明原因发热和关节痛疑诊为JIA患儿进行血清anti-CCP抗体水平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68例疑诊JIA患儿中,多关节型JIA 10例,全身型JIA 13例,少关节型JIA 8例,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JIA 13例;其他风湿性疾病11例,血液与肿瘤疾病8例,感染性疾病5例。多关节型JIA患儿的血清anti-CCP水平显著高于全身型、少关节型和附着点炎症相关的JIA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anti-CCP抗体≥15.8 RU/mL为阳性阈值,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为0.80,其对多关节型JIA诊断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67.6%。多关节型JIA患儿血清anti-CCP水平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64,P=0.017)。结论血清anti-CCP可作为临床诊断多关节型JIA的血清学指标之一,15.8 RU/mL是较为适宜的诊断界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关节侵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伟念 蔡小燕 +1 位作者 林小军 袁诗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57-3062,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侵蚀性关节炎(erosive arthritis,EA)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398例新诊断为RA的患者...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侵蚀性关节炎(erosive arthritis,EA)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398例新诊断为RA的患者及410例SLE患者进行了横断面研究,并审核了医疗记录。完成2年随访的患者被纳入分析。结果EA在RA患者中占58.3%(196/336),发生于RA早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类风湿结节、贫血、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 body,ACPA)阳性是RA患者发生EA的重要相关因素。SLE患者中有1.5%存在EA。与非EA患者相比,EA患者ACPA水平较高,阳性率明显高于无EA患者。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中,ACPA对RA和SLE患者的敏感性均较高,截止值分别为1.7 U/mL和0.8 U/mL。结论EA在中国RA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常在疾病早期出现。RA中贫血、类风湿结节和ACPA与EA相关。EA也可在SLE中发现。ACPA在SLE中也与EA有关。建议对ACPA截止值>1.7 U/mL的RA患者及截止值>0.8 U/mL的SLE患者加强关节侵蚀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氨酸化及相关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婷婷 李鸿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54-1658,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有研究指出瓜氨酸化可能是其发病起点。但瓜氨酸化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转录后修饰过程,并非RA的专利。而针对瓜氨酸肽产生的抗瓜氨酸肽抗体(ACPAs)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本文就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有研究指出瓜氨酸化可能是其发病起点。但瓜氨酸化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转录后修饰过程,并非RA的专利。而针对瓜氨酸肽产生的抗瓜氨酸肽抗体(ACPAs)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本文就瓜氨酸化及ACPAs在RA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其在R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瓜氨酸化 抗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超声检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文雪 刘芳 +3 位作者 朱家安 刘芳 陈征 李殿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CCP)抗体与超声检出的骨侵蚀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1987年RA分类标准的RA患者的双侧腕关节、第1~5掌指关节及第2~3近节指间关节...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CCP)抗体与超声检出的骨侵蚀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1987年RA分类标准的RA患者的双侧腕关节、第1~5掌指关节及第2~3近节指间关节进行常规灰阶超声和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PD)超声检查,观察关节骨侵蚀、滑膜增厚及PD血流信号情况,分析A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骨侵蚀、滑膜增厚、PD血流信号评分之间的差异,并探讨ACCP、病程与骨侵蚀的关系。结果RA患者101例,其中女性81例,ACCP抗体阳性患者75例,A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骨侵蚀总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滑膜增厚及PD血流信号总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程>3年的患者中,A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骨侵蚀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CP抗体阳性、病程>3年的RA患者有较高的骨侵蚀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超声 骨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志昌 肖游君 +5 位作者 劳敏曦 黄明城 曾珊 许韩师 杨岫岩 梁柳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77-2281,2291,共6页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FLS)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FLS分离自22例活动性RA患者、12例骨关节...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FLS)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FLS分离自22例活动性RA患者、12例骨关节炎(OA)和6例无关节炎病史的外伤患者滑膜组织;FLS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测定。结果:RA组、OA组和正常组FLS迁移数目分别为(29.33±10.93)、(9.28±7.87)和(7.00±4.07)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4.35±7.67)、(3.96±4.37)和(3.08±1.03)个/视野,RA组与其它2组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FLS与抗CCP阴性RA患者FLS相比,前者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强于后者;相关性分析亦发现,抗CCP抗体阳性及抗CCP抗体滴度与RA患者FLS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密切相关。结论: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FLS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更强,抗CCP抗体可能与RA患者FLS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