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小型化宽频带高隔离紧凑型MIMO天线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琰 卞立安 +2 位作者 谢舒 张琦 李高升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4,共10页
[目的]针对舰船通信装置安装空间受限且其他装备对信号产生干扰导致舰载天线通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覆盖宽频带的小型化高隔离紧凑型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方法]天线单元以1个椭圆贴片为基础,通过旋转平移扩展成最终的八角结... [目的]针对舰船通信装置安装空间受限且其他装备对信号产生干扰导致舰载天线通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覆盖宽频带的小型化高隔离紧凑型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方法]天线单元以1个椭圆贴片为基础,通过旋转平移扩展成最终的八角结构;4个单元正交放置在介质基板上,提高天线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通过在天线的背面添加方片形金属贴片提高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天线整体尺寸仅为32 mm×32 mm×1.6 mm。[结果]实测结果表明:S11≤-10 dB的阻抗带宽实测为3.4~10 GHz,天线的S31从-15 dB下降到-22 dB以下,最低低至-46 dB,隔离度提高了31 dB;天线包络相关系数小于0.05,分集增益大于9.7 dB;天线的最高增益可达4.5 dBi。[结论]设计的MIMO天线在实现小型化的基础上可覆盖宽频带并拥有较高隔离度,具有抗干扰、信道容量高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舰载无线通信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多输入多输出 宽频带 小型化 解耦 天线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肋环形可展开天线结构设计及展开分析
2
作者 董永灿 袁行飞 +2 位作者 李姝 艾科热木江·塞米 董石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9,共10页
受肋环形索穹顶结构构型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肋环形可展开天线结构,旨在探索大口径天线的创新设计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带有驱动-锁定接头的基本可展开模块,通过依次组装多个基本可展开模块构成伸展臂,以作为径向支撑肋。进一步地,... 受肋环形索穹顶结构构型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肋环形可展开天线结构,旨在探索大口径天线的创新设计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带有驱动-锁定接头的基本可展开模块,通过依次组装多个基本可展开模块构成伸展臂,以作为径向支撑肋。进一步地,将多榀伸展臂沿环向阵列排布并相应设置预应力环索,构建得到了一种新型的肋环形可展开天线结构。在完全展开状态下,这种天线结构可视为索梁复合体系,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的仿真模型,进一步对该结构体系进行模态分析,对比发现:相较于现有构型,所提出的肋环形可展开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刚度特性,这表明该结构有望被应用于大口径天线设计。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这种肋环形结构形式在大口径天线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直径为58.2 m的可展开天线设计方案。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构建了该天线的仿真模型,并分别对其单榀伸展臂和整体结构进行了展开运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结构能够顺利展开到位并实现可靠锁定,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天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新型肋环形可展开天线结构兼具桁架式折展结构高刚度和肋式折展结构高折展比的优势,可为未来大口径天线的结构选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环形结构 天线 可展结构 结构设计 展开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操控频率和辐射特性的环加载扇形单极子天线
3
作者 吴泽宇 喻金 +1 位作者 陈致允 吕文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特性的环加载扇形单极子天线,该天线由一个扇形单极子单元和边缘加载扇环构成,并采用同轴线进行馈电。研究表明,扇环加载和馈电位置的变化会激发出不同模式组合,从而呈现出可独立操控的频率和辐射特性... 提出了一种具有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特性的环加载扇形单极子天线,该天线由一个扇形单极子单元和边缘加载扇环构成,并采用同轴线进行馈电。研究表明,扇环加载和馈电位置的变化会激发出不同模式组合,从而呈现出可独立操控的频率和辐射特性:改变环路加载位置,可使得在天线保持水平面和俯仰面辐射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实现窄频、宽频和多频段特性之间切换;改变馈电位置,可使得天线在1.9~5.6 GHz的阻抗带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2.8~5.0 GHz频段内实现天线背射/端射(水平面)、有/无零向频扫(俯仰面)特性的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加载扇形单极子天线 频率可重构 方向图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单元加载的高增益可重构对称扇形贴片天线
4
作者 黄元芯 卞立安 +3 位作者 李高升 李延秀 陈冉昊 王琰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56,共7页
[目的]为满足舰载通信系统对多功能天线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八木天线的新型高增益四波束可重构贴片天线。[方法]主要由4个对称的扇形单元组成,4个PIN二极管分别加载在中心贴片和4个扇形贴片之间,用于控制天线辐射方向图。通过切换PIN二... [目的]为满足舰载通信系统对多功能天线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八木天线的新型高增益四波束可重构贴片天线。[方法]主要由4个对称的扇形单元组成,4个PIN二极管分别加载在中心贴片和4个扇形贴片之间,用于控制天线辐射方向图。通过切换PIN二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控制天线波束辐射方向,以实现4种不同的方向图。通过添加弧形寄生单元作为反射器和引向器,增加天线增益并抑制旁瓣。[结果]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可以在4种模式下分别实现方位角平面45°,135°,225°和315°共4个方向的波束指向。在5.47~6.05GHz,所有模式均可实现7.46dBi的高平均增益。[结论]该天线具有高增益、低剖面、控制简单等优点,可以根据舰船通信需求,动态调整天线的辐射方向,减少信号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天线 天线方向图 方向图可重构 高增益 PIN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天线及其智能可穿戴应用
5
作者 杨文冬 张笑源 孙海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55,共30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透明天线成为新型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热点。透明导电材料的选取对透明天线的设计至关重要。银纳米线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优异、尺寸可调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因而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银纳米线透明天线及其在...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透明天线成为新型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热点。透明导电材料的选取对透明天线的设计至关重要。银纳米线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优异、尺寸可调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因而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银纳米线透明天线及其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应用;介绍了银纳米线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对各自的特点和所生长的银线的基材适配性进行了讨论;阐述了银纳米线透明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指出在天线设计时应平衡透光性与导电性这对矛盾关系;提出了银纳米线透明印制天线的制作流程,涉及银纳米线材料的油墨化、图案化和后处理等;最后总结了银纳米线透明天线的应用,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透明天线 天线设计 图案化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变分压缩感知的均匀线阵子阵划分方法
6
作者 张清河 曾志云 +2 位作者 吴数鑫 沈钊阳 杨利霞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40,共9页
传统的相控阵天线由于其复杂和成本过高的特性,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基于子阵技术的非常规阵列天线较好的实现了复杂性和辐射性能之间的良好折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分压缩感知的阵列综合方法,在模式匹... 传统的相控阵天线由于其复杂和成本过高的特性,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基于子阵技术的非常规阵列天线较好的实现了复杂性和辐射性能之间的良好折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分压缩感知的阵列综合方法,在模式匹配策略下解决了均匀线性相控阵的连续子阵划分问题。通过将不同子阵天线单元的激励变换到梯度域中,使其具有稀疏性,从而将子阵划分中的子阵布局及激励的优化求解问题转换为求解激励梯度域稀疏度最大值优化问题,通过增广拉格朗日公式构造无约束代价函数最小化问题,并利用确定性交替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终实现均匀线阵连续子阵的划分。通过几种典型阵列子阵划分的数值算例,并与一些传统子阵划分方法(如遗传算法、K-means聚类方法)进行比较,在方向图匹配误差、阵列性能参数(如旁瓣电平、方向系数等)以及计算效率等方面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子阵划分 模式匹配 全变分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共形阵列天线的和、差波束综合方法研究
7
作者 李发政 孙兆阳 +3 位作者 纪永刚 周航 李凉海 王筝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5,共5页
分布式共形阵列天线可充分利用载体外形有效孔径面积,依托其实现和、差波束,在无人机载雷达导航、目标跟踪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首先,将利用电磁全波分析得到的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方向图旋转变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基于该单元方向图... 分布式共形阵列天线可充分利用载体外形有效孔径面积,依托其实现和、差波束,在无人机载雷达导航、目标跟踪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首先,将利用电磁全波分析得到的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方向图旋转变换到全局坐标系下,基于该单元方向图进行矢量叠加得到阵列的远区总场。进一步地,以每个阵元的激励信号权重作为优化变量,利用遗传算法对幅值加权优化实现和、差波束低副瓣综合。通过构建4×4×4的多平面组合分布式共形阵列天线进行实验仿真验证,遗传算法对提高该类阵列天线的和、差波束低副瓣性能是有效的;同时,利用电磁全波分析证明天线单元方向图进行阵列总场叠加是可行的,使天线单元的选型更加多样化,可以更好地满足无人机载雷达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共形阵列天线 遗传算法 和、差波束 电磁全波分析 方向图计算 矢量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hased-Array Antenna in Multifunction Array Radar
8
作者 Wang, Guoyu Zhang, Jun Ma, Jianw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1期39-43,共5页
A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hased-array antenna in multifunction array radar has been approach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lane phased-array pattern, the mathematical simul... A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hased-array antenna in multifunction array radar has been approach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lane phased-array pattern,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directionality factor,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array factor,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array element factor and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beam st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nna phased arrays Directional patterns (antenna) Mathematical mod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e-borne antenna adaptive anti-jamming method based on gradient-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2
9
作者 Tao Haihong Liao Guisheng Yu J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3期469-475,共7页
A novel space-borne antenna adaptive anti-jamming method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which is combined with gradient-like reproduction operators is presented, to search for the best weight for pattern synth... A novel space-borne antenna adaptive anti-jamming method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which is combined with gradient-like reproduction operators is presented, to search for the best weight for pattern synthesis in radio frequency (RF). Combined, the GA's the capability of the whole searching is, but not limited by selection of the initial parameter, with the gradient algorithm's advantage of fast searching. The proposed method requires a smaller sized initial population and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refore, it is flexible to implement this method in the real-time systems. By using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designer can efficiently control both main-lobe shaping and side-lobe level.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spot survey data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proposed is efficient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borne antenna genetic algorithm (GA) gradient-like ANTI-JAMMING pattern 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阵列天线的模拟波束合成测试
10
作者 李笑飞 刘烽 +2 位作者 王凯 李光辉 王仕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33-235,共3页
本文基于一款16阵元微带天线阵列,为阵列接收机前端的阵列天线开展波束合成性能测试。通过分析阵列天线的波束合成基本原理,以及用于接收功能的阵列天线的耦合效应,实际测试在有无耦合情况下阵列各端口的输出电压,求解出抵消耦合的加权... 本文基于一款16阵元微带天线阵列,为阵列接收机前端的阵列天线开展波束合成性能测试。通过分析阵列天线的波束合成基本原理,以及用于接收功能的阵列天线的耦合效应,实际测试在有无耦合情况下阵列各端口的输出电压,求解出抵消耦合的加权信息,将加权信息转换为去耦合的模拟波束合成网络,开展16阵元微带天线阵列的波束合成实践。经与仿真的波束合成方向图进行比对,实测解耦方向图轮廓与阵列无耦合的仿真结果非常接近,较好的实现了解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接收机 阵列天线 波束合成 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等通量波束的多极化可重构天线
11
作者 靳贵平 潘伟浩 +1 位作者 黄珏泓 廖绍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随着航天技术的革新,对近地轨道的通信需求逐年增高。近地轨道卫星就在此背景下产生,主要应用于遥感探测天气预报和数据通信领域。由于近地轨道卫星天线辐射波束所覆盖的地球表面是球面,因此波束通常设计为等通量形式。由于卫星通信通... 随着航天技术的革新,对近地轨道的通信需求逐年增高。近地轨道卫星就在此背景下产生,主要应用于遥感探测天气预报和数据通信领域。由于近地轨道卫星天线辐射波束所覆盖的地球表面是球面,因此波束通常设计为等通量形式。由于卫星通信通常存在极化失配、多径效应等问题,选择多极化而不是圆极化作为近地卫星天线的工作状态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保证通信质量,将等通量波束天线和多极化可重构技术结合起来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基于一对正交圆极化波能合成线极化波的设计原理,文中提出了一种具有等通量波束的多极化可重构天线,该天线由可重构馈电网络和带扼流环的隔片极化器圆波导组成。馈电网络中嵌入单刀四掷开关(SP4T)与单刀双掷开关(SP2T),通过改变开关的工作状态,馈电网络将给圆波导提供不同的馈电条件,在圆波导内隔片的作用下天线实现两种圆极化与两种线极化的可重构。通过在圆波导口引入扼流环以及波导口作“T”型开槽处理,实现波束赋形,并且保证天线在不同极化状态下辐射等通量波束。实测结果显示,天线在不同的极化状态下-15 dB重叠阻抗带宽14.7%,覆盖4.80~5.56 GHz,方向图顶部在θ为-24°~+24°范围内具有平坦效果,圆极化状态下空间轴比覆盖-51°~+50°,覆盖范围大于方向图顶部平坦范围。天线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多极化和方向图顶部平坦的优势,可满足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中多极化应用场景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可重构天线 等通量方向图 圆极化 线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射波束和锥状波束可重构的微带贴片天线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丽婷 郭欣 吴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边射波束和锥状波束可重构的新型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在锥状波束模式下具有圆度较好、锥角可设计的优点。首先,在贴片的中间引入一排短路孔,当短路孔两侧的探针反相馈电时,贴片上两侧电流同向,辐射边射波束;而当两个探针... 本文提出了一种边射波束和锥状波束可重构的新型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在锥状波束模式下具有圆度较好、锥角可设计的优点。首先,在贴片的中间引入一排短路孔,当短路孔两侧的探针反相馈电时,贴片上两侧电流同向,辐射边射波束;而当两个探针同相馈电时,贴片上两侧电流反向,辐射锥状波束。接着,对短路排孔与贴片边缘之间的间距进行了优化设计,调整电流分布,从而改善锥状波束在方位面上的圆度。最后,在贴片的对角线上额外引入了四个短路孔,通过控制其位置和大小来调节固定频率下贴片的尺寸,从而设计出不同锥角的锥状波束。通过全波仿真,设计了三个边射波束和锥状波束可切换的贴片,锥状波束的锥角分别为55°、50°和45°,均具有较好的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贴片天线 方向图可重构 锥状波束 边射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宇 许超 +2 位作者 李威 李曦 刘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多波束采集控制平台三部分,设计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硬件结构;并在系统硬件结构基础上设计系统软件部分,采用多波束形成方法设计5G新空口多波束赋形接收和发射子系统,获取天线方向图。在子系统内,通过5G新空口混合时空编码,采用QR分解构建多波束分解信道矩阵,消除编码过程中存在的串行干扰;根据信道分解结果,采用基于通道映射的方法提取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构建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多波束成形是向中心点聚拢的,天线方向最大值为0,与理想图完全重合,能够实现多波束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系统 5G新空口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 多波束基站 天线自动对准平台 天线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天线三维方向图室外测量方法
14
作者 兰天旭 朱秋明 +4 位作者 白云鹏 林志鹏 吴启晖 段洪涛 吕冰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6-897,共12页
天线方向图测量是天线测量的重要内容。针对天线方向图室外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天线三维方向图室外测量方案。该方案利用无人机对天线方向图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修正,获得待测天线和接收天线极化匹... 天线方向图测量是天线测量的重要内容。针对天线方向图室外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天线三维方向图室外测量方案。该方案利用无人机对天线方向图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修正,获得待测天线和接收天线极化匹配时的直射径数据,最后利用训练好的生成对抗网络重构出天线的三维方向图。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可以高效、高精度地完成天线三维方向图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方向图 无人机 生成对抗网络 射线追踪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RT三轴低频天线指向误差批量测量和校正方法
15
作者 吐力帕尔·吐鲁洪 阎敬业 +3 位作者 武林 杨洋 蓝爱兰 吴季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3,共12页
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望远镜(Daocheng Solar Radio Telescope, DSRT)作为子午工程二期太阳-行星际探测子系统的重要部分,工作在150–450 MHz频段,可提供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太阳爆发亮温图像.针对DSRT天线的高精度指向测量以及对指向... 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望远镜(Daocheng Solar Radio Telescope, DSRT)作为子午工程二期太阳-行星际探测子系统的重要部分,工作在150–450 MHz频段,可提供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太阳爆发亮温图像.针对DSRT天线的高精度指向测量以及对指向误差批量标定和校正的需求,首先根据DSRT独有的三轴座架系统,通过四元数旋转变换法建立了天线3参数编码器零点误差模型;然后提出了基于射电源的漂移扫描法获得16个单元天线功率方向图,并根据2维方向图确定波束中心的方法精确测量了DSRT天线指向误差;最后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并通过天线控制软件重新调整各个轴的零点,后对调整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指向校正方法可靠有效,校正后16个天线的指向精度为0.5°之内,明显优于校正前3.5°的指向误差,满足误差小于DSRT天线最高工作频率下的1/10波束范围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指向误差 天线功率方向图 太阳:射电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优化赋形方法的斜视星载SAR模糊抑制研究
16
作者 王长城 张毅 +1 位作者 张永伟 王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76,共10页
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会严重影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成像质量。现有的利用天线波束赋形来抑制模糊的方法在雷达正侧视成像时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雷达斜视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 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会严重影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成像质量。现有的利用天线波束赋形来抑制模糊的方法在雷达正侧视成像时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雷达斜视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的星载SAR二维模糊(距离和方位模糊)抑制方法。使用距离-方位模糊综合的模糊比(Ambiguity to Signal Ratio,ASR)指标来替代距离模糊比及方位模糊比,结合对不同斜视情形下天线波束变化的分析,充分考虑包含镜像模糊区在内的所有模糊区,建立了模糊比-天线权重优化模型。以模糊能量为目标函数、天线方向图掩模作为约束确立二次锥(Quadratic Cone Programming,QCP)优化问题,求解得到阵元幅度相位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模糊区对应的旁瓣幅值,灵活地抑制SAR斜视成像的距离和方位模糊,进而提高星载SAR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模糊抑制 天线方向图综合 波束优化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雷达未知天线方向图误差下的稀疏目标角超分辨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寅 张平 +4 位作者 庹兴宇 毛德庆 张永超 黄钰林 杨建宇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666,共21页
扫描雷达角超分辨技术是基于目标与天线方向图的关系,采用解卷积方法获取超越实波束的角分辨能力。目前的角超分辨方法大都是基于理想的无畸变天线方向图,未考虑实际过程中方向图的变化。然而,由于雷达天线罩、天线测量误差与平台非理... 扫描雷达角超分辨技术是基于目标与天线方向图的关系,采用解卷积方法获取超越实波束的角分辨能力。目前的角超分辨方法大都是基于理想的无畸变天线方向图,未考虑实际过程中方向图的变化。然而,由于雷达天线罩、天线测量误差与平台非理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天线方向图在实际中往往存在未知的误差,会导致目标分辨能力下降,甚至产生虚假目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机载扫描雷达未知天线方向图误差下的角超分辨成像方法。首先,基于总体最小二乘(TLS)准则,该文考虑了方向图误差矩阵的影响,导出了相应的目标函数;其次,基于交替迭代的求解思路,利用迭代重加权优化方法实现了目标函数求解;最后,针对算法超参数选取,引入了一种自适应参数选取方法。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实现未知天线误差条件下的超分辨重建,进一步提升了超分辨算法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雷达 角超分辨 未知天线方向图误差 总体最小二乘 稀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方向图精密测量方法定量化对比研究
18
作者 李华军 魏平 +1 位作者 孟东林 王维龙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4-1732,共9页
在微波遥感和深空探测等领域,人们期待能够获得精准的天线方向图以便通过反演可见度函数得到待观测目标的真实结果。因此,急需获得不同方向图测量方法的测量误差数值大小。从计量学角度,分别通过精密测量技术和仿真技术进行了定量化对... 在微波遥感和深空探测等领域,人们期待能够获得精准的天线方向图以便通过反演可见度函数得到待观测目标的真实结果。因此,急需获得不同方向图测量方法的测量误差数值大小。从计量学角度,分别通过精密测量技术和仿真技术进行了定量化对比研究。标准增益喇叭天线的精密实测数据表明,在远场法、平面近场法和球面近场法中:1)球面近场法所得零深效果最好,远场法最差,平面近场法介于二者之间;2)平面近场法的有效角度范围位于±60°,超过该范围,截断误差急剧增大至无效;3)远场法在角度范围±80°以外出现明显波纹。另一项试验结果表明,球面近场法与紧缩场法的吻合效果更好,但前者所得曲线更光滑。对于线性阵列天线,通过仿真技术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该定量化研究结果可供挑选天线测量系统种类和提升方向图测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计量 天线方向图 球面近场 平面近场 柱面近场 远场法 紧缩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常数近零媒质的几何无关双频天线
19
作者 刘虹江 何翼景 孙厚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56-59,共4页
基于波导等效的近零介电常数(ENZ)超材料可以实现电磁波的零相位差传输,从而实现了辐射特性不受几何形状影响的双频天线。不同于传统的辐射元件,本文采用了光子掺杂技术来实现双频谐振,同时可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并且掺杂剂的位置不... 基于波导等效的近零介电常数(ENZ)超材料可以实现电磁波的零相位差传输,从而实现了辐射特性不受几何形状影响的双频天线。不同于传统的辐射元件,本文采用了光子掺杂技术来实现双频谐振,同时可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并且掺杂剂的位置不会影响谐振频率。在本工作中,通过仿真不同形状和拓扑结构的天线,实验验证了这种形状无关的辐射特性,设计的ENZ天线都保持在两个相同的频率下谐振,但远场辐射模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变化,从单波束到多波束、从宽波束到窄波束。这种由材料决定的与几何无关的辐射特性可能为无线通信、传感和波前工程等领域提供更加灵活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无关天线 双频天线 近零介电常数超材料 方向图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源超表面天线罩的窄截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20
作者 王浩 周永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针对无人机数据链通信存在抗干扰性能差、防捕获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气动性能的基于有源超表面天线罩的窄截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该天线由宽带平面印刷全向天线、窄截面有源超表面天线罩以及双频阻抗匹配网络组成。当超表... 针对无人机数据链通信存在抗干扰性能差、防捕获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气动性能的基于有源超表面天线罩的窄截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该天线由宽带平面印刷全向天线、窄截面有源超表面天线罩以及双频阻抗匹配网络组成。当超表面天线罩上二极管均截止(未加偏置电压)时,天线罩处于全透波状态,天线工作于宽带全向通信模式。当超表面天线罩特定区域二极管导通时,该区域天线罩处于全屏蔽状态,天线工作于双频定向通信模式,此时通过引入双频阻抗匹配网络显著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全向通信模式下,天线相对带宽达到44.6%,全向增益可达1.37 dBi,不圆度小于2.5 dBi;定向模式下,双频天线上下频带分别为1.4 GHz和1.8 GHz,相对带宽分别为9.1%和15.3%,最大定向增益达5.2 dBi。该天线具有窄截面、低成本等优点,能够在宽带全向通信和双频定向通信工作模式之间灵活切换,有望提高无人机抗干扰、防捕获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链通信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有源超表面天线罩 阻抗匹配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