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胡椒酸/4,4′-联吡啶的Zn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Hirshfeld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娅蓉 赵九州 +2 位作者 赵成兄 梁毅农 孙赞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利用胡椒酸(HBDCA)和4,4′-联吡啶(4,4′-bpy)与Zn(NO_(3))_(2)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例锌配位聚合物[Zn(BDCA)(4,4′-bpy)_(0.5)]_n(I),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S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粉末衍射(X... 利用胡椒酸(HBDCA)和4,4′-联吡啶(4,4′-bpy)与Zn(NO_(3))_(2)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例锌配位聚合物[Zn(BDCA)(4,4′-bpy)_(0.5)]_n(I),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S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配合物I属于单斜晶系,I2/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196(11)nm,b=1.01964(9)nm,c=1.67283(14)nm和β=100.771(6)°,分子式为C_(26)H_(18)N_(2)O_(8)Zn。在配合物I中,中心Zn原子位于扭曲的四面体几何构型中,配体连接金属形成1D链结构。Hirshfeld分析表明,链与链之间可通过π…π堆积和C—H…O相互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I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及固态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位聚合物 溶剂热合成 晶体结构 Hirshfeld分析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固态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的三维荧光光谱与三维室温磷光光谱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一心 杨宜康 +3 位作者 赵天成 黄岳元 王党辉 陈慰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73-1276,共4页
测量了浓度为 1× 1 0 - 4 mol/L苯并咪唑水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 ,三维室温磷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还测量了苯并咪唑固体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对化合物的荧光和室温磷光进行了分析、比较 ,发现苯并咪唑在 2 90nm、5 80nm和 8... 测量了浓度为 1× 1 0 - 4 mol/L苯并咪唑水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 ,三维室温磷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还测量了苯并咪唑固体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对化合物的荧光和室温磷光进行了分析、比较 ,发现苯并咪唑在 2 90nm、5 80nm和 870nm区域均有强而丰富的荧光谱线 ,而室温磷光谱线 (RTP)单一地出现在 2 90nm区域 ,且强度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三维室温磷光光谱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苯并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夫碱配合物M_3L_6(NO_3)_6(H_2O)_2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庆山 毛菊林 +2 位作者 周惠良 胡奇林 刘万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05-2508,共4页
以4-氨基-1,2,4-三氮唑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在冰醋酸催化下合成了配体4-氨基-1,2,4-三氮唑缩对二甲氨基苯甲醛(L)。然后利用L与过渡金属硝酸盐[-M(NO3)2·xH2O(M=Cu,Co,Zn,Cd;x=3~6)]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 以4-氨基-1,2,4-三氮唑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在冰醋酸催化下合成了配体4-氨基-1,2,4-三氮唑缩对二甲氨基苯甲醛(L)。然后利用L与过渡金属硝酸盐[-M(NO3)2·xH2O(M=Cu,Co,Zn,Cd;x=3~6)]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固态配合物M3L6(N03)e(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物质是一种多晶粉末状的发光材料,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在乙醇溶液体系中的荧光发射峰在416nm处,为蓝色荧光,色纯度高,荧光量子效率高,而配合物M3L6(NO3)6(H2O)2的荧光发射峰则红移至445nm左右,同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M3L6(NOs)6(H2O)2中与M(Ⅱ)发生配位作用的基团是配体中三氮唑环上的氮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固态配合物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固-固反应初期动力学的粉末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新村 黄伯云 贺跃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58-1560,共3页
In this paper,the method of UV-visible reflection spectrum(UV method) wa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itial kinetic characters of the solid-solid reaction with the mixture of dimet... In this paper,the method of UV-visible reflection spectrum(UV method) wa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itial kinetic characters of the solid-solid reaction with the mixture of dimethylglyoxime and Ni(Ac)2·4H2O,and the mixture of dimethylglyoxime and anhydrous Ni(Ac)2 as the modeling reaction exampl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V method was very sensitive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solid-solid reaction.The reactive rates for above two reaction systems were varied non-linearly with the change of reaction time.The fastest reaction rates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cold-melting layer or cold-dissolvingmelting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固相反应 反应动力学 紫外-可见漫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