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龚慧明 贺浩华 +1 位作者 刘宜柏 曾汉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23,共5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纯合不育株和杂合不育株育性转换的临界值均为 2 7℃~ 2 8℃ ,说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不存在显性不育基因...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纯合不育株和杂合不育株育性转换的临界值均为 2 7℃~ 2 8℃ ,说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不存在显性不育基因的剂量效应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 ,即抽穗前 1 8~ 1 2 d;同时 ,讨论了该不育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 水稻 临界温度值 温度敏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W6154S育性转换感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自国 元生朝 +2 位作者 曾汉来 王本宣 李玉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5,共5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幼穗发育的不同时期和光期、暗期中用不同温度处理W6154S,观察其育性转换的感温特性.结果表明:在145小时的长日照条件下,温度对W6154S育性转换有明显作用.温度作用的敏感时期在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外壁形成期,最敏感时...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幼穗发育的不同时期和光期、暗期中用不同温度处理W6154S,观察其育性转换的感温特性.结果表明:在145小时的长日照条件下,温度对W6154S育性转换有明显作用.温度作用的敏感时期在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外壁形成期,最敏感时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在光周期中,光期平均湿度起主要作用.暗期温度、日平均温度、日最高与最低温度的直接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育性转换 感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杂交粳稻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建林 徐正进 +2 位作者 周淑清 刘丽贤 吕英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分析了中国北方发展杂交稻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北方杂交粳稻科研、生产中所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 :①丰富不育系类型 ,改善其生理特性 ;②降低两用系育性转换温度 ,在北方开发高温敏反向不育系 ;③选育形态倾籼、特异亲粳的高... 分析了中国北方发展杂交稻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北方杂交粳稻科研、生产中所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 :①丰富不育系类型 ,改善其生理特性 ;②降低两用系育性转换温度 ,在北方开发高温敏反向不育系 ;③选育形态倾籼、特异亲粳的高配合力强恢复系 ;④揭示杂交粳稻自身生理特性 ,开发相应的栽培技术 ;⑤注重杂交稻的生态效益这5个方面是北方杂交粳稻逐渐发展壮大的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方 杂交粳稻 发展现状 栽培技术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感温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颜龙安 蔡耀辉 +3 位作者 刘秋英 张俊才 张晓波 杨正威 《江西农业学报》 1996年第2期85-88,共4页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感温性主要表现:①不同稃尖性状的不育株感温效应不同,红色稃尖的不育株比白色稃尖的不育株感温效应更强;②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株感温效应不同;③同一株系不同单株感温效应不同;感温性强的单株其后代不育材料感...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感温性主要表现:①不同稃尖性状的不育株感温效应不同,红色稃尖的不育株比白色稃尖的不育株感温效应更强;②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株感温效应不同;③同一株系不同单株感温效应不同;感温性强的单株其后代不育材料感温性也强。说明显性核不育材料的感温性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效应,通过理想亲本选择可削弱不育材料的感温性。本文提出了通过高温筛选减少温度对不育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显性核不育 感温效应 育性感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粒温光敏核不育小麦DT94-1的发现及育性转换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慧英 孙振 +2 位作者 罗志昌 郭风琴 安建勇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2期3-6,共4页
在低温短光照条件下 ,筛选发现了硬粒温光敏显性核不育小麦DT94 - 1。研究证实该材料雌雄蕊生物学下限光日照为 6h ,温度为 8℃ ;雄蕊育性临界转换光日照为 8h ,温度为 14℃ ;雄蕊育性完全恢复的生物学上限光日照为 12h ,温度为 16℃。... 在低温短光照条件下 ,筛选发现了硬粒温光敏显性核不育小麦DT94 - 1。研究证实该材料雌雄蕊生物学下限光日照为 6h ,温度为 8℃ ;雄蕊育性临界转换光日照为 8h ,温度为 14℃ ;雄蕊育性完全恢复的生物学上限光日照为 12h ,温度为 16℃。最理想的雄性不育诱导温度和处理时间为药隔期 13~ 12℃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温光敏显性核不育系DT94-1 育性转换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雄性不育系的感光感温类型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汪怀建 刘飞虎 +1 位作者 梁雪妮 周跃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应用现蕾促进率 ( %)和感温指数来反映 6份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光温反应特性 ,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的感光性可分为强感光和弱感光 2类 ;其感温性可分为强感温、中感温和弱感温 3类。根据上述 2项指标 ,可将供试材料的光温反应型分为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系 感光性 感温性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温冷水池设计及其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选育上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汤国华 余应弘 +3 位作者 谢红军 曾翔 张建华 吴善德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6-8,共3页
介绍了自动控温冷水池的设计及工作原理,阐述了自动控温冷水池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选育中不育株繁殖、低不育起点温度单株早世代加压筛选、不育系提纯及核心种子生产上的应用。
关键词 自动控温冷水池 低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核心种子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宣69S夏季冷水灌溉原种生产技术总结
8
作者 陈菊云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6期56-58,共3页
总结了利用夏季冷水串灌的方法进行宣69S原种生产技术,包括冷灌繁殖田块的选择及配套设施、单株选择、培育壮秧、规范栽插及肥水管理等,防杂保纯效果明显。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宣69S 夏季 冷水串灌 原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