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7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涛 黄文娟 张振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赋能因子的关键在于通过智能技术确定教师所处的发展阶段,消除和减少发展阶段间的各种阻碍因素,达成专业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的条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以此为切入点从教师主体性的视角,在现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模型中融入人工智能因子构建的人工智能增强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型(AIeTPD),具备发展计划可定制、发展过程可调控、发展成效可评价的特点,可通过教师学习、智能研修、教学创新三条路径,支持诊断式学习预测、个性化在线学习、混合式智能研修、交互式虚拟教研、孪生式混合课堂、智能化教学反馈以及综合化教师评价等应用场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演化,重塑教师学习者、互学者、促学者角色,为数字时代大规模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发展 AIeTPD模型 实践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构建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的行动研究:基于实践—反思的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志慧 胡啸天 +2 位作者 林东华 刘玉梅 郭可慧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113,共7页
近年来,直播技术、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快速更迭,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提供了丰富情景。然而,推进教师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发展TPACK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仅靠常规培训难以实现。研究... 近年来,直播技术、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快速更迭,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提供了丰富情景。然而,推进教师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发展TPACK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仅靠常规培训难以实现。研究历时四年,利用行动研究方法构建了由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组成的跨年龄、跨学科、跨高校和跨国界的基于实践—反思的教师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该共同体聚焦新技术的学习和整合,通过三步反思法推动教师提炼和发展TPACK,并为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和长周期的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从而激发教师基于发展情景形成行动链,进而得到反思性成长。基于对访谈文本和交流日志的分析,研究发现教师的TPACK得到明显发展,反思和研究能力得到提升,TPACK发展信心得到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更好地理解数智时代教师TPACK发展难点和规律,有效推进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发展 实践—反思教师研修 教师成长共同体 生成式人工智能 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功能效应、价值审思与优化空间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芳芳 闫志军 +1 位作者 高绣叶 臧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机制有待优化、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尚待拓宽、助力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亟待创新以及辐射职业教育吸引力效应功能仍需加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优化教学能力比赛功能的路径:建立比赛与日常教学和基层教研的互动机制;完善行动导向的教学标准,健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建立比赛结果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解释模型;建立教学能力比赛的过程性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 职教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魂强师”: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勇 曹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8,87,共8页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和践行体育教育理念的内在逻辑。同时,通过职业信仰重塑、专业能力提升、师德境界升华的三维建构,解析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破解机制,进而构建“教育家型教师”转型理论框架:价值导向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专业能力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本领与根基;师德师风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品德与操守。据此,提出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实践路向:筑牢信仰之魂,锚定体育教师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锻造才智之魂,夯实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行动策略;磨砺凝心之魂,涵养体育教师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职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素养 师德师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特征、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3
5
作者 荀渊 潘岳林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各要素优化衔接、结构合理、供需适配、协同联动、持续改进为关键特征,最终指向建...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各要素优化衔接、结构合理、供需适配、协同联动、持续改进为关键特征,最终指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政策目标。当前,我国在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过程中面临教师教育机构与制度体系衔接相对不足、教师教育院校分布不均、教师供给体系和培养层次偏低、各教师教育参与主体协同乏力和教师培养与培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够深入等问题。为此,应着力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师教育区域结构体系,优化职前教师供给体系,加强教师协同体系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师教育区域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 钱鉴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教育改革内容,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稳步扩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加快提高国家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教育改革内容,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稳步扩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加快提高国家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开辟高等教育对技能精英选育评通道的重要之举。作为我国自上而下设计并推进的新兴事物,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既要关注微观的学校办学实践,又要兼顾宏观的政策推动。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仍面临着稳步发展的政策导向与快速扩张的实践需求、择适而办的发展逻辑与盲目升格的实践动力以及职教特色的类型发展与摇摆不定的实践路径三重冲突,需要以下放地方自主办学权限为突破,聚焦区域发展规划个性办学布局;以完善学校办学评价标准为核心,针对主体差异打造独特办学路径;以优化“双高计划”遴选条件为抓手,围绕职教特色探寻类型办学内涵;以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为重点,对接产业发展夯实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本科教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逻辑、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家军 冯筱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高职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外在支持,也离不开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自身内部的发展动力,即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权力、资本、自我规训。权力为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外在的支持力量,资本为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资源支撑... 高职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外在支持,也离不开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自身内部的发展动力,即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权力、资本、自我规训。权力为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外在的支持力量,资本为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资源支撑,自我规训为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内在动力。在现实的教育场景中,高职教师面临着专业成长自主权受限、专业成长的资本不足、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不够等现实困境。对此,应赋予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的充分自主权,不断增加其专业成长的资本储蓄,提升其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师 专业成长 权力 资本 自我规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助推教师自主发展:逻辑向路、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9,共6页
教师发展是为促进教师个体生命成长和专业成长、超越自我与不断精进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为推进传统教研室的转型升级,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成为连接“数智技术”“教师发展”两个具有时代... 教师发展是为促进教师个体生命成长和专业成长、超越自我与不断精进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为推进传统教研室的转型升级,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成为连接“数智技术”“教师发展”两个具有时代特征与生长向度的“关键力量”。虚拟教研室与教师发展的逻辑“耦合”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增力,赋能教师自主发展。在技术重塑教研室新的生态背景下,教师将面临教学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自主性驱动、评价改革引领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需要从精神、物质、机制、评价层面,聚焦理念、知识、制度、评价改革等要素,探索助推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路向,为实现高质量教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教师自主发展 逻辑“耦合”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共同体到伙伴关系: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尤妤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面临着从经验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的关键挑战。传统专业学习共同体虽能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经验传承的平台,但其封闭性特征可能抑制个体创造性,导致知识再生产模式的固化。以教师教育者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开放型... 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面临着从经验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的关键挑战。传统专业学习共同体虽能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经验传承的平台,但其封闭性特征可能抑制个体创造性,导致知识再生产模式的固化。以教师教育者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开放型学习情境,通过构建边界模糊、多元对话的互动空间,更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跨界学习和知识创新。通过目标共识、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和过程共管的中介机制,推动教师教育者实现从纵向传承到横向拓展的学习范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 伙伴学习模式 跨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在乡”到“心入场”: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重塑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明露 颜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5-42,共8页
新生代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群体,并随着乡村教师群体的代际更替,日渐成为乡村教育场域的中坚力量。增进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奠定了个体认知与公共认知一致性的基础,是新生代乡村教师从在乡村学校工作的“身在乡... 新生代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群体,并随着乡村教师群体的代际更替,日渐成为乡村教育场域的中坚力量。增进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奠定了个体认知与公共认知一致性的基础,是新生代乡村教师从在乡村学校工作的“身在乡”状态向融入乡村教育的“心入场”状态转变的关键环节。新生代乡村教师具有多重身份,三大人性假设理论奠定了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身份、组织身份和专业身份三维具象的丰富内涵。当前,新生代乡村教师面临着身份责任泛化掣肘职业身份认同、情感近城疏乡淡化组织身份认同、社会资本匮乏弱化专业身份认同的多重困境。建立将教师的公共认同转化为新生代乡村教师个体自我认同的落实机制,实现乡村时空、教师身份、教育场域的内在一致性,需要厘清教师角色边界,明确职业身份认同的行为场;丰富乡土关系网络,再造组织身份认同的环境场;重构乡村教育场域,融入专业身份认同的心理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 场域 身份重塑 职业身份 组织身份 专业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的“道德人”:大学教师身份标识的时代新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建璋 刘蕾 郭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0,共6页
新时代大学教师身份标识是现实的“道德人”,而非传统、理想的“道德人”。它既独立存在,彰显着大学教师的伦理精神追求,又深深渗透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专业人身份之中并与其有机统一,表现为道德经济人、道德政治人、道德文化人... 新时代大学教师身份标识是现实的“道德人”,而非传统、理想的“道德人”。它既独立存在,彰显着大学教师的伦理精神追求,又深深渗透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专业人身份之中并与其有机统一,表现为道德经济人、道德政治人、道德文化人、道德专业人等现实“道德人”具象。“道德人”是将“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专业人”身份融合的灵魂和关键,对其它四种身份起着统摄和调控作用,能有效克服这些身份的异化现象,自觉遵循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和专业伦理,在行动中将大学教师的自我利益选择与正当性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教师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身份标识 道德人 经济人 政治人 文化人 专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玉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双师双能”培育现代匠才;聚焦科创属性、科技赋能、科教融汇,提高科技支撑力;推进高质量教育教学,确保民生保障力;加强协同育人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育创新活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打造职教“金师”;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内驱力;营造正面社会舆论氛围,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惕 闵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策略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智能交互、创造性生成、普遍适用性、可定制等技术特征与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生动力、体育教师数字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教育公平发展间存在内在互动机制。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体育教师的高阶思维培养、教研工作、体育教学场景预演、自主学习成效评价以及自主发展计划等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依然存在数字伦理、价值偏见、虚假信息生成等应用风险。据此,提出应用策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的伦理合规性和适用性;提升智能工具研发水平,搭建本土专用的体育教师自主教育模型;完善教师智能化培训实践,提升体育教师的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互动机制 应用场景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有所循:美、英、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退出机制研究
14
作者 陈殿兵 缪怡郡 杨新晓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6,共13页
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对于激发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师德师风,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有着重要作用。围绕“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退出机制”这一问题,美国、英国、日本进行了有益而深刻的改革尝试,出台了教师退... 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对于激发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师德师风,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有着重要作用。围绕“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退出机制”这一问题,美国、英国、日本进行了有益而深刻的改革尝试,出台了教师退出机制的政策法规。三国教师退出机制在建构理念、价值取向、维度指标、实现路径上存在共性。教师退出机制相关的举措主要包括:将法治理念作为教师退出机制的主基调、将指标体系融入教师退出机制的全领域、把权益保障纳入教师退出机制的全过程、让人本多元成为教师退出机制的主旋律。虽然三国教师退出机制建构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挑战表明相应的计划和实施还有待完善,但是其思路和方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退出机制 义务教育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刚 潘永惠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备受关注,在历史研究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之间适应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价,基于高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备受关注,在历史研究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之间适应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价,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教育结构调整的策略,研究结果可以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有机融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机构 产业发展 原则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R:教研新范式
16
作者 孙发勤 曾祥翊 冯锐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3,48,共10页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教师个性化与规模化专业发展为价值旨归的教研新形态;揭示了智能精准教研的五大特征: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和规模化,并分析了教研主体、证据、情境、模式和生态等核心要素的转型;技术层面,构建了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基座,包括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和课堂话语文本数据;实践层面,提炼了系统化的教学诊断方法、动态发展的教师画像体系及创新的教研活动模式;生态层面,提出了包含政府、教研机构、企业、高校和学校的GEBUS多元协同生态系统模型,并探讨了教研文化重塑的必要性。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教研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精准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人机协同 教研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嬗变
17
作者 李兴洲 刘徐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6,共7页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与教师教育者虽同为教育实践者,但二者在教育责任、认知方式与实践表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责任由关注“当下学生发展”转向兼顾“长久教...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与教师教育者虽同为教育实践者,但二者在教育责任、认知方式与实践表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责任由关注“当下学生发展”转向兼顾“长久教育生态”;二是认知方式由“具身认知”转向“实践理性”;三是实践表现由“熟练应对教学情境”转向“价值与能力相统一”。教师到教师教育者从“经验主体”到“伦理主体”的身份嬗变,彰显了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教师教育者这一身份的本质。在现实中,将教师教育者视为卓越教师身份的自然延伸忽视了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重构的质变过程,好教师就是好的教师教育者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教师教育者的培养理应纳入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教育者 实践智慧 教学机智 身份转型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学校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
18
作者 杨妍 周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4-80,共7页
以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例,采用相关量表研究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学校组织文化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文化的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感四个维度对... 以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例,采用相关量表研究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学校组织文化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文化的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感四个维度对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起调节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可通过加强四个维度的组织文化建设来促进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构建以广泛参与和共享决策为特征的参与性文化,增强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参与感和发言权;构建以统一目标和协作精神为特征的一致性文化,增强教师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构建以动态适应和持续学习为特征的适应性文化,增强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以明确愿景和目标导向为特征的使命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认同 学校组织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特征、挑战与启示
19
作者 段戴平 高思琦 丁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共8页
基于改进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曼陀罗”模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近十年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的40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项目有效实施的特征包括配备专业团队、营造安全的情境氛围,促进教师持续反思、强调激发... 基于改进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曼陀罗”模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近十年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的40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项目有效实施的特征包括配备专业团队、营造安全的情境氛围,促进教师持续反思、强调激发内在动机的心理授权和外部组织赋予的结构授权,项目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正向转变等;项目内容、运行机制与实施效果等三者的循环关联是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人工智能时代项目实施面临可持续性有待提升、AI技术适配与融合要求高、高校教师角色重塑难度大等挑战。受此启示,我国高校应通过跨部门协作推进项目可持续发展、AI赋能提升项目实施水平、强化项目长效评价助力项目迭代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施 系统性文献综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国价值、内容体系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生全 董照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逻辑,以“高质量”为核心,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形成系统,夯实教师综合管理改革的质量监测系统,形成支持教师队伍发展的质量保证系统。从“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经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这一动态交互过程。为此,要依托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以优化治理效能为杠杆提升数字化能力服务教师队伍发展,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根本捍卫教师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教师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