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菠萝黑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思良 黄福新 +1 位作者 林明生 孙恢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59-64,共6页
本文主要探讨菠萝黑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菌的无性孢子有成熟型与幼嫩型两种,并各有大、小两种形态。用苯胺蓝液可清晰地区别成熟型与幼嫩型无性孢子。病菌的萌发除需要适宜的水、温度、PH等一般条件外,尚需有存在于马铃薯煎出液中的... 本文主要探讨菠萝黑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菌的无性孢子有成熟型与幼嫩型两种,并各有大、小两种形态。用苯胺蓝液可清晰地区别成熟型与幼嫩型无性孢子。病菌的萌发除需要适宜的水、温度、PH等一般条件外,尚需有存在于马铃薯煎出液中的某种物质。葡萄糖在PDA培养基中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高温会加速小分生孢子后熟,低温则抑制其后熟。大分生孢子后熟前后在形态上无明显变化,小分生孢子后熟前为长方形,后熟后变为椭圆至卵形或长棒形。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12°~38℃、适温25°~30℃,适生PH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黑腐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