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的土体微观结构三维分析与分维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豫川 高旭龙 +1 位作者 刘东发 黄鸿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可以得到土体颗粒(孔隙)不同测量尺度对应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值,由此实现分形维数的计算,并通过分形理论在土水特征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另外,三维化处理还可获取视孔隙率、比面等土体微观结构参数,可以作为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微观结构 三维分析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蠹蛾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2
作者 张旭 张建英 +2 位作者 杜伟 韩越 贾龙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了解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触角、复眼、足以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种类及外部形态,研究其功能,从而为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苹果蠹蛾成虫的触角、复眼、足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结构以及形态特... 为了解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触角、复眼、足以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种类及外部形态,研究其功能,从而为苹果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苹果蠹蛾成虫的触角、复眼、足及外生殖器上感受器的结构以及形态特征,并鉴定感受器的类型。在苹果蠹蛾的触角、复眼、足及外生殖器上共发现8种类型14种亚型的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idea:STⅠ、STⅡ、STⅢ)、刺形感受器(sensilla chaetica:SChⅠ、SChⅡ)、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I、SBⅡ)、鳞形感受器(sensilla squamiforma)、腔锥形感受器(sensilla coeloconic)、栓锥形感受器(sensilla styloconica)、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Ⅰ、BBⅡ)及耳形感受器(sensilla auricillica:SAⅠ、SAⅡ)。其中,触角感受器有8种,复眼1种,足3种,雄性外生殖器2种、雌性外生殖器3种。苹果蠹蛾身体各部位上感受器的种类存在显著差异,且外生殖器上的感受器存在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感受器 扫描电镜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和聚丙烯混合纤维改良西宁黄土力学和热学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云 李辉 +2 位作者 孙渊 樊琦 赵明泽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8-1148,共11页
为系统研究不同类型纤维及其组合方式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以青海省西宁市某地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及二者混合纤维的加筋效果对比试验。通过常规三轴试验,确定出适合西宁地区单体纤维的最佳掺量和混合纤维... 为系统研究不同类型纤维及其组合方式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以青海省西宁市某地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及二者混合纤维的加筋效果对比试验。通过常规三轴试验,确定出适合西宁地区单体纤维的最佳掺量和混合纤维的最佳掺量比,并探讨在不同含水率(10%、12%、14%、16%、18%)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影响下素黄土和混合纤维加筋黄土的力学和热学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评价加筋黄土的加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B∶P=3∶2时,混合纤维加筋相较于玄武岩和聚丙烯单体纤维加筋,土体强度分别提升了23.2%和13.2%。(2)随含水率增加,混合纤维加筋黄土的黏聚力和弹性模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含水率为14%时,土体强度提升最大,加筋效果最好;混合纤维加筋黄土的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相较于素黄土,其变幅较小。(3)在冻融循环影响下,试样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及导热系数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冻融循环次数达到20次时,混合纤维加筋黄土与素黄土的强度损失率差值达到最大(9.8%)。研究成果可为混合纤维加筋黄土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纤维加筋黄土 三轴剪切试验 含水率 冻融循环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冲击下不同孔状和密度仿生结构的抗冲击能力研究
4
作者 周娟 赵宇鹏 +2 位作者 龙思星 张世杰 江旭东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5-954,共10页
针对现代工程应用对轻质高强结构需求的问题,以夏威夷果壳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仿生结构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首先,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 针对现代工程应用对轻质高强结构需求的问题,以夏威夷果壳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仿生结构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首先,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夏威夷果壳显微结构,设计了四种相对密度一致的多孔结构模型及三种相对密度有所差异的仿生截半立方体结构模型;然后,采用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制备了仿夏威夷果壳结构模型;最后,采用了有限元模拟和落锤冲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条件下的抗冲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密度一致的情况下,三角形多孔结构的比能量吸收和破碎力效率分别比方形多孔结构提高了约60.3%和59%;仿生截半立方体结构的吸能性与相对密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果壳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扫描电子显微镜 熔融沉积成型 有限元模拟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份樱桃种质资源花粉扫描电镜观察
5
作者 周君蔓 段续伟 +9 位作者 张开春 张晓明 闫国华 周宇 王晶 冯琛 王未 王乃玉 袁晖 吴传宝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目的】观察不同樱桃种质资源花粉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分析不同种质资源间花粉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鉴定不同樱桃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日本日立公司SU-801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7份樱桃种质资源的花粉粒形态进... 【目的】观察不同樱桃种质资源花粉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分析不同种质资源间花粉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鉴定不同樱桃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日本日立公司SU-801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7份樱桃种质资源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除秦林、卡塔琳和美早外,其他14份樱桃种质资源的花粉整齐度均在70%以上。同时,17份樱桃种质资源花粉粒的极轴长为41.53~48.57μm;赤道轴长为21.30~25.29μm;极赤比为1.67~2.17,花粉粒外观多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观多为椭圆形,外壁纹饰为条纹状。樱桃花粉具有3条萌发沟且呈环状分布,属于N_(3)P_(4)C_(5)型。不同甜樱桃种质资源间的条纹宽度、间距、倾斜度、清晰度及外壁纹孔密度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供试樱桃种质资源中,82.35%的种质资源花粉整齐度超过70%,70.59%的种质资源花粉粒呈超长球形,具有明显的性状差异。17份樱桃种质资源的花粉粒整齐度与极轴长呈正相关,且花粉外壁纹饰为条纹状。观察花粉粒形态特征可作为樱桃种质资源鉴别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利用花粉粒形态对樱桃种质资源间系统鉴定的报道较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种质资源 花粉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艳 崔永存 +2 位作者 方俊 王登科 李伟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针对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用7003陶瓷球轴承在极限转速试验中出现异常振动和噪音等问题,从端口位置、形态、显微组织、相组成等方面对轴承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采用了洛氏硬度检测的方法对失效轴承的内、外滚道进行了检测,研究... 针对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用7003陶瓷球轴承在极限转速试验中出现异常振动和噪音等问题,从端口位置、形态、显微组织、相组成等方面对轴承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采用了洛氏硬度检测的方法对失效轴承的内、外滚道进行了检测,研究了失效轴承内、外滚道的洛氏硬度;然后,采用了金相组织分析的方式,对轴承内、外滚道失效部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轴承内、外滚道失效部位的金相组织成分;最后,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轴承内、外滚道,内、外滚道断口以及滚动体失效部位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研究了轴承失效部位的表面组织显微形貌及能谱仪(EDS),进而对轴承失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内圈产生失效剥落的主要原因为内圈滚道表面的碳化物、氧化物在应力接触面堆积,从而加剧了其表面的氧化程度。由于内圈制造工艺缺陷将导致轴承发生早期失效,建议产品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避免产生不合格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球轴承 金相组织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仪 极限转速试验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在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7
作者 马勇 钟宁宁 +2 位作者 黄小艳 郭州平 姚立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页岩中大量发育的纳米级孔隙组成了页岩气储集的主要空间。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通过对页岩样品的连续切割和成像,能够在纳米尺度上三维重建页岩的空间分布。依据不同岩石组分灰度值的差异,可以将页岩内的孔隙、有机质、黄铁矿... 页岩中大量发育的纳米级孔隙组成了页岩气储集的主要空间。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通过对页岩样品的连续切割和成像,能够在纳米尺度上三维重建页岩的空间分布。依据不同岩石组分灰度值的差异,可以将页岩内的孔隙、有机质、黄铁矿等分割提取出来,不仅可以三维展示其空间分布形态,还可以对孔隙的分布特征和孔隙度等参数进行定量计算。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在页岩纳米孔隙中的应用,将给页岩微观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FIB-sem 页岩纳米孔隙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晶体位错蚀坑的SEM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权纪亮 谢致薇 +4 位作者 杨元政 陈先朝 李文涛 刘了 武南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04-1007,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技术研究激光晶体缺陷,给出了经腐蚀过后Nd∶YAG晶体表面位错蚀坑的清晰图片和元素分布定量信息,同时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YAG晶体位错腐蚀坑呈三角锥状,腐蚀坑杂质元素... 利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技术研究激光晶体缺陷,给出了经腐蚀过后Nd∶YAG晶体表面位错蚀坑的清晰图片和元素分布定量信息,同时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YAG晶体位错腐蚀坑呈三角锥状,腐蚀坑杂质元素分布较多,主要元素含量偏离晶体完整区成份;位错腐蚀坑稀疏区与密堆区元素分布及含量不同。并讨论了位错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能谱 激光晶体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EDS分析纳米TiN颗粒在SiC陶瓷中的分布状况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玲洁 郭兴忠 +2 位作者 杨辉 朱潇怡 李海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4-836,共3页
采用水基喷雾造粒技术制备SiC/纳米TiN复合粉体,并借助二步成型和无压烧结技术制备SiC/纳米TiN复合陶瓷,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SEM/EDS)研究了纳米TiN颗粒在SiC/纳米TiN复合粉体、素坯及烧结体过程中的分布状态,借此评价制备... 采用水基喷雾造粒技术制备SiC/纳米TiN复合粉体,并借助二步成型和无压烧结技术制备SiC/纳米TiN复合陶瓷,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SEM/EDS)研究了纳米TiN颗粒在SiC/纳米TiN复合粉体、素坯及烧结体过程中的分布状态,借此评价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相分布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SIC 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种植体表面刮治与喷砂处理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英 谢颂海 +2 位作者 阮宏 丁小军 余优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观察刮治和喷砂对脱落种植体表面的影响。方法对临床上因种植体周围炎脱落的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进行表面刮治和喷砂,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下观察形态,用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 目的观察刮治和喷砂对脱落种植体表面的影响。方法对临床上因种植体周围炎脱落的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进行表面刮治和喷砂,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下观察形态,用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ED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 SEM下观察,刮治能够清洁种植体表面,喷砂后能进一步清洁种植体表面。元素分析表明喷砂能够大幅降低脱落种植体表面的C元素含量(P<0.05),提升种植体表面Ti元素的原子百分比(P<0.05)。结论在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中,进行喷砂处理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X射线能谱仪(EDS) 喷砂 种植体表面处理 种植体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级辉钼矿的XRD和SEM及其可浮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慧 何廷树 +2 位作者 王宇斌 靳建平 袁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88-3592,共5页
在浮选过程中,微细粒级的辉钼矿回收难度较大,易损失在尾矿中。为了分析不同粒级辉钼矿可浮性差异,揭示细粒级辉钼矿可浮性恶化的原因,以-150+74,-74+45,-45+38和-38μm四个粒级辉钼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辉钼矿纯矿物浮选试验,首次利用X射... 在浮选过程中,微细粒级的辉钼矿回收难度较大,易损失在尾矿中。为了分析不同粒级辉钼矿可浮性差异,揭示细粒级辉钼矿可浮性恶化的原因,以-150+74,-74+45,-45+38和-38μm四个粒级辉钼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辉钼矿纯矿物浮选试验,首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对四个粒级辉钼矿的可浮性及其晶型特征和外在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和对比。研究表明:随着粒级的减小,辉钼矿的可浮性降低,浮选效果恶化,且辉钼矿的可浮性由非极性、低能、疏水的"面"和活泼、亲水的"棱"的面积比决定。辉钼矿在受外力作用下由粗粒级变成细粒级过程中,首先主要是沿解理面破裂,然后沿断裂面的破裂增多,导致面棱比减小,辉钼矿的可浮性下降;同时辉钼矿晶型结构由3R亚稳定状态转变为2H型稳定状态。此外,与3R型的粗粒级辉钼矿相比,微细粒级辉钼矿以2H型为主,且其(002)晶面的面间距逐渐增大,导致水分子容易进入晶体结构内部,并在矿物表面形成水化膜,辉钼矿亲水性增强。晶型的不同使不同粒级辉钼矿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面间距的增大则使辉钼矿断裂面暴露的亲水性钼-硫键数目增多,两者是细粒级辉钼矿亲水性增强及可浮性下降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辉钼矿 可浮性 粒级 晶型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D和SEM的含碳微细粒金矿氧化焙烧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跃新 靳建平 +3 位作者 李慧 雷大士 王宇斌 谷晓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2-1598,共7页
含碳微细粒金矿是世界难处理金矿主要类型,且储量巨大,矿石中的有机碳、石墨碳能吸附溶液中的金氰络合物,因而含碳金矿在浸出之前需进行预处理。氧化焙烧是应用时间最长、可靠性和适应性最好的预处理工艺,已经成功的用于生产实践。针对... 含碳微细粒金矿是世界难处理金矿主要类型,且储量巨大,矿石中的有机碳、石墨碳能吸附溶液中的金氰络合物,因而含碳金矿在浸出之前需进行预处理。氧化焙烧是应用时间最长、可靠性和适应性最好的预处理工艺,已经成功的用于生产实践。针对传统氧化焙烧法存在生产成本高,收尘系统复杂等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焙烧工艺和设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氧化焙烧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关于焙烧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尤其是对于焙烧过程的相关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氧化焙烧技术的发展。焙烧时间是影响焙烧效果的关键因素,决定化学反应进度及物相变化程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焙烧温度650℃),对含碳微细粒金矿石进行焙烧-浸出试验,首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孔结构分析等手段对含碳金矿及焙砂进行分析表征,进而揭示氧化焙烧过程中碳质物的氧化、矿石晶体结构变化、物相变化等对金浸出效果的影响机理。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有石英、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高岭石、黄铁矿和石墨等;矿石中自然金粒度微细,以5~10μm粒级为主,部分微粒自然金被石英、碳质组成的碎屑包裹;碳质(有机碳和石墨碳)含量高、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焙烧-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直接浸出时,金浸出率仅为12.50%,碳质的"劫金"作用显著;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金的浸出率先逐渐增大后变化平稳,焙烧时间为2h时,金浸出率最高;当焙烧时间为1h时,绢云母发生了脱羟基变化,高岭石分解生成蒙脱石,黄铁矿氧化为赤铁矿,碳质(有机碳和石墨碳)氧化且产生CO_2,但未完全氧化,此时焙砂中石英的d_(100)和d_(101)值以及平均孔径较小,不利于浸出剂的扩散,导致金浸出率仅为58.09%;当焙烧时间为1.5h时,白云石开始分解,碳质已完全燃烧,产生的CO_2使微孔数量增多,有利于浸出剂的扩散,此时金浸出率增加到73.34%;当焙烧时间为2h时,白云石分解较完全,焙砂中有MgO生成,此时焙砂中石英的d_(101)值达到最大值(4.255 03nm),焙砂松散密度变大且孔容和平均孔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09 954cm^3·g^(-1)和6.64080nm,焙砂中产生的微孔最多,增加了浸出剂的扩散通道,有利于金的浸出,金浸出率也达到了最大值(91.28%);当焙烧时间为3h时,焙砂表面生成Ca_2SiO_4和CaSO_4等在高温时易形成低熔点物质,发生微弱的烧结现象,导致颗粒内部的微孔被填充、闭合,微孔减少,孔容和平均孔径降低,内部结构变得致密,不利于浸出剂的扩散,同时造成金的浸出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微细粒金矿 氧化焙烧 晶型结构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圆形亚科线虫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13
作者 剧慧栋 肖霄 +5 位作者 张琳琳 王名玉 赵宁 杨欣颖 回艳淑 菅蕊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3,共8页
为了分析3种圆形亚科线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寄生于马属动物肠道内的短尾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brevicauda Boulenger,1916)、细颈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tenuicollis Boulenger,1916)... 为了分析3种圆形亚科线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寄生于马属动物肠道内的短尾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brevicauda Boulenger,1916)、细颈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tenuicollis Boulenger,1916)和伊氏双齿口线虫(Bidentostomum ivaschkini Tshoijo,1957)的体表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测量,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获得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SEM观察结果显示,短尾三齿线虫外叶冠较短,呈小刺状,雄虫46枚,雌虫64枚;雄虫尾端交合伞缘锯齿状,有1对线状交合刺,末端有倒钩。细颈三齿线虫外叶冠短小,呈刺状,雄虫45枚,雌虫49枚;雄虫交合伞缘锯齿状,有1对线状交合刺,末端有倒钩,生殖锥附属物不发达。伊氏双齿口线虫外叶冠宽大,雌雄虫均有8枚,内叶冠细小;雄虫交合伞长,边缘光滑,背叶形状窄长,生殖锥极长,末端具3个囊状突起。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三齿属线虫和双齿口属线虫亲缘关系较近且相互独立,圆形属与三齿属和双齿口属线虫亲缘关系较远,细颈三齿线虫与日本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nipponicus)亲缘关系较近,短尾三齿线虫与锯齿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serratus)亲缘关系较近。本试验结果为上述3种线虫的形态特征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并利用系统发育分析描述了3种线虫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尾三齿线虫 细颈三齿线虫 伊氏双齿口线虫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导线短路熔痕的SEM/EDS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文玉秀 王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7,共4页
在电气线路火灾原因的调查中,为更好地区分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的熔痕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2种熔痕的形貌和相应的元素成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表观形貌特征和元... 在电气线路火灾原因的调查中,为更好地区分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的熔痕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2种熔痕的形貌和相应的元素成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导线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表观形貌特征和元素成分具有明显的不同,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熔痕表面所含的气孔、元素种类及导线本体与熔痕之间的过渡区方面,一次短路熔痕表面气孔多,元素种类少,导线与熔痕之间有明显界限,二次短路熔痕则相反。该研究结果可以区分短路熔痕形成的环境气氛,以此判断导线短路熔痕类型,为电气线路火灾原因的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导线 扫描电子显微镜/射线能谱仪(sem/EDS) 短路熔痕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分析的粒化高炉矿渣混凝土自愈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东升 丁晓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4-56,共3页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两种水胶比、三种代砂率的粒化高炉矿渣混凝土的自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粒化高炉矿渣代砂混凝土与普通河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二者的自愈能力均随水胶比的增...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两种水胶比、三种代砂率的粒化高炉矿渣混凝土的自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粒化高炉矿渣代砂混凝土与普通河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二者的自愈能力均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微观表现为冻后的微裂缝发生二次水化作用,产生新的水化产物填充微裂缝,使混凝土结构变得致密,宏观表现为抗压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化高炉矿渣 自愈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固化浆液固结过程的SEM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星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40,共7页
分析了粘土固化浆液中各组分的水化反应过程以及固化剂的催化机理,用SEM方法研究了粘土固化浆液固结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反应产物的微观结构,证实了固化剂的催化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粘土固化浆液的固结模型。
关键词 固结机理 粘土固化浆液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持水特性试验研究及其SEM微观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彤 王兴翠 张俊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90-96,共7页
膨润土作为缓冲或回填材料,具有吸水性极强、膨胀性较大、渗透性极低等特性。膨润土在饱和状态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换时,因其湿胀干缩产生的裂缝会导致工程屏障受到破坏。因此,对具有高膨胀性的膨润土的持水特性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试验... 膨润土作为缓冲或回填材料,具有吸水性极强、膨胀性较大、渗透性极低等特性。膨润土在饱和状态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换时,因其湿胀干缩产生的裂缝会导致工程屏障受到破坏。因此,对具有高膨胀性的膨润土的持水特性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试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分别运用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汽平衡法对膨润土进行了持水特性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吸力范围内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联合用蒸汽平衡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特定吸力点(367.54、149.51、71.12、38.00 MPa)的膨润土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膨润土的持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汽平衡法测得的土-水特征曲线均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滤纸法量测的试验数据,运用origin软件获得了Fredlund and Xing(1994)提出的模型参数,通过建立模型参数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公式。膨润土的微观定性分析表明:随着吸力的增大,膨润土集聚体逐渐增大,膨润土颗粒之间也越紧密;孔隙数量随着吸力的增大而减少、孔径也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滤纸法 蒸汽平衡法 持水特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及次生火灾后Q355钢材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陈东 程乔夫 +3 位作者 宋晋东 韩婷婷 刘旋 王梦琦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地震及次生火灾是一种链式灾害组合,不同于单一灾害,其对材料的损伤破坏具有多灾害耦合叠加和累积放大的特点,而现行设计规范均未考虑这种灾害组合的影响。为此,针对结构常用的Q355钢材,以地震及次生火灾为链式灾害场景,系统研究材料在... 地震及次生火灾是一种链式灾害组合,不同于单一灾害,其对材料的损伤破坏具有多灾害耦合叠加和累积放大的特点,而现行设计规范均未考虑这种灾害组合的影响。为此,针对结构常用的Q355钢材,以地震及次生火灾为链式灾害场景,系统研究材料在不同循环应变以及火灾温度后的力学性能,通过试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以及关键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揭示Q355钢材在地震及次生火灾作用后的破坏机理,并建立相应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链式灾害后,断口特征从杯状转变为平整形态,微观韧窝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密度增加。循环应变增加时,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均上升,但温度升至400℃后,两者显著下降。基于Poh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建立了能够考虑地震及次生火灾后的Q355钢材本构关系,为链式灾害场景下的材料力学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及次生火灾 Q355钢材 电子显微镜扫描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DS处理对硒胁迫下彩叶草根系FTIR-ATR、SEM-EDXS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菊红 胡绵好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0-629,共10页
为了解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诱导植物耐受硒(Se)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彩叶草(Coleus blumei)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借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XS)分析方法及生理指标... 为了解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诱导植物耐受硒(Se)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彩叶草(Coleus blumei)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借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XS)分析方法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1.0 mg/L Se胁迫条件下添加0、0.5、1.0、1.5、2.5、5.0 mmol/L EDDS对彩叶草根系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利用FTIR-ATR图谱分析发现,随着EDDS处理浓度的提高,彩叶草根系透射峰所对应峰形基本不变,而参与Se吸附的基团如羟基、酰胺基和指纹区等的透射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FTIR-ATR的特征峰与彩叶草根系响应Se胁迫的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FTIR-ATR比传统的生理指标测定更敏感、便捷。SEM-EDXS扫描还发现随着EDDS处理浓度的升高,根系中K、Mg、Fe、Si等元素的含量升高,而营养元素Ca含量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EDDS处理下彩叶草对Se胁迫的响应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胁迫 彩叶草 生理指标 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乙二胺二琥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运用电子枪的计算及其在SEM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秉初 周伟 +1 位作者 王洁 李坚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3年第4期272-279,共8页
本文叙述了用于SEM的低压运用电子枪的设计计算方法及结果。计算中对采用点源的阴极区,利用球座标系统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计算表明在一定的几何尺寸范围内,通过调整调制极电压,均可得到较小的交叉斑尺寸。将计算结果直接应... 本文叙述了用于SEM的低压运用电子枪的设计计算方法及结果。计算中对采用点源的阴极区,利用球座标系统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计算表明在一定的几何尺寸范围内,通过调整调制极电压,均可得到较小的交叉斑尺寸。将计算结果直接应用到国产SEM中,采用LaB_6点状阴极做发射源,在加速电压为1kV时,分辨率优于150nm;为2kV时,优于80nm;为5kV时,优于20nm。实验证明计算方法是可靠的,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 电子枪 低压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