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l_3诱导的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血浆TXA_2、PGI_2、抗凝和纤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7
1
作者 唐映红 梁燕 +2 位作者 杨静 张淑萍 邓常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探讨FeC l3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模型血浆TXA2、PG I2含量及抗凝、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FeC l3外敷诱导大鼠左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测定血浆TXA2和PG I2稳定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PA、PAI-1、PLG、AT-Ⅲ和PC活性... 目的探讨FeC l3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模型血浆TXA2、PG I2含量及抗凝、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FeC l3外敷诱导大鼠左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测定血浆TXA2和PG I2稳定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PA、PAI-1、PLG、AT-Ⅲ和PC活性。结果浓度为2.16 mol.L-1的FeC l3可诱导大鼠颈总动脉闭塞性血栓形成,且该模型血浆TXB2含量升高(P<0.05),6-keto-PGF1α含量降低(P<0.05);血浆t-PA和PLG活性降低(P<0.05),PAI-1活性无变化(P>0.05),t-PA/PAI-1比值降低(P<0.05);血浆AT-Ⅲ活性降低(P<0.01),PC活性轻微降低(0.10>P>0.05)。噻氯匹定可抑制FeC l3诱导的血栓形成,但对TXB2和6-keto-PGF1α无影响,表明其抗栓作用不是通过抑制血小板TXA2生成而实现的;噻氯匹定还可升高血浆t-PA活性,可能系该药通过抑制血栓形成,减少了血浆t-PA消耗所致。而该药对AT-Ⅲ和PC活性无影响。抗凝血药低分子肝素(LMWH)也可抑制血栓形成,该药对TXB2和6-keto-PGF1α无影响。LMWH可升高血浆t-PA活性和t-PA/PAI-1比值,可能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有关。LMWH还可使该模型血浆AT-Ⅲ活性降低,这是由于LMWH与AT-Ⅲ结合而发挥其抗凝作用,从而使血浆中AT-Ⅲ消耗所致。结论FeC l3可诱导大鼠闭塞性动脉血栓形成,该模型与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系统激活有关,同时该模型存在抗凝蛋白活性降低和纤溶活性降低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模型 大鼠 三氯化铁 血栓素A2 前列环 纤维蛋白溶解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彬 余丽娟 +7 位作者 王佳 赵磊 胡馨月 纪超男 魏玉玲 阳群芳 蒋青松 杨俊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PGIS-PGI2-I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贝前列素钠(50、100μg·kg-1)术前30 min灌胃给药,水迷...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PGIS-PGI2-I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贝前列素钠(50、100μg·kg-1)术前30 min灌胃给药,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黄嘌呤氧化酶法、TBA法分别测定大鼠海马中SOD活性、MDA含量变化,ELISA测定大鼠海马PGI2含量,RT-PCR检测大鼠海马COX-2、PGIS与IP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寻台潜伏期,寻台路径明显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PGI2含量明显增加,COX-2、PGIS、IP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较,贝前列素钠能明显改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升高海马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降低海马PGI2含量,抑制海马COX-2、PGIS及IP mRNA的表达。结论贝前列素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调控PGIS-PGI2-IP信号通路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前列素钠 全脑缺血 再灌注 前列环素合酶 前列环素受体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低氧和高二氧化碳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及TXA_2和PGI_2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良兴 陈少贤 +4 位作者 徐正介 喻林升 谢于鹏 陈彦凡 王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低O2 和高CO2 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及TXA2 和PGI2 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川芎嗪组(C组 ) ,观察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低O2 和高CO2 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及TXA2 和PGI2 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川芎嗪组(C组 ) ,观察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动脉平均压(mCAP)、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血浆TXB2 及6_keto_PGF1α 浓度的影响。结果(1)B组mPAP明显高于A组(P<0.01) ,C组mPAP明显低于B组(P<0.01) ,三组间mCAP无明显差异(P>0.05) ;(2)光镜下 ,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比值(WA/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SMC)B组较A组明显增高(P均<0.01) ,C组WA/TA、SMC较B组明显降低(P均<0.01) ,电镜下 ,B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 ,面积增大 ,染色质增多 ,外膜胶原纤维密集 ,C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较B组明显减轻 ;(3)B组TXB2 较A组明显增高(P<0.01) ,C组TXB2 较B组明显降低(P<0.01) ,6_keto_PGF1α 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B组TXB2/6_keto_PGF1α 比值较A组明显增高(P<0.01) ,C组TXB2/6_keto_PGF1α 比值较B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川芎嗪抑制TXA2 合成可能为其抑制慢性低O2 和高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慢性低氧 高二氧化碳 肺动脉高压 TXA2 PGI2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环素对内皮素生物学效应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继峰 李辉 +4 位作者 田青 汤健 唐朝枢 赵云涛 石湘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9-343,共5页
为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与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_2)间相互作用关系及生理意义,本工作在整体动物、离体血管条及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 为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与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_2)间相互作用关系及生理意义,本工作在整体动物、离体血管条及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上发现:PGI_2有效拮抗ET_1引起的大鼠升压作用;剂量依赖地逆转ET_1对小鼠的致死作用;抑制ET_1促培养的大鼠VSMC增殖效应;减少大鼠离体肠系膜上动脉ET_1的基础释放及凝血酶刺激的ET1释放。结果表明:PGI_2能有效拮抗ET的生物学效应,并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所释放的PGI_2和ET间存在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反馈 内皮素 前列环素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玉峰 王士雯 +3 位作者 周荣斌 王树春 黎莉 李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测定45例缺血性心衰患者(心衰组)血浆凝血烷A2(TXA2)的代谢产物凝血烷B2(TXB2)及前列环素(PGI2...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测定45例缺血性心衰患者(心衰组)血浆凝血烷A2(TXA2)的代谢产物凝血烷B2(TXB2)及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1(Ⅲa)及血小板聚集率,并与41例NYHA分级心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    结果:心衰组患者TXB2的水平、CD62P、CD61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6-keto-PGF1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缺血性心衰患者血小板呈相对激活状态,有利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及血栓前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血小板功能 凝血恶烷A2 前列环素 血小板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丁耀贤 周际安 +2 位作者 叶雪明 顾世芬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71-274,共4页
蝙蝠葛碱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和兔血小板聚集,同时使静止和活化过程中血小板血栓素B_2合成和释放减少,但不影响患者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la的水平。静注蝙蝠葛碱对兔血小板和血浆cAMP含量无明显影响。蝙蝠葛碱这种抗血... 蝙蝠葛碱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和兔血小板聚集,同时使静止和活化过程中血小板血栓素B_2合成和释放减少,但不影响患者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la的水平。静注蝙蝠葛碱对兔血小板和血浆cAMP含量无明显影响。蝙蝠葛碱这种抗血小板聚集特性可能与其干扰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血小板聚集 血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过氧化脂质及前列环素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志 夏正远 +1 位作者 黄海波 顾家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42-244,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对心肺转流 (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过氧化脂质及前列环素 (PGI2 )变化的影响。方法  2 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患者麻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Ⅰ组 ,n =10 )及丹参组 (Ⅱ组 ,n =10 )。Ⅱ组患...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对心肺转流 (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过氧化脂质及前列环素 (PGI2 )变化的影响。方法  2 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患者麻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Ⅰ组 ,n =10 )及丹参组 (Ⅱ组 ,n =10 )。Ⅱ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及复温后心脏复跳前分别静注复方丹参 2 0 0mg/kg ,Ⅰ组给予等容量复方乳酸钠。于手术开始前 (T0 )、心肌缺血前 (T1 )、心肌缺血 30分钟 (T2 )、再灌注后 10分钟 (T3 )和 30分钟 (T4)、停CPB 30分钟 (T5)及再灌注后 2 4小时(T6)抽中心静脉血测丙二醛 (MDA)及前列环素。结果 Ⅰ组血清MDA于CPB后逐渐升高 ,再灌注后迅速增加 ,于T4、T5、T6显著高于其T2 时值 (P <0 0 5或P <0 0 1)。Ⅱ组再灌注后未出现显著的血清MDA升高 ,且缺血及再灌注后各时期Ⅱ组MDA均显著低于Ⅰ组 (P <0 0 5 )。CPB后两组前列环素均显著上升 ,而再灌注后迅速下降 ,但T2 及T6时Ⅱ组前列环素均显著低于Ⅰ组 (P <0 0 1,P <0 0 5 )。术后Ⅱ组心功能的恢复优于Ⅰ组。结论 复方丹参能显著降低心脏缺血及再灌注期脂质过氧化程度 ,抑制缺血期前列环素的急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缺血 复方丹参 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7
8
作者 顾杨洪 张彩英 +1 位作者 黄桂秋 王振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08-212,共5页
作者用放免法测定6-Keto-PGF1a,用发色底物S_(2390)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PA)以及它的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用发色底物S_(2238)间接测定血栓调理蛋白的活性,研究了丹参和丹参素对培养的... 作者用放免法测定6-Keto-PGF1a,用发色底物S_(2390)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PA)以及它的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用发色底物S_(2238)间接测定血栓调理蛋白的活性,研究了丹参和丹参素对培养的牛内皮细胞分泌上述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抗凝和纤溶的机理。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能促进牛内皮细胞分泌PA,提高PGI_2的产生量,降低PAI的活性。人工合成的丹参素也具有同样作用。此外,丹参还能增加牛内皮细胞膜表面血栓调理蛋白的活性,而丹参素尚未观察到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 内皮细胞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拉子宫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浆PGI_2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徐道妙 郭曲练 +2 位作者 刘瑶 程志刚 李锋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6,共2页
探讨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切除术牵拉子宫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浆前列环素变化的关系。20例病人,ASAⅠ~Ⅱ级,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麻醉前、牵拉子宫前、牵拉后5min、10min、15min及子宫切除后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 探讨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切除术牵拉子宫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浆前列环素变化的关系。20例病人,ASAⅠ~Ⅱ级,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麻醉前、牵拉子宫前、牵拉后5min、10min、15min及子宫切除后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随机选其中10例抽血测定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变化。结果:牵拉子宫后,MAP、TPR、PAWP均明显下降,而PGI2明显升高,高峰出现于牵拉后10min。这提示PGI2增加是导致子宫牵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抑制剂PDTC保护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损伤机制涉及COX2-PGI2/TXA2通路的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佳 杨俊卿 +3 位作者 余丽娟 杨彬 赵磊 蒋青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PDTC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GCIR组)、PDTC 100和200 mg·kg-1组(P100组、P200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法建... 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PDTC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GCIR组)、PDTC 100和200 mg·kg-1组(P100组、P200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P100组和P200组在缺血前1 h分别给予100或200 mg·kg-1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及GCIR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及数目改变,Western blot检测COX2蛋白表达,ELISA测定大鼠海马中PGI2、TXA2含量。结果 GCIR组大鼠寻台潜伏期比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5),P100组和P200组与GCIR组比较明显缩短;P100组和P200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核固缩减少,细胞死亡百分率比GCIR组明显减少(P<0.05);PDTC抑制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OX2蛋白表达,降低PGI2/TXA2比值。结论 PDTC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抑制NF-κB,下调COX2蛋白表达,降低PGI2/TXA2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 再灌注 海马 NF-ΚB COX2 PDTC 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丹 张轩萍 +3 位作者 董秋菊 张明升 牛龙刚 常海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血管的直接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依那普利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观察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0-4mol/L)和吲哚美辛(10-8mol/L)对其...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血管的直接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依那普利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观察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0-4mol/L)和吲哚美辛(10-8mol/L)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内皮完整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依那普利(10-9~10-4mol/L)对NE(10-5mol/L)或KCl(20mmol/L)引起的收缩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去内皮后,依那普利的舒血管作用显著减弱。在内皮完整的血管环,L-NAME(10-4mol/L)和吲哚美辛(10-8mol/L)对依那普利的舒血管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依那普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此作用具有内皮依赖性,与内皮产生的NO和前列环素(PGI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胸主动脉 血管舒张 内皮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替代治疗联合降压药物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妇女血压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海燕 赖爱鸾 张李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联合降压药物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妇女的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围绝经期症状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妇女50例为研究组,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独用药组25例,即单独服用降压药物...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联合降压药物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妇女的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围绝经期症状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妇女50例为研究组,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独用药组25例,即单独服用降压药物;联合用药组25例,在单独用药组服用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另选同期10例有围绝经期症状且血压正常的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血压和偶联因子6(CF6)、前列环素(PGI2)、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并进行Kupperman评分;研究组用药3个月后,再次测量上述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用药前和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PGI2、CF6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E2水平和Kupperman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血压、PGI2、CF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PGI2、E2、CF6、FSH水平及Kupperman评分与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联合降压药物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优于单纯应用降压药物,并能改善围绝经期症状,且对降压作用无不良影响,值得在围绝经期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激素替代治疗 围绝经期 前列环素 偶联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啉环和哌嗪环类新衍生物对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冬梅 张雁芳 +1 位作者 杨日芳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 利用ETA与M受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设计合成吗啉环和哌嗪环类新结构化合物 ,分析其对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 ,观察化合物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并观察L NAME ,吲哚美辛和阿托品对血管环最大舒张率的影响... 目的 利用ETA与M受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设计合成吗啉环和哌嗪环类新结构化合物 ,分析其对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 ,观察化合物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并观察L NAME ,吲哚美辛和阿托品对血管环最大舒张率的影响。结果  81个化合物中有 57个能舒张血管 ,其中 8个最大舒张率在 50 %~ 85 % ;活性化合物按母核可分为 8类 ;DMHPPP和PPVP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可被L NAME和吲哚美辛所拮抗 ,但不被阿托品拮抗 ;DMHPPP和PPVP还能显著增强乙酰胆碱 (ACh)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的最大舒张率。结论 具有舒血管作用的活性化合物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 (PGI2 )共同实现舒张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M受体 乙酰胆碱靶标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XA_2和PGI_2失衡及PLA_2活性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万青 邓华聪 +3 位作者 邱鸿鑫 杨刚毅 祝继华 唐晓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 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栓素 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失衡及 PLA活性变化。方法:以放免法测定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含量,以改良Zieve法测定血浆PLA2活性,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B... 目的:探讨 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栓素 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失衡及 PLA活性变化。方法:以放免法测定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含量,以改良Zieve法测定血浆PLA2活性,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等的变化。结果:①2型DM患者存在TXA2和PGI2合成异常,且Ⅱ组(有微血管病变组)较Ⅰ组(无微血管病变组)更为严重;②2型 DM患者组血浆 PLA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但 Ⅰ组与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③2型 DM患者组 TXB2与FBG、TG显著正相关,6-K—PGF18FINS显著负相关,TXB2与6-K-PGF1a均与血浆PLA2无显著相关性。结论:①TXA2和 PGI2失衡在 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③血浆分泌型 PLA2活性变化与 2型糖尿病密切有关,但在糖尿病患者TXA2和PGI2失衡及微血管病变中可能不起直接作用;③糖脂代谢紊乱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在TXA和PGI2失衡及DM微血管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磷脂酶A2 Ⅱ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慢性缺氧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莉 高钰琪 +4 位作者 刘福玉 陈建 项德坤 蒋春华 黄庆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以了解其抑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改建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氧对照组(C)、慢性缺氧组(H)和慢性缺氧+染料木黄酮组(H+G),C组在平原,H组和H+G组置...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以了解其抑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改建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氧对照组(C)、慢性缺氧组(H)和慢性缺氧+染料木黄酮组(H+G),C组在平原,H组和H+G组置于减压舱,模拟海拔5000m高原,8h/d,持续21d,分别检测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前列环素(PGI2)、雌二醇(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染料木黄酮可以显著抑制ET-1和MDA的产生,促进NO和前列环素的生成,提高SOD活性。与平原对照组和单纯缺氧组比较,染料木黄酮组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染料木黄酮可以调节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平衡,加强血管舒张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实现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改建防治作用。染料木黄酮对雄性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可以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产生的女性乳腺和子宫的癌变及男性雌化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缺氧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过氧化脂质及前列腺素的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正远 顾家珍 +3 位作者 林芳华 胡岚 余金甫 方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2-83,共2页
观察10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及前列环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体外循环开始后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渐进性升高,各时期MDA均显著高于其术前(T_(0))值,尤其再灌注后MDA增加迅速,于再灌注后30min(T4)显著高于... 观察10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及前列环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体外循环开始后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渐进性升高,各时期MDA均显著高于其术前(T_(0))值,尤其再灌注后MDA增加迅速,于再灌注后30min(T4)显著高于心肌缺血30min(T_(2))时值;而体外循环开始后血清前列环素急剧增加,于T_(2)时达高峰。再灌注后前列环素值逐渐下降,T4时前列环素值显著低于T_(2)时的值(P<0.05)。再灌注后血清MDA的增高与前列环素的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835)。本实验结果提示抑制再灌注期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前列环素浓度,从而有利于再灌注期微循环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过氧化脂质 前列环素 心肌缺血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在机械通气致兔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丽莎 李江 +7 位作者 杨泳 刘娜 郭欣 邹曦 马文婕 刘星玲 朱晓燕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8-423,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在机械通气(MV)致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溶剂治疗组(V组);反苯环丙胺(PGI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T组);达唑氧苯(TXA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D组);溶剂治疗+MV组...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在机械通气(MV)致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溶剂治疗组(V组);反苯环丙胺(PGI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T组);达唑氧苯(TXA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D组);溶剂治疗+MV组(VM组);反苯环丙胺治疗+MV组(TM组)和达唑氧苯治疗+MV组(DM组)。运用ELISA检测实验动物肺组织TXA2和PGI2含量,并测定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含量;以肺湿/干重(W/D)比值、肺通透性指数(PPI)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作为反映肺通透性的指标,并通过肺组织学评分对肺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单纯药物或溶剂治疗不影响非MV实验动物各检测指标。VM组实验动物肺组织PGI2和TXA2含量明显增加(P<0.05),PGI2/TXA2比值显著上调(P<0.05),伴有BALF和肺组织内TNF-α的大量生成(P<0.05)和明显的肺通透性(肺W/D比值、PPI和MLCK表达水平)增加及肺损伤(P<0.05);运用反苯环丙胺显著抑制MV实验动物肺组织PGI2生成(P<0.05)可下调PGI2/TXA2比值(P<0.05),进一步增加实验动物BALF和肺组织内TNF-α的生成(P<0.05),并加重肺的高通透性和肺损伤(P<0.05);用达唑氧苯显著抑制MV实验动物肺内TXA2生成(P<0.05)会进一步上调PGI2/TXA2比值(P<0.05),降低BALF和肺组织内TNF-α含量(P<0.05),减轻肺高通透性和肺损伤的严重程度(P<0.05)。结论PGI2具有抗MV致肺通透性增加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TNF-α/MLCK信号通路有关;TXA2可通过上调TNF-α/MLCK信号通路引起MV实验动物肺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通透性 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肿瘤坏死因子-Α 反苯环丙胺 达唑氧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化痰祛瘀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浆前列环素及血栓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华 陈芝芸 +2 位作者 严茂祥 施军平 何蓓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浆前列环素、血栓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诱导W istar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预防...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浆前列环素、血栓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诱导W istar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中药预防及治疗,放免法测定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的稳定代谢产物6-酮-前列环素1α(6-K-PGF1α)和TXB2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大鼠血浆TXB2含量及TXB2/6-K-PGF1α比值较相对应的正常大鼠显著升高,而6-K-PGF1α的含量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应用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则能明显改善大鼠肝组织的脂肪变和炎症活动程度(P<0.01,P<0.05),显著降低血浆中TXB2含量和TXB2/6-K-PGF1α比值(P<0.01,P<0.05)。结论:血浆TXA2与PG I2平衡失调,可能参与大鼠NASH的发病;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XB2水平,维持TXA2与PG I2的动态平衡,防止NASH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大鼠 理气化痰祛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晨虹 肖根秀 +3 位作者 赵柏程 卢放根 左泽志 罗建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 1(ET- 1)、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 A(TXA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RP)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妊高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妊高征患者 ,2 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 1、PGI2 、TX...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 1(ET- 1)、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 A(TXA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RP)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妊高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妊高征患者 ,2 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 1、PGI2 、TXA2 、c GRP浓度 ,用 Griess法测定 NO浓度。结果 :1妊高征患者血浆 NO、PGI2 、c GRP浓度降低 ,NO与妊高征病情呈负相关 ,PGI2 、c GRP与中、重度妊高征病情呈负相关。 2妊高征患者血浆 ET- 1、TXA2 浓度增高 ,ET- 1与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TXA2 与中、重度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 3上述 5种血管活性物质相关分析 ,NO与 ET- 1、TXA2 与中、重度妊高征呈负相关 ,NO与 PGI2 、c GRP呈正相关 ,ET- 1与 PGI2 、c GRP呈负相关。结论 :1NO、ET- 1、PGI2 、TXA2 、c GRP可做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的指标。 2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在妊高征发病中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1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海威 谭双全 +6 位作者 付贤 彭丹心 刘秀琴 林锐金 吴述恒 何深文 黄家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32-1936,共5页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中MTHFR677C→T基因突变对血管紧张素Ⅱ、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社区汉族成年居民1146人,采用PCR-RFLP鉴定目标人群MTHFR677位基因型;采用荧光生化技术测定血浆Hcy浓度;用镉还原法检测其血清一...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中MTHFR677C→T基因突变对血管紧张素Ⅱ、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社区汉族成年居民1146人,采用PCR-RFLP鉴定目标人群MTHFR677位基因型;采用荧光生化技术测定血浆Hcy浓度;用镉还原法检测其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前列环素的浓度。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6例居民按MTHFR677基因型自然分组,三组之间PGI2、AngⅡ没有统计学差异;C/C和T/C基因型组之间血清NO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T/T基因型组的血清NO水平较C/C和T/C基因型组都低(P<0.01)。结论:社区人群中MTHFR677C→T突变对血浆PGI、AngⅡ的影响并不明显;血清NO水平下降,可能是MTHFR677C→T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Ⅱ 前列腺环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